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目前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有3个:

GB/T 1720-1979(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5210-19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720-1979是漆膜附着力的传统测定方法,根据原化工部标准HG2-462-78转化而来。

该方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无损。

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评定方法直观,加之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其它测定方法,为广大涂料、涂装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现在仍被广泛采用。

GB/T5210-1985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624:1978 《色漆和清漆---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

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是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 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该方法是定量测定附着力的方法。适于单层或复合涂层与底材间或涂层附着力的定量测定。对于研究涂层附着力、对比涂料性能有显着的意义。

目前涂料产品国家标准中仅8个标准有此定量指标,而大量的涂料产品的附着力无定量指针,因此该标准的使用并不普遍。

GB/T 9286-1998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409:1992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第二版),代替等效采用ISO 2409:1972的GB 9286-88。

该标准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底材时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用切割刀具在准备好的规定试板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6条平行切割线(间距由涂层厚度和底材硬度确定)。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软底材不用胶粘带),均匀撕去胶粘带,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0~5级,0级完好无损(见图)。对于一般用途,前三级是令人满意的。要求评定通过/不通过时也采用前三级。

该标准与被替代的GB 9286-88比较,主要的差异是:

a)新标准规定切割数为6,而原标准规定为6或11;

b)新标准规定了切割间距。这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类型;

c)新标准只规定了手工切割的操作程序,而原标准还规定了机械切割的操作程序。

因而新标准更简化,可操作性更强。

划格试验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早已应用。

美国国家标准ANSI/ASTM D3359-87《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规定了在涂膜上划X及划6条或11条正交切口的格子图形两种方法,将胶带贴在切口上撕下后评定附着力。结果分0~5级,0级最好,完好无损。

此外日本工业标准JIS K5400-90《涂料一般试验方法》中附着性试验也规定了基体划格法和基体划格胶带法。结果按0、2、4、6、8、10点共6级评定。10

点最好,完好无损。

尽管划格试验是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附着力测定方法,而GB/T 9286-1998明确指出,由于这种经验性试验测得的性能,除取决于涂料对上道涂层或底材的附着力外,还取决于其它因素。所以“不能将这个试验程序看作测定附着力的一种方法”。

因此采用此方法,应称为“划格试验”或“漆膜 划格试验”,而不应叫做“附着力”或“附着力测定”。

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漆膜划格试验标准GB9286-88 发布后,划格试验已引起大陆的普遍重视。1988年以后发布的涂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采用“划格试验”的标准达22个,而采用“附着力”的标准仅2个。可见划格试验正在逐步取代附着力测定。

采用划格试验方法应注意:

1.该方法不适于用涂膜厚度大于250μm的涂层,也不适用于有纹理的涂层。

2.该方法适用于硬质底材(钢)和软质底材(木材和塑料)上的涂料,但这些不同底材需要采用不同的试验步骤。

3.划格试验需要富有经验的人员来完成。

在已采用划格试验的标准中,用“附着力(划格试验)”、“附着力测定,按GB/ T9286的规定进行”表述的,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种用语不符合标准本身的规定,应引起注意。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百格测试)

油漆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百格测试 含义及测试方法 含义:一般而言是测试对象在经过涂装之后测试其附着度的工具,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分为1~5级,级数越高,要求越严格,当客户规范当中要求是第5级时,表示完全不能有脱落。参考标准:《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痕实验》 测试方法:用百格刀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实验条件及标准 规定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其面漆或电度层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 ISO等级:0 =ASTM等级:5B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等级: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 ISO等级:2 =ASTM等级:3B 切口的边缘和/或相交处有被剥落,其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 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等级:5 =ASTM等级:0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依照客户要求B数测试是否通过百格实验,一般手机业界客户要求在4B以上。 正式的话是使用百格刀,横向与纵向各划1刀及型成100各细小方格.如无百格刀利用美工刀也可以. 利用3M600或610的胶带黏贴于百格中,快速拉起3M胶带,测试脱落数量。 操作步骤: 用划格器在涂层上切出十字格子图形,切口直至基材; 用毛刷对角线方向各刷五次,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再拉开; 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可用放大镜观察。 划格结果附着力按照第二项的标准等级。 相关测试工具产品参数 百格测试仪(漆膜划格仪,漆膜划格器) 产品说明: 根据ISO2409-1992标准设计制造的。 适用于GB/T9286-98、BS 3900 E6/ASTM D3359。 特点: 用于均匀划出一定规格尺寸的方格,通过评定方格内涂膜的完整程度来评定涂膜对基材附着程度,以‘级’表示。它主要用于有机涂料划格法附着力的测定,不仅适用于实验室,也可用于各种条件下的施工现场。 用途:

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720-79 本标准适用于漆膜附着力的测定。漆膜对底材粘合的牢度即附着力,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评定,以级表示。 ?一般规定 材料和仪器设备: 马口铁板:50 × 100 × 0.2~0.3 毫米; 四倍放大镜; 漆刷:宽 25~35 毫米; ?测定方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 GB 1727 - 79 )在马口铁板上(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底材)制备样板 3 块,待漆膜实干后,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测定。测前先检查附着力测定仪的针头,如不锐利应予更换:提起半截螺帽曙( 7 ),抽出试验台( 6 ),即可换针。当发现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不符时,应调整回转半径,其方法是松开卡针盘( 3 )后面的螺栓、回转半径调整螺栓 (4) ,适当移动卡针盘后,依次紧固上述螺栓,划痕与标准圆滚线图比较,如仍不符应重新调整回转半径,直到与标准回转半径 5.25 毫米的圆滚线相同为调整完毕。测定时,将样板正放在试验台 (6) 上,拧紧固定样板调整螺栓 (5) 、 (8) ,和调整螺栓( 10 ),向后移动升降棒( 2 ),使转针的尖端接触到漆膜,如划痕未露底板,应酌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均匀摇动摇柄( 11 ),转速以 80~100 转 / 分为宜,圆滚线划痕标准图长为7.5 ± 0.5 厘米。向前移动升降棒( 2 ),使卡针盘提起,松开固定样板的有关螺栓( 5 )、( 8 )、( 10 ),取出样板,用漆刷除去划痕上的漆屑,以四倍放大镜检查划痕并评级。 三、评级方法 以样板上划痕的上侧为检查的目标,依次标出 1 、 2 、 3 、 4 、 5 、 6 、7 等七个部位。相应分为七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 70% 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例如,部位 1 漆膜坏损而部位 2 完好,附着力次之,定为二级。依次类推,七级为附着力最差。

低压试验报告.doc

产品出厂试验报告 用户单位: 项目名称: 产品名称:交流低压配电柜 型号规格: 检测部门:品管部 执检日期:2016年月日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出厂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产品名称交流低压配电柜型号规格 检验依据GB7251.1-2005试验方法GB7251.1-2005 序号1 2 3 一、一般检查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结果外型尺寸测量各柜体、宽、深和侧面、后面、底面对角线之差,门与门、门与壳的合格 安装尺寸 间隙不均匀差及安装尺寸,颜色、外表质量等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喷涂 层附着力试验符合规定要求。 外观检查 1.焊接、铆接结构符合图纸或规定要求,门开度不小于90 度,晃动量少合格 结构件安 于 2mm,电镀件无起皮、胶落、生锈等现象,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 IP30。 2.应保证装置个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及它们与保护电路之间的连续性。合格 检查装 3.所有作为隔离带电体的金属隔板均应有效接地。合格 4.手动操作开关电器挡板应有措施避免电弧对操作者造成危险。合格 1.各部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合格 抽屉组装

2.每个功能单元配备一个铭牌,固定在其正面或侧面,并且在起单元隔室 中要有三个明显位置,即:“连接、试验、分离” 3.铭牌内容 A. 单元型号或代号; B. 额定工作电流; C. 额定工作电压; D.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1.元器件的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元器件应按说明书规定要求安装,留有足够的飞弧间距和拆卸弧栅的空 间。 元 3.外部接线用的连接端子应使其在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时易于进行, 安装位置不低于装置基础面0.2 米高处,并为电缆连接提供必要的空间。 器 件4.需在装置内操作、调整、复位的元器件应易于接近。 4 的 安5.应尽可能在靠近元件的上方标志该元件与图纸一致的文字符号。 装 6.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清楚地标出其“接通”和“分断”位置。 7.所有电器金属外壳(如装置的框架,仪用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开关仪器 仪表的金属外壳及金属外壳手动操作机构等)均应有效接地。 1.母线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 母2.铝母线及额定电流超过 630A的铜母线在搭接部位要搪锡或者镀银。 线 5 的3.额定电流在 630A 以下的铜母线在搭接部位允许不用镀层,但要涂导电 膏或用其它措施保证可靠连接。 安 4.母线应采用绝缘支持件进行固定以保证母线之间和母线与其它部件之间装 距离不变。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5.母线相序排列及色标应符合标准要求。合格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0-1979(89) 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1727-1992 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0-1993 4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1-1993 5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2-1993 6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3-1993 7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34-1993 8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GB/T 1735-1979(89) 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 1740-1979(89) 10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43-1979(89) 11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GB/T 1763-1979(89) 12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764-1979(89) 13 测定耐湿性﹑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 1765-1979(89) 14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766-1995 15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771-1991 16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865-1997 17 漆膜颜色标准GB/T 3181-1995 18 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GB/T 5209-1985 19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GB/T 5210-1985 20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6739-1996 21 涂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6742-1986 22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GB 9279-1988 23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1998 24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9753-1988 25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54-1988 26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0125-1997 27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GB/T 9789-1988 2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13452.2-1992 29 色漆和清漆钢铁表面上的丝状腐蚀试验GB/T 13452.4-1992 30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 13893-1992 31 色漆涂层粉化程度的测定方法及评定GB/T 14826-1993 32 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HG/T 2-57-1980(85) 喷漆及其相关的标准术语与解释(2) 起(粗)粒bittiness起(粗)粒bittiness在塗料中存在凝膠、絮凝物或外來物的顆粒,或這些粒子從漆膜表面上凸出。在涂料中存在凝胶、絮凝物或外来物的颗粒,或这些粒子从漆膜表面上凸出。褪色;脫色bleaching褪色;脱色bleaching通常由於氣候作用或化學品侵蝕而使塗料的顏色完全褪去。通常由于气候作用或化学品侵蚀而使涂料的颜色完全褪去。滲色bleedin g渗色bleeding來自下層的可溶著色物質進入或透過上層塗膜而擴散的過程,来自下层的可溶着色物质进入或透过上层涂膜而扩散的过程,因而產生了不希望有的染色或褪色。因而产生了不希望有的染色或褪色。可引起這種塗膜缺陷的物質包括瀝青漆、可引起这种涂膜缺陷的物质包括沥青漆、木材防腐劑、木節中的油性樹脂、有機顏料和染色劑。木材防腐剂、木节中的油性树脂、有机颜料和染色剂。起泡blistering起泡blistering由於幹塗膜局部失去附著力而脫離其下底面,形成圓拱形凸起物或泡。由于干涂膜局部失去附着力而脱离其下底面,形成圆拱形凸起物或泡。這樣的泡可以含有液體、蒸氣、氣體或結晶物。这样的泡可以含有液体、蒸气、气体或结晶物。粘連blocking粘连blocking當塗漆工件相接觸時,在工件鄰近表面之間出現不希望有的粘附。当涂漆工件相接触时,在工件邻近表面之间出现不希望有的粘附。塗漆工件堆積存放時常遇到粘連。涂漆工件堆积存放时常遇到粘连。起霜bloom起霜bloo m有時在有光塗膜上形成一種似葡萄上霜的沉積物,造成其失光和顏色變黯淡。有时在有光涂膜上形成一种似葡萄上霜的沉积物,造成其失光和颜色变黯淡。發白blushing发白blushing當噴漆膜乾燥時,有時由於空氣中的濕氣附著和/或噴漆中的一種或多種固體組分沉澱析出而出現的似乳白光。当喷漆膜干燥时,有时由于空气中的湿气附着和/或喷漆中的一种或多种固体组分沉淀析出而出现的似乳白光。通常只限于單靠溶劑揮發而乾燥的噴漆。通常只限于单靠溶剂挥发而干燥的喷漆。增稠bodying增稠bodying在塗料生產或隨後的貯存過程中,出現的不希望有的稠度增大。在涂料生产或随后的贮存过程中,出现的不希望有的稠度增大。(塗膜的)搭接覆蓋bridging(涂膜的)搭接覆盖bridging塗膜覆蓋在未嵌填

划格法附着力测试操作流程

划格法附着力测试操作流程 1、仪器和材料 ⑴多刃刀具具有六个切割刃口,刀刃间隔为1mm或2mm的划格器 ⑵软毛刷 ⑶百格专用3M透明胶带 ⑷放大镜 2、测定方法 ①将试片放置在有足够硬度的平板上。 ②手持划格器手柄,使多刃切割刀垂直于试片平面。 ③以均匀的压力,平稳不颤动的手法和20-50mm/S的切割速度割划。 ④将试片旋转90度,在所割划的切口上重复以上操作,以使形成格阵图形。 ⑤用软毛刷刷格阵图形的两边对角线轻轻地向后5次,向前5次的刷试片。 ⑥试验至少在试片的三个不同位置上完成,如果三个位置的试验结果不同,应在多于三个位置上重复实验,同时记录全部结果。 ⑦如需更换多刃切割刀,可用螺丝刀将刀体上两个螺丝旋松,换上所用的刀,把刀刃口部位贴向手柄一侧,将螺丝旋紧。 ⑧划格试验结果评级

3.实验条件及标准 按漆膜被胶带黏起的数量依照百格的百分比: ISO等级:0 =ASTM等级:5B ,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ISO等级:1 =ASTM 等级: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5% ISO等级:2=ASTM等级:3B,切口的边缘或相交处有被剥落,面积大于5%~15% 。 ISO等级:3 =ASTM等级:2B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整大片剥落,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剥落的面积超过15%~35% 。 ISO等级:4 =ASTM等级:1B,切口边缘大片剥落或者一些方格部分部分或全部剥落,其面积大于划格区的35%~65% 。 ISO等级:5 =ASTM等级: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注:当等级在4B和5B时,百格测试合格.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防腐蚀涂料涂层附着力的机理,并对附着力检测的标准划格法、划X法以及拉开法的测试方法和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拉开法 1.涂层附着力 涂装工程中,对于防腐蚀涂料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涂层保护性能相当重要的指标,越来越被业主和监理所重视。除了在试验室内的检测外,防腐蚀涂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涂料产品进行的样板附着力测试,以及施工过程中现场附着力的检测,也越来越普遍。 有机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与涂层对金属的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是由附着力与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过程所决定的。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相界面的电化学腐蚀引起的,附着力的好坏对电化学腐蚀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附着力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电解质溶液对基体的渗透,推迟界面腐蚀电池的形成;牢固的界面附着力可以极大地阻止腐蚀产物——金属阳离子经相间侧面向阴极区域的扩散,这些阳离子扩散是为了平衡阴极反应所生成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这虽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附着力降低,阳离子从相间侧面向阴极扩散的扩散则容易得多。 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有机涂层与基底金属表面的黏附力(adhesion),其次是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Cohesion)。这两者对于涂层的防护作用来说缺一不可。有机涂层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才能起到良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的作用。涂层的不能牢固地黏附于基底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涂层本身凝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而失去保护作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附着力不好,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而涂层本身凝聚力差,则漆膜容易龟裂。这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有关涂层附着力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学说,影响涂层附着力有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涂料对底材的湿润性和底材的粗糙度。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湿润性越强,附着力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起到了咬合锚固(Anchor Pattern)的作用。 检测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有多种方法,很多机构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制备了很多的仪器工具来进行附着力的检测。 适用于现场检测附着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用刀具划X或划格法,以及拉开法。这两种方法除了可以在实验室内使用外,更适合于在施工现场中应用。主要的应用标准如表1。 表1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的ASTM D3359-02是目前最新版的有关划X法的标准。它适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微米的情况,对最高漆膜厚度没有作出限制.而相对应的划格法通常适用于250微米以下的干膜厚度。 测试所要有的工具比较简单,锋利的刀片,比如美工刀、解剖刀;25mm(1in.)的半透

Q SQR.04.025-2005 涂层附着力试验方法-划格法(试行)

Q/SQR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本标准规定了奇瑞汽车金属或非金属基材油漆涂层附着力特性的试验方法等。同时在格式和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的规定。 本标准满足奇瑞汽车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作为公司开发新产品、检验产品质量以及试验产品性能的依据。 本次更改内容为:本次修订了胶带粘着力、型号,划格器刀口宽度按基材分开,划格提出了明确要求、胶带的压实做了要求,添加了评定等级的图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伟宏宁小岳陈良印

涂层附着力试验方法-划格法(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金属或非金属基材油漆涂层附着力特性的试验方法,此方法不适用于总厚度大于250μm的涂层,合成纤维涂层,以及粗糙表面的涂层。本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试验目的,试验设备,取样或样板制作,试验过程等内容组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无 3 术语 无 4 试验目的 通过从基材上脱落的油漆涂层来评定涂层附着力。 5 试验设备 5.1 划格器(用于正确地切割切痕,试验时可使用一切切割引导工具) 5.1.1 单列刀片,20-30度刀口。 5.1.2 1mm,2mm或3mm的多列刀片。 5.2 软毛刷 5.3 压敏胶带,推荐胶带:宽25mm,粘着力40-50N/100mm或商定,推荐3M-600或3M-610胶带; 5.4 目视放大镜:手把式,放大倍数2—3倍。 6 试验准备 6.1 试样地尺寸要求能在三个不同的部位进行试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如把手等产品尺寸过小)6.2 试板准备 6.2.1 清洁试板表面,保证涂层表面无水、油、蜡或其它残余物 6.2.2 试板表面的流挂、气泡或其它明显缺陷区域,不作为试验部位,附着力测试作为其他试验完后性能考核项目的情况除外。 6.2.3试验前,试板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为(50±5)%环境下静置16小时(在线检测等特殊情况在涂膜成膜后涂膜表面温度达到现场环境温度即可测试) 7 试验过程 7.1刀具选用: 根据涂层的厚度选用不同刀锯的划格器: 软基材

涂层附着力测定

在任何涂料防腐工程施工之前,都应当先对防腐涂料的附着力进行测试,凡附着力不合乎要求的涂料都不能在工程中使用。因为该项性能的不合格,将导致整个防腐蚀涂装工程的不合格。该项指标的测定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相关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标准有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该方法使用漆膜划格器,利用十字划格法在漆膜上垂直交叉划刻出方格,要求将漆膜划透。根据漆膜的破坏的情况将附着力分为5级,切割时,可使用单刀锋或多刀锋,应保持刀间距相等(间距应为1mm或2mm),间距的大小取决于涂层的薄厚,涂层越薄,间距越小。一般在涂层试片上切割互相平行的6或10道,将切割后得到的方格用软毛刷刷掉切割下的碎屑后,得到的涂层的附着力将作如下分级评价: 0级: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级:切割处有少许薄片剥离,但划格区影响不大; 2级:切割处过切口边缘脱落比例大于5%,但受影响不大于15%; 3级: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脱落的比例大于15%,且受影响的区域不大于35%; 4级:涂层沿切割边缘,以大碎片脱落,或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出现脱落,脱落的比例大于35%,且受影响的区域不大于65%;5级:大于第4级的严重剥落。 涂膜的附着力也可以通过间接方法,利用对涂膜冲击强度、柔韧性等指标的测试来间接评价。 美国ASTM D-1002制定了一种专用于管道防腐层与金属粘结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它使用力学拉力试验机,采用的试片是由两片同样规格的钢片组成。两钢试片间用涂料单面粘结在一起,在涂料完全固化后,用拉力试验机将两试片拉开。再根据拉力和粘结面积来计算剪切强度。 GB/T5210是采用拉开法来测定附着力的,也是通过拉力机拉开的力的测定来计算涂料的粘结强度。 涂装质量的好坏,最终必须体现在涂膜质量的优劣上,所以涂装后的质量检测主要是对涂膜性能的检测,包括涂膜的机械性能(如附着力、柔韧性、冲击强度、硬度、光泽等)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如耐候性、耐酸碱性、耐油性等)两个方面。其中机械性能是涂装质量检测中必须检测的基本常规性能,而具有保护功能的特殊性能则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选择性的进行检测。涂装后质量检测是评判涂装质量的最终依据和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涉及涂装后质量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如下。 (1)GB1720-8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2)GB/T1731-93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3)GB/T1732-93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4)GB/T1730-93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 (5)GB/T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6)GB5210-85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7)GB1743-89(79)漆膜光泽测定法; (8)GB1768-89(79)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9)GB1769-89(79)漆膜磨光性测定法; (10)GB1770-89(79)底漆、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11)GB9286-88清漆和色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12)GB6742-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13)GB/T1733-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14)GB/T1734-93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15)GB1735-89(79)漆膜耐热性测定法; (16)GB1738-89(79)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17)GB1739-89(79)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18)GB1740-89(79)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19)GB1741-89(79)漆膜耐霉菌测定法; (20)GB1761-89(79)漆膜抗污气性测定法; (21)GB1763-89(79)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22)GB/T1766-1995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23)GB/T1771-91色漆和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24)GB1865-89(80)漆膜老化(人工加速)测定法; (25)GB5370-85防污漆样板浅海浸泡试验方法; 在上述这些检测项目中,使用者应按照上节所述的漆膜一般制备方法制备标准试验样板,检测最常规的涂膜机械物理性能,用以评判涂膜的基本性能的优劣。可针对不同涂料的特殊功用,检测其中的一些防腐保护及装饰性能的好坏。其中最常用的一些检测项目如下。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 1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20-1979(89) 2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 1727-1992 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0-1993 4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31-1993 5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2-1993 6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33-1993 7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 GB/T 1734-1993 8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 GB/T 1735-1979(89) 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40-1979(89) 10 漆膜光泽测定法 GB/T 1743-1979(89) 11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GB/T 1763-1979(89) 12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 1764-1979(89) 13 测定耐湿性)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 GB/T 1765-1979(89) 14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66-1995 15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771-1991 16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1865-1997 17 漆膜颜色标准GB/T 3181-1995 18 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 GB/T 5209-1985 19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GB/T 5210-1985 20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6739-1996 21 涂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6742-1986 22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 9279-1988 23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286-1998 24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 9753-1988 25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9754-1988 26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10125-1997 27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凝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GB/T 9789-1988 28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3452.2-1992 29 色漆和清漆钢铁表面上的丝状腐蚀试验 GB/T 13452.4-1992 30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 GB/T 13893-1992 31 色漆涂层粉化程度的测定方法及评定 GB/T 14826-1993 32 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 HG/T 2-57-1980(85)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拉开法、扭开法及美国ASTM中的划X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现场最为常用的是划格法。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所采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是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是按照制备好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5cm,取出样板,评级。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若干块试板后酌情理换。 (b)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c)评级时可以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以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5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据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 2、划格法测定附着力 划格法附着力标准主要有ASTMD3359、ISO-2409和GB9286-98。其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对于附着力级别的说明次序刚好相反。ASTMD3359是5B-OB 级由好到坏,而ISO-2409是0-5为由好到坏。实验工具是划格测试器,它是具有6个切割面的多刀片切割器,切刀间隙1mm、2mm和3mm(刀头可以更换)。将试样涂于样板上,干燥16小时后,用划格器平行拉动3-4cm,有六道切痕,应切穿漆膜至底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与前者垂直,切痕同样六道;这样形成许多小方格。对于软底材,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成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前和后各扫几次,即可评定等级;而对于硬质底材,先清扫,之后贴上胶带(一般使用3M 胶带),且要保证胶带与实验区全面接触,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使之接触良好,然后迅速拉开,使用目视或者放大镜对照标准与说明附图进行对比定级。其分级的标准描述为: 级别描述 0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 1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受影响面积不能明显大于5% 2在切口交叉处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影响面积为5%-15% 3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面积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在15%-35% 5沿边缘整条脱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脱落,受影响面积35%-65% 6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

附着力测试方法

柏霆(苏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附着力标准测试方法(D3359-93) 1、范围 1.1藉由胶带紧贴在镀膜的切痕上,然后撕去胶带的这些方式, 以评估镀膜的附着力。 1.2测试方法A主要用在工作场所。测试方法B较适合运用在实验室,但不适用超过125μm之膜厚。 1.3这些测试镀膜附着力的方法均为适当的水平。 1.4多层膜厚附着力测试不过,可能生在膜与膜之间,因此,其附着力无法确定。 1.5测试标准不是要阐述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也是与使用有关。使用此标准者的责任是建立适 当安全的练习并决定统一的使用限制。 2、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D609、D823、D1000、D1730、D2092、D2197、D2370、D3330、D4060、 3、测试方法摘要 3.1测试方法A--在塑壳镀膜上做一个X型的切口,将测试胶带粘贴在切痕上,然 后撕去胶带。附着力评估等级由0至5。 3.2测试方法B--在塑壳镀膜上做6或11个直交方向的格子形切品,将测试胶带 粘贴在切痕上,然后撕去胶带。附着力评估系藉由文字说明及图解比较方式。 测试方法B 4、仪器与材料 4.1切割工具--尖锐刀具、刀峰角度15至30度,能一次完成数个切口。 4.2切割指导--用手拿刀切割,可有钢直线尺等工具。 4.3尺--刻度在0.5mm的钢尺,以便检查每个切痕。 4.4胶带--半透明1英尺(25mm)宽胶带,其粘着力为客我双方共同接受。 4.5橡皮擦--铅笔端点上。 4.6照明--用灯源来检视切痕是否贯穿镀膜。 4.7放大镜--检查切痕的测试区域。

5、测试件 5.1测试区域平面足够大,切痕深度可连接到塑壳且其角度相同,就可得到好的测试结果。 6、测试过程 6.1实施胶带测试前,先选择一块干净平坦的平台。 6.2将塑壳稳固的放置在固定的平台上,使切痕达到如下所述之规定: 6.3干燥的镀膜厚度在50μm(含)以下,使切痕达到如下宽度为1mm,并完成11个切痕,除非双 方有其它同意之规定。 6.4干燥的镀膜厚度在50μm至125μm间,每个切痕宽度为2mm,并完成6个切痕,膜厚超过 125μm,则使用测试方法A。 6.5使所有切痕长度大约均为3/4英尺(20mm)长,切痕时使用足够的力量。一次稳定的切开镀膜 并到达塑壳。当成功的利用道板完成一次切割后。可放置道板在另一未切割之面积上。 6.6完成切割后,用柔软的刷子或卫生纸轻刷镀膜,然后去除分离的镀膜小碎片, 6.7检查切痕边缘。如必须的话,用好的油石擦掉平面上的斑点,使另一次的切痕与原切痕成 90度角,并位在中心位置。 6.8轻刷切痕并藉由光源检查切痕,如切痕未达标准,则在另一位置做另一个格子切痕。 6.9将外表二圈胶带去除丢弃,然后稳定地撕开并剪下25±5mm长胶带。 6.10用手将胶带平衡地粘贴在切痕格子上,然后用铅笔上的橡皮擦擦胶带,使胶带紧密粘贴在塑壳阿上。 6.11在90±30秒内,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尽量接近900角方向快速地(不可急拉)拉回胶带。 6.12可使用照明放大镜检查被撕去的镀膜面积,依照下列所述等级判别附着力: 5B:切痕边缘完全平滑,格子镀面无剥落。 4B:在交叉切痕处小片的镀膜面积,须小于5%的镀膜面积。 3B:沿交叉切痕边缘有5%至15%的小片镀膜脱落。 2B:镀膜沿着切痕边缘及格子内脱落,其面积介于15%至30%。 1B:镀膜整块或沿着切痕长条脱落,其面积介于35%至65%。 0B:脱落面积较1B更坏 6.13每一块塑壳根据需要测试不同的位置。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 篇一:油漆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模板 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 试验图片及试验结论 编制:审核:日期: 篇二:检验报告格式_ 第 1 页共 3 页 检验报告 检验结果汇总 1. 外观检验 2.物性检测 第 2 页共 3 页 日期:日期:日期: 第 3 页共 3 页 篇三: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 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

丝印附着力测试方法

1) 拇指测试 条件:实验样品5PCS以上 实验程序:取样品,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图片上,以3+0.5/-0KGF的力来回檫试15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否则为不合格。 (2) 75%酒精测试 条件: 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75%的酒精 4、1.5+0.5/-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1.5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7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1.5+0.5/-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3) 95%酒精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白棉纱布 3、95%的酒精 4、1.5+0.5/-0KGF的制具 实验程序:将1.5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95%的确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 1.5+0.5/-0KGF的制具,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 (4) 810胶带测试 条件:1、试验样品5PCS以上 2、810胶带 实验程序:将81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上,然后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测三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5) 3M600胶带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2、250胶带 实验程序:将3M60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只需测试一次。 实验判定: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 (6) 250胶带测试 条件:1、实验样品5PCS以上 2、250胶带 实验程序:将250胶带完全的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连续进行三次。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画格法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画格法 2009-06-02 10:12 1操作步骤 1.1 总则 1.1.1试验条件和试验的次数 除非另有商定,测试条件按GB 9212的规定。 注5:在现场试验时,将允许采用环境条件。 在样板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在三个以上不同位置重 复上述试验,必要的话,则另用样板,并记下所有的试验结果。 1.1.2样板的状态调节 除另有规定,在试验前,样板在GB 9212规定的条件下至少放置16h。 1.1.3 切割数 切割图形每个方向的切割数应是6。 1.1.4切割的间距 每个方向切割的间距应相等,且切割的间距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的类型,如下所述: 0~60μm:硬底材,1mm间距。 0~60μm:软底材,2mm间距。 61~120μm:硬或软底材,2mm间距。 121~250μm:硬或软底材,3mm间距。 1.2用手工法切割涂层 1.2.1将样板放置在坚硬、平直的物面上,以防在实验过程中样板的任何变形。 1.2.2按下述规定的程序完成手工切割。 试验前,检查刀具的切割刀刃,并通过磨刃或更换刀片使其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如果样板是木质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则在木纹方向呈约45°方向进行切割。 1.2.3握住切割工具,使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对切割刀具均匀施力,并采用适宜的间距导向装置,用均匀的切割速率在 涂层上形成规定的切割数。所有切割都应划透至底材表面。 如果不可能做到切透至底材是由于涂层太硬而造成的,则表明试验无效,并如实记录。 1.2.4重复上述操作,再作相同数量的平行切割线,与原先切割线呈90°角相交,以形成网格图形。 1.2.5 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 1.2.6只有硬底材才另外施加胶粘带。按均匀的速度拉出一段胶粘带,除去最前面的一段,然后剪下长约15mm的粘 带。 把该胶粘带的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然后用手指把胶粘带在网格区上方的部位压平,胶粘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 为了确保胶粘带与图层接触良好,用手指尖用力蹭胶粘带。透过胶粘带看到图层颜色全面接触是有效的显示。 在贴上胶粘带5min内,拿住胶粘带悬空的一端,并在尽可能接近60°的角度,在0.5~1.0s内平稳地撕离胶粘带。 1.2.7可将胶粘带固定在透明膜面上进行保留,以供参照用。 1.3采用电动机驱动的刀具切割涂层 如果切割刀具采用电动机驱动的装置,务必遵守在手工操作步骤中规定的操作,特别是对于切割的间隔及试验次数。 2结果的表示 2.1结果按如下所述进行评定。 ——软底材:刷扫后立即进行; ——硬底材:撕离胶粘带后立即进行。 2.2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中,用正常的或校正过的视力,或经有关双方商定,用目视放大镜仔细检查试验涂层的切割区。 在观察过程中,转动样板,以使试验面的观察和照明不局限在一个方向。以类似方式检查胶粘带也是有效的。 2.3按表1通过与图示比较,将试验面进行分级。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 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