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5, 4(6), 506-512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journal/jwrr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10.12677/jwrr.2015.46063

文章引用: 赵丹丹, 吕殿青, 候旭蕾, 刘小梅, 李景保.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J]. 水资源研究, 2015, 4(6):

Effect of Rainfall Intensity on Soil Hydrological Process on a Red Soil Land-Slope

Dandan Zhao 1, Dianqing Lv 1*, Xulei Hou 2, Xiaomei Liu 3, Jingbao Li 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2Handan No. 2 Middle School, Handan Hebei 3

Zhanjiang No. 2 Middle School, Zhanjiang Guangdong

Received: Nov. 5th , 2015; accepted: Nov. 23rd , 2015; published: Dec. 4th ,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omprehending soil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soil eros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on runoff, soil erosion processes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 were studied on red soil land-slope by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unoff starting times gradually shortened with increasing rainfall intensity in the same slope condition; 2)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the sediment strength of red erosion had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 at rainfall intensity of 50, 70 and 85 mm ?h ?1, it grew at first and then achieved stable value gradu-ally; at rainfall intensity of 100 mm ?h ?1 and 120 mm ?h ?1, sediment intensity was different from others; it rapidly reached a maximum and then gradually decreased to a stable value; 3)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ies, infiltration rate declined by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and runoff rate increased by logarith-mic rising trend, when the time of rainfall increased; 4) with the rainfall intensity increasing, surface runoff amount and infiltration rate increased, but storage ratio decreased.

Keywords

Red Soil Slope, Rainfall Intensity, Surface Runoff on Slope Erosion Process, Sediment Rate, Infiltration Rate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赵丹丹1,吕殿青1*,候旭蕾2,刘小梅3,李景保1

作者简介:赵丹丹(1991-),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水文生态学的研究。 *

通讯作者。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2邯郸市第二中学,河北邯郸

3湛江市第二中学,广东湛江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4日

摘要

了解土壤水文过程对于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入渗等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相同坡度,不同降雨强度下红壤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呈现出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逐渐缩小的趋势;2)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坡面产沙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存在不同的分布特征,在55、70和85 mm?h?1三个雨强下,产沙强度随时间先出现增长后以波状趋于平稳;而100和120 mm?h?1两个雨强下的产沙规律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产沙强度随降雨时间迅速增长并达最大值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3) 不同降雨强度下地表入渗强度随产流时间呈指数下降,坡面产流强度则呈对数上升趋势;4) 随着降雨强度的不断增大,地表产流总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入渗总量也逐渐增加,但蓄水比例逐渐减小。

关键词

红壤坡面,降雨强度,坡面产流,产沙强度,入渗强度

1. 引言

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壤养分流失、土壤质量退化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一直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点[1]-[5]。我国南方红壤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降水丰沛且多暴雨,垦殖指数最高,为土壤侵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动力,使得该区域成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6]。而降雨和地形因素则是该区土壤侵蚀退化的最主要影响因子[7],分析降雨对水土保持治理、土壤侵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8]。国内外采用天然降雨与人工模拟降雨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土壤侵蚀及退化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重点分析了黄土坡面产流与产沙的关系,并得到许多经验方程和水文模型[9] [10]。但红壤结构状况和物质组成与黄土性质迥然不同,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上在降雨–径流–泥沙–入渗的水文过程中表层土壤容易受到植被、地形、降雨等外界条件影响[11],直接参考或引用其规律、模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壤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浏阳河流域第四纪红色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从降雨强度对湖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为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自制侧喷式降雨器模拟天然降雨,降雨高度为6.5 m,为保证降雨强度的均匀性和天然降雨的相似性,雨水先喷打在直径5 mm过滤网上然后降落,使雨滴达到终点速度。试验土槽为自制钢制土槽,规格为2 m × 0.3 m × 0.3 m,底部有直径5 mm小孔。根据研究区红壤的特点,试验设计红壤坡度为15?,并设计5个降雨强度(55 mm?h?1、70 mm?h?1、85 mm?h?1、100 mm?h?1、120 mm?h?1),降雨均匀度在85%以上,降雨时间为60 min,每个试验重复2次,取平均值进行计算和分析。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2.2.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湖南省浏阳河流域长沙段,属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其基本物理性状见表1。质地较粘重,吸水性强,但田间持水性不高,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试验用土过10 mm筛,自然风干至初始含水量为15%,土壤样品原有自然结构被破坏,属于被扰动土壤。

2.3. 试验材料

首先在土槽底部装填大约3 cm厚的沙子,上铺透水纱布来模拟天然透水层,然后以5 cm为间隔分层装填27 cm的试验土壤。

每场试验均在降雨10 min后揭开遮雨布并记录降雨时间,降雨历时均为60 min。坡面开始产流后,记录开始产流时间,并采集径流泥沙样品,每次采样时间为1 min。试验结束后,测量每一个径流泥沙样的重量,用烘干法测出坡面径流含沙量,并用排除法计算相应径流量。

降雨结束后,以5 cm分层采集土样,共计162处,测定土壤含水量,以分析土壤入渗水分分布状况。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流时间的影响

在坡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降雨强度的不同,开始产流时间存在着差异(见表2)。研究表明,雨强在55 mm?h?1~85 mm?h?1之间,产流时间大约在30 min左右,雨强增加到100 mm?h?1和120 mm?h?1时,产流所需时间突然急剧减小至9 min左右,说明85 mm?h?1到100 mm?h?1雨强之间产流形成机制及影响产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极速转变,同时考虑到试验时间长、环境气温、设备或人工操作等因素会对土壤层物理环境及性质产生影响,也会使得实验结果出现一定误差。在100 mm?h?1与120 mm?h?1大雨强影响下,地表土壤受降雨打击力明显,地表土壤容易结皮,从而影响下渗,缩短产流开始时间。除85 mm?h?1外,地表开始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的关系表现为开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增大逐渐缩短,这也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2] [13]。研究表明土壤层产流形成过程主要是由降雨强度决定的,降雨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坡面所承受的降雨量就越大,土壤表层达到田间持水量的时间缩短,所以产流所需要的时间必然缩短。此外雨强越大,降雨产生的动能越大,则坡面就越容易产生结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坡度的开始产流时间。

3.2. 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沙强度的影响

产沙强度是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不同降雨强度下表现规律又略有不同,这与郑粉莉等[12]研究发现红壤坡面土壤侵蚀量随雨强的增大明显增大的结果相一致(见图1)。分析表明,55 mm?h?1降雨强度下地表便开始产沙,产沙在降雨30 min后出现,产沙时间较晚且强度不大,仅在50 min后略有上升,平均产沙强度在0.49 g?min?1左右;70 mm?h?1与85 mm?h?1雨强的产沙强度随降雨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产流初期较小且增长缓慢,之后突然增大以波状趋于平稳;100 mm?h?1雨强的平均产沙强度较大为 6.90 g?min?1,且在降雨后期产沙强度呈减小的规律表现明显;而120 mm?h?1的产沙强度最大,最大值达到33.6 g?min?1,平均产沙强度为17.91 g?min?1。100 mm?h?1与120 mm?h?1雨强下产沙强度大,且其产沙规律随降雨时间与其他雨强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产沙强度随降雨时间迅速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大雨强下,雨水对地表打击力大,使得表层土壤土粒松散,松散的土粒在地表产流冲刷下流失,产沙强度越来越大形成产沙高峰;同时大雨强对地表的打击作用加强,使得地表致密层厚度变大,土壤结构抗侵蚀能力加大,表层土壤大面积被冲刷侵蚀而产生细沟,导致土层高度低于产流出口高度,泥沙受重力影响淤积在槽口处不能流出,所以产沙强度逐渐减小。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Table 1.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d soil from Changsha section of Liuyang river

表1. 浏阳河流域长沙段红壤基本物理性状

物理性状粘粒含量砂粒含量粉粒含量饱和含水量

含量(%) 21.67 14.78 63.55 49.64

Table 2.The time of starting flow i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infall

表2. 降雨条件下不同降雨强度的开始产流时间(单位:min)

降雨强度(mm?h?1) 55 70 85 100 120

产流时间(min) 32.75 19.62 27.83 9.10 9.70

Figure 1. The runoff rate i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图1. 不同降雨强度下产沙强度的变化

3.3. 降雨强度对坡面产流强度与入渗强度的影响

根据坡面降雨产流过程,定时采集径流样,并计算出产流强度H (mm?min?1)和坡面平均入渗率i a (mm?min?1) [14],结果见图2。在降雨初期,由于土壤初始含水率较低,雨水以入渗为主;降雨一段时间后,各降雨强度试验才逐渐出现地表产流;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地表产流强度均呈现增加趋势,相应地入渗强度逐渐减小,但在雨强为85 mm?h?1时出现特殊情况,相同时间内的产流强度均小于70 mm?h?1,说明可能存在临界降雨强度现象。

不同降雨强度下,地表入渗强度随产流时间一般呈指数下降趋势,相应地产流强度随产流时间呈对数上升趋势,这一规律与张会茹等[13]研究发现的径流率和入渗率与降雨历时的关系相一致。各降雨强度的产流强度对数关系系数随降雨强度基本呈波状变化,规律性不明显;特别在100 mm?h?1与120 mm?h?1降雨强度下,产流强度对数关系系数明显减小,相关系数更小。这是由于100 mm?h?1和120 mm?h?1降雨强度下产流强度在地表产流后迅速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随降雨时间基本稳定;可能因为降雨强度大,地表土层受降雨强度打击大,地表结皮快,表层土壤迅速达到饱和,雨水下渗稳定,从而导致地表产流过程速度快,强度大,持续性强。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产流强度超过入渗强度的交叉点逐渐提前,说明降雨强度越大,产流增强的速度越快,雨水越容易以地表产流形式流失。所以,影响产流、入渗强度在降雨过程中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因素是降雨强度。

3.4. 降雨强度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

在试验过程中,土壤蓄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存在明显的变化(见图3),上层土壤含水量均有增加,这是由于本试验土壤初始含水率是15%,而土壤初始含水率越高受降雨强度的影响越小,初始含水率达到31%之上时,降雨对其含水量变化毫无影响[15]。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层深度0~15 cm范围内蓄水增量基本相等,约在8.50~9.80 mm之间,但在15~30 cm深度范围内随深度变化越来越明显,除85 mm?h?1降雨强度外,土壤蓄水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表层土层透水性相对底部较好,产生的壤中流在槽底的阻挡下顺已设置的壤中流出口流出,所以土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田间持水量,而超过这个深度范围后,土壤含水量就会越来越小。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a) 55 mm?h ?1

(b) 70 mm?h ?1

(c) 80 mm?h ?1

(d) 100 mm?h ?1

(e) 120 mm?h

Figure 2. The variation in runoff rate and infiltration rate i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图2. 不同降雨强度产流强度、入渗强度随产流时间的变化

Figure 3. Impoundage on every layer i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图3. 不同降雨强度土壤蓄水量随深度的变化

此外,由图还可以看出,有土壤蓄水量值在最底层出现突然变小现象,这是因为有壤中流试验槽底层铺有

3 cm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Table 3.R, Iρ, Wρ in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表3. 不同降雨强度的R、Iρ、Wρ

降雨强度(mm?h?1) 55 70 85 100 120 R(mm) 6.28 20.76 15.59 41.66 63.90

Iρ(mm)48.72 49.24 69.41 58.34 56.10

Wρ(mm) 47.18 49.86 56.50 43.46 46.21

的细沙模拟天然透水层,而实际土壤层只有27 cm,所以计算的底层土壤深度只有2 cm,则蓄水量值较小。

当室内试验土槽表面裸露、平整时,一次降雨的入渗量(Iρ)可认为是降雨量与径流量之差[16],结合计算的土壤蓄水量(Wρ)见表3。可见,径流量R随降雨强度增大逐渐增大;Wρ与Iρ随降雨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降雨强度100 mm?h?1出现拐点,蓄水比例逐渐减小。Wρ相对于Iρ较小,这是因为取样时间大约需要2 h,而在取样过程中入渗不会间断,又红壤吸水性强,但蓄水能力差,部分入渗量在取样过程中在槽底流失,则实际土壤含水率应比所测值大。

本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分析降雨强度对红壤土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人工操作等原因,使得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野外实验论证。但本文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红壤坡面水文过程,为红壤坡面水文过程模型模拟的确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4. 结论

1) 降雨强度是影响坡面产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坡面产流时间基本随降雨强度的增大逐渐提前,尤其在雨强为100 mm?h?1与120 mm?h?1时迅速提前。

2) 降雨强度是坡面产沙的根本动力,各降雨强度下坡面产沙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0~120 mm?h?1雨强下,产流后期地表产沙强度随降雨时间逐渐减弱。

3) 随降雨强度增大,坡面产流量、入渗量、地表产流总量与入渗总量均呈增加趋势,而蓄水比例呈现减少趋势;坡面入渗强度随产流时间一般呈指数下降,相应地坡面产流强度随产流时间呈对数上升,但100 mm?h?1与120 mm?h?1大雨强时产流强度对数关系的相关性较差。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011554)、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地理学)和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12KD35)资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曹慧, 杨浩, 赵其国. 太湖丘陵地区典型坡面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J]. 湖泊科学, 2002, 14(3): 242-246.

CAO Hui, YANG Hao and ZHAO Qiguo.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s loss on the typical slope in hilly region of Taihu basin.

Journal of Lake Science, 2002, 14(3): 242-246. (in Chinese)

[2]李裕元, 邵明安, 郑纪勇, 等. 黄绵土坡耕地磷素迁移与土壤退化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17(4): 1-7.

LI Yuyuan, SHAO Mingan, ZHENG Jiyong, et al. Study on transport of phosphorus and soil degradation of loessial soil on slope land. Journal of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2003, 17(4): 1-7. (in Chinese)

[3]王丽艳, 张成梁, 韩有志, 等. 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2): 93-99.

WANG Liyan, ZHANG Chengliang, HAN Youzhi,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s in gangue pile on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1, 9(2): 93-99. (in Chinese)

[4]卢金伟, 李占斌. 土壤侵蚀退化研究进展[J]. 土壤与环境, 2001, 10(1): 72-76.

LU Jinwei, LI Zhanbin. The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work on soil degradation. Soil and Environmental, 2001, 10(1): 72-76. (in Chinese)

降雨强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5]王全九, 王力, 李世清. 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12): 109-114.

WANG Quanjiu, WANG Li and LI Shiqing.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factors of nutrient transfer and loss in the slope land.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 35(12): 109-114. (in Chinese)

[6]郑华, 欧阳志云, 王效科, 等.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4, 24(9): 1994-

2002.

ZHENG Hua, OUYANG Zhiyun, WANG Xiaoke, et al. Effects of forest restoration types on soil quality in red soil eroded re-gion, Souther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 24(9): 1994 -2002. (in Chinese)

[7]李忠佩, 张桃林, 杨艳生, 等.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J].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21(2): 12-17.

LI Zhongpei, ZHANG Taolin, YANG Yansheng, et al.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ly harnessing techniqu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hilly red soil regions.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1, 21(2): 12-17. (in Chinese)

[8]李华仙. 小河沟水文站产汇流特性分析[J]. 水资源研究, 2015, 4(3): 296-302.

LI Huaxian. Analysis of 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Xiaohegou hydrological station.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5, 4(3): 296-302. (in Chinese)

[9]蔡强国.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J]. 地理学报, 1996, 51(2): 108-117.

CAI Qiangguo. Process-based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model in a small basin in the hilly loess region.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1996, 51(2): 108-117. (in Chinese)

[10]蔡强国. 黄土丘壑区中大流域侵蚀产沙模型与尺度转换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27(4): 131-135.

CAI Qiangguo. Sediment yield model and upscaling for medium and large watersheds in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7, 27(4): 131-135. (in Chinese)

[11]吴从林, 张平仓. 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土壤侵蚀因子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11(2): 165-170.

WU Conglin, ZHANG Pingcang. Primary study on soil erosion factors of the Wangjiaqiao watershed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a Basin, 2002, 11(2): 165-170. (in Chinese)

[12]王玉宽, 王占礼, 周佩华. 黄土高原坡面降雨产流过程的试验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5(20): 25-31.

WANG Yukaun, WANG Zhanli and ZHOU Peihua. Experiment on rainfall-runoff process on slope of loess plateau. Journal of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1991, 5(20): 25-31. (in Chinese)

[13]张会茹, 郑粉莉. 不同降雨强度下地面坡度对红壤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3): 40-43.

ZHANG Huiru, ZHENG Fenli. Effect of slope gradients on erosion from a red soil hillslope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Journal of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2011, 25(3): 40-43. (in Chinese)

[14]王辉, 王全九, 邵明安. 表层土壤容重对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迁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3): 10-13.

WANG Hui, WANG Quanjiu and SHAO Mingan. Effect of soil bulk density on soil nutrient in runoff from loess slop. Journal of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2007, 21(3): 10-13. (in Chinese)

[15]吴素业. 安徽大别山区降雨侵蚀力指标的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 1992, 8(2): 32-33.

WU Suye. Study of rainfall erosivity index in Anhui Dabie mountain area. Journal of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1992, 8(2): 32-33. (in Chinese)

[16]候旭蕾. 降雨强度、坡度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HOU Xulei. Effect of slope gradients and rainfall intensity on hydrological process on land-slope for red soil. Changsha: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3. (in Chinese)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 120 分钟的降水) 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 二、 其他省市参考公式: 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 1.资料处理; 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 3.精度检验; 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 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 注意事项: 基础气象资料 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 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 8 场最大雨量记录; 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 20 年以上,最好有 30 年以上资料; 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 10 年以上,最好有 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 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 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 具体计算步骤: 一、公式拟合

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 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 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 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 二、精度检验 重现期~10 年 < /min < 5% 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 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2)暴雨样本年际变化特征——可以各年降水数据入选各历时基础暴雨样本的比例外评价指标,分

第二章 坡面集水保水工程

第二章坡面集水保水工程 第一节概述 2.1.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 中国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因中国人口众多,根据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平均值的1/3左右。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7个有关组织于1997年对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世界第121位。1993年“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 立方米为用水紧张(waterstress)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000 立方米为缺水(waterscarcity)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 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国家(absolutescarcity)。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接近1700 立方米,进入用水紧张的国家行列。

2)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 中国的降水量和年径流深受海陆分布、水汽来源、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按照年降水量和年径流深的量级,可将全国划分为5个地带。 1、多雨——丰水带 年降水量大于1600mm,年径流深超过800mm。包括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的大部分,广西东部、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隅,以及江西、湖南、四川西部的山地。这一带降水量大,雨日多,为我国主要双季稻产区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长绿林及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等 2、湿润——多水带 年降水量800~1600mm,年径流深200~800mm。包括沂沭河下游和淮河两岸地区,秦岭以南汉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的大部分以及长白山地区。这一带夏季高温多雨,农作物生长期较长,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为我国主要农作区。植被主要为混交林,以落叶林、耐旱的长绿林和竹类等组成。 3、半湿润——过渡带 年降水量400~800mm,年径流深50~200mm。包括黄淮海平原,东北三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和青海的东南部,新疆北部、西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该地带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变率大,容易遭受旱涝威胁,是我国主要旱作农业区。植被主要为夏绿林,也混有旱生的针叶林等,在降水少的地区,呈现森林草原景观。 4、半干旱——少水带 年降水量200~400mm,年径流深10~50mm。包括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宁夏、甘肃的大部分地区,青海、新疆的西北部和西藏部分地区。这一地带

浙江省各市暴雨强度公式

浙江省各市暴雨强度公式(老) 杭州市:Q=3360.04(1+0.639lgP)/(T+11.945)0.825 绍兴市:Q=3512.344(1+0.593lgP)/(T+11.814)0.827宁波市:Q=8413.46(1+0.71lgP)/(T+22.51)0.96 金华市:Q=1771.033(1+0.771lgP)/(T+5.084)0.707嘉兴市:Q=3521.362(1+0.675lgP)/(T+15.153)0.799湖州市:Q=4216.416(1+0.738lgP)/(T+16.381)0.834舟山市:Q=8080.462(1+0.701lgP)/(T+25.201)0.982台州市:Q=2132.423(1+0.537lgP)/(T+13.451)0.671丽水市:Q=3428.009(1+0.604lgP)/(T+12.023)0.852衢州市:Q=2555.601(1+0.567lgP)/(T+10)0.78 永康市:Q=1932.07(1+0.789lgP)/(T+16.593)0.8287义乌市:Q=3544(1+0.637lgP)/(T+14)0.845 温州市:Q=2216.758(1+0.573lgP)/(T+12.641)0.663

浙江省各市暴雨强度公式(新)080507 杭州地区 杭州:Q=9634.898(1+0.927lgP)/(T+31.546)1.008 临安:Q= 1310.282(1+0.784lgP)/(T+6.124)0.623 富阳:Q=3260.174(1+0.682lgP)/(T+19.584)0.791 桐庐:Q=6124.892(1+0.688lgP)/(T+28.149)0.940 建德:Q=2751.659(1+0.803lgP)/(T+13.427)0.806 淳安:Q=1866.392(1+0.796lgP)/(T+11.470)0.734 宁波地区 宁波:Q= 16596.46(1+0.856lgP)/(T+32.196)1.113 余姚:

干旱区若干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干旱区若干水文过程研究进展1 王帅,邱国玉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E-mail:shuai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 摘要:干旱区严重缺水,土地荒漠化的部分原因是对现有水资源的不合理管理和利用,本文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角度,就干旱区降雨截留、水分入渗和土壤蒸发等若干水文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干旱区,冠层截留雨水损失很少,但树干茎流可以使水分和养分在植物根部富集,提高了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并且在灌丛周围,水分入渗较多,树荫具有减少土壤蒸发的作用;土壤物理结皮可以减少水分入渗,增加蒸发,但关于生物结皮的作用还存在争论,干沙层的保水机理有待深入;砂田砾石层具有截留雨水、增加入渗和减少蒸发的作用。目前对干旱区这些水文过程的认识只还停留在植株或中小尺度,需要在较大尺度加深对水循环过程的综合理解。 关键词:雨水截留,树干茎流,水分入渗,土壤蒸发,干旱区 全球有1/3的地表和1/5的人口分布在干旱地区,涉及全球20多个国家[1],所以干旱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压力增大,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和生态过程,而干旱地区的水文过程又是改变其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驱动力[2]。水文过程一般包括有降水、入渗、径流和蒸发等过程,干旱区各水文过程的特点与湿润地区有较大区别,相对重要性随时空具有很大变异性。干旱区水循环过程中主要特点有[1]: 1)降雨总量不多,但强度往往很大,并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2)地表植被稀疏,截留和集水效应造成水分空间分布更加不均匀,直接蒸发损失较大; 3)干旱区复杂的地表状况,包括裸沙地区,结皮层地区和石质地区以及灌丛地区等,对水 文过程影响各异; 4)干旱区水分蒸发不仅决定于大气蒸发能力,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地表水分的供给情况。 干旱区严重缺水,土地退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仅有水资源的不合理管理和利用[3],本文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R)的角度,就干旱区降雨截留、水分入渗和土壤水分蒸发等若干水文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以其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借鉴。 1.雨水截留 雨水截流是指植物或岩石碎块在空中或地表把雨水进行拦截、吸附和再分配,从而影响降水分布格局的过程[4][5]。干旱区地表组成复杂,包括裸土区、石质戈壁区以及灌丛植被区等,不同环境对雨水的截留特点也不同。对于水资源紧缺,水分严重限制植物生长的干旱地区来说,非常有必要准确计算截留水分损失和树干集流效应。 一般将植物冠层截留及其对雨水的重新分配分为穿透降水、树干径流和截留损失三部分[6]。植物截留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水分被物体吸附并蒸发以及通过树干茎流重新改变降水空间分布格局。关于植物冠层截留蒸发损失,随着对截留机制认识的深入,将其分为了降雨过程中湿润林冠上的雨水蒸发、雨后林冠蓄水蒸发和树干蓄水蒸发[7]。研究发现,截留损失在 1本课题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0505)的资助。 -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本文由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全国水资源评价”和“鄂尔多斯自留盆地地下水赋存运移规律的研究”项目资助。改回日期:2001212217;责任编辑:宫月萱。 第一作者:叶思源,女,1963年生,在读博士生,副研究员,从事矿水、地热水及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叶思源1) 孙继朝2) 姜春永3)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正定,050803; 3)山东地质工程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 1938年,“水文地球化学”术语提出,至今水文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当今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油田水、海洋水、地热水、地下水质与地方病以及地下水微生物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方法也日臻完善。随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方法及同位素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人类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的需要,水文地球化学必将在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拓展研究领域,并在基础理论及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研究现状 进展 Current Situ ation and Advances in H ydrogeochemical R esearches YE Siyuan 1)  SUN Jichao 2)  J IAN G Chunyong 3 ) (1)Chi na U niversity of Mi ni ng and Technology ,Beiji ng ,100083;2)Instit 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 ronmental Geology ,CA GS , Zhengdi ng ,Hebei ,050803;3)S handong Instit ute of Geological Engi neeri ng S urvey ,Ji nan ,S handong ,240014) Abstract Hydrogeochemistry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has mad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term “hydrogeochemistry ”was created in 1938.At present hydrogeochemical theor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oil field water ,ocean water ,geothermal water ,groundwater quality ,endemic diseases and groundwater microorganism ,and related research methods have also become mature.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kinetics method and isotope method ,hydrogeochemistry will surely extend its research fields in the course of multi 2discipline interaction and make new progress in basic theory and quantifica 2tion research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huma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s well as ecological protection.K ey w ords hydrogeochemistry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advance 早期的水文地球化学工作主要围绕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而展开,在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沈照理,1985)。水文地球化学在利用地下水化学成分资料,特别是在查明地下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及阐明地下水成因与资源的性质上卓有成效。20世纪60年代后,水文地球化学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更多地是注重地下水在地壳层中所起的地球化学作用(任福弘,1993)。1981年,Stumm W 等出版了《水化学———天然水化 学平衡导论》专著,较系统地提供了定量处理天然水环境中各种化学过程的方法。1992年,C P 克拉 依诺夫等著《水文地球化学》分为理论水文地球化学及应用水文地球化学两部分,全面论述了地下水地球化学成分的形成、迁移及化学热力学引入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以及水文地球化学在饮用水、矿水、地下热水、工业原料水、找矿、地震预报、防止地下水污染、水文地球化学预测及模拟中的应用等,概括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水平。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得到解 答(谭凯旋,1998),逐渐构架起更为严密的科学体系。 第23卷 第5期2002210/4772482 地 球 学 报ACTA GEOSCIEN TIA SIN ICA Vol.23 No.5 Oct.2002/4772482

江西省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序号 县(市)名 暴雨强度公式 (L/s ·hm 2) 资料记录年数(a ) 备注 1 南昌 64 .0)4.1()69.01(1598++= t LgP q 35 用7年自动记录雨量资料统计法求得 64 .0)4.1()69.01(1386++= t LgP q (487,423) 2 新建 64 .0)4.1() 69.01(1464++=t LgP q 18 446 3 景德镇 7 .0)8() 60.01(2226++=t LgP q 27 370 4 萍乡 79 .0)10() 78.01(2619++=t LgP q 30 308 5 九江 7 .0)8() 60.01(2307++=t LgP q 73 383 6 彭泽 66 .0)8() 58.01(1350++=t LgP q 15 248 7 湖口 7 .0)8() 60.01(2198++=t LgP q 32 365 8 瑞昌 7 .0)8() 60.01(1707++=t LgP q 14 284 9 都昌 7 .0)8() 60.01(1323++=t LgP q 20 220 10 德安 74 .0)9() 70.01(1171++=t LgP q 12 74 .0)9() 70.01(1771++= t LgP q A=1771?166 11 永修 64 .0)4.1() 69.01(1330++=t LgP q 30 405 12 星子 7 .0)8() 60.01(1860++=t LgP q 29 309 13 武宁 79 .0)10() 78.01(2273++= t LgP q 18 368 14 修水 79 .0)10()78.01(3246++= t LgP q 21 用6年自动记录雨量资料统计法求得 79 .0)10()78.01(3006++= t LgP q (382,354) 15 上饶 71 .0)5() 47.01(2374++= t LgP q 22 463 16 婺源 71 .0)5() 47.01(1818++= t LgP q 23 355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中南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年级:2012 题目: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学生姓名:周凯学号:2012215335 指导教师姓名:黄治勇职称:研究员 年月日

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概论 (2) 1.1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1.1.1论文的选题背景 (2) 1.1.2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4) 2 实验过程 (4) 2.1 所用资料 (4) 2.2 武汉市降雨频率分析 (5) 2.3 降水极大值的时间分布特征 (6) 2.4 暴雨日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6) 2.5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7) 3 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8) 4.1 结论 (14) 4.2 讨论 (15)

武汉暴雨强度公式的推算与优化 摘要:作为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武汉处在我国南北气候过度带,暴雨灾害频繁发生,在面对城市发展对排水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时,必须要有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来给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做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暴雨公式进行阐述,并通过武汉近年来降雨分布、频率等资料(1951-2012),对武汉市降雨频率、降水极大值时间分布特征、暴雨日年际变化特征和暴雨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指数分布、耿贝尔、皮尔逊三种现行的几种研究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差异性的探讨并从中选取皮尔逊法对武汉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拟合。再通过对暴雨强度公式的精度进行检验,并最终得出相对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并在降雨分析过程中发现如下几个结论:武汉年降雨量在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丰水年与枯水年的一个循环平均年数为15年、夏季暴雨日占全年暴雨日的64.5%、在武汉24小时降雨量情况中16时占24小时降雨量的比例最大,约占38.9%。且降雨分布主要集中在13至18时这7个小时内。通过以上结论可以为武汉暴雨预警及洪水设计提供针对性的预防。 关键词: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降雨历时 Calc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heavy rain intensity formula in Wuhan Abstract:As one of ten million population in large cities, Wuhan in China, the climat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ver the zone, the rainstorm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face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drainage system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which must be accurately the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to do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urban rainwater drainage system.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rainstorm formula is describ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methods are applied, the differences are discussed and the suitable method is chosen to fit the Wuhan rainstorm intensity formula. Key words: Heavy rain intensity formula, Recurrence period, Duration of rainfall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姓名:杨柳专业班级:水文学及水资源研1017班学号:1008150845 摘要:流域水文模型是水文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较全面、较系统地对其概念、分类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流域,水文模型,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发展 Abstract:Hydrological model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hydrological research. This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systematic way of its concepts, classif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nd it explor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 believe that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reference in peer-related work. Keywords:river basin; hydrological model;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development 1前言 流域水文模型把流域总体看成是一个系统,输入为降雨等,输出为出流流量等。流域内的水文过程则是系统的状态,是根据水文概念推理计算出来的。随着全球性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就要求人们不断加强水文学的定量化研究,而流域水文模型就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研究领域。它有助于我们在利用水资源、分配水资源中提供合理的、科学的依据。流域水文模型在进行水文规律的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常见的流域水文模型是必要的。 20世纪以来流域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流域整体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数字流域”的建设正在日益兴起。模型建设尤其是流域水文模型的建设是“数字流域”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数字水文模型就是构建在DTN/DEM基础之上的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先由DEM建立数字高程水系模型,再与数字产流模型和数字汇流模型有机结合形成数字水文模型,其基本框架见图1。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有物理基础结构的包含大量信息的现代化模拟技术,流域所有下垫面(诸如流域分水线、子流域集水面积、水系、地形、植被、土壤)都是栅格型数字式的点阵,流域产流单元、汇流路径、水系是根据地形由计算机自动生成[1]。 2流域水文模型的概念及分类 水文现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它不仅受降雨特性的影响,还受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多年来水文学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以便揭示水文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在没

地理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21世纪展望

地理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21世纪展望 1、关于地理水文学 地理水文学(Geographical Hydrology)与水文地理学(Hydro-geography)均属水文研究的地理学方向,与直接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工程水文学有所不同。但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50年代受原苏联学术界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区域水文 的研究,并且形成了水文地理学的主题。水利工程专业人员把水文地理作为水利的自然条件来看待,例如,地质、 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背景,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因素的特征描述。这里看不出对于水文与水资源本身规律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利用地理学原理深入研究水文现象。为此,我们强调水文学的地理方向或地理方向的水文研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水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广泛涉及生态与环境等的方方面面。水文地理学已突破了单纯的水背景研究。实际上,从1978年以后,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的历届全国水文学术大会上都强调人与水关系的研究。 适应水问题研究发展的需要,并与工程水文学相配合, 深化水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地理水文学更可拓宽水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发展内涵,有利于学科研究发挥自己的

特色;促进水文研究与地理科学其它分支科学的横向结合,如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等,尤其是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结合,形成新的边缘学科领域和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水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广泛联系,有利于综合性研究优势的发挥,改变水文地理研究的传统方法与手段,增加计算技术、遥感遥测与信息系统方法的应用,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 地理水文学的提出是一种发展,而不是对水文地理学的否定。两者既属于地理科学也属于水文科学。 只是水文地理学靠近地理学,而地理水文学靠近水文学。从我国地理部门的水文研究来看,针对区域和流域的单纯水文地理研究已相对减少,而水文水资源本身的研究相对发展。地理水文学在研究领域、深度层次、实际应用等方面均领先于水文地理学。 2、回顾与研究现状 我国地理学中现代水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从吴尚时先生的译著“江河之水文”为起始。50年代初,谢家泽、郭敬辉、施成熙、罗开富等为推动我国水文研究做出巨大贡献,50年代中期以后,以河流水文为主的水文研究迅速发展,包括边远地区河流水文调查与全国水文区划的研

珠海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珠海市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 (近50年) 珠海市气象局 广东省气候中心 二O 一五年四月

说 1.本计算图表以珠海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53年(1962~2014年)连续自记雨量记录为基础,利用国内先进的“降水数字化处理系统”得到高精度的原始数据,采用年最大值法进行编制。 2.以重现期2、3、5、10、20、30、50、100(年)相应的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制表。设计暴雨强度可按选定设计重现期直接查用表列数值(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见表一)。 3.若采用其它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可用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计算: n b t A q ) (167+= 式中:q —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t —降雨历时(分钟) A —雨力 b 、n —地方常数 (A 、b 、n 按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计算,公式见表二) 4.考虑到绘制全国城市暴雨公式等值线图,列出包含重现期在内的暴雨强度总公式: 391 .0) 373.5() 659.01(172.847++=t LnP q 因总公式精度不及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故建议推求其它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时使用区间参数公式。 明 应用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计算暴雨强度实例:求P=25年,t=50分钟的暴雨强度q 。 从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II ,得: n=0.466 -0.041Ln(P - 5.080) =0.34334(取0.343) b=8.474 -1.313Ln(P - 5.080) =4.54587(取4.546) A=9.295 -0.409Ln(P - 6.737) =8.10691(取8.107) 配得P=25年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343 .0) 546.4(107 .8167+?=t q 可按上式计算1~200分钟中任何时段的暴雨强度。 当 t=50: 343 .0)546.4(107 .8167+?=t q =343.453(升/秒/公顷) 5.公式误差 重现期2~20年的暴雨强度公式算得的平均绝对均方差为:0.023(mm/min ),平均相对均方差为:1.65%。精度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提出的要求。

毕业设计凉水井第二章水文

第二章水文 第一节概况 一、流域概况 **河发源于华蓥山西侧的**区光辉乡高岭村,源头分水岭处海拔高程650m,上游12.5km位于山区槽谷之间,南流至**子处,汇合长5.7km 的皮子槽河,流出**子后行于浅丘,向西至观阁镇高河村与**水库所在的范家桥河汇合后经观阁镇折向北东,复入光辉乡再向北西,经广兴镇,在渠县的望溪口汇入渠江。**河全长30km,流域面积158km2,主河道坡降9.26‰。 **河支流范家桥河流域面积21.5km2。河道长度12.3km,主河道坡降2.17‰。**水库位于范家桥河源头地区的小井乡金寺村,为中型引水工程**渠道的充蓄水库。水库集雨区分水岭处最高海拔高程425.5m,枢纽处最低海拔高程310.0m。水库枢纽控制集水面积1.56 km2,主河道长2.22km,主河道坡降为15.18‰。水库因控制灌面大,采取了工程措施修建引水渠,引流面积0.29 km2,引流区河长1.61km,主河道坡降38.53‰。 本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土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与浅绿色长石石英砂岩风化而成的灰棕紫泥和红棕紫泥。库区农垦度较高,林木稀少,植被相对较差。 二、气象特征

**水库所在地及控制流域区气候受西风带环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南北移动和四川盆地地形影响,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春季较短,夏季酷热、秋多霪雨、冬季暖和的特点。无霜期长、降雪少。 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3.7℃,无霜期306天,该区受华蓥山西侧地形影响,降雨较**市其它丘陵区较丰,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500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降雨集中在汛期,暴雨发生在5~10月,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最高年降雨量约为1600mm,最少年降雨量约为560mm。多年平均2分钟最大风速为5.7m/s,最大风速为22.0m/s。 第二节基本资料 **河流域内无水文站和雨量站,无实测流量和雨量资料。邻近有长滩桥水文站和天池雨量站,长滩桥水文站设立于1958年,集水面积454平方公里,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和降雨量。**水库集水面积仅1.56km2,与长滩桥水文站的集水面积相差太大,长滩桥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难以利用,其雨量资料可作为本次洪水计算的主要参证资料。两站的雨量资料情况见表2-1。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一、定义 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 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 二、 其他省市参考公式: 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

1.资料处理; 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 3.精度检验; 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 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 注意事项: 基础气象资料 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8 场最大雨量记录; 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20 年以上,最好有30 年以上资料; 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10 年以上,最好有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 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 具体计算步骤: 一、公式拟合 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

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 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_王喜峰

第28卷第8期2010年8月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 ater Resour ces and P ow er V o l.28N o.8Aug.2010 文章编号:1000-7709(2010)08-0020-04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 王喜峰 周祖昊 贾仰文 胡 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演变的研究对象与进展,分析了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难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为研究水资源演变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归因分析将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统计法结合水文模型对水资源演变的归因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水资源演变;水循环;归因分析;驱动因子;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图分类号:T V21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0-03-07,修回日期:2010-04-2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7BA B28B0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7207-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50721006) 作者简介:王喜峰(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 -mail:ko be87@v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 通讯作者:周祖昊(197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 -mail:zhzh@iw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 20世纪以来,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暧、下垫面条件改变、取用水持续增加,使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使水资源规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制约了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此,开展水资源演变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1,2],有必要研讨水资源的演变及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变化的规律。 1 水资源演变 对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旨在把握环境变化下的水资源状况、评估水资源和水循环对环境变化及各驱动要素的响应[3~6] 。目前,水资源演变 研究状况如图1所示。 图1 水资源演变研究状况 Fig.1 Bas ic s it ua t io n o f w a t e r re s ourc e s e vo lut ion re se a rc h 2 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应用概念性水文模型界定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的响应。H ew lett 等采用试验统计分析LUCC 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Ktie 等[7]将区域气候模式与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研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可观测的径流水资源的演变;Michael A Raw lins [8] 将PWBM 模型用于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发现水资源对气候变化较土地利用变化敏感,且气候变化后壤中流量从占总径流量的7%增至27%;Mohamad I Hejazi 等[9]应用H EC -H MS 模型对伊利诺斯州12个城市化较高的流域洪水进行模拟,得出城市化较气候变化对洪峰流量的影响多34%,且环境变化后径流量较之前至少增加了19%。上述研究由于概念性模型机理上的局限,在定量研究驱动因子对水资源的影响时略显不足。 (2)基于物理机制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了生态模型,研究下垫面和气候变化两个驱动因子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Boulain N [10]将耦合的生态模型的水文模型应用于小尺度流域,根据1959、 1975、1992年的覆被情况分析气候和土地利用变 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比气候变化影响大,水资源对土地利

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研究

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研究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极端降雨事件频现,由此往往会导致排水系统排水不畅,甚至造成“内涝”的发生。这就对城镇排水系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依据,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和城市的安全。然而,我国许多大城市所用暴雨强度公式多为上世纪80年代所编,在实际运用时存在诸多问题,更广泛的中小城市(镇)根本就没有编制过暴雨强度公式,只能套用邻近大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这种做法显然不稳妥。 吴堡县的情况属于后者,因此迫切需要编制反映吴堡县暴雨规律的暴雨强度公式,以指导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本文以吴堡县气象局提供的1995~2014年的原始降雨资料为基础,通过年最大值法和非年最大值法选样对比分析、三种频率曲线对原始降雨样本资料的频率调整,获得3组i-t-P数据表,然后运用4种求解非线性参数方程的方法推求出12组暴雨强度公式,以各种方法拟合的均方根误差结合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率为衡量标准,比选出最优的频率分布线型和最佳的吴堡县暴雨强度总公式和分公式。 对比分析两种选样方法得出,年最大值法较非年最大值法有选样简单、资料易得、独立性好、高重现期雨强合理、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因此本文采用年最大值法选样。以年最大值法选出的样本,分别采用三种频率曲线对样本资料进行频率调整,通过比较拟合误差得出皮尔逊III型分布曲线拟合效果最好、耿贝尔分布曲线次之、指数分布曲线拟合效果最差。 由三种频率曲线调整的3组i-t-P数据表为源数据,采用4种求参方法优化出12组暴雨强度公式,拟合结果表明:在同一分布曲线下4种优化算法的优劣顺

序依次为麦夸尔特法、高斯牛顿法、黄金分割法、最小二乘法;在同一求参方法下3种分布曲线的优劣顺序依次为耿贝尔分布曲线、指数分布曲线、皮尔逊III 型分布曲线,这与频率调整结果不一致。因此,在优选暴雨强度公式的最佳频率调整模型时应综合考虑原始降雨资料的规律特征、频率调整以及推求公式的拟合误差等诸多因素。 初步以均方根误差小于0.05mm/min为取舍标准,优选出7组暴雨强度公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值与降雨实测值的差率作为最终衡量标准,优选出采用年最大值法取样、耿贝尔分布曲线进行频率调整、应用麦夸尔特法求参推算的暴雨强度公式为吴堡县最佳的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吴堡县暴雨强度公式为 i=6.5850(1+0.96461gP)/(T+12.7312)0.7090(2~20a)和 6.5050(1+0.90171gP)/(t+14.2082)0.6871 (2~100a),重现期2-20a、2-100a 的拟合绝对均方差分别为0.0284、0.0358,相对均方差分别为3.58%、4.02%,均满足规范小于0.05mm/min和5%的要求。 同时结合吴堡县实际情况确定出用于排水工程设计的重现期范围为2-20a,用于城镇防洪工程设计的重现期范围为2~100a。具体工程设计重现期若与分公式重现期匹配时,建议因分公式精度高而采用分公式计算相应重现期下的设计暴雨强度。

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研究现状评述

水文科学从以研究陆地水循环过程为核心的地表水文学、土壤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以及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工程水文学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综合研究水分、能量与物质(泥沙、二氧化碳以及营养物质等)耦合循环及陆面与大气相互作用、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生态水文学是水文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引起的流域植被生态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由于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生态过程的紧密相互作用,流域植被生态水文问题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1]。基于文献调研,本文旨在从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机理、流域植被生态水文模型、气候变化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三个方面阐述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分析流域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1 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规律研究1.1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植被通过根系吸水和气孔蒸腾对水文过程直接作用,同时也通过其垂直方向的冠层结构和水平方向的群落分布对降雨、下渗、坡面产汇流以及蒸散发过程产生间接影响,形成了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复杂作用。 植被对降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冠层截留及茎干流对降雨的重分配作用。植被的截留能力受植被类型、郁闭度、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郁闭度愈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较小,植被的截留能力愈大。据统计,我国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降雨截留率的平均值为22%左右[2]。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研究现状评述 杨大文,雷慧闽,丛振涛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摘要:从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规律、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流域生态水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流域水文学正在从以单一水循环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成以研究水分、能量与物质耦合循环以及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现关于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研究多集中于单向作用的研究,如水文过程对植被的影响研究和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而对水文过程与植被之间的反馈机制以及对流域内土壤-植被-大气复杂系统的整体研究不足,缺乏对流域水文过程与植被相互作用机理的全面认识。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流域水文过程和植被生长,气候变化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是水文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水文学需要强化对流域生态水文机理的研究,只有在充分揭示流域生态水文机理的前提下,才能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生态最优性原理能够解释植被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被应用于描述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基于生态最优性原理的流域生态水文模型已逐渐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水文过程;植被;生态水文学;生态水文模型;气候变化;生态水文响应 中图分类号:P33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04-13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4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939004) 作者简介:杨大文(1966-),男,四川人,教授,主要从事流域水文学及流域水文模拟方法等研究。E-mail :yangdw@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 通讯作者:雷慧闽(1982-),男,福建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生态水文研究。E-mail :thulhm@https://www.360docs.net/doc/dd10522748.html, 水 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0年10月 第41卷第10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0)10-114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