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黄煌医案整理

2011年黄煌医案整理
2011年黄煌医案整理

黄煌2011年临证医案

20110008发个经方人都知道的答案的痤疮案 (2)

半夏厚朴汤验治的探讨张岩 (3)

20110002小儿咳嗽案张岩 (4)

20110012乏力、脱发案张岩 (5)

失眠多梦日久 (5)

20110006口干烦躁案大风起兮 (6)

20110020一波三折的顽固性失眠案強樸之 (6)

20110011运动神经元疾病 SKW (7)

2011002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8)

20110021心悸、胸闷案东方123 (9)

20110013糖尿病并发症案 (10)

20110022焦虑的男孩 (11)

20110014顽固上腭痛案 (14)

20110019瘀血之失眠者 (14)

20110017冠心病样之焦虑症案 (15)

20110001咳喘案 (17)

黄煌教授运用五苓散案二则 (21)

20110010丘疹失眠案 (22)

20110009黄师柴归汤案二则(续篇) (22)

20110003高血压病案 (24)

20110024听闻噩耗後出现抑郁的女孩強樸之 (24)

20110026幼儿过敏性紫癜案 (25)

20110005黄师柴归汤案二则強樸之 (25)

20110002咳喘案东方123 (28)

20110016失眠案 (28)

20110001黄师过敏性咳嗽案二则 (29)

20110018肠易激综合症案 (29)

20110015习惯性便秘案 (30)

20110008发个经方人都知道的答案的痤疮案

Z\H 女24岁

20110104就诊形体中等壮实。舌淡红。主诉:痤疮。痤疮自大学开始即有,以两颊为甚,色暗红硬疤痕样,近来加重。后背部没有,手足凉,大便不爽。月经后期,周期35天左右,经行5天左右。月经来潮第一、二天乳胀。自觉寒湿重,夏天手脚亦冷。汗不多。大学曾生过副银屑病(介于牛皮癣和银屑病之间)。偶有腰痛。右少腹按之痛。小腿皮肤干。脉84次/分。黄师处方:?,15剂,每日一剂。若腹泻则隔日服用。

20110125复诊,药后痘痘较前消下不少,现面部有暗红色痘印,皮肤干燥情况好转,自诉左腿会经常抽筋,原方加减,隔日一剂。请说出你的处方及用药思路。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这也是个经方人都知道的答案的痤疮案!)黄师处方,大家参考:

一诊:桂枝茯苓丸桂枝15茯苓15丹皮15赤芍15桃仁15川芎15制大黄5 二诊:原方去大黄加丹参15,隔日一剂。

按:老师治疗痤疮,临床常用的有葛根汤、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防风通圣散等,各有其使用指证,本例痤疮呈疤痕样,形体中等,故暂不考虑后二方;后背部没有痤疮,一般不用葛根汤,再者,桂枝茯苓丸的三证俱全,在大学时期又曾生过副银屑病(介于牛皮癣和银屑病之间),老师对此病多喜用桂枝茯苓丸,综上,就用它了。加川芎,去牛膝,是针对病位的调整变化,因牛膝有引药下行的缘故。

黄煌教授治疗误服重剂麻黄汤后心悸、消瘦案

一、诊疗经过

刘某,男,33岁。体瘦肤白。现病史:半月前因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而至某中医处就诊,与2剂麻黄汤,其母误将两剂共煎麻黄用量达30克。服药一次后汗出一昼夜,继之出现心跳加快、乏力、怕冷,当夜未眠,纳减。近半月来体重明显下降达8斤,双眼圈发黑,未再服任何药。2011年3月15日至国医堂求诊于黄煌教授。刻诊:心悸动则甚、乏力、怕冷,纳食不振,睡眠差。舌质嫩红,苔薄白,脉软,重按无力,脉率126次/分。神萎,双眼圈发黑,下肢无水肿。

处方:肉桂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 4剂,水煎日服3次。另嘱红枣桂圆糯米煮粥药后喝并注意避风寒。

二诊(3月19日):服药后心悸明显改善,面色转红润,胃纳、睡眠及精神转好。舌像同前,脉率为90次/分。

处方:肉桂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生晒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5克茯苓20克山药30克 7剂,水煎每日服3—4次。另嘱可进食枸杞、红枣、西洋参。

3月29日电话回访情况如下:患者诉心悸几无,运动加剧时偶有,体力恢复,黑眼圈减退,但体重仍未恢复。继续观察中。

二、案例分析:

1、《伤寒论。太阳中篇》有7条原文(第83、84、85、86、87、88、89条)列举了7种用麻黄汤等峻汗的证候以及误用峻汗后的变证。结合该例患者发病前情况不详。虽是桂枝体质,但若因受凉在疾病初期而选用小剂量麻黄汤或麻黄桂

枝各半汤亦未尝不可,但使用麻黄汤剂量过大,辄必然出现坏病。

2、这是一则典型的桂枝体质误用麻黄剂后的救误案。

展示了桂甘龙牡汤卓越的定悸功能。首诊黄师选用了桂甘龙牡汤而非桂枝甘草汤是因为兼顾了除心悸外的失眠、纳差等,虽未“其人叉手自冒心”,但黄师确实把桂枝甘草汤作为方根考虑的。门诊中有学生提出可否选用桂枝附子汤或真武汤,黄师认为目前已无汗、以心悸为主、虽虚弱但尚未振振欲擗地而未选用。3、二诊中所合的生脉饮、苓桂味甘加山药、萸肉除加强定悸之主症外,更是为了改善虚弱体质状态,特别是黄师的食疗方的配合亦充分体现了经方医学的主题特点---人。

4、关于麻黄的“减肥”功效,黄师已在《麻黄与减肥猪肉》一文中提及,再次强调中药不是食物,用中药是需要智慧的,尤其是用麻黄。当用则妙不可言,误用则后悔莫及,可以预见该患体重会恢复的,只是需要时间。

半夏厚朴汤验治的探讨张岩

李某,男,40岁,2011年1月31日初诊。

形体中等,皮肤尚滋润,眉毛短,略微八字眉,两眉头之间距离较宽,额头饱满,大眼睛双眼皮,双眼说话时神采外露,唇红,大耳朵。

主诉:咽喉异物感8月余。咽喉中如有枣核梗咽,上颚如有黏膜覆盖感,胸闷。患者去年四月份坐火车,周围乘客多人吸烟,患者接触烟味后开始出现鼻部不适,继而发展为上述症状。平素对烟味敏感,近几个月睡眠不佳。既往鼻中隔弯曲矫正手术史(2010年9月)。舌质淡红,苔腻,脉滑。

黄师处以除烦汤:姜半夏12g厚朴12g茯苓12g苏梗12g枳壳12g栀子12g黄芩6g连翘20g。7剂,吃三天停三天。

20110321复诊:药后咽喉异物感已消失,上颚覆盖感的范围缩小,胸闷消失,脉滑。原方加陈皮12g,续服吃三天停五天,7剂。

20110618 主诉:失眠。服药后上述诸症基本消失,患者遂于4月中旬后停药。南京正值梅雨节气,患者近来出现烦躁、失眠甚至彻夜不眠,服用阿普唑仑片方能入睡。口腔异物感仍存在,但较前明显好转,睡眠不好则异物感加重,脉滑。患者系作家,自述常出现晚上头脑兴奋

舌质淡红苔白腻。二便调。

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枳壳15g黄芩10g栀子10g连翘40g,15剂。三二服法。

个人感触:

1.半夏咽证的延伸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我们常称之为“半夏厚朴汤咽证”。黄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本方不仅对咽喉异物感有效,其病位可扩大为整个口腔及咽喉,如舌头麻木、口黏、口甜、牙龈异样感觉等(首先要排除脑血管病变以及五官科疾病)。

2.“过敏”可表现为身心统一

我们大家都有接触烟味的经历,每个人的反应轻重不一,有些人没有明显不适,有些人对烟味及其敏感、厌恶,唯恐避之不及,我个人如果接触烟味久了,会出现鼻塞、咽中有白粘痰的表现,而该患者的“过敏反应”显然过于持久,这种敏感

与不敏感正是体质差异的体现。再看0618病案,患者睡眠不好则咽部异物感加重,可见这种异物感不仅仅与接触外界刺激有关。在该患者身上,“过敏”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并且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即身心是统一的。张学学长将半夏咽证描述为:咽部常呈慢性充血,咽后壁常可见滤泡,如水泡样或鱼子样,色泽较淡,有时虽红但色泽暗淡,有时可见痰涎,粘膜润泽,口腔津液丰富,咽诊时常有比较明显的恶心感。慢性咽炎患者,抗原(动物皮屑、尘螨、虫卵蛋白、花粉、动植物蛋白等)随淋巴液流经淋巴滤泡,刺激淋巴滤泡增生,有的演变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体输入淋巴液和血液后可作用于抗原,以保护身体的健康。由于抗原的不断刺激,这一过程就不断地周而复始地(或重复地)进行着,淋巴滤泡逐渐增大,进而顶起粘膜,就是我们看到的增生的淋巴滤泡。可见张学学长提到的“慢性充血”、“滤泡增生”、“津液丰富”本是咽部正常自净功能的表现,可是对于过敏体质患者,这种“自净”来得过于强烈,又停留得过于深刻,出现了中医上“太过”的表现。这种异物感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我认为一方面与抗原不断刺激有关,一方面与患者的“记忆”功能有关,这种“记忆”既包括生理上的免疫反应,也包括过敏体质患者独特的心理体验。从这个方面来说,半夏类方可看做“脱敏”剂。

3.眉宇之间看半夏

肌肤滋润、大眼睛双眼皮、眼睛有神采,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半夏面容特征。笔者在随黄师抄方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半夏人的眉毛很有特点,即如该患者“眉毛短,八字眉,两眉头之间距离较宽”。具有这种眉宇特点的患者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慈眉善目”,即一眼看上去面善,这点和柴胡人有所不同,典型的柴胡人看上去心事重重很有心计,故眉宇间比较紧张,没有半夏人来得放松平坦,黄师也认为半夏人多心地善良。当然不是所有半夏人都这样,还有待进一步探究。4. 敏感人群研究:

黄师认为文艺工作者半夏人多见。该患者为作家,心思细腻,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敏感体验。笔者认为,临床上值得关注的特殊人群有1.学生2.中年男性、女性(孩子青春期VS家长更年期)3.文艺工作者4.癌症患者5.新产后妇女6.更年期(特别是更年期将结束,妇女衰老最快)等等。这类人群的治疗应当遵循身心统一的原则,即生理、心理统筹治疗。

回过头来再看该患者,可以概括为“半夏咽证明显,有典型的半夏面容,具有生理心理双重过敏的特征,为半夏体质好发人群”,故投以半夏厚朴汤疗效显著。笔者才疏学浅,以上仅仅是个人浅见,请各位老师不灵赐教!

20110002小儿咳嗽案张岩

钱某,男,5岁,20110103初诊。体瘦,肤色黄暗。间歇性咳嗽半月余,加重3、4天。前两天晚上咳嗽,时有痰声。昨天发烧,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一支后烧退,但仍咳嗽。

刻诊:痰声已不明显。唇舌红。左侧扁桃体三度肿大,右侧二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罗音、哮鸣音。

黄师处方:20110124二诊服药后咳嗽明显好转,后自动消失,面色好转,食欲好。黄师处方:20110129三诊,体瘦,面色黄暗。晨起咽痒,常清嗓子,鼻痒。20110124原方续服。

一诊方:炙麻黄10生石膏15杏仁10生甘草5黄芩10栀子10连翘20姜半夏10桔梗10,5剂

二诊方:姜半夏10茯苓10陈皮10生甘草3枳壳10竹茹10干姜5红枣20连翘15,隔日一剂。

20110012乏力、脱发案张岩

戴某,男,37岁,20110411来诊。形体中等结实,肌肉坚紧,肤色暗。主诉:乏力、脱发半年。患者因去年炒股失败受刺激,自述曾整夜在雪地里追逐野鸭,仿佛只有这样剧烈的运动方能释放压力,半年来右眼视力陡然下降,头发成片脱落,周身乏力。两年前曾不慎遭遇电击,双下肢留有有疤痕。

刻诊:乏力、脱发,意欲、性欲低下,白天嗜睡,夜里亢奋,胡思乱想无法自制,有轻度强迫症。睡眠差,曾被诊断为抑郁症。

黄师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山药: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5g茯苓15g桂枝15g 制大黄5g龙骨、牡蛎各15g 干姜10g红枣30g山药30g,15剂,每日一剂。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不一定是器质性病变,很多时候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本案患者受刺激后表现的意欲、性欲低下、周身乏力、乃至强迫症,这种功能性的障碍亦可看做“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一种表现形式;受刺激史、睡眠障碍、胡思乱想可看作“烦惊”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教!

失眠多梦日久

2011年5月23日初诊:主诉:失眠多梦日久。患者体型丰腴,面色黄暗,面颊有小色斑,唇暗红。自述失眠因于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手术时麻醉状态已过但手术仍未结束,此后脑海中常浮现出手术时的情形。每日不易入睡,梦多,并经常胸闷、心悸。体检提示胆固醇、血脂均高。平时血压偏高以低压高为主,几日前低压测为98mmHg。曾服中西药不少但疗效均不理想,感觉很是痛苦。扁桃体2度肿大,小腿皮肤稍干燥,小腿时有抽筋,食欲好。

黄师处方:姜半夏20茯苓20陈皮20甘草6枳壳20竹茹12干姜10红枣20

栀子15厚朴15 ,9剂。昼三夜一服,另外吃三天停两天

20110625复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胸闷、心悸改善,现虽偶有入睡困难但较服药前已改善很多。服药期间血压稳定,就诊时血120/78mmHg。舌淡红,右侧扁桃体2°肿大。食欲好。原方续服,吃吃停停。

患者于手术时受到惊吓后,出现睡眠障碍、多梦,并经常发作胸闷、心悸,此属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此患者属于半夏体质,胆小易惊,生性敏感,对于经历的事情记忆深刻,虽手术已经过去很久,但患者脑海中常浮现出手术时的情形,描述时思路清晰犹如发生于昨日。

半夏体质的患者在受到惊吓后,精神上如未得到适当的疏解与放松,往往会出现诸多周身不适的状况,包括睡眠障碍、多梦、身体某些部位游走性疼痛或麻木、咽喉异物感等。此类患者在描述自己病情史,思路清晰,不适感甚多,但检查大

多没有异常。对于此类患者黄老师常用温胆汤,另外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以解患者心结。

应为“吃三天停两天”,整理时打错了,现已经改正。关于“日三夜一服”金匮原文中已有提出,而“吃三天停两天”是黄老师对此条文的进一步延伸。对于这类神经症的患者,黄老师认为通过频服的方法可减轻其因神经的过度亢奋所引起的诸多不适。待患者不适症状减轻后,服用时间可由原来的“吃三天停两天”改为“吃三天停三天”、“吃两天停三天”甚至“一周只服二三剂”,或当身体感觉不适时服药两至三剂。

20110006口干烦躁案大风起兮

滕某,男,1980,175cm65kg。20110110省中体形中等,肤色白唇红,大眼。近来感口干舌燥,心慌、急躁,入睡困难,常身热汗出,经常有痤疮,舌红,脉滑。腹诊无异常。黄师处方:?

20110124省中述服一剂后就见效了,但续服后偶感胃部不适。原方吃两天停两天,吃三天停三天。

日月:肤白唇红——热体。大眼——可考虑半夏体质。急躁、心慌、入睡困难——“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口干舌燥、身热汗出、痤疮、舌红、脉滑——热体的进一步佐证,既有汗出,肤定白润细腻,不考虑柴胡剂,还是考虑半夏剂。腹诊无异常——无热邪内结,勿需下法。故:八味除烦汤足矣,加大连翘、栀子、黄芩量。

备用方案: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

同意日月的分析,记得老师当时随口说了一句:“压力压出来的。”——内里烦,就是个除烦汤证。

黄师处方,大家参考:

栀子12黄芩10连翘20枳壳20姜半夏12厚朴12茯苓12苏梗12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案

2011年2月14日初诊王某,男,38岁。面色偏黄,体型中等,口唇暗红。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年,大多一月发2--3次,最多一次发了3--4个,如红豆大小,热的时候视线模糊,眼痒干涩,会阴部潮湿搔痒,疲劳和睡眠不好时易发。白塞氏病未确诊。黄师处方:7帖。

2月28日复诊口腔溃疡基本控制,原方14帖。

黄师处方:甘草12g 黄连5g 黄芩10g 姜半夏10g 干姜5g 党参10g 红枣15g 黄师经验,甘草泻心汤是消化道粘膜的修复剂,口腔溃疡的专方,尤其是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最有效,即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粘膜的糜烂、溃疡等,均可使用本方。

20110020一波三折的顽固性失眠案強樸之

陶某,女,23岁。20100524首诊。患者体型中等偏瘦,丹凤眼,双眼皮,额头饱满,有稀疏的痤疮,眉宇开阔,却眉头微蹙,很少展露笑颜,神情略显淡然,眼神之中透出一股轻微的忧郁之气。就诊原因:失眠八年。八年前考上重点中学后,当时住在姨妈家,被表哥故意打伤头部,自此以后出现睡眠障碍。曾经常有幻觉,看到鬼。现服用安眠药辅助睡眠。夜里睡觉时会磨牙。有乳腺小叶增生,有痛经。心下、胁下腹肌紧张,按之疼痛。脉滑。

黄师处方: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

姜半夏30茯苓20陈皮20生甘草5枳壳20竹茹10厚朴15栀子15干姜5红枣20。

按:考虑患者之疾病始于创伤后,结合患者体貌特征,给予半夏类方的温胆汤(这也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非常有效的一张方子);同时腹诊有心下、胁下腹肌紧张,按之疼痛,类似于栀子的心下触痛征,故而合用栀子厚朴汤(很好的除烦安眠方

20100614二诊。失眠如前。容易胸闷、气短,情绪波动大,时而高涨焦躁时而低落抑郁。思维迟钝。大便干。上腹部按之紧张。

黄师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

柴胡15黄芩5姜半夏15茯苓15党参10桂枝15制大黄5龙牡10干姜5红枣15栀子15厚朴15枳壳15。

按:二诊时告知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无效。思路调整。患者容易胸闷、气短(胸胁苦满),情绪波动大,时而高涨焦躁时而低落抑郁(符合柴胡曲线特征),结合面部表情之淡漠(柴胡脸),上腹部按之紧张(柴胡腹证),于是转予柴胡类方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很有效的柴胡类失眠方)合栀子厚朴汤。

20100809三诊。失眠如前。睡眠中一直觉得头脑是清醒的。白天精神不佳。容易胸闷,好叹气。不敢谈朋友,不敢去考研。经常头痛,有乳腺小叶增生,有痛经。大便干。上腹部按之紧张,压痛明显。下肢皮肤毛孔粗。

黄师处方:八味活血汤柴胡15白芍15枳壳15生甘草5当归10川芎15桃仁15红花10,14剂。

按:三诊时仍告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无效。根据患者陈述和腹证,用方思路仍旧锁定柴胡类方,考虑患者长达八年的顽固性失眠,上腹部紧张,触痛明显,时常头痛,有痛经,小叶增生,大便干,考虑是有瘀血,故而转用柴胡类方的八味活血汤(即血府逐瘀汤去桔梗牛膝生地)。

20101025四诊。失眠好转,面部痤疮明显减少,皮肤变得光滑。大便正常。上腹部肌肉紧张。舌尖红。原方15剂,隔日一剂。这是去年诊疗的案例,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于是整理发布出来。其中用到了治疗失眠的几张常见方子,开方之时都是很有信心的,但复诊却告知无效,最后用八味活血汤(即简易的血府逐瘀汤)取效,可见临床上有时是扑朔迷离的,所以需要我们常常反思总结,不断提高完善。

20110011运动神经元疾病 SKW

患者,男,22岁。2010-4-12月初诊。就诊时步履蹒跚,由家人搀扶。

主诉:四肢痿软无力1年余。体质:中等身材,双眼无神。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部肌肉无力,渐至下肢及全身肌肉无力抖动,于西医权威专科就诊行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实验室指标异常,未能确诊,治疗未果。后又多方求医罔效。刻下:胸满烦惊,二便不利,梦遗,周身肌肉跳动,脉沉,苔薄。处方:?2011-03-28复诊,刻下:体重上升达5kg,四肢有力,爬坡上楼均自由无碍,肌肉跳动已消失,但睡眠差。舌尖红。患者述服药4月后症状出现明显缓解,未服其余药治疗。查体:四肢肌力均已正常,双掌鱼际处仍有肌肉萎缩,握笔时有肌肉跳动。因患者服药后出现眼圈发黑,原方去栀子,隔2天服1剂。

黄师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茯苓20g,肉桂5g,桂枝10g,制大黄10g,龙骨15g,牡蛎15g,栀子15g,连翘20g,厚朴15g,枳壳15g,干姜10g,红枣20g。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耳鸣听力下降案察哈尔

张某,男,48岁。

20110813体貌特征:形中,圆脸,双眼皮,目睛有神主诉:双耳鸣伴听力下降10年,大便可,食后腹泻,睡眠可既往史:幼时打过链霉素。高血压16年,血压130/90-100mmHg,(雅士达和倍他乐克),脂肪肝,高尿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眼底动脉硬化

生黄芪60 桂枝20赤芍20 葛根60 川芎20 干姜10 红枣20

20110917药后耳鸣症状几乎消失,血压仍高,睡眠可。原方续服,隔日一剂。20111025主诉:听力略好转,大便畅通,1天1次,纳尚可,无腹胀(此大剂黄芪关键指针),面色暗红,舌干。原方续服。

按:本案病史较久达10年,黄师治疗此案,从体质入手,从黄芪类方入手,加葛根,川芎增强头部血供,实际有传统用药中的风药上行的思路。临床本方治疗黄芪体质伴血液运行障碍导致的疾病比较有效,中老年人容易出现。本例黄芪葛根用量大,以干姜易生姜治其腹泻,是应用的特点。本方一诊即有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原方续服,隔日一剂,重药缓攻,以达长期调理的目的。

2011002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案

X某男70岁

20110418初诊:体型壮实,肤色偏白,面色红,浓眉,头发花白。然表情板滞。述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多年。近来全身多处皮肤紫癜,刻下四肢尤见大片淤斑。伴睡眠较差,心情不好,极易出现烦躁。出汗也多,上下身情况差不多。有时鼻子出血。大便尚可。没有脚气,但足部有一个灰指甲。自述因为多年看病花费大,压力很大。

3月26日血小板5*109,舌见糜碎,苔滑腻。腹部无压痛,下肢肤软但干燥。黄师处方:??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20110425复诊:述服药后,皮下紫癜已基本消失,没有再出现新的出血。原方继服。请你处方,并能给予分析,说明用方依据。

黄师处方:三黄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加生地

黄连5 黄芩10 制大黄10 阿胶15 白芍15 生地50 黄柏10,每日一剂。

按:患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30多年,但体型壮实,肤色偏白,面色红,浓眉,头发花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伏热型体质(人);又易出血,烦躁寐差,舌见糜碎,提示黄连阿胶汤(方)可能。

需要提及的是,表情板滞,也不是一定为柴胡体质的,临床所见,内热重的人,一方面躁动不安,也多易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等差的表现。因此人腹部无压痛,下肢肤燥但软,所以还是考虑内热所致,瘀血指证并不明显。桂苓丸三症并不具备。但正如王晓军医师所言,病程日久,这个因素也需要留意。所谓心烦,一方面是久病引起,再则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因素,除烦汤虽也有清热除烦的作用,但对多年紫癜,则不太合适了。

黄师通过多年仲景药证研究指出:生地、阿胶均为仲景止血要药,本例即加生地,

意即在此。本例的治疗,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黄师“方——病——人”学说的运用实例。

以上均为我个人的跟师学习体会、分析,如有错误,还请大家再讨论。

鼻炎反复发作30年案cindy

夏某某,男,55岁,2010年8月17日初诊,鼻炎反复发作30年余。每于夏冬之早晚频发,发作时喷嚏连连并伴清涕,项部及后脑部疼痛,头昏,耳下痛。左前胸堵,有自胸骨下向上感,一天数次,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平时眼屎较多,小便色黄10余年。刻下见咽喉充血。

常有腿肿,后腰背部发胀,睡眠尚可,既往有高血压史3年。父母亲体健。黄师处方:?7剂,水煎每日一剂。

2011年1月8日复诊:自述服药一周后诸症明显好转。后因怕症状又会发作,自己按原方续服50余剂。

诉说现在感觉周身舒爽,30年以来身体从未有过如此的轻松,几十年鼻炎的困扰终于被摆脱了。之前每当鼻炎发作时一天都得用两三条毛巾,且也不敢前往公共场所,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黄师处方生麻黄5 杏仁10 生甘草5 生石膏15黄柏10 栀子10 连翘20

患者鼻炎发作时虽喷嚏连连伴有清涕,但我们不能就此定为寒症,结合平时眼屎较多,小便色黄10余年,咽喉充血,参照整体状患者尚属热证,患者喷嚏连连可以看成是麻杏石甘之咳喘的延伸。患者自觉左前胸堵,有自胸骨下向上感,此为麻杏石甘之胸闷的体现。

20110021心悸、胸闷案东方123

2011年3月27日初诊 L某,男,40岁。此患者比较壮实,圆脸,170,70kg,舌苔薄白,脉滑速。主诉:心悸,胸闷。病起于去年6月的一天,半夜看世界杯足球赛到凌晨3点多,第二天中午喝白酒,过后打球,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停止活动后症状不能缓解,到医院查心肌酶普、心脏彩超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30次/分,动态心电图24小时100多个房早、室早,西医开了倍他乐克,服后心率能减慢,但出现烦躁,周身不适,后来换服心得安类药,但仍然胸闷、心悸,不敢剧烈运动,否则心率急速上升,不能缓解,最高能达到200次/分以上,继而又出现了失眠,又加服舒乐安定,还是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病情持续了数月。患者心情很不好,对工作也没了兴趣,任何活动不敢参加。

黄师处方: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黄连3g姜半夏18g茯苓20g陈皮18g炙甘草3g枳壳18g姜竹茹10g生姜6g红枣10g栀子10g厚朴12g 一周后复诊,感觉心悸、胸闷缓解,原方续服。

三诊,患者诉病情逐渐好转,西药减量。到一个月后复诊,睡眠已有了改善,有时可不服舒乐安定能睡着,倍他乐克减为1/4粒,心情也好起来。这段时间患者一直坚持服药,5月18日复诊诉,偶有心悸,活动后心悸休息后能自行缓解,但还是不敢进行剧烈活动,原方续服,由每天一剂改为服2天停1天,吃吃停停,现在患者已停服倍他乐克,病情稳定。

本案患者起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半夜看球,兴奋、疲劳,第二天又喝酒,接着打球,心悸、胸闷难受,西药又出现副作用,在精神上出现了焦虑现象,心神不安,睡眠障碍,恶性循环,黄师处以黄连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有镇静抗焦虑

作用。

20110013糖尿病并发症案

王某,女,79岁,2011年4月19日来诊

体貌特征:形丰,有浮肿倾向。

刻诊:周身乏力,行走尤甚,腰背胀痛,下巴胀痛。

小腿抽筋严重,浮肿按之没指。手冷,左手尤甚,膝盖以下怕风冷。小便泡沫多,大便通畅。舌淡胖大,腹部松软。血压未知,服用降血压药后感觉不适。既往糖尿病(14年前)、高血压、甲减术后(30年前)病史。尿素氮高,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二尖瓣返流,血糖8.79(20101229)

黄师处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合四味健步汤加葛根、川芎:

生黄芪60g桂枝15g赤芍15g葛根60g川芎15g怀牛膝30g丹参20g川石斛20g 制附片15g白术15g茯苓15g干姜10g 7剂,隔日一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文:“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该患者高龄、形丰、浮肿倾向、腹部松软、下肢凹陷型浮肿、周身乏力、舌淡胖大为判定其为黄芪体质的抓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高黏滞血症、中风后遗症、颈椎、腰椎病变等为其常见疾病谱,不难发现大多为血管病变。而原文脉阴阳俱微涩、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就本案看,符合现代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表现。而“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更是糖尿病好发人群。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故又称为“粘液性水肿”,昏迷者称为“粘液水肿性昏迷”,胚胎期或婴儿期发病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生长发育,成为痴呆侏儒,称“呆小病”或者“克汀病”。其临床表现如下:

(1)基础代谢率低症群:疲劳,感觉迟钝,动作缓慢,智力减退,记忆力严重下降,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发凉,怕冷,毛发干枯脱落,男性胡须生长慢,无汗及体温低于正常。

(2)黏液性水肿面容:颜面浮肿,眼睑松肿,鼻,唇增厚,表情淡漠,“呆板”“呆滞”呈“假面具样”无精打采,舌大声嘶,吐词不清,言语含糊,少数病人有突眼。

(3)肌肤苍白及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皮下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A生成视黄醛的功能减弱。出现血浆胡萝卜素开高,又因贫血,肤色苍白,因此,肤色蜡黄色,又粗糙少光泽,干厚,冷的皮肤又多鳞屑和角化,尤以手、臂、大腿为明显,少数患者体重增加。指甲生长缓慢,厚脆,表现出现裂纹。

(4)女病人可有月经过多,闭经,有时闭经含并乳溢,男性乳房发育,泌乳,女病人月经初潮早等表现。

(5)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脉搏缓慢,心动过缓,心音减弱,心界扩大,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常为正常的一半,有的伴心包积液,血压偏高,特别是舒张期血压升高多见,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倒置,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久病者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6)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倦怠,反应迟钝,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触觉,嗅觉亦迟钝。伴有头昏、头晕、耳鸣。手足麻木,痛觉异常。腱反射的收缩期往往敏捷,活泼,而腱反射的松弛期延缓,跟腱反射减退。膝反射多正常。

(7)肌肉与骨骼:肌肉松弛无力,主要累及肩,背部肌肉,有的患者暂时强址,痉挛或出现齿轮样动作。腹背肌与腓肠肌有痉挛性疼痛,关节也常疼痛,骨质密度可增高

(8)呼吸系统:因黏液性水肿,肥胖,充血,胸腔积液以及循环系统功能减退等综合因素相起呼吸急促,胸闷气短,肺泡中二氧化碳弥散能力降低,从而产生咽痒,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甚至出现二氧化碳麻醉现象。

(9)消化系统:表现为食不纳差,纳食不香,厌食、腹胀、便秘、肠鸣、鼓肠、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不少患者出现胃酸缺乏,甚至无胃酸;肝功中LDH,CPK,以及SGOT有可能增高。

(10)内分泌系统:一般来讲,肾上腺皮质功能比正常低,虽无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但可表现ACTH分泌正常或降低ACTH兴奋试验延迟,血和尿皮质醇降低。

(11)血液系统:甲减时,因甲状腺激素不足而造血功能减退,红细胞生成数减少,胃酸缺乏导致铁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若系女士月经量多,则可使患者中多数有轻、中度的正常色素和低色素小红细胞型贫血,少数有恶性贫血。血沉亦增快,ⅧⅨ,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机制减弱,易发生出血现象。

(12)泌尿系统及水电解质代谢:甲减时,肾脏血流量多减少。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可出现少量的蛋白尿。肾脏排泄功能受损,以致组织水潴留。Na交换增加而出现低血钠,然K的交换多正常。血清Mg增高,但交换的Mg排出率降低。

(13)昏迷:是甲减患者出现黏液性水肿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一般见于老年,长期来正规治疗,常在寒冷的

真武汤原文:《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動、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第31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该患者甲减病史,浮肿倾向、乏力、四肢冷、腰背痛、小便泡沫多(糖尿病肾病)为使用真武汤的抓手。笔者观察,许多甲减患者临床表现为真武汤证。

四味健步汤由丹参、怀牛膝、石斛、赤芍组成,适用于下肢周围血管病引起的腰痛无力、下肢浮肿、抽筋、麻木等。葛根、川芎有很好的扩血管、活血作用。

20110022焦虑的男孩

王某,男,16岁,初三学生。

2011年03月29日初诊,由母亲陪同。

肤白,体形中等偏胖,头发乌黑浓密,剑眉,唇红。其母亲是典型的半夏脸型,圆脸,圆眼,双眼皮,眼神柔和而有神,但却流露出一种忧虑的神情。

从就诊开始到结束,儿子大多时间都低垂着头,趴在桌上,但眼神飘忽不定。其与母亲谈话时很被动,像挤牙膏,回复很简单并且急促,表露出一种不耐烦的情绪。

患者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数月前出了一次车祸,当时是被出租车撞伤而导致行走障碍,因为害怕被同学取笑,所以变得孤僻,不愿多活动,不愿跟家长讲心里话,学习成绩也从此下降了。

目前即将面临中考,更是疲劳乏力,没有食欲,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虽然学习上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却不知从何下手,有时会有莫名的胸闷,烦躁,恐惧。晚上不易入睡,睡觉时会出现惊叫。盗汗。吐痰多。曾有鼻衄。小学时曾常有甩头、耸肩动作。

脉滑,舌体胖大舌尖红,苔薄白。咽喉暗红。

腹部柔软,心下压痛明显。

黄师处方:除烦汤

半夏20茯苓20苏梗15厚朴15栀子15枳壳15连翘30黄芩10,7剂,每剂服用4次,昼三夜一服用。

20110402二诊。母亲代诊。告知平时情况还可以,但时有烦躁,有时想与人打架。原方续服,吃三天停两天。20110411三诊。盗汗减少,夜间害怕。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

20110425四诊。感觉药苦口,还有心烦,头昏,有晃动感。处方: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姜半夏20茯苓20陈皮20生甘草5枳壳20竹茹10栀子15厚朴15干姜10红枣20。

20110516五诊。药后头晕好转,烦躁减轻,学习能跟上。睡眠还好,夜间会醒,但无噩梦。大便可。温胆汤加栀子厚朴汤原方,隔日服用。 20110604 情绪稳定,纳可。临近考试,出现惊悸、恐惧、惊惕瞤动。原方15剂,继服。

本案患者为焦虑症,数次诊疗之中,栀子厚朴汤是一直使用的(栀子主要是除烦热的,可以治疗心中懊恼,胸中窒闷等常见于焦虑症的症状),不一样的地方是其分别合用了半夏厚朴汤加黄芩连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使用:

首先大都符合柴胡的体貌特征,即多偏瘦,面黄,苍黄,表情淡漠,或者笑容不自然,多眉蹙。其次腹诊。首先为柴胡的胸胁苦满征,两胁下(有时连及心下)按之肌肉紧张,有抵抗感,或有触痛,此项是最常见的;另外典型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腹证则可扪及脐腹的搏动感及胸中动悸感。再次,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症状,可参看原文(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此诸多是精神神经症状。脉弦舌红苔黄。

半夏厚朴汤的使用:

首先大多是符合半夏体质。

半夏体质者,其人营养状况较好,偏胖者多,肤色滋润或者油腻(不像火体的油而发亮,而有一种垢腻感)或者黄暗有浮肿貌,缺乏正常的光泽,眼神柔和而有神,脉多滑,舌苔多腻,或见舌缨线(舌面两边由细小唾沫连成的白线,为半夏的特有舌象),或见齿痕舌。生性敏感,多愁善感,容易紧张,触事易惊,多疑多虑,决断能力差,心境飘忽不定。主诉较多而怪异,多为自觉症状,身体到处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平时容易有咽喉异物感,恶心感,常有头晕,晕车,恐高。其次是痰凝气阻症,如咽喉异物感,胸闷气塞感,食后腹胀,恶心欲吐等等。脉滑苔腻。

温胆汤的使用:

首先大多是符合半夏体质。

其次是胆虚痰扰症状,如恐惧易惊,夜寐多(噩)梦,头晕心悸,胸闷汗出等等。苔脉滑腻。此类患者常有较为强烈的精神刺激的诱因。

温胆汤和半夏厚朴汤的腹证,上腹部按之多软,压痛不明显,而不像柴胡腹证的上腹部肌肉紧张和压痛。

得焦虑症的以半夏人多见(半夏人胆小易惊,思维活跃,更容易杞人忧天),所以本案中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的效果最佳(个人觉得对此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的力量强于除烦汤,效果也优于除烦汤)。临床上不妨一试。

一女痤疮案小伊

谢某,女,24岁。2010年10月30日初诊。体瘦,肤白,单眼皮,眼裂小,焦虑不安貌。痤疮,多发于面部和背部,以面部为甚,疮体高突色红,有白色小脓头,局部疼痛瘙痒,一般于经前加重,经后渐好转。曾于省中医院就诊,服用大量清热药,但药后腹泻。月经周期准,经期约一周,经量多,有血块,经前乳胀。有明显的疲劳感,白天疲倦乏力、嗜睡,夜寐多梦、盗汗,入睡尚不困难,但有时会被噩梦吓醒,易早醒,醒后即感疲劳。四肢冷,食欲佳,时有腹胀,大便时干时稀。因脸面不光整而心情不佳,易烦躁。咽红,脉细弦,80次/min。处方1:7剂,日一剂。待症状缓解后,7剂,隔日一剂二诊:时值经期,面部痤疮大发,据其观察,头发触碰到面部之处易生痤疮,遂将刘海全部夹起,夜卧时接触枕巾的一侧面部亦好发痤疮,因而无法侧卧。四肢怕冷,口渴甚,尿急尿频,自述口渴欲饮,饮后欲如厕。大便不成形,经期易腹泻,睡眠仍多梦早醒。舌暗淡,舌尖红,脉细弦,80次/min。

处方2:(换方)15剂,日一剂

三诊:服药后未见新生痤疮,疮体由高突渐为平坦,但痘痕色暗较深;晚上疲劳感明显,思睡,凌晨四、五点易醒,醒后手臂麻木、颈部肌肉酸痛;四肢冰冷好转。本次月经色暗,有暗红色血块,经前乳胀。近日晚餐多食后小腹胀痛,小便频,大便干结,日一次。上腹部压痛,皮肤敏感,弯腰及进出房间时脸颊易发红发热,背部刮痧量,下肢皮肤干燥,脉搏72次/min。

处方3:(换方) 15剂,日一剂四诊:服药后痤疮明显好转,痘痕变淡渐消。经前一周胃纳馨,而值经期,食欲反不佳。四肢冷,腹肌紧张。舌淡红。

处方3:(三诊原方) 15剂,隔日一剂

五诊:面部皮肤渐光滑,疮体仍有硬结但按之不痛,大痤疮无新生,小痤疮好发。本次月经量大,经前痤疮加重,经前疲乏。自觉疲劳,手脚冰凉,大便成形,每日至少一次,夜寐定时醒。舌下静脉显见,下肢皮肤不干燥。

处方3:(三诊原方续服) 21剂,吃吃停停

处方1(柴牡汤):柴胡15 黄芩5 姜半夏10 党参10 茯苓15 桂枝12 制大黄3 龙骨15 牡蛎15干姜5 红枣20

处方2(柴归汤+柴苓汤+荆防):柴胡15黄芩5 姜半夏10 党参10 生甘草5 当归10 川芎15 白芍30 白术10 茯苓15 泽泻15 荆芥15防风15 连翘20 桂枝15 猪苓15 干姜5 红枣20

处方3(活血汤+桂苓丸):柴胡15白芍15枳壳15生甘草5当归10川芎10桃仁15红花10桂枝15丹皮15茯苓15赤芍15

20110014顽固上腭痛案

20110425下午省中名医堂:约2点半的样子,从诊室外进来了两位老人,一男一女,年龄相当,看来是一对夫妻。老年女性坐到了就诊椅上,而男的则自动坐在了旁边。这是个初诊病人,姓何,1945年生人,肤色白净,略瘦,面部表情焦躁。头发蓬松略显倦容。自述上腭痛、咽痛口干3年,现不敢吃辛辣,否则必加重。曾在某中医大师处诊治3月余,疗效若有若无,症状无明显改善。其既往病历记录详细,都是以清热养阴为法。目前除口腔症状外,自感手脚发烫,易出汗,小便热烫。腹中矢气很少。一般上午症状轻,下午重,胸部有时憋闷感。老师问其睡眠,答睡眠差,需服药氯硝西泮等。陪人云其于03年曾受刺激后出现抑郁症。听口音,当为苏北人士,一问果然,和我还是老乡呢。两胁下按之紧。黄师处方:?隔日一剂。

20110529师来我处讲学,该患者前来复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年顽疾竟被极便宜的药治好。云服前2剂时并无变化,至3剂则口腔症状大减,现已完全消失矣。唯服药时,口唇部起泡甚多,问是否内热被发出来了等等。师嘱继服巩固,量可再减轻。

黄师处方:

柴胡15黄芩5姜半夏12党参12桂枝10肉桂5茯苓12龙骨牡蛎12制大黄5干姜5红枣20栀子12厚朴12隔日一剂。

患者内有郁热,不得发泄于外,仅予清火蛮干,甚加养阴等,只能使病程更加缠绵。结合体质,黄师选用柴胡加龙牡汤合枙子厚朴汤方,竟收奇效,可见方证相应的作用。

20110019瘀血之失眠者

李某,男,74岁。170cm,62kg。

20110222形体偏瘦,两颧潮红。就诊原因:失眠。失眠多年,临睡前有思考问题的习惯,睡眠浅,多梦,晨醒后头脑不清醒。无心慌、紧张,但常觉疲劳,记忆力也减退。晚上小腿易抽筋。大便日行一次,近来干结。平素喜肉食。年轻时是长跑运动员,身体很好。曾患有严重的颈椎病,颈椎病术后出现手抖。有前间壁心梗、多发性脑梗病史十几年。

小腿皮肤光滑,无浮肿。舌质黯红,舌下静脉显现。

黄师处方:柴胡12黄芩6姜半夏12党参12茯苓12桂枝6肉桂6制大黄6龙骨12牡蛎12丹皮12桃仁12赤芍12干姜6红枣20,每日一剂,15剂。20110411服后舒适,头脑清楚,睡眠改善,面色转润,下肢步行有力。停药后有所反复。服药时大便正常,停药后大便偏干,两三天一行。舌黯淡,舌下静脉曲张较前次好转。原方继服15剂,服法同上。

该患者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取效,本案中桂枝茯苓丸的瘀血指征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体质类型体质的判定是关键。桂枝茯苓丸的瘀血指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划横线者本案所具):

1少腹压痛;2;肌肤甲错,尤以下肢明显;3舌质紫暗,舌下静脉瘀紫;4面红;5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参考桃核承气汤之其人如狂及瘀血在下,使人善忘可知)

大便干结,腰酸,腿抽筋也是其常见指征。

另外其心梗,脑梗的病史也从某种程度上提示了瘀血征的存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体质特征(划横线者本案有明确记录,可以确定,其余不确定):

体型偏瘦(多瘦长条子,这是桂枝的特点)

面色多黄(本案兼瘀血,所以两颧潮红。另从复诊之面色转润看,初诊应该是不润的。)

表情淡漠而不丰富,甚至神情抑郁(例如脸拉得老长,板着脸,这是柴胡的特点---肝郁)

多伴有睡眠障碍,疲倦乏力,烦躁易怒,心悸易惊等症状(有抑郁倾向,使用柴胡--解郁;黄芩--除烦;龙骨、牡蛎--镇惊;桂枝、茯苓--止惊悸;半夏--安神除诸痰症)。

腹证多见胸胁苦满,腹部动悸感。脉多弦。

虽然医案的记录不全面,但是黄师的思路是可以看出来的。

20110017冠心病样之焦虑症案

孙某,男,1949年出身。

20100921体型中等,面黄浮貌,眼睑厚。语声有力,声如洪钟。

患者有恐高症、胃食管返流病、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切除术史。两年前因时发胸闷胸痛,被诊断为冠心病而行支架置入术。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术后病情依然,且顾虑重重,术后仍然对此心有余悸,念念不忘。患者于08、09年曾因胸闷胸痛多次就诊,黄师一直以温胆汤为基础,稍作加减与服。患者言服用中药以后,虽然时有不适,但是不再如以前一样需要往医院看急诊,自己坚持一下不适症状便能很快过去,效果很好。停药多月,现在患者来复诊,告知又见头昏时作,多汗,腿酸无力,睡眠一般,多梦。每每因心悸,胸闷,胸背部疼痛而担心冠心病发作,频频送急诊,但心脏科医师却说不是心脏问题,而其胸背痛也往往逾时自缓。血生化(20101015)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正常。

核素心肌显像报告(20100921):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舌淡红,苔薄润。脉缓和。

黄师处方: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半夏20 茯苓20 陈皮20 生甘草5 枳壳20 竹茹10 栀子15 厚朴15 干姜10 红枣20,隔日一剂。

20101108头昏虽仍有,但已经明显减轻,心悸、胸闷、汗出也大减,现自觉胃部闷满不适,嘈杂易饥。大便正常。腹大柔软,心下微有压痛。苔白,脉弦滑。原方基本不动,继续隔日服用。

20110307近期一周服两剂药。怕冷、腿无力已经消失。现在睡觉时流口水,嘴麻,脸色发暗,睡觉多梦,易醒。脉滑。

黄师处方:温胆汤

姜半夏20茯苓20陈皮20生甘草5枳壳20竹茹15干姜10红枣20,水煎,一周服1到2剂。

该患者之心慌,胸闷,胸痛,类似冠心病发作,频频送急诊,但是专科医生却说不是心脏病。而患者在情绪上,却经常出现焦虑的情况,对冠脉支架植入术也常常心有余悸,念念不忘,顾虑重重。因为焦虑,所以出现头昏,汗出,心悸,胸闷,胸痛,失眠,腿酸等等一系列躯体症状,黄师予以温胆汤合栀子厚朴汤后,身心症状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复诊时因为患者情绪平稳了,胸闷胸痛不明显了,故而去除了栀子厚朴汤(主治烦,闷,胸中窒者)

黄煌教授经方治疗重症胆绞痛一例jszyxby

黄煌教授经方治疗重症胆绞痛一例薛蓓云、李小荣整理

严某,男,36岁。家住苏北。2010年11月1日省中初诊。体质描述:形中体壮,大眼睛,炯炯有神,颜面晦暗。现病史:今年初常在半夜出现上腹部疼痛,急诊多次未能确诊。频率为每月发作2次左右。今年4月在某肝胆医院确诊为胆囊颈部结石。因惧怕手术而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体重由原先180斤降为现在140斤。惶恐中急来南京求诊,刻诊:平素右季肋区及上腹部隐隐不适,可以忍受,食欲佳,自我控制。疼痛发作时,感右肋间疼痛欲断,难以忍受。平素大便尚调,服外院中药期间大便变稀。体征:心下饱满按之疼痛。咽喉暗红。舌质暗红,舌苔厚滑。B超:胆囊炎,胆结石(12.5×8.4mm),脂肪肝,双肾小囊肿。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枳壳30克白芍30克制大黄10克栀子10克厚朴15克黄柏10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14剂。

二诊(2010年12曰21日):服药21剂,期间疼痛无大发作,偶有腹胀,体重增加4-5斤,心下压之不适。守方14剂。

三诊(2011年2月22日):患者自诉病情至年前一直较稳定,春节期间因不慎感冒,之后每天白天右季肋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且每晚饭后七点定时发作,疼痛剧烈,伴有恶心,但无呕吐。患者即连续加大剂量服用中药或输液(抗生素及解痉药),疼痛略减。刻下面色晦暗发黑加重,餐后双胁下及腰背疼痛,多食加重,少食又有饿感,怕冷,乏力,大便偏稀如泥状而兼有不尽感。舌淡紫边有齿痕,苔中后黄腻。腹诊同前。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30克制大黄10克制附片15克黄连3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肉桂10克北细辛5克 7剂。

四诊:(20110年3月8日)3天服药3剂,双胁下及腰背疼痛明显开始缓解,服第4剂后至今几乎未再发作。偶有右胁不适。精神转好,肤色变亮,大便量变多,日行1-2次,质转干。舌淡紫,苔中后薄黄腻。处方1:守上方14剂,嘱2-3天服一剂;处方2:浓缩附子理中丸10粒,每日2次。医瞩:勿劳累,勿受凉,调饮食,畅情志,随访B超。

案语:

1、这是一例典型的大柴胡汤证案。首诊及二诊黄师毫不迟疑地选用了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合栀子柏皮汤,疗效不错,这也是常规思路。值得关注的是年后的变化,老师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合用了大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连肉桂,3剂起效,疗效斐然。这充分体现了合方的魅力。

2、浅析合方的转变与年后的发作与受寒有关,故黄师选择了寒温并用,与乌梅丸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师在处方时提到:“胃寒、大便稀、夜间定时痛者选乌梅丸”。

3、该患者来诊前的消瘦,应该也是让患者的体质发生转折的关键点。如果说年后的胆石症发作表达了患者的真实体质,那就是虚实夹杂、寒热并存,故黄师在改变合方的同时,在四诊中加用了丸剂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扶正。

4、在经方医学方-人-病诊疗三角中,人是第一位的,是根,经方始终关注的是病的人。

今日患者来复诊,神采飞扬,颜面肤色变亮,腹痛再未发生,唯恶心感时有,无呕吐,胃纳可,眠可。大便不稀。自诉体重增加2公斤。舌质淡紫,苔中后薄腻,舌面有水感。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制大黄10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肉桂10克黄连3克15剂,隔天服一剂并嘱勿累。

万变不离其宗,老师去了附子细辛,仍以大柴胡汤打底加黄连肉桂来治病调体。真是简单明了!

高龄老人严重汗出案察哈尔

徐某男77岁20111205省中上午体貌特征::体壮。

主诉:汗出三年,加重两月。病史:患者96年查出高血脂,99年患脑梗,06

年查出糖尿病,08年开始汗出至今,屡治不愈。今年5月自行更换治疗糖尿病药物,血糖大幅波动,最高达21mmol/l,盗汗严重,吃两个月中药不解,现发展为白天晚上均汗出,后脑头皮跳动感,汗出脱衣,脱衣后又冷,又要穿,正值冬季,极其苦恼。表皮滚烫,声音宏亮,口气喷人,大便正常,饮食一般,不敢多吃,舌黄腻,脉滑。

方剂: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制大黄10g栀子10g 7剂。

20111212省中主诉:药后汗出明显减轻,后脑跳动感仍有少许,三年之病数剂见效,病人自言脱离苦海,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其药苦否,曰药不苦。嘱原方续进,隔日一剂。

分析:师言其人内火大,并点出“表皮滚烫,声音宏亮,口气喷人”乃实证之重要指征,勿虑其高龄,有是证而用是方,故数剂而效。察前之中医所开,皆补剂大方,药价高而病未减,病人苦不堪言。而此寥寥数味,价钱不过30元,其效如此,经方药简效宏,此又一证也。

20110001咳喘案

某男,55岁,来自大丰2011年01月03日初诊。主诉:咳喘4月现病史:胸闷,气喘。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口不干,不怕冷。形瘦面黄暗,眼裂小。舌稍暗,苔簿润,咽喉暗红。既往史:素有耳鸣,听力下降。时有恶心。喉咙曾有不适,怀疑食管癌,但已排除。近一年来从事打空调孔工作。以前曾经开拖拉机。父亲有慢支。

黄师处方:7帖2011年01月11日复诊,药后咳喘好多了,听诊两肺哮鸣音已除,但人夜打鼾。原方5帖,隔日1帖。另用中成药调理。

黄师处方:初诊:炙麻黄6g,桂枝12g,姜半夏12g,干姜10g,五味子10g,北细辛6g,白芍12g,生甘草6g,红枣15g7帖

复诊:1原方5帖,隔日1帖

2薯蕷丸600g5gbid

该患者主诉是咳喘4月,两肺布满哮鸣音,虽然无典型的“水样的鼻

水样的痰”,但无热象,故仍然是小清龙汤证。7帖药每日1帖,复

时喘平稍咳,考虑患者体弱,故复诊时原方隔日1帖,又加用用于虚

的薯蕷丸以扶正气。在此,要与柴朴汤鉴别,黄师将本方常用于过敏

咳嗽。

2011年3月20日黄煌教授三例汗证案浅析

一、病案记录

案一:冯某,男,46岁,企业家,身高178CM,体重75KG,肤色偏白,体型高瘦。因多汗伴疲乏一年加重一月求诊。患者诉多汗以饭后和夜间甚为主,部位

以头面部为主,怕热,胃纳可,大便易泄,小便调,睡眠一般。双下肢皮肤白皙无水肿,舌质暗紫,苔薄,腹征(—)。近两年血糖偏高,空腹在7MMOL/L左右,未服降糖药。母亲有糖尿病史,父亲有贲门癌术后史。处方:葛根6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生甘草5克肉桂10克制大黄5克。7剂。

案二:张某,男,46岁,企业家,身高178CM,体重80KG,肤色黄暗,脸上散在痤疮。因多汗2月余求诊。患者诉近两月来动易出汗、夜盗汗甚,汗色发黄,易疲乏。素喜饮冰啤酒、易怒,胃纳可。眠可,尿频尿量不多、大便调。舌质淡紫、舌体软,苔白腻中厚。腹软。双下肢轻度浮肿。有脂肪肝、高脂血症病,母亲有高血压。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7剂。

案三:季某,男,47岁,企业家,身高180CM,体重90KG,肤色偏黄,胖壮,不爱运动,患者诉出汗以夜汗为主,每晚换内衣至少一至二次,出汗以前胸腹及后背为主,口中时有粘感异味,受凉后易咳喘,胃纳可,大便调。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暗,苔薄白腻,腹征:剑突下按压疼痛。三年前发现高血压病,规则口服降压药。胆石症史。母亲有高血压病史。处方:柴胡20克制大黄10克枳壳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白芍20克干姜10克红枣20克。7剂。

二、医案析语:

1,体质状态不同,用方迥然不同。非常巧的是三个均为同龄的中年男性,又有一定事业,故都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在同样表现出汗证时,老师给出的治疗方案我们发现是经典的同病异治。生动而有意义。

2,案一展示的是桂枝体质,结合血糖的问题即合了葛根芩连汤与三黄泻心汤;案二展示的是黄芪体质,结合代谢紊乱的状态及高血压病家族史故选用了黄芪桂枝五物加苓术汤合玉屏风散;案三展示的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故可列为大柴胡汤教案。

3,黄老师在开完处方后又对我们说,案一患者有黄芪走向,案三患者有合并桂枝茯苓丸的倾向,案二患者的体质状态目前是最差的,汗后一定要避寒,案一与案二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非常有意思的是三者的出汗部位,是一个值得临床医师关注的点。

4,三者均要减压。在春天里、阳光下多走走。

兰洪喜1:如果是本人处方会和黄师有所不同,还需要继续学习黄师经验

第一例桂枝体质,大便易泄,血糖高,中阳不足,桂枝加附子汤

头面多汗,怕热属于阳热上冲,白瘦人血糖高,疲乏白虎加人参汤

2方合用

第二例是大柴胡体质黄芪体质结合体

大柴胡合黄芪桂枝五物合方

第三例大柴胡体质,高血压。黄胖也是黄芪体质特点,其人腹部黄胖软,

大柴胡,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方

案一,汗多怕热是个阳明病,有下利兼证又复为葛根芩连汤证。肉桂当为体质而设。

案二,汗出色黄应属黄汗范畴,喜饮冰啤,中阳易伤,加之尿频而量少、下肢水

肿,为水湿内停之象,属黄芪体质。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

案三,有大柴胡汤腹证,故选用之。

重度痤疮、痛经、大便干结案

王YX、女、21岁、未婚。初诊:2010年6月29日于国医堂。

形貌描述:体型壮胖,头发浓密乌黑,肤色偏暗,面色黄暗偏黑油腻,颜面及后背密布痤疮。主诉:颜面及后背痤疮6年加重3月余。现病史:近3个多月来颜面及后背痤疮快速增长,部分痤疮伴有脓头,部分痤疮暗红,按之疼痛,无明显瘙痒感。胃纳佳。月经16至17天一行,行经8至9天,经色暗。经行伴头痛,痛经明显。平素易腿酸,大便干结,小便调。舌质暗,苔薄腻。腹部充实按压稍有不适。全身汗毛重。

既往体健。

处方:葛根30克生麻黄5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3克丹皮15 克桃仁15克茯苓15 克制大黄5克川芎10克干姜3 克红枣15克。15剂每日一剂。并嘱注意经期保暖。

2010年7月13日二诊:后背痤疮消退近一半,脓头明显减少,颜面痤疮改变不大,大便变软。腿酸减轻,诉吹空调后指甲发紫。处方:原方15剂,隔天一剂;嘱勿受凉。

2010年8月24日三诊:后背痤疮消退更多,颜面痤疮变少,但左面颊有新发,月经颜色转鲜,周期仍短,经期为一周。大便调,睡眠好。

处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皮15 克赤芍15 克桃仁15克怀牛膝20克制大黄10 克葛根30克生麻黄5克川芎10 克干姜5克红枣15克15剂,每日一剂。

2010年9月28日四诊:后背部痤疮基本消退,无新发,颜面部无明显改变。大便干结,易发怒,舌红苔黄腻。诉吃高热量的食物痤疮迅即增加。

处方:生麻黄5 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3克桔梗10克制大黄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玄明粉5克(冲服)当归1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滑石12克15剂,隔日一剂。2010年11月2日五诊:服药后面部痘疹变软渐退,颜色稍淡。怕冷,面有油光。舌质暗红,苔薄腻。处方:生麻黄10克生甘草5克生石膏10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制大黄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川芎20 克赤芍15克薄荷5克干姜10 红枣20克15剂,隔日一剂。

2011年1月22日六诊:脓疱消失,结节减少,几无痛经,行经一周。大便通畅。腹部软无压痛。处方:桂枝10 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茯苓10克怀牛膝20克制大黄5克川芎10 克生麻黄5克葛根30生甘草5克干姜10克大枣20克 15剂,隔日一剂。

2011年3月12日七诊:痤疮减轻色变淡。后背无痤疮,但有小疹子。月经21天一行,痛经基本缓解,经色红,血块不多。大便舒畅。处方:1月22日方15剂。隔日一剂。

2011年5月24日八诊:月经前偶尔有小痤疮,颜面肤色变亮,遗有痘痕,脸上油少变干净了,月经较前好转,痛经明显好转,体力改善,体重共计减轻8斤,腰围变细了。患者母亲陪女儿同往,一个劲儿说,“中药好!”还说:“这丫头怎能坚持差不多一年,太厉害了!”处方:1月22日方15剂,每周服1—2剂。

案语:

1、断续服药105剂长达11个月的痤疮治疗史,也许会令人感到太长,而这位90后女孩在其母亲难以置信的惊讶声中坚持下来了,除了黄师的诊疗魅力和人皆爱美的意念外,我们能感悟到什么呢?

2、表面上看是在治疗痤疮,但黄师实际上是在对其进行体质调整,我想患者心里一定很清楚,“有其内必形于诸外”!没有“体重的减轻,身材的苗条,体力的提升,月经经期由16天调整为21天,痛经几无,经色转亮”等改观,怎会有容颜的靓丽呢?

3、患者为何种体质?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黄师把患者判定为麻黄基础体质,定位为兼夹瘀血状态,故治疗始终以葛根汤合牛膝桂枝茯苓黄丸为主,而在四诊与五诊时改用防风通圣散的原因是:患者摄入高热量的食物而致体质状态略有改变,故选用防风通圣散清透一下,待舌苔明显改变后又回到体质调理方药上。

4、五积散、防风通圣散、葛根汤中均有麻黄,在治疗疑难杂症上运用机会较多,详参《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江湖医侠:见大家对此案议论纷纷,禁不住也想说两句,江湖医侠个性耿直,说话不拐弯,请恕得罪:此案的治疗确实值得思考,辨治的大方向没错,但细节有问题,如果采用宣发与通泄并举,何以需要患者吃如此多的苦药?!

痤疮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这么一段话:“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这里提示:汗出不透,郁热互结,肥膏饮食,生热生疮。病理既明,治疗思路即简洁了。再观其脉证,青春期痤疮无论男女,双寸脉必见浮滑实,育龄妇女的痤疮多与肝经瘀滞有关,故双关脉必见弦兼滑实。故平脉辨证,青春期痤疮多从宣发通泄,育龄期妇女的痤疮多从肝郁论治。宣发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泄取五味消毒饮,或者直接防风通圣散也行,解郁则非丹栀逍遥散不可,当然,从脉证,色脉合参,有兼证当兼治,如桂枝茯苓丸的化瘀,也必不可少。若从疗程比较,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的治疗比防风通圣散要优越得多。

请看近日一案:

龚玲燕女 22岁

2011/5/21 右寸浮弦滑、关弦滑稍紧、尺弦滑紧,左寸浮弦滑、关弦滑紧、尺弦滑。舌红苔白。痤疮。诉:痤疮约一年,皮肤痒,停经一月。

麻黄10连翘15赤小豆60杏仁15桑白皮20生姜15甘草10大枣15桂枝10茯苓15桃仁15丹皮30赤芍15紫花地丁30 七剂

2011/5/29 右寸浮弦稍滑、关弦稍滑、尺沉弦稍滑,左寸细弦滑、关弦滑稍紧,尺细弦滑。舌淡红苔白。痤疮明显减轻,无新发病灶。诉:腰背痛,余症不显。麻黄10连翘15赤小豆60杏仁15桑白皮20生姜15甘草10大枣15桂枝10茯苓15桃仁15丹皮30赤芍30紫花地丁30虎杖30 十剂

此案患者我嘱咐不必改方了。痤疮的治疗其实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辨证论治的思路不能太复杂。

此方服后确实大便稀溏,但通泄在此也是药效。病邪之去只有三个出路:一、表病当汗,表证以得汗为佳;二、不内、不外之病,如中毒、食积之类,当催吐,如酒醉之吐之而后快;三、里病当下,凡病入里,用药得效,若得大小便畅通,则事半功倍矣。

李小荣:整理这个病案跟大家分享是希望“麻黄体质者的病症治疗”引起临床中医的重视!

关于麻黄剂病例诊疗情况:感冒类喝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汤可以一贴完工

黄煌医生经典医案

导读西方医学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知需要治疗的不仅是疾病,还有渴望关怀的人心,在真正走向医院时,我们便真的能体会,黄煌老师笔下的“两套理论”为何缺一不可了,名中医的“口是心非”,亦是“苦口婆心”。 大凡名中医,常常“口是心非”,表里不能如一。这倒不是说他们有道德问题,而是要做好中医,通常需要两套理论。 一套用来安慰病人 这一套是用于说的,用来向病人解释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用来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来评价疗效和解释遣方用药的思路,用来安慰患者,或者有意无意地用来营造医学神秘不可测的气氛。过去的医生写脉案,现在的大医院的中医病房写大病历,大多用这种理论的一部分。 这套理论,并不是无用的空谈,恰恰相反,非常的实用,但对象必须是中国人,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 其中,有帮助医生发散性思维的,也有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找到理由的;有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以养生保健的,也有的是用来疏导患者心理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 面对这套理论,中国的病人在其中可以找到生命的答案,可以看到求生愈疾的希望。 这套理论用好了,其功效或如春风化雨,或如醍醐灌顶,或如当头棒喝。这套理论是什么?不是宗教,但又脱离不了宗教;不是民俗,又脱离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是政治说教,但也与当时统治者提倡的思想丝丝相连。

说中医是文化,就是从这里来的。人,不仅是一个高级生物,更是有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的高级生物,对此,古代的中国人是深知其中三昧的。 一套用于制定康复方案,确保疗效 中医另一套理论是用来干的。用来指导自己识别方证,用来确定处方药物的大小,用来制定康复的方案,甚至用来预测病情浅深病人生死。 这是确保疗效的理论。这套理论比较简单,说出来,就那么一点。概况地说,就是有是证用是方。 换句话说,就是当病人出现某种情况的时候,必须使用某方某药,这就叫方证相应。 《伤寒论》就是用这套理论,简单直白,没有空泛的讨论,都是充满现场感的案例。这种理论,是经验的结晶;这种理论,已经浓缩成可以诵读默记的口诀。这是临床家用的理论。经方家,大多用这种理论。 前者,放在嘴皮上,说得越响亮越华丽越好,让人越难懂越有用;后者,是藏在心中的,一般不轻易示人,越明白越简单越好。 很多人不明白中医的这套内幕,往往将说的理论,当成用的理论,悬梁刺股,竭尽全力,仍然不得真谛,依然不会看病,无不悻悻然,无不黯然失色。 也有不少优秀的临床医生,他们很能看病,有自己的看病思路和经验,但苦于前者的造诣过低,在病人面前不会解释,也会让病人怀疑不安或失望,或被同行视为“野郎中”,甚至被逐出医门。当年张子和的境遇就是这样。

我常用的调体经方黄煌

我常用的调体经方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黄煌,现为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方证、药证。2001年获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今供职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基础部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讲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致力于经方医学的研究。中医基础扎实,精于临床,多年来在传统中医研究领域中敢于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编著了多本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医学著作,发表了80多篇有新观点的学术论文,许多著作被多次重印,并翻译成日文、韩文出版。并多次应邀赴外讲学,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广泛关注。 主要著作有《张仲景五十味药证》、《中医十大类方》、《医案助读》及《中医临床传统流派》等,并主编《方药心悟》、《方药传真》及《经方100首》等。 一、大柴胡汤 通里攻下方,主治以心下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剂量】柴胡2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5克、枳壳30克、白芍20克、制大黄10克、干姜5克、红枣20克 【体质要求】体格壮实,以中老年较多。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舌苔厚等。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等。 【主治疾病谱】胰腺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炎性胆囊息肉、胆石症、高脂血症、脂肪肝,胆汁返流性胃炎、食道裂孔疝、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穿孔、肠梗阻、肠道易激综合症,肺癌、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中风、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肥胖症、糖尿病胃轻瘫、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腺瘤、甲亢、甲减等)、干燥综合征,乳腺癌术后调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肿、溢乳、痛经、闭经、多囊卵巢,肾结石急性发作、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加减法】烦躁、心下痞者,合三黄泻心汤;脸红、小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舌暗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焦虑、腹满胀气者,合栀子厚朴汤;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或伴有急性感染者,合黄连解毒汤;哮喘痰稠难咯者,合排痰散(即《金匮》排脓散);胸痛、痰黄,便秘者,合小陷胸汤。 二、桂枝茯苓丸 古代的下死胎方,现代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方。主治以气上冲、少腹急结、肌肤甲错为特征的病症。 【常用剂量】桂枝15克、茯苓15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 【体质要求】体格比较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或发青,或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舌边紫色或舌底静脉怒张等。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静脉曲张,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下肢肌肉有绑紧感,或下肢皮肤色暗,发黑,膝盖以下发凉,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腹部大体充实,尤其是小腹部。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患者容易有腰痛、腿疼、痔疮、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 <古今医鉴>,即本方 +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 (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 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战争恐惧忧虑症) 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黄煌医案退热经验方

黄煌退热经验方 徐某男77岁 20111205省中上午 体貌特征::体壮。 主诉:汗出三年,加重两月。 病史:患者96年查出高血脂,99年患脑梗,06年查出糖尿病,08年开始汗出至今,屡治不愈。今年5月自行更换治疗糖尿病药物,血糖大幅波动,最高达21mmol/l,盗汗严重,吃两个月中药不解,现发展为白天晚上均汗出,后脑头皮跳动感,汗出脱衣,脱衣后又冷,又要穿,正值冬季,极其苦恼。表皮滚烫,声音宏亮,口气喷人,大便正常,饮食一般,不敢多吃,舌黄腻,脉滑。 方剂: 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制大黄10g栀子10g 7剂。20111212省中 主诉:药后汗出明显减轻,后脑跳动感仍有少许,三年之病数剂见效,病人自言脱离苦海,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问其药苦否,曰药不苦。嘱原方续进,隔日一剂。 分析:师言其人内火大,并点出“表皮滚烫,声音宏亮,口气喷人”乃实证之重要指征,勿虑其高龄,有是证而用是方,故数剂而效。察前之中医所开,皆补剂大方,药价高而病未减,病人苦不堪言。而此寥寥数味,价钱不过30元,其效如此,经方药简效宏,此又一证也。门诊上看到的“人参体质”

2008年5月5日,有一位姓段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我们学校的门诊部国医堂就诊。老人今年已经78岁了,但看上去大概也就60来岁的样子,虽然面色不红润,但没有贫血貌,皮肤还比较润泽,气色还算可以。他的思维清晰,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精神状态很好。他是南京十四所的高级工程师,是研究雷达的,现在作为退休反聘的专家,一直在从事科研工作。不过,他的体格还是比较瘦的。腹诊时我们看到了比较明显的“舟状腹”,黄老师腹诊后说,他的腹壁较薄,腹主动脉的搏动轻触即得,很明显。 老人给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病史。1980年,他被诊断为贲门癌,并做了胃癌根治术。手术后还做了化疗,可半月后体重由原先的136斤下降到可怜的80斤。后来,他看到一则美国的研究报告,据称吉林生晒参具有抗癌作用,服用量为每日25克-30克。他咨询了当时的解放军第八四医院的某位老中医,能否服用人参?老中医很惊讶,说他用人参的最大量仅为3克,还从未用过如此大剂量的人参。老中医说,你如果服用舒服,表明药对路了,可以服用。如果不对路,就不要再服用了。后来,他开始每天服用25克吉林人参,就这样一直服用的半年。记得开始服用人参之前,他的身体很糟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身体内部的‘锅炉’没有燃料了!”他经常感到恶风,怕冷,四肢总是不温暖,所以穿的衣服比别人厚,连夏天都要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最麻烦的是,那时的胃很敏感,稍微受凉就会发胀,而且感觉就像怀里揣着个破罐子一样,怕稍有不慎就打破了,所以人紧张,胃也紧张,以至于他的活动也受限。那时,还有比较严重的胃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得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 2。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就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黄煌经方治疗肝病

黄煌经方治疗肝病(2008-10-0313:45:59) 黄煌经方治疗肝病 肝病 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触之如额).等等→目前没有较佳疗法,中药只能缓解症状,没有治本之法。 民间疗法:壁虎+蟾蜍+斑毛虫…等等→以毒攻毒(效用无) 一、茵陈蒿汤 【伤寒260: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频、短、无皆是),腹微满者】 原方:茵陈蒿6两山栀子14枚大黄2两 黄煌:茵陈蒿10~30g山栀子10~15g制大黄6~12g (茵陈蒿→退黄专药) 1.本方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胆道感染见黄 疸,色鲜明(阳黄→有光泽: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小变色黄短 少,腹满,舌红苔黄腻 (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 2.患者体质:身目黄染色鲜明,黄红隐隐,兼有身热便结, 口干燥烦,舌红脉数 (阴黄:晦暗如烟薰非本方証)

3.可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证(ICP) 新生儿黄疸红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陈8g、栀子4g、大黄3g,水煎40m l,每次服10m l,一日四次) 4.本方治黄疸多与大小柴胡汤合用 矢数道明曰:「与小柴胡汤合用,治疗热毒郁肝,症见黄疸、腹胀」 与大柴胡汤合用,治疗胆道感染、胆囊炎 5.本方证不必见便秘(大黄于此方中不必后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黄主退黄、除腹满 6.本方剂型可用灌肠 二、小柴胡汤(天然之干扰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 黄煌方:柴胡5~10g黄芩5~10g姜制半夏5~10g党参6~12g 生甘草3~6g干姜3~6g 红枣3~10g (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药量要小) 1.小柴胡汤主治慢性肝炎(湿热内蕴),症见寒热往来(往来即指缠绵难愈、节律不定→肝指数变动)、胸脇苦满(右上腹肝区隐痛、胸闷)、默默不欲饮食(精神抑郁、社会压力) 2.小剂量,长期服用(因为此药亦须由肝处理),两个月检查 肝指数一次,没有改善或肝功能反异常即停 3.体质:青年人多,肤色黄暗、偏瘦,舌脉无明显异常,肝 功能基本正常(GOT/GPT高可),易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常与五苓散、

刘渡舟医案

xx医案 年过八旬的刘渡舟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从少年时代起,刘渡舟便对中医经典《伤寒论》耳熟能详,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刘渡舟先生已成为当今中医伤寒学派代表人物,对伤寒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医讲气,这个气是生命之源,人没有气还行吗?那不行了。人是一口气,这气在于流通,在于活动,不能郁,气不能郁结,气是流通的,是畅达的,这个人好,这个人就没有病了。气机论是刘渡舟先生诸多学术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利用此法治疗了许多疑难杂症,尤其在肝病的治疗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刘渡舟认为肝是人体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肝主管疏泄旧物,生发新物和贮藏血液,至于肝脏为什么会得病,刘渡舟从中医的角度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肝炎的病理反应都是湿热居多,湿热是从哪来的呢,就是一个,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天总离不开肉,肝脏就消化不了了,就是代谢不良,代谢不良就形成了废物,就在肝脏堆积了,它排泻不出去,时间一长天长日久,这些老废物就变成了致病的引子。刘渡舟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而且更重视临床实践。他治疗肝病虽然也是基于张仲景的方剂小柴胡汤,但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刘渡舟更善于抓住主证,对小柴胡汤灵活加减,辨证运用,创制了柴胡鳖甲汤、柴胡活络汤等分别治疗肝硬化和肝腹水,疗效十分显著。患者: 先开始我是大三阳,后来经过刘老的治疗之后现在转阴了。原来肝区有点刺痛,现在疼痛很轻,原来我没有精神,老睡觉,现在这些症状都已消失了,而且气色也比以前好多了,脸色也红润了,比以前还胖了。刘渡舟还擅长治疗多种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其中对于肝胆、脾胃、心肾等脏腑病症,如心脏病、慢性肾病、胆囊炎、慢性胃炎、神经肌肉病变等功能性疾病,在辨证诊断方面,虽然刘渡舟是伤寒大家,但他并不拘泥于一家一派。我这是叫兼收并蓄,譬如说我是学伤寒的,但是我对温病我也学,我也用,我不排斥,总而言之,医学得要博,但是博之中要有一个见解,得选择,到什么时候用哪一家哪一派的方法治病为好,哪个时候不好,得有选择。 刘渡舟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他在伤寒学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赢得了八方赞誉。1993年,刘渡舟还被选入英国剑桥名人传记辞典。他是一名教授、学者,更是一个医生,他多年来坚持在临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9.半夏泻心汤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用法: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10.猪苓汤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用法: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11.黄连阿胶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12.小柴胡汤治小柴胡汤综合征治疗感冒。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皮肤科:过敏性皮炎;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内分泌科:桥本氏病;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13.大柴胡汤治大柴胡汤综合 征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2008-09-02 18:49:25) 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 1.排脓散 组成:枳实芍药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的价值 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价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历代医案著作均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思想内容贯穿其中,后世医家又将理论上的新发明、诊疗技术上的新方法,新体验,方药运用上的新见解,融入医案之中。随着医案记录及医案著作的不断涌现,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而且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二、中医医案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体性。每则规范完整的医案,在其分析病机、辨别证候、诊断疾病、选择处方、加减用药的过程中,均包含了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方剂、中药等全方位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是中医的整体观特色的最好体现。 三、中医医案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最好教材。医案如实记录着各个学术流派独到的诊疗思想和临床技能,是流派传承人学习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那些濒临断代或已经失传的学术流派,后世医家仍可以依据医案类文献继续学习并发展流派精粹。 四、中医医案是中医药文化的特征体现。名医书写医案,风格各有千秋。行文之法有正叙、倒叙、插叙、夹叙之别;分析病机有的删繁存精,有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有的猎险而惊人,有的则实录误案引以为戒,可谓风采各异,琳琅满目。与西医医案著作相比,中医医案著作更能展示医家的文化底蕴,是最好看的医学文献。 总之,历代中医名家丰富的临诊经验多以医案这一重要载体来传承和发扬,后世医家也多从中汲取精华,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可以说,医案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医案作为中医诊疗资料的一种特殊载体,不仅是单纯医疗记录,更是医家诊病技艺、辨证思路、诊疗经验的体现。通过对古今医案,尤其是名医医案的整理研究,继承名医技医家流派独到的学术思想,是探寻临床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 [清代医案概说] 时至清代,医案之作已至鼎盛。其标志有四: 一、个案专篇以非常普遍。现存清代医案有近300多种; 二、专门搜集整理的医案类书已不拘于以证类案一格,出现了多种编研 方式; 三、继续从理论上深入研究; 四、高度重视医案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的医案著作如春花怒放,而且医案的质量亦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个案专辑的概况,由学术思想发展的源流而论,当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仍以私淑易水、专主温补的医案为主流。如以赵献可门人高鼓峰的《四明医案》及吕留良的《东庄医案》,其治法皆宗献可大倡的八味、六味;李中梓的弟子马元以的《印机草》及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则喜用中梓的脾肾双补法。《张氏医通》之案及郑重光的《素圃医案》又皆以景岳温补为特色。温补而外,亦有各具特色的佳作,如王三尊《医权初编》之案,多得攻下而愈,沈鲁珍的《沈氏医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1.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

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 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热,黄芩所主为“烦热”,如三物黄芩汤主“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又如《伤寒论》333条“而反与黄芩彻其热”;配半夏生姜以止呕。配人参以助正驱邪;配姜枣以调理消化功能,即“和胃”。 小柴胡汤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张处方,其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就有20条的记载。据不

黄煌经方体质学说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柴胡体质”: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以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肺气郁闭,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但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红或暗红,舌苔多厚。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精神状态饱满,易烦躁,易激动。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病、感染性疾病等多见这种体质。这种患者长期使用大黄比较有效而且安全。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代表方为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积滞伤食,或腑气不通,或瘀热于内,或积热上冲,或积热逆于营卫之间。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咽喉多不红,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中老年人多见黄芪体质。黄芪体质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表气不固,或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或中虚等。 “防已黄芪汤证,妇女比男子多,特别是所谓的贵妇人最为常见,一般皆呈皮肤白嫩的虚胖状。这些人大都希望再瘦一点。她们身体沉重,动作迟钝,浑身倦懒、连扫地做饭都懒得干,外出也是坐汽车,长期不活 动身体,于是便越来越肥胖。饭量也很小,即使有一次两次不吃饭也没关系。多数人好喝茶。大便基本上 每天一次,很少便秘。亦有月经量少不调者。因为胖,大都好出汗,夏季则汗流浃背。这类妇女一超过50岁,便有相当多的人诉关节痛,到晚上双足肿胀,自觉鞋袜紧箍。尿检查亦不见蛋白。腹部整体柔软而膨 满,但无抵抗压痛。”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

黄煌:《我用经方体质辩证》(在北京“全国经方论坛”会上发言稿)开场的话看到有这么多的同道喜欢经方,我从心里感到高兴。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现在被扔在一个角落里!但庆幸的是,来自临床第一线的你们,把眼光盯住经方,这让我欣慰。经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但经方也属于全人类。我这几年一直从事经方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我觉得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要把我们民族的瑰宝传下去,并发扬光大。我曾经在我的网站上发过一篇叫“潜入ICU 的四逆汤”的帖子。所谓的潜入,就是病家邀请我去开方的。我用四逆汤加上了肉桂,附子用了50克,把一个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救了过来。现在这个病人状况非常好,进入用十味温胆汤调理的阶段。市级机关医院ICU病房,一位80多岁的老干部,持续高烧近一个月,成天睡冰袋,各种抗生素,都无效。他们请我去看了。一摸肚子,硕大而且十分松软,下肢浮肿,阴囊肿得像小足球那么大。我开了什么方?真武汤,加肉桂,还加了红参,因为他心率有问题,时快时慢,我说你们要密切注意心功能。肚子已经胀了,营养液千万要少灌,就灌些米汤。按我的说法做了以后,老人的体温很快就从40度下降到39度,然后到38度。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药的效果来得快,经方真得好呀!经方好,真是张张神方!很可惜这些好方,有很多的中医不认识它。我说个笑话。我的一个熟人给弟弟捐肾,手术后自汗不止、发烧,来电话求方。我说很简单,用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就这么个方。她去配药,药房里面的人一皱眉头,这个是什么方?这么一点点药,叫中药方?你们看看,现在有的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已经差到这个程度,连《伤寒论》开首第一方的桂枝汤都不知道。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好!现在北京起来了(指北京举办的“全国经方论坛”),广东起来了(指广州举办的“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加上我们南京主办的“经方医学论坛年会”这样就南北呼应,中国的经方就上来了!但是,不把经方纳入执业医师考试,不从高等教育这个口开始,经方是无法复兴的!还有,药典规定得太死,规定用量过小,根本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现在我开方,20克的柴胡、10克的细辛,都要盖上我的章,否则药房不给配。我们自己限制自己,都要限制死了!希望各位领导要多向北京的高层反映,希望各个中医院校要把经方作为一个主要课程来讲。现在好多中医开的处方,没有结构,没有方,就是一堆药而已!我们经方医生不是卖药的,开方的一旦变成卖药的,那么,经验就无法总结,学术将无法传承!这是开场白,鼓鼓大家的士气,表表我自己的态度。大柴胡汤胡希恕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前辈。80年代《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胡老的几则医案,但就是这几则医案,让我感到十分震惊,眼前为之一亮:这才是真正的中医!胡老擅用大柴胡汤,同道们称他为“大柴胡”,病人听不懂,只因见胡老喜用大茶壶喝茶,故传为胡老是“大茶壶医生”。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方,是一首典型的经方,临床非常有效。南京市立医院ICU病房有一个86岁高龄的老太太,因肺部感染住院,住院以后很快就神志昏迷,大小便不通,最后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嘱准备后事。老太太的女儿提要求,说老太太一生相信中医,最后的关头一定要让中医给她看看。他们找到了我。当时老人插着呼吸机,神志昏迷,但当我按压她的上腹部的时候,老人眉头紧皱。我当场就说:有救!为什么?因为有大柴胡汤证。按之心下满痛,是张仲景用大柴胡汤的客观指证。不过,据我的经验,治疗肺部感染,大柴胡汤一定要加上栀子、厚朴。第一天,没有反应。我说你们怎么服的?原来老人有

刘渡舟医案经典

刘渡舟医案经典 刘渡舟医案经典五苓散是《伤寒论》的一张名方,其主要功能为健脾通阳,化气利水。《医方集解》谓“五苓散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等。现代临床医生运用五苓散治疗范围更广,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肠炎,泌尿系感染,心脏病浮肿等,但较少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笔者在临床运用此方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郁证)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熊某某,男,35岁,工人,缘于1995年7月酷暑之日,于大汗之后淋冷水浴,随即又在空调房中酣睡。当时甚觉凉快,醒后即感周身不适,说不出的难受,烦躁,口渴,心悸,自汗,且伴少腹拘急,小便涩滞灼热、淋沥不畅,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因工作需要,症状无明显缓解即出院。后又回当地经用中、西药反复治疗,心悸、自汗症状时有缓解,然其心烦、尿频、小便灼热、少腹隐痛诸症不减,并在饮酒及劳累后加剧,且口干口苦,喜饮热饮,纳可,大便干结,睡眠尚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细弦滑,1997年5月29日住省中医院,即辨证为膀胱湿热兼心气不足,治予清热利湿剂,拟八正散加减:生地20g,木通10g,

淡竹叶10g,生甘草10g,丹皮10g,生栀子10g,柴胡10g,枳实15g,白芍10g,乌药10g,川楝子15g,生山楂20g。&nbsp; &nbsp; 服上药5剂后,患者少腹胀痛依旧,尿频灼热,小便涩滞感反而加剧,大便通畅,但肛门出现灼热感,且心烦,渴喜热饮,舌暗红、苔薄稍黄,脉沉缓。考虑药不对症,当属辨证不确切。故又细究病因:病人缘于酷暑大汗之际淋冷水浴,睡空调房而致病,病因当为寒湿郁闭皮毛,风寒外束,内射于肺,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气机郁阻故致郁证,改用五苓散,取其通阳化气利水之功。处方:桂枝6g,白术15g,泽泻15g,猪苓15g,茯苓20g,生甘草6g,玉米须30g,白茅根15g,郁金10g,远志6g,石菖蒲6g。服上药3剂,患者两便灼热感明显减轻,稍觉少腹隐痛。药已见效,守上7剂后痊愈出院此症历时2年,服用过许多中西药物,竟然以五苓散加味而收效。究其原因,乃五苓散通阳化气,健脾利水作用。病者缘于寒湿郁闭,肺失宣肃,津液失布,水道不调。虽有心烦、大汗出而口渴,不为下焦湿热,乃津液不布。张隐庵云:“大汗出而口渴者,乃津液之不能上输,用五苓散主之以助脾。”(《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患者口渴而喜热饮即可证明。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腠理毫毛与三焦膀胱显然有着表里对应关系,在病理状态下,是会互相影响。如膀胱气化正常,则将水精之清中之清者,经肺气与上焦的宣

黄煌教授儿科经方

黄煌教授儿科经方 绪言 小儿体质的特点:多变,易愈。 小儿诊断的重点: 1、望诊——精神状态、心理行为特征、体型体貌特征、舌诊、咽喉诊; 2、切诊——腹诊。 服药问题: 1、用量:小儿用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2、疗程:小儿服中药,中病即止,不宜长期服药,特别是那些味苦、具有清热泻下发汗作用的药物; 3、慎用的药物:麻黄、大黄、黄连、黄芩、人参、附子等。 较多见的儿科疾病:1.过敏,2.精神性疾病,3.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者,用抗生素无效), 4.功能性疾病(类固醇及抗生素无效,且用错了药会造成易感,将来更易发病。因为破坏了免疫系统). 经方为何有效? 1. 历代相传的经验。适应证明确,方证明确,所以有效。>1800years 2. 注重整体,个别差异。中医治病的人。西医治人的病。病皆与人体结合。中医重视”人”。人就是一个整体,如胖瘦,精神状态…..等等。重视精神状态,心里特征,感觉。调体质,调精神,心里,将内在平衡调好,病就好了。例如,半夏厚朴汤. 3. 天然植物药材,甚至是食物,如生姜,大枣,山药。相对的安全,可长时间使用。 4. 以口服为主,不打针。甘草泻心汤治口疮,可服许多年,味道好,不必加减。 儿科经方 一、半夏厚朴汤古代治疗咽中异物感的专方,有理气除胀、化痰利咽的功效,适用于以咽喉异物感乃至躯体感觉异常、腹胀、恶心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体质要求】 1、营养状况较好; 2、易于精神紧张,目睛大而明亮,眼神飘忽不定,情感丰富而起伏较大; 3、食欲不佳,受情绪影响较大。 适用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鼻衄; 2、厌食症、消化不良; 3、神经性皮炎、湿疹; 4、过敏性紫癜; 5、儿童睡眠障碍、儿童焦虑症与抑郁症、自闭症。 适应症:小儿发烧咽痛,伴上消化道症状:腹胀,呕吐,食欲不振 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生姜,紫苏(葉)梗15克,7à4碗,分4碗。日四服。 (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连翘15克,枳实15克为八味除烦汤) 原用于妇人,感觉,呼吸,与消化道疾病有关。功效: 1. 消除咽喉异物感,咽痒,疼痛,不适,恶心。也可消除全身其它器官异样感觉。 2.缓解心理压力,使人觉得舒服。例如,小孩哭后不适,可服此。 3.促进胃肠蠕动。因使全身放鬆。心理变化大,会影响到消化道。Monday morning syndrome: 因未放鬆。星期日晚紧张后,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所以开始出现喉痒等感冒症状。 先伤气(情绪)emotional upset 后伤食(消化不良)digestive trouble 再伤寒(喉痛,发烧,扁桃体肿大swollen gland.苔厚等食积症状之感冒)coldfever 。苔厚,腹诊较硬,有气。敲有咚咚声。

黄煌用经方四逆散合猪苓汤治疗尿失禁医案资料讲解

黄煌用经方四逆散合猪苓汤治疗尿失禁医 案

(转载)黄煌用经方四逆散合猪苓汤治疗尿失禁医案 近日,一则男女街头热舞的视频在社交网站上走红,走红的原因并非两人衣着暴露的跳舞和姿势妖娆,而是在两人街头热舞的过程中,女子突然尿失禁,直接尿在了身下赤裸上身的男伴身上,尴尬异常。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女性为甚。尿失禁这一现象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 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猪苓汤合四逆散加栀子处方如下:柴胡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生甘草1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栀子10克。 患者,女,约33岁,体型中等偏丰满。10年前患者因分娩导致尿道括约肌撕裂,遂发生尿失禁,经县医院泌外缝合后,置尿管,拔除尿管后,发现尿道半侧括约肌萎缩,仅余粘膜,再次发生尿失禁。遂赴省医科大学一附院泌外科求治,手术前拟给予折叠术,术中未告知病人,即改为悬吊术,术后置尿管一个月,拔除尿管后,仍发生尿失禁。

现尿频9年,24小时都得用折叠的卫生纸作为尿布垫着,且月经期间更重,月经过后五六天才稍轻。年纪轻轻,得了此病,整天心烦,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经诊断:压力性尿失禁;该患者尿道经两次手术,布满瘢痕,解剖层次紊乱,组织界限不明,已不适合再做手术。于手术无效后,也曾吃过河南中医学院一位硕士开的中药,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缩泉丸、桑螵蛸散,均没有效果。经信函请教黄煌先生,开经方猪苓汤合四逆散加栀子给予治疗。 至3月13日,患者服用五剂,自述好像有一点效果,但不明显。服药期间来了一次月经,尿频症状仍旧。嘱其继续服用。 至服用二十剂,尿失禁有明显好转,表现在晚上尿失禁的情况比过去好转,嘱原方继续服用一段时间。 按:妇女尿失禁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其定义为不自主性的尿液排出,不但容易泌尿道感染以及局部皮肤搔痒破溃等,还给人带来的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以及社交隔离。导致个人及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等痛苦,非常人所能体会。所谓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由某些原因导致腹肌突然收缩,腹压增加,以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引起腹压突然增多的原因很多,例如,突然大笑、打喷嚏、咳嗽和突然用力提起重物等等。一般中老年妇女比较多见。这位患

[推荐]黄煌经方医案——肿瘤患者的良方——柴苓汤

[推荐]黄煌经方医案——肿瘤患者的良方——柴苓汤 吴某某,男,62岁,于2003年7月15日因胃癌进行手术,术后化疗多次,感觉身体不适寻师调养,主要症状为口苦泛酸,纳谷不香,疲劳乏力,大便稀溏,舌体胖大有齿印。师给与柴苓汤原方:柴胡6克,黄芩6克,制半夏6克,党参10克,炙甘草3克,肉桂5克(后下),白术12克,茯苓20克,猪苓20克,泽泻12克,干姜6克,红枣20克。15剂药后病人自我感觉良好,食欲增加,大便正常。原方续服至今,下肢不肿,面色红润,体重稳中有升。波按:中药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是不如放化疗的,至少是不如它来的直接,这是事实,我们应当接受。但中医对于肿瘤病人的治疗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中医的优势在扶正。在放化疗时,如果能配合服用中药进行调理,那会是大有益处的。肿瘤病人手术或放化疗前后来就诊,黄师大半是会给予柴苓汤的。那时的病人的症状大多会出现恶心、口苦咽干、胸闷、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小柴胡汤证和水样便、口渴、浮肿、舌体胖大边见齿痕等五苓散证,将小柴胡汤和五苓散合方能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余姑父,去年年末查出胃癌肺转移,过年看望时见其畏寒怕冷、咳嗽频作、食欲不振、下肢浮肿,给予柴苓汤加连翘,服用后感觉甚好,食欲渐佳,畏寒感及浮肿皆有好转,至今健在,此方一直服用着。如果

见其人舌有紫气,便用活血化瘀,滥用攻伐,则必然导致正气愈伤。因此,从病人的实际体质状态出发,把握病中的人,更为现实。读后解析:应用柴苓汤必须具备有小柴胡证(恶心、口苦咽干、胸闷、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和五苓散证(水样便、口渴、浮肿、舌体胖大边见齿痕等)才能应用。这类病证以肿瘤经放、化疗以后多见。用后能恢复饮食,改善体力。符合中医治疗肿瘤“留人治病”的宗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