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成都市川化中学李欣婷138********

摘要:

情境教学可以看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师所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中,学生不断通过情境中的活动获得新知识,在活动中形成各种能力和技能。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转化,在教学设计时,倡导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本文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分析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情境;自主探索;教学策略

一、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转化,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等。教师利用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课堂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提前的预测和判断,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体验教学的过程。

二、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原则

2.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情境应着力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创设,每一节课都有其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包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各个方面。新课程强调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情境教学中,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而应突出引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去“获取”。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才能顺利完成。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突显出其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使得教学更有效。

2.2情境创设应从现实背景中提出,要有利于合作学习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都是地理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的机会,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源于生活,从现实背景中提出。这不仅有利于学习课本内容,而且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地理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常常创设一种小组合作协同解决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合作学习将个人竞争

转化为小组竞争,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三、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3.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置情境教学

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子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介绍“环境保护”时,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出自然的优美,山的清秀,流水潺潺声,如图:

让学生容入进自然的和谐中,接着又播放出一组环境被污染后的地理漫画图:

优美的山水画与发人深省的漫画形成巨大的反差,为问题提出做好情境铺垫。再如在讲授地理景观的差异性时,引用荒漠、草原、森林中不同的景色,形成直接的视觉差异。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能把许多静态的文字、图片、资料设计成动态的画面,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能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更大的

拓展。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增强直观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3.2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尝试把实验教学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拓其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谓地理实验教学就是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人为地使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地理实验也是验证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的方法之一。例如:在讲述洋流的形成时,可利用一透明茶杯泡好茶叶,用嘴沿着杯口轻轻吹动茶水,让学生注意观察茶水的运动,并注意茶叶的运动,由此放大拓展到现实中海水也是在大气的动力下运动的,讲述风海流和上升补偿流的形成及性质。在“热力环流”教学中,可以设计实验:在教室讲台前烧一杯水,观察水开时烧杯中间、边缘气泡的运动;或者是烧一小堆纸,观察灰烬的运动情况。

3.3具体教学案例分析——环境污染问题教学

1.环境问题的由来

师: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哪两部分?

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师: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

就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面扩大了——增强了——改变了——提高了——丰富了—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问题。如何形成的呢?

师:从环境问题形成过程来看,当出现索取>赐子、排放>净化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以分成几种表现?(分析问题)

生:两种。即生态平衡失调与环境污染。

师:从这个过程让我们想起恩格斯的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2.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没有环境污染?举例子来说明。(从问题情境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有用的地理,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列举身边能感受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师:刚刚大家很好的揭发了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现在大家先来看两张图片,判断是什么污染?

(问题情景设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

生:大气污染。

师:什么是大气污染?(从问题情境出发,分析问题)

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占0.03%)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

师:针对环境污染,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环境污染?大家进行分组讨论。(进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

学生团队精神,并有效的将课堂和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 3.课堂小结

教师:人类的文明进程不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是人类的“文明”如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那么大自然将真的会剥夺人类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家园,让我们携手共同爱护这个美丽的家园。

四、结束语

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问题情境教学仅仅只出现在一些理论文章研究中,我国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被动的追随,过分重视课本内容,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封闭、定式,缺乏应用的综合性,灵活性,求异性的创新性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完全脱离,不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更不用说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置情境教学,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课堂实践出发,进行了不同地理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探究,旨在把地理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让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能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参考文献:

1.徐玉书. 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几组概念辨析[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03)

2.李刚. 激发主动性,轻松学高中地理[J]. 中学政史地(高中地理), 2006,(09) 3.尤华云. 用新的教材观指导教学实践[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7,(01) 4.方向阳.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评价研究[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