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方案

塔吊基础方案
塔吊基础方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一、设计文件及地质资料 (1)

二、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1)

第三节施工部署 (2)

第四节塔吊基础 (2)

一、地质情况 (2)

二、塔吊基础设计 (5)

第五节、预埋螺栓的安装 (13)

第六节、承台施工方法 (14)

第七节、附图 (15)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设计文件及地质资料

1、xxx施工图纸。

2、xxx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QTZ80 (60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中联建工)。

第二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

建设单位:xxx

施工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建设规模:桩基础,框架结构,1幢地上6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xxx 平方米;其中:地下室为设备用房;首层为值班休息室、管理室、学生活动室等;第2至6层为学生宿舍,外墙装修采用砖饰面。

第三节施工部署

本工程计划安装1台QTZ80(6013)自升塔式起重机,计划安装在 (J轴×13轴),塔吊安装高度约为46m,共计安装16个标准节。最大起重高度40m,首次安装高度46m。本工程塔吊基础桩在工程桩施工的同时插入进行,塔吊在基坑施工时即可投入使用,解决材料的垂直及水平运输。

QTZ80(6013)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臂长60米,额定最大起重量为6吨,额定起重力矩80吨·米,最大独立高度为46m。

第四节塔吊基础

一、地质情况

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土层主要自上而下为:

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等将场地内岩土分层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第(1)层人工填土:为杂填土或素填土。杂填土为杂色,结构松散,由多量砖块、碎石、砼块岩块等建筑垃圾、砂土及黏性土组成;场地内主要在1~7、9~18号孔有揭露;素填土为灰褐色、褐色、黄褐色、灰黄色,由黏性土、碎石、砂土等组成;场地内主要在8、9、13、17、19、20、55~57、84、85、104~108孔有揭露;层厚:1.70~6.00m。

2、冲积土层(Qal)

主要由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砂土及淤泥等组成。

第(2a)层淤泥:局部为淤泥质土,灰黑、黄色,流塑,含粉细砂及腐木,有臭味;层顶埋深2.50~6.00米,层厚0.80~4.30m,场地内主要分布在实训楼西部12、14、17、19、55、85号孔有揭露。

第(2)层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黄色、黄红色,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含粉细砂,局部含中砂。按其稠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2-1)层:可塑,局部为软塑,层顶埋深1.80~8.30米,层厚0.60~6.20米,场地内分布较普遍,仅8号孔未见揭露。

(2-2)层:硬塑,层面埋深1.70~8.00米,层厚1.00~5.50米,场地内主要在2~4、8、11、13、18、55、56、106、108号孔层顶埋深:5.00~9.30m。

第(3)层细砂:局部为粉砂、灰黄色、黄色,松散~稍密,以稍密为主,饱和,颗粒均匀。按其密实度可分为第二亚层:

(3-1)层松散、层顶埋深:5.00~9.30m,层厚:0.8~1.70m。零星分布,场地内主要在84、106号孔有揭露。

(3-2)层:稍密,层层顶埋深:4.00~9.50m,层厚0.70~3.30米,场地内主要在1~3、7、10、11、13、16号孔有揭露。

(4)层:粗砂,局部为中砂,灰黄色、黄色,松散~稍密,以稍密为主,饱和,颗粒不均。按其密实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4-1)层:松散、层顶埋深:5.00~11.00m,层厚:0.4~1.10m。场地内主要在105~107号孔有揭露。

(4-2)层:稍密、层顶埋深:5.00~11.00m,层厚:0.4~1.10m。场地内主要在105~107号孔有揭露。

第(5)层:粉质粘土、粘土:灰黄色、黄红色,可塑~硬塑,以可塑为主,含粉细砂。按其稠度可分为二个亚层。

(5-1)层:可塑,层顶埋深:5.70~12.80m,层厚:1.1~2.20m。场地内主要在9~11、16、20号孔有揭露。

(5-2)层:硬塑,层顶埋深:6.20~9.20m,层厚:0.8~3.60m。场地内主要在1、7、8、10、16号孔有揭露。

3、残积土层(Qel)

第(6)层:粉土:褐色、棕褐色,稍密~密实,以中密为主,含多量粉细砂,为原岩风化残积土,遇水变软。按其稠度可分为三个亚层。

(6-1)层:稍密;湿,层顶埋深:7.80~9.80米,层厚1.60~3.80米,场内主要在9、84、85号孔有揭露。

(6-2)层:中密;稍湿,层顶埋深:8.60~11.20米,层厚1.50~3.20米,场内主要在1、3~5、13、104、105、107号孔有揭露。

(6-3)层:密实;稍湿,层顶埋深:8.80~11.30米,层厚0.70~2.40米,场内主要在1、6、9号孔有揭露。

第(7)层:粉质土:局部为粘土,褐色、棕褐色,可塑~坚硬,含粉细砂,为原岩风化积土。遇水软化崩解。按其稠度可分为三个亚层

(7-1)层:可塑(稍密),层顶埋深:6.30~10.50米,层厚0.70~3.30米。场内主要在6、10、15、18、55~57、84号孔有揭露。

(7-2)层:硬塑;层顶埋深:8.30~12.10米,层厚0.60~2.70米。场内主要在7、8、15、104、106、108号孔有揭露。

(7-3)层:坚硬;层顶埋深:7.40~13.30米,层厚0.90~4.10米。场地内主要在3、12~14、16~18、20、56、84、108号孔有揭露。

4、基岩

第(8)层基岩:属第三系始新统~古新统布新作(E1-2b)沉积岩,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和粗砂岩;以泥质粉砂岩为主,褐色,泥、钙质胶结,按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四个风化带:

(8-C)层:全风化,岩芯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层顶埋:10.70~14.60m,层厚:0.70~3.20。采芯率60~98%,场地分布较普遍,仅在1、2、4~6、13、15、18、104号孔有揭露。

(8-I)层:强风化,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岩心破碎、呈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极破碎,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层顶埋深:8.7~16.8m,层厚:0.50~4.30。采芯率45~95%,场地分布较普遍,仅在2、5、8、13、14号孔有揭露。

(8-M)层:中等风化,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及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V级;层顶埋深:12.00~18.40m,揭露层厚:0.50~4.90。采芯率60~100%,场地分布较普遍,仅在16、20、84号孔有揭露。

(8-S)层:微风化,岩芯完整,呈柱状、长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层顶埋深:11.70~19.90m,揭露层厚:0.70~6.80。采芯率83~100%,场地分布较普遍,仅在7、10号孔未钻至该层。

本工程塔吊基础范围内地质情况参照地质钻探孔105。

第一层:素填土(褐色),分层厚度2.6米地层编号:1

第二层:粉质粘土(灰黄、灰红),分层厚度5.2米地层编号:2-1

第三层:粉土(褐色),分层厚度3.8米地层编号:6-1

第四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1.5米地层编号:8-I

第五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1.8米地层编号:8-M

第六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1.0米地层编号:8-I

第七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1.1米地层编号:8-M

第八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分层厚度3.2米地层编号:8-S

二、塔吊基础设计

塔机基础设计要根据其说明书提供的基础资料,结合现场实际的地质情况进行。

1、塔吊基础的选择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塔吊基础采用4根Φ500静压,管桩桩长约11米,桩端支承在中风化岩层,桩身构造与本工程的工程桩相同,桩入承台0.1m,桩钢筋锚入承台长度1m。桩、承台、底板、钻探孔105相应标高见附图三。

2、塔吊尺寸及配筋

1#塔吊基础的尺寸b×b×h=5000×5000×1500mm,桩间距4m,基础做法见附图。塔吊基础砼强度等级,根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第4.4.2要求,基础砼强度等级采用C35。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达80%后可安装塔身。

3、塔吊基础验算

塔机固定在基础上,未采用附着装置前,塔机对基础产生的荷载值,基础所受的荷载最大,依此最不利条件对基础进行验算。

2)、计算书:

塔吊基础设计(四桩)计算书

工程名称:学生宿舍(自编号S -3)及连廊工程1幢

编制单位:

1.计算参数

(1)基本参数

采用1台QTZ160塔式起重机,塔身尺寸1.80m,现场地面标高0.00m ,承台面标高-0.50m ;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地下水位-1.00m 。

1)塔吊基础受力情况

基础顶面所受倾覆力矩

基础所受扭矩基础顶面所受水平力基础顶面所受垂直力

比较桩基础塔吊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塔吊基础按非工作状态计算如图

F k =624.50kN,F h =97.00kN

M=2695.10+97.00×1.40=2830.90kN .m

F k ,=624.50×1.35=843.08kN,F h ,=97.00×1.35=130.95kN

M k =(2695.10+97.00×1.40)×1.35=3821.72kN .m

2)桩顶以下岩土力学资料 sik

3

基础桩采用4根φ500预应力管桩,桩顶标高-1.90m;桩混凝土等级C80,f C=14.30N/mm2 ,E C=3.00×104N/mm2;f t=1.43N/mm2,桩长11.00m,壁厚125mm;钢筋HRB335,f y=300.00N/mm2,E s=2.00×105N/mm2

承台尺寸长(a)=5.00m,宽(b)=5.00m,高(h)=1.50m;桩中心与承台中心2.00m,承台面标高-0.50m;承台混凝土等级C35,f t=1.57N/mm2,f C=16.70N/mm2,γ砼=25kN/m3

G k=abhγ砼=5.00×5.00×1.50×25=937.50kN

塔吊基础尺寸示意图

2.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1)竖向力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 k=(F k+G k)/n=(624.50+937.50)/4=390.50kN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按照Mx作用在对角线进行计算,M x=M k=2830.90kN.m,y i=2.00×20.5=2.83m

N k =(F k+G k)/n±M x y i/Σ

y i2=(624.50+937.50)/4±(2830.90×2.83)/(2×2.832)=390.50±500.16

N kmax=890.66kN, N kmin=-109.66kN (基桩承受竖向拉力)

(2)水平力

H ik=F h/n=97.00/4=24.25kN

3.单桩允许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管桩外径d=500mm=0.50m,内径d1=500-2×110=280mm=0.28m,h b=1.50

h b/d=1.50/0.50=3.00,λp=0.16×3.00=0.48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A j=π(d2-d12)/4=3.14×(0.502-0.282)/4=0.13m2,A pl=πd12/4=3.14×0.282/4=0.06m2

Q sk=u∑q sik i=πd∑q sik i=3.14×0.50×621.80=976.23kN

Q pk=q pk(A j+λp A pl)=4000.00×(0.13+0.48×0.06)=635.20kN,Q uk= Q sk+

Q pk=976.23+635.20=1611.43kN

R a=1/KQ uk=1/2×1611.43=805.72kN

(2)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 k=390.50kN<R a=805.72kN,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N kmax=890.66kN<R a=1.2×805.72=966.86kN,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4.桩基水平承载力验算

(1)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I=π(d4-d14)/64=3.14×(0.504-0.284)/64=0.0028m4

EI=E c I=3.00×107×0.0028=84000kN.m2

查表得:m=6.00×103kN/m4,X oa=0.010m

b o=0.9(1.5d+0.5)=1.13m=1130mm

α=(mb o/ E C I)0.2=(6.00×1000×1.13/84000)0.2=0.60

αL=0.60×11.00=6.60>4,按αL=4,查表得:υx=2.441

R Ha=0.75×(α3EI/υx)χoa=0.75×(0.603×84000/2.441)×0.01=55.75kN

(2)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

H ik=24.25kN<R ha=55.75kN,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

5.抗拔桩基承载力验算

(1)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T gk=1/nu1Σλi q sik L i=1/4×(2.00×2+0.50)×4×433.06=1948.77kN

T uk=Σλi q sik u i L i=433.06×3.14×0.50=679.90kN

(2)抗拔承载力计算

G gp=5.00×5.00×10.90×(18.80-10)/4=772.00kN

G p=(3.14×0.502-3.14×(0.282)/4×11.00×(25-10)=26.13kN

T gk/2+G gp=1948.77/2+772.00=1746.39kN>N kmin=109.66kN,基桩呈整体性破坏的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

T uk/2+G p=679.90/2+26.13=366.08kN>N kmin=109.66kN,基桩呈非整体性破坏的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

6.抗倾覆验算

a1=5.00/2=2.50m,b i=5.00/2+2.00=4.50m

倾覆力矩M倾=M+F h h=2695+97.00×(00.50)=2646.50kN.m

抗倾覆力矩M抗=(F k+G k)a i+2(T uk/2+G p)b i

=(624.50+937.50)×2.50+2×(679.90/2+26.13)×4.50=7199.72kN.m

M抗/M倾=7199.72/2646.50=2.72

抗倾覆验算2.72>1.6,满足要求。

7.桩身承载力验算

(1)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按照M x作用在对角线进行计算,M x=M k=3821.72kN.m,y i=2.00×20.5=2.83m

N k=(F k‘+1.2Gk)/n±M x y i/Σy i2=(843.08+1.2×937.50)/4±(3821.72×2.83)/(2×2.832) =492.02±675.22

N kmax=1167.24kN,N kmin=-183.20kN

Ψc=0.85,Ψc f c A j=0.85×14.30×1000×0.13=1580.15kN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1580.15kN>N kmax=1167.24kN,满足要求。

(2)预制桩插筋受拉承载力验算

插筋采用HRB335,f y=300.00N/mm2,取6 20,A s=6×314=1884mm2

f y A s=300×1884=565200N=565.20kN

f y A s=565.20kN>N kmin=183.20kN,正截面受拉承载力满足要求。

M倾/(4x1A s)=2646.50×1000/(4×2.00×1884)=175.59N/mm2

M倾/(4x1A s)=175.59N/mm2<300.00N/mm2,满足要求。

(3)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1)塔身边冲切承载力计算

Fι=F-1.2ΣQ ik=F k,=843.08kN,h o=1.50-0.10=1.40m=1400mm

βhp=1.0+[(2000-1500)/(2000-800)]×(0.9-1.0)=0.96

а0=2.00-0.50/2-1.80/2=0.85m,λ=а0/h o=0.85/1.40=0.61

β0=0.84/(λ+0.2)=0.84/(0.61+0.2)=1.04

u m=4×(1.80+1.40)=12.80m

βhpβ0u m f t h o=0.96×1.04×12.80×1.57×1000×1.40=28089.38kN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28089.38kN>Fι=843.08kN,满足要求。

2)角桩向上冲切力承载力计算

N1=N k,=F k,/n+ M x y i/Σy i2=843.08/4+3821.72×2.83/(2×2.832)=885.99kN

λ1x=λ1y=а0/h o=0.85/1.40=0.61,c1=c2=0.50+0.25=0.75m

V=2N k,=2×885.99=1771.97kN

β1x=β1y=0.56/(λ1x+0.2)=0.56/(0.61+0.2)=0.69

[β1x(c2+а1y/2)+β1y(c1+а1x/2)]βhp f t h o

=0.69×(0.75+0.85/2)×2×0.96×1.57×1000×1.40=3421.49kN

角桩向上冲切承载力=3421.5kN>V=1771.97kN,满足要求。

3)承台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N k,=F k,/n+ M x y i/Σy i2=843.08/4+3821.72×2.83/(2×2.832)=885.99kN

V=2N k,=2×885.99=1771.98kN

βhs=(800/h o)1/4=(800/1400)0.25=0.87,λ=а0/h o=0.85/1.40=0.61

α=1.75/(λ+1)=1.75/(0.61+1)=1.09,b0=5.00m=5000mm

βhsαf t b0h o=0.87×1.09×1.57×1000×5.00×1.40=10421.82kN

承台受剪切承载力=10421.82kN>V=1771.98kN,满足要求。

(4)承台抗弯验算

1)承台弯矩计算

N i=F k,/n+ M x y i/Σy i2=843.08/4+3821.72×2.83/(2×2.832)=885.99kN,X i=2.00m M=ΣN i X i=2×885.99×2.00=3543.96kN.m

2)承台配筋计算

承台采用HRB335,f y=300.00N/mm2

A s=M/0.9f y h o=3543.96×106/(0.9×300×1400)=9376mm2

取30 20 @170mm (钢筋间距满足要求),A s=30×314=9420mm2

承台配筋面积9420mm2>9376mm2,满足要求。

8.计算结果

(1)基础桩

4根φ500 预应力管桩,桩顶标高-1.90m,桩长11.00m;桩混凝土等级80,壁厚125mm,桩顶插筋6 20。

(2)承台

长(a)=5.00m,宽(b)=5.00m,高(h)=1.50m ,桩中心与承台中心 2.00m,承台面标高-0.50m;混凝土等级C35,承台底钢筋采用双向30 20@170mm。

(3)基础大样图

塔吊基础平面图

塔吊基础剖面图

第五节、预埋螺栓的安装

1、地脚螺栓在预埋时,必须用底架或生产厂家随机提供的预埋模具架。

2、放置预埋模具架应注意,焊有角钢的一面向上,并且将钢板上焊有“后”字的一方置于塔机顶升平衡臂的一方。

3、将12颗地脚螺栓分别悬挂在模具架四角薄钢板的孔上,分别戴上一个(或两个)螺帽,使螺帽底面于螺栓顶端的长度为120毫米。

4、将模具架支承起来,使模具架的钢板底面比待浇筑混凝土基础顶面高出20~30毫米。

5、用水准仪将模板的四块钢板较平至相对误差≤1/500。

6、将地脚螺栓上部扶至竖直状态,然后在螺栓下端钩环内置入ф25的长度不少于400毫米的钢筋,并利用它将螺栓下部于绑扎好的钢筋焊接连接成为整体。将螺栓头部用塑料布等物包住以防粘上水泥等杂物。

7、检查模具架的放置方位、水平度误差及螺栓的竖直及固定情况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8、防雷接地的要求:塔机基础捣砼前,承台钢筋网应预留二根Φ12以上的钢筋外露于基础砼外,在塔机整体安装前,该钢筋应与建筑物的防雷联通,预埋螺栓的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第六节、承台施工方法

1、承台模板

承台底浇筑C15混凝土100厚作底模,侧模采用砖模,采用M15 砂浆砌240厚灰砂砖模,具备浇筑垫层条件的,即进行垫层施工,以保护外露的基层土方免受水的浸泡。

2、承台钢筋

○1、钢筋绑扎前要认真对照承台配筋图及说明书开料,底板钢筋通长入承台,接头按设计要求设置。

○2、钢筋绑扎完毕后,必须由项目经理部质安员对照承台配筋图及说明书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再申报监理单位,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承台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承台尺寸5m×5m,厚度1.5m,利用一台混凝土输送泵输送到位。为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动,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保证砼的浇筑质量。采用斜面分层进行浇筑的承台混凝土,布置三道插入式振棒,按斜坡区上中下各一台。混凝土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混凝土初凝后立即浇水湿润,且安排专人每天定期浇水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4、基础静压桩施工:基础静压桩在工程桩施工的同时插入进行,施工工艺详见本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

第七节、附图1、附图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2、附图二“塔吊支腿固定式地基基础荷载”

5、附图三“1#塔吊附近勘察地质柱状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