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农药的污染 (2)

1.1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

1.1.1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

1.1.2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2)

1.1.3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

1.1.4 农药施用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

1.2 农药对农副产品的污染 (3)

1.2.1 施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 (3)

1.2.2 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 (3)

1.2.3 农药的生物富集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影响 (3)

1.3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

2. 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 (4)

2.1 色谱分析测定方法 (4)

2.1.1 纸色谱 (4)

2.1.2 薄层色谱法 (4)

2.1.3 气相色谱法 (5)

2.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5)

2.1.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6)

2.1.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7)

2.1.7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7)

2.2 毛细管电泳法(CE) (7)

2.3 电化学技术 (8)

2.4 酶抑制技术 (8)

2.5 免疫分析法 (9)

3. 农药污染的防治 (10)

3.1 合理使用农药 (10)

3.2 安全使用农药 (10)

3.3 提倡开发、使用无污染农药 (10)

3.4 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 (11)

3.5 进行去污处理 (11)

3.6 采用避毒措施 (11)

4.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发展和使用,农药残留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描述了农药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途经,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供了一些农药污染的防治方法,并对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药污染;测定方法;污染防治;发展趋势

Progress in Analysis Method of the Pesticide

Residue in Foods

Liu Dong-n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Shaanx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esticide,more attention is attached to pesticide residu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ollution way of pesticide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foo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in recent years. Then, some pesticid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ure is provid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to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is prospected.

Key words:pesticide pollution;testing methods;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development trend

农药是一类复杂的精细化工产品,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药品,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根据化学结构又分为有机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生长素除草剂,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还有其他农药如尿嘧啶氯代酚、有机汞或有机锡化合物等。按来源不同,又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剂、微生物)及化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农业丰收,每年约有30万吨近400种农药被加工成l000多种剂型施于农作物,每年通过化学防治病虫害挽回粮食损失20亿--30亿吨,挽回直接经济600亿元。

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量不断加大,其危害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药残留以及污染问题。农药在环境(土壤、水、大气)中的最大负荷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开始引起环境质量发生变化,达到危害人类健康或是危害环境生物数量时称为农药污染。本文通过对目前农药残留的途径及测定方法的罗列,以期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

1. 农药的污染

1.1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1.1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在田间施用的农药,除少部分着落于作物或靶标生物外,大部分着落入农田中,如果是进行土壤处理,则全部施于土壤之中,这样便会造成田间的直接污染。另外,空气中的粉尘和降水也是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来源之一。

性质稳定、分解缓慢、残效期长的农药,如有机氯农药落入土壤中,易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对土壤的污染[1]。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不仅容易被农作物吸收转入农副产品中,还会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及其他有益生物造成危害。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还有可能对后茬敏感的作物造成药害。

1.1.2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田间施药时药剂的挥发或农药厂生产时排出的废气,施过药的作物或土壤以及被污染的水面也会通过挥发使残留的农药进入大气中。大气中的农药还可能随着气流漂移,扩散到附近地区或更远的地方。空气中的除草剂浓度较高时,还会对敏感作物造成药害。

1.1.3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农药可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施入农田的农药随着灌溉或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湖泊;二是存在于大气中或植物表面的农药通过雨水冲刷进入土壤或流入水域;三是农药厂排出的废水、废渣直接进入水域;四是将废弃的农

药包装物扔入水中或在池塘河流中洗刷施药器具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例如,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而使用的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浮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污染较重的一般以田沟水与浅层地下水为主,但因农药在水体的扩散与农药随水流运动而迁移,污染范围较大。其农药对水质污染的顺序一般为:(1)田沟水,(2)河水,(3)海水,(4)自来水,(5)地下水[2]。

1.1.4 农药施用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药施用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可以破坏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除以上提到的对土壤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外,还可杀伤天敌,引起防治对象的再猖獗,造成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影响作物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1.2 农药对农副产品的污染

1.2.1 施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

农药施用后,部分残留于作物表面或植物组织内部,当作物收获时还未来得及分解完毕,就会随之进入各种农、畜产品中,从而造成对农、畜产品的污染[3]。

农药对作物的污染程度与药剂的性质、剂型、施药方式、施药量等有密切关系。内吸性强、渗透性强的农药易造成对作物的污染。例如,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砷制剂不仅易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危害极大,应禁止使用;乳油制剂比粉剂、可湿性粉剂分解慢,在作物体内残留时间长,也应禁止使用。

1.2.2 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

农药在田间使用后容易造成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当作物从土壤或水分中吸收残留的农药,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造成对作物的污染和残留[4]。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的能力因作物种类而异。一般来说,根菜类、薯类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的能力较强,而叶菜类、果菜类的吸收能力较弱。

1.2.3 农药的生物富集及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影响

农药的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生活环境中通过取食或其他方式,能不断地吸

收低剂量的农药,逐渐在其体内积累,并使其体内的药剂浓度比其周围环境或食品中浓度都高。食物链往往是造成生物体农药富集的一种重要因素。残留在生态环境中的农药,通过生物之间由取食所构成的链锁形式进行转移和传递而蓄积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中,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最易受到农药残毒生物富集后的危害。

1.3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对减轻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农药在对作物实施保护的同时也会残留在作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体健康。具体而言,农药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某些高效农药,会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会引发生命危险[5]。因此,为了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良好发展,建立和研究快速、可靠、灵敏、新一代的农药残留测定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2. 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

2.1 色谱分析测定方法

2.1.1 纸色谱

纸色谱法作为一种快速分离和鉴定物质的手段,所见报道较多。为了解决在野外条件下和基层实验室快速、简便、定量地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问题,梁洪军等利用邻联甲苯胺纸色谱法测定了粮食、蔬菜、植物油中有机氯农药,方法检出限达5mg/kg。样品斑点显色清晰、色阶明显。可以进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半定量测定,与国家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相比无显著差异。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等特点[6]。

2.1.2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实质上是以固体吸附剂( 如硅胶、氧化铝等) 为担体,水为固定相溶剂,流动相一般为有机溶剂所组合的分配型层析分离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试剂,简便易行,快速、直观、灵活,可同时用于分析多个样品。但

是,由于灵敏度不高,近年来较少使用,多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筛选。TLC除用特殊的显色剂观察斑点颜色和用R值定性外,与其它技术的联用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对样品中被分离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效薄层色谱( HPTLC)与扫描技术结合,是一种易于建立和掌握的半定量技术。欧盟国家采用自动化多通道展开技术,用HPTLC定量筛选了饮水中256种农药残留[7]。

2.1.3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用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器主要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器(ECD)、氮磷检测器(NPD)、热导检测器(T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质谱检测器(MSD)等。目前农药残留物检测70%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气相色谱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即色谱柱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使用的色谱柱主要是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在农药残留分析上,已从以填充柱为主,发展到以毛细管柱为主。由于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出现,使操作更方便易行。进样系统的不断改进,不但提高了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而且大大增加了进样量,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8]。

2.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机使用的分析检测技术。它既具有气相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又具有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达到同时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多用于农药代谢物、降解物的检测和多残留检测。由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对样品当中不同种类的上百种农药残留同时进行快速扫描、定性、定量的优势,因此使得它在农残检测中显的尤其重要,并已被很多国家研究者开发和应用[9]。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1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了水果或蔬菜中敌敌畏、甲氨磷、二苯胺等189种国内外应用比较普遍的农药的残留,样品的检测限是0.02~0.2μg/g。此方法已应用于苹果、香蕉、黄瓜、生菜、梨等多种果蔬的农残分析。

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对食品中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残留制定了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很多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是0.01mg/kg。因为样品基质复杂,用普通的气相色谱法经常达不到检测要求,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可以较好的提高灵敏度[11]。于维森等采用丙酮、二氯甲烷提取,40℃水浴旋转蒸发近干,以Envi-Carb柱和Sep-Pak-NH2柱净化,以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式分析检测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和除草剂等42种农药残留。所有42种农药均在38min内流出,分离良好,方法最低检出限在0.001~0.005mg/kg(S/N=3)[12]。

美国在2000年建立了水果和蔬菜样品中25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GC-MS 检测方法。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9648-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中检测组分高达500种。

2.1.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它是以HPLC法为基础,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采用高效固定相在线检测手段发展而成的分离分析方法。分离机制是靠被分离组分的分子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表面活性中心的吸附能力差别而分离的[1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分离检测极性强、分子量大及离子型农药,尤其对不易气化或受热易分解的化合物更能显示出它的突出优点。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荧光检测器等。近年来,采用高效色谱柱、高压泵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柱前或柱后衍生化技术、以及计算机联用等,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谱的检测效率、灵敏度、速度和操作自动化程度,现已成为农药残留检测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其缺点是溶剂消耗量大,检测器种类较气相色谱少,灵敏度不如气相色谱高。

食品等农药的残留量一般在10-6-10-9(w/w)或更低的水平,这就要求检测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单使用HPLC来进行测定在很多时候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与其他技术联用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例如,HPLC-MS、HPLC-UV、HPLC-NMR等的联用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得到了应用。今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的研究关键应该在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可测农药的种类,以及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及各种食品原料的分析条件[14]。

2.1.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LC-MS联用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GC-MS联用技术相比,HPLC-MS联用经历了更长时间的研究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一种内喷射式和粒子流式接口技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接起来的新方法,用于分析对热不稳定,分子量较大,难以用气相色谱分析的农药残留。它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另外,研究开发毛细管液相色谱与离子捕获检测器的配合将会大大拓宽液相色谱用于高灵敏度分析农药残留的范围[15]。

2.1.7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超临界流体色谱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色谱流动相,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较长色谱柱;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分析分子量较大、对热不稳定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可与红外、质谱联用。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性质,其粘度小、传质阻力小、扩散速度快,其分离能力和速度可与气相色谱相比。而其密度、溶解力和速度又可与高效液相色谱相当。通过调节压力、温度、流动相组成多重梯度,选择最佳色谱条件,综合利用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弥补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各自的不足,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尤其突出的特点是SFC 可以与大部分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相连,如FID,FPD,NPD,ECD,UV以及MS,FTIR等都能用。这样就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许多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上需经过衍生化才能分析的农药,都可以用SFC直接测定。SFC 可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脂类物质分离,这对于在含有脂肪的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流体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联合应用,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分离分析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基础[16]。

2.2 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CE)起源于1967年Hejerten发表的博士论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毛细管柱内的不同带电粒子(离子、分子或衍生物),在高压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在背景缓冲液中定向迁移,从而进行分离。毛细管电泳根据其原理可分为毛细管区带电泳(简称CZE)、毛细管凝胶电泳(简称CGE)、毛细管胶束电动电泳(简称MECC)、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简称IEP)、毛细管等速聚焦电泳(简称TTP)。在

农药残留分析中,毛细管区带电泳(CZE)的运用最为广泛。

CE具有高分离性能、分析速度快、运行成本低、应用范围广、低超微量进样和几乎没有废液等优点。它非常适合用于那些难以用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离子化样品的分离与分析,其分离效率可达数百万理论塔板数,操作简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毛细管电泳尚缺乏灵敏度很高的检测器,可利用的紫外检测器虽能检测几个皮克,但因样品量只用几个纳升的体积,故所用样品浓度被限制10-6。因此,只有研究开发灵敏度更高的检测系统,毛细管区带电泳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17]。

2.3 电化学技术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近年来在有机分析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较大的潜力和优越性,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有一些研究结合了化学计量学(chemometrics),大大提高了分析的范围。极谱法(polargraphic ana1ysis,PA)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尤其是在样品前处理上可简化许多步骤,适于现场检测,但需特殊的选择性电极,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陈文等提出了在0.40mol/L氢氧化钠底液中对碱解后的有机磷农药进行单扫描极谱测定的方法,获得了辛硫磷残留量检测的最佳条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辛硫磷0.12~160μg/mL,甲基对硫磷0.5~200μg/mL,水胺硫磷0.20~160μg/mL,甲胺磷0.1~1.0ng/mL,氧化乐果0.09~160μg/mL。刘生明等以甲硫醇银、硫化银为活性材料制得甲硫醇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的固态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pH为9.3的0.035mo1/dm3Na2B4O7-0.1mo1/dm3NaOH-1.0 mo1/dm3Na2SO4中,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l×10-2 mo1/dm3。响应斜率为0.58mv/px,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量可用醋酸乙酯图或甲醇水溶液提取后利用其线性条件下水解成甲硫醇离子的特性,用该电极测定,检出限为2mg/g[6]。

2.4 酶抑制技术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品种繁多,分子结构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如果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提取液中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反之则不然。

利用昆虫毒理学反应的这种共性,在酶反应试验中加入底物和显色剂观察颜色的变化或测定酶与某种特定化合物反应的物理化学信号的变化,可判断是否存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18]。

目前,国内外对酶抑制技术测定农药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异。首先,所使用酯酶的种类有所不同,国外大量的报道都是利用来源于动物的胆碱酯酶,国内除动物胆碱酯酶外还使用了植物酯酶。在检测方式上,国外学者侧重于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国内对光度法研究较多,在传感器方面研究较少。

而且,酶抑制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乙酰胆碱酯酶的制备比较困难,国内还不能大量制备,并且保存时间短,酶失活较严重,酶的来源不稳定,不同来源的酶造成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性较差。部分样品对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丁酰胆碱酯酶及植物酯酶虽然易得,但测定时专一性较差,假阳性率较高。生物传感器能克服光度法的一些缺点,但是酶在固定化过程中易失活,使用后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现在所采取的酶复活方式还没有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19]。

2.5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IA)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半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利用标记物的生物或物理或化学放大作用,对样品中特定的农药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免疫分析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分析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一般不需要贵重仪器,可大大简化甚至省去前处理过程,容易普及和推广。若开发成试剂盒,可广泛用于现场样品和大量样品的快速监测。目前,酶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十分活跃。该方法是利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类农药具有抑制靶标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生化反应作用,用于对相应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定性定量检测。此法既可以检验单一农药残留量,又可以检出多种农药的综合残留量。利用此方法对蔬菜、水果、果品和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量测定,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16]。目前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多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ELISA)和固相放射免疫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是通过在合适的载体上,酶标记的限定量抗原与未知抗原(农药)竞争固相抗体结合位点或固相抗原与未知抗原竞争限定量的酶标记抗体结合位点,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一定底物参与下,复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使其

水解,氧化或还原成另一种带色产物。根据有色产物的出现,客观反映酶的存在,即酶标抗原-抗体或酶标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存在。由于酶的降解底物水平与显色程度成正比,通过眼观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即可定性或定量检测未知抗原。采用ELISA 方法,检测设备简单,只需一台酶标仪,即可检出极微量的农药抗原成分。例如检测黄瓜、梨等食品中三唑酮的残留量,最低检出限量为40 ng/kg,回收率为92.44%- 98.18%。

固相放射免疫技术是采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抗原与未知抗原(农药)竞争限定量的固相抗体结合位点,而后通过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放射性强度的改变,即可确定未知抗原的存在及其含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EIA方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并在90年代优先开发研究利用。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发出40多种农药的EIA方法,其中用于田间快速筛选的EIA试剂盒已商品化[20]。

尽管我们现在所掌握的技术可以检测到残留的大多数农药并测定其含量是否超标,我们自身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转变以往的态度,科学的去对待、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做好农药的防治工作。

3. 农药污染的防治

3.1 合理使用农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选适宜的农药品种、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方法,合理混用农药,从而达到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减轻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目的[21]。

3.2 安全使用农药

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有关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在相应的作物上施药,禁止、限制在蔬菜、瓜果、烟叶、茶叶、中草药等作物上使用高毒农药,避免使用高毒农药防治家庭卫生害虫。

3.3 提倡开发、使用无污染农药

在农药的使用中尽量选用无污染农药,如生物农药、低残留化学农药,种植转基因作物或抗病虫草害的作物品种。

3.4 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

装过农药的空箱、空瓶等要集中处理,不准用于盛装粮食、油、水、食品和饲料等,更不能随意扔入河塘、湖泊当中。

3.5 进行去污处理

对于食品或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清除农药残留的效果。如对于残留有农药的蔬菜、水果,可利用清水冲洗的办法,清洗后的水果削皮食用;残留于稻谷中的农药,脱去谷壳即去除了大部分残留,食用前蒸煮基本上可把其中的农药残留全部消除。

3.6 采用避毒措施

对于已遭受农药污染尚有农药残留的农田,可采用避毒措施以减少农药对作物的污染,即在一定时期内不种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如根菜类、薯类等,而代之以种植那些叶菜类、果实类等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也可改变耕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的方式,减少农药的污染。

4.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农药残留是制约和限制我国蔬菜、大米出口的重大隐患,目前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指标不断增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也逐渐降低,这些现实状况对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能力提出了挑战。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推广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已迫在眉睫。

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目前发展趋势为;一是更灵敏,二是更快速。对于农药残留在生物链中的聚集,比如肉类食品、奶制品中农药残留,就需要更灵敏的检测技术才能检测出来。而对于在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需要的是快速方便的检测,最好能现场检测。通过这方面技术的提高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陈苏敏, 胡启山, 郭鹏程, 等. 农药污染及其危害的有效防控[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4) :

94-95.

[2]乔明晓, 王云峰.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 (10) : 104.

[3]单正军, 陈祖义. 农产品农药污染途径分析[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29 (3) : 40-49.

[4]王玉霞, 赵晓宇, 张先成, 等.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J]. 国土与自然资源

研究, 2008, (4) : 69-70.

[5]罗民, 浅论当今农药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的措施[J]. 科技向导, 2010, (5) : 147-172.

[6]阮长青, 黄明海, 徐宗良.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A].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

报,2003, 15 (4) : 70-75.

[7]孙震, 顾亚萍, 钱和. 果蔬中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B]. 食品科技, 2007, (1) : 15-19.

[8]柴丽月, 常卫民, 陈树兵, 胡秋辉.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A]. 食品科学, 2006, 27

(7) : 260-264.

[9]万正凯, 何娟, 康长安, 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A].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6, 12 (1) : 51-58.

[1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分析蔬菜或水果中189种农药残留化合

物[J]. 环境化学, 2001, 20 (5) : 517-520.

[11]吴素蕊, 刘春芬, 阚建全. 质谱技术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

剂, 2004, (1) : 115-118.

[12]刘飞. 色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J].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09, 6 (6).

[13]张璐, 易敏之, 吕红,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A].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3 (6) : 60-62.

[14]陈静.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新进展[J]. 粮食加工, 2006, 31 (6) : 82-85.

[15]付颖.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J]. 农药, 2001, 40 (6) : 5-7.

[16]王爽.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07, 35 (2) : 135-139.

[17]慕朝师, 黄科林, 吴睿, 等. 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研究进展[A].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2) :

9-13.

[18]刘永杰, 张金振, 曹明章, 沈晋良. 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研究与应用[J]. 现

代农药, 2004, 3 (2) : 25-27.

[19]赵永福, 董学芝. 酶抑制技术检测果蔬农药残留量研究进展[A].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5,

11 (4) : 277-286.

[20]刘慧, 闫树刚, 朱力. 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J], 2003, 19 (4) :

138-141.

[21]刘世友. 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J]. 河北化工, 2010, (1) : 74-75.

谢辞

我能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首先,我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老师对我的培育;其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原春兰老师的谆谆教诲与细心校验。老师从写作思路和方法上都给予悉心疏导。老师精深的学识,广阔的知识层面,灵活的思维方式,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一丝不苟的态度将深深影响学生。至此论文完成之际诚挚地向老师深表感谢。

今天的成果来自四年以来所有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与关心。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给予我抓紧时间的动力。再次向原老师和所有的老师表示我最崇敬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帮助和关心我的所有同学!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目前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生物毒素残留量、重金属含量、食品包装和标签要求、动植物检验检疫制度、食品安全与卫生要求、环境保护及“绿色补贴”等等。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实施了很多限制措施,如美国于2003年12月开始执行食品和农产品注册通报制度;欧盟通过修订关于食品标签的指令、增加对我国出口商品抽验批次;日本通过修改《食品和农产品卫生法》及实施强制检验等,都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设置了障碍,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 农产品出口遭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壁垒 由于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等卫生要求越来越多(仅2003年,国外在进口农产品和食品方面就新增标准260多项),限量指标越来越苛刻,所以农产品(食品、水产品、畜禽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问题成为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引发的贸易纠纷已经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02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中国蜂蜜氯霉素残留检测限为0.31μg/kg,并有可能提高到0.1μg/kg,受此影响,中国蜂蜜2002年对美出口约7614吨,比上年下降52.35%,出口额约80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56%。欧盟不断实行新的茶叶检测标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指标不断增加,到2003年已经增加到196项,截止到2004年8月27日,欧盟共出台26个欧盟委员会指令涉及茶叶,从今年8月1日起,欧盟又将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这些措施使得我国茶叶的出口雪上加霜;据海关人士介绍,今年1-7月广东累计出口茶叶8938吨,价值186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3.9%和26%,其中对欧盟出口茶叶16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88.8%。此外我国出口的水产品中抗生素超标及2002年的台州西兰花出口风波等问题都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是指残存在环境及生物体内的微量农药,包括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自化学农药,是关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破坏环境,而且影响世界农产品的正常贸易。 我国地域辽阔,农作物品种虽然丰富,但农业生产力还是比较落后,绿色经济所占比重不高,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既要看到农药的使用在害虫、病菌等有害生物的防治中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等的特点及在保证农业稳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要积极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 目前,在农业发展中完全禁用化学农药是不现实的,同时在土壤中残留的已经禁用的部分农药对农产品的影响仍然存在,所以世界各国农产品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农药残留问题。 限制农药残留的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在鼓励、扩大出口的同时,以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利益。利用发达科学技术,以保护人类、动物和环境为理由,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目前世界上很普遍的一种做法。由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会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所以将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作为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

食品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第六章食品中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概述 农药的重要地位:防治病、虫、草、鼠害,调节农作物生长 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一、农药的分类 目前在世界各国注册的农药有1500余种,其中常用500多种。 我国有农药原药250种和800多种制剂,居世界第二位。 按来源分类: 有机合成农药: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和植物农药三类。 目前,我国常用的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如井冈霉素)等。 矿物源农药: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包括硫制剂、铜制剂和矿物油乳剂等。按用途分类: 杀虫剂(防治害虫的农药)、杀螨剂(防治红蜘蛛的的农药)、杀真菌剂(防治作物病菌的农药)、杀细菌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防治鼠类的的农药)、除草剂(防治杂草的的农药)、杀螺剂、熏蒸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或调控植物生长)等。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已成为全球性的共性问题和一些国际贸易纠纷的起因。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二、环境中农药的残留 1、环境中农药的来源 工业生产、农药生产企业和包装厂排放的“三废”。 农业生产、为了防治病虫害使用农药,直接落到害虫上农药不到1%,喷洒到植物上约10%~20%,其余则分布于环境中。 2、农药在环境中迁移和循环、农药可经大气、水体、土壤等媒体的携带而迁移。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1、喷洒作物: 农药的在食用作物上的残留受农药的品种、浓度、剂型、施用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取决于收获时的沉积量和消失速率有很多因素决定农药沉积量,农药本身的性质(配方、用法和消失速率),作物本身的性质(表面积/重量比及形状) 有很多因素决定农药消失速率,农药停留植物表面层(雨水冲刷、蒸发),农药透入植物内部(不同的酶作用降解),加工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果干、果汁、果酒加工 一种情况是因干燥蒸发而减少了农药残留;另一种情况是干果比鲜果浓缩后农药残留量没有发生变化 2、植物根部吸收:喷洒农药后有40~60%的农药降落在土壤中,土壤中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中。 3、空中随雨雪降落:喷洒农药后,有一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造成食品的污染。 4、食物链富集: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后,使水生生物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农药中,水生生物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可逐级浓缩。 5、运输和贮存中混放:食品在运输中由于运输工具、车船等装运过农药未予清洗以及食品与农药混运,可引起农药的污染。食品在贮存中与农药混放,尤其是粮仓中使用的熏蒸剂没有按规定存放,则也可导致污染。 四、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实验报告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实验报告 化学农药以其高效、快速的防治作用,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中得到广泛的施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有毒成分难以降解,致使这些有毒物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累积,又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污染。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如何快速、简单的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呢?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实验。 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不多,因而,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实验,相关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在实验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学校电脑室上网查询食品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有用信息,在指导老师和学校的实验员、仪管员的协助和指导下,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购买了必要的实验药品,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人们每天进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菜农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我国蔬菜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一是有机磷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症状。二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性一般较大,还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引起人体机能病变。因而,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在铜鼎农贸市场上随机购买了白菜、冬瓜、空心菜等日常蔬菜,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我国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现在,普遍采用气液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长,设备昂贵,基层不易推广。如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有四种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可供选择:1、利用能产生荧光的细菌,当细菌受到样品中残留农药作用后其荧光减弱,且减弱程度与毒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能用来测定甲胺磷等常见有机磷农药。2、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家蝇对供试样品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其有毒污染物进行测定。如在一瓶内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蝇,3小时后,若家蝇死亡5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超过限量标准,死亡在10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很严重。3、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然后比色确定农药的残留量。4、生物化学法,根据酶的化学反应原理,研制的农药速测卡,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我们这次采用的就是固化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的速测卡技术,速测卡技术有整体测定法和表面测定法两种方式。 1、整体测定法 实验之前,我们在实验室配制了PH7.5的缓冲液,PH7.5的缓冲液配制方法是:分别取15.0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 PO4 ],用500mL蒸馏水溶解,配备了37℃±2℃恒温箱。 我们的实验步骤是: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教学内容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

实验一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Experiment 1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stuf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1. 方法原理 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在加入无水硫酸钠后,用有乙酸乙酯提取、过滤、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NPD或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 方法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粮食(大米、小麦、玉米、水果(苹果、梨、桃等、蔬莱(黄瓜、大白菜、西红柿等中速灭磷(mevinphos、甲拌磷(phorate、二嗪磷(diazinon、异稻瘟净(iprobenfos、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溴硫磷(bromophos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稻丰散(phenthoate、杀扑磷(methidathion等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3. 仪器与试剂 3.1 试剂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4h ,冷却后贮于密闭容器中备有。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乙酸乙酯:分析纯,重蒸馏。 所需有机磷农药标准溶液:纯度≥98.0%。 3.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FPD 或NPD 高速组织捣碎机

微量注射器:5μL ,10μL 。 梨形瓶:200mL 具塞刻度试管:10mL 。 鸡心瓶:100mL 。 4. 样品处理步骤 4.1 提取和净化 称取试样25.0g 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25.0g 无水硫酸钠和50.0mL 乙酸乙酯,高速匀浆3min ,提取液经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残渣用10mL 乙酸乙酯洗涤2次,合并滤液于梨形瓶中,用旋转蒸发器在45℃水浴减压浓缩后定容至5.0mL ,采用GC 测定。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玻璃衬管中填入0.5cm 高的石英棉,进样70次后,更换石英棉。 4.2 测定 4.2.1 色谱条件 (1 色谱柱:BP-10石英毛细管柱(25m×0.22mm×0.35μm (2 色谱柱温度:60(2min→10/min→200(0.2min →2/min→250℃℃℃℃℃ (3 进样口温度:270℃ (4 检测器温度:270℃ (5 载气和尾吹气:N2≥99.99%,0.5mL/min,尾吹气:35mL/min (6 氢气(FPD:40mL/min;空气(FPD:120mL/min (7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1 波谱法 该方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氧化、磺酸化、酯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限量) 测定。 2.色谱法 2.1 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成熟的、应用也较广的微量快速检测方法。它在农药残留测定技术上有它独特的用处,它既是重要的分离手段,又是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检测过程一般先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机磷农药,经纯化浓缩后,在薄层硅胶板上分离展开,显色后与标准的有机磷农药比较Rf 值进行定性测定或用仪器进行定量测定。 2.2 气相色谱法(GC) 该方法是利用经提取、纯化、浓缩后的有机磷农药注入气相色谱柱,程序化升温汽化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在固相中分离,经不同的检测器检测扫描绘出气相色谱图,通过保留时间来定性,通过峰或峰面积与标准曲线对照来定量。一次可同时测定多组份,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也好。而色谱条件的最佳设定是气相色谱技术的关键。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色谱柱层析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适合分析沸点高而不太容易汽化、热不稳定和强极性农药及其代谢产物;且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等联用,易实现分析自动化;同时一些新型检测器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与气相色谱法相比,不仅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而且应用面广。 3 酶抑制法 有机磷农药对哺乳动物中毒作用的基础,通常与它们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日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2016版正式颁布实施,这一农药残留的新国标,在标准数量和覆盖率上都有了较大突破,规定了433种农药在13大类农产品中4140个残留限量,较2014版增加490项,基本涵盖了我国已批准使用的常用农药和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 此次发布的新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制定了苯线磷等24种禁用、限用农药184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为违规使用禁限农药监管提供了判定依据。二是按照国际惯例,对不存在膳食风险的33种农药,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增强了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三是除对标准中涉及的限量推荐了配套的检测方法外,还同步发布了106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 据悉,我国现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均是根据我国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数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数据、农药毒理学数据和国内农产品市场监测数据,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后制定的。同时,为确保标准的科学、公正、公开,标准制定期间,广泛征求了生产、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和社会公众意见,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标准科学性的评议,在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基础的同时,又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实际。 作为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国,我国是少数几个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国家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使用我国残留数据制定国际限量标准数量已达到11项。目前我国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原则、方式、数据量需求等方面已与国际接轨。 据介绍,“十三五”农药残留标准制定已列出明晰的任务和规划——新制定6000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重点解决蔬菜水果和我国特色农产品的限量标准,完善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配套的检测方法。逐步实施“进口限量标准”和“一律限量标准”,扩大我国限量标准的覆盖面。同时,将以我国自主创新农药为重点,积极参与制定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推动我国农药自主创新。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中,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发展食品中有害残留分析技术,监督控制食品污染和保证食品质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阐述了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药残留;前处理:食品;色谱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病虫害发生频繁,需要施用大量的农药用于防治,调查发现每年施用的农药面积达到1.5亿hm2·次左右,在为农业生产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随着农药种类和使用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森严的绿色壁垒等问题。,使得我国农残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关注的热点。 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到公众的生命健康;食品的化学安全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其中包括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农业上施用的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以及在食品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真菌毒素污染等等。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人类从食品中摄取了种类繁多且浓度高于环境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据估计,人类85-90%的肿瘤为食品和环境因素所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有害残留问题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突出方面。 有害残留不仅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指标和标准越来越高。近年来,日本对我国出口食品设置的安全卫生质量方面的技术壁垒日益加高,除了在对我国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药物残留检测项目、提高药物残留含量检测标准、实施更严格的批检外,晟近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强化食品安全的措施,大幅度提高有害残留含量检测标准。我国出口到日本和欧盟一些国家的食品因有害残留问题被进出口过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使商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因农药残留技术壁垒而受阻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欧盟甚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受阻品种之多,地区之广,影响之大已严重影响到我国食品出口贸易。随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广泛性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依次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引起的化学性污染”进行概述,分别从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定义,危害,检测,在食品中的污染途径,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定义,危害,途径,原因,措施,检测。 一引言 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去了解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到底是怎么危害我们的健康的,只有去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才能有办法控制它们二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定义 农药残留:农药施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兽药残留:动物性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含有的兽药及配体化合物或其代谢物的总称。 三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来源 农药残留来源:1农田施用农药药剂后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时;

2因水质的污染进一步污染水产品;3土壤中沉积的农药通过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到作物组织内部造成污染;4大气中漂浮的农药随风向,雨水对地面作物,水生生物产生影响;5饲料中残留的农药转入禽畜体内,造成此类加工食品的污染;6通过食物链污染产品;7其他来源:粮库内使用熏蒸剂等对粮食造成污染,禽畜饲养场所及禽畜身上施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粮食储存加工,销售过程中的污染:如混装,混放,容器及车船污染等。 兽药残留来源:1预防和治疗禽畜疾病的药物;2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药物;3作为动物食品保鲜用的药物;4人为无意或有意加入的药物 四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种类 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则是残留性强的农药(见有机氯农药污染)。根据残留的特性,可把残留性农药分为三种:容易在植物机体内残留的农药称为植物残留性农药,如六六六、异狄氏剂等;易于在土壤中残留的农药称为土壤残留性农药,如艾氏剂、狄氏剂等;易溶于水,而长期残留在水中的农药称为水体残留性农药,如异狄氏剂等。残留性农药在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残存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来的化学结构;另一种以其化学转化产物或生物降解产物的形式残存。目前,兽药残留可分为7类:①抗生素类; ②驱肠虫药类;③生长促进剂类;④抗原虫药类;⑤灭锥虫药类;⑥镇静剂类;⑦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在动物源食品中较容易引起兽药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控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控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也危及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其中由于农药,特别是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和进出口过程中的“绿色壁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生通过对课本、文献、网络资源的学习,就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以下几点进行概述,并总结出防控措施。 一、农药及农药残留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二、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1、农药施用后对果树的直接污染残留。 为防治水果蔬菜等病虫害而施用的农药,直接污染了食用植物。农药在它们上面的残留量受农药的品种、农药的浓度、剂型、施用的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蔬菜水果中农药的用量大、使用次数多,如果违反农药使用规定,滥用国家明令禁止用于蔬菜水果的高毒和剧毒农药,或者违反安全间隔期规定,在接近收获期使用农药,就会在蔬菜水果中造成农药的直接残留。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土壤的污染。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中,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而喷洒于作物上的各类农药,喷洒后的农药有40%-60%降落在土壤里。土壤中的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

中药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样本

中药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中国的中药及其制品屡有农残超标等因素而影响其进入国际市场,对中药的国际声誉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是制约中药走向世界的”瓶颈”之一。 中药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现状 1农药残留的危害 药用植物中经常施用的农药主要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和拟除虫菊酯类等.有机氯农药在食物链中有极强的富集作用,在人类和动物的脂肪组织内长期积累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易产生极性中毒,有时严重危及生命。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所服用,且服用时间长,更易造成蓄积中毒。 中药中农药残留物的来源: 一是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杀虫、杀菌、除草或调节植物生长而喷施的农药或其它农作物喷施农药后残存土壤环境中, 药用植物经过根, 叶等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二是药材在加工、储藏过程中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而喷施的农药或药材所接触的其它物品而沾染的农药; 三是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农药残留。 2.中药材的农药残留现状及其在中药中的分布 中药中农药残留研究现状: 中国对粮食、蔬菜、水果、酒制品等中的农药残留早已有限制, 有限量规定的农药有21个品种, 待批准和检测方法, 中药在这方面工作虽有研究, 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未建立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分类: 一种是以农药的作用分为杀虫、杀菌、除杂草。另一种是以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分类, 即有机类、有氮类、有机磷类和其它拟除虫菊酯、无机盐化合物等, 对于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多以后者分类。 有机氯类农药 有机氯类农药(OCPs)属于神经毒物和实质脏器毒物,可致癌,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中国20世纪50~70年代曾广泛使用,由于其残留量大,毒性大,污染性强,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

实验一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Experiment 1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stuf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1. 方法原理 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在加入无水硫酸钠后,用有乙酸乙酯提取、过滤、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NPD或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 方法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粮食(大米、小麦、玉米、水果(苹果、梨、桃等、蔬莱(黄瓜、大白菜、西红柿等中速灭磷(mevinphos、甲拌磷(phorate、二嗪磷(diazinon、异稻瘟净(iprobenfos、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溴硫磷(bromophos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稻丰散(phenthoate、杀扑磷(methidathion等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3. 仪器与试剂 3.1 试剂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4h ,冷却后贮于密闭容器中备有。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乙酸乙酯:分析纯,重蒸馏。 所需有机磷农药标准溶液:纯度≥98.0%。 3.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FPD 或NPD 高速组织捣碎机

微量注射器:5μL ,10μL 。 梨形瓶:200mL 具塞刻度试管:10mL 。 鸡心瓶:100mL 。 4. 样品处理步骤 4.1 提取和净化 称取试样25.0g 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25.0g 无水硫酸钠和50.0mL 乙酸乙酯,高速匀浆3min ,提取液经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残渣用10mL 乙酸乙酯洗涤2次,合并滤液于梨形瓶中,用旋转蒸发器在45℃水浴减压浓缩后定容至5.0mL ,采用GC 测定。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玻璃衬管中填入0.5cm 高的石英棉,进样70次后,更换石英棉。 4.2 测定 4.2.1 色谱条件 (1 色谱柱:BP-10石英毛细管柱(25m×0.22mm×0.35μm (2 色谱柱温度:60(2min→10/min→200(0.2min →2/min→250℃℃℃℃℃ (3 进样口温度:270℃ (4 检测器温度:270℃ (5 载气和尾吹气:N2≥99.99%,0.5mL/min,尾吹气:35mL/min (6 氢气(FPD:40mL/min;空气(FPD:120mL/min (7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农产品农药残留实验报告

农产品农药残留实验报告 化学农药以其高效、快速的防治作用,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中得到广泛的施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有毒成分难以降解,致使这些有毒物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累积,又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污染。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如何快速、简单的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呢?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实验。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不多,因而,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实验,相关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在实验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学校电脑室上网查询食品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有用信息,在指导老师和学校的实验员、仪管员的协助和指导下,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购买了必要的实验药品,精心设计实验步骤。人们每天进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菜农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我国蔬菜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一是有机磷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症状。二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性一般较大,还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引起人体机能病变。因而,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在铜鼎农贸市场上随机购买了白菜、冬瓜、空心菜等日常蔬菜,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我国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现在,普遍采用气液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长,设备昂贵,基层不易推广。如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有四种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可供选择:1、利用能产生荧光的细菌,当细菌受到样品中残留农药作用后其荧光减弱,且减弱程度与毒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能用来测定甲胺磷等常见有机磷农药。2、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家蝇对供试样品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其有毒污染物进行测定。如在一瓶内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蝇,3小时后,若家蝇死亡5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超过限量标准,死亡在10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很严重。3、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然后比色确定农药的残留量。4、生物化学法,根据酶的化学反应原理,研制的农药速测卡,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我们这次采用的就是固化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的速测卡技术,速测卡技术有整体测定法和表面测定法两种方式。1、整体测定法实验之前,我们在实验室配制了PH7.5的缓冲液,PH7.5的缓冲液配制方法是:分别取15.0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 PO4 ],用500mL蒸馏水

3.2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八章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 响 第一节农药定义及其分类 第二节农残现状、来源及其毒性 第三节常见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第四节农残防控措施及分析检测 第一节农药定义及其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除了少量不用农药的有机农作物外,几乎所有作物都离不开农药。使用农药可以挽回15-20%的作物损失。 二、农药的分类 按用途可以分为: ?杀虫剂: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 ?杀菌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多菌灵 ?杀螨剂: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克螨特 ?杀鼠剂:杀鼠灵

?除草剂:莠去津、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剂、萘乙酸、矮壮素 按结构和组成可以分为: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有机砷农药 ?有机汞农药 第二节农残定义、来源及其危害 一、农药残留的定义 ?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和杂质。 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率居化学性中毒 之首! 案例——农药蔬菜悄悄爬上餐桌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直是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示范基地,销量非常好,特别是进入秋季以后,南方蔬菜生产进入淡季,这里才开始进入旺季,每天几乎都有一千多辆载重10吨以上的货车来这里运菜。但据有关媒体揭露,这里生产的一些打着无公害蔬菜牌子的蔬菜竟然都使用了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记者当时在这里调查了几天,但都是白天,发现确实没有菜农打农药,但奇怪的是,这里有很多农药店。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菜农都是傍晚或是晚上悄悄的给蔬菜打农药,而且很多都是国家禁止的剧毒农药,如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据当地一位领导介绍,只要拿到了无公害的牌子就没有人怀疑了,也就拿到了通向全国各大市场的通行证,但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控

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控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也危及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其中由于农药,特别是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和进出口过程中的“绿色壁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生通过对课本、文献、网络资源的学习,就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以下几点进行概述,并总结出防控措施。 一、农药及农药残留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残存的农药残留数量称为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mg/kg)表示。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会产生对人畜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的风险。 二、食物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1、农药施用后对果树的直接污染残留。

为防治水果蔬菜等病虫害而施用的农药,直接污染了食用植物。农药在它们上面的残留量受农药的品种、农药的浓度、剂型、施用的次数、施药的方法、施药的时间、气象条件、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蔬菜水果中农药的用量大、使用次数多,如果违反农药使用规定,滥用国家明令禁止用于蔬菜水果的高毒和剧毒农药,或者违反安全间隔期规定,在接近收获期使用农药,就会在蔬菜水果中造成农药的直接残留。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土壤的污染。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中,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去除杂草;防治病虫害而喷洒于作物上的各类农药,喷洒后的农药有40%-60%降落在土壤里。土壤中的农药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转移至植物组织内部和食物 中,土壤中农药污染量越高,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量也越高,但是还受植物的品种、根系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大气的污染 农作物喷洒农药后,小部分以极细的微粒漂浮于大气中,施用于土表的农药蒸发、农药厂排放的有毒烟气均可造成农药对大气的污染。随着气流和风迁移,散布到环境的各个角落。世界上多数河流和湖泊中都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尤其半衰期很

纳米材料应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_王仕兴

纳米材料应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王仕兴,张晓红,牛 华,张学忠,钟读波,王亚琴,李军明,祝红昆(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223) 摘 要:食品农药残留不仅是经济问题、市场问题,更是涉及到民众生命健康问题。当前制约食 品农药残留检测瓶颈是缺少灵敏、快速、安全、经济方法,将纳米材料引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不仅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也成为分析化学一个研究热点,取得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将纳米材料与生物学、免疫学、电化学及材料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检测食品残留农药方法中,是检测农药残留重要发展趋势。本文综述纳米材料应用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研究进展。关键词:纳米材料;食品检测;农药残留 Research advance on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WANG Shi-xing,ZHANG Xiao-hong,NIU Hua,ZHANG Xue-zhong,ZHONG Du-bo, WANG Ya-qin,LI Jun-ming,ZHU Hong-kun (Yunnan Institute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for Product Quality,Kunming 650223,China) Abstract: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are the economic and market problem,and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of consumers.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curr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is a lack of the sensitivity,fast,secure and economical method. Application of of nanomaterials in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a determination method,is the research focu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obtains an amount of innov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 Combined with biology,immunology,electrochemistry and material technology,nanotechnology is important tendency for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anomaterials in anal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Key words:nanomaterials;food analysis;pesticide residues 中图分类号:TS20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1)03―0043―05收稿日期:2011–02–10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计划项目(2009QK40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A019)作者简介:王仕兴(1975~ ),男,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食品检验。 农药是“三农”主要生产资料,但农药污染及其产生危害后果较为严重,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关系消费者健康,也关系到我国国际食品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农药残留监测和环境毒理学研究,合理开发和正确指导使用农药,不仅可避免和减少不必要农业损失,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食品中残留农药不仅可致人急性中毒,还具慢性毒性,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对后代影响;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中残留农药管理和检测分析。 目前,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检测残留农药主要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光谱法、免疫法、酶抑制法、活体生物测定、分子印迹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1~5〕。这些方法能灵敏、准确检测出各种不同环境样品中农药,甚至能区分同一类农药中不同结构化合物,分析精度高、定量准确;但这些方法也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费时长、成本高、需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分析仪器昂贵笨重 等缺点,尚不能满足现场检测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 灵敏、高效分析方法对农药残留进行监控和检测。近年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所取得重要进展和发展趋势,即:样品提取和净化方法简单化、微型化、自动化,检测方法更加灵敏、快速。 20世纪80年代后,纳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纳米粒子具有高比表面积,用于生物分子固定,可增加固定分子数量,从而增强反应信号。纳米技术具有创造新的生产工艺、新的物质和新的产品巨大潜能,由于农药残留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大事,因此,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农药残留检测中,可极大提高分析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和速度,目前已成为检测农药残留科学研究一个重要领域。1 碳纳米管 自1991年日本NEC 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碳纳米管因其特有的力学、电子特性及化学特性,及独特准一维管状分子结构和在未来高科技领域中所具有潜在

农药、农药残留和绿色农产品标准与分类

绿色蔬菜农药残留 1农药 1.1 定义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 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的混合(药)物及其制剂。 1.2 分类 农药按化学组成及结构划分为: 有机磷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因为其高效、快速、广谱等特点一直 在农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国已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达数 10 种之多 ,其中最常用的有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甲拌磷、内吸磷、 对硫磷、马拉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农药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农药,也是我国 目前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各种农作物。常见的氨 基甲酸酯类农药有西维因、呋喃丹和速灭威等。此类农药具有分解快、残留期短、低毒、高效 和选择性强等特点。 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 ,常见的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 和氯氰菊酯等。该类农药是模拟天然菊酯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大多以无色晶体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为较黏稠的液体,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

有机氯: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化合物,亦称氯代烃农药。大多数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固体,不溶或非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及大多数有机溶剂,挥发性小,化学性质稳定,与酶和蛋白质有较高亲和力,易吸附在生物体内,生物富集作用极强。 20 世纪 40 年代,有研究表明, DDT 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以来,又相继合成了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氯丹和杀虫酚等多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是杀虫剂使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在我国过去所使用的农药中, 60%的农药属于有机氯类农药。 1.3 利与弊 利: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食品供应;提高绿化效率,减少虫媒传染病、改善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居住条件。 弊:造成环境及食物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入、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三致作用”

我国最严谨的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发布

我国最严谨的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发布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达3650项 2014-04-04 13:16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安全网作者:张莉 日前,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将由现行的2293项增加到3650项,新增1357项。作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严格监管乱用、滥用农药,保证“产”出安全食品和“管”出安全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在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都有显著提升,力求用最严谨的标准,为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法定的技术依据。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较2012年颁布实施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新增加了65种农药,43种(类)、1357项限量指标。此次新发布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扩大了食品农产品种类。新标准为284种(类)食品农产品规定了多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覆盖了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料、饮料类、调味料、坚果、食用菌、哺乳动物肉类、蛋类、禽内脏和肉类等12大类作物或产品。除常规的谷物、蔬菜、水果外,首次制定了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农残限量值,基本覆盖百姓经常消费的食品种类。 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为防治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侵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农药品种大约为350个左右,而新标准为387种农药制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今后覆盖面还会进一步扩大。 重点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多发、易发问题,新标准重点规定了鲜食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标准,比2012版本增加了904项限量标准。新增蔬菜水果限量占总新增限量的67%,其中水果上农药残留限量增加473项,蔬菜(包括食用菌)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增加431项。 新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新发布的标准中,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制定限量标准的有1999项。其中,1811项国家标准等同于或严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占90.6%。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所有限量标准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进行了通报,接受了各成员国的评议,并对所提意见给出了科学、令人信服的解释。 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都是根据农药毒理数据、我国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数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数据和国内农产品市场监测数据,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后制定的。制定过程中,还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意见。 新标准将于2014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同时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