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工程材料学考试复习知识点(全)

华科工程材料学考试复习知识点(全)
华科工程材料学考试复习知识点(全)

工程材料学知识点

第一章

材料是有用途的物质。一般将人们去开掘的对象称为“原料”,将经过加工后的原料称为“材料”

工程材料:主要利用其力学性能,制造结构件的一类材料。

主要有:建筑材料、结构材料

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

功能材料:主要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能制造器件的一类材料.

主要有:半导体材料(Si)磁性材料压电材料光电材料

金属材料:纯金属和合金

金属材料有两大类:钢铁(黑色金属)非铁金属材料(有色金属)

非铁金属材料:轻金属(Ni以前)重金属(Ni以后)贵金属(Ag,Au,Pt,Pd)

稀有金属(Zr,Nb,Ta)放射性金属(Ra,U)

高分子材料:由低分子化合物依靠分子键聚合而成的有机聚合物

主要组成:C,H,O,N,S,Cl,F,Si

三大类:塑料(低分子量):聚丙稀

树脂(中等分子量):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橡胶(高分子量):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陶瓷材料:由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及硅酸盐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结构陶瓷 Al2O3, Si3N4,SiC等功能陶瓷铁电压电

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反映材料生产或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

材料可生产性:材料是否易获得或易制备

铸造性:将材料加热得到熔体,注入较复杂的型腔后冷却凝固,获得零件的能力

锻造性:材料进行压力加工(锻造、压延、轧制、拉拔、挤压等)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的度量焊接性:利用部分熔体,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能力

第二章

(详见课本)

密排面密排方向

fcc {111} <110>

bcc {110} <111>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堆六方cph

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是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类型:

空位:在晶格结点位置应有原子的地方空缺,这种缺陷称为“空位”。

间隙原子:在晶格非结点位置,往往是晶格的间隙,出现了多余的原子。它们可能是同类原子,也可能是异类原子。

异类原子:在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晶格中,不同种类的原子占据原有的原子位置。

线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Dislocation)

形式: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

位错线附近的晶格有相应的畸变,有高于理想晶体的能量;

位错线附近异类原子浓度高于平均水平;

位错在晶体中可以发生移动,是材料塑性变形基本原因之一;

位错与异类原子的作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面缺陷: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形式:晶界面亚晶界面相界面

第三章

过冷:一般地,熔体自然冷却时,随时间延长,温度不断降低,但当冷却到某一温度Tn 时,开始结晶,此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一个温度平台,这一平台温度通常要低于理想的结晶温度T0,这样在低于理想结晶温度以下才能发生结晶的现象——过冷。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想结晶温度T0之差=T0-Tn 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过冷度愈大,ΔG愈大,结晶驱动力愈大

结晶过程:

形核:符合能量条件和结构条件的短程有序集团(尺寸达到临界尺寸)将成为结晶核心。长大:金属液体中的晶核一旦形成,由于系统自由能降低,晶核将迅速长大直到液体全部消失

形核率(N):单位时间在单位母体(液体)的体积内晶核的形成数目称为形核率。

一般合金相图是在常压下(P=1atm)获得的,所以对于一个合金体系描述相图的参数有三个:成分,温度,相。即相只与温度和成分相关。若以成分(C)为横坐标,T为纵坐标,那么坐标系任一点即表示某一成分合金在某一温度下对应的相.

匀晶相图

杠杆定律:设 mL和分别为两相的质量,它们满足以下杠杆定律:

共晶反应:在某一温度下,从液体中同时析出两种固溶体。即:L→α+β

7条线:AE、BE为液相线,温度在液相线上,为单一液态;AC、BD为固相线,温度在此以下为单一固溶体;CED:共晶反应线,对应L→α+β;CG、DH为α,β固溶体的溶解度变化线,即:α,β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曲线。

6个相区:3个单相区:L、α、β 3个两相区: L+α, L+ β、α +β

注:两个单相区由一个双相区分隔 (相律)

1个点:E:共晶成分点,液体温度最低点。成分在E点以左,为亚共晶(成分在 CE 范围)成分在E点以右,为过共晶(成分在 ED 范围)

包晶反应:两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固态下有限溶解,并且发生包晶转变:L+α→β。

Ac 和 bc为两液相线,与其对应的 ad 和 bp 为两固相线;Df 和pg 固溶体α、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线;dpc为包晶转变线。

相图含三个单相区L、α、β;三个双相区L+α、L+β、α+β;

一个三相区 L+α+β,水平线dpc为包晶反应线, P点为包晶点,对应包晶反应: L+α→β。共析反应:特点:

(1)固态反应。(2)类似于共晶反应。(3)共析反应:γ→α+β

(4)α、β为交替的片层结构。(5)α、β的相对含量符合杠杆定律。

稳定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在相图中的形式:

稳定化合物在相图中表现为一直线,可将其视为独立组元,并以其为界将相图分开进行分析。

第四章

纯铁:α-Fe 在770℃(居里温度)发生由铁磁性转变为顺磁性,即铁磁性消失。

工业纯铁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

C在钢铁中存在的三种形式:

溶入Fe的晶格形成固溶体(间隙固溶体)-钢

以游离石墨存在于钢铁中-铸铁。

与铁成金属间化合物如Fe3C, Fe2C, FeC)-金属间化合物

石墨性能:耐高温,可导电,润滑性好,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低。

实线为 Fe-Fe3C 相图虚线为 Fe-C 相图

α相 C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bcc,仅由α相形成的组织称为铁素体,记为 F(Ferrite)。α= F

γ相 C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fcc,仅由γ相形成的组织称为奥氏体,记为 A(Austenite)。γ= A

δ相 C在δ-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也为bcc,δ相出现的温度较高,组织形貌一般不易观察,也有称高温铁素体。

Fe3C相铁与碳生成的间隙化合物,其中碳的重量百分比为6.69%,晶体结构是复杂正交晶系,仅由Fe3C相构成的组织称为渗碳体,依然记为Fe3C,也有写为 Cm(Cementite)。

石墨在铁碳合金中的游离状态下存在的碳为石墨,组织记G(Graphite)。

L相碳在高温下熔入液体,相图中标记 L(Liquid)。

的冷却过程中组织还会发生变化。

Ld(Ledeburite)

的共析体组织,称为珠光体,记为P(Pearlite)

(1) ABCD ―液相线(2) AHJECF ―固相线

(3) HJB ―包晶反应线 (1495 C) L B+δH←→A J

(4) ECF ―共晶反应线 (1148 C) L C←→ A E+Fe3C I (称为莱氏体)

(5) PSK ―共析反应线 (727 C)As←→Fp+Fe3C (称为珠光体)

(6) A CM线(ES线)―从奥氏体析出Fe3CⅡ的临界温度线

(7) A3线(GS线)―从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线

五个单相区:液相区 L 高温固溶体δ;γ相(奥氏体,A) ;α相(铁素体,F) Fe3C相(渗碳体,Cm)

七个双相区:L+δ, L+γ, L+ Fe3C,δ+γ,γ+ Fe3C,α+γ;α+Fe3C

三个三相区:HJB线 L+δ+γ;ECK线 L +γ+ Fe3C;PSK线γ+α+Fe3C

工业纯铁 (C%<0.02%)

碳钢)

依据C含量不同,又分为:

亚共析钢:C<0.77 wt% 共析钢: C=0.77 wt% 过共析钢:C>0.77 wt%

白口铸铁 (生铁)()

依据C含量不同,又分为:

亚共晶白口铸铁 C<4.3 wt% 共晶白口铸铁 C=4.3 wt% 过共晶白口铸铁 C>4.3 wt% 灰口铸铁()

亚共晶、共晶、过共晶灰口铸铁

工业纯铁(C%<0.02%):组织:F

相:α (F)

共析钢(C%≈0.77%):组织:P 相:α(F)+Fe3C

亚共析钢:组织:F+P 相:α (F)+Fe 3C

组织转变: L→L+A→A→F+A→F+P

过共析钢:组织:P+Fe 3C II相;α (F) +Fe3C

组织转变:L→L+A →A→A+Fe3C II→P+Fe3C II

共晶白口铁(C%≈4.3%):组织:L’d 相:α (F) +Fe3C

组织转变 L → Ld(A+Fe3C I)→A+Fe3C II+Fe3C I → (P + Fe3C I(Fe3CⅡ))

亚共晶白口铁(C%=2.11~4.3%):组织:P+Fe3C II+L’d 相:α (F) +Fe3C

组织转变L→L+A→A+Ld→A+Fe3C II+Ld→P+Fe3C II+L’d

过共晶白口铁(C%=4.3 ~ 6.69%):组织:Fe3C I+L’d 相:α (F) +Fe3C

组织转变 L→L+Fe3C I→Fe3C I+Ld→Fe3C I+L’d

1、各组成相的力学性质:F:软,塑 Fe3C:硬,脆 P(F+ Fe3C):介入二者之间

2、C对性能的影响:随C含量增加,硬度持续增加δ,ψ持续下降ζb先增加(C 2.11%)后下降(由于网状Fe3CⅡ的出现)

按含碳量分:低碳钢 W C≤ 0.25%中碳钢 0.25% < W C≤ 0.6%高碳钢 W C>0.6%

按用途分:碳素结构钢(建筑材料,如桥梁,房屋,机器零件等)碳素工具钢(刀具,模具等)

根据P, S含量的多少

普通碳素钢 W P≤ 0.045% W S≤ 0.055%优质碳素钢 W P≤ 0.040% W S≤ 0.040%

高级优质碳素钢 W P≤ 0.035% W S≤ 0.030%

根据含氧量:沸腾钢镇定钢

Q275AF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数字为强度值A为等级F为沸腾钢)

特点:这一钢种仅关心材料的力学性能,不考察其成分,大多为轧制的型材(钢板、圆、管、角)。

用途:合适的强度,一定的塑性和韧性,价格较低,大量用于普通简单结构零件。如:桥梁,建筑。

优质碳素结构钢(数字表示钢中C的含量(万分之几) F表示沸腾钢)

特点:这类钢种要求保证C 含量。

用途:优质碳素结构钢主要用来制造机器零件。一般都要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随着C 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相应会降低。

T12A碳素工具钢(“T”表示“碳”数字表示含碳量(千分之几) 全部为优质钢,后缀A为高级优质钢)

特点:过共析钢,

组织为:颗粒状的碳化物+球化珠光体(经球化退火),可以直接进行机械加工。

用途:碳素工具钢的硬度高、变形量小,适合用于量具,刃具,模具。

工业铸铁是指Wc >2.11wt%的Fe-C合金为铸铁。

当C以Fe3C相似存在:白口铸铁当C以石墨形式存在:灰口铸铁

铸铁性质:铸造,切削加工,减震性较好。强度,塑性,韧性低

石墨化过程:

第一阶段高温石墨化

温度: >1154℃,从液体中直接析出初生或共晶石墨。

共晶反应:L C→A E’+G I 组织:(奥氏体+石墨)的共晶体。

第二阶段中温石墨化

温度:1154~738℃之间,从奥氏体中析出石墨,称为二次石墨G II

过饱和析出反应:A →A+G II组织:A+G II

第三阶段低温石墨化

温度:738℃,奥氏体发生共析反应析出石墨,称为三次石墨G III。

共析反应:A S → F p+G III。组织:(铁素体+石墨)共析体

注:这一阶段析出的石墨往往在前两阶段出现的石墨基础上长大。

按铸铁中石墨的形状分:普通灰铸铁(片状)球墨铸铁(球状)可锻铸铁(团絮状)蠕墨铸铁(蠕虫状)等

铸铁性能:

1.抗拉强度低、塑性韧性差

石墨相当于孔或裂缝,明显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球状石墨对基体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小,故球墨铸铁的力性接近低碳钢,且可以用热处理改善基体组织,提高性能。

2。铸造性能好。

3。耐磨性好。

4。消震性好。

5。切削加工性能好。

6。缺口敏感性低。

普通灰铸铁:如HT150, HT200, HT250 ……

牌号:HTxxx ,HT表示灰铁,三个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单位MPa。

用途:用于要求消震、耐磨,如机床床身、汽缸、箱体、活塞等。

热处理:只进行去应力退火。

球墨铸铁:如QT400-15, QT500-05 , QT600-03 ……

牌号:QTxxx-xx, 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单位MPa和%。

用途: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如齿轮、曲轴、凸轮轴等。

热处理:可通过热处理改善基体组织和性能。

可锻铸铁蠕墨铸铁合金铸铁

第五章

引起加工硬化:随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强度、硬度会升高,而塑性、韧性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折铁丝是一实例)

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变形产生位错,随着变形量增加,位错密度增高,位错发生缠结和在晶界上塞积,导致位错运动困难,从而引起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的作用:强化材料的一种手段保持材料均匀形变

在加热过程中,形变了的材料会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过程

回复、再结晶和晶粒的长大,他们都是减少或消除结构缺陷的过程。相应地,材料的结构和

性能也发生对应变化。

回复:经冷加工的材料在在小于0.4Tm (以K表示)以下的温度保温,这时材料发生点缺陷消失,位错重排,应力下降的过程为回复。

变化:宏观应力(第一类应力)基本消除,但微观应力(第二、第三类)仍然残存。力学性质,如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再结晶:当加热温度达到0.4Tm以上,晶粒形状开始发生变化,在亚晶界或晶界处形成了新的结晶核心,并不断以等轴晶形式生长,取代被拉长及破碎的旧晶粒,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变化: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塑韧性提高,加工硬化现象消除。新晶粒形核和长大,替代旧晶粒。位错大量消失。

特点:1)再结晶不是一个相变过程。因为在结晶前后的结构和成分没有明显变化。它只是一个形态上的变化。(物理过程)。

2)再结晶没有一个确定的温度,当T>0.4Tm即可发生再结晶过程。

概念: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塑性变形

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塑性变形

区别:冷加工:加工硬化,晶粒变形

热加工: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过程同时发生,加工硬化消失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会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塑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塑性变形,材料的抗力小,易成型。

热加工的影响:

1、提高致密度:热加工可使铸件的缩松和气泡焊合,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提高材料性能。

2、细化晶粒:热加工可以打碎铸件粗大的枝晶和柱状晶,细化晶粒尺寸。

3、形成合理的纤维组织:各种可变形的夹杂物会沿形变方向拉长,呈流线分布,从而造成

各向异性。在流线方向,性能较好,而在垂直于流线方向上性能相对较差

强化金属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塑性变形的本质是位错的滑移

细晶强化

依靠晶界阻止位错运动。晶粒愈小,强度愈高。ζs=ζ0+Kd-1/2(Hall-patch 关系式)

固溶强化

形成固溶体由于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在尺寸和性质上的不同,固溶原子引起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阻止位错运动。

加工硬化

进行冷加工,使材料位错密度增加,发生缠结,阻碍位错运动。

弥散强化

在基体中形成弥散分布的第二相质点,阻碍位错运动。有时称为沉淀强化。

第六章

为了对钢进行热处理,必须首先将钢加热到单相A区,然后进行适当的冷却以获得特定的结构和性能。

固态相变同样需要一定的过冷度(降温)或过热度(升温),因此,加热转变实际发生温度在平衡临界点之上,而冷却转变的实际发生温度在平衡临界点之下。

Ac1、Ac3、、Ac cm为升温引起的奥氏体化温度上移线

Ar1、Ar3和Ar cm则为降温时奥氏体分解温度的下移线

A1、A3、A cm、为平衡条件下合金获得奥氏体的温度线。

奥氏体化过程

以共析钢(Wc=0.77%)为例,共析钢在室温下的组织为层片珠光体,在加热到Ac1以上,其将转变为A,这一过程称为奥氏体化,这一过程是形核与长大过程。

两个过程:晶格变化;C的扩散

1.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交界处形成奥氏体的核心;

2.奥氏体同时消耗两相来长大;F晶格转变(BCC FCC),渗C体溶解;

3.随后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4.奥氏体的均匀化,各处的碳浓度都达到平均成分。

实际晶粒度:指在某一具体热处理条件下(如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所得到的晶粒大小。它决定于钢的成分和奥氏体化的工艺过程。

本质晶粒度:不同的钢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的长大倾向性不一样,为比较不同钢的

晶粒长大倾向,将不同的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得到的实际晶粒度作为该钢的本质晶粒度。本质晶粒度是一材料特性,表示的是钢在奥氏体化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等温冷却:将钢迅速过冷到临界点(A r1)以下某一温度,使奥氏体保持在该温度下进行等温转变

TTT曲线(Temperature-Time—Transformation):在某一温度下A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的曲线。

连续冷却:将钢以某一固定速度不停顿地冷却(到室温),使奥氏体在连续降温的过程中转变。CCT 曲线(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在连续冷却过程中,A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也称TTT曲线,或C曲线。它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的开始和终了时间及转变产物之间的关系。

钢在奥氏体化后,当温度降低到Ar1以下,此时奥氏体并不立即转变,要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转变。把这种存在于Ar1温度以下暂未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C曲线特征:

(1)在Ar1线温度以上,奥氏体稳定,不会发生转变。

(2)在Ar1线以下,C曲线以左区域为过冷A区,转变终了线以右的区域为转变产物区,两条线之间为转变过渡区。

(3)不同温度等温对应的孕育期不同,在C曲线“鼻尖”处的孕育期最短,鼻尖以上(Ar1以下),随温度↓→孕育期↓,因为形核驱动力大,但在鼻尖以下,随温度↓→孕育期↑这是因为尽管驱动力大,但原子扩散缓慢(受温度影响)。

(4)当冷速很快,绕过C曲线的鼻尖,奥氏体快速冷却到Ms以下,则发生马氏体转变,Ms为马氏体转变开始线,Mf为马氏体转变终了线,两线之间为奥氏体+马氏体两相混合区。

珠光体型转变区温度:Ar1-550℃

依据F/Fe3C的片层大小,分为:

珠光体(粗),索氏体(细),屈氏体(托氏体)(很细)

贝氏体型转变区(中温转变区)

根据转变温度的高低,贝氏体转变又分为:

上贝氏体转变(“鼻尖”到350℃)下贝氏体转变(350℃到M S 点)

名称符号形成温度形貌性能

上贝氏体B上550 ℃~350 ℃羽毛状HRC40~50, 韧性差下贝氏体B下350 ℃~Ms 竹叶状HRC50~55, 韧性好B下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生产实践中应用于要求高

强韧性的工件(如模具等)

马氏体型转变区(针对共析钢)

决定于奥氏体的含碳量:

●C>1.0 wt%:形成针状马氏体M针;

●C<0.2 wt%: 形成板条状马氏体M板条;

●0.2wt%<C<1.0wt%: 形成混合马氏体。

低碳马氏体性能: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即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如0.2%C钢淬火后,HRC50、 b=1500MPa、a k=150-180J/cm2。

高碳马氏体性能:

片状马氏体具有高的硬度和强度(HRC 60),但塑性和韧性很低(a k=1J/cm2)

不管是板条马氏体还是片状马氏体,都具有相当高的硬度(>HRC50),其原因是:

C在F中的过饱和固溶→晶格畸变→固溶强化→高硬度。

对C曲线的影响:

C含量:

亚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曲线左移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T↑,t↑→Fe3C溶解充分,晶粒粗大(晶界减小)→A稳定→C曲线右移

合金元素:除Co以外,几乎所有元素都会使C曲线右移

退火:

定义:将钢(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例如: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作用:消除残余内应力、改变组织的形态。

退火类别: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不同类型的退火选用不同的温度。

完全退火(用于亚共析钢)

方法: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缓慢冷却。

目的:通过重新结晶细化晶粒,改善钢锭或坯料粗大,不均匀的原始组织,充分(1)消除内应力,(2)降低硬度,(3)防止开裂。

组织:F + P(接近平衡组织)

球化退火(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方法: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在A1以上30-50℃长时间保温,使Fe3C球化。然后极缓慢冷却,使A发生珠光体转变。

组织:铁素体的基体上均匀分布颗粒状的渗碳体,称为球状珠光体。

去应力退火

方法:将钢缓慢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如:200-400 C),保温后慢冷。

目的:完全消除残余内应力。组织:无相变发生,无组织明显变化。

正火:

定义: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再空冷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工艺。

注:合金钢在空气中连续冷却可能发生珠光体型、贝氏体型甚至马氏体型相变,但正火一般是指空冷时发生珠光体型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用途:

亚共析钢:在低、中碳钢中代替完全退火。(消除缺陷和内应力,降低硬度,均匀组织)。

过共析钢:因空气冷却速度较快,先析出相Fe3C 的量较少,不能连成网状,故起到消除网状组织的作用。

淬火:

定义:将钢加热到A后,以大于Vk的速度快速冷至Ms点以下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作“淬火”。

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注:马氏体不是热处理所要得到的最终组织,马氏体再经过适当的回火,可以得到需要的组织和使用性能。

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淬火马氏体回火后获得的马氏体——回火马氏体

常用介质:盐水、碱水:10-15%的NaCl水溶液,这是最强的冷却介质。

清水:直接冷却,冷却能力也很强。

碱浴、硝盐浴:在120-180℃以上的温度下有好的冷却能力(适用于分级淬火)。

矿物油冷却能力约为水的1/4-1/8,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可以有效防止零件的变形开裂。原则:淬火时既要快冷获得M,又要尽可能减少变形和开裂。

回火:

定义: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等温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而获得不同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回火”

目的:消除内应力:钢在淬火后,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热应力和相变应力),容易出现开裂利用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小内应力,达到防止变形开裂。

稳定组织和尺寸: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它们都不是稳定组织,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转变,从而带来零件的尺寸和性能的变化。利用回火让可能变化的组织发生转变,达到稳定零件的组织性能和尺寸。

调整性能: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的碳含量较高,材料的硬度高,脆性大,通过回火处理,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的组合。

便于加工:降低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组织转变:

马氏体的分解(200℃以下) 回火马氏体

回火时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发生短距离的迁移,形成极细的碳化物(Fe2.4C)(称为ε碳化物),以薄片形式存在M中,该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的分解(200-300℃)

马氏体向回火马氏体转变时,由于应力的减小,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产生下贝氏体(贝氏体温区)。最终组织:回火马氏体+下贝氏体

回火屈氏体的形成(300-500℃)

由于回火温度的升高,碳的扩散运动能力加强,过渡碳化物转变成稳定渗碳体,马氏体转变为鉄素体,组织为: F 上均匀分布极细的渗碳体,称为“回火屈氏体”。F+Fe3C(弥散分布)→回火屈氏体

回火索氏体的形成(500-650℃)

鉄素体发生再结晶形成等轴晶铁素体,同时细小的Fe3C颗粒不断长大,得到平衡状铁素体中分布着颗粒状的碳化物混合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最终组织:等轴晶F+颗粒状Fe3C →回火索氏体

回火组织性能:

硬度和强度:硬度在200℃以下变化不明显,以后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强度也如此;

塑性:塑性随回火温度提高而提高;

韧性:韧性变化的趋势随回火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回火脆性:在回火过程中出现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主要是由于碳化物析出和长大所致。

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00℃,

组织:回火马氏体,

性能:高硬度,硬度可达到58-64HRC,好的耐磨性

应用:常用于轴承、冷作模具的热处理。

中温回火回火温度为350-500℃

组织:回火屈氏体

性能:具有一定韧性,同时有高的弹性极限

应用:弹簧钢(如:65, 70)和要求较高强度和一定韧性的工件,如刀杆、轴套等。

高温回火回火温度为500-650℃(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工艺也称为“调质”处理)

组织:回火索氏体,

性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高。

应用:可以直接进行机械加工。主要用于承受较大应力,特别是有冲击应力场合下的结构零件,如各种轴、连杆、齿轮等。

淬透性:是指钢件在淬火时能获得淬硬层(马氏体)的深度。由于表面冷却速度高于心部,所以从表面至心部的马氏体的量存在一个分布,通常将马氏体含量达到50%的深度作为淬硬层深度,用淬硬层深度来表征不同材料的淬透性。

亚共析钢:C↑→淬透性↑

过共析钢 C →淬透性↑

合金元素中除Co外,绝大部分都使C曲线右移,提高淬透性

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Fe3C溶解充分),稳定奥氏体,均可适当的提高钢的淬透性。

表面热处理:

1、淬火工艺:

将钢件表面迅速加热到奥氏体化后,急冷使表面层形成马氏体。而心部组织不发生变化,这

样表面具有强硬特征而心部保持好的韧性。

用于表面淬火用钢大多为低C或中C钢(即为亚共析钢)。

2、淬火组织:

由于从表面到心部的温度不同,淬火后在组织也不同

表面:温度> AC3 ,表面奥氏体化,淬火后得到细小的马氏体(M)

中间:温度在AC1~AC3之间,加热组织为A+F,淬火后得到M+F

心部:温度在AC1以下,加热组织主要为F,淬火后仍为F

化学热处理:

种类:渗C (形成Fe3C 或C固溶)(弥散强化+固溶强化)

渗N (Fe(N)固溶),(固溶强化)

渗B Fe(B)固溶,(固溶强化)

C-N共渗(弥散强化+固溶强化)

渗碳用钢: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心部得到低碳马氏体,保持好的塑性和韧性

第七章

碳钢的缺点:

1. 基本相( F、Fe3C ) 性能不够好;

2. 淬透性低;

3. 使用温度不能超过200℃;

4. 没有特殊性能,如耐腐蚀、抗氧化、高耐磨……。

合金元素的作用:

提高强度,塑韧性;提高淬透性;高温强度、热硬性;提高抗氧化、耐腐蚀、耐热、耐磨、电磁等特殊性能

按用途分类:合金结构钢(工程构件,机械零件),合金工具钢(量具,模具,刀具),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蚀钢,耐热钢,低温钢)

合金结构钢

例:18Cr2Ni4WA =18+Cr2+Ni4+W+A

牌号的组成为:两位数字+元素符号和数字+字母。如:18Cr2Ni4WA

其中第一部分两位数字:碳含量的万分之几;C=0.18 wt%

第二部分的元素符号表示主要或关键合金元素,元素含量超过1.5%,则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后面。如:Cr=2%,Ni=4%,W<1.5%

第三部分的字母表示级别,如:A——优质钢

合金工具钢

例:9SiCr =9 +Si+Cr

牌号的组成和合金结构钢基本相同,仅第一部分用一位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若含碳量大于1.0%的将这部分数字略去。

如:9SiCr 表示C%=0.9%,Si<1.5%,Cr<1.5%。

CrWMn 表示C%>1%,Cr、W、Mn <1.5%

特殊性能钢

对于某些专门用途或特殊性能的钢有特殊牌号。

如滚动轴承钢:GCr15、GCr6(分别含Cr 1.5%和0.6%(千分之几),C>1%, G:滚动)

弱(非)碳化物形成元素:Mn,Co ,Ni,Al,Si等,基本上能溶入铁素体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固溶强化),但韧性降低。作用是固溶强化和提高淬透性。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W,V,Nb,Ti (前过渡族)等元素与碳的亲合力比铁强,一部分能溶入Fe3C形成合金渗碳体(Fe,M)3C ,另一部分则形成特殊碳化物,如:Cr23C6,

WC,NbC,TiC等,这些碳化物比渗碳体更高的熔点和更高的硬度(弥散强化),并阻碍A 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作用是细化晶粒和弥散强化。

对相图的影响:

1.扩大γ相区:元素Ni,Mn,W等促进奥氏体化,扩大γ区。原因是这些合金元素使A3

线降低。这类元素也称为γ相稳定化元素。如1Cr18Ni9Ti不锈钢就是奥氏体类型钢。2.扩大α区:元素Si,Cr 等使A3线升高,扩大α区。如:加入一定量的Cr,Si可使γ区

消失,得到全部铁素体组织,如Cr17,Cr25,…属于铁素体不锈钢。

3.对S点(共析点)和E点(A最大C浓度)影响:一些添加元素(如:Cr、Mn)使S、

E点左移,使共析钢中的碳含量减少。如:4Cr13不锈钢,其C=0.4%,但为过共析钢。

Mn, Cr使S点左移,

Mn使A3线降低,Cr使A3线升高

对奥氏体化及晶粒度的影响(升温过程)

(1)奥氏体化:

Co 可加速奥氏体化,大部分强碳化物合金元素(如Cr,Mo,W,V,Ti)都延缓奥氏体化过程。

原因:这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Fe, C 的迁移,减缓奥氏体的形成。

(2)奥氏体的晶粒度: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Ti、Nb、Zr可以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生长;

原因:合金碳化物弥散分布在A 上,阻碍晶界迁移。

对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降温过程)

C曲线移动:

Co使C曲线左移,即:降低淬透性;

Ni,Si,Mn,Al Cu等(均为弱或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使C曲线右移,即:提高淬透性。原因:稳定奥氏体

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

低合金高强度钢

成分:C≤0.25%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至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带颜色的ABB式的词: 2、含生肖的成语 3、风儿不闹了,。深夜了,。她, 她,那,是她的鼾声。 4、读书百遍,。 5、读书破万卷,。 6、,将来徒懊悔。 7、读过一本好书,。 8、因为,所以。 9、,无限风光尽被占。, 。 10、小妹妹是那么,那么。 11、那么,那 么,那么。 12、篱落疏疏一径深,。追黄蝶,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13《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写了诗人从乘船途中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的心情。

14《早发白帝城》,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 15、《早发白帝城》,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妈妈去了动物园。我和妈妈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合并成一句话 2、两只小鸟看了看我。两只小鸟马上飞走了。 两句合并为一句: 3、小明整整齐齐地叠好被子。 改为“把”字句: 三、今天是期中考试,可是李小明肚子不舒服,需要去医院看病,请你帮忙写一张请假条给张老师,注意表达清楚,不写错字。 一、填空。 1、带颜色的ABB 2、含生肖的成语 3、 她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读书不趁早,将来徒懊悔。 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8。 9 10、小妹妹是那么漂亮,那么可爱。 11、妹妹那么,那么善良。 13《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写了诗人从白帝城乘船江陵途中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14《早发白帝城》,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 15、《早发白帝城》,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妈妈去了动物园。我和妈妈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合并成一句话我和妈妈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2、两只小鸟看了看我。两只小鸟马上飞走了。 两句合并为一句:两只小鸟看了看我,马上飞走了。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 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内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内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 叫沉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内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 1.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a )。 A.饱和土中的挤土群桩 B.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C.欠固结土中的群桩 D可液化土中的群桩 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静压式预制桩 B.打入式预制桩 C.钻孔灌注桩 D.挖孔灌注桩 3.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B.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上位移时 C. 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与桩沉降相等 D.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4.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5 B.C20 C.C25 D.C30 5.目前工程上选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但无论那种模型都要满足()。 A.静力平衡条件; B.强度条件; C.变形协调条件; D.极限平衡条件 6.如遇下列情况()时,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仍应作变形验算。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B.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C.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D.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7.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的浅层处理,宜采用()。 A堆载预压法 B 强夯法 C 振冲法 D 换填法 8.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C 端承桩 D 摩擦端承桩 9.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5 B C25 C C20 D C15 10.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2.0m,基础埋深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0.05m,地基为均质粉质黏土,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下3.5m,基础底面下土层的黏聚力c k=10kPa,内摩擦角φk=200,土的重度γ=18kN/m3,则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kPa。 A 142.6; B 156.58; C 162.74; D 175.71 11.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 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A 1.2; B 1.15; C 1.25; D 1.9 12.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包括下述() A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 适当设置沉降缝; C 合理确定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D 设置圈梁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 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 JGJ——建工建材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

-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v m = ρ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V D V ρρ =??=%100101??-=W V V m m W ρ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平时作业)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考试科目:基础工程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地基基础计算中の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况?(B) A.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B.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C.考虑地基、基础の共同作用 D.考虑基础、上部结构の共同作用 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の基础形式是(C) A.柱下条形基础 B.十字交叉基础 C.箱形基础 D.筏板基础 3.桩基础设计の基本条件不包括(D) A.单桩承受の竖向荷载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B.桩基础の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の沉降允许值 C.对位于坡地岸边の桩基础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对于所有の桩基础均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の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の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B) A.d=5.68m B.d=7.03m C.d=8.03m D.d=6.03m 5.当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の位置具有以下哪种特性。(C)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 4、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两种极限状态,分别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融媒体期中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一 1.数字媒体的概念: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这些媒 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及其编码和存储、传输、分发、显示的物理媒体。 .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融媒体…… 2. 数字媒体系统 从数字媒体的策划、制作、传播到用户消费的全过程来看,数字媒体系统是由媒体机构、媒体产品、媒体技术、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和媒体终端6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数字媒体系统。【数字媒体机构:负责监管媒体产业的政府部门以及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政府、企业等。 2.数字媒体产品:又称数字媒体服务,向用户提供文化、艺术、商业等各领域的服务产品。如视频节目、网络游戏、手机报等。 3.数字媒体技术:指数字媒体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生成、输出等技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交互的技术,主要包括存储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影视剪辑技术等。 4.数字媒体内容:又称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 5.数字媒体网络:服务于数字媒体产品的传播。按照依托网络的不同,主要包数字广播电视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等网络。 6.数字媒体终端:数字媒体产品的承载设备,是用户享受数字媒体产品,感受数字媒体内容的有形载体。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手机等。】 3.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核心区别在于媒体传播的渠道是否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而不是媒体存在的形式。数字媒体时代 “渠道为王”“内容为后”“商务飞妃”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大传媒时代的传媒产业之“变”大传媒产业的出现移动互联上的大传媒平台 网络与受众环境的变化多屏融环境合、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传媒企业成长与资本运营 6. 三网融合 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2015年8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 7. 、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以有线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 /NGB要求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 OTT TV 专网OTT TV、公网OTT TV Apple TV、Google TV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1、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 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中。 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材料吸水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水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2、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 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 1)碳素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脱氧程度代号Q235—BZ Q235——强度适中,有良好的承载性,又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也较好,是钢结构常用的牌号,大量制作成钢筋、型钢和钢板用于建造房屋和桥梁等。Q235良好的塑性可保证钢结构在超载、冲击、焊接、温度应力等不利因素作用下的安全性,因而Q235能满足一般钢结构用钢的要求 Q235-A一般用于只承受静荷载作用的钢结构。含C0.14~0.22% Q235-B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普通钢结构,含C0.12~0.20% Q235-C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8% Q235-D适用于低温环境使用的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7%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 由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使低合金结构钢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大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承受动力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 3、常用建筑钢材 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强度较低,但塑性好,便于弯折成形,容易焊接。主要用做箍筋,以及作为冷加工的原料,也可作为中、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共分为四级钢筋,根据其表面状态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I级钢筋为光圆钢筋,其余三级为带肋钢筋。I级钢筋不带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不好,其末端需做180?弯钩。 I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钢轧制。I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能很好,便于各种冷加工,因而广泛用作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筋及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筋。 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较高,塑性和焊接性能也较好,故广泛用作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HRB500级钢筋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可用作预应力钢筋。

基础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 1.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2.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3. 水下灌注桩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C20 4. 以下哪些情况可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的作用()。 B. 非挤土摩擦型群桩 5.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6. 当桩设置于深层的软弱土层中,无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这类桩应按下列()哪类桩进行设计? A. 摩擦桩 7.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8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9.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市区建设高层建筑,适宜采用的桩型有()。 A. 静压式预制桩 C. 钻孔灌注桩 10. 对于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周土体相对于桩身向下位移时 D. 桩穿越较厚的松散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层时 E. 地下水位全面下降 11. 摩擦型桩包括()。 A. 摩擦桩 B. 端承摩擦桩 12.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需要进行的计算和满足的是( )。 A. 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B.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 C. 地基变形设计 D. 地基的抗冻胀要求 13. 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C20 14.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D. C15 15.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9m,地基由均匀的粉砂土组成,为冻胀土,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基底平均压力为130kPa,建筑物为民用住宅,基础尺寸2.0m×2.0m,基础的最小埋深()m。 B. 1.15

初中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

初中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 《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下面职场范文网和大家分享初中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戏》 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 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 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词解释 社戏 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熬áo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棹zhào划(船)。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与习题

期中复习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 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3.药品的取用 (1)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②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 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2)取用方法: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小颗粒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斜、二送、三立” 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缓立”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试剂或腐蚀胶头;不要把滴管放在桌上,以免玷污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用滴管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头,赶走空气,再伸入瓶中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倾倒时要注意:a.瓶塞要倒放;b.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试剂瓶上的标签要朝手心(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4.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①给物质加热时,若被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再加热,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容器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也不能离得太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容器炸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烫坏实验台),要垫上石棉网;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试管)。预热的方法: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来回移动试管(若试管已固定,可来回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③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④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管口切勿朝人。 5.量筒的使用:量筒放平,倒液体到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至刻度线。 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仰视和俯视读数都不准确(如图1-4-2所示)。 6.仪器的洗涤: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知识概括

土木工程材料 第一章 1.土木工程材料: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按来源: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 按部位:屋面、墙体和地面材料等; 按功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按组成物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烧土制品、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砂浆 有机材料: 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 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 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 3.材料的组成 化学组成: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成分(元素或化合物)。 物相组成:物相是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物质。 4.材料的结构和构造:泛指材料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及其在空间排列分布的规律。 材料的结构按尺度范围可分为: 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可分辨出的结构状况,其尺度范围在10-3m 级以上。 介观结构(显微结构、纳米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和一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结构。尺度范围在10-3m~10-9m 。按尺度范围,还可分为显微结构和纳米结构。显微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其尺度范围在10-3m~10-7m 。纳米结构是指一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其尺度范围在10-7m~10-9m 。 微观结构指原子或分子层次的结构。分为晶体和玻璃体。 晶体是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按一定规律在空间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晶体质点间结合键的特性决定晶体材料的特性。 玻璃体是熔融物在急冷时,质点来不及按一定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内部质点无序排列的固体或固态液体。 材料的构造:是指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结构单元的相互搭配情况。 5.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m p v = 近似密度:指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m p v = 表观密度(容重):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00 m p v =

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答案

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1、生物的种类有哪些?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没有生命 4、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应激性 都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均由细胞构成)/生物即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没有细胞结构的是谁?病毒 6、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什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7、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抽样调查 8、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变量是什么?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是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 实验结论是什么? 肉汤变酸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吗? 微生物的有无? 曲颈瓶直颈瓶 曲颈瓶肉汤未变酸,直颈瓶肉汤变酸 肉汤变酸是空气中微生物引起的 9、对照实验中对照组的作用?与实验组相比几个变量不同?作对照一个 10、怎样避免偶然性?多做几次足够多的数量 11、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12、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目镜物镜 13、显微镜放置的位置?实验台左侧,距边缘7cm 14、调节光线的结构?怎样调节?遮光器反光镜/调亮:大光圈,凹面镜/调暗:小光圈,平面镜 15、使物象更清晰的结构?细准焦螺旋 16、污点存在的位置?目镜、物镜或装片 17、目镜/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距标本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 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8、低倍镜换高倍镜怎样操作?移装片转转换器调光圈、反光镜调细准焦螺旋 19、显微镜放大倍数怎样计算?物镜×目镜 20、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有何变化?变暗数目变少形态变大 21、实验材料要求?薄且透明 22、显微镜整理存放时注意事项?物镜偏向两旁,反光镜竖立,镜筒降至最低 23、观察时镜筒应该先降后升,双目睁开 24、两个规律性题目物象偏哪即往哪移,即可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相当于将物 体旋转180°后的图像;其移动方面与希望移动的方向正相反。 25、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取放盖染吸 26、制作植物和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分别滴的是什么?清水生理盐水 27、制作口腔上皮时滴加的生理盐水浓度为?滴加生理盐水的作用是?0.9%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8、怎样防止气泡的产生?正确盖盖玻片(镊子夹盖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缓缓放下) 29、怎样防止杂质的产生?漱口擦干净玻片 30、怎样防止细胞重叠?涂匀 31、用什么染色?起什么作用?碘液更清楚观察 32、显微镜下怎样区别气泡?周围暗中间亮 33、用什么画生物图?较暗的地方用什么表示?3h铅笔密集的细点 34、显微镜下观察洋葱细胞不易观察到的结构是?为什么?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膜紧密相连 3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 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 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

2016基础工程期末试题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解释或说明 (每题3分,共15分) 1.冲切破坏 2.沉降差 3.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 4.摩擦桩 5.群桩效应系数s η 二、单项选择题(从A 、B 、C 、D 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用圆圈圈住相应字母,每题2分,共30分) 1.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不作沉降验算的基础是 。 A. 部分甲级及所有乙、丙级建筑物 B. 部分乙级及所有丙级建筑物 C. 部分丙级建筑物 D. 所有丙级建筑物 2.浅埋基础设计时,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3.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可能采用刚性基础形式的是 。 A. 柱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墙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4.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5.在公式a ak b d m (3)(0.5)f f b d ηγηγ=+-+-中,b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6m b ≤≤ B. 6m b ≥ C. 3m b ≥ D. 6m b ≤ 6.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7.对短梁(Winkler 地基),其基底反力为 。 A. 0 B. 均匀分布 C. 线性分布 D. 非线性分布 8.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9.与Winkler 地基梁相比,倒梁法无法满足 。 A. 上部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基础的平衡条件 C. 上部结构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10.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 A. 桩的顶端 B. 底端 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 11.弯矩计算公式00z M M H M A M B α=+中,M A 、M B 。 A. 是常数 B. 仅为z α的函数 C. 仅为l α的函数 D. 是z α、l α的函数 12.在公式 000s k 00()2()(2tan )(2tan )i i z F G a b q l a t b t γσθθ+-+=+?+?∑中, t 是指 。 A. 桩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软弱下卧层的厚度 C.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D. 地面至桩底的距离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一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 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 色质形态。(复制合成数不变)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 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点裂数增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 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 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两消两现细胞板)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 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有丝分裂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 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7、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8、无丝分裂的典例:蛙的红细胞 三、细胞分化: 1、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 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结果: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四、细胞衰老 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他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五、癌变 1、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 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 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3、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 (3)病毒致癌因子:如致癌病毒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初三期中考复习知识点

初三期中考复习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5.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 6.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单位为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 8.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1)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改变无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J/(㎏·℃)。主要表现: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夏天,太阳晒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降得不是太低,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又不觉得特别冷。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 关注各章习题: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 一、材料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下的质量; 2.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 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 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 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 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 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 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B卷(答案)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B卷(答案)

1 第 页 共 页 2 2012--2013学年期考试试卷 B 卷 考试科目 基础工程 考试方式 闭卷 完成时限 2小时 拟题人 岩土所 审核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 建筑工程学 院 年级 土木工程 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 B ) A 地下条形基础, B 沉井基础, C 扩展基础, D 箱形基础 2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C ) A 柱下条形基础, B 十字交叉基础, C 箱形基础, D 筏板基础 3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D )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4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A ) A 承载力特征值, B 地基沉降量, C 压缩模量, E 弹性模量 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 A 弹性模量, B 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 D 旁压模量 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A ) A :基底压力p ,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 C :A+B , D : 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 A .基础的平均沉降, B .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 .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 .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 A 甲基础沉降大, B 乙基础沉降大, C 两者沉降相等, D 无法确定 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 A 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 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 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 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 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