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序—规模法则和首位度理论的景区游客规模结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f12628163.html,

基于位序—规模法则和首位度理论的景区游客规模结构研究

作者:李东和何静娣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9期

合理的景区游客规模结构是表征区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黄山市是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景区数量众多,其景区游客规模结构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本文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位序-规模法则和首位度理论,对2009-2013年期间的黄山市景区游客规模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黄山市景区游客规模结构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模型,其位序—规模分布特征由高集中型向中集中型转变,即向着均衡型方向发展;黄山市景区游客规模的首位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但是首位程度不断降低,游客在各景区分布呈现分散的态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黄山市景区游客规模结构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引言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区域范围内的相关景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品位、基础条件以及发展历史等原因,其旅游发展效果呈现很大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游客接待量的巨大差异。在一个区域内,如果游客过于集中于某一个或者几个景区,将会导致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不均衡,不利于区域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区域范围内景区游客规模结构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景区游客规模的差异,从而为制定相关旅游发展政策、规划等措施,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等提供依据。

旅游规模结构是旅游经济、旅游地理等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是涉及旅游经济规模、游客规模两个方面,研究的尺度具有很大的差异。PeaRce对

巴黎三个旅游区规模、功能与结构的差异化进行了研究。Zeng Benxiang认为旅游的发展缩小了中国旅游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周云波、刘淑敏和唐留雄通过以基尼系数为测算指标,对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进行研究;任旺兵、申玉铭采用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张凌云运用洛伦兹曲线与变异系数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旅游业的地域非均衡性进行了研究;朱俊杰、丁登山等从供需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性;陆林、余凤龙分析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寻求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分异规律;秦学和叶护平、韦燕生对中国旅游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敖荣军、韦燕生提出省际差异及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朱竑、吴旗韬研究了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靳诚等对长三角城市旅游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王永明等对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规模差异进行了分析;柳百萍、杨国良等、周彩屏等、赵磊等、戈冬梅等分别从省级角度来讨论了旅游规模的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