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9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96-03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曹 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 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关键词:王佐良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五方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评论家,同时还是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以及作家与诗人,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

人”[1]

,译著有《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Thunderstorm(曹禺《雷雨》英译),《培根散文先译》,弥尔顿的《失乐园》,蒲柏的《道理》,雪莱的《奥西曼提斯》、《哀歌》,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鲁迅的《论语一年》等。王先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不仅在实践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翻译见解。他的这些翻译主张不仅指导着他自己的翻译实践,对我们现在翻译学习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诠释王佐良的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008 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和翻译生态体系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界普遍认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

和翻译思想。[3]除此之外,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

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研究期望有助于审视生态翻译学解释翻译现象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或将有助于对王佐良翻译思想和学术价值做出更进一步的探寻和挖掘。[4]

一、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整合一体的、和谐统一的系统。或者可以说由于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也应当是和谐统一的。[5]纵观王佐良的一生,无论是他在英国的进修时兢兢业业的学习态度和新中国成立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报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都能体现出这种“生态‘和谐统一’”理念。

王佐良既是翻译理论家又是翻译实践家,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他的翻译论著《翻译:思考与试笔》(1989)的内容体系也充分反映了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观。他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两者的统一关系:“近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发展, 值得引起翻译界的注意。一是翻译的规模越来越大, 质量也显著提高, 而且这是中外皆然, 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二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可能会对讨论翻译问题有点帮助。”[6]文中王先

收稿日期:2012-12-17

作者简介:曹芳(1989—),女,湖南郴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人们常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模仿”或“拷贝”的同义词。不仅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作者和译者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作者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置自己的作品,而译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利,他只能跟在作者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只能如实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更没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近些年来,认为翻译缺乏创造性的看法在理论界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这对于广大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列举了翻译中对译者创造性要求最高的七种情况,包括文化词语、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文化内涵的暗喻、习语、谚语、双关语和新造词、特殊的语音联觉效果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原文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所做的出色而灵活的处理。请看例子: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22章,有这样一段近乎文字游戏的表达,幽默而不失词趣,可是,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翻译难题,各路高手屡试不爽。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avid Copperfield,XXII) 这段文字其实是英语中的一种嵌字顺口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说的人一般要讲六句话,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母都要一样(如上述文字都是以字母E打头的单词),如果作不上来便要受罚。此类文字游戏的翻译通常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文字上的特点在汉语里似乎是不可能再造的。且看以下两种译文: 译1:……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我用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ement(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转引自《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271页) 翻译家董秋斯是以上译文的译者。 在这段译文中,英语和汉语夹杂。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那就构成了遗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9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96-03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曹 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 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关键词:王佐良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五方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评论家,同时还是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以及作家与诗人,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 人”[1] ,译著有《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Thunderstorm(曹禺《雷雨》英译),《培根散文先译》,弥尔顿的《失乐园》,蒲柏的《道理》,雪莱的《奥西曼提斯》、《哀歌》,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鲁迅的《论语一年》等。王先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不仅在实践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翻译见解。他的这些翻译主张不仅指导着他自己的翻译实践,对我们现在翻译学习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诠释王佐良的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008 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和翻译生态体系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界普遍认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 和翻译思想。[3]除此之外,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 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研究期望有助于审视生态翻译学解释翻译现象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或将有助于对王佐良翻译思想和学术价值做出更进一步的探寻和挖掘。[4] 一、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整合一体的、和谐统一的系统。或者可以说由于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也应当是和谐统一的。[5]纵观王佐良的一生,无论是他在英国的进修时兢兢业业的学习态度和新中国成立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报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都能体现出这种“生态‘和谐统一’”理念。 王佐良既是翻译理论家又是翻译实践家,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他的翻译论著《翻译:思考与试笔》(1989)的内容体系也充分反映了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观。他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两者的统一关系:“近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发展, 值得引起翻译界的注意。一是翻译的规模越来越大, 质量也显著提高, 而且这是中外皆然, 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二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可能会对讨论翻译问题有点帮助。”[6]文中王先 收稿日期:2012-12-17 作者简介:曹芳(1989—),女,湖南郴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生态学四大法则---翻译

Four Laws of Ecology生态学四法则 这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它所教的很多容都是从地球上的整个生命之网的小环节上所得到的。生态学还没有明确发展为一种结构严密的、或者说是由物理学的规律检验过的简化了的概括原则。不过,仍然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第一条法则: 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产生这个结论的某些论据已经讨论过了。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我们描述这种系统行为的能力由于控制论的发展而获得很大的帮助,这个控制论的发展甚至比生态学还要更年轻。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以及这个词本身,都归功于已故的诺伯特·维纳的创造性的思想。 “控制论”(cybernetics)是从希腊词“舵手”的意思中产生出来的,它涉及到掌握或控制一个系统的行动的各种过程的循环。舵手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还包括着罗盘、船舵及船。如果船偏离了罗盘所指示的方向,这个变化就会在罗盘针的活动上显示出来。当舵手观察到这种变化,并分析了情况后,这个过程就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舵手转动船舵,船舵使船拐回原来的航向。这时,罗盘针也就转回到原来的已定的航向位置上,这个循环周期也就完成了。如果罗盘针只是稍稍偏离了,而舵手把舵又转得太远,船的过分摆动也会在罗盘上显示出来——它通过相反的活动来提醒舵手去纠正它的过火的行动。这样,这个周期的运转就使船的行进过程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按照一种非常相似的方式,稳定的控制论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为一种生态上的循环。例如,研究一下淡水的生态循环:鱼——有机排泻物——可致腐烂的细菌——无机物——藻类——鱼。假设由于一个异常的温暖的夏季天气,藻类得以迅速生长。它消耗了无机营养物,结果这个循环中的两个部分——藻和无机营养都超出了平衡,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时,生态循环的运转,就像船的运行一样,很快会将这种形势带回到平衡的状态,因为过多的藻类使鱼更容易获得食物,这就又减少了藻类的数量,而增加了鱼粪,最后则导致营养水平的不断增长,这时鱼粪就腐烂了。这样一来,藻类和营养物的水平又向它们原先平衡的位置上回转。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摘要]古诗翻译要求译者根据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诗歌进行形式和意义的变通,最大限度地把原诗的情、韵、意完好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译文和原文在意境、文化背景和情感上的和谐统一。 标签:古诗翻译;创造性;译者 [一、概论 在古诗翻译中,关于译者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翻译的问题,许渊冲提出了另一种创造性的翻译理论,那就是译诗与原诗的创优似竞赛论。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他主张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诗,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作品中留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等待着读者去补充,而读者的思想中又存在不同的先行结构与前理解,所以读者不同,补充的图景也各异。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创作者。他们以理解的主动性、阐释的能动性以及重构的创造性把一个全新的译作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但同时译者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文本随意发挥,因为原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意蕴,寄寓了原作者的某种情感。译者的责任应该是把它们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在译语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忠实的译语文本。 二、译者的创造性发挥达到与意境的和谐 译文是原文的代替物,而不是译者随心所欲地改变原文的意思、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创造出译文。诗歌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或内涵,翻译时,我们有时需要把诗歌原文中的意境传达出来,充分发掘出蕴涵于其中的美的因素。明朝的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陈伟,1997)这说明了意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在考虑到源语的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译语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转化,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特征。根据语境的需要还需进行必要的增减词,进行整体的变通。如: 刘方平的《月野》中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Winter Bynner的译文为: When the moon has colored half the house, With the North Star at its height and the South starsertting,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摘要】基于伟大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论和适者生存论,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生态翻译学有其自身的理论背景,哲学基础以及原则方法和内容。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关键词】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1、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3]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4]“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5] 2、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6]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6]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在发生变法。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

环境生态学-外文资料翻译

环境生态学(外文资料及翻译) "Environmental ecology, mainly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y international wide public concer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ble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circular economy", "human survival way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crisis",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21 century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culture and living safety", "global warming the earth's environment an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zone depletion of earth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acid rain on the earth's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urbanization on city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climate effect", "desert-oasis ecosystem water heat transfer and the intera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the human face of wors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clearly recognized that must walk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ducation is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all. 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标签: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1]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2]“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導、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3] 二、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4]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5]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而发生变化。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6]“译者必须兼顾两头,

培根“Of studies”(附王佐良中译文)

Francis Bacon Of Studies?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come best,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ation;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They per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that need proyning,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simple men admire them,and wise men use them;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and above them,won by observation.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others to be read,but not curiously;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else distilled books are like common distilled waters,flashy things.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And therefore,if a man write little,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and if he read little,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to seem to know,that he doth not.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s subti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 grav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Abeunt studia in mores.1Nay,there is no stond or impediment in the wit,but may be wrought out by fit studies;like as diseases of the body,may have appropriate exercises.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shooting for the lungs and breast;gentle walking for the ?THE ESSAYS OR COUNSELS,CIVIL AND MORAL,OF FRANCIS Ld.VERULAM VISCOUNT ST.ALBANS 1Studies pass into the character.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_胡庚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7日/第005版 前沿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 胡庚申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外文系 翻译学以语言信息转换为“己任”,以促进人类跨文化交流为“天职”,总体上属于人文科学;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整体、平衡、动态、和谐的环境为宗旨,总体上属于自然科学。基于此,生态翻译学则可谓两者联姻的产物。 由于生态翻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研究内容,有配套的术语体系,又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等,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然而,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的一些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类比,同时又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关系学”,因为它关注翻译过程中各种元素关联的重要性、各种知识交集的多样性,以及多元思维的整体性。生态翻译学将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三者关系”——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生态翻译学依据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眼光看待翻译行为,探讨“三者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人、事”关系与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的影响和制约。 生态翻译学贯通了“译学”、“译论”、“译本”三个研究层次,初步形成了宏观译学架构、中观译论体系、微观译本操作的“三层次”研究的发展格局。在宏观的译学架构研究中,生态翻译学侧重在整体生态理性、翻译生态体系、“科际”整合研究。在中观译论体系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在微观的译本操作研究中,生态翻译学则着重于从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生成文本的解读,主要是从宏观生态理念视角、整体生态体系视角、系统翻译理论视角、人际“翻译群落”视角以及整合适应/选择视角等探讨各种因素对翻译文本的影响。该三层次研究关联互动,实现了“三位一体化”,担纲着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研究的主体。 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理论形态,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与转型,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阈转向当代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当代“生态科学”是一门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科,也是一门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终极意义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翻译学研究有着扎实的哲学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1页共1页

生态学翻译

生态学翻译 第三章水生生命 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给与我们地球的名字显示了与文化的高度一致。那些名字,无论是用英文,拉丁文,希腊语,或者汉语,都是指陆地或土壤,揭示了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坚持以陆地为中心的观点。夏威夷人,地球上被分离的玻里尼西亚居民,把地球叫做ka honua,这是对陆地层次或者泥土路堤的一种暗示。这种以陆地为中心的普遍观点可以解释对地球的描述如此准确的部分原因。这种意象通过把我们的地球描述成一个闪闪发光的球体,或者是大部分由水覆盖而非陆地覆盖的地球来挑战我们的位置感。 生命起源于水体,但从我们的观点来看,作为地球的起源,水生领域仍然是由不熟悉的规则控制的一个不相容的环境。在水生环境中,生命通常是最丰富的,但那里的条件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利的:持续寒冷,被海浪打湿的海岸,在深冬常有猛烈地山体冲刷,在阴郁的水体中小河流汇集流入大海。这一章的目标是进一步熟悉这片领域,我们将看到水生环境和它的生物并获得对水生生命的整体感知,以便为生态学的更加具体的学习做准备。 3.1水循环 水循环改变水库中的水,地球表面大约有71%的水资源覆盖。这些水被不平衡的分配于不同的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海洋,其中大部分是海水。海洋包括生物圈中约97%的水,并且两极冰盖和冰川占了额外的2%,不到1%的水是淡水,淡水包含河水湖泊水和不断变化流动的地下水。地球上的这种形式确实正如古代的柯勒律治的船员所看到的那样:水,到处

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是能喝的。 然而,生物圈的水体分布并不是静态的。图3.2概括了水循环的动态学变化。不同的水环境,比如湖泊.河流和海洋加之大气.冰甚至有机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水循环内的水库,因为那些地方的水都被储存了一段时间。 在水循环中,水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每个水库。它们或者通过冰雹或地表或地下水流动进入水库,它们的存在要么蒸发要么流动。太阳能通过驱动风和主要来自海洋表面的蒸发的水来促进水循环。水蒸气从海洋表面上升并逐渐冷却凝结形成云,再通过地球上太阳驱动的风的吹动最终形成雨或雪,他们大部分又回到海洋,但陆地水就有了不同的去向。有的直接蒸发重新进入大气,有的被地球上的生物体利用,有的通过土壤渗透作用成为地下水,有的流入湖泊池塘或河流,但它们最终都又回到了大海。 但水库也需要被更新。因为水库的范围变化率不同,它们经常在以不同的速率变化,大气中的水大约每9天更新一次,河流水最快也要12到20天,湖泊水的更新时间更长,它依据湖泊的深度面积和排水率变化在数天到数世纪不等。但最让人吃惊的是最大水库,海洋的更新时间。正如现代人看到的那样,他的更新时间只有3100年,海洋的总水量大约在1.3亿立方米左右。而它在过去的10万年中已经更新了30多次。 3.2水环境的自然历史 水环境的生物与诸如光照温度和水体运动等物理因素的变化和诸如盐度氧气等化学因素的变化一致。我们对水环境自然历史的讨论以海洋的自然历史为起始,因为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水环境。我们继而来探讨对海洋沿岸的环境的发现,它包括海藻带和珊瑚带,潮间带和盐类沼泽。接着我们探究河流,它们是在陆生和水生环境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考虑湖泊,它是一种内陆水环境,在许多方法上与我们开始的海洋历史相似。 海洋 海洋是可以感知的蓝色大海,你几乎能够体验的一种感觉。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作为能够唤起任何与这样地方亲近的感觉的唯一地球生物群系,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如纳米布沙漠,那里广阔的沙丘被称之为沙海。但球环境与水环境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在广阔的大海上,一切都是蓝的。蓝色的海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与蓝色的天空相映。 对陆生生物的体验还不能使我们对来自深海的生物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我们梦想去了解未知的另类,如巨大奇异的骨骼。我们常常通过科学虚构的文学和电影去炫耀,这些不为人知的生物,一些超乎我们的想象,它们常生活在大陆之外的深深的蓝色世界。图3.4显示了在深海发现的物种之一,即一个雌性深海华脐雨和它的雄性同伴。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 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 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 再现。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 意境风貌。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 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译者的任务,就是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 意的更改和延伸。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因此翻译 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 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 (一)词义的延伸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 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如以下的情况: 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但是现代英语中频频出现如compromising position 一类的表达,使译者不得不费一点思量了。将其译成“妥协的地位”,或者“损害人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翻译即便不使人误解,也常语焉不详。其实compromising 在现代英语中做形容词用,常表示人“处于或暴露在某种瓜田李下或不名誉的境况之中。”据此,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大胆进行词义引伸。 二)语义的引申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冲突,需要译者绞尽脑汁。译文要做到准确流畅, 可读性强,就要译者进行不地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意思上的调整。具体如下: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

山东大学生态学(群落部分)ppt课后练习答案 一、群落的组成 1.翻译并解释 ⑴.Community 生物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⑵.Vegetation 植被: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和。 ⑶.dominant species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⑷.abundance 多度:样方中某种植物个体的多少程度的一种估测指标。 ⑸.dominance 优势度:通常是种的盖度,多度,频度,高度等特征的综合,表示种在群落内的地位与作 用。 ⑹.important value 重要值:IV = 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⑺.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 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⑻.species richness 种的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⑼.species evenness 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 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2.填空 ⑴.群落的三要素是(外貌、种类组成、群落结构) ⑵.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⑶.物种多样性具两种涵义(种的丰富度)(种的均匀度) 3.阅读 第21章群落结构 二、群落结构 1.翻译并解释 ⑴.life form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同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活型。 ⑵.life form spectrum 生活型谱: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表 示)。 ⑶.leaf area index 叶面积指数(LAI):植物叶面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土地面积之比值。 ⑷.Synusia 层片:是指由属于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组成的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 ⑸.mosaicism 镶嵌性:二个以上的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使群落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 称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 ⑹.physiognomy 外貌: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决定于群落 的优势生活型和层片结构。 ⑺.seasonal aspect 季相:季节性的外貌变化。 ⑻.ecotone 群落交错区: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 的过渡区域。

Of Studies 王佐良先生译文

Of Studies 王佐良先生译文(英汉对照)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a retiring room 休息室)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部署of business.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怪僻的行为of a scholar.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Crafty men contemn studies, simple men admire them, and wise men use them;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for they teach not their own use; but that is a wisdom without them, and above th em, won by observation.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驳斥;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 o find talk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 sly (careful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