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公共管理考研笔记谢明公共政策概论2政策制定(5-7)

矿大公共管理考研笔记谢明公共政策概论2政策制定(5-7)
矿大公共管理考研笔记谢明公共政策概论2政策制定(5-7)

第五章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

知识点一:社会问题的定义及类型

(1)定义: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社会问题的形成受社会价值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并随其改变而改变。

(2)类型:

①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注意点:1、一些社会规范允许一定程度的行为偏差;2、偏差这一概念具有相对性。

②结构性社会问题: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最突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贫困、民族矛盾、政府权力滥用、社会不满)。此外还有些由价值观变化引发的结构性社会问题(家庭、劳动、人口、环境)。

(3)社会冲突论对社会问题成因的理解:

①价值冲突论:1价值多元化必然带来分歧和冲突2价值冲突造成人们思想准则的混乱

②群体冲突论

③阶级冲突论→②③皆是利益冲突

知识点二:社会问题的特征

政府的主要功能及其公共政策的主导多用就在于有效地解决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以设计问题的客观存在及其主观认定被普遍认为是政策过程的始点。

(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所谓客观条件指它的存在状况及其数量大小能够通过实证加以认识的情况。客观条件是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前提,但不是充分条件。

(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所谓主观定义是指人们对上述客观情况的察觉和认识,即他们明显感到目前的客观条件已经危及他们所珍视的社会价值观,是对他们所信奉的社会规范的一种背离。

(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是动因也是阻碍)价值判断使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或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种状况及其解决方法。社会问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并得以持续,主要是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目标取向。社会问题涉及价值观的双重冲突:①社会价值观不同;②即便相同,改革计划也难以一致。

(4)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如果问题只涉及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往往不能形成社会焦点,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因而一般构不成社会问题。

(5)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的特征。社会问题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潜到显、从一般到突出、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变化过程。

(6)社会问题带有系统性特征。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系统中的第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各个具体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把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应。

研究社会问题的重要意义:

①及时发现②正确诊断③客观描述④科学解释⑤有效解决⑥正确对待⑦科学预测

【社会问题的主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威胁社会运行安全的一种或多种情况。

主观因素:社会上多数人公认这是一种危害,并有组织地来消除这种危害的愿望。

【二维分析方法】

①社会解组:社会规范或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问题在社会制度。

②社会越轨: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问题在个人。

知识点三:社会问题的比喻(如何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社会问题)

(1)急性病: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应予以及时治理。

(2)慢性病:治疗很久,收效甚微;只能控制,难以治愈。例:贫困

(3)自愈性疾病

(4)晚期疾病:早期可治疗,晚期难治愈。除非做出实质性变革,否则于事无补。

(5)先天性疾病

(6)传染性疾病

(7)不治之症:尽量防止扩散。

(8)医源性疾病:解决此类,导致他类。

(9)食源性疾病:控制源头,预防优先。

知识点四:政策问题确认的步骤

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从对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有效确认问题比精心设计方案更重要。

政策问题确认是问题求解关键环节;明确和系统阐释问题,是探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

步骤:

(1)问题察觉: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取决于①主观条件: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个人利益、价值观念②客观条件:能否通过实证加以认识)(2)问题界定:指对问题进行特定分析和解释的过程。①必要归类;②必要诊断:1理想与现实差距何在2差距原因何在;③需要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3)问题描述: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①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

②a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以保证信息内容的可靠和信息沟通的效率。

B遇重大问题,越级报告有时是完全必要且值得鼓励的。

知识点五:政策议程的建立

一、基本形式:公共议程与政府议程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1)公共议程:(系统化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治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本质上讲: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注意,最后受到普通公众关注)

(2)政府议程:(制度性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本质上讲,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政府议程的项目①旧项目:常规形式出现②新项目:因特定情况或时间引起

(3)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①公众议程往往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

②公众议程所形成的强大推动力对政府议程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区别:①公众议程由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

政府议程由一些意义非常明确的项目所组成,具有制度化的操作程序运行方法。

②公众议程主要目标是使公众诉求能够在政府议程中获取一席之地。

政府议程主要目标是对与问题有关的客观事实作出主观认定。

二、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

1、以政策诉求主体为标准(罗杰·W·科布)

①外在创始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

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已成。

②政治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③内在创始型:

政策诉求起源: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

扩散对象:仅限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

扩散目的:形成足够的压力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

主要特征:体制内运作,不希望建立相应公众议程

2、以议题复杂性和对社会不同领域的影响为标准(拉雷·N·格斯顿)

①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最具潜在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

②象征性议程: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三、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私人诉求: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

主要方式:①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媒体;②将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③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④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⑤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团体推动: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在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①(被威胁既得利益)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威胁到这种平衡状态的存在,那么它们就肯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

②(被诱惑未得权益)某利益集团得到政府特惠政策,其他也会有反应。

在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当中,利益团体的作用能够得到更为直观的表现,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表面化。(3)领袖因素:(经常起关键性或决定性作用)其政策建议几乎可以自动地提上政府议程。

(4)体制功能:组织机构、工作程序、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

(5)传媒作用:(作用非常关键)

①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②舆论压力,促进政府决策系统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③连接公众与决策系统(为公众参与提供途径);④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作用(为政府了解情况提供途径)。(6)问题本身:

①问题明朗化:易于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和政府决策系统的政策反应,是政策议程建立的基础条件。

②临界点:超过将引起严重问题。

四、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1、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

(1)范围:指受触发机制影响的人员数量和地区规模。

(2)强度:指公众的态度反应。

(3)时间:指触发机制产生的时间。

瞬间机制:很快就能够广为人知;持续机制:需经历一段酝酿的持续性事件。

2、触发机制的类型

(1)内在触发机制类型:

①自然灾害:

1一般不影响:自然灾害难以在现代社会起触发机制作用,环境的一般性破坏并不需要政府作出公共政策。2若影响就大:发生不受个人或政府从事活动的影响,可以极大地影响政治:如政治价值观的改变、政治优先顺序的改变。

②经济灾难:经济事件并非只有对经济领域构成影响,它的发生同样会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影响。

③技术突破:技术创新为涉及带来不断的发展动力,可以实在地改变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

④生态变迁:人类生存最为必要的一些资源,多是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仅以一定数量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的乱砍滥伐导致土地濒临低产的边缘,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⑤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政治理念和政府责任等方面态度的转变,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

(2)外在触发机制:

①战争行动:受他国的武力侵犯最典型。即使本国并没有直接卷入冲突,但也会受到间接的影响,可能会成为与冲突有关的活动参与者。

②地区与国际冲突:在全世界多个地方也存在小规模的冲突,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摩擦。

③经济对抗:各国间在经济领域存在的博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国收益可能会造成他国损失。

④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新型武器的出现不仅对国家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也会带来冲击。

五、政策议程与突发事件(哪些因素促成政策议程的建立)

(1)某种危机或惊人事件。已有察觉,未引起重视(例:苏联发射卫星)

(2)抗议活动。表现形式:示威游行、静坐斗争、绝食抗议、暴力冲突、武装反抗等。

(3)新闻媒介。易于引起公众注意,但也会出现不真实带来负面影响。

六、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1)政治原则的背离:政策诉求若偏离基本政治原则(立国之本),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系统或制度化程序之外。

(2)价值体系的排斥

若提出的政策诉求与社会价值体系不符,那么就难以形成公众议程,更不可能转化为正式议程。

(3)政府体系的封闭:

①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举人的利益,公众的呼声和愿望难以为决策者所知,公众认定的社会问题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②“黑箱操作”有时是切实可行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

③公共政策事关公众的利益,必须接受公众的检验,一个保守的政府,一种封闭的体制难以产生有效的政策。(4)承受能力的超重:如果超出决策者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尽管这种问题的提出对社会有利,符合时代潮流,往往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5)表达方式失当:如果本可以通过法定正常渠道、正式场合、平和形式提出,而偏选择非正常渠道、地下活动、过激形式表达,会使本该列入政策议程的问题没有被列入,使本该受到重视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应对。

第6章政策规划

知识点一:政策规划的定义及原则

(1)定义

政策规划指在既定原则指导下寻求方案优化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它不仅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而且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也有多元型。

(2)原则

①信息原则:信息是政策规划的基础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规划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政策规划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全面、具体、精确、及时。虚假信息会对决策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兴安岭重建为例)(去伪存真,去粗取细→过滤器)

②系统原则:任何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会大系统内,不同范围、领域、层次的社会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就要求政策规划工作的参与者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在决策活动中药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战略与战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三纲”决策失误)

③预测原则:政策规划是对未来事物所做的行为设计和方案抉择。科学预测是保证政策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在可靠基础上的政策方案,才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政策方案。(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县)

④客观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政策规划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这是政策规划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少政策规划的主观盲目性。(阿斯旺水坝、高阳应盖房)

⑤智囊原则:借助外脑,发挥思想库的作用,让专家参与,这是现代政策规划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美国兰德公司)

⑥择优原则:比较和选择是政策规划最突出的特征,追求优化是政策规划当然的目标。在决策科学总,人们习惯把只有一个备选方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决策条件成为“霍布森选择”。(美国政府处理古巴导弹危机、背水之战、马谡失街亭)

⑦效益原则:决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益。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策的质量。(P197比较效果、效率、效益三者区别)(小镇取消红绿灯)

⑧可行性原则:政策规划应注重可行性分析,认真考虑主客观多种制约因素,如时间、空间、能力、技术、人力、物力等。(非洲第三次国家建设计划的失败)

⑨兼听原则:在政策方案的论证过程中应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矛盾斗争的一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致。“兼听则明”应该成为决策者时刻牢记的重要信条。政策规划中需要有意见的交锋。(唐太宗李世民,通用汽车公司CEO斯隆)

⑩时效原则:客观情况的变化会创造某种机会,不论你是否利用,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所以决策不可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要敢于承担风险,把握决策时机。(机会的故事)

知识点二:政策规划的方法

从本质上讲,政策规划是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所谓思维能力和水平主要表现在对思维方式的具体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

一、思维方法

(1)经验思维:(首选)

特点在于经验的联想与经验的迁移。

①经验联想:适用于处理重复性的工作,并非百分百重复。事情在主要环节上出现重复或基本一致是完全可能的,这就为经验联想的运用创造了条件。

②经验迁移: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性或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迁移到解决另一类问题上去。经验迁移超出了重复性界限挖掘出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实质的相似。(电报信号减弱&驿站换马)优缺点:经验思维方式简单实用,但适用范围有限,局限于重复的和可类比的事物,容易忽略一些新的变动因素,可能会造成失误。(老河兵神兽、捞铁牛)

(2)逻辑思维: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思考。(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驳斥有神论)

优点:与经验思维相比,

①更偏重与理性的思考,强调有理有据;

②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带有抽象的特征;

③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跨越了时间的界限,思维中容纳更多的对象。

特点: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必然性。

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基本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

(3)直觉思维:

①直觉主要是指思维判断的一种方式。

②对于涉及范围较广、关系复杂、动态性强而又严格限定实践的情况,信息不可能完整,难以按照程序推论,

这时人们就只能更多地依靠直觉。

在政策规划实践中,直觉思维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③与逻辑思维相比较,直觉表现出非逻辑性和跳跃性。由于直觉具有整体性、直接性、跳跃性、随机性和突发性等特点,造成人们对直觉的评价出现很大的分歧。否定直觉很简单,没依据。直觉成立,对个人而言,靠自信;对他人来讲,靠权威。(阿基米德和万有引力,梅里美破保险箱)

(4)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冲破经验俗套,克服思维定势。

特征:思考的独立性、方法的独特性、目标的前瞻性、思维的发散性、结果的聚敛性及形式的超常性。(第6罐可乐、哥伦布立鸡蛋、金门大桥模式、威尔逊的复印机)

(5)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重要的补充形式。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奇怪的摄影师、用思路疏通道路、一年租金6美分)

二、创新方法

(1)头脑风暴法1939奥斯本

遵循的原则:

①排除批评:必须阻止对新观点的不利批评,不能违背“无批评”原则

②欢迎畅所欲言:不存在权威的意见,与会人平等,谁也无权作出结论

③观点多多益善:质量源于数量,观点看法的数量越多,产生创新思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④合并与改进:不同观点的组合与改进也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必要途径。

注意事项:

①规模:以较大团体为宜(6—12人);

②笔录:做好观点意见的笔录,即使是毫无价值的观点;

②集中关注:特定时段集中关注一个特定的问题,以便有更好的思维共振效果;

③判断置后原则。在讨论会上再对观点进行筛选。

局限:参与者不进行相互间观点的评价和批评是非常困难的。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能即时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非一件好事,推迟的判断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该法不利因素可能会多于有利因素。

(野生动物园、石头漂起来)

(2)综摄法威廉·戈登提喻法、分合法、集思法、举隅法、群辩法。

①原理和特点:以已知的东西为媒介,将毫无关联、不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激起人们的创造欲,使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垃圾箱理论)

②基本原则

A异质同化,即变陌生为熟悉。

B同质异化,即变熟悉为陌生,对已有事物,通过类比,从新的或陌生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

(3)零起点方法:20世纪60—70。源于行政领域的零基预算法。但应用代价很大。(毛泽东,建国初白纸画画;课程设计老专业)

(4)N M法:中山正(日本)。人的认识分为点性记忆和线性记忆。点性记忆是指在断断续续中联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线性记忆是指以理论为契机产生的关系性联想,即把看似无关的结果串联起来。(洗衣机)

(5)等价变换法:市川龟久(日本)。事物发展过程中,初期的外形被舍弃,内容进入了高级阶段,并最终选择了新形态。程序要点:提出问题→确定观点→抽出等价因素→广泛寻找具有等价因素特征的事物→选择

较合适的一种→选择较合适的一种→对着一种分解,扬弃,与其他新要素结合形成新事物→经检验后对不妥之处通过反馈调整修改,最后获得满意答案。

(6)角色互换法: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角色互换法主要适用于“做还是不做”这类决策问题。例如机构建立还是不建立,撤销还是不撤销。

知识点三:政策规划程序

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确定目标是政策规划的首要任务。

(1)政策目标不仅是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参照标准。

(2)特征

①层次性。政策目标是由总目标、子目标、次级子目标等从大到小、自上而下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总目标、子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层层节制的目标系统。

②多样性。公共政策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政策目标的多样性。

(内容上、范围和数量上、期限上、程度上)

③系统性。各种目标之间要建立有机的联系,形成合理的结构,发挥系统的功能,局部的、低层的、近期的目标要从属于整体的、高层的、长期的目标。

(3)遵循的原则

①针对性。即目标必须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并选择好突破口。

②可行性。即目标必须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

③系统性。即从整体着眼,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将其系统地归并和综合为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

④规范性。即目标必须要符合一定社会的法律、政治和道德规范,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

⑤具体性。即目标的表达要准确清楚,含义单一,有明确的时限、范围和约束条件及具体指标。

(4)区分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①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价值前提是从需不需要和值不值得做出决策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

事实前提则是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客观实际的条件。

因此,常有具备了价值前提却缺少事实前提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出现,使决策活动难以进行。

②认识形式的表现不同。

事实前提的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所以往往容易达成共识。

价值前提的判断则更多的依赖于人们的价值体系,所以经常引起冲突。

③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影响:决策目标的确定。

事实前提对决策的作用:行动方案的选择。

二、政策方案的设计

政策规划的第二步工作就是设计政策方案。

(1)政策方案指一个或一组为解决的问题、实现目标所设计的行动准则和内容,它具体规定实现政策目标的步骤、途径和方法。方案设计就是在明确政策目标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设计或者规划诸种实现政策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2)政策方案的内容一般涉及原则和操作两个层面:原则层面是指政策目标的确定,操作层面是指政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方案后果及其效应的准确估计。没有这种估计,方案的好坏优劣无从辨别,从而失去进行选择的价值标准。二是对方案实施细节的详尽规定。没有这种规定,再好的方案也难以付诸行动,从而无法进行优化的选择。

(3)战略与战术

战略问题是指那些具有宏观性、全局性、方向性和原则性等特征的一类问题,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战术问题是指那些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的一类问题,其目标具体,内容单一。

战术是战略的延续和细化,二者近似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战略目标应力求服务于战略目标,以战术胜利为战略成功奠定基础。

(4)方案设计的步骤

①轮廓设想。即从不同角度、多种途径出发,尽量大胆的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案设想,主要内容有:一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大致可提出多少个政策备选方案。二是将各种备选方案的轮廓,如行动原则、指导方针、发展阶段、阶段目标等大致勾画出来。

②细部设计。即对轮廓设想阶段所产生的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筛选,淘汰那些明显不可行的方案,留下一些较为可行的,并进行精心分析细节。

(5)方案设计的内容:5W1H:what why who when where how

(6)方案设计的要点

⑴成本:方案需要考虑的成本和效率问题。

⑵稳定性:方案的抗干扰性及目标的可持续性。

⑶可靠性:在既定时间段实施方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⑷牢固性:如果执行中方案部分失灵或受损,该方案是否持续。

⑸灵活性:方案的伸缩余地多大,目标和手段能否改变。

⑹风险性:方案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

⑺传播性:方案是否容易被理解,沟通是否有困难。

⑻功效性:方案的价值表现及其伦理特征,解决问题的是非界限。

⑼简单性:方案是否易于操作与执行。

⑽相容性:方案是否与现行相关政策及目标、手段衔接或相容。

⑾可逆性:方案执行中阶段性目标和程序的相互替代性。

⑿强韧性:方案是否适应不同环境和条件。

(7)方案的来源及寻求方法

备选方案设计思路四个基本来源:现行的政策方案、通常的解决方案、调整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寻求备选方案的具体方法:

①消极等待法:像新闻热线等待有人提供新闻线索那样,等待一些人毛遂自荐方式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②主动寻求法:不仅要让其他人了解我们所要求的方案,而且应该主动提供方案的政策目标和分析的基本思路。

③触类旁通法:寻求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前任的一些通常做法,在差异比较的基础上,类推新的解决方案。(8)方案开发的理性基础

①技术理性:亦即“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是目的理性的工具系统。

②经济理性:突出特征在于强调经济行为的个人性和自利性。

③法律理性:法律理性的实质是通过确立基本的法律原则,实现正当程序的理性化。

④社会理性:涉及我们与社会以及社会问题之间关系的问题,借助一种群体主义的价值内涵来进行思考,而个人则被置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其判断标准往往是群体主义的。

⑤实质理性:形式理性要求不同的存在应按照相同的决策标准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实质理性则要求根据不同事件作出不同的分析考量,虽然过程是理性的,但缺乏统一的决策标准。实质理性包括多种理性形式的综合与比较——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目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作出最合适的考量。

三、预测性分析

政策规划的第三步工作就是进行预测性分析。

(1)预测的发展来自于决策的需要,目标位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2)决策者需要利用掌握的信息,对每种方案的收益、成本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对方案实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说明每种方案的优缺点。

(3)预测的形式:推断、预言和猜测。

(4)预测的局限:

①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测并非严谨的科学,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②预测的代价高昂。预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受益很难评估。

③知识水平的限制。预测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它要求预测者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和独创性,不断提高其预测能力,如果没有做预测的人才,没有能做出正确判断的领导者,那么引入预测是毫无裨益的。(5)预测的方法:

①专家会议法:是指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预测方法。

优点:1集思广益、信息放大;2思维共振、有力创新;3优势互补、职能叠加;4知识共享、互相启发。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当缺少足够的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它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预测效果。专家预测法往往被用于项目规模宏大且环境条件复杂的预测情境。

局限性:1与会人数有限,代表性不充分,意见受限制,看问题不全面;2权威人物影响较大;3忽视少数人的意见,表现出从众倾向;4易受心理因素干扰;5言语表达和信息接受能力影响。

②德尔菲法

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意见,这些意见经过技术处理后会得出预测的结果。

意见征询表具体要求:

第一,问题含义明确,以免应答者对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第二,问题要具有独立性,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不应以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为条件。

第三,回答问题的方法要统一,否则就难以对预测的结果做出比较。

一般程序:

第一轮:把意见征询表寄给专家小组的成员,请他们填写意见。预测工作小组收回调查表后,进行初步的统计和计算,发现具有共识性的意见和看法。

第二轮:将第一轮得到相对比较集中的意见再反馈给每位专家,要求他们以此为参考,重新填写意见。如果某一专家做出的第二轮预测仍与多数人意见不符,则要求他陈述理由,说明为什么他的意见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意见。预测工作小组收到调查表后,就要根据新的数据重新进行统计和计算。

第三轮:将第二轮统计结果及某些专家的陈述理由告之每位专家,请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预测。

一般三轮、四轮调查后,专家意见将会比较集中,即得出结果。

③投入——产出分析:其基本做法就是对政策方案的各种投入于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对比。该法源自经济学领域,更强调量化的分析。

④时间序列法:基于“预测对象的变化仅与时间有关”的基本假定,把环境因素的复杂作用加以简化,根据预测对象的变化特征,以惯性推理的方式进行预测研究。最大特点,直接、简便。形式:简单平均、加权平均。

⑤回归分析法:为了定量把握事物的因果规律,就需要把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转变为函数关系。这种转化的中介就是回归分析。

⑥趋势外推法:根据历史和现存资料,探索规律,推测发展。

⑦马尔可夫模型:近期状态,N次结果仅与N-1次有关。→马尔可夫链。既可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

(6)可行性分析

主要涉及的是方案实施在主客观条件和政策预期效果方面的可行性问题。

①政治可行性。即政策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和对政治价值观的影响。

②经济可行性。即政策执行中获取政策资源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一般性资源(人力、物力)和特殊性资源(信息资源等)。

③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门在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方面的支持程度。

④法律可行性。即政策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有关原则和条款。

⑤技术可行性。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行性。

⑥社会可行性。即社会对政策方案的认同和支持的可能性。

四、政策方案的选择

(1)方案选择的主要环节:

①确定标准:关注主要目标,提出满意标准,遵循有限理性原则,选择次优方案。

②比较性分析:做好分析工作,对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和鉴别,并根据政策目标对方案优劣做判断。

(2)达成共识的途径:

①交换。以利益差别为基础,是一种利益上的交易。(主要手段和形式)

②说服。指某一决策主体以另一决策主体为对象,试图证明自己在选择某一决策方案上所采取的立场、态度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而要求对方给予理解和支持的行为。(常用手段)

③强制。某些决策者利用手中控制的权力、物质与其他优势,在优选政策方案时迫使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决策者放弃原先所持的价值、立场、态度的行为。(常用命令和威胁)

(3)非确定型决策的原则性方法

①乐观原则(大中取大):决策时要首先确定各个方案在最佳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进行比较。

②悲观原则(小中取大):决策时要首先确定各个方案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进行比较。

③乐观系数原则:赫威茨法则。不可盲目乐观,也不可盲目悲观。α[0,1].

④等可能性原则:(Laplace原则)假定发生概率相等,计算期望收益,比较。

⑤后悔值原则:萨维奇原则。自然状态最高收益,即理想值。其他收益值和理想值之差,即后悔值。追求最小后悔值。

实际政策规划过程并非单向直行,而是多向多阶段反馈。

知识点四:群体决策

一、含义及利弊

(1)含义:①“领导群体决策”指一个领导集体共同进行决策,即最高管理层的决策集团一起拍板。

②“群体参与决策”指较低层次的群体成员参与较高层次决策的情况,集中表现在群体成员参与领导决策的过程,并对决策的形式、内容和执行施加影响。不同层次领导讨论属于后者。

(2)利:①它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多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②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使之易于执行。

③加强组织中不同水平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凝聚力。

弊:①工作进程较慢;

②个人意见易受压抑;

③易出现冒险和保守的极化;

④利益不同、观点冲突、个人成见和情绪化,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人力浪费;

⑤领导或小集团控制;

⑥失误时逃避责任;

⑦不具备条件时使用,后果十分不利;

⑧做激励,不明智;

⑨目标和问题情境不清楚,不宜使用。

二、“冒险转移理论”美斯托尔(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理论,科根发展。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

原因:①责任分散。

②领导者的作用。表现自己过人才能。

③社会比较的作用。虚荣心。

但,认识群体的决策行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患者做手术”的冒险转移)

三、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

①一票否决:指决策群体所有成员必须意见完全一致才可最终选定某个备选方案,只有重大决策问题使用。如联合国安理会。特征:1、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2、决策者中没有人因最终方案选择而利益受损。

产生“讨价还价”、“搭便车”。

②多数规则:即少数服从多数,以多数票通过中选方案的投票规则。

③两两对比:“成对表决法”。法国,孔多塞。

④偏好次序表决规则:法国,博尔达。即首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方案的总分,得最高分数这胜出。形式:偏好程度、偏好顺序。

⑤赞成投票规则:布拉姆斯和费什伯恩,对所有可接受方案投赞成票。最多者中选。

⑥淘汰投票规则:与5相反。

⑦正负表决规则。

⑧等级决定规则。讨论后,拍板。

四、择案规则分析

①孔多塞的困惑。

采用多数规则并不一定总能产生公平的结果。

修正程序:首先采用孔多塞的成对表决法,一旦未产生中选方案,就运用“最小变化原则”修正群体成员的优先顺序,以增强群体的一致性。

②相关方案的作用

相关方案能够体现个人偏好的程度。

③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

囚徒困境

④领先的悖论。

申办奥运,先领先并不一定是赢家。

第7章听证制度与政策合法化

知识点一:听证起源

英国自然法→20世纪30年代,司法审判听证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1946年美国成文法

一、司法权力部分移交行政机关的原因

(1)现代行政日趋专门化,解决争端需专门知识。而法官既缺知识,也缺解决问题必备的开拓进取精神。

(2)法院程序规则不适应行政需要。不仅缺专业能力而且没有足够时间,致使争端不能及时处理。行政机关,具备专业能力,解决纠纷程序简单、成本低廉、效率很高。

(3)司法输出是程序正义,当事人和国家支付昂贵制度成本。行政官员的供养成本及通过行政程序解决纠纷的制度成本要远低于它。

二、美国成文法中的行政听证程序

1946年,美国公布《联邦行政程序法》,首次以成文法形式行政听证程序。对后来其他国家的行政听证产生重大影响。

(1)行政和立法听证模拟司法审判

由意见相反双方相互辩论,结果对最后处理有约束。凡提出的意见,决策者必须在最后做出回应,否则相关行为可能因此无效。

在美国行政法上,正式的听证完全克隆法庭辩论模式,并由行政机关指派一名行政法官担任主持。

其立法目的主要是为防止行政权滥用,保护个人利益,促进行政行为公正、公开和民主。在该意义上看,听证范围应尽可能扩大,但过大影响效率、影响实现。(国家对“度”做了规定)

(2)立法程序中常使用听证会

相对随意,抽签产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成为议员投票依据。议员言论免责权。

知识点二:世界各国听证制度的共同点

(1)适用范围的标准

①行为标准:根据行政行为性质和种类确定听证范围,即根据负担行政行为和授益行政行为的划分确定不同的程序要求。

②利益标准:从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利益或权利的范围出发划定听证范围,即不以行政行为的性质作为标准,而是以当事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利益为标准决定是否适用。

(2)司法制度的特点

①当事人主义。又称辩论主义

特征:1在诉讼中,当事人双方权利平等,地位对等。强调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

2法官不主动,只起居中公断的作用。

②职权主义。是指对大陆法系国家近代刑事程序个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特点的一种概括。

特征:1注重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作用;

2被告人有限的诉讼活动;

3以法院为主,法官主动指挥。

从行政听证角度来看,各国普遍奉行职权主义原则。

(3)职能分离原则。(重要原则)

即在听证过程中从事裁决的机构和人员,不能从事与听证和裁决行为不相容的活动,以保证裁决公正。

知识点三:听证制度在中国

(1)含义:听证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在做出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决策时,听取利益各方和社会各个方面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必要的规范性程序。

(2)现实意义:

①有助于公民参政权的实现,进一步激发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

②有助于提升政策认可度,减少服从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树立“阳光行政”的理念;

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3)存在问题:

①缺少约束,流于形式;

②范围过窄,影响效力;

③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④行政听证信息不对称,充分恰当表达意见难;

⑤立法听证中透明度不高,影响参与积极性;

⑥主持人独立性受到质疑;

⑦听证代表选任制度不明确,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

⑧缺乏监督机制,责任缺失;

⑨救济缺乏物质保障,导致有权利而无救济。

知识点四:行政立法听证的具体步骤

(1)通知:在行政立法预告中,行政立法机关应当将行政立法听证的时间、地点、主题和参与方式等向社会公告。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电台、互联网等。至少提前60天。

(2)确定听证代表:听证代表是指在听证会上进行专门发言的公民。可由利益集团推举,也可公民自荐。为确保听证代表的广泛性,利益集团推荐代表与自荐代表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选择标准涉及:代表性、相关知识、参政议政能力。提前30天。

(3)听证会举行:

①主持人宣布1听证会开始,2行政立法的名称、制定机关,3听证纪律和发言顺序等;

②行政立法制定机关代表就行政立法的法律依据、主要内容和理由发言;

③听证代表顺序发言;

④旁听人员经主持人同意,也可在限定时间内发言或提出问题;

⑤听证会可有时间限制也可由主持人具体控制。

(4)听证笔录:听证会由记录员笔录,由听证主持人、代表(2)签字。听证笔录不是行政立法的唯一依据。若不采用发言,则应在行政立法草案说明中给出理由。

知识点五:行政立法听取意见的形式

一、座谈会

(1)是一种传统的政府听取民意的方式,应用广泛,行政立法首选。

(2)优点:行政立法机关可听到更多意见,成本不高。

(3)注意问题:

①及时确定与会人员,发放材料;

②及早确定会议时间,告知人员;

③仅对必要质疑解释;

④与会人不必签名,仅是思想沟通。

二、论证会

(1)邀请有关专家对行政立法草案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研究论证,做出评估。

(2)座谈会和论证会的区别:

①座谈会人员与讨论行政立法草案有较直接的利害关系,常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行政立法草案发表己见。因此主观性较强。

论证会人员常是某方面专家,与行政立法草案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常从专业知识角度提出己见,并随附相关科学依据或者合法性依据。因此,其观点有较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应予以高度重视。

②专家观点往往具有较强的理想色彩,对法律条款的具体意见因脱离实际而欠缺可操作性。因此不可过分迷信专家观点。

(3)注意问题:

①选择合适专家与会;

②正确对待专家意见;

③专家保持必要中立。

三、信函与电子邮件

重要渠道。有利于提高效率,便于发表意见,应当鼓励优先采用。

注意问题:

①以适当方式预告行政立法草案;

②设立必要咨询点,解答公民疑惑;

③对公民意见,应给予简要回复,尤其是不采纳,要有理由;

④多个意见相同,可通过媒体集中回复。

四、听证会与座谈会、论证会的不同

①从重要性方面来看:

听证会更为重要,听证权利正在逐渐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权)。

随着法治的进步,公民听证制度与公民投票制度相结合,正在成为直接民主制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从程序性方面来看:

听证会更为严格,包括法定内容,而座谈会和论证会则显得较为随意。

③从结果性方面来看:

听证会更有作用,听证笔录须由听证主持人、听证代表和行政立法机关代表共同签字,是立法形成重要依据。

知识点六:政策合法化

(1)合法性,又译作正当性、正统性:

指某种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力以及实施措施能够让被统治群体和个人认为是合理正当的和符合道义的,从而能够加以认可和服从的能力及属性。

(2)涉及主体:

①统治主体:合法性意味着一种有效的统治是应该服从的,从而从统治客体那里获得最基本的认可和遵从;

②统治客体:合法性意味着统治客体基于某种价值判断或思想信念支持某种政治统治或相关措施,并将其视为合理和正当的。

一、广义的政策合法性

(1)含义:

所有合法性的政策就是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而该过程就是政策合法化的过程。(2)核心:

在于人们内心对政策道义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认可。

(3)合法化的两部分:(琼斯)

①政治系统自身合法化;②公共政策合法化。

(4)政治系统取得合法性途径:(韦伯)

①依据合法和合理的程序取得政权;

②依据传统习惯取得政权;

③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取得政权。

由此区分三种权威类型:

①传统型权威:在前工业社会中居于主导,社会处于超稳定状态,采取牧羊式管理,难有较大变革。

②魅力型权威:一种罕见的领导天赋,激励其他成员毫无保留地服从魅力领袖的个人权威。

③法理型权威:充满务实精神,力图使重大变革获得持久性。

(5)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

①政治系统合法化;②合法性程序;③公众对政策的认可和默许、接受和遵行。

二、狭义的政策合法性

偏重于法律角度解释合法性这一概念。

(1)合法的政策主体:

主要从六个方面考察其合法性:

①管理职能:组建机构的前提,也是行使相应权力的根据。

②机构设置:依据管理职能及其目标定位,设置一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位。

③人员组合:根据职位的职责及任职条件,配备素质与能力基本相称的人员,注意考虑群体结构因素。

④权责体系:明确权力与责任。

⑤组织经费:是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物质基础。

⑥运行规则: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有制度做保证。

(2)合法的政策程序

是规范决策组织行为的有效途径。

(3)合法的政策内容

指政策应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

不仅要符合有关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需要充分发挥法律性政策机构的审查作用。

知识点七:政策法律化

(1)政策法律化

也称政策立法,是从狭义的公共政策概念出发,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政策性内容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内容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基本条件

①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②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③比较成功的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法治的完善。

(3)形式要求:

公共政策法律化形式:

(包括规范形式和非规范形式)

①法律规章;②行政命令;③政府首脑的书面文字或讲话和指示;④国家行动计划于项目。

法律表现形式:规范性文件形式。

(4)法律的局限性制约法律化

1、法律的局限性:指法律基于其防范人性弱点工具的特质在取得其积极价值之同时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的代价,是法律由于其技术上的特点不能完善地实施期目的的情况。

六个主要表现:

①法律有天生保守的倾向和难以应变的弊端;

②无法涵盖和适应已经存在或即将发生的社会现象;

③法律语言的拙劣导致自由裁量范围的扩大化;

④法律总存在从管理走向强制、从控制走向压制的潜在危险;

⑤法律执行的成本问题;

⑥法律的实现总要受制于一定的外部条件。

2、要求

应当合理区分政策和法律的界限,给政策留出应有的存在空间。法律的局限性需要依靠政策等治理手段予以补充,政策在符号性、灵活性、即时性、具体性等方面明显与法律不同,从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填充发了吧留给社会的真空。但二者不可相互替代。

(5)泛法治主义的批判

泛法治主义:无限夸大法治的作用,无视法律自身的缺陷而引起的法治局限性。其隐含观念为法律万能化。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讲义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课件-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讲义 第四章政府的角色 问题一公共部门的重要性,存在的必要性。 马斯格雷夫妇认为,政府的普遍性或许反映出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这种意识形态不同于消费者选择和实行分权的决策等前提,并且“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了政府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原因如下: 1、必须不存在任何自由准入(市场)障碍,且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必须具备充分的市场知识,这就需要有政府管制和其他标准来保证这些条件的实现 2、当竞争由于高额成本而变得无效时,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 3、一般来说,若无政府为其提供法律框架,进行保护和强化,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合同性的安排和交易行为将无法进行。 4、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并导致“市场失灵,”这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制定解决方案 5、社会价值观要求政府对市场体系产生的收入和财富以及通过继承获得的转移性财产权进行的分配进行调节 6、市场体系并不足以保证高就业率,物价稳定以及社会所希望的经济增长率,这就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

7、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评估未来消费的贴现率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以上观点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总之市场无疑是强有力的,并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为众多商品和服务提供一套配置与分配体制。但要记住市场不是万能的,有时需要政府的干预。问题二私人管理与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 赞成公共部门应具有专门的管理形式的理由在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具有巨大的区别。①公共部门的决策可以是强制性的,如公民可以被强迫缴纳税款,而私营部门不具有这一特征。并非所有的公共活动都具有强制性,而是那些需要比私营部门更谨慎执行的公共活动才具有强制性。私营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要价,他们可以忽视正常程序的存在。②公共部门具有不同于私营部门的责任制形式。从理论上说,公司管理部门要对股东负责,而公务员要对政治领导人、国会、公众以及司法系统的不同部门负责。③公共服务管理者必须解决在很大程度上由政治领导人设定的外部议程。这一点就不同于以盈利为各级人员共同动机的组织。对公共服务的管理者,一方面必须执行政治议程,另一方面偶尔地反映冷淡,甚至采取不友好的行政行为,这样会引起官僚机构与政治官员之间的冲突。这并不是说按照政治议程办事就比按照盈利办事缺少合理性,而是说政治议程使得公共部门的管理不同于私营部门。这些由政治官员强加的大部分议程缩减了管理者的活动范围。④公共部门在测量产出或生产效率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困难。公共部门缺乏类似于私营部门中利润这样的

2017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状元笔记

第六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考点1】引言 公共政策是对政府与其顾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揭示其特点的一种方法,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只是其正统称谓而已。 现在两种公共政策的方法,每一种均有其自身的关注点和所强调的侧重点。第一种被称为“政策分析”;第二种是“政治性的公共政策”。政策分析通过较抽象的统计资料和数学模型来研究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问题。政治性公共政策论者更感兴趣的是公共政策的结果,成效,决定特殊事件的政治上的相互作用和政策领域而不是统计方法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都意味着,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不满并已经失去了耐心,不论对数字还是对结果的关注都被归结为对过程的关注。我们或许可以将公共政策看作一种独立的典范,并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相竞争,也可以认为是一套适用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领域的分析方法。对传统模式的批评在于更多的运用经验性方法支持甚至取代决策,而不是更多的探讨基础性问题。管理主义模式运用经验主义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好处,但是他们理论则完全是经济学的——并通常是经验性的——而不是公共政策。 【考点2】政策分析和政治性的公共政策学派之间对公共政策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分歧。 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来看,帕特和斯普林格认为:“政策研究的功能在于通过提供准确有用的决策信息来推进公共政策过程。那些从技术上看来充分有用的信息制作技能则位于政策研究过程的核心地位而无论使用何种特殊的方法论。”这个定义强调所使用的方法。 奎德也是如此定义的,他将该领域定义为: 为了对社会技术问题有更深的了解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一种应用性的研究正得以实施。为了帮助政策制定者选择最有利的行动,该方法试图将现代科学和技术引入有关的社会问题,并对可行的行动方法进行政策分析,以获得有关运用效果和执行效果的信息并整理相关证据。奎德在政府研究领域方面运用传统的方法也是科学和统计学。在运用这些程序要求甚至做出决策时,关键在于技术和科学。 林恩的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特点 林恩,所采用的方法迥然不同,并且强调政治上的相互作用,而政策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的定义中。公共政策可以被描述为不同个体所构成的分散过

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必须既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对现实中政策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结合我国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实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于广大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本课程,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不断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力求做到熟练掌握教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第二,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即时练习和课程作业,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第三,要认真阅读案例部分及其答题技巧,并有意识地留心新闻、报刊、杂志等媒介上的公共政策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对于例题分析部分要仔细领会,不仅要记忆例题的知识内容,更要学会回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在学习完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后,应认真做好模拟试题,这些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都是模仿全真试题而设计的,因此,同学们应当自己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在考试前完成考试题库中的模拟试题,以便在正式考试中驾轻就熟,取得优异成绩。 第六,学习本课程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温习教程中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以上几点是对于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总体要点,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按照上述几点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争取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试卷结构 公共政策导论的正式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三种题型。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类型及其分值情况。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较其它题型容易,这部分题目重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这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单项选择题等于是送分题,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的准确率,如果单项选择题不能得到较好成绩,总分就很难提高。下面我们试举一例,来看单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例如: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决策 经分析我们知道,立法决策、司法决策、行政决策都在美国公共政策之列,政党虽然有时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政党只能作为非官方参与者影响公共政策,政党的政策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能得分。因此,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就加大了许多。在标准试卷中,多项选择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这10分多项选择题的份量,虽然分值比重不是太大,但这是最能够体现差距的一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超出4—6分,相反如果复习全面、准确,就能够轻松超出一般人的得分,稳获这10分。可以说多项选择题是许多人成败的关键点。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如下: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

《公共政策学》宁骚(2010最新版)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 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①研究对象②概念体系③研究方法 ※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 (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 的本质和属性。 (二)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①线性结构②职能结构③线性—参谋结构④矩阵 结构 (三)政策过程: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即决定做什么,做什么;政策过程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分析如何认定,解决问题,哪些因素对方案的实施造成影响,结果是否一致及其造成的主要原因等。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 2、确定假设 3、收集系统资料 4、资料分析 5、做操作性研究 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1、一手资料的收集: (1)定量的一手资料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2)定性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①无结构访谈法②实地观察法③非参与观察法④参与观察法 2、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①内容分析法②二次分析法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3~15章)【圣才出品】

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电子化政府 1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引言 1.背景 (1)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IT)革命见证了很多国家的经济的真正转型。 (2)生产软件和硬件的新兴产业兴起,而一些传统产业则由于资本投资的减少而消失。尽管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但对很多工人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同时对政府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私营部门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业,相应地在政府运作中出现了电子化政府,即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在政府以及公共管理的专业领域出现的IT革命。 2.电子化政府 (1)基本内涵 ①电子化政府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以更加便利、顾客导向、成本—效益等这样不同而又更好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②广义的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对任何信息通信技术的采用”。这些技术包括视频会议、语音数据进入系统、光驱,互联网和个人局域网,以及一些其他技术例如互动式电视、手机上网和个人掌上电脑,以及某些社交网络等。 (2)影响 ①不仅将改变大多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而且还将改变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基本关系。 ②技术可以让政治家和官员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需求。 (3)存在的问题 ①电子化政府在许多地方存在严重的设计和执行难题,在实际的政府运作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电子化政府(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和速度来提供公共服务)往往意味着花费高

而回报低。 ②电子化政府的关键问题是它是否有真正的新生事物,是否是一种如办公室计算机一样的技术引擎,或者是否的确不同于传统政府。 (4)前景与现状 ①电子化政府的前景和潜力在于政府能够更有效率、更有效能地提供公共服务。 ②电子化政府的期望一直是,互联网能动系统会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③实际上,政府在电子化过程中的整体水平和具体运行都比较差,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不善,而不是技术问题。 ④电子化政府可以固化现存的管理架构,但同样可以促使人们全面反思如何通过电子化政府提供服务。 二、技术和传统的行政模式 1.9世纪的技术与行政模式 在传统模式时期,公共组织往往是技术上的领导者,它们尽可能使用最新的设备。电报和电话是政府内、外部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政府部门也是最早的使用者。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完全与当时的技术发展相一致。这种一致主要体现在: (1)韦伯官僚制的核心部分是“办公室”概念,“办公室”是官员工作、公众与机关打交道并保存记录的地方,也是组织技术和信息处理的中枢。 (2)从组织架构的设计符合当时的技术角度来看,整个系统一直运行良好。 (3)公共部门是电话和电报的最早使用者。电话和电报成为整个官僚机器的一部分,强化了官僚组织的权力。 早期的技术变革虽然被行政机构所采纳,但它对权力机构和办公室的组织方式影响甚微。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 ※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整个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1)积极目的:①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②明确政策的可行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③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度与技术;④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2)消极目的:①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策或相关政策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②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府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③规避责任; ④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1)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5)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政策评估的主体:除了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评估主体是: (1)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全貌、评估结论容易被采纳。容易受到固有观念和利益的束缚,同时因为往往缺乏评估专业训练,所以影响评估质量。包括五方面的工作:①政策调查报告②政府工作报告③公民意见投诉④政策听证会⑤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2)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3)大众传播媒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策评估主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一)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分为两种类型:(1)受委托进行的评估,最主要的外部评估方式(2)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这类评估包括:①立法机关评估②司法机关评估③大众传播媒介评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 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 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 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 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 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 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陈振明公共政策学考研笔记-地大(北京)行管考研资料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中国地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7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包括解xie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82分)、李chang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372分),霍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89分)、田xinyu学员(二本,育明1对1学员,364分)。 更有8+2(少干)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公共管理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注:中国地质大学是211学校,工科类的学校,考试难度并不是非常大,难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难度相当,关键是掌握住地大自主命题专业课的考试信息、出题的

难点、以及最新变化的信息。其中科目三大家可以选考610高等数学或者619管理学概论,工科背景跨考的话选择610是有优势的,但是要尽量考到120分以上,地大的录取分数线近几年都是维持在360分以上。育明每年都有二本、三本的学员考上,也可以帮助学员发表论文,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育明教育!考研咨询热线400-6998-626 ,QQ1559022430 2015年地大公共管理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9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第十一版),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37行政管理学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三版),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公共政策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初试备考须知 一、出题老师简介 赵连荣:女,1965——,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 近年来教学工作情况: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学原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认证,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市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 二、复习方法和经验推荐 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2014年8月) 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对书中提到的大标题概念要能记住属于哪一章哪一类内容。 三、强化提高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做到识记基本概念,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能基本做到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做到举一反三。 四、冲刺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要对基本问题的答题模式驾轻就熟,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育明教育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北师 北邮行管考研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重点总结

绪论 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体制,需要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系统论述了“管理主义”和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在将新旧模式认真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应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机制;政府改革不仅要从规模、范围等方面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从体制或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逐步合理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从传统的政治与行政分离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市场的特点,一方面,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化过程,让民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同时,在明确区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不同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应有责任。 第一章改革的时代 问题一、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原理。 (1)使用官僚制,政府本身应该按照等级制、官僚制的原则进行组织。与其在企业和其他机构中的运用,在公共部门中贯彻得更彻底,更持久。(2)认为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方式,并且在综合性工作手册中规定工作程序以供行政人员遵守。并认为严格遵守这些科学管理原则,可以提供使组织正常运作的最佳方法。(3)通过官僚制组织

提供服务,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一政策领域,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4)行政人员普遍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即行政仅仅是执行命令的工具,而任何政策或策略则属于政治领导人制定的,其理由在于这样可以确保责任。(5)认为激励个体公务员的力量是公共利益,因为服务公众是大公无私的。(6)公共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因此它需要一支中立的、无个性的、终身任职的、且能为任何政治领导提供同样服务的职业官僚队伍。(7)、从字面上讲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确实是行政性的,也就是执行他人提供的指令而无需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 问题二、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理论在哪些方面遭受挑战? 1官僚制确实“业绩彪炳”,但它并非在所有的场合都运作良好,僵死的等级的官僚制已经产生某些消极的后果。 2寻找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以及让所有公务员都遵循是非常困难的,且容易造成组织运行的僵化,而在私营部门首创的弹性管理制度正在被政府部门采用。 3官僚制组织并不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形式,政府可以通过补助金,管制或合同形式间接地进行工作,而不是单纯地作为直接提供者。 4事实上,政治与行政问题长期交织在一起,但这种现象对管理结构的影响直到最近才暴露出来,而一旦官僚制的运作与社会相分离,公众就要求制定更有效的责任机制。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 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 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 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 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 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 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 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 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 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 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 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 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 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 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 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 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 ?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 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 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 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 称为(目标群体) 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 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 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 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 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 尔的(实验理论) 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 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

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 ※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是现行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任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 ※政策稳定的意义:(1)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2)政策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3)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4)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5)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 ※影响公共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一)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二)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三)政策本身的稳定:(四)政策环境的稳定 ※政策变动: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①决策者的变动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政策资源的现值④政策的失效或低效⑤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公共政策变动的类型:(1)按照变动的强度:①断裂型②渐变型(2)按照变动的程度:①部分变动、②重大变动③完全变动(3)按照变动的内容:①目标变动②计划或项目变动③资源变动④机构或人员变动⑤政策本身的变动(4)按照变动的形式:①替代②合并③分解④废止⑤创新(5)按照变动的规律性:①周期性变动②不规则变动(6)按照变动的动力:①主动变动②被动变动 ※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①周期型②Z字形③学习型。 ※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即可能发生在政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又可能仅发生在某一环节中。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考研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笔记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备考资料-育明考研 一、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育明斯太朗考研) (2) 二、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近五年复试分数线(育明斯太朗考研) (2) 三、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情况统计表(育明斯太朗考研) (3) 四、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育明斯太朗考研) (4) 五、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 (4) 六、615公共管理理论考试大纲 (6) 七、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10) 八、参考书笔记(获取更多参考书笔记欢迎咨询杜老师) (12) 七.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之间的联系:(育明教育注:重点) (12)

一、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育明斯太朗考研) 北邮作为特色工科类院校,信息科技一直是其强项,与清北交科等一线名校相比都毫不逊色,相对来讲其他学科排名一般,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北邮学科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人文社科类专业越来越重视,从这几年的财政投入就可以看出。而且北邮在电信、网络、通讯等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毕业生认可度高,经育明教育统计,北邮公管的就业以国企、事业单位居多,尤其三大运营商每年都有大批岗位。综合以上因素,北邮公管的竞争难度属中等,但性价比高,对于外地希望进京读研或者以国企为就业意向的同学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二、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近五年复试分数线(育明斯太朗考研) 复试内容和计分标准 1、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心理测试、笔试、面试、外语综合能力测试等内容。 2、计分标准 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含外语综合能力(10%)、专业笔试(40%)、专业面试(50%)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复试形式 1、专业笔试科目:公共管理学 参考书: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静,《公共政策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专业面试 组织形式:硕士点负责人组织本专业所有硕士生导师参加。 面试地点:公共管理专业面试 思想政治考核、资格审核 面试内容: (1)专业面试:外语综合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及前沿知识、科研能力、应变反应能力。 (2)思想政治考核、资格审核。 三、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情况统计表(育明斯太朗考研) (北京邮电大学考研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育明教育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北邮近几年的招考人数虽有些调整,但目前已经趋于稳定,14人左右。每年的报录比基本在1:10左右浮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招考模式。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浮躁,稳扎稳打的走完五轮,坚持到底,考取北邮公管是稳定可预期的。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导论指导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的学习经验 公共政策导论(张红凤)这本书只是公共政策学的入门教材,内容和知识点都很基础,不需要你深入思考,理解学科基本知识即可,因此,鉴于14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公共政策导论这门科考到130以上,应该问题不大,前提是你按照我的计划执行下来,天道酬勤。万事开头难,第一,志愿问题。要确定报考的决心,不要左右摇摆,认清自己的实力以及兴趣,实力决定你的层次,山财比不是211,更比不上985高校,所以你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兴趣决定你以后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钟情的专业。既然本科专业多不如意,借考研的机会改变一下方向。第二,资料问题。决心已定,就需要准备资料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研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分数,资料过多影响你的宝贵的复习时间,资料不全,信息不完备,同样会影响你的成绩。我建议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只需要准备好教材和真题即可,真题只有14年的,13年用的是谢明的教材,并不是这本。所以真题在这课的重要性大大减弱,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政策导论这本书了,一本书读三遍胜过三本书读一遍,这些道理大家一定都知道,为什么做不到呢!你只要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内容知识点理解熟记,知识框架清晰,考试基本不成问题,我不推荐一直背书,我本人就很不喜欢背书,专业课,政治,英语我都没有背过,当然,如果你理解不了或者没有时间深入下去,背诵也不失一种好方法,背诵就因人而异吧。第三,辅导班问题。不要报所谓的山财老师开设的专业课辅导班,我花钱在网上听过几节的课,除了对简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型的答题思路有用之外,其余就是念课本了,不要浪费金钱和时间了。各个题型的答题方法我会在后面讲解的。第四,自制力问题。考研面前人人平等,都需要你经过自己的坚持和汗水去实现,不管你考哪一所学校,都要全力以赴。如果你不能克服笔记本上网和手机上网的习惯,请把笔记本和手机放在家里吧,不要说什么我要看考研视频什么的,笔记本和手机对你有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多扣心自问,检讨一下自己,和你父母把手机换一下,我相信大部分家长的手机还是诺基亚的黑白手机吧,我觉着诺基亚低端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黑白手机)真是学习的利器,我自己就有一部,我上自习或者上课我都用这部,我觉着很时髦,比苹果亮多了。第五,计划问题。(1),五一之前把公共政策导论大体读一遍,做到基本了解这本书。(2),暑假之前,用黑色的笔把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化一下,不要怕自己乱花,花多了你最后就知道重点了。(3),暑假期间是最重要的时间,失去时间2个月的时间,你的考研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珍惜暑假,不要出去散心也不要出去找同学谈心,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找个山找个庙找个塔上去吼一下或者哭一下,自己排解。7月到9月初开学,这两个月时间,你需要整理自己的笔记,这本笔记是你考高分的唯一法宝,这次用蓝色的笔把整理在自己笔记上的知识点在教材上花出来,大条抄在笔记上,这不需要你归纳,大条以教材为准。其余小点你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加课本上的内容自己归纳出来。笔记在开学还没做完,请在10月低之前必须做完,不能再晚了。(4),9月到10月这两个月时间,是巩固时间,我不赞成辅导班的基础,强化,冲刺,填鸭式的教课。按照辅导班的安排,多半是完不成考研的复习

严强《公共政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政策决策)【圣才出品】

第七章公共政策决策 7.1 复习笔记 一、公共政策决策实质与作用 1.政策决策的实质 公共政策决策就是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1)调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公共政策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器”,政策决策就是决策者依据一定的约定规则和程序,在特定的情景下,对适用的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节器”的选择。 (2)确立主导性意志和利益。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价值和立场经多方博弈、不断妥协和折中的产物。在现实的决策活动中,决策权力及其影响力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作为社会主导力量的执政党、政府和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力量联盟在政策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 (3)提供集体行动的规则。政策决策是国家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治理社会的一种核心活动。政策决策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集体行动的规则,从而为整个社会生活的运行和发展指明目标和确定方向。 2.政策决策的作用 (1)固化利益表达的结果。公共政策决策的一个作用就是对各种已经表达的利益做出选择。政策决策表示的是在政治过程中已形成的目标,反映的是决策联盟期望的社会结果,

确认的是领导人认为可用以取得这些结果的手段。 (2)提供政策执行的基础。公共政策决策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政策的实施做准备。公共政策是为公共生活提供的某方面的集体行动规则或活动范本。因此,政策决策的又一基本作用就是为社会公共生活确定集体行动的框架,为后续的政策执行提供前提和基础。 (3)产生权威性政策产品。政策决策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它是建构政治产品的基础。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是在不断完善的政策供给活动中向国内或国际环境输出提取性、分配性、管制性和象征性的政策,进而产生福利、安全和自由等政策产品,而这些政策产品则是构成政治产品的基础,也是评估政治体系生产力的根本要素。 二、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型 1.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是以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经边沁、密尔等功利主义者发展,以及现代管理科学家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决策理论。古力克和厄威克在建立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科学的尝试中将其发展为“最好决策模型”。 (1)理论前提: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为“经济人”,他们总是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利益和最佳的活动效果。 (2)特征:理性决策的特征是决策者能够搜集一切决策所需的资料,获得一切决策所需的资源,通过思考能够排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并选出最佳的方案。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符合理性的政策是那种能够赢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策。政府在进行政策决策时应放弃成本大于收益的政策选择。 (3)在政策决策中要运用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必须严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①建立各种完备的运作排序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