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非语言交际?特点?举例说明?

①含义: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与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相平行的一套符号系统,“是不用语言的一种交际行为”。

②非语言交际的类型:(1) 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2) 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3) 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装、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 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 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称为“非语言手段”。

③非语言交际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 : 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 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 因此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

第二: 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非语言交际尽管也有许多类似符号的表意手段,但是,并不是每个动作都具有其固定意义。

第三: 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时候中断。是非连续性的;非语言交际于此不同他是连续不断的。

第四: 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的。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的本能。

第五: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在从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时使用的大脑不同在从事语言交际时左半球在进行工作;负责处理语言刺激,作信息分析和推理;非语言交际刺激如空间的,画面的,由右半球处理。

非语言交际与的作用:(1)补充(2)否定(3)重复调节(4)调节(5)替代(6)强调

二、文化的形式受哪些因素影响?(从中日韩三国文化异同分析文化的形式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英法德三国文化异同分析文化的形式受哪些因素影响)

从“地理、政治、宗教 、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具体涉及到的几个国家从网上查点资料即可。

三、 从颜色语、动物语言看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⑴色彩文化:

①红色 中国 “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象征。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穿的吉服是大红袄等。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在汉语里,“红尘”则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是给职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

红颜”指年轻美貌的女子。由于“红”象征着成功,如“大红人”、“大红大紫”等,且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所以在当代汉语里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象征着革命和进步,如:“红旗”、“红军”、“红心” 、“红小鬼”、“红卫兵”、“红色政权”、“又红又专”、“红色娘子军”等等 西方文化 中的红色( red )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 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 a red battle 血战 ;它又象征灾祸 red-ruin 战祸;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 red alert 空袭报警, a red adventure story 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 a red light district 花街柳巷(红灯区)等。

②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西方为白虎,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 “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又象征腐朽、反动,如视为“白专道路”;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 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叫做 “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 险,如“唱白脸”;最后,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白色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幸福、快乐的涵义。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 A white Christmas ”(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 white hands ”(公正廉洁的); “ a white day ” ( 吉日);“ 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 ”(幸福的日子) 。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 Snow white ),她是 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美国华盛顿的“白宫”( White - House ) 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等;

③黑色 黑色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称为“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如“走黑道”、“

黑货”、“ 黑市”,用贪赃受贿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等。 黑色( black )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 Black Mass 安灵弥撒,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它象征邪恶、犯罪,如 Black Man 邪恶的恶魔, black guard 恶棍、流氓, blackmail 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 a black mark 污点, black sheep 败家子;它还象征沮丧、愤怒, 如 black dog 沮丧情绪, The future looks black 前途暗淡。

④紫色 中国传统里,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受此影响,如今日本王室仍尊崇紫色。这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极星的崇拜 紫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沉着稳重的角色,如常遇春 在西方,紫色亦代表尊贵,紫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死亡、幽灵、噩梦,在日本代表悲伤。紫色在西方是领导阶层,尊贵,财富的象征。(在西方)它曾经是作为皇帝,军事指挥官和其他官员的颜色。从罗马时代以来,它就和皇室紧密的联合在了一起。在中世纪,紫颜色是最贵的染料而且只能用来制作贵族和有钱人使用的布料,通常是皇室的人才会被给予这些。很多王国当时都禁止皇室之外的任何人或机构使用紫色。鉴于这种惯例下紫色和金钱与权力等联系在一起。

⑤黄色 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黄色是土的象征。中国封建朝代从宋朝以后,明黄色就是皇帝专用的颜色。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封建帝王用金色来显耀华贵与权威。珍宝等物知名人士“金玉”,寓意为富有、稀少。在宗教方面,金色又象征神圣。金色与秋季、丰收等概念常联系在一起,含有欢乐、庆祝等意义。 英语中黄色与妒忌、懦怯和败坏有关联。同时也象征着忧郁病态的非常令人讨厌的。西方基督教以黄色为耻辱象征在西方,“Yellow”(黄)也是爱情的象征。在纹章学里,黄色象征坚定、正义、智慧和光荣。西方艺术 里圣彼德穿黄衣

⑵动物文化

孤狸(fox)中国人眼里是一种奸滑,狡诈,多疑的动物,指人多疑常用“狐狸”,人们还将那些诡计多端的狡猾之人称作“狐狸” ,又将那些使用各种伎俩,厶J弓l男人的女性称作“狐狸精”英语fox指的是“狡猾或聪明之人,由之产生的形容渊”foxy”的意思是“crafty(j交猎的)”或样子狡猾的

绵羊(sheep)中国人国人看来是憨厚、驯服、善良、任人宰割的,故有“可怜的小绵羊” 、“替罪羊”等俗语,表达了中国人对绵羊的爱怜与同情;英语sheep指融笨、驯服 胆小的人, “to follow like sheep” (盲从), ”to c

ats sheep’S eyes” (抛眉眼),“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分辨好人与坏人)。

狼(w0lf)在汉文化表示奸诈、凶狠 野蛮、残忍。凶此人们常说“狼子野心” , “狼狈为奸” ,英语(wolf)也i上人联想到野蛮残忍等含义,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猫(cat)在英语文化中指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而在汉语文化仅为一种猫科动物,能提老鼠而已。在中国国的某些地方,猫也是暗娟的代名

龙(dragon)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破当作吉祥的神物里倍受推崇。过年要玩“龙灯”,端午节要赛“龙舟” ,形容威武雄壮川“龙腾虎跃”。在神话传说中,龙还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腾云驾雾、兴云降雨。龙还被用来表示能力超群,出类拔萃和前程无量 巾国人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称小华民族为“东方的巨龙” ,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这与西方观念中的dragon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欧美文化中,dragon是恐怖和邪恶的化身 “tl1e old Dragon”(魔鬼); “dragonish”(残暴的再、兑美国国徽上的鹰(ow1)liE。在西方文化L}l,owl是智慧的象征 动画片L}l严肃而聪明的猫头鹰经常会充当公正的裁判,智慧的长者,为其他禽兽出谋划策。”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的), ”owlish”(显得严肃而聪明的)..然而,在L}l国,猫头鹰却成了厄运的象征,人们甚至害怕碰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

还有汉语中象征着运气与幸福的蝙蝠 , “蝠”与“洒”吲意,是特好的兆头 五 蝙蝠在一起,常常喻指健康、长寿、富足、好善和寿终止寝等五种天赐之福 而以英语为母语者则视bat为一种与魔鬼和黑势力相关的不祥之物,凶此对batJ~.有坏的联想,很I寸厌它。“batty”(i寸厌的,疯疯癫癫的): “come to bat”(面临艰苦考验)。

四、中西方玉石文化比较。

①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玉石的玩赏加强调玉的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形态优美、色泽丰富、做工精致、别具情趣。玉作为礼品、信物、

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中国人爱玉之深,君子无人不佩玉,显贵无人不藏玉,重要的原因是玉器凝聚着文化,象征着智慧,孕育着财富。享有高贵、典雅、圣洁、纯粹、通灵而神秘的崇高地位。“金玉良缘”、“玉貌花容”、“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都是人间阴柔美与阳刚美集于一身的极好佐证。

②钻石文化:钻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特殊。它是力量的象征,并有着无可抗拒的魔力,使人们热切追求,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才时兴钻石首饰, 并将它作为爱的永恒信息。古代对钻石的记录都充满了神秘、传奇、浪漫的色彩,因此有人相信钻石是星星坠落在地上的碎片,也有人说钻石是天神的眼泪掉在地上的结晶。在英文中钻石一词写作“diamond”,法语“diamants”,德语为“diamant”,俄语为“almaz”,他们均源于古希腊文“adamas”,意思是不可征服。它纯净、璀璨、独一无二的特性,使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已被世人广泛接受。数百年来,人们抱着钻石不可毁坏,所以佩戴者也不会毁灭的观念,使其在疾病横行的时代销路大畅。在此期间的各种传说,多半暗示着拥有钻石的益处,例如胜利、力量、勇气、权力、财富、永生、幸福、友谊、避凶、青春永驻、美梦成真等。甚至说钻石可以使人隐形,使死者复生。

五、 比较东西方家庭关系?

中国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本位,西方家庭伦理强调个体本位-;中国家庭伦理表现为宗法人伦关系,西方家庭伦理表现为契约人伦关系;中国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西方家庭伦理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中西传统家庭伦理的差异根植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这些社会要素在漫长岁月中的变迁和发展。 对中西家庭伦理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家庭伦理各自的基本特点。

第一种类型是以父子伦为主轴者:中国家庭为典型代表。第二种类型是以夫妻伦为主轴者:以欧美民族的家庭为代表第三种类型是以母子伦为主轴者:以印度家庭为代表。第四种类型以兄弟伦为主轴者:以东非洲及中非洲若干部落社会的家庭为代表。中国的家庭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中国的文化即是以这种父子轴的家庭关系为出发点而发展形成的。家族社会的出发点是血缘关系,是父子关系。儒家所阐扬的伦理范畴,全部来自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常”,五常如果再往核心压缩,则只有父子、夫妻、兄弟“三常

”了,这最基本的也就是血缘关系。夫妻关系是要服从亲子关系的,妻子在家庭中只是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中国家庭伦理注重血缘亲子关系的和谐。

中国家庭中的角色 家庭的基本的自然的构成关系——夫妻和子女关系并未改变,单亲家庭则是特别的现象。家庭不再是封闭的独立的经济单位,而是逐渐融入到市场经济,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效益意识的不断增强,家庭观、幸福观也开始发生变化。过去的传统家庭里,儿子守在父母身边,妻子守在丈夫身边,男女平等在实现了。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伦理是为了建立父权、夫权这样的权威制度,父与夫不仅是享受某种权利,而且也承担着家庭的主要责任和义务,除了经济生活的责任,还有维持家庭秩序和教育的责任,其根本目的则是实现家庭的幸福与和谐,在家庭内部,是维持家道的。一个家庭成员,只有完成和实现自己的德性,才能建立家庭伦理。家庭的表现是亲情之爱,进而表现为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即实现亲情之爱。父母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作父母的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还要教育孩子如何“作人”。

西方家庭中的角色 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独立的角色,大人和孩子之间存在着理解和尊重,往往培养的是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培养孩子们的开拓创新和自立更生的能力。夫妻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西方文明开始就打破了氏族血缘集团的统治,以地域性的国家代替了血缘民族.政治性的国家法治代替了家庭式的血缘统治.公民才是国家的单元。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男女结婚的“主要报偿是性关系的满足”Ig](P249).婚姻注重性爱和夫妻之间的感情联系.其他一切关系都围绕着它来展开.由它来支配。这是因为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婚姻是个人的事情.是为了找个异性生活伴侣,从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获得满足,他们更重视夫妻关系的质量。在西方家庭中父子关系始终没有超越于夫妻关系之上。成为家庭的主体关系。现代西方人更注重夫妻关系.甚至为追求两人世界。 “两人世界”家庭模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等地流行.

六、儒释道文化是怎样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可根据现实生活自己再补充点,如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建设,外交政策,旅游文化,生活中的礼貌等方面).

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儒释道三家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文化基础。

②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③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大文化思想体系,这三大文化思想体系既独立又相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对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公德观等都做了相关的论述和指导,这三大文化思想体系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释道三家文化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平的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关系、作用。

七、以日本为例分析地理因素对文化的影响?

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风景优美却灾害频频)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它是茫茫大海里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日本人管他们国旗中的红心叫"日本丸",而《现代汉语词典》给予"丸"的解释便是"球形的小东西"。"'日本丸'意识,使日本人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危机意识,让日本人时时刻刻生活于不安之中,并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以免日本列岛这艘船倾覆......"

樱花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是樱花的国度。日本人为什么偏爱樱花?解释说这是因为樱花的集合美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最佳象征,一株开满了花的樱树纵使美给人的感觉也是单薄的,唯有一个开满了花的樱林才能让人感觉春意逼人、美不胜收。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独立、自由,因为单个日本人是不成气候的,它推崇的是协调、合作,因为日本拥有的是集合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不过,除了集合美之外,其实樱花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瞬间的灿烂",花期一过便于短时间内掉得一干二净,铺天盖地的落樱在那一刻壮观得震撼人心。这也是日本文

化和日本精神的一个特点:不惧怕毁灭,甚至能从容地欣赏毁灭。

日本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地震多是出了名的。天灾既然躲不过,那就去勇敢面对吧,通过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通过提高人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来减弱灾害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作用,因而日本人乐于进行自虐式的修行,以培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英雄气概--大和民族独具的"武士道"精神的由来。

(韩国同样的答题思路)

八,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特点?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时间为:一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马龙派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它的经典是《圣经》。特点:博爱,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产生时间为6世纪,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它的经典是《古兰经》,特点,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29岁时开始修行,创立了佛教的教义。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

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它的经典有许多,自古以来,大家最重视的佛经是《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中国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