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213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213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213

磐安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

一、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1)

二、自然地理条件 (1)

三、自然资源及特点 (3)

四、人口 (3)

五、社会经济概况 (6)

六、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8)

七、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11)

八、环境现状基础资料 (12)

九、电力基础资料 (13)

十、电信现状资料 (14)

十一、燃气现状资料 (15)

目录

一、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1)

二、自然地理条件 (1)

三、自然资源及特点 (3)

四、人口 (3)

五、社会经济概况 (6)

六、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8)

七、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11)

八、环境现状基础资料 (12)

九、电力基础资料 (13)

十、电信现状资料 (14)

十一、燃气现状资料 (15)

一、区域位置及政区概况

1.区域位置

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地区,介于东经120o17’——120o47’、北纬28o49’——29o19’之间。东与天台县、新昌县相连,南与仙居县毗邻,西部与缙云县、永康市接壤,北与东阳相连。县域呈东西短、南北长的形态,东西47公里,南北54公里,总面积1198.88平方公里。

磐安县目前县城所在地安文镇位于县域西部,东经120o26’、北纬29o’03,镇域面积90.03平方公里。镇区北距杭州市216公里、南至温州261公里、西至金华126公里、北至宁波212

公里。

2.政区概况

磐安县建县历史虽然不长,但行政区划归属多变。今磐安地域在春秋战国时代属越国统辖范围,自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始,分属东阳、永康、缙云和天台。清初曾设四平县,稍时即废。1939年7月1日正式置县,以1939年设立的大盘山绥靖区为基础,划东阳、永康、缙云、天台四县边缘山区建县,县治设今大盘镇学田村。

1949年10月30日,磐安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县城设安文,属金华专区。1958年撤县,辖境并入东阳。1983年7月,国务院决定恢复磐安县,县城仍设安文镇。恢复后的磐安县比原来增加岭口、玉峰、尖山、胡宅、前山五个乡镇,属浙江省金华地区。1985年5月,金华地区撤销,金华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制,磐安县属金华管辖。

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磐安县属浙中山区县,全县受天台山、会稽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影响,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一般都在800m以上;中南部较高,境内的青梅尖、大盘山、高二山海拔均在1220m以上,最高峰为南部青梅尖,海拔1314m;西部低,最低处是东北部夹溪谷地,海拔150m,相对高差1164m。山脉以海拔1245米的大盘山主峰和海拔1314米的清明尖为主轴,向东北和西南延伸,分脉扇形展布,整个县山峦重叠,山地占全县面积的86%。整体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区:

中南部低中山区:系大盘山脉的主体部分,包括九和、窈川、墨林、大盘、方前、维新、盘峰、高二、双峰等乡镇,以及仁川、尚湖、安文的一部分。其特点是:地势陡峭,山峰林立,主要山峰在1000米以上,山顶成尖形和锯齿状,坡度在25度以上,沟谷密集,多呈“V”形。

东北台地区:位于境内东北部,包括胡山、尖山、玉山、万苍等乡镇和尚湖镇北部。其特点是:海拔较高,而台地内切割较弱,起伏和缓,地表呈浅丘状,谷地开阔;而台地外围切割强烈,边缘山峰在700~800米之间。

西南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于新渥、冷水、深泽等乡镇以及安文、仁川的一部分。主要特征是:低山、丘陵、河谷相间,低山多在海拔700米以下,其中形成不连片的丘陵小盆地。

境内山脉以大盘山主峰群为中心,主干线向南北发展,有一条明显的分水岭。向南一线直至清明尖分叉,一支进入仙居,一支与括苍山相接。向北一线在山环向东环有半周,然后分叉。一支向东北老鹰尖、仰瓦山沿天台界延伸,与天台山连接,另一支向西北发展,形成玉山台地,主干峰直至马家坞尖,与会稽山遥接南脉、北脉。主干线把全线区域划成三块:东侧、西侧和北侧。

2.地质构造

县境内露地层为中心生代,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最发育,次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少量第三系玄武岩。地质以断裂构造为主,有新华系构造、华厦式构造、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等四个构造体系。

3.水文气象

磐安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区性较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为15o~ 18℃,最热月(7~8月)温度25.6o~ 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o~ 4.2℃,全年大于10℃的年积温4859~5306℃,无霜期200~243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441~2031小时。

平均降水14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930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三、四月份出现春雨,常年雨量250~400mm,占全年雨量的17~24%;五至六月进入梅雨季节,常年雨量350~700mm,约占年雨量的21~40%;七、八、九月份,主要受热带风暴影响,常年雨量在304mm左右,占年雨量的20%。

三、自然资源及特点

1.土地资源

磐安县境内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等4大类、8个亚类、31个土种。其中红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的台地,面积为91.56万亩,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为68.91万亩,水稻土面积为12.75万亩,大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岗北和坡地,且多为梯田。

2.水资源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是浙江省四大水系的分水岭,钱塘江的支流金华江、曹娥江的干流澄潭江、瓯江的支流好溪、灵江支流永安溪、始丰溪均发源于本县山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228亿立方米,地下水1.892亿立方米(可采量0.83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总占有量为5694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7060立方米。目前已开发利用水量为2918万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2.62%。

小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53300千瓦,可利用发电的50000千瓦。其中钱塘江水系占67.45%,灵江水系占23.85%,瓯江水系占8.7%。全部开发后,年发电量(按2500小时计算)可达12500万千瓦·时。

3.矿产资源

主要矿物质有砩石、石英、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土等。砩石与花岗岩蕴藏较为丰富,而且质量佳,砩石蕴藏量约357万吨。其他矿藏虽有较多发现,还待进一步勘查。全县已知各类矿床、矿化点和情报点共82处。

四、人口

1.人口规模

1.1 县域人口历年增长情况

磐安县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县域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10‰~32‰之间,从1949~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在1983~2002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二十年中净增人口1.46万人。

表1:1996-2001年磐安县人口状况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1.2 县域人口分布情况

到2002年底磐安县人口共计20.62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10.94万人;劳务输出3.59万人。磐安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其中:安文镇3.11万人;深泽乡0.93万人;云山办事处0.23万人;新渥0.74万人。

具体见下表:

表2:磐安县人口分布一览表

1.3 磐安县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结构

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磐安县各类人口结构如下:

2.1年龄结构

全县的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4536人,占19.6%;15—64岁的人口为123856人,占70.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531人,占10.0%。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5个百分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48个百分点。

2.2性别构成

全县的常住人口中,男性为89259,占50.74%;女性为86664人,占49.26%。性别比为109.99:100(以女性为100)

2.3民族构成

全县的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5601人,占99.8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22人,占0.18%。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05人。

五、社会经济概况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2%,比1998年增长9.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795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2.41%;按三次产业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5:48.2:25.3。全市农业总产值6.29亿元,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30万元。

表3:磐安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单位:亿元(当年价)

注:数据来源于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人均GDP采用户籍人口。1.工业结构

2002年磐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比2001年增加17.05%;工业税收已占磐安县财政收入90%以上。2002年14.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0%的份额是由工业提供的。

工业结构初步形成以塑料橡胶加工、圣诞礼品、木制工艺品加工等主导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内销与外贸并举、城镇与乡村结合、工业与农业互补的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磐安县工业企业中,其中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9个。

2002年外贸自营出口总值达到1994万美元,同比增长34.82%。在磐安县工业销售总产值比例与江浙其他同类县市相比仍然偏低,工业的外向性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第三产业结构

到2002年第三产业增长10.80%,2002年第三产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8亿元,已占磐安县GDP的25.7%。

“八五”、“九五”时期第三产业发展重点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城市公用事业等传统产业上,从而基本清除了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表4:2001年、2002年磐安县第三产业结构比较单位:亿元,%(当年价)

注:表格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及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

六、社会公共设施概况

1、科研教育机构概况

磐安县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至1998年底,县域内共有初级中学14所,高级中学3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121所。

县城现在县职业技术学校一所,位于壶厅西路;初级中学两所:安文镇初级中学、深泽乡初级中学;高中两所:磐安中学、县第二中学,分别位于安文根溪村和环城中路。新渥现有初级中学一所。

2、文体设施概况

“九五”期间,磐安县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文化设施日臻完善。1998年建造的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3028平方米,达到了国家县级馆的标准。县城文化设施已基本能满足群众文化的需要,截至1999年底绝大部分乡镇都已建立了图书馆、宣传窗等,还建立了2个村级图书馆。在第五次全省文化馆、站考评定级中,县文化馆被评定为二级馆,2个乡镇文化站被定为一级站,10个乡镇文化站被定为二级站,8个乡镇文化站被定为三级站。文物保护成效显著,县政府先后公布了13个县级文保单位,其中蔡氏宗祠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县城文化娱乐设施方面,主要有:电影院一个,占地1975平方米,位于城滨路;图书馆和青少年宫各一处,均位于海螺街;县文化馆。

3、商业金融设施概况

3.1市场设施

目前磐安县商业贸易设施在县城相对比较集中,而深泽、云山则相对比较薄弱。普遍等级偏低,种类不够齐全,资源配置不够平衡。商业金融设施主要分布于安文片区的海螺街、安文街、东溪街及城滨路,此外,在环城路、城上街、壶厅路、壶厅一路、新兴街等街道也分布了少量商业网点。

城区内现在市场六个:

1、浙江浙八味特产市场:由磐安特产城和新渥中药材两个市场资源所组成,现有固定经营户150多户,中介性药材贩销人员2000多人。近三年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率9%左右,2002年市场成交额3亿多元。

2、浙中香菇市场:由特产城香菇交易区和磐安(冷水)香菇市场两大市场组成,现有固定从事香菇收购、包装加工、推销企业(经营户)160多家(户)。2002年鲜、干菇销售额达2.4亿元,占全县同期香菇年产值的220%。

3、安文蔬菜市场:位于县城中街38号,于1995年6月建成使用,占地面积3246平方米,建筑面积4006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2002年市场成交额5288万元。

4、县小商品市场:位于东溪街22号,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5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2002年市场成交额3500万元。

5、磐安家具、装饰材料市场:现有分散经营家具经营户16户,装饰材料经营户25户,2002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

6、磐安山珍市场:有以“山里佬”、“庄稼汉”等为代表的土特产加工、营销企业(经营户)30多家(户)。

3.2金融设施

磐安县城(含深泽、云山)现有各类金融机构网点18家:

(1)银行管理机构1家,人行磐安县支行;

(2)国有商业银行机构4家:工行磐安县支行、农行磐安县支行及其中街分理处、中国建行银行金华市分行磐安分理处;

(3)农村信用社有9家:磐安县农村信用联社及其分支机构4家,即联社本级、联社营业部、城东分社及云山信用站;安文农村信用社及其分支机构3家,即安文农村信用社、深泽分社、桥东分社;光华农村信用社及其壶厅路分社2家;

(4)邮政储蓄机构2家,即城上街邮政储蓄所、中街邮政储蓄所;

(5)保险公司2家,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磐安县支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磐安办事处。

4、医疗设施概况

至2001年,磐安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7人,其中专业医务人员478人,医疗机构27处,床位数392个。

县城医疗设施方面,主要有县人民医院,位于五指桥以东,还有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镇门诊部及个体诊所十余处。磐安县县城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233个,其中县人民医院203个,县中医院30个。

5、其他公共设施概况

1、老年福利设施:磐安县社会福利院,位于县城月山路121号,占地规模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3平方米,核定床位42个,为省三级设施等级。

2、殡仪馆:位于安文镇朱锡岭脚(小庵堂坞),占地10亩,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拥有火化炉两台、殡仪车四辆。

3、城区公墓:位于安文镇上章(铁钉坞),占地10亩,现有单墓176穴,双墓28穴。

4、烈士陵园:位于县城来龙山顶,占地面积1906平方米,投资270万元,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陈列馆。

七、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1.基本概况

2.风景区概况

根据磐安县的自然条件及旅游资源可分为以山水为特色的八大风景区:

2.1文溪风景区

为安文镇及其周边地区,是磐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群山环抱,一水穿城,环境整洁优美。

2.2花溪风景区

位于县城安文镇南部、大盘镇交界区内,属大盘山脉的主体部分,有大盘山、长溪、石狲岩、

斤丝潭等景点。2001年4月被浙江省人民政认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3夹溪风景区

位于磐安县东北台地区,属大盘山脉东北分支,台地内地形起伏平缓。2001年4月被浙江省人们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2.4好溪风景区

位于双峰乡、仁川镇、冷水镇和新渥镇范围。主要有风门岭、天马岩、大致寺、百丈潭、仙风洞、龙山潭等景点。

2.5蟠溪风景区

亦称西溪、双溪,源出尚湖镇青峰尖,有嫯江源、螺岩、磊滚口水库、谷印岩、省级文保单位蔡氏宗祠和钟英堂等景点。

2.6始丰溪风景区

源于大盘山,入天台里石门水库,入灵江。有昭明院、龙岩坑峡谷、仙隐洞、罗成岩、双岩等景观。

2.7榉溪(盘溪)风景区

位于盘峰乡、高二乡和大盘镇部分地区。区内有孔子后裔榉川古迹、高二山、八仙岩、小盆诸景等景观。

2.8八达溪风景区

位于九和乡,源于九和乡的后山坪,入东阳市八达乡。现经初步了解发现的有桂花王、月境潭等景观。

八、环境现状基础资料

2002年环境监测资料表明:磐安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在I-II级之间,其中I级空气质量有39周,占全年的75%,II级空气质量13周,占全年的25%,较2001年I级占36周,II级占16周的空气质量略有好转。主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2002年均值为0.090mg/m3,与2001年平均值为0.100 mg/m3相比有所下降,其他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分别为0.009 mg/m3、0.008mg/m3,与2001年相比持平。

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饮用水源第二水厂、双溪口站位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饮用水保护区达标率100%。金华江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梓誉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台口断面水质有1期超V类,3期为IV类水质,符合交接断面控制标准III类水的占71%,两个断面水质总合格率达86%。从历年监测资料分析,台口断面水质明显呈下降趋势。2002年5月始的乡镇地表水交界断面抽查监测结果表明,全县乡镇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均符合II类水质要求。

据2002年环境统计,磐安县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年排放量268吨,其中生活排放139吨,工业排放129吨;烟尘排放量304吨,其中生活废气烟尘排放158吨,工业烟尘排放146吨。与2001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烟尘排放量上升。县城区排放废水132万吨,工业、生活废水各排放66万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工业排放48吨,生活废水排放550万吨,合计排放598吨,与2001年相比,略有下降,氨氮工业排放0.7吨,生活排放51吨,与2001年基本持平。因此,生活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2%,氨氮占98.6%,是影响文溪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九、电力基础资料

1、城市用电现状

1.1 高压网架

到2002年底,城区有110千伏变电所一座,电源取自220千伏东阳变和110千伏横店变,主变2台,总容量63000千伏安。

(1)220千伏东阳变和110千伏横店变是磐安县也是城网的主要网供电源。

(2)110千伏磐安变是城网从系统中取得的高压电源。

1.2 10千伏线路

到2002年底,城区共有10千伏线路七条,分别为城北103、水厂108、石坑里109、城南110、新兴111、龙山Ⅰ113、龙山Ⅱ102。其主干线总长度:架空线路36.09公里。

1.3 开闭所

城区现有龙山、市口2座开闭所。

1.4 城区配变及吴功配置

到2002年底,城区共有用户178个,变压器187台,容量27408千伏安。其中公用变用户42个,变压器42台,容量8400千伏安;专用变用户136个,变压器171个,容量19008千伏安。

2、城镇用电水平

2002年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全县最高负荷:1.68万千瓦,其中网供最高负荷为1.24万千瓦,城区最高负荷为0.95万千瓦;

(2)供电量:4261.76万千瓦时

(3)售电量:4103.06万千瓦时;

(4)城镇供电可靠率:99.7%;

(5)电压合格率:95%;

(6)综合线损率:7.85%;

(7)城区人均综合用电量:952千瓦时;

(8)人均生活用电量:183千瓦时。

十、电信现状资料

至1998年,磐安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85万门,话机普及率9%,移动电话总容量1.4万门(数字9000门,模拟5000门),至99年11月实装4953门,县域内电光缆总长度852.5km。2002年磐安县邮政局全局业务总量为564.60万元,函件总数为86.13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41%、23.52%。

表6:2002年磐安县邮政局所情况表

十一、燃气现状资料

磐安县现无管道燃气,市民大量使用罐装燃气,现有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处。

(1)义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位于安文镇溪文村居头,占地面积8.5亩,投资200万元,容量为400立方米。

(2)磐安县煤气公司:位于安文镇山章村,占地面积11亩,投资380万元,容量为220立方米。

附录:基础资料与参与文献目录

1、磐安县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年)

2、磐安县花溪风景区详细规划2001.8

3、磐安县邮政局2002年12月份业务量完成情况

4、县城市场发展规划和设想

5、磐安城区电网发展规划(2003—2010年)

6、浙江省磐安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报告2002.1

7、《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8、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

9、《磐安县志》

10、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

11、浙江省磐安县城市防洪规划报告1999.6

12、磐安县农业发展“十五”计划2001.8

13、磐安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2001.3

14、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专题报告1997.10

15、磐安县安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998.10

16、磐安县矿产资源规划(2001-2010)2001.12

17、磐安县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

18、磐安县县城景观规划设计2001.8

19、浙江省磐安花台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994.5

20、磐安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 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 《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 《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 古浪县统计年鉴 10.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 《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的批复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工业品价格管理 【发文字号】浙发改能源[2010]1034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11.10 【实施日期】2010.11.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的批复 (浙发改能源〔2010〕1034号) 常山县发改局: 你局《关于要求审批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的请示》收悉。我委已委托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组织对浙江城建煤气设计院编制的《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2010-2025年)》(以下简称《供热规划》)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供热规划》专家组评审意见。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对规划作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供热规划》提出的规划依据、规划期限、规划原则和目标、规划编制方法,以及《供热规划》深度基本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在综合考虑常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供热现状基础上,对全县热负荷及供热系统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规划了热源点的建设布局;考虑了供热管网布置原则和路由选

择;分析了规划实施后节能减排效果。经研究,原则同意修改后的《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作为常山县发展集中供热的依据。主要内容批复如下: 一、常山县集中供热规划的必要性 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县域总面积1099.1平方公里。随着常山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拥有石产业、轴承、化工、食品及纺织等工业。为满足常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热用户相对集中的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改善投资环境,为常山县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条件。 常山县目前尚无区域性的集中供热的热源点,热用户以自备工业锅炉形式满足各自的用热要求。据统计,目前常山县约有工业锅炉71台,锅炉总容量213.76t/h。现有工业锅炉单台容量小,热效率低,除尘效果差。需要科学发展全市集中供热,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衢州城市规划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内容简介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契机,如行政区划调整,原衢县撤县建区,拓展了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浙赣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使铁路南移成为现实,这将打破铁路分割城市南北两区的屏障,使老城新区连为一体;市域“井”字形高速公路框架的规划构筑,区域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衢州市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的发展战略等。这些因素对城市用地布局、城市结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1996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2002年5月,市政府组织进行了新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编制单位为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时两年,经过规划纲要、规划多轮方案论证完善,其间得到市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于2003年3月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并于03年5月经市人大、市政府常务会议论证通过,04年5月,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函[2004]81号”文件,批准通过了《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此,本轮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内容简介 为实现衢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期限 与《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相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2002年~2005年,中远期—2006年~2020年,远景—未来发展30~50年。

二、规划层次 1、市域:为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论证的基本范围,也是衢州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836.5平方公里。 2、市区:为衢江区、柯城区所管辖的行政范围,面积2357.4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直接依托的空间。 3、城市规划区: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规范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面积640公里。其范围为:现衢州城区(包括樟潭镇)、柯城、花园、万田、浮石、云溪、姜家山、汪村、廿里镇、石室、下张、黄家、长柱、坑口、横路行政区范围以及石梁镇、高家镇、湖南镇、航埠镇的部分行政村。 4、城市总体规范用地范围:指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接轨东部,借力发展:接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省域东部的温台经济密集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开放型经济。 2、完善功能,辐射周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辐射赣、闽、皖等的欠发达地区,扩大经济影响腹地,实现区域资源配置。 3、工业立市,要素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分区建设,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加强生态化建设,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市域户籍总人口预测规模:2005年247万人,2020年262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预测:2005年为38%,2020年为60%。 2、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衢州市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构筑“三轴一点”的产业与城镇发展格局。 三轴:市域应以衢州城区为核心,形成“衢州城区-龙游镇-湖镇镇”、“衢州城区-须江镇-贺村镇”和“衢州城区-航埠镇-天马镇”三位为一体发展轴线,向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案例分析题

城市规划原理案例分析 例1: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5万人,编制了以 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 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图示为总体 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与 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 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 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 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 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 请指出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修改意见。并作指示性 的修改。 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 (1)过境道路穿越城市,不合理; (2)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 (3)东西向主干道偏少; (4)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道路偏 少; (5)铁路穿越市区,对城市影响较 大; (6)铁路客运站内主干道穿越,不 利于站线布局; | (7)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以及 轮船码头布局分散,不利于交通换乘; 修改建议: (1)过境公路西移,与城市在南北各预留一个出入口; (2)将客货混用的港口码头调整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货运码头布置在城市北部仓储区和工业区,客运码头布置在城市中部,靠近铁路客运站和长途客运站; (3)增加东西向主干道密度; (4)加强沿河东西向联系,增设过河主干道; (5)铁路从城市北部穿过,或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6)减少干道穿越铁路。 例2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优点: < 1.主次干道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 2.沿东西向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公建有利于组织城市特色,西为西山风景区,东为客站。 3.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近货站。 缺点:

1.沿铁路西侧的南北向城市道路承担过境交通功能,两侧布置了市中心公建,影响了交通功能的发挥,道路功能混乱。 2.工业、仓库区内部没有规划道路系统与城市其他用地缺少联系。 例3:图示为某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该市为南方一座中等城市,规划人口35万人。城市西侧为由山和湖组成的省级 风景区,一条省道沿南北向经过 该市。 请指出城市布局和交通方面的主 要问题。 分析如下: (1)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临近风 景区的工业用地位置不合理。二、 三类工业用地与教育科研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之 间缺少隔离带。 ? (2)城市南侧缺少公共设施用 地。 (3)仓储用地位置不当,不利于 使用,同时也对居住区造成一定 影响。危险品仓库距离居住区过 近,而且缺少必要的隔离带。 (4)污水处理场不应布置 在城市水系上游。 (5)快速路穿越市区,不 合理。 (6)道路网没有结合河流 布置,不合理。 (7)机场距离城市过近, 机场端净空穿越市区,不合 理。 例 4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 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 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 主导风向东北风。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图和规划示意图) 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布局结构,二个核心A、E组团;三个副组团即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保留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 3.道路交通: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标案例

第五章投标文件商务标格式 **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 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一、项目解读 1、规划修编背景 (1)宏观政策得战略新部署 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得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转型、跨越、提升”等成为未来发展得关键词。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得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了经济转型得重要战略与抓手。 相比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空间布局、政策环境以及关注重点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得差异,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对空间布局得统筹结果。借势国家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所营造得良好政策环境,**城市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得修编来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得实现,加快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新得经济社会发展路径。AwWbDUw。 (2)区域发展得战略新格局 中心城市带动与区域整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促进地方发展得重要战略措施。各省市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纷纷形成了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聚集、产城高度融合得新经济区为重点得新一轮发展态势。在重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得背景下,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发展规划(2011-2020)》得批复,意味着**城市所在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版图。同时,为实现胶东半岛这一省内优质资源最为集中区域得转型升级,山东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得意见》,胶东半岛各城市均推出了发展不同特点高端产业得规划,将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品与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发展得重中之重。 从国家到省级政府得一系列战略举措,意味着**城市将依托优势区域板块获得发展得重大战略机遇(政策、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等),如何更好地从自身禀赋特征与发展目标角度,探讨在区域战略中得地位及诉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得先行区、示范区,将成为诸城未来城市发展得重大战略性议题。L0uyVMq。 (3)重大设施得战略新提升 随着潍日高速公路、对接青岛东西大通道、滨(潍)诸城际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得完成,**城市得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得优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得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上述重大交通设施在**城市得相继落户,一方面为**城市经济产业得优化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城镇空间布局得新得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城市得区域地位与作用。l011tsl。 (4)城市转型得战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得快速发展,诸城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城镇化得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包括诸城在内得十个中等城市将发展为50万人口以上得大城市。显然,**城市得人口及用地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经济发展与土地等要素资源短缺得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得修编,满足城市得未来发展空间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得新阶段。在发展目标上,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得经济、社会、环境得可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产业发展上,将更加注重三次产业得协调发展,实现生态化得产业结构;在城市空间上,将更强调发展模式得集约化,城市建设重心将向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内涵方向转变。 城市发展质量与素质得提升,就是适应转型发展得关键。从更广得视角来瞧,城市发展得不同阶段与城市所处得不同区域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得资源呈现很大差异。新得发展阶段,要求城市重新审视自身资源,关注人得需求,构建起顺应阶段发展要求得城市要素,并在更为开放得区域内,寻求自身独特得竞争优势。有必要通过本次总体规划得修编,更新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标准,优化城市建设模式,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打造高质量得城市形象。TnaXyRt。 2、规划修编范围 对**城市整个市域2182、7平方公里范围进行规划,统筹规划未来得远景发展,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根据发展建设得需要,合理确定本轮总体规划需要报批得发展规模与用地布局。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A、联单式 B、簿册式 C、卡片式 D、图表式 【答案】B 【解析】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簿册式登记的形式,每年一本,便于保存,也便于查找。多数机关采用这种方式。故选B。 2、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功能比较完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剩余价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以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题目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 3、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的是()。 A、卡夫卡的《变形记》 B、梅特林克的《青鸟》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其主张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述,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因此C项正确。A项卡夫卡的《变形记》属于表现主义流派的代表作。B项梅特林克的《青鸟》属于象征主义流派的代表作。D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 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2.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 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的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 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的城市新区。 4.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 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的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的区域除去水域的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他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的城市发展轴。是城 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空 间,也是本片区的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的城市建设区与南部的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 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 ?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 北到规划界限。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该区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的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的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 廊, 北至日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是近期重点建设的居住区,包括安置和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 高压走廊。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 环路。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的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 路,北到规划边界。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该区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 南到望湖路。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是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 西至经北湖路。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

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QQ:332985688,个人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d713472592.html,/chess95660 第一章基本概况 师宗县地处滇桂两省交界,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曲靖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3°42′至104°34′,北纬24°20′至25°00′之间。东与罗平县接壤,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南与邱北县相邻,西南与泸西县交界,北同陆良县毗连。县城丹凤镇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98公里,至曲靖市130公里。 境内由东至西最长横距9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公里。全县总面积2782.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90%,坝区面积约占10%。总耕地面积35.0295万亩。 师宗的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平均海拔1800-1900米,最高为菌子山,海拔2409.7米,最低为东南河谷的坝子737米,县城驻地丹凤镇中心海拔1852米。 根据地形差异和地质营力作用的不同,师宗可分为四个小的地貌单元:(1)西北侵蚀切割中丘原地貌,山顶平缓,地形高差不大,山坡呈“凸”形,河谷呈“V”形;(2)中部岩溶地貌,山岭和溶蚀、断陷和盆地相互镶嵌组成山坝相间地貌,规划区即位于此处,主要特点是丘陵地形起伏,小型坝子杂布其间,孤峰和掩埋式峰林拔地而起,景象十分壮观。该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较丰富,且水位浅,利用方便,是师宗县农作物的主产区;(3)东南部剥蚀溶蚀地貌,山势崛起,错落崎岖,山顶一般仍较平缓,而山坡则凸凹不平,坡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灰岩裸露,溶洞、竖井、石林、石芽遍布,地表严重缺水。(4)南部深切河谷地貌,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沟谷多呈“V”字形,南盘江流经该地区,河流两岸形成宽窄不等的阶梯,或冲积堆积物。 师宗境内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13.8℃。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日照1793.4小时,霜期121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重庆西部物流城规划及中心区城市设计

概要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初步形成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为重庆市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重庆物流发展的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大物流产业的计划正抓紧实施,物流已经成为重庆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而其中,水路与铁路运输是重庆大物流发展中的重点,大力发展水铁联运是提升重庆物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设计背景 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我国十八个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之一,同时更是铁道部所定中国五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它的开工建设,使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有条件成为重庆一个新的物流高地;市政府在重庆市主城区集装箱物流枢纽“一基地四港区”总体布局中,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确立为“一基地”,在重庆物流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沙区城市格局“东中西西”四大板块中,西部新城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重庆市主城区向西拓展的主要城市空间。它实际上承载了沙区“一区三高地”定位中的全部三个高地,即中国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二、设计目的 对作为西部物流高地的现代物流产业城,在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和风貌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物流城整体概念性规划构思,并对物流城产业链进行策划及规模预测,对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物流功能及物流延伸出的商贸、居住功能三者有机融合,并妥善解决交通问题,使之符合现代物流高地的功能定位。 三、设计理念 物流顺畅统领商脉绿色环保生态宜居 四、设计构思 以缙云山、中梁山为绿化山体背景,物流城处于两山环抱之间,通过梁滩河水系以及一纵线、二横线、渝遂高速动脉,伸展、延伸,进而与重庆、西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相联系,使之成为全国中心现代物流基地。 通过打造特色的物流功能区,进而带动商贸功能、城市配套等功能,形成一个集物流、商贸、居住、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综合物流城。 五、中心城区分析 5.1区位分析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本次规划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是重庆市主城区、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和成都市的必经之地,不仅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重庆市的商贸和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坚实的基础。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契机,如行政区划调整,原衢县撤县建区,拓展了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浙赣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使铁路南移成为现实,这将打破铁路分割城市南北两区的屏障,使老城新区连为一体;市域”井”字形高速公路框架的规划构筑,区域交通条件进一步改进;衢州市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的发展战略等。这些因素对城市用地布局、城市结构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1996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5月,市政府组织进行了新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编制单位为浙江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时两年,经过规划纲要、规划多轮方案论证完善,其间得到市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于3月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并于5月经市人大、市政府常务会议论证经过, 5月,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函[ ]81号”文件,批准经过了<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至此,本轮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 <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内容简介 为实现衢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期限 与<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相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 ,中远期—~2020年,远景—未来发展30~50年。 二、规划层次 1、市域:为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论证的基本范围,也是衢州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836.5平方公里。 2、市区:为衢江区、柯城区所管辖的行政范围,面积2357.4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直接依托的空间。 3、城市规划区: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规范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面积640公里。其范围为:现衢州城区(包括樟潭镇)、柯城、花园、万田、浮石、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