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提纲

中医妇科学提纲
中医妇科学提纲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

正常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肾在月经产生中的主导地位

答: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肾藏精、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肺主气、气帅血,在月经产生的生理中起主导作用。

①肾藏精,主生殖,是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泻精气的作用,发挥其化生月经、主生殖的功能。

②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天癸竭,月经断竭。

③肾为冲任之本,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任虚冲衰则经水断绝,然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

④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血和调,经候如常,然气血之根在于肾,气血久虚,常从肾治,补肾益精,生化气血,以调经助孕。

⑤肾与胞宫相系,胞宫司月经,肾与冲、任、督脉相关,与胞宫相系,直接影响月经的产生与调节。

⑥肾与脑相通,直接参与月经的调节。

⑦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气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是通过肾中阴阳来实现的,肾中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生理,包括月经生理的正常。

月经病

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①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病机。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治冲任、调养胞宫,以及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等法调治。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如因经不调而后生他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除,若因他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先期

1、概念:月经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

2、辨证论治

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肾气虚证—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阳盛血热证—清热凉血调血—清经散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证—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月经后期

1、概念: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月经落后”、“月经延后”、“经迟”。

2、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3、辨证论治

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血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贵要略》;

实寒症——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

1、概念: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向后无定期”、“月经愆期”、“乱经”.

2、辨证论治

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

月经过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1、概念: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亦称“经水过多”。

2、辨证论治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

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月经过少

1、概念: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

2、辨证论治

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经期延长①气虚:冲任失约;②血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③血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1、概念: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

2、辨证论治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 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经间期出血

1、概念: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相当于西医学排卵期出血,长久失治误治可发展为崩漏

2、辨证论治

肾阴虚证——滋养肾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湿热证——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

血瘀证——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崩漏

1、概念: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2、病因:脾虚、肾虚、血热和瘀血。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

3、简述治崩三法

答: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4、简述崩漏的治疗原则和治疗大法答: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疗大法: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求因治本,根据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的不同,复旧即使调理善后。

5、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6、辨证论治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肾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闭经

1、概念: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2、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3、辨证论治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阴虚血燥证——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证——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痛经

1、概念: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2、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3、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

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经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气血虚弱正——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圣愈汤;

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调肝汤或益肾调经汤;

鉴别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及崩漏

答:月经先期是月经周期的缩短,在经量和行经时间上无明显改变。经期延长是行经时间的延长,经量和行经周期正常。而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的失常。

鉴别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及闭经

答: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的延长,在行经和经量上若不合并其他病无明显改变。月经过少主要是指经量发生改变,变少,每月低于20mL。闭经则指是女子年满十六岁月经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月经无的来潮。

血瘀导致的月经病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

带下病

带下过多

1、治疗大法:健脾升阳除湿。

2、病因:湿邪是主要原因;病机: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3、辩证论治

脾虚证——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带下过少阴液不足,不能渗润阴道

1、概念:指带下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痛痒,甚至阴部萎缩者。

2、辨证论治

肝肾亏损——滋补肝肾,养精益血——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血枯瘀阻——补血益精,活血化瘀——小营煎;

妊娠病

1、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为妊娠病,又称“胎前病”。

2、简述妊娠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

答:发病机理:①阴血虚;②脾肾虚;③冲气上逆;④气滞;

治疗原则:以胎元的正常与否为前提,胎元正常者,治病与安胎并举,如因母病而致胎不安者,重在治病,病去则胎自安;如因胎不安而致母病者,重在安胎,胎安则母病自愈。安胎之法,以补肾健脾、调理气血为主。若胎元不正堕胎难留,或胎死不下,或孕妇有病不能继续妊娠者,宜从速下胎以益母。

3、简述妊娠期的用药原则:俊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妊娠恶阻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1、概念: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之。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2、治疗原则:调气和中,降逆止呕。

3、辨证治疗

脾胃虚弱——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脾虚痰湿——口中淡腻,呕吐痰涎)肝胃不和证——清肝和胃,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和胃止呕——生脉散合增液汤;

妊娠腹痛

1、胞阻:即妊娠腹痛,指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

2、病因:血虚气滞虚寒;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3、辨证论治

血虚证——养血安胎止痛——当归芍药散气滞证——疏肝解郁,养血安胎——逍遥散血瘀证—养血活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虚寒证—暖宫止痛,养血安胎—胶艾汤;异位妊娠

1、概念:凡孕卵在子宫体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常见。

2、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3、临床表现:①停经:多在六周左右;②腹痛;③阴道不规则流血;④晕厥与休克。

4、简述异位妊娠破裂的急症处理。

答:①患者平卧,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观察患者神志。②急查血常规、血型及交叉配血,或做回收自身血准备。③立即给予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④有条件者可同时服用参附汤回阳救逆,或服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以益气固脱,活血化瘀。⑤若经以上处理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应立即手术。

5、辨证论治

未破损期——活血化瘀、消癓杀胚——宫外孕Ⅱ号方加蜈蚣、全蝎、紫草;

已破损期(休克型)——益气固托,活血祛瘀——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

已破损期(不稳定型)——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

已破损期(包块型)——活血祛瘀消癓——宫外孕Ⅱ号方。

胎漏、胎动不安(病案分析)

1、胎漏: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腰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腰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七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流产合并感染。

2、简述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

答:病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病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瘀。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则胎失所系。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则胎元不固。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而不顾。血瘀:瘀阻子宫、冲任、气血不合,胎元失养而不顾。

3、辨证论治(四大主症:阴道出血、腰酸、腰痛、下坠)

肾虚证——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滋肾育胎丸;

血热证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保阴煎或当归散。

保阴煎——生地10g、熟地10g、白芍10g、山药5g、续断5g、黄芩5g、黄柏5g、甘草5g;当归散——当归、白芍、黄芩、白术、川芎。

气血虚弱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

胎元饮:人参5g、白术5g、炙甘草5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杜仲10g、陈皮5g;血瘀证活血化瘀,补肾安胎——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芍药、丹皮、桃仁、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堕胎、小产

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堕胎:凡妊娠12周以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小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

暗产: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

发病机理: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治疗原则:下胎益母。

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

产后病

1、产后病: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褥病。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出乳腺外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约需6~8周,此期称为“产褥期”,又称“产后”。

小满月:即产后一月,即弥月。

大满月:即产后3月(百日)为大满月。

新产日:产后7日称为新产日。

2、历代医家将产后危急病症概括为三冲,即冲心、冲肺、冲胃;三病,即病痉、病郁冒、大便难;三急,即呕吐、盗汗、泄泻。

3、产后病的病因可概括为:①亡血伤精,②元气受损,③瘀血内阻,④外感柳荫或饮食房劳所伤。病机:多虚多瘀。

4、产后“三审”是指什么?

答: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5、产后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禁忌

答:应根据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方用药必须照顾气血,开郁无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不宜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解表不过于发汗;攻里不过于削伐;掌握补虚不滞邪、攻邪不伤正的原则。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峻下、通利;以防亡阳、亡阴、亡津液。产后血晕

1、产后出血:胎儿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

2、西医产后出血常见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答:病因:①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②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膜残留;③软产道损伤:会阴、宫颈、阴道损伤。④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治疗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3、辨证分型

血虚气脱证——益气固托——参附汤;瘀阻气闭证——行学逐瘀——夺命散加当归、川芎;

产后发热

1、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2、生理现象:产后1~2日内,由于阴血骤虚,阳气外浮,而见轻微发热,而无其他症状者,此乃营卫暂时失于调和,一般可自行消退.

3、辩证分型

感染邪毒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外感证——养血祛风,疏解表邪——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

血瘀证——活血化瘀,和营退热——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

血虚证——补血益气,和营退热——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

产后腹痛

1、儿枕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者,称儿枕痛。

2、病机: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治疗:补虚化瘀,调畅气血。

3、病症论治

气血两虚证——补血益气,缓急止痛——肠宁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瘀滞子宫证——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生化汤;

产后恶露不绝

1、概念: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

恶露: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较多,主要为血液的恶露,持续约3~7天。

浆液性恶露:恶露色淡红,量由多渐少,称为浆液性恶露,持续约7~10天。

白恶露:不含血色的恶露,约2~3周干净。

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需6~8周时间。

2、病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病因:气虚、血瘀、血热。

3、辨证论治

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血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妇科杂病

癥瘕

1、癥瘕: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癥瘕。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2、病邪:气机阻滞(瘕),瘀血、痰饮、湿浊(癥)。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痰湿瘀结、湿热瘀结、肾虚血瘀。

3、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黄蛰虫丸;

痰湿瘀结证——化痰除湿,活血消癥——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化瘀消癥——大黄牡丹汤;

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消癥散结——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盆腔炎

1、概念: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为盆腔炎。可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中。

2、急性盆腔炎的分类(病理改变):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

3、急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4、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银甲丸; 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膈下逐瘀汤;寒湿凝滞证—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慢盆汤;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散结—理冲汤;

不孕症

1、不孕症: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两年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全不产:从未妊娠者古称“全不产”,西医称原发性不孕。

断续:有过妊娠而后不孕者,称断续,西医称继发性不孕。

2、病因病机:肾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

3、简述受孕必须的条件。

答:中医:男精壮,女经调,胞络通,真机时。西医: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有正常性生活,卵子镜子能在输卵管中相遇并结合成为受精卵,并能顺利的输入子宫腔内,子宫内膜已准备充分,适合于受精卵着床。

4、辨证论治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温养冲任—毓麟珠; 肾阳虚证—温肾暖宫,调补冲任—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瘀滞胞宫证—逐瘀荡胞,调经助孕—少腹逐瘀汤;痰湿内阻证—燥湿化痰,行滞调经—苍附导痰

中医妇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妇科学名词解释 1. 生理白带:是指健康女性从阴道排出的阴液,无色透明如蛋清样,或黏而不稠如糊状, 其量适中,无腥臭味,称生理性带下,俗称白带。 2. 初潮:第一次月经来潮称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多在13-14 岁,即“二七”之年。 3. 月经周期:月经有月节律的周期性,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 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1-35 天,平均28 天 4.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10 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 先期,亦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经水不及期”等 5.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至3-5 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 后期”“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 6. 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妊娠病,又称“胎前病” 7.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8. 胞阻: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名“胞阻”, 也有称“痛胎”“胎痛”“妊娠小腹痛” 9.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恶阻”,亦称之为 “子病”“病儿”“阻病”。 10. 子满:妊娠5-6 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子 满”,又称“胎水肿满”。本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与西医“羊水过多”相似。 11. 巨大儿: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kg,就可以称为巨大儿。 12. 胎萎不长:妊娠4-5 个月后,江苏代孕孕妇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 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亦称“妊娠胎萎燥”“妊娠胎不长”。 13.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痛、腹痛、小腹下坠 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漏胎” 14.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伙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 不安”。 15. 足月产:孕妇在妊娠38-42 周内分娩,称为足月产。 16. 过期产:孕妇在妊娠42 周以上尚未临产者称为过期妊娠,超过42 周再分娩的,称为过 期产。 17. 早产:孕妇在妊娠28-37 周内分娩,称为早产。 18. 产后腹痛:是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其 中因瘀血引起者,称为“儿枕痛”。本病以新产后多见。 19. 产后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20. 产后三冲:冲心、冲肺、冲胃 21. 产褥期: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 段时间,需6~8 周,也就是42~56 天。 22. 滑胎: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 次或三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 屡堕”,临证中,本病以连续性、自然性和应期而下为特点。西医学称为“习惯性流产”。 23.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 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24. 缺乳: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者,称“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 1. 月经的生理:①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4 岁,早至11-12 岁,迟至16 岁②一般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 为适中,超过80ml 为月经过多。经色暗红,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 无血块,无特殊臭气。③绝经年龄一般为45 到55 岁。 2. 天癸与月经的关系:①天癸,男女皆有②天癸来源于先天,为先天之阴精,藏之于肾③ 受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泌至,此后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④天癸至,

妇产科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7年制本硕班用) I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妇产科学课程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Ⅱ考试内容 生殖生理 一、核心内容: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重点内容: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与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生理 一、核心内容:胎盘的形成及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 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二、重点内容: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条件、过程;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 形成,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循环、泌尿系统的变化;妊娠诊断。 孕期监护与保健 一、核心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方法。 二、重点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胎儿宫内监护、胎盘功能检查、胎儿宫内诊断。 流产 一、核心内容: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流产的几种特殊情况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流产的病因;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类型及处理;习惯性、感染性及稽留流产等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流产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 一、核心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及高危因素;异位妊娠病因;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后穹窿穿刺的价值;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异位妊娠的病理、鉴别诊

中医妇科学汇总

中医妇科学)肾虚型-当归地黄饮1 试胎: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1. )血虚型-大补元煎如常者 2 2.弄胎:产程正式发动的前一段时间内,可)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3 强度不增加的出现间隔与持续时间不恒定、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假阵缩 )气滞型-乌药汤4 3.临产调护六字真言:睡、忍痛、慢临盆 个逍固)天4.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3三、月经先后无定期(7 5.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肝郁型-逍遥散1 6.产后三冲:冲心、冲胃、冲肺2 )肾虚型-固阴煎 7.产后三病:痉、郁冒、大便难四、月经过多(举保失) 产后三急:呕吐、盗汗、泄泻1 )气虚型-举元煎8. 地榆、茜草+29.产后用药三禁:禁大汗、禁峻下、禁通利)血热型-保阴煎小便益母草、茜草、三七3)血瘀型-失笑散+ 月经病五、月经过少血红附归天以上,连一、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 续两个周期))肾虚型-归肾丸1 2气虚证1. )血虚型-滋血汤 1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证:固阴煎2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 2六、经期延长(举两桃). 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阿胶、艾叶、乌贼骨1)气虚型-举元煎 )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2 藘茹丸)肝郁化热证-

丹栀逍遥散3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二、月经后期(景物当大).

七、经间期出血淋两瘀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3 仁、败酱草2)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气血虚弱型-圣愈汤4 3)血瘀型-逐瘀止血汤 )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5 八、崩漏(左右热血苁上固)十一、经行乳房胀痛)脾虚证-固本止崩汤1 +)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1 2)肾虚证-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麦芽、+2)肝肾亏虚-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鸡内金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十二、经行头痛八面羚珑窍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肝火证-羚角钩藤汤1 )血热证-虚热证:上下相资汤3 2)血瘀证-通窍活血汤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 )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3 4--逐瘀止血汤)血瘀证十三、经行感冒九、闭经苁蓉煎人府附1)风寒-荆穗四物汤)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1 )风热-桑菊饮2 肾气亏损-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2))邪入少阳-小柴胡汤紫河车3 )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十四、经行身痛3 女贞子、制香附白芍、鸡血藤、丹参、血虚-当归补血汤+ 4玉竹)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血瘀-趁痛散)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参固十五、经行泄泻十、痛经(清少下圣益1)脾虚-参苓白术散)气滞血瘀型-膈

中医妇科学笔记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三个周期以上者。 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以30~50ml为适宜,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两天,甚至点滴即净者。 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尽者。 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 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以建立后又中断六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带下病:指带下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多: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者。 带下过少:指带下量明显减少,导致阴中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者。 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 妊娠腹痛: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 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 胎漏:妊娠期间有少量阴道出血,时出时至,或淋漓不断,而无腰痛,腹痛,小腹下坠者。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痛,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现者。 胎萎不长: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 胎死不下:胎死腹中,历时过久,不能自行产出者。 子满:妊娠5~6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全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 子肿: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 子晕: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症,甚至眩晕欲厥。 子嗽:妊娠期间,咳嗽不已。 产后血晕: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可与西医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互参) 产后痉病:产褥期内,突然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 产后发热: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 病名首见宋代《妇人大全良方》 病因:感染邪毒,外感,血瘀,血虚 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其中因淤血引起者,称儿枕痛。宋代《妇人大全良方》首次提出“儿枕腹痛”。主要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产后小便不通:新产后,产妇发生排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同,小腹胀急疼痛者。又称产后癃闭 鉴别诊断 产后小便淋痛:两者均有产后排尿困难。产后小便淋痛以小便频急涩痛欲出未尽为特征,或伴有恶寒发热,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产后小便不通为点滴而下,或 闭塞不通,但无尿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产后小便淋痛:产后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分析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 中医儿科学为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前获得专科知识,培养出高素质中医专科人才。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本课程属必修课程,课程的类别属专业课程,本课程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及中医骨伤学等,组成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须在前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 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 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2.知识目标 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辩证分析、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 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脾系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难点章节是第五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儿科学》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

中医妇科学重点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是2007年8月1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敏如。 研究范围: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在脏器方面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等特有的功能,必然在病理上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等特有的疾病。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妇人方》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病理研究:

中医妇科学对妇科疾病的病理机转研究可以概括三个大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妇科病机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各科病机的不同点,就在于妇科病机必须是损伤冲任(督带)的。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个经脉联系在一起的,在病理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等只有损伤了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杂诸病。历代医家多是以此立论的。《诸病源候论》论妇人病,凡月水不调候五论、带下候九论、漏下候七论、崩中候五论,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校注妇人良方》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盖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会海。”《医学源流论》说:“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候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李时珍更明确地说:“医不知此,罔控病机。”说明必须突出“冲任损伤”在妇科病机中的核心地位。

最新 中医妇科学教案

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 教学目的 1.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教学重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教学难点:1.中医妇科学定义和范围。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具板书或多媒体。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它是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妇科生理病理及其疾病预防治疗的专门学科。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包括经、带、胎、产和杂病。 小结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布置作业 1.请熟记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请简述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复习提问 1.请说出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十大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概况。 2.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教学重点 1.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1) 夏、商、周时代 (2)春秋战国时代 (3)秦汉时代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5)唐代 (6)宋代 (7)金元时代 (8)明代 (9)清代与民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具板书或多媒体。 讲授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1)夏、商、周时代——中医妇科学的萌芽。 (2)春秋战国时代——中医妇科学的产生:《黄帝内经》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妇女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妊娠诊断等。 (3)秦汉时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妇科疾病作了专题研究,论述了热入血室、脏躁、经闭、痛经、漏下、转胞、阴吹等 症,并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药的先河。 (4)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妇产科的著作成就: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对胎儿逐月发育的叙述较为详尽。 (5)唐代——建立了较完备的医事制度等,产科及妇科专著涌现,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妇人卷置于全书之首,昝殷的《产宝》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产科 专著。 (6)宋代——妇科成为独立的专科: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在妇科方面有调经、众疾、求嗣三门。 (7)金元时代——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丹溪心法》中载有妊娠切脉法和验死胎法,对妊娠病的治疗认为胎前应“清热养血”提

T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学实习教学中的体会

T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学实习教学中的体会基于中医妇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提出将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 (TBL)与基于案例式的教学模式(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妇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临床实践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将TBL与CBS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于中医妇科实习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分析病例,以及医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签:TBL与CBS;中医妇科学;实习教学;体会 中医妇科学是重要的临床课程之一,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得心应手的解决临床医学问题医学人才,是满足社会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是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模式[1]。但是中医妇科以往沿袭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强制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乏味、课堂气氛沉闷。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知识是抽象的,临床实践体会少,验证机会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脱节,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能力无法被挖掘出来。中医妇科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怎样解决,怎样培养素质高的中医妇科人才是中医妇科教师应亟待解决的问题[2]。现将T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传统实习带教法存在的弊端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中医妇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将医学生培養成为合格的妇科临床医生关键,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中西医妇科知识,还要具有解决临床问题过硬的能力。在以往的妇科临床实习中,我国的高等医学临床实习实行规范性、阶段式教育,教师按规定教材逐条逐节地讲授,强调了带教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接受医学知识是被动的,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欠缺的。教师与学生缺乏较好的互动,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中医的“辩证论治”及西医的“辨病论治”缺乏感性的认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欠缺,厌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所看到的典型临床病例知之甚少,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就结束了妇科实习,收益不大。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协调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2 TBL与CBS的涵义 TBL是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 2002年提出了以团队为基础的TBL(Team-based,Learing,TBL)教学法。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法对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TBL是一个以小型团体的学习环境为条件,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思考能力,TBL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中医妇科学 第一单元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或归肾丸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两地汤: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匮》或艾附暖宫丸实寒型: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型: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当归川芎芍药桂心丹皮莪术人参 甘草牛膝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肝郁型: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2肾虚型:补肾调经-固阴煎 3肝郁肾虚:补肾疏肝调经-定经汤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或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3血瘀型: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茜草、三七 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保阴煎: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或当归地黄引 2血虚型: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或小营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归肾丸:菟丝子杜仲枸杞山茱萸当归熟地芍药茯苓 苍附导痰丸: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固经丸 3血瘀型: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3湿热型: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 1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 2肾虚证:肾气虚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减肾阳虚: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肾阴虚: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 3血热证: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4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崩漏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崩三法:塞流澄源复旧清热固经汤:黄芩焦栀子生地地骨皮地榆生藕节阿胶龟甲

中医妇科学复习试题套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考试用

中医妇科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天癸: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2.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3.脏躁:脏躁是妇人精神忧郁,情志烦乱,无故悲伤,苦笑无常,呵欠频做,不能自控者称为脏躁。 4.崩漏: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 5.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伴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月经_是女子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 2.《达生篇》中提出的六字真言是_睡忍痛、慢临盆。 3.冲任为病往往是通过_调补肝肾_来体现调理冲任的。 4. 月经先期伴月经过多,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_崩漏。 5.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主要是_气血不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 6. 月经过多是指_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持续超过7天,总量亦增多者。 7. 崩漏的病机是_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 8.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_原发性闭经。 9.月经不调主要是指_周期、经量_的改变。 10. 痛经的治疗原则是_通调气血。 11.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_治病与安胎_并举。 12.缺乳的病机为_化源不足、乳汁运行受阻_。 三.简答(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哪三审? 答:诊断产后病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要注意三审。先审下腹痛与不痛,以验恶露有无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行与不行,以及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盛衰。 2. 崩漏的治疗原则及治疗崩漏常用的方法。 答:崩漏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塞流、澄源,复旧。塞流,即是止血,是止崩的首要方法,以防发生虚脱。但止血方法,还须视其寒、热、虚、实,分别施治,不可专用固涩。澄源,就是求因,即正本清源的意思,一般用于止血后或出血较缓时,以巩固疗效,这是治疗崩漏的重要一环。塞流、澄源两法常同时应用。复旧,即调理善后。用于血止之后,以巩固疗效,重建月经周期。对于青春期的患者,宜补肾气益冲任为主;对于育龄期的患者,重在疏肝和脾以调理冲任;对更年期的患者,则主要补脾滋肾以调固冲任。总之,对于崩漏三法灵活运用,崩时塞流为主,兼以澄源;漏时澄源为主,佐以塞流;血止后复旧为主,不忘澄源。

中医妇科学_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附件1 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2.1.1病史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2.2.1.子宫膜异位症子宫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2.2. 3.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2.2.4.旧性宫外孕多有闭经史及阴道流血,偏于患侧下腹痛,妇科检查子宫旁有粘连的包块,触痛,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2.2.5.结核性盆腔炎也是慢性疾病,多有其他脏器的结核史,腹痛常为持续性,偶有闭经史,常有子宫膜结核,腹胀,偶有腹部包块,X线检查下腹部可见钙化灶,包块位置较慢性盆腔炎高,腹腔镜检查活检可明确诊断。 3.理法方药 3.1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寒湿凝滞、湿热瘀结、肝郁脾虚为冲任阻滞、胞脉失畅的常见原因。肝气伤,气行不畅,血行瘀阻结于胞宫,可见肝郁气滞之象;寒湿之邪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结,血行不畅,则寒湿凝滞;湿热之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经行、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可见湿热瘀结之象;脾虚之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木旺乘土。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留滞与冲任、胞宫发为本病。 3.2理法方药

中医妇科学重点章节方歌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型 1.1.1脾气虚证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心脾两虚者,方用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1.1.2肾气虚证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 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1.2血热型 1.2.1阴虚血热证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 先期经少两地汤,玄麦地骨生地襄更配阿胶与白芍,阴虚血热此方良1.2.2阳盛血热证 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 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清火经自调1.2.3肝郁血热证: 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加丹栀去姜薄 2.月经后期 2.1肾虚型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2.2血虚型 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人参养荣汤 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2.3血寒型 2.3.1虚寒证 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大营煎 大小二营景岳煎,熟地枸杞归草餐大营杜仲牛膝桂,小营山药白芍添2.3.2实寒证 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2.4气滞型 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乌药汤 乌药汤治经后延,气郁腹胀脉象弦量少淤块色红暗,归草木香香附圆2.5痰湿型 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芎归二陈汤 二陈汤去乌梅加芎归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肾虚型 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固阴煎(方见月经先期) 3.2脾虚型 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归脾汤(方见月经先期) 3.3肝郁型 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着 4月经过多 4.1气虚型 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安冲汤酌加升麻。 安冲汤治月经多,龙牡海螵固血脱术芪地芍气营补,茜草续断水煎喝4.2血热型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酌加炒地榆槐花。

中医妇科学表格版.docx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阳盛实热清热凉血调经 肝郁血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阴虚血热滋阴清热调经 脾气虚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二、月经后期 血虚补血益气调经 血寒虚寒扶阳祛寒调经 实寒温经散寒调经 气滞理气行滞调经 痰湿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虚补肾调经 肝郁疏肝解郁调经 肝郁肾虚补肾疏肝调经 四、月经过多 气虚补气摄血固冲 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血瘀活血化瘀、止血 五、月经过少 肾虚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血虚养血益气调经 痰湿化痰燥湿,理气调经 血瘀活血化瘀养血 六、经期延长 气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血热养阴清热止血 血瘀活血祛瘀、止血调经 七、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湿热清热利湿、固冲止血 血瘀化瘀止血 脾气虚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八、闭经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肝肾虚损补益肝肾、养血通经 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活血通经寒凝血瘀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清经散 丹栀逍遥散 两地汤 补中益气汤 / 归脾汤 大补元煎 温经汤《金贵要略》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艾附暖宫汤 乌药汤 芎归二陈汤 固阴煎 逍遥散 定经汤 举元煎 /安冲汤 保阴煎 失笑散加味 归肾丸 /当归地黄饮 滋血汤 /小营煎 芎归二陈汤 /苍附导痰丸 桃红四物汤 /通瘀煎 举元煎 两地汤合二至丸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固经丸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桂枝茯苓丸 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一阴煎 清肝止淋汤 逐瘀止血汤 归脾汤 加减苁蓉菟丝子 归肾丸 人参养荣汤 加减一阴煎 血府逐瘀汤 四君子汤和苍附导痰丸 温经汤《妇人》

最新中医妇科学总结完美打印版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 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3.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4.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的周期性。 5.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6.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 7.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8.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9.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0.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1.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2.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3.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14.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①重在治本调经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1.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闭经 1.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2.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性闭经。 3.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虚实夹杂,补中有通,攻中有养。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精品文档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言 1、中医妇科学定义: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诊断辨证规律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经、带、胎、产、杂 3、夏商周萌芽时期:主要有关于不孕不育、难产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列女传》最早提出胎教理论; 4、夏春秋战国里程碑时期:《黄帝内经》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女子胞和与之相关的子门、胞脉、胞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同时记载了治疗血枯经闭的第一药方:四乌贼骨芦茹丸;《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子宫这个脏器的名称。 5、秦汉时期:《金匮要略》开创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阴道清洗和阴道纳药治疗妇科疾病的先河并奠定做衣服科治疗学的基础。 6、魏晋唐时期:晋·王叔和《脉经》首见月经之名,且论述最为详尽;首次提出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如:“居经”“避年”“激经” 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标志中医妇科学的初步形成。 咎殷·《经效产宝》为第一部妇产科专著。 7、宋代: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

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 8、明清民国时期:清·斋居士《达生篇》临产六字箴言“睡忍痛,慢临盆” 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 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 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 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 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 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 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月经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冲任—— 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

谈中医妇科学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妇科研究论文-医学论文

谈中医妇科学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妇科研究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形成性评价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动态、多次、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能客观、全面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考察与评估,并对其学习状态进行反馈。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整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教研室经过反复实践,初步形成适用于自身的一套中医妇科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并将在今后的实践中实时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中医妇产科学;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1967年M.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而非对整个学期或者学习阶段的最终结果的评价[1]。在我国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于1987年被引入,

于2007年被引入至医学教学中[2-3]。目前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开展得越来越广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各院校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在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医专业认证也明确提出,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过程评价体系,这是中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知识掌握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等[4]。中医妇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临床主干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夯实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情感与态度以及在真实情景下临床诊治表现[5]。本教研室于2015年开始在中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妇科学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经过四届学生的实践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和中医妇科学的课程内容、特点,课程组经过反复实践的调整总结,逐渐探索形成适用于自身的一套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形成性评价指标占50%,终结性评价占50%。主要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及协作沟通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理论知识记忆及应用能力5个方面来评价学生。 1开课前准备

中医妇科学总结完美

中医妇科学总结完美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医妇科学复习提纲 总论 1.《素问·腹中论》中记载的治疗血库经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3.胞宫具有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4.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潮,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以示月经有“节律性” 的周期性。 5.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 6.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正常经期为3~7天。 7.正常每月月经量约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少,低于20ml为月经过少。 8.并月: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并月。 9.居经:身体无病三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 10.避年:身体无病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11.暗经:终生不潮但是能受孕的,称为暗经。 12.激经:受孕初期仍能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

13.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 14.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月经病 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以调经;二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2.试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答:①重在治本调经②临证中要分清先病和后病③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爆下不止或淋漓不净,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塞流:即止血,用于崩漏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澄源:即正本清源,亦是求因治本,是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一般用于出血缓解后的辨证论治。 复旧:即固本善后,是巩固崩漏治疗的重要阶段,用于止血后恢复健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法,如补肾、扶脾、疏肝,三经同调一调整月经周期,或促排卵使身体恢复正常。 1.最有意义的检查:诊刮和病检。 闭经 1.闭经: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为闭经。中 医学称之为“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 2.西医根据闭经部位的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其他内分泌异常性闭经。

中医妇科学题库

妇科题库 A1型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胞宫的古称 A.子宫 B.子脏 C.子处 D.血处 E.血脏 答案:1.D2.孕初按月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的称 A.垢胎 B.避年 C.漏胎 D.季经 E.居经 答案:2.A 3.胞宫属于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都不是 E.三者都是 答案:3.C 4.胞络属()络于胞中,胞脉者系于() A.脾、肝 B.心、肾 C.脾、肾 D.心、肝 E.督、带 答案:4.B 5.《达生编》提出临产六字真言是 A.忍、休息、慢临盆 B.睡、忍痛、慢临盆 C.休息、忍痛、临盆 D.睡觉、勿慌、临盆 E.睡觉、忍耐、临盆 答案:5.B 6.关于“天癸”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天癸是一种阴精 B.肾气盛才能天癸至 C.先有天癸后有月经 D.天癸男女都有 E.天癸就是月经 答案:6.E 7.性成熟期一般自 A.14岁左右开始 B.16岁左右开始 C.18岁左右开始 D.19岁左右开始 E.21岁左右开始 答案:7.C 8.妇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经带孕产乳 B.经带胎产 C.经带产乳 D.经孕产乳 E.经孕胎产 答案:8.A9.为中医妇科学奠 定了生理病理和治疗理论基 础的医学著作是 A.《胎产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诸病源候论》 E.《妇人良方大全》 答案:9.C 10.成年女子的卵巢大小 A.4cm×3cm×3cm B.4cm×2cm×1cm C.4cm×3cm×1cm D.4cm×3cm×2cm E.4cm×2cm×1cm 答案:10.C 11.预产期的日期计算应从 A.末次性生活算起 B.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 C.末次月经前15天算起 D.末次月经第14天算起 E.受孕前月排卵期算起 答案:11.B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次经血总量为50~80ml B.月经周期28~30天 C.经期为3~7天 D.初潮约14岁 E.经血无臭味,夹少量血块 答案:12.E 13.身体无病而月经2个月1 次者称 A.季经 B.并月 C.漏胎 D.垢胎 E.避年 答案:13.B 14.成年子宫体与宫颈的比 例是 A.3∶1 B.1∶2 C.1∶1 D.3∶2 E.2∶1 答案:14.E15.关于妊娠下列 错误的是 A.月经停止来潮 B.脉象滑疾流利 C.常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D.孕4,5个月后,可挤出少 量乳汁 E.孕4个月后在耻骨上方可 扪及宫底 答案:15.E 16.生活所伤导致妇科病不 包括 A.跌扑损伤 B.劳逸失常 C.内伤七情 D.房劳多产 E.饮食不节 答案:16.C17.妇科疾病的主 要病机错误的是 A.脏腑功能失常 B.气血失调 C.冲任督带损伤 D.胞宫、胞脉病变 E.外感六淫 答案:17.E 18.关于新产后和哺乳期的 生理特点错误的是 A.顺产后30分钟可开始哺 乳 B.生理性闭经 C.下腹轻微阵痛 D.有血性恶露排出,1个月 左右干净 E.可见恶寒怕风、微热自汗 等 答案:18.D 19.自然流产后阴道排出的 血液称 A.崩漏 B.经漏 C.恶露 D.赤带 E.胎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