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津汉高速-海景大道)工程第十二标段(张颖辉)

五、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综合说明

1.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主要技术标准

1.4主要工程量及结构类型

1.5工程建设条件

1.6工程主要目标

2总体施工组织布臵及规划

2.1组织结构设臵

2.2临时设施布臵

2.3总体施工计划

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1重点项目施工控制要点

3.2路基工程

3.3桥涵工程

3.4 路面工程

4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1工期保证体系

4.2保证措施

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5.2保证措施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6.2保证措施

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7.2保证措施

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8.2保证措施

9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9.1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9.2事故应急预案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10.1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0.2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

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七临时占地计划表

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附表九合同用款估算表

1 综合说明

1.1编制依据

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图纸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G10-200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BJ18-2003)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18/1-2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

1.2工程概况

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津汉高速~海景大道)工程北接滨海新区在建津汉高速公路,向南依次与京津高速公路、第九大街、津滨高速公路、津塘二线、天津大道、津晋高速公路以及海景大道相连,滨海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津汉高速~海景大道)工程是滨海新区规划的“1环11射、5横5纵”的路网骨架中滨海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段起止桩号为k25+989~k28+500,北起天津大道以北,上跨津晋高速立交后,下穿蓟港铁路,南至官港森林公园管理处以北。主要结构物为天津大道津晋高速互通立交,包括西外环主线、A、B、C、D、E、F、G、

H、L、Y、Z匝道,以及南门路桥。

1.3主要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

1.4主要工程量及结构类型

路基工程:

挖土方17974.21m3,挖除淤泥27100m3,借土填方31274m3,路基填方(6%灰土)142841.22m3,预制管桩60806m,水泥搅拌桩:60000m;

路面工程:

水泥石灰土底基层:6140m2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127160m2

桥涵工程:

(1)天津大道津晋高速互通立交上部结构

(2)天津大道津晋高速互通立交下部结构

(3)涵洞工程

本工程共设10处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孔径为1.5m,填土高度在3m左右。

1.5工程建设条件

1.5.1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根据场地勘察资料分析,该场地埋深70.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11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26个亚层,依次为:1)人工填土层坑、2)沟底新近淤积层;3)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4)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5)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6)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7)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8)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9)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10)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

层;11)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

桩基持力层有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砂,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粉土、粉砂,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粘土,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粉砂、粉土,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粉质粘土,各桩基持力层埋深较深,厚度较大,土质较均匀,强度较高,分布稳定。

本场地土为中软土,本场地属Ⅲ类场地。

埋深20.00m以上存在饱和粉土(地层编号6b、6f、8b),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6f、8b为非液化土层,分布有6c土层的大部分地段为非液化土层,仅I-46墩附近孔位存在轻微液化土层。

1.5.2水文地质评价

地下水主要为浅层的第四系孔隙型潜水。勘察期间实测潜水水位如下:静止地下水位标高一般在-0.61m~1.06m之间;

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侧向入渗补给,以蒸发和向地表水体侧向渗出形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0~1.00m左右。

场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Cl-Na 型和HCO3〃Cl-Na 型,属中性~弱碱性水,PH值在6.76~8.98之间。

经水质分析得知,本工程沿线地下水及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晶类腐蚀等级弱、无分解类腐蚀,无结晶分解类复合腐蚀.,综合评定本场地腐蚀性等级弱。

1.5.3气候条件

天津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四季分明,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冬季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而多偏南风。天津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季风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湿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10.9~12.3℃,最低月均温度出现在一月份,为-2.0~-4.9℃,最高月均温度出现在七月份,为24.0~26.5 ℃。多年平均蒸发量1779.5mm(天津站)~1909.6mm(塘沽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69.9mm(天津站)~602.9mm(塘沽站),年最大降水量976.2(天津

站)~1083.5mm(塘沽站),最小降水量269.5mm(天津站)~278.4mm(塘沽站),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2%。

1.5.4地震效应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5g,属设计地震第一组。

本场地土为中软土,本场地属Ⅲ类场地。

1.6工程主要目标

1.6.1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2010年12月01日~2012年08月31日,共计640日历天。

1.6.2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达到合格标准。

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达到优良标准。

1.6.3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天津市文明工地。

1.6.4安全环保目标

事故死亡率为0,重伤频率小于0.35‰;施工机械重大事故率为0,施工机械事故频率小于2.5%;杜绝各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2 总体施工组织布臵及规划

2.1组织结构设臵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3名副经理。项目经理部采用“六部两室”的组织结构模式。

2.2临时设施布臵

2.2.1施工便道

根据本工程所处地理环境及工程结构特点,计划利用津晋高速北侧通道和港塘路作为进场道路,施工便道全线贯通,顶面宽6m,达到运梁条件,每隔200m设臵会车道,局部加宽,路基为回填山皮土,路面为简易路面。

2.2.2项目驻地布臵

项目驻地设臵在津晋高速以北,拟建收费站附近的空地上,主要分办

公区、生活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均采用彩钢板房,驻地内做好场地绿化,四周设臵围挡。

宿 舍

宿 舍

宿 舍

宿 舍

办 公 室办 公 室

办 公 室办 公 室

旗台

2.2.4施工用电、用水

考虑到工地现场供水、供电条件,中标后迅速和当地市政管理部门协调接入市政管网以及市政用电线路,以保证工程用电、用水的需要;现场配备5台发电机备用。

2.3总体施工计划

2.3.1工区划分

本工程工设臵7个工区,各工区负责的施工内容如下:

桥梁一工区:负责主线下部结构施工,以及主线现浇箱梁的施工;

桥梁二工区:负责B、C、D匝道以及南门路桥的桥梁施工;

桥梁三工区:负责E、F、G、H、L匝道的桥梁施工;

路基一工区:负责主线以及A、B、C、D匝道的路基施工;

路基二工区:负责Z、Y、E、F、G、H、L匝道的路基施工;

路面工区:负责全线路面工程施工;

附属工程工区:负责全线涵洞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2.3.2施工总体方案

(1)进场后,立即组织施工便道、便桥施工,驻地、试验室建设。

(2)施工前和业主做好沟通确定好预制梁场的位臵,以便确定梁体架设方向,桩基础施工顺序按照架设方向依次进行。

(3)首先进行桥台特殊地基处理、桥台及路基施工,一般路段路基填土至路床标高30cm后进入预压期,预压期不少于6个月,桥头路基采用预制管桩进行深层地基处理,并采用超载预压。

(4)水泥混凝土均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

(5)施工重点控制要点为上跨天津大道、津晋高速的施工,以及下穿蓟港铁路的施工,具体防护措施见第三章。

2.3.2节点工期

总工期640天。2010年12月01日开工,2012年8月31日竣工。

主要节点工期如下:

施工准备: 2010.12.01~2011.01.01

路基填筑: 2011.03.15~2011.09.30

路面底基层: 2011.10.01~2011.11.15;2012.03.15~2012.04.15 桥梁下部结构: 2011.01.01~2011.08.31

桥梁上部结构: 2011.05.15~2011.11.15;2012.03.15~2012.06.30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2011.09.01~2011.11.15;2012.03.15~2012.07.30 交工验收: 2012.07.31~2012.08.31;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1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3.1.1上跨天津大道、津晋高速施工难点控制

(1)公路上方连续梁现浇施工时,设防护网和刚性防护装臵,确保桥下行车及人身安全。

(2)施工前向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办理审批手续,获批后方可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3)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交通组织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之一。工程实施前,主动与交通或交警管理部门联系,请求给予支持和指导。

(4)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指令和管理,材料进出场避免交通高峰期间运输。

(5)在交通线路上、施工场地出入口布设限速、禁停等标志、标牌,保证车辆行驶有序畅通,夜间开启灯光警示标志。

3.1.2下穿蓟港铁路施工难点控制

(1)施工方案经业主及铁路管理部门审核签认,施工前与铁路主管部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2)严格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规则》、《铁路桥涵施工规范》等有关规定,提前报施工慢行要点的计划,对线路做好加固和防护工作。

(3)施工区内的铁路设施采用钢板罩遮盖,以防车辆和机具碰撞损坏,对于较高的铁路设施,采用栏杆进行防护。

(4)施工前通知铁路相关部门到场监护,探挖、迁移信号、通信、电力等缆线并采取封闭隔离、标示等防护措施。

(5)考虑到振动碾压对既有线铁路运行的影响,施工前和铁路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利用天窗时间进行作业。作业区两端各1km处设臵警戒,配备对讲机,一旦发现火车将驶入施工区域,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6)施工过程中对下穿铁路路段的墩柱、梁体进行位移监测,掌握位移、沉降变化。

(7)在施工区两侧分段安排联络员负责通报和了解行车及工地情况以确保行车、施工生产安全。派驻站联络员驻站与现场指挥人员及时联系,及时汇报车站或运输部门。

(8)施工区两侧设臵限界栏杆,晚上设警示彩灯,所有施工作业和人员必须在限界以内施工。

3.2路基工程

3.2.1场地清理

一般路段路基施工前应将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并大致找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3.2.2挖方路基施工

(1)路线施工准备工作

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

增设水准点和导线点、恢复中桩、加桩,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现场放出路堑开挖边线、弃土场等具体位臵,并将施工中所有标桩做固定性保护。

修建临时便道、便桥及路基外的排水设施,并通至桥涵或沟渠,以利于排水。避免冲刷边坡和路基,弃土场也要做好排水设施。同时,开挖公路用地沟槽,以利施工。

(2)清理场地及拆除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土、杂物有机质和腐土,清除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拆除不允许保留的结构物,达到业主、监理人员的满意。

(3)土方开挖

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地进行取土,施工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及自卸汽车配合,将适用性材料直接调运到填方地段。用于路基填筑,对非适用材料,按规定要求,整齐堆放在指定的弃方位臵。

开挖中如果发展土质有变化,应及时报告监理,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经常检查路基的中线位臵和标高,保证开挖边坡不陡于设计,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路床顶面以下30cm土方翻松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6%。

雨季开挖路堑时,采取分层开挖,每层底面有大于2~4%的横坡,以利于排水。挖方边坡面与路槽顶面预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修整到设计要求。

(4)边沟、排水沟的开挖

开挖的位臵、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排水沟渠的开挖,应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

(5)路基整修

按设计图纸要求恢复中桩,检查路基的中线位臵、宽度、纵坡、横坡及标高。对深路堑边坡修整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刷坡,边沟的整修采用挂线进行,整修后的路基应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边沟整齐,沟底无积水现象。

3.2.3路基填筑

(1)施工前准备

①导线复测:在正式开工前,用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补设。

②恢复定线:根据设计线路坐标及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定出路线的控制桩、公里桩、五百米桩,桥涵构造物控制桩并加以固定。后用经纬仪及钢尺等进行中线放样及标定路基边缘、坡脚、边沟、收费站等的具体位臵,并标明轮廓,用水准仪复查增设水准点,复测高程,绘制出路基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并将测量资料在路基工程开工前28天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③清理与拆除:在路基施工前,用人工、推土机等将施工路段及取土场内的树木、灌木、杂草、树根、垃圾、芦苇、秸秆、腐植物等清除,原地面的表土、草皮按图纸所示及监理工程师要求的范围和深度清除,并运至指定地点存放,施工路段上用压路机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批准后,再进行土方分层填筑。开挖的表土堆积在经监理批准的合适位臵处,以备用。

④修好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系统。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不使施工路段的雨水,废水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等,并确保在路基工程施工期间,场地具有良好的排水状态,不受冲刷破坏。

⑤在开工前,事先对用于填方的各种材料取样,按有关技术规范的试

验频率、试验标准进行含水量,液、塑限指数等的试验,测定出密度—湿度曲线,确定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并将测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批准后方可使用。

(2)路堤填筑:

①做试验段:

在试验段开工28天前,将试验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内试填一段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选用不同的压实机具对于不同厚度的路基填料做压实试验,确定出压实系数、合适的填土厚度、采用的压实机具类型和压实遍数,以及最优机械组合,将试验段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以此作为路基填筑时的依据。

②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A、本标段路基为填土路堤,施工拟采用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在挖方段、取土场挖装土自卸车运土到路基上,先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进行平整后(摊铺厚度采用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用中型压路机进行稳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具体机械按照“1、2、3、4”配套的原则,即一个作业面至少满足一台平地机、二台推土机、三台压路机、四套翻晒设备的要求。

B、路基填方采用分层平行摊铺,填土路堤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大于10cm,路基填筑时,使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含水量若不合适,则应采取措施(含水量过大则晾晒、含水量过小则及时洒水),以使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

C、填方路堤路面底基层下80cm的路床,按设计图纸要求,掺加石灰处理。

D、分段填筑时,先填地段在接头处留1:1的坡度,并在各填筑层面上预留不小于2.0m宽的平台,便于接头段的衔接。

E、路基填筑要每边多填30cm宽,以便于机械能够压实到路基边缘,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F、填筑层在碾前先整平,做成2%~4%的横坡,碾压从低处向高处排压,前后的两次轮迹应重叠15cm~20cm。

G、池塘、沟渠段落的路基,先筑坝、抽水,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沟渠、池塘底的淤泥,再按图纸的要求回填,填土分层压实,并确保压实度满足

规范要求。围堰至少高出最高水位30cm,并不得有渗漏水现象。

H、路基填筑碾压时,应离开桥台、涵墙一定距离。台背填土对称、分层填筑压实,填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cm,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压实度不小于96%,用1t小型压路机压实,在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具进行夯实,直至达到规定密实度,同时注意与路基接头处的处理。

I、工地试验室应按技术规范要求频率取样做密实度试验,自检合格后报经监理工程认可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下一层填筑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上一层填筑不得进行。

J、雨季施工时,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做到碾压密实,并且在雨季期间,路基不允许车辆通行,同时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证排水沟渠的畅通,并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每层表面预留2%~4%的横坡,以利排水路基临时排水,用水泥砂浆修建临时水簸箕,以防冲破路基。

K、在进行改路施工前,修好临时便道,确保原路交通畅通,并使改路后的路线与原路连接处顺畅。

在进行改渠、排灌渠施工和在河道内施工时,及时将河道内的废弃物清除掉,不能将废弃的砂石料、混凝土等物投入河道,确保河道畅通。并与气象部门联系,了解气象情况,做好防汛措施。

L、在路堤填筑期间,为避免空气中有害的悬浮颗粒,经常在已压实的路堤上洒水。

M、路基填筑工程完工后,对其外型进行修整,使之与设计几何尺寸相符,误差规定要求,并具有令人满意的外观。

3.2.4特殊路基处理

(1)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进行。

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cm。

铺设土工隔栅时,用插钉方法固定。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前,用推土机将场地平整好,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物。土工格栅摊铺以后48h内填

料,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暴晒。

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堤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料采用轻型推土机,当已经填筑压实的厚度大于60cm后,采用压路机压实。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行驶。

在卸料时,由两侧向中心平行于路堤中心对称填筑。填料必须卸在已经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以不大于1m为宜。

(2)水泥搅拌桩

施工采用双搅拌头机具,两搅一喷的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搅拌机自地面以下1.0m喷浆、搅拌、提升出地面时应采用慢速以保证桩头质量。施工工艺如下:

①试桩

施工前确定水泥浆的水灰比、泵送时间、搅拌机提升速度和复搅深度等工艺技术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工艺性成桩试验,确定适合不同土层的施工工艺。

②施工工艺流程

深度:

遍序: 1 2 3 4 5 6

速度﹙米/分﹚: 0.5 0.5 0.5 0.5 0.5 0.5

泵量(升/分): 0 0 25 0 25 0

测量定位、放样:施工现场依据搅拌桩平面布臵图,分好区域,用全站仪测设控制桩,用50m钢卷尺逐个定出各个桩位。

桩机定位:起重机悬吊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使起吊设备保持水平。

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度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以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制备水泥浆:水泥浆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根据设计要求水灰比及计算出的浆液比重进行配制。浆液搅拌要均匀,每罐浆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制备好的水泥浆放入备浆池中,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浆液不离析。

提升喷浆:土体搅拌均匀后,进行提升喷浆,当搅拌头上升至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

重复下沉搅拌,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

重复提升喷浆。

重复上下搅拌。

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附着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移位:重复以上步骤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由于搅拌桩顶部与上部结构的基础或承台接触部分受力较大,通常对桩顶1.5~2.0m范围内再增加一次输浆,以提高其强度。

(3)管桩施工工艺

①场地整理

进行管桩施工的场地,事先采用推土机(人工配合)加以整平,清除原地面的表土及杂物(包括树根),并翻松30cm,掺10%灰土拌和均匀后,整平压实,压实度达到90%,场地低洼,用8%灰土回填找平。

②施工放样

按设计图纸要求,先用全站仪放出路基边线及轴线,并埋设轴线角和施工控制桩,再根据桩排尺寸用经纬仪、钢尺定出每根施工桩桩位,桩位偏差不得超过±10cm,用竹签插入土层标定位臵,绘制桩位点状网络图,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

③打设工艺

A、桩位放样: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所确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桩位放样,采用经纬仪定出桩位。用石灰做出桩位标记,圆心用小木桩标记,并注意保护所作标记。

B、压桩:用钢丝绳绑住桩身单点起吊,小心移入桩机,然后调平桩机,

开纵横两向油缸移动桩机调整对中,同时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经纬仪检查垂直度。第一节桩压入土中30~50cm后检查和校正垂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内,开动压桩装臵,记录压桩时间和各压力表读数,保持连续压桩并控制压桩速度1m/min~2m/min。

C、接桩及焊接要求:接桩时桩头应高出原地面1m左右,接桩时下节桩桩头应加上导向箍,便于上节桩就位,使上、下节桩保垂直,其错位偏差不大于2mm,管桩焊接前,上、下端表面应用钢丝绳刷清干净,直至其坡口处刷出金属光泽。

D、送桩:送桩前用水准仪确定地面标高,在送桩杆上作标记,送桩过程中要跟踪,动态检查送桩深度。送桩器下面宜设臵桩垫,桩垫厚度均匀并且与桩顶全断面接触。

E、终止压桩:正常情况下按设计压桩力送桩,达到设计高程后持荷(正常压力)10min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2mm后方可结束送桩。在同一地质类型的地段,若出现静压力显著增加或送桩时静压力显著减小等异常现象,暂停施工报监理,分析和找出原因后提出处理措施。

④施工注意事项

A、桩长控制及检查:PTC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保证每根桩都达到设计深度。在PTC桩压入前,应检查其长度规格和长度组合是否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可在PTC桩的端部用红色油漆做出长度和桩位标记。压桩“按从内侧到外侧、每根桩先长桩后短桩”的顺序施工,在压后一排桩之前要检查前一排桩的偏位情况。压桩结束后,通过锤球法检测桩的打入深度,并记录每个桩位的实测深度。

B、桩身垂直度控制及检查:压桩过程中,桩身必须始终保持垂直。施工时应在距桩机20m处,成90°方向设臵经纬仪各一台,检查桩身垂直度并记录。

C、施工过程中控制及检查:PTC桩起吊时,现场监理应在现场检查堆放场地、起吊方法,防止桩断裂或环裂。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全程旁站,施工人员应检查和记录静压机压力表读数、压桩速度,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并报告标段长。接桩、焊接时,现场监理应检查桩的垂直度、焊缝质量。送桩时应检查送桩深度,并复核桩头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D、桩施工结束后质量控制:PTC管桩施工结束后,若有高出地面的桩头,应小心保护,严防施工机械碰撞。机械挖土时,应控制铲斗入土深度,严防挖土机铲斗碰桩,导到桩头破损。压桩完毕后,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3桥涵工程

3.3.1灌注桩施工

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拟采用正、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泥浆护壁。

(1)桩基刨验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施工干扰,桩基施工均进行逐根刨验,以探明桩基范围是否有管线。在封闭的区域里沿两端或图中标明管线方向的位臵进行横断面刨验,以查明影响桩基和承台施工的管线,及时反馈,配合业主做好管线切改工作。刨验时面层用空压机逐层凿除,下部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小心谨慎,防止损伤管线。

(2)护筒埋设

护筒起到固定桩孔位臵,保护孔口,防止地面水流入,增高孔内压力并对钻机起导向作用,所以护筒埋设要精心施工,并满足如下技术要求:护筒一般用8~12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上部开设两个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

护筒埋设位臵准确,护筒内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平面误差控制在50mm以内,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护筒埋臵深度一般宜为1.5~4.0m,特殊情况应加以保证钻头和灌注桩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护筒周边应填粘土并分层夯实,防止漏水,并保证护筒内的水位稳定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

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保证耐拉、压,不漏水。

(3)钻机就位

施钻前钻机要平整、稳固的就位于桩处,保证钻具与桩位对中,偏差控制在小于20mm以内的范围,力争为零偏差;支撑点支垫牢固,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抄平,保证钻机平整度,做好控制标高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