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五B

数据结构实验五B
数据结构实验五B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实验报告书

学期: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

学号: 1310030217 姓名:田洪斌

实验类别:()基础型(★)设计型

实验时间:

成绩:

信息管理系

一、实验内容

1.实现程序,按满二叉树给元素编号并输入的方式构造二叉树。

2.实现程序,构造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并完成递归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操作。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静态及操作特点;

2、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

3、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线索化等在C语言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4、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及编码方法。

三、需求分析

用二叉树结构表示来完成输入、编辑、调试、运行的全过程。并规定:

a.手动输入数字建立二叉树

b.程序可以输入、调试、运行、显示、遍历

c.测试数据:用户手动输入的数据

四、系统设计

1.数据结构设计

在本程序中对二叉树的存储主要用的是顺序存储结构,将二叉树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采用整型数据进行。在主函数中只是定义数据类型,程序的实现功能化主要是在主函数中通过给要调用的函数参数来实现程序要求的功能。

2.程序结构设计

(1)程序中主要函数功能:

main()/////////////////////主函数

menu()//////////////////////菜单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后序遍历

InOrderTraverse(BiTree T)/////////////////////////////////中序遍历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先序遍历二叉树

BiTree CreateBiTree()////////////////////////////////////先序建立二叉树

(2)函数调用关系

见图7-1。

图7-1 函数关系图

五、 调试分析

1.算法和函数中出现了一些系统无法识别的变量,照成程序出现了错 误。原因是没有注意算法与源程序的区别。算法是简单的对源程序进行描述

的,是给人阅读的,所以有些变量没有定义我们就能看懂。而程序中的变量一定要先定义才能够被引用,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2.在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利用C++程序进行调试的,找出错误并改正。

3.数据输出函数运行不正常,经检查程序,发现是定义错误,更改后错误排除;

六、 测试结果

1.运行时输入正确密码进入主界面,系统根据输入的数字选项来调用相应的函数。主要实现“功能选择”的界面,在这个界面里有显示系统的五大功能,根据每个功能前面的序号进行选择。以下为该界面:

main

PostOrd erTraver se(BiTr ee T)

InOrder Travers e(BiTre e T)

PreOrde rTravers

e(BiTre e T)

meun()

BiTree CreateB iTree()

图7-2 主界面2.当选择1录入完成输入时,运行结果如下图:

图7-3 二叉树的建立

3.当建立完成输入二叉树的输出时,运行结果如下图:

图7-4二叉树的输出

4.当选择二叉树的先序遍历时,运行结果如下图:

图7-5二叉树的先序遍历

5.当选择二叉树的中序遍历时,运行结果如下图:

图7-6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6.当选择二叉树的后序遍历时,运行结果如下图:

图7-7二叉树的后序遍历

测试中,分别录入2,5,8,3,7,9,1,0,7,3,8,0作为顺序表的初始值,输出数据后显示正常;经测试,本程序达到了先、中、后遍历的预期设计功能,具有一定的健壮性。

七、经验和体会

本次试验利用C语言编程,完成了二叉树中的建立、输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等功能,提升了我的C语言编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数据结构中关于二叉树结构有关基础概念、基本算法的理解,同时,通过程序的调试及观察分析程序运行的情况,也进一步增加了我调试程序的经验,并使我认识到了二叉树的结构。

八、程序源代码

#include

#define ElemType char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表示

typedef struct BiTNode{

int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先序建立二叉树

BiTree CreateBiTree()

{

int x;

BiTree T;

printf("\n请输入数字\n");

scanf("%d",&x);

if(x==0)

T=NULL;

else{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 = x;

T->lchild = CreateBiTree();

T->rchild = CreateBiTree();

}

return T;//返回根节点

}

//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if(T){

printf("%d",T->data);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if(T){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intf("%d",T->data);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后序遍历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if(T){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printf("%d",T->data);

}

}

/////////////////////菜单

void menu()

{

printf("\n\t\t**********【菜单】**********\n");

printf("\n\t[1]:二叉树的建立\n");

printf("\n\t[2]:二叉树的输出\n");

printf("\n\t[3]:二叉树的先序遍历\n");

printf("\n\t[4]:二叉树的中序遍历\n");

printf("\n\t[5]:二叉树的后序遍历\n");

printf("\n\t[6]:退出系统\n");

}

/////////////////////主函数

void main()

{

int x,y=1;

BiTree T;

while(y)

{

menu();

printf("\n\t请选择菜单\n");

scanf("%d",&x);

switch(x)

{

case 1: T = CreateBiTree();break;

case 2:PreOrderTraverse(T);break;

case 3:PreOrderTraverse(T);break;

case 4:InOrderTraverse(T);break;

case 5:PostOrderTraverse(T);break;

case 6:y=0;

}

}

}

数据结构实验答案1

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册 专业:_____软件工程__ _ 班级:_____软件工程2班__ _ 学号:_____201258014054 ___ 姓名:_____周贵宇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 数据结构 _ 指导教师:_____胡章平__________ 2013年 06 月 25 日

实验序号 1 实验名称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实验地点S-C1303 实验日期2013年04月22日 实验内容1.编程实现在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中插入一个元素(数据类型为整型)。 2.编程实现把顺序表中从i个元素开始的k个元素删除(数据类型为整型)。 3.编程序实现将单链表的数据逆置,即将原表的数据(a1,a2….an)变成 (an,…..a2,a1)。(单链表的数据域数据类型为一结构体,包括学生的部分信息:学号,姓名,年龄) 实验过程及步骤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ElemType int #define MAXSIZE 100 /*此处的宏定义常量表示线性表可能达到的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MAXSIZE]; /*线性表占用的数组空间*/ int last; /*记录线性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在数组elem[ ]中的位置(下标值),空表置为-1*/ }SeqList; #include "common.h" #include "seqlist.h" void px(SeqList *A,int j); void main() { SeqList *l; int p,q,r; int i; l=(SeqList*)malloc(sizeof(SeqList)); printf("请输入线性表的长度:"); scanf("%d",&r); l->last = r-1; printf("请输入线性表的各元素值:\n"); for(i=0; i<=l->last; i++) { scanf("%d",&l->elem[i]); } px(l,i); printf("请输入要插入的值:\n");

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2 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静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2. 熟练掌握动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3. 掌握hash表的技术. ?实验内容 1.用二分查找法对查找表进行查找; 2.建立二叉排序树并对该树进行查找; 3.确定hash函数及冲突处理方法,建立一个hash表并实现查找。 程序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aay[10]={1,2,3,4,5,6,7,8,9,10};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cout<<"Enter the target:"; int target; cin>>target; binary_search(arraay,target); return 0; }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 int bottom=0,top=9; while(bottom

cout<<"Not present!"; } return 0; } 结果 二叉排序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keyType key; struct Node* left; struct Node* right; struct Node* parent; }Node,*PNode; void inseart(PNode* root, keyType key) { PNode p = (PNode)malloc(sizeof(Node)); p -> key = key;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和简单程序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isual C++ 6.0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上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认真阅读和掌握本章相关内容的程序。 (3)上机运行程序。 (4)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5)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实验代码: 1)头文件模块 #include iostream.h>//头文件 #include//库头文件-----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typedef int elemtype;//定义数据域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linknode//定义结点类型 { elemtype data;//定义数据域 struct linknode *next;//定义结点指针 }nodetype; 2)创建单链表

nodetype *create()//建立单链表,由用户输入各结点data域之值,//以0表示输入结束 { elemtype d;//定义数据元素d nodetype *h=NULL,*s,*t;//定义结点指针 int i=1; cout<<"建立一个单链表"<> d; if(d==0) break;//以0表示输入结束 if(i==1)//建立第一个结点 { h=(nodetype*)malloc(sizeof(nodetype));//表示指针h h->data=d;h->next=NULL;t=h;//h是头指针 } else//建立其余结点 { s=(nodetype*) malloc(sizeof(nodetype)); s->data=d;s->next=NULL;t->next=s; t=s;//t始终指向生成的单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数据结构实验五-查找与排序的实现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名称查找与排序的实现 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11 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 (2)掌握交换排序算法(冒泡排序)的实现方法; (3)掌握折半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 (4)掌握折半查找算法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同一组数据分别进行冒泡排序,输出排序结果。要求: 1)设计三种输入数据序列:正序、反序、无序 2)修改程序: a)将序列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输入 b)增加记录比较次数、移动次数的变量并输出其值,分析三种序列状态的算法时间复杂 性 2.对给定的有序查找集合,通过折半查找与给定值k相等的元素。 3.在冒泡算法中若设置一个变量lastExchangeIndex来标记每趟排序时经过交换的最后位置, 算法如何改进? 三、设计与编码 1.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 2.算法设计

3.编码 package sort_search;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ort_Search { //冒泡排序算法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r[]){ int temp; int count=0,move=0; boolean flag=true; for(int i=1;ir[j+1]){ temp=r[j]; r[j]=r[j+1]; r[j+1]=temp; move++; flag=true;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i=0;i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答案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1 实验题目: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 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掌握单链表的基本算法及相关的时间性能分析。 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数据域定义为字符串的单链表,在链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符串;根据输入的字符串,先找到相应的结点,后删除之。 实验主要步骤: 1、分析、理解给出的示例程序。 2、调试程序,并设计输入数据(如:bat,cat,eat,fat,hat,jat,lat,mat,#),测 试程序的如下功能:不允许重复字符串的插入;根据输入的字符串,找到相应的结点并删除。 3、修改程序: (1)增加插入结点的功能。 (2)将建立链表的方法改为头插入法。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 示意图:

head head head 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链表的实质了解更加明确了,对链表的一些基本操作也更加熟练了。另外实验指导书上给出的代码是有一些问题的,这使我们认识到实验过程中不能想当然的直接编译执行,应当在阅读并完全理解代码的基础上再执行,这才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实验2 实验题目:二叉树操作设计和实现 实验目的: 掌握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及存储方式,各种遍历算法。 实验要求: 采用二叉树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建立,先序、中序和后序以及按层次遍历 的操作,求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的操作。 实验主要步骤: 1、分析、理解程序。 2、调试程序,设计一棵二叉树,输入完全二叉树的先序序列,用#代表虚结点(空指针), 如ABD###CE##F##,建立二叉树,求出先序、中序和后序以及按层次遍历序列,求 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 实验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20 ertex=a; irstedge=NULL; irstedge; G->adjlist[i].firstedge=s; irstedge; R[i] 留在原位

数据结构实验一 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return OK;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0年12月15日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通过本章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的参数调用、指针类型的 应用和链表的建立等各种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约瑟夫问题的实现:n只猴子要选猴王,所有的猴子按1,2,…,n编号围坐一圈,从第一号开始按1,2…,m报数,凡报到m号的猴子退出圈外,如此次循环报数,知道圈内剩下一只猴子时,这个猴子就是猴王。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上述过程,n和m由键盘输入。【实验要求】 1、要求用顺序表和链表分别实现约瑟夫问题。 2、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3、上的实验报告有如下部分组成: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实验内容:问题描述:数据描述:算法描述:程序清单:测试数据 算法: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LPeople { int num; struct LPeople *next; }peo; void Joseph(int n,int m) //用循环链表实现 { int i,j; peo *p,*q,*head; head=p=q=(peo *)malloc(sizeof(peo)); p->num=0;p->next=head; for(i=1;inum=i;q->next=p;p->next=head; } q=p;p=p->next; i=0;j=1; while(i

数据结构实验五

1. 实验步骤: 先定义顺序表的结点: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InfoType otherinfo;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R; int length; }SqList; 然后定义一个随机取数的函数,存到顺序表中: void CreateList(SqList &L,int n) 然后定义一个显示顺序表的函数,将顺序表中的数据显示出来: void ListTraverse(SqList L) 然后通过排序函数,将所有的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void BubbleSort(SqList &L) 实验结果: 测试数据: 38 86 9 88 29 18 58 27 排序后: 9 18 27 29 38 58 86 88 BubbleSort排序方法中数据的比较次数为:27 疑难小结: 这个程序的难点在于排序函数,总是把从第几个数开始排序以及怎样循环弄错。 源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char * InfoType;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InfoType otherinfo;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R; int length; }SqList; int CmpNum; void CreateList(SqList &L,int n) { int i;

数据结构实验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栈和队列的操作与应用 班级:网络14406 姓名:李奎学号:041440624 实验地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2.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顺序栈的操作及应用。 3.掌握链队的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4.加深对栈结构和队列结构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内容、要求和环境: 注:将完成的实验报告重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二),(如:041340538张三(实验二)),发邮件到:ccujsjzl@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925592.html,。提交时限:本次实验后24小时之内。 阅读程序,完成填空,并上机运行调试。 1、顺序栈,对于输入的任意一个非负十进制整数,打印输出与其等值的八进制数 (1)文件SqStackDef. h 中实现了栈的顺序存储表示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2 /*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typedef struct SqStack { SElemType *base; /* 在栈构造之前和销毁之后,base 的值为NULL */ SElemType *top; /* 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 /*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以元素为单位*/ }SqStack; /* 顺序栈*/ (2)文件SqStackAlgo.h 中实现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存储结构由SqStackDef.h 定义)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 /* 构造一个空栈S */ 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 存储分配失败*/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 { // 返回S 的元素个数,即栈的长度, 编写此函数

数据结构实验五A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实验报告书 学期: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 学号: 1310030217 姓名:田洪斌 实验类别:(★)基础型()设计型 实验时间: 成绩: 信息管理系

一、实验内容 实现程序,按满二叉树给元素编号并输入的方式构造二叉树。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静态及操作特点; 2、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方法; 3、掌握二叉树的存储、线索化等在C语言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4、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及编码方法。 三、需求分析 用二叉树结构表示来完成输入、编辑、调试、运行的全过程。并规定: a.手动输入数字建立二叉树 b.程序可以输入、调试、运行、显示、遍历 c.测试数据:用户手动输入的数据 四、系统设计 1.数据结构设计 在本程序中对二叉树的存储主要用的是顺序存储结构,将二叉树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采用整型数据进行。在主函数中只是定义数据类型,程序的实现功能化主要是在主函数中通过给要调用的函数参数来实现程序要求的功能。 2.程序结构设计 (1)程序中主要函数功能: main()/////////////////////////////////////////////主函数 menu()/////////////////////////////////////////////菜单 BiTree CreateBiTree()///////////////////////先序建立二叉树 (2)函数调用关系 见图4-1。

图4-1 函数关系图 五、 调试分析 1.算法和函数中出现了一些系统无法识别的变量,照成程序出现了错 误。原因是没有注意算法与源程序的区别。算法是简单的对源程序进行描述 的,是给人阅读的,所以有些变量没有定义我们就能看懂。而程序中的变量一定要先定义才能够被引用,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2.在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利用C++程序进行调试的,找出错误并改正。 3.数据输出函数运行不正常,经检查程序,发现是定义错误,更改后错误排除; 六、 测试结果 1.运行时输入正确密码进入主界面,系统根据输入的数字选项来调用相应的函数。主要实现“功能选择”的界面,在这个界面里有显示系统的五大功能,根据每个功能前面的序号进行选择。以下为该界面: main BiTree CreateB iTree() meun()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及心得体会

2011~2012第一学期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信管一班 学号:201051018 姓名:史孟晨

实验报告题目及要求 一、实验题目 设某班级有M(6)名学生,本学期共开设N(3)门课程,要求实现并修改如下程序(算法)。 1. 输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和 N 门课程的成绩(输入提示和输出显示使用汉字系统), 输出实验结果。(15分) 2. 计算每个学生本学期 N 门课程的总分,输出总分和N门课程成绩排在前 3 名学 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3. 按学生总分和 N 门课程成绩关键字升序排列名次,总分相同者同名次。 二、实验要求 1.修改算法。将奇偶排序算法升序改为降序。(15分) 2.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分别替换奇偶排序算法,并将升序算法修改为降序算法;。(45分)) 3.编译、链接以上算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25)。 4. 修改后算法的所有语句必须加下划线,没做修改语句保持按原样不动。 5.用A4纸打印输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数据可自定义,每种排序算法数据要求均不重复。 (1) 实验题目:《N门课程学生成绩名次排序算法实现》; (2)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实验方法和验证算法的准确性; (3) 实验要求:对算法进行上机编译、链接、运行; (4) 实验环境(Windows XP-sp3,Visual c++); (5) 实验算法(给出四种排序算法修改后的全部清单); (6) 实验结果(四种排序算法模拟运行后的实验结果); (7) 实验体会(文字说明本实验成功或不足之处)。

三、实验源程序(算法) Scor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 6 #define N 3 struct student { char name[10]; int number; int score[N+1]; /*score[N]为总分,score[0]-score[2]为学科成绩*/ }stu[M]; void changesort(struct student a[],int n,int j) {int flag=1,i; struct student temp; while(flag) { flag=0; for(i=1;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 for(i=0;ia[i+1].score[j]) { temp=a[i]; a[i]=a[i+1]; a[i+1]=temp; flag=1;

数据结构-实验五-图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五:图的相关算法应用 姓名:cll 班级: 学号:

【程序运行效果】 一、实验内容: 求有向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 实验目的: 掌握图和网络的定义,掌握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十字链表等存储表示。掌握图的深度和广度遍历算法,掌握求网络的最短路的标号法和floyd算法。 二、问题描述: 对于下面一张若干个城市以及城市间距离的地图,从地图中所有可能的路径中求出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最短距离及路径,给出任意两个城市间的最短距离值及途径的各个城市。 三、问题的实现: 3.1数据类型的定义 #define MAXVEX 50 //最大的顶点个数 #define MAX 100000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5]; //城市的名称

}DataType; //数据结构类型 typedef struct{ int arcs[MAXVEX][MAXVEX]; //临接矩阵 DataType data[MAXVEX]; //顶点信息 int vexs; //顶点数 }MGraph,*AdjMetrix; //邻接矩阵表示图 3.2主要的实现思路: 用邻接矩阵的方法表示各城市直接路线的图,之后用Floyd算法求解两点直接的最短距离,并用递归的方法求出途经的城市。 主要源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VEX 50 #define MAX 100000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5]; //城市的名称 }DataType; //数据结构类型 typedef struct{ int arcs[MAXVEX][MAXVEX]; //临接矩阵 DataType data[MAXVEX]; //顶点信息 int vexs; //顶点数 }MGraph,*AdjMetrix; //创建临接矩阵 void CreatGraph(AdjMetrix g,int m[][MAXVEX],DataType d[],int n){ /*g表示邻接矩阵,m[][MAXVEX]表示输入的邻接矩阵,d[]表示各城市的名称,n表示城市数目*/ int i,j; g->vexs = n; for(i=0;i < g->vexs;i++){ g->data[i] = d[i]; for(j=0;jvexs;j++){ g->arcs[i][j] = m[i][j]; } } } //求最短路径 void Floyd(AdjMetrix g,int F[][10],int path[][10]){ int i,j,k; for(i=0;ivexs;i++){ for(j=0;jvexs;j++){

数据结构实验1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1 实验项目名称:概论

附源程序清单: 1.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 int num[10]; int *p; for(i=0;i<=9;i++) num[i]=i+1; for(p=(num+9);p>=(num+0);p--) printf("%d ",*p); printf("\n"); }

2. #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wap(int *a,int *b); int i; int a[10]; int *p,*max,*min; for(i=0;i<10;i++) scanf("%d",&a[i]); max=min=a; for(i=0;i<10;i++) { if(*maxa[i]) min=&a[i]; } p=a; swap(p,max); swap((p+9),min); for(p=a;p<=(a+9);p++) printf("%d ",*p); printf("\n"); }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 temp=*a; *a=*b; *b=temp; } 3.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5]; char name[20]; float score1; float score2; float score3; float average;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答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答案 实验一: 1、请编写函数int fun(int *a, int *b),函数的功能是判断两个指针a和b所指存储单元的值 的符号是否相同;若相同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这两个存储单元中的值都不为0。在主函数中输入2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a, int *b) { if (*a*(*b)>0) return(1); else return(0); } main() { int x,y; scanf("%d%d",&x,&y); if (fun(&x,&y))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 } 2、计算1+2+3+……+100,要求用指针进行设计。即设计函数int fun(int *n)实现求 1+2+3+……+*n,在主函数中输入、调用、输出结果。 #include int fun(int *n) { int i,sum=0; for (i=1;i<=*n;i++) sum+=i; return(sum); } main() { int x,sum; scanf("%d",&x); printf("the sum is %d\n",fun(&x)); } 3、函数的功能是求数组a中最大数的位置(位序号)。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

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max) max=a+i; return(max-a); } main() {int a[N],maxi; input(a,N); maxi=fun(a,N); printf("\n the max position is %d\n",maxi); } 4、请编写函数fun(int *a,int n, int *odd, int *even),函数的功能是分别求出数组a中所有奇数之和和所有偶数之和。形参n给出数组中数据的个数;利用指针odd和even分别返回奇数之和和偶数之和。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整数、调用函数fun、输出结果。 #define N 10 #include void input(int *a,int n) { int i; for (i=0;i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3543435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册 2013 / 2014 学年第2 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计算机软件 班级软件一班 姓名周锦 学号1210431081 指导教师潘洁珠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 SQL SERVER运行界面,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2.掌握界面操作方法完成用户数据库建立、备份和还原。 3.建立两个实验用的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对数据库和表进行基本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熟悉SQL SERVER 2000 的运行环境,练习服务器基本操作:打开、停止、关闭。 2.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的企业管理器完成以下任务。 数据库名称:STC 表:STU(sno char(9), sname varchar(50), ssex char(2) , sage int, sdept char(2) ); COUTSES(cno char(3), cname varchar(50), cpno char(3), credit int ); SC(sno char(9), cno char(3), grade int ); 说明:以上为表结构,以sno char(9)为例,说明sno属性设置为字符类型,宽度为9,int指整型数据。 1)建立数据库STC,分别建立以上三张表,并完成数据录入。(表结构及数据参见教材)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右击鼠标→新建数据库,出现如上图所示的框,然后填上所建数据库的名称。

数据结构实验一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与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与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与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return OK; } Status GetElem(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 访问链表,找到i位置的数据域,返回给 e { LinkList p; p=L->next;

数据结构实验1

天津科技大学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学时: 2 实验题目: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环境: Visual C++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实验提示: 学生信息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8位学号 char name[20]; //姓名 int score; //成绩 }Student;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Student *elem;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链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LNode{ Stude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5) 以班为单位实验周周五上传源程序和实验报告。顺序表的源程序保存为SqList.cpp,链表的源程序保存为LinkList.cpp,实验报告命名为:实验报告1.doc。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压缩为一个文件(如果定义了头文件则一起压缩),按以下方式命名:学号姓名.rar,如07081211薛力.rar。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图实验

图实验 一,邻接矩阵的实现 1.实验目的 (1)掌握图的逻辑结构 (2)掌握图的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 (3)验证图的邻接矩阵存储及其遍历操作的实现 2.实验内容 (1)建立无向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2)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3)进行广度优先遍历 3.设计与编码 MGraph.h #ifndef MGraph_H #define MGraph_H const int MaxSize = 10; template class MGraph { public: MGraph(DataType a[], int n, int e); ~MGraph(){ } void DFSTraverse(int v); void BFSTraverse(int v); private: DataType vertex[MaxSize]; int arc[MaxSize][MaxSize]; int vertexNum, arcNum; }; #endif MGraph.cpp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MGraph.h" extern int visited[MaxSize]; template MGraph::MGraph(DataType a[], int n, int e)

{ int i, j, k; vertexNum = n, arcNum = e; for(i = 0; i < vertexNum; i++) vertex[i] = a[i]; for(i = 0;i < vertexNum; i++) for(j = 0; j < vertexNum; j++) arc[i][j] = 0; for(k = 0; k < arcNum; k++) { cout << "Please enter two vertexs number of edge: "; cin >> i >> j; arc[i][j] = 1; arc[j][i] = 1; } } template void MGraph::DFSTraverse(int v) { cout << vertex[v]; visited[v] = 1; for(int j = 0; j < vertexNum; j++) if(arc[v][j] == 1 && visited[j] == 0) DFSTraverse(j); } template void MGraph::BFSTraverse(int v) { int Q[MaxSize]; int front = -1, rear = -1; cout << vertex[v]; visited[v] = 1; Q[++rear] = v; while(front != rear) { v = Q[++front]; for(int j = 0;j < vertexNum; j++) if(arc[v][j] == 1 && visited[j] == 0){ cout << vertex[j]; visited[j]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