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 电功率》复习教案

《电功 电功率》复习教案
《电功 电功率》复习教案

《电功、电功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记住电能的单位;能准确说出电功的定义,会熟练写出电功计算公式。

2、通过复习能说出电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写出电功率的单位、公式;

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说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定义;并会根据实际电压求出实际功率;

3、通过复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说出焦耳定律的内容

及公式;会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复习,理顺知识结构,对电功、电功率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课堂探究、训练,通过生活中各种与电功率、焦耳定律有关的现象,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乐于学习的精神,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物理的作风。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及与电功率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组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电功、电功率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2、通过复习记住电能的单位;能说出测量电能的仪器,并说出其参数的意义;能准确

说出电功的定义,会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复习能说出电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写出电功率的单位、公式;

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说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定义;

3、通过复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说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公式;会运用焦耳定

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对电功率的理解及与电功率有关的计算

学习难点:电功率的有关计算;

一、仔细阅读课本,回忆所学知识,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个人完成后,小组交流,进

行完善。)

二、基础知识梳理

任务一:阅读教材87-90页的内容,能说出电能的转换,会用电能表测电能,并知道其参数的意义,准确说出电功意义及公式。

知识点:电能

1、看课本87页,写出下面例子中能量的转化:

电灯:电能转化为()

电动机:电能转化为()

电热器:电能转化为()

2、请正确写出电能的两个单位,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的换算。

1KW.h=( )J 7.2x106J=( )KW.h

知识点:电能的计量

3、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用什么来计量?()

4、仔细阅读课本88页,对照电能表图片,写出下面参数的物理意义。

220V表示:()

20A表示:()

“600r evs/(kw·h)”表示:()

5、电能表可以计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你能读出下面电能表的示数吗?

知识点:电功

6、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

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

是多少。

7、看课本,思考下面问题:

电动机工作时,电能在转化成机械能的同时,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电炉子工作时,能的转化是怎样的?

(提示:如果电动机长时间工作,我们用手摸一下,会感觉有点热。)

8、阅读教材90页中的内容,记住电功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公式:()。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U:();I:();t:()。9、一个小灯泡的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是0.1A,它在这种情况下通电10分钟,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任务二:阅读教材91--95页中的内容,能说出电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写出电功率的单位、公式;会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识点:电功率

1、电能表铝盘转的快,说明电流做功快;铝盘转的慢,说明电流做功慢;我们可以用电功

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请看课本写出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单位:。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阅读课本92页“小资料”,填写下面用电器的功率。

吸尘器()家用空调()

电吹风()手电筒()

电吹风机功率为500W表示:该电吹风正常工作时,()内消耗的电能是()。

3、阅读教材92页,写出电功率的定义式:P=()

根据电能公式W=UIt及I=U/R可进一步推导得出:P=(=( )=( ) 知识点:千瓦时

4、1千瓦时可以看做电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5、某电饭煲的功率是800W,每天使用3小时,一天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知识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6、看教材94页,口答下面问题:

一个标有“36V 25W”的灯泡。把它分别接在36V、24V、40V的电路中发光情况如何?各自功率和25W之间的关系?

7、节能灯上标着“220V 25W”,其中220V表示:,

25W表示;当电压是200V时,功率

25W,灯泡发光暗淡;当电压是230V时,功率 25W,

灯泡发光强烈。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

任务三:阅读教材99--101页中的内容,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说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公式;会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识点:电流的热效应

1、口述何为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2、看课本99页演示实验的的内容,记住实验的做法,完成下面题目:

(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本实验采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

;;

(2)实验图18.4-2中,保持不变,改变,

结论:。

实验图18.4-3中,保持不变,改变,

结论:。

知识点:焦耳定律

3、焦耳定律公式:。

4、根据焦耳定律,请解释下面现象:

电炉工作时,为什么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

5、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Q W。

6、运用公式 Q =I 2 Rt进行计算;

某电动机工作电压为380 V,工作时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 A,线圈内阻1Ω,试求电动机工作时,线圈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7、看课本101页,请举出一些利用电热、防止电热的例子

第二部分:课中实施

(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十七单元的复习。本单元复习共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是电功、电功率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课时复习实验;第三课时则进行综合复习。现在,我们进行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共有3个任务。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学案,来看任务一。)

一、基础知识梳理

任务一:阅读教材87-90页的内容,能说出电能的转换,会用电能表测电能,并知道其参数的意义,准确说出电功意义及公式。

1、学生小组内交流任务一的内容。

2、展示:请一小组中的一人口述任务一第7题电动机、电炉子能的转化.

请另一小组成员口述任务一第9题解题过程。

3、精讲点拨:

(1)电动机工作时,大部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了电动机的内能。而电炉子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了内能,像电炉子这种用电器就是我们所说的纯电阻用电

器。

(2)我们来看任务一第9题,在使用公式W=UIt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U—V,I---A,t__S,W—J。

任务二:阅读教材91--95页中的内容,能说出电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写出电功率的单位、公式;会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学生小组内交流任务二的内容。

2、展示:请小组内一名同学口述任务二2题。

(教师点评:用电器功率大说明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费电,

上面四种用电器中空调功率最大,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尽量缩短教室内开空调的时间。)展示:另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板书5题,可用两种方式。

(请一名同学点评两种方式的优劣:此题功率用Kw、时间用h进行计算比较好,可以简化计算,节省时间。)

展示:请小组内一名同学口述第7题。

(教师点评: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但实际功率却有无数个。)

3、精讲点拨:

(1)幻灯片出示题目:如果把一个标着“220V 40W”的节能灯,接在110伏电压下,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展示)

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求出电阻,因为电阻是一个不变的量,可作为求其他量的桥梁。需用到的公式一般是P= U2/R及它的变形公式R= U2/P。

任务三:阅读教材99--101页中的内容,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说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公式;会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1、学生小组内交流任务三的内容。

2、展示:分别请小组中的一人板演6题.

3、精讲点拨:纯电阻用电器可以用Q=W=UIt进行计算;本题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Q 小于W,故只能用 Q =I 2 Rt进行计算。

二、反思拓展:

例1、“6V3W”的小灯泡一个,9伏的电源一个。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在电路中连入一个多大的电阻?应怎样连接?这个电阻功率应为多大?

学生先自己思考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展示。

分析:解决此问题,应先画出电路图进行分析。根据串联分压,电流相等规律解题。

解: I=P/U=3W/6V=0.5A U=9V-6V=3V R=U/I=3V/0.5A=6Ω

P=UI=3V.0.5A=1.5W

下面,我们来看小灯泡和定值电阻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填写)

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流之比:0.5A:0.5A=1:1

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阻之比:12Ω:6Ω=2:1

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压之比:6V:3V=2:1

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功率之比:3W:1.5W=2:1

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能之比:3J:1.5J=2:1

总结:在串联电路中,每个用电器的电压之比、功率之比、消耗的电能之比都等于各自的电阻之比。

教师再次提问:当3V电压加在小灯泡两端时,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P=U2/R = (3V)2/12Ω=0.75W

我们来分析一下,小灯泡功率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压之比:6V:3V=2:1

功率之比:3W:0.75W=4:1

结论:同一用电器,功率之比等于电压之比的平方。

例2、“220 V 1100 W”的小电炉子接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求:

(1)求此电炉子的电阻?

(2)半个小时内它能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3)如果实际电压只有200V,求此时电炉子的实际功率。

(学生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分组比赛求解)

分析:此题已知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100W,我们可以利用前面我们推导出来的公式R= U2/P带入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求出电阻值。

电炉子是纯电阻用电器,所以我们可以把求热量转化为求电功,简化计算。

因为电炉子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公式P= U2/R带入电压、电阻值进行计算。

解:(1) R= U2/P=(220V)2/1100W=44Ω

(2)Q=W=Pt=1100W.1800S=1.98x106J

(3)P=U2/R = (200V)2/44Ω=909W

三、系统总结:

请同学们会顾本节内容,进行知识及物理学习方法的总结。

第三部分:限时作业

《电功、电功率》复习限时作业

(满分10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不可商量)

1.下列家用电器中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电功率约为800W,则这个电器最有可能的是

( ) (1分)

A 电冰箱

B 电视机

C 电饭煲

D 手电筒

2、L1、L2、L3分别标有“220V 100W”、“110V 100W”和“36V 100W”的字样,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2分)

A、L1亮

B、L2亮

C、L3亮

D、一样亮

3、电灯灯丝断了再搭起来,则()(2分)

A、灯泡变暗,因为阻值增大而电流减小。

B、灯泡变亮,因为阻值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大。

C、灯泡变亮,因为断了的灯丝再搭起来,其阻值减小,通过灯丝的电流增大。根据

P=UI可知,其功率增大。

D、灯泡亮度不变,因为电源电压不变。

4.一个电能表上标有“3000r evs/(kw·h)”的字样,现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了300

转,那么消耗的电能为 Kw.h,合 J.(2分)

5、两个定值电阻R1=3Ω,R2=6Ω,串联接在9V的电源上。求:(3分)

(1)通过R1、R2的电流I

(2)R1、R2两端的电压U1、U2

(3)R1、R2消耗的电功率P1、P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中学肖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唤起爱生活,爱数学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生活中常见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与简单分类。 难点: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探究与应用活动资料; 柱体,锥体,球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建筑物都是形态各异(播放世界著名建筑物图片)。这些建筑物不仅给予我们美的享受,更加蕴含着丰富的图形知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图中10张有关于生活中的建筑与物体的图片,请你把相类似的图片两两组合在一起。它们分别与哪些图形相类似? 2.探究活动一: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成果,通过观察完成探究活动一的填空。请学生回答。 过渡:那么,我们是依据什么把立体图形进行分类呢,让我们进入探究活动二。 3.探究活动二:柱体,锥体,球体的分类标准 每组分发模型,观察并触摸。 思考课件上的三个问题,并完成填空——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 每组请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有什么感受,得出了什么认识?)。 教师小结。 4.探究活动三:认识常见的多面体 观察图上的图形,得到认识:每个面都是平的,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有几个面就叫做几面体。

观察并辨认台上的模型是否为多面体。 三. 应用练习 请同学完成探究应用一,二,三,四。 教师讲解。 四. 收获与小结 请同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几 何 体 的 分 类 柱体 五棱柱。。。 四棱柱 三棱柱 锥体 球 球体 五棱锥。。。 四棱锥 三棱锥

《一、电能表与电功》教案1

《一、电能表与电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表的作用、技术参数的含义及其读数方法,会利用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用电器的作用、能够归纳出电流做功的实质 3、通过探究,知道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会用公式W=UIt计算电流所做的功(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置疑并猜想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获取结论的能力。 2、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转化法和控制变量法这两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3、在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团队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电路来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电能表、干电池、电流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引入: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回答三个问题: 提供图中物品的能量你知道吗? 消耗的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多少的? 该能量是通过什么形式改变的? 新课讲解: 电能表 有谁知道你家里一个月要交多少电费吗? 供电部门在收电费之前根据什么来确定用户所用的电量的? 电能表: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 阅读电能表的表头说明书,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对照电能表插图了解技术参数含义。 ⑴表头符号kwh读“千瓦时”,相等于1kw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耗电示数读作:×××.×kwh;1kwh= 3.6×106J ⑵电压220V为额定电压,指用电器或电学仪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V;⑶电流示数10A(40A),指该电能表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和短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40A;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负数; (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3)能力素养:数学化、符号化. 内容解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并且在生活中已经对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数与代数部分的起始课,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相对完整的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经历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有关知识. (3)通过自主整理与复习,再次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进行系统整理,能区分易混易错(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因数、倍数、倒数、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使学生初步形成认知结构.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同学们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知识的整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灵活运用.通过对易混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应用有关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案

4.1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能从实物图形中抽取出几何图形;能在生活中寻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会认识多见的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 2、通过实物抽取几何图形的体验,培养自己的几何图形感,能用几何图形描述生活中的物体。 3、通过对多彩多姿的图形世界体验,激发自己对几何学习的兴趣,也体会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理解几何图形是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来的。 (3)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难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形世界 在同学们所观看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到的图片,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多媒体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苏科版9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一、电能表与电功 教学设计

15.1 电能表与电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 或千瓦。 ●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2、过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重、难点: 1、电能的概念、相关单位。 2、围绕“电能”进行教学。 教学器材: 电脑多媒体、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连接一个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小灯泡发光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 进行新课: 1、能量和电能: (1)、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存在方式: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原子能等

学生讨论:能量可以转化吗? 教师总结: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举一些其它能→电能的例子 (2)、电能: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形式。 学生讨论:电能的应用……教师总结 电能的单位:千瓦时(kW·h)即“度” 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焦)(J) 1kW·h=3.6×106J 2、电能表:测量电能的常用工具之一。 (1)、电能表的结构:接线柱、转盘、示数 (对照实物观察) (2)、电能表的使用:“220V”…… “10A(40A)”…… “50Hz”…… 接线方法…… (3)、读数: 例1: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 例2: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 (4)、介绍新型的电能表: 3、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叫电功(做功) 有多少电能发生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 (1)符号:W (2)单位:与能相同……焦耳。 4、电功大小的决定因素 (1)学生猜测 (2)指导学生采取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3)依照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并进行实验(4)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计算公式。 三、例题分析

2020春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一第3课时数的认识二教案-精选

第3课时数的认识(二) 小数、分数、百分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能认、读、写小数和分数。 2.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大小。 3.理清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等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各种关系。 教法学法 整理归纳、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教师提问:整数在生活中用处这么大,那为什么还要出现分数和小数呢? 学生回答。 二、合作探究 组内四人讨论以下问题: 1.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 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的含义。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3.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 4.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的关系。 三、汇报点评 1.与除法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2.与分数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3.除法是一种运算。 四、巩固练习 1.化简: 30∶120 0.5∶3.2 2.5∶6 25∶0.5 0.3∶ 2.完成教材第69页的第1、2、3、4、5题。

五、拓展延伸 2∶( )=0.4==( )%; 1÷()=0.25=( )%==5∶( )。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

《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东厦小学林楚萍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一)(教科书P34、35,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设计找一找、拼一拼、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并能感受其特征,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让学生说出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发现什么问题?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并能逐步体会什么是空间与图形,思考利用这些知识我们能做什么? 问题解决: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和图形的感性认识以及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有所了解,获得体验,直观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一些简单特征,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尝试,激发想象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拼、摆、搭各种立体图形,感知、区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文字卡片和图形卡片、神秘袋子。 学生:每个小组自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上课前,把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个学生组成。每个小组一个箱子,每个箱子里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足球、皮球、易拉罐、水杯、魔方、骰子、接力棒、漏斗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1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 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方法:探索、发现、讨论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立体图形模型、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内容: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有关立体图形的图片,然后教师展示几何模型(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主动寻求这些几何体的现实背景。 目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感受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可以依次提出下面的问题:你能叫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与上述几何体类似吗?应该说由于这些几何体都比较简单,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学生基本都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同时给出了极为丰富的现实背景,如“教学楼门厅里的柱子是圆柱形的”,“魔方是正方体”,“圣诞老人的帽子是圆锥形的”,“足球是球形”,“超市里的蒙牛牛奶的包装

盒是长方体”,“铅笔的形状是棱柱形的”……从具体的模型到生活中的实物,学生的回答展现了他们眼中的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二)、生活观察室:考察你的观察能力 活动1:教师展示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 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解决课本P2的问题串: ⑴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 ⑵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 (3)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 目的: 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辨认出特征鲜明的几何体,认识到几何体的特征是我们认识不同几何体、区别不同几何体的钥匙,意识识到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几何体大到古代建筑、小到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就在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注意事项与效果: 教学中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图片,但务必注意这些图片中包含相对丰富的几何体,而且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比较鲜明,具有代表性,从而便于学生识别;此外注

电能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电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知道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过程和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应用来学习电能。 ●教学难点 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电能表、电池、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小电扇、电动玩具车、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应用的资料,观察家中电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七章电功率的第一节电能,教材没有给出电能明确的定义,而是从社会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获得电能和使用电能的例子来引出电能和学习电能的,突出了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教材从电能的来龙去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电能。教材举了大量的例子,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图片来说明电能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深刻地体味到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中起着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不同家庭使用电能多少的不同,电能有多少,来引入电能的单位,从而介绍单位的换算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电能的测量工具──电能表。介绍电能表的时候先说明怎样读数,再给出电能表铭牌上的一些

参数及其意义,给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以一种途径和方法上的指导。然后紧跟时代步伐,介绍新型、现代化的电能表,把现代新技术及时地引进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夜景霓虹灯,将学生带入意境,然后提出问题:广州如果停电,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引入本节内容. 板书:第一节电能 二、进行新课 一.电能 [师]电力有如社会的动脉,电能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今天我们所用的电能是从那里来的呢? [生]发电厂或电池. [师]都有哪些发电厂呢? [生]风力发电. [师]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风力发电有什么好处? [生]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于风吹动风车转动)由风能转化来的. [生](经过讨论)风能利用起来简单,主要是没有环境污染. [师]除了我们刚才了解的风力发电外,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可以发电? [生]还有火力发电,是用煤来发电的. [师]那用煤来发电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能呢? [生](经过讨论)煤燃烧应该是产生热能吧。 [生]还有水力发电,例如三峡工程建成后就可以发电.一些小水电站也都是利用水力发电的. [生]核电站.我们国家有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生]太阳能发电. [生]潮汐也能发电. [生]电视上还讲过地热,有些废料垃圾还能发电. [生]各种各样的电池. … 播放视频资料:水电站和各种各样的电池,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总结出电能的来源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案西师大版 数与代数 (第77~103页) 本小节涉及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数概念和数的关系的整理与复习;二是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整理与复习;三是等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四是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全节教科书以数和数的关系为主线,具体安排了数概念(含数的性质和关系)、数的运算、方程、比例等4个板块,并将解决问题与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一共安排了13个例题、5个课堂活动和4个练习。 本部分教科书和原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的总复习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更强,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科书将数概念、数的关系和性质整合成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梳理与复习,并将量的计量融合在数概念中进行复习;对解决问题没有进行分类,而是将其与数的运算、方程和比例紧密结合;在练习中也比较突出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是突出了整理复习的重点。教科书在正文和例题中只呈现重要的知识点,对其他一些知识通过课堂活动或练习的形式加以复习。 三是对内容的选择突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与现代社会中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是注意呈现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情景图,体现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 五是安排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 1教科书分析 上图是反映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数概念(含数的性质和关系)进行自主整理的情景。教科书用问题“我们学了哪些数?你对这些数有哪些了解?”为学生提出了整理知识的线索。学生根据线索通过自主回忆、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知识进行自主整理。本情景图中只呈现了4个学生的对话,它仅仅是一个线索,通过这个线索对小学数学内容中数的概念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复习。数概念需要整理的内容很多,包括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和性质、数的关系及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等。具体讲,对于什么是整数,课标只要求知道整数,所以教科书只要求学生能判定一个数是不是整数,能直观区分整数与小数、分数。对于小数概念的梳理,包括用列举的方法认识小数,理解一个小数表示的意义,如0.5表示510,0.05表示5100,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计量单位、大小比较及读写方法。对于分数概念的整理,包括理解分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概念的意义和分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的方法等。对于百分数的整理,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含百分比、百分率)。对于负数的整理,包括结合生活情景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的性质指的是数的一些特性,研究数的一些性质,有助于学生对数的理解。在小学数学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主要学习了数的以下一些性质:一是小数的性质,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三是整除的一些性质(或特征),如含有因数2,3,5的数的特征、自然数的特征、质数合数的特征等。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是数的不同表现形式。但这些数及其相关的运算也有内在的联系,研究这些联系,能帮助学生对数和数的运算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案设计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 二、难点:从实物中抽象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粉笔盒、书、钉子(棱锥与圆锥两种形状的钉)、六角螺母、魔方、易拉罐、排球等物体和图片若干。 【预习要求】 学生收集蕴含大量几何图形的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实物及图片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并共同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图片倾注的情感。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明: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选择一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图片,如校园里的建筑设施等。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立体图形

(1)教师出示(或提出)问题①:书上思考中的问题,图3.1-2中的一些物体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类似?把相应的物体和图形连接起来。 说明: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的认识程度。 (2)教师提出问题②:书上思考中的问题,能在生活中找出与图中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教师也可拿出准备好的一些教具)(3)认识棱柱、棱锥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图,进行比较,找出与物体相类似的图形,教师给出图形的名称,说明棱柱与棱锥也是立体图形。 提出问题:能从身边的环境中找出与棱柱、棱锥相类似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教师也可拿出准备好的一些教具) 2.平面图形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观察书上上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平面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回顾上课一开始看的图片,并请同学们拿出已准备好的图片,与小组同学一起找出本课学过的几何图形。(包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1 在下列6个几何体中,棱柱有个,它们是(填几何体下的代号)。 2.用一个平面将棱锥切开(如图所示),得到两个几何体,这两个几何是(填几何体的代号) 3. 如图,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一)教案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时,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是令人向往的秋游的好时节,也是各种水果上市的旺季。因此可通过“秋游”展示中国及世界雄伟的建筑和各种特色水果,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 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 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学生:橡皮泥、牙签。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菊花飘香的季节,你们最向往什么? (秋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东方明珠、北京天坛、长江二桥。)

苏科版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

电能表与电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功的概念和实质; (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电功的决定因素,知道电功的公式、单位,会简单的电功计算; (3)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及铭牌的各项技术参数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 (1)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 (2)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和意义,增强科学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电功的概念、相关单位。 2、探究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我们在学习电流的时候形象的将电流类比为水流,人们很早就学会利用水流来做功(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 二、进行新课 (一)电功 师:(视频:水能的利用)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利用水流来推动石磨来做功,现代人们利用水流来推动水轮机进行发电,将水流的动能最终转化成电能,可以看出水流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过程,同样:电流可以做功吗?电流做功的伴随着怎样的能量转化? 师:(演示实验:模拟吊车)给电动机通电,电流做了功了吗?为什么?做功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呢? 生: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师:在这个实验中给电动机通电时间越长,物体被吊的也就越高,电流做的功也就越多,也就有越多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师:电流做功,只能过转化为机械能吗?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吹风,当我使它工作; 师:(图片:电吹风、灯泡)分析能量转化 师:在物理上,我们将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而且我们发现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就是消耗了多少电能. 师:电流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课件出示:如: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有-25。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这本词典有1722页。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把黑板上的数分一分类。 4.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板书课题:数的认识) 二、归纳整理 自然数和整数。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 3.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出示讨论题) 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篇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二十二中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篇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喜洋洋,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课件展示各种物体) 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 1、分一分 (1)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议一议 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 3、认一认 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 分别拿出各种物体,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5、比一比 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 (2)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 个先着地。(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6、游戏 (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 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 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 什么形状的物体。 三、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立体图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个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 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 【篇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 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 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 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 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通过实物和模 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通过本课的学习加 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今后学习 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教材的设计强调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自主探索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教学时要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组织他们通过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来认识四种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培养 初步的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为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课。以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中学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学生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引领地位,为进一步学习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能够对几何体简单分类。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能力目标:分析几何体的特征,并对几何体简单分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从身边去发现立体图形,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几何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几何体的名称、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 对于立体图形的了解不够准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简单的几何体)。

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世界这么大:假期所见分享。刚刚结束暑假,你去哪里旅游,又有什么见闻呢?(选择1-2个学生分享,欣赏图片中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谈论交流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 二、介绍你的书房 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书房: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几何体? 初步认识几何体:

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球体【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书房,使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几何体的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几何体的构成 1.要求学生拿出学具正方体和圆柱,组织第一次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同学们手中的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线?几个顶点呢?这些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吧。圆柱呢? 2.物体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从静态看: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从动态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几何体的构成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互相交流,使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别的同学分享,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四、几何体的分类 学生活动2:将自己的学具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完成后同桌二人组交流。 教师请2-4人展示自己分类的结果和标准,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补讲和总结。 (1)按自身特征分: 柱体:圆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锥体:圆锥; 球体:球. (2)按有无顶点分: 有顶点:锥体(圆锥)、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无顶点:圆柱体、球. (3)按有无曲面分: 有曲面:圆柱、球、圆锥; 无曲面: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六棱柱……}. 强调:仔细观察几何体的特征,分类时要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分类——明确标准——讨论和纠正——掌握几何体的分类这一知识的过程,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棱柱的认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一、电能表与电功_教学设计

电能表和电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内容:一、电功、电能的概念;二、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自己实际上课效果的安排,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电功大小与电压、电流、时间之间的关系。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和现代及时反馈媒体的利用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实验当中循循善诱,训练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和概括能力。在课中穿插一些节约用电、低碳生活的人文素养熏陶,为本节课增光添彩。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了解单相电能表的技术参数,学会认读电能表。会利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计算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电路中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3.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并得出结论。 二、过程和方法: 1体验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2.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使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难点:电功的含义 【教学器材】 电能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因素的实验器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展示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主板书副板书 电能表和电功 一、电能表: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 二、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1.电流做多少功,电路中就消耗多少电能. 光能 2.符号:W 电能电流做功内能 3.电功的计算:W=UIt 机械能 4.国际单位:焦(J) 【教学反思】 由于演示实验费时,可观性不直观,故探究部分的实验用多媒体图片或视频替代进行教学。若实验条件允许,次实验也可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来进行,教学效果更好!

六年级数与代数教案

六年级数与代数教案 【篇一:2015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数 与代数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复习内容:数的认识(2),教材p72-73和练习十四 相关的练习复习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初步学 会知识的整理。复习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复习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复习过程: 一、提问引入,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p72情境图,学生提取数据信息 2.引入板书课题, 明确目标 3.自学提示 (1)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这些数可以怎样分类?(2)什么叫自然数? (3)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学 二、回顾知识,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整理概念 1.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2.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理的 理由。(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三)学生汇报展示 1.汇报,说说自己的理由。 2.边回顾整理过程,边完善知识整理的步骤。(1)回忆知识点(2)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 (3)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将黑板上的知识进行分类) (4)整理知识(将每一大类进行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图)(板书1)(四)老师指导归纳整理,分块复习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应用 1.正数、0、负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数轴清楚地表示出来(出示 例题2.) (1)请在数轴上把蓝点的位置表示的数写出来 (2)你在数轴上表示出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