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1)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述 (1)

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2)

(一)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之间不合理匹配 (2)

(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不准确 (3)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性意识不高 (3)

(四)思想政治教育六环节的结合无法得到有效的组合和作用 (3)

三、增强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 (4)

(一)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协同 (5)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当有度 (5)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 (6)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能动性 (6)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7)

参考文献 (7)

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赵浩指导教师:何继龄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实践者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不能仅仅只是思考现在的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应该放到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去探索,只有把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理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与模式转换并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确立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自人类社会中的阶级与国家产生之日起便是客观存在的形态,只不过因为时代的不同、国家制度的不同,导致了人们用以表示这种教育的形式与渠道谋求人们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同化和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语言形式不同罢了。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的产生与继续正式以其对社会的政治的稳定以发展所具有的客观作用为前提的。否则,它便无法经过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效用尺度的丈量从而消亡。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此重视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研究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让这种效力得到最大的最充分的发挥也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述

“有效性”是在效用尺度的支配下,人类实践活动在满足人类的相应的需求,实现人类相应的目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就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相应的需求、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界定,我们才能更透彻的理解和解读来发挥思想政治的有效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注,使人类思想政治实践不断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永恒意义以及客观实践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诸要素与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成为常论常新的议题,这一论题常论常新的特性,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课题这一学术与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针对特定群体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这一特定群体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作为“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①,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想等内容,没有被教育对象所“消费”时,

①王东莉:《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4期

即没有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没有内化为他们各自的深刻而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结构、个体意识,外

化为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习惯,进而超越社会历史的种种规定性,实现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

自我完善,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积极性。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选

就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使其在满足受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时发挥其

应有的积极作用。然而,通过我国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深刻审视与反思,人们又不得不承认“人”的缺失却恰是其有效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与个体具体的、当下的社

会生活本身相脱离,也越来越关注将外在于个体存在的、甚至于与个体现实生活经验相左的思想理论、

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想等强行灌输给受教育者,以此规范个体行为达到对某种社会价值的实现。然而,外在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无法满足于现实生活中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主要是

精神方面的需要,而此正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证)而丧失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即丧失

了其应有的积极性。这正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经济化、信息化浪潮的大力推进,在社会发展方面出现了多元化。

市场化、民主化、自由化的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发展,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落实,给人们营造出稳定、文明的思想意识环境。下面先讲一讲思想政治

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

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说,某一现象的发生必然有另一现象的存在,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以另一方的变化发展为依据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我们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变化的主要矛盾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社会背景。我们要立足于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剖析,能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之间不合理匹配

仔细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之间不合逻辑、不合理的匹配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现实原因。利益认同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受教育人员精神利益诉求、物质利益诉求方面的统一性以及一致性;价值认同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受教育人员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理想方面的统一性以及一致性。长期以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人员利益需求的漠视,没有把受教育人员合理利益需求划分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围之外,导致了受教育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里价值认同这一方面,用理想化价值要求规划人们的行为、思想,同人们现实需求、认识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所以我们在价值认同和受教育者利益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使两者之间出现了偏差,最终趋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

(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定位不准确

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与基础,也是其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与作用的程度如何,是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面,其职能定位不确定、不明确,没有必需的法律制度来作保障、做规约、做支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在现实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准确界定出专业角色,对自身职能分工范围也确定不了,同文化建设工作、宣传工作、党建工作混杂在一起,相互取代、过分渗透,或者什么都管、什么也管,事事浅尝辄止,工作的实效性不高,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制约。没有相应法律质量作保障、依据,不能用法律制度当成准绳进行教育工作。从我国近年来有关实证调查结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一般市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在造成这种现实的各种因素中,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对其职能的认识存在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系列问题,为了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有效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建设与完善,就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一番更为深入的学理思考。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性意识不高

人作为第一位的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协调、组织、控制起着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只有根据教育对象各个方面来精心安排环境,选择出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预期的结果。而目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状况、心理状况、思想接受特点,没有目的、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者没有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自身方面也缺少一定的责任心以及感情投入,缺乏教育工作的奉献精神、执着精神、求索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缺失。要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就要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着手。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因素,除了他们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工作性质的主客观理解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氛围,上岗前培训,国家、学校奖酬激励制度等。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在外界大环境的建设上也同样不可忽视。

(四)思想政治教育六环节的结合无法得到有效的组合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站着主导性的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的缺乏和肢体素质的不高,导致从第一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失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下以接受、实践相应思想政治的内容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其施以影响,以期形成相应思想政治素质的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必须明确树立接受的主体意识,对自己的接受行为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所具有意

义的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同时必须培养形应的知识和接受能力。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才能具备所必要的条件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直接的体现,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措施和实施者。所以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必须具有适应性和整体性,在真实性、先进性、精确性、契合型、透彻性的教育内容下运用适应性、教育目的性的方法在有利开展的创新的具体情景中去组合起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是在现实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思想政教育的六个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的组合。

三、增强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满足教育对象真正的合理需要,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化的大写的人,总有形形色色的需要,这些需要又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真正的和虚假的。只有真正的合理的需要,才产生动机,并在动机的支配下,产生各式各样的言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影响教育对象,转变对象的错误言行,形成对象的正确言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从满足教育对象的真正的合理需要入手,通过开展大量细致入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说服教育、言传身教等教育实践活动以满足教育对象的真正合理的需要来刺激其产生合理动机,并在动机支配下,产生符合思想教育者预期的言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必须充足。过程充足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所谓过程充足规律,是指要达到有效地塑造或改造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品德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充分满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需要。人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由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实践)四个要素构成的。同样,人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具备知、情、意、行四项条件。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的要件。就是说,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都不可能成功,要想塑造或改造一种思想品德,知、情、意、行四项条件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充分满足。知、情、意、行四项条件满足程度同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的效果成正比。满足了知,情、意、行四项条件,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有效:不满足知情意行四项条件,塑造或改造思想品德无效:知情意行四项条件满足得越好,塑造或改造越佳。因此,每一项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知、情、意、行四项条件的满足情况。要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设计知、情、意、行四项条件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将知、情、意、行的培养和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否则,任何美好的教育目的和愿望都只能落空。而要达成知、情、意、行的充足,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带之以行、持之以恒”。对此,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方面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诸要素必须协同。所谓要素协同规律,是指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在空间上保持一致性,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要素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要素协同与有效性大体呈如下关系:诸要素保持了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诸要素失去了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无效;诸要素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保持得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越显著;诸要素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保持得越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越差。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和时间上的续性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就是说,诸要素在时空上越连续、越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越有效,反之,诸要素在时空上越不连续、越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越无效。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保持诸要素空间上的一致性,就必须实施教育主体、客体、环境、目标、内容、媒介的联动;要实现诸要素时间上的连续性,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使教育内容从浅显到深入的为人处世、品德修养到政治觉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而不能像现在的倒行错位(中小学讲远大理想教育,大学阶段反而进行日常文明礼貌和基础社会公德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当有度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方法要适当,要把握好“度”。有一种带倾向性不恰当的观点认为: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教育对象的吃、喝、拉、撒、睡,事无巨细都管起来,包办一切,管得越细越好,似乎越这样就越有效。可事实往往违背良好的意愿和初衷。就其原因,是这种观点忽视了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作为万物尺度的具有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忽视了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往往陷入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考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其所遵循的道理就像烹调一条小鱼一样。我们大家凡有过下厨经验者都知道:烹调一条小鱼,不能总是翻搅个不停,因为如此翻搅折腾太勤,很容易把鱼搅烂捣碎成细渣;同时,也不能太懒而不去进行必要的翻搅,这样会把鱼烧焦烧糊,同样达不到烹调美味鲜鱼的目的。这个道理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则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太多太滥或太少太乏力达不到预期效果,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看,“文革”期间,突出政治,搞政治挂帅,无限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人为拔高思想政治教育,扭曲思想政治教育为整人的工具,其结果败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声,扭曲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给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我们的真正优势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其危害和损失至今仍不可估量:改革开放前十年,由于没有摆正思想政治建设同经济建设的关系,又出现了淡化政治,忽视轻视甚至局部取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极端薄弱,人们失去信仰和精神支柱,大面积出现道德滑坡、信任危机、

政治觉悟低下等严重消极后果给党的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总结这两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不把握正确的度,过分拔高思想政治教育和过分轻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利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有效,就必须把握好正确的“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除去其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色彩,道出了“时机”在成就事业中的重要性。“天”者,可以理解为天机、时机、客观规律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而言,要保证其有效性,不得不注意把握其最佳的教育时机。抓住一个恰到好处的教育时机,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即使磨破嘴皮,也极有可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甚至会适得其反。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笔者体会冷处理和趁热打铁两种方式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把握教育时机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靠讲道理摆事实去说服教育对象,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法律手段、经济制裁去压服教育对象,因此,在碰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一时难以沟通,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时,尽管教育者掌握了真理,但也不妨“冷处理”,即放一段时间等时机到来再说,而不要强硬灌输、强制接受,否则,达不到思想政治教亩的效果。而在教育对象已心悦诚服的认识到自己的言行错误并从内心表示愿意加以改正时:教育对象已取得一定成绩或刚刚接受了奖励和表扬时;教育对象已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较低层次的道理时,教育者就必须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做更深层次的引导教育工作,以期巩固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能动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从而实现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必须直面鲜活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难以保证其有效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领域现阶段呈现的“四个多样化”,20多年来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必然产生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舍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要求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和形势,与时俱进,从理论、内容、形式、手段、方式方法、机制等诸方面进行创新。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一定的效果,达到其真实有效性,也心须自觉地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只有在理论创新和教育内容方式的转变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育对象由他律转化为人格自律。任何教育,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教育对象只有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发扬优点、抛弃改正缺点,走向完善。没有自我教育,任何教育都将是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措施的效果,最后都必须落实推动教育对象自我意识的积极

统一上。没有自我意识的积极统一,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推动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分化和积极统一而展开,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理解思维过的东西(进头脑),引起思想意识的转变(起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外化为积极的行动(见行动)。这种“进头脑—起变化—见行动”的积极变化发展过程,便直观地说明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增强从业能力,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具体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他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修养、政治立场、改策水平、知识水准、人格魅力、敬业精神、实际工作能力无不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无不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越高、能力越强,他在教育对象的心目中的威信就越高,教育对象就越信服、信任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越强、就越有保证。反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越低,能力越欠缺,他在教育对象心目中的威信就越低,教育对象就难以信服、信任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就难以实现。这也正是实际工作中,同样的道理由不同的教育主体说出来、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的教育者去组织实施,会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的原因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切实加强学习和积极投身于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开拓进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把开拓进取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科学的态度和改革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指导新实践,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既需要优化的条件性因素的结构性组合,更需要切实有效的实践转化过程,同时还需要得到相应的保障机制的支持。只有这三者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最终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王新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时效性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陈佑清:《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瑞士] 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9]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杨江水,税强,何先刚,张绍荣,杨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1]陆兴鹉:《新形势下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12]许瑞:《高校辅导员核心素质研究》,福建论坛(社科教育舨),2009

[13]韦树长:《加强高等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

[1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功能 要点: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研究如何使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符合现在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是一门旨在认识和改造人的思想的学科,其高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决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方法论作为学科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指南。 从思想教育过程来看,方法论的主要功能具体体现在:意识指导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二是指导人们有效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从方法论本身的角度来看,其指导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保证了方向性和实用性。二是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工具。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完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重要工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发展规律等众多科学规律同视机问题相结合而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的科学。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工具科学”。工具本身就蕴含了对事物顾虑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正是这样一种基于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工具”,它以其规范科学、层次鲜明的方法体系结构,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富有长造粒的具体方法报这个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贯彻执行。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很强的理论性,而作为教育实践则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实在性。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呢不形成了一种张力,即理论有转化为方法的需要,实践要求有理性方法的指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斯现在干恒指教育学科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方法的作用更加突出,方法论的研究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构建、完善和发展必须得到现代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方法论的研究是推进思想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 2、三个基本的方法: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依据:一是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人的需要和社会从众心理。作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可以增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要求:一是树立典型要注重客观性。二是树立典型要注重层次性。三是树立典型要注重时代性。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自我反省,是指个人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参照,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检查对照,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所谓自我控制,是指个人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对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言行进行约束。所谓自我改造,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批评,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完善。 冲突缓解法:针对人们的思想矛盾和行为激化状态,通过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渲泄渠道,缓解冲突产生的条件,减少和削弱冲突导致的震荡和破坏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方法。具体措施:(一)缓解矛盾,防止激化。第一,要瞄准矛盾焦点,及时疏导分流。第二,针对大众心理,理顺对立情绪。(二)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处理冲突的有效方法包括:“热处理”法、“冷处理”法、隔离法、转移法、调解和限制 3、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类型及其如何应用 一、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战略性决策—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方向、解决全 局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性决策是宏观性决策,在比较大的范围和比较长的时间内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论析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论析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课程予以保证的单独系统,不太关心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以人为本,结合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和在人的相互交往中,结合时代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化”是一种过程,一种趋势,一种发展。生活化与抽象化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的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服务人、发展人。本文试图在思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一、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泛政治化,一度目标过高,内容太空,方法单一,效果不好。”[1]事实告诉我们,不论是理想信念教育也好,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也好,仅仅传授知识和在政治上提出要求是不行的。还应重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因素的培养。也就是说,要密切联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不仅要重视日常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应重视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重视在日常生活世界开发非智力因素,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育,便不可能达到由知到行的转化,更不可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恰恰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活动、恋爱婚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发展、文化娱乐等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泛政治化的误区在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的随意性、经验性、常识性、自由性、情感性、直接性、反复性、零碎性、松散性、多重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盛行假、大、空,败坏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声誉,丢掉我党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使人们怀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抗体”,不再相信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的实质是以虚假的说教,对政治信念的背叛,而不是真正对政治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性,必须走出泛政治化的误区,把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有明确的定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育的等级关系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截然分离,教育者的地位具有神圣性,其意志具有不可违背性,受教育者处于被动、依附地位,其主体性受到压抑。主体性的缺失在教育方法上的表现是,教育手段的灌输式、教训式和训诫式。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阅读版)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它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具有主客体的统一性、中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方法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是客观的,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辩证性,它是由客体的特性决定的:1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和理论.方法论一般指哲学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也特指某一学科所采用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的综合. 方法论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 方法是方法论的原材料 和基础,方法论又反过来 给各种方法以指导.二者 的区别是:1方法论是众 多具体方法的共同性的 升华,二者有质的不同2 只有在一定的观点、原 理指导下所形成的系统 化、条理化、体系化的 方法,才能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和世界观是辩证 统一、不可分离、互为 前提、相互促进的.方 法论是世界观的运用,世 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1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2方 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 教过程中所采用的工作 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 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 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 手段和方式 思教方法论:就是在唯 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 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 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 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 学体系,简言之,就是关 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 理论体系. 思教方法论与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的关系:思教 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的具体运用;思想政 治教育理论指导思想政 治教育活动,就是思教方 法论. 思教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 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 育效果的规律第一,就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 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第二,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联系规律.第三,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 体规律.第四,研究思想 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 势.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不是随意而定的,必须于 一定的教育内容、客体 和环境相适应2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是相互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3既有横 向联系性,又有纵向发展 性 思教方法论研究的主要 问题:1研究思想政治教 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 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必 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研究 这一规律,主要是为了掌 握和运用规律,更有效地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是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的联系规律.思想政治教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花都司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决定着能否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念的界定 所谓功能是指由若干要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是产生的结果,它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体现的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表示系统对环境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结果,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我国,把功能概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中来,或者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70一80年代。从总体上看,对“功能是什么”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大类型:即“主观论”与“客观论”。 “主观论”即是从主观视角来看待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功能和目的互换使用,主要有“目的论”等。“客观论”则坚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影响力来看,“客观论”明显拥有更多支持者。但是在“客观论”者内部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即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里主要有“作用论”、“能力论”、“结果论”、“价值论”以及“效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从主观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陈万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仓道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效能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曹书庆则认为:“所谓功能就是一事物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就是德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和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释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 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立命之本,只有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内涵,才能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文章在近年来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阐释胡塞尔、哈贝马斯、马克思等人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探查和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阐释 [作者简介]焦勇(1976-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徐州 22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59-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是简单地回归日常生活,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科学解读,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目标、内容、路径、方法,才能增强实效。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主

要有马克思的全面生活理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这些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大都是哲学理论,并不直接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为全面深入地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通过辨析这些理论,探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从而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阐释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生活世界学说最早由胡塞尔提出,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概括来讲,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具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特殊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普遍生活世界和原生活世界。 特殊生活世界是社会中的每个人为了生活所构成的自我世界。特殊生活世界针对个体而存在,因为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行为习俗不同,体现的价值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不同。科学世界也属于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理论思想中有两种不同的科学世界:第一种是绝对化和理念化的纯粹科学世界,第二种是可以被感知的主观科学世界,是科学技术改造和影响的生活世界,这两种世界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绝对化、理念化。胡塞尔赞同可以被感知的科学世

整理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结构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涵义 1、方法与方法论 (1)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 它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具有主客体的统一性、中介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2)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和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 化和发展的规律、性质、作用、特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及运用等问题。 (3)区别联系:联系——方法是方法论的原材料和基础,方法论又反过来给各种方法以指导。 区别——质的不同,方法论是众多具体方法的共同性的升华;只有在一定的观点、原理指导下所形成的系统化、条理化、体系化的方法,才能成为方法论。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 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一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二是研究该方法的联系规律;三是研究该方法的具体规律;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 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第一种是既有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可以直接引入某些教育方法的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第二种是借鉴学科的某些理论及方法进行移植,如教育学、系统学等。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 一、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是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 二、特点: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是哲学方法论,最普遍最一般的方法;第二层是一般科学方法,是具体学科的共同方法, 即通用方法;第三层是具体学科的科学方法,各门学科专有的方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艺术和技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建构 纵向发展结构;横向体系结构(认识方法、工作方法、调节评估方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特点:伦理方法的传承性、教育方式的内在性、使用方法的强制性。 二、主要方法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 发表时间:2010-01-25T13:28:06.3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易曙光 [导读] 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 易曙光(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在总结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李德顺首次将价值概念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先河(李德顺,1989);此后,吉林大学陈秉公明确提出了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性,张耀灿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正式引入了教学课堂中,郑永延在《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思想道德理论及其价值问题(郑永延,2000)。张耀灿和郑永廷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张耀灿等,2001)。武汉大学项久雨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是继哲学价值论和教育价值论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项久雨,2002)。基于此,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后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项久雨,2003),该专著的出版被普遍认为是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新突破。苏斌对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苏斌,2003)。刘基等认为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日益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状并对其进行优化(刘基等,2004)。江波等针对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多样化导致的人们思想认识多样化问题,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江波,2005);张捍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功能(张捍东,2006);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要经济从主体提出和倡导的政治思想向受教育者人体自我政治思想飞跃和从受教育者个体自我政治思想向其政治行为飞跃的过程(李江凌,2006)。综观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等三个主要的领域。张耀灿等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质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认为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基本的途径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二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冯达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入手,推动主体接受活动的进行(冯达成,200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刘振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因而价值实现的规律就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活动三大要素之间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刘振忠,2001);张耀灿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可以概括为真善统一律、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等三条规律,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是一个多角度和多侧面的规律体系。 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但它不能凭空产生,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内在地包含着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和作为价值主体的能动因素两个方面,两者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活动对象化的基础上互动,从而最终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因此,只有当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的运作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展开所要求达到的优化和显现价值客体的功能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才有可能进行。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活动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体现着价值的实现。因此,只有明确教育活动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教育活动要如何才能更加完善等问题之后,才能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理论向现实转化。一般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必须能说服价值主体并为其所接受,其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如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一般规律,其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须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同时,还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与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接受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为价值的实现创新理论条件。 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完全是逻辑和概念的推导过程,而是融入了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因此,人和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 首先,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控、转化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人的要求和条件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主体性要求上。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主体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基本的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价值主体的主体意识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由理论状态向表现出某种具体特征的现实状态转化的内在驱动力,而主体能力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在现实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基础上发生互动的内在根据,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另一方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成要素中,社会是作为价值主体之一发挥作用的,社会必须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供多层次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从总的来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本质要求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严治党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党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趋向能积极实现,这一特殊的社会条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2.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介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象,并关注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也是以提升人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含义 (1)方法与方法论 ①方法的含义 “方法”这一概念,我国古代早已运用,有“测定规矩之法、方术或法术、办法、途径”等含义;在国外的希腊文中,方法是指“方向”或“道路”,就是沿着某一方向或道路行进的意思;英语中的方法一词是指手段、工具、方式。 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人们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从事一系列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包括步骤、程序、格式等,通称为方法。方法是知识工具,是联系主体、客体和各种实体的关系因素、中介因素,是在活动中才存在的动态因素,活动停止,方法也就消失。 方法具有客观性和辩证性。 方法形式上是主观的,容则是客观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对象的过程中,既需要采用一定方法,也可能发展、创造一定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方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规律的自觉运用。 方法的辩证性是由客体的特性决定的。一方面,方法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②方法论的含义 所谓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简言之,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方法论以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因而,方法论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世界观的运用,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是相互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不能就方法研究方法,也不能孤立地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研究如何运用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自觉地认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自觉运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依据、功能和特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等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随意制定的,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它必须与一定的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殊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1是思政存在的内在根据2贯穿于思教始终并推动其发展3制约着思教领域其他矛盾) 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是以共同点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共同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思想与行为揭示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相互关系范畴。思想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总和(理性感性情感意志)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关系:思想支配行为,行为反映思想,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具有反作用。(表现略)思想转化为行为需①外部条件,行为的环境支持因素(风气,舆论,习俗)②内部条件,行为必须通过动机态度等环节。动机转化为行为受到两个制约①文化观念,动机形成后能否表露受价值准则判断的制约,符合公认准则就可以②合适的行为方式选择。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与客体关系 4内化和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范畴。内化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注意,理解,接受)三环节。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产生良好行为结果的过程。制约因素;①内部制约因素是个体的价值观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作用和对行为方式的选择。②外部制约first内在动机外化行为所需要的时间地点和条件。Second个体意识是否外化受到制约third 从众效应的影响(公共场合尤甚)关系:二者是思教过程密不可分的环节。两者统一性表现为;①实践活动是两者的共同基础②目的相同,最终都为了通过良好行为产生良好社会效应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二者对立性表现在:①两者处于思教过程的不同阶段②作用不同,内化是输入,外化是输出③成果不同④所用方式方法不同。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行为,以维护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的实践活动,带有强制性。关系:1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关系;一方面思想教育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效果。2奖励与惩罚关系;①批判往往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批判过多可能使人无所适从。②过多的批判指责使人产生挫败感产生隐蔽的对抗行为。③单一的使用批判惩处办法容易导致简单粗暴或惩罚主义,如果将批判变成发泄个人的工具批判将失去任何效力。 学科特点: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带明显阶级性,是阶级性与真理性的高度统一。 2实践性,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发展 3综合性,研究中对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做综合考察,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 借鉴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教建设, 1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科建设:坚持本质规定性(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与时俱进);坚持基本原理(马

论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峡论坛》2012年第2期,总第248期 126 论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陈运普陈江燕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不断增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渗透功能、传播功能、示范教育功能、创新功能和评价能力。研究科学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2)02-0126-04 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很强的生产力功能,而且蕴 含了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当代社会诸方面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并改善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科技素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科学技术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随之日益凸显。 一、科学技术的示范教育作用 1. 科学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也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这些限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为隐蔽地渗透到其它知识体系和社会生活之中。“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不再受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科技的运用,如电影中的3D数字技术,使电影画面更为真实、逼真,带给人们视觉冲击与享受的同时,也大大加深人们对该电影的印象。通过电影或者电视这种隐性化的包装,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惊人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助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可以针对任何一种复杂的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思想信息系统进行要素、结构性、环境性分析,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生活,生活就是课堂,发挥着示范教育的功能。 2. 引导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带来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将强大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些技术中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世界打破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涌现出许多新鲜词汇和语录,这些词汇和语录用起来朗朗上口,如果谁不会,可能就会被嘲笑“out”了。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甚至达到了“操控”的地步,出现了诸如“微博控”这样的人群。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网民数每年都在迅猛地增长,其中绝大多数网民是18-35岁的年青人,正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2]可想而知,科学技术中网络的运用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 收稿日期:2011-12-31 作者简介:陈运普(1965-)男,汉族,河南漯河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陈江燕(198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年硕士研究生。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笔记及典型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7.1 复习笔记 一、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又称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培训、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1.理论教育途径的根据 之所以要有理论教育法,是因为政治理论、思想观念、道德原则等精神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殊作用,这就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种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人的思想和行动方面的表现,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称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性理论,说明了人对理论、思想、精神的需要与追求,而这种需要与追求的途径和方式,就是理论教育法或理论学习法。因而,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决定了理论教育法产生的必然性。 2.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 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口头讲述和文字传播;按教育的途径划分,有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宣传和个别辅导;按教

育的作用划分,有形象感化和启发引导。常用的方式主要有: (1)讲授讲解 ①讲解讲授法的含义 讲授又称讲解,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述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教育方法,是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理论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既用于正面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知识,也针对思想问题,进行解释疑惑。 ②讲解讲授法的具体方式 a.讲述。侧重于形象生动地描绘某些政治、道德现象,叙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历史人物评传材料,引导受教育者形成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思想道德情感。这种方法,常用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b.讲解。主要是对一些比较高深的哲学、政治、道德概念与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进行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述。这种方法,在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教育中,运用较多。 在教育过程中,讲述和讲解经常是结合运用的。理论讲座,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就是讲述和讲解的综合运用。 ③运用讲解法的注意事项: 讲授讲解教育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也是语言灌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主要运用于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解释、宣传。运用讲解法时,要注意: a.讲解的内容要正确,理论、概念应具有科学性,讲述的事实同结论要保持一致; b.讲解既要全面、系统,同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个体价值所在。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路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内涵解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及政治行为的教育,以期提高他们的各项素养,进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显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治导向,思想构建,道德内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之政治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政治导向,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武装学生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属性,即政治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功能,在于使社会公民不断实现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从个体学习过程来看,政治社会化即个体通过社会各种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收政治信息,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念的过程。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伴随着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终身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时,还是离不开基本的政治导向,由此才能不断展开其他方面的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之思想构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思想构建,即通过教育载体把先进积极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等传授给大学生,期望提升他们的精神品位,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专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构建精神家园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人是身和心的统一体,不单单追求食果腹、衣蔽体,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这是人作为高级动物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同时也是人的社会性的突出表现。对于人类而言,精神的满足,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是更高层次的目标。精神,对人来说是最宝贵的。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邓小平曾说,“没有革命精神,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生产和传递精神财富的有力工具,同时对于社会的精神生产又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之道德内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道德内化,也就是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把高尚的品德境界、良好的品德准则,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通过自我消化吸收为内在的坚固品质,进而经过知、情、信、义、行的转化,生成相应的道德行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由于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是单个片面发展的,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单纯等同于自我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必须有外在共同的伦理标尺和道德标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并且把高尚的道德境界作为社会人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念。《礼记?大学》中的有过这样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道德是人众多素质中的核心要素,而道德内化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笔记及典型题详解-第三篇【圣才出品】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7.1 复习笔记 一、理论教育法 理论教育法又称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培训、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1.理论教育途径的根据 之所以要有理论教育法,是因为政治理论、思想观念、道德原则等精神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殊作用,这就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种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人的思想和行动方面的表现,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又称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性理论,说明了人对理论、思想、精神的需要与追求,而这种需要与追求的途径和方式,就是理论教育法或理论学习法。因而,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决定了理论教育法产生的必然性。 2.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 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口头讲述和文字传播;按教

育的途径划分,有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宣传和个别辅导;按教育的作用划分,有形象感化和启发引导。常用的方式主要有: (1)讲授讲解 ①讲解讲授法的含义 讲授又称讲解,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述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教育方法,是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理论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既用于正面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道德知识,也针对思想问题,进行解释疑惑。 ②讲解讲授法的具体方式 a.讲述。侧重于形象生动地描绘某些政治、道德现象,叙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历史人物评传材料,引导受教育者形成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思想道德情感。这种方法,常用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b.讲解。主要是对一些比较高深的哲学、政治、道德概念与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进行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述。这种方法,在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教育中,运用较多。 在教育过程中,讲述和讲解经常是结合运用的。理论讲座,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就是讲述和讲解的综合运用。 ③运用讲解法的注意事项: 讲授讲解教育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也是语言灌输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主要运用于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解释、宣传。运用讲解法时,要注意: a.讲解的内容要正确,理论、概念应具有科学性,讲述的事实同结论要保持一致; b.讲解既要全面、系统,同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增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试重点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试重点笔记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行为与实际问题,采用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3.访问调查法:也叫询问调查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 优点:灵活性强,富有弹性。 缺点:调查时间较长,调查者在调查中主动性较强,调查效果受调查者的经验、个性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方式:①开调查会②书面调查 4.抽样调查法: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推论到对象所在总体的方法。 优点:节约时间、人力和资金,调查详细深入。 抽样方法:①随机选择②非随机选择 5.定量分析:是为了确定认识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而进行的分析,主要解决“是多大”、“有多少的问题”。 用途:定量分析常用于判定思想或行为的强弱、发展的深度或广度,影响大小,扩展趋势等数量关系,考察其有关量的规定性。 作用:在确定了事物的性质后,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能更全面、更精确、更深刻地认识事物。 6.讲授讲解法: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述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教育方法,是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理论教育方法。 具体方式:①讲述②讲解 要求:①讲解的内容要正确,理论、概念应具有科学性,讲述的事实同结论要保持一致。 ②讲解既要全面系统,同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③讲解要采取启发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防止填鸭式和注入式。 7.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 方式:①劳动教育②志愿者服务③社会考察④虚拟实践。 8.自我教育法: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 方法:①自我修养②自我管理 9.激励教育法:就是激发人们的主观动机,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目标努力的方法。 内容:①物质激励②精神激励 方式:①目标激励②奖罚激励③竞争激励 10.预防教育法:就是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进行引导与转化。 作用:①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②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③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方法:①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②明示与暗示③启示与警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特点: ①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②实用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③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