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分析方案

安吉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

时间:2004年8月12日来源:安吉县统计局

按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县委县府工作的重头戏。为此我县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参加就业培训,使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全面摸清情况,县农办会同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历时数月,由我局执笔完成了这篇调查报告。

根据安委办[2004]12号文件《关于"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各乡镇<开发区)及各行政村<社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

根据调查实施方案,整个调查过程经过了准备、试点、填表、汇总及建档四个阶段,采取两级调查员培训方式<由县培训到乡镇,由乡镇培训到村),对全县年龄在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的所有农村<含农村社区)劳动力资源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3年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数24.17万人,其中实际从业人员20.64万人。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二、三产业人数分别为6.22万、7.41万、7.01万人,所占比率为30.1:35.9:34.0,可谓三分天下各占其一。在二产中,从事竹木工艺业、转椅家具业、建筑业的人员数分列前三位,分别达到2.31万、1.03万、0.93万人,三项之和人数占到了二产从业人员的57.6%,这与我县两大支柱产业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在三产中,从事批零贸易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数分别为1.40万和1.35万,高居三产行业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数仅有4200余人,与庞大的家政服务需求市场不相协调。

从就业人员的文化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18.9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率高达91.6%;高中及中专1.54万人,占7.5%;而大专及以上仅有2047人,占了不到1%的比率。由此看来从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少有一技之长,从事工作多为简单劳动,难以获得较高收入。尤其在一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区区15人,高中及中专也只有2000余人。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制约了高科技企业在我县落户。

从就业地域来看,外出劳动力占到了总数的27.5%,其中在乡外县内和县外的从业人员数平分秋色,分别达到了2.87万人和2.81万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县外来人口约为4万人左右,大部分从事第三产业,少部分从事第二产业,"进口"多于"出口"。这一方面说明我县劳动力市场被外来人口占居了相当大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县的城市化水平。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被外来人口占领的这部分市场平均工资低于我县全部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以至于当地劳动力宁可舍近求远,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发达地区就业。这一现象也可以从某些企业尤其是通过招商引进的企业工人来源渠道得到证实,来自外地的工人数远高于来自本县的工人数,因而导致企业工人平均工资不高。

根据调查资料,全县属于劳动力资源范畴而未参加劳动的人数高达3.53万人<这部分人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本文不加以讨论),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的6.22万人,全县有近10万农村劳动力在理论上有可能向

二、三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可以认为是我县的富余劳动力。因为根据从事第一产业的特点,随着一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须像工厂上班一样可以天天有活干,只须在农忙季节或上山或下田劳动即可,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闲置。进一步分析,考虑年龄因素,45岁以下从事一产的劳动力为5.79万人,26-45岁未从业的劳动力资源数为1.04万人,二项总计6.83万人,可以认为是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确切数据。富余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78.8:100。

针对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而我县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考虑短期利益较多,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有计划地培训企业员工,通常只招收熟练工这一实际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单位及相关培训机构在全县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培训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政府牵头为主,组织农民开展农、林、牧、渔业实用技术培训,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二是以各种培训机构为主,重点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坚持面向市场、面向

用人单位的原则,采取定单培训方式,尽快使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

调查资料显示,在参加求职意向调查的2.36万人中,有近5000人愿意从事转椅家具和竹木工艺行业,占到了参加调查人员的20%,有近2700人愿意从事批零贸易和餐饮业,1500余人愿从事交通运输业,近1500人愿从事家政服务业。对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培训,各中介、培训机构可以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初级培训主要面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办企业所需增加的劳动力;中级培训可以对熟练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满足企业技改或熟练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省内、国内劳动力市场,让我县农民走出去后有较强的竞争力,甚至可以创劳动力品牌。如家政服务行业社会需求层次很多,在低层次上我县劳动力没有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在高层次的需求领域同别人开展竞争,打造安吉品牌。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2007-11-01

为准确掌握全区农村劳动力状况,完善农村劳动力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全区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局从今年7

月开始,组织专门力量,扎实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和基本掌握了全区农

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评估分析。报告如下:

一、该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

此次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涉及全区8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26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

45.09万人,农村劳动力25.42万人。其中:男性14.24万人,占总数的56%;女性

11.18万人,占总数的44%,主要构成:

1、以年龄结构划分:年龄16--25岁以下劳动力11.43万人, 占总人数的45%。 26—35岁劳动力5.6万人,占总人数的22%;36—45岁劳动力5.08万人,占总人数的20%;46—50岁劳动力3.31万人,占总人数的13%。

2、以文化结构划分:大专及以上文化0.75万人,高中及中专文化4.34万人,初中文化20.33万人,分别占劳动力总数的2%、17%、81%。

3、以产业结构划分:从事第一产业6.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4%,第二产业12.7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第三产业5.2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未就业1.3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及特点

该区的劳务输出工作起步较晚,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培育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近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到目前,全区共建有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管理服务机构11个,其中区级1个,乡镇<街)级10个,从事劳务输出工作人员46人。此次登记调查和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区累计外地就业1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其中:2007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1315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主要分布在大连、上海、浙江、广东、苏州、昆山、江阴、青岛、贵州、云南等地域,多从事建筑、建材、市政、拆迁、采煤<矿)、运输、制鞋、机械加工、保洁保绿、经警保安、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由于我区劳动力市场相对薄弱,劳务输出呈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8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亲朋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转移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不到40%。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益。其次,增加了实际劳动力转移成本,盲目必然导致重复,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第三,务工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务工收益也大打折扣。

2、转移区域广泛且零散。受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等影响,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广泛而且零散,不成规模,除浙江山下湖办事处集结了3000余人外,其余地方大都三、五一群,省内、省外就业人数比约为55:45。

3、农民务工转移具有兼业性的短期行为。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与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及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属这类性质的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58 %。

4、转移效益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由于我区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行业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6%以上。

以上几个特点都集中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村劳动力资源低效益。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低效益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区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影响了对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开发利用。调查显示,本地从事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仅有5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总人数的20%;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较窄,综合效益差。

<三)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区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转移就业及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对经济发展形势不了解、致富信息和传播引导欠缺,农民不知道从事什么行业能致富,哪些地方好就业,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致使转移就业意识差、就业渠道窄,外出务工存在着盲从性。这种情况存在是多种客观原因限制的结果,亦与我们缺乏全新的就业理念有直接关系。

<四)缺乏劳务经济理念和运作机制是制约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益的根本原因。

三、综合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劳务经营理念。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资源其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出现的资源自然流动和市场必然配置。把劳动力当做一种资源、一种产业去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无疑会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经营更多更重要的是根基于劳动力的可塑性、创造性、回流性等。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先行,要解放思想,树立起综合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理念,并全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参与,切实把劳务经济做活、做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着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强技能培训。有关资料显示:全国50%的岗位要求熟练工,40%的岗位要求中、高级技能,我区新上企业的招工,也已显示出老板对熟练工的渴求。要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变化,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和乡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要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三)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区、镇乡<街)两级

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强力推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做活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建立健全区、乡镇<街)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使我区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持续抓好全区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努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五)铺路架桥,努力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劳动力转移,客观转移的是劳动需求,这种需求是双方条件的互换和利益共存。因此我们必须始终用心培养自己的劳动力,用心平衡、追逐和掌握劳动力的转移效益,着眼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推动和实现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目前,我区外地务工人员已达12.8万人,其中创业大户已达530个,这无疑是我区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在资源。因此,要长期、有效地保持与外域务工人员的沟通与联系,并通过不同典型的宣传、引导,创造优越的政策平台,形成山亭的打工精神,即:“带着富家乡的愿望外出务工,带回创业本领,圆富家乡的梦。”这应该是我们务必长远着想和长期着手的。

一、农村住户调查样本家庭基本情况

2008年底,大武口区所辖的隆湖经济开发区和长胜、长兴2个涉农办事处,共有12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 8748户、

3.2万人。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样本量共有家庭人口561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3.74人。从性别构成看,户均男性1.89人,女性1.84人;从户口状况看,农业户占79.85%,非农业户占20.15%。依据样本推算总体显示:<一)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充足。以年龄结构划分:年龄16--

25岁劳动力0.67万人,占总人数的29 %;26—

40岁劳动力0.92万人,占总人数的40 %;40—

50岁劳动力0.54万人,占总人数的23%;50—

60岁劳动力0.18万人,占总人数的8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7%,农村劳动适龄人口比较充足。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加大了农村的就业难度。

<二)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以文化结构分析:从16岁以上非在校学生中,大专及以上文化0.05万人,占总人数的2 %;中专及职中0.05万人,占总人数的2 %;高中文化0.24万人,占总人数的11 %;初中文化1.16万人,占总人数的50 %;小学文化及以下0.8万人,占总人数的35 %;有技术技能0.7万人,占总人数的31 %;没有技术技能的普壮劳动力1.6万人,占总数的69%。在各个受教育的层次中,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达50%,其次是受小学教育及

以下占35%,而大中专以上的人口所占的比重则很小仅占4%。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劳动力偏低。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基本普及,但其它社会保险覆盖面低。从农村家庭成员参加社会保障情况看,全区有97%的农村住户成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的人员参加商业医疗保险,13%的农村居民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只有2%的农村居民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从16岁以上住户成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占2.34%,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82%,商业养老保险的占1.04%,其他养老保险占0.52%,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占94.3%。

<四)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培训意向情况。农村劳动力中参加过各类培训的人员有563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4%,有各类培训意愿的人员350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5%,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驾驶、中式烹饪、电焊工技能、园林绿化、设施园艺、瓦工、计算机、煤质化验、装载机驾驶等行业。

二、农村劳动力从业和分布情况

<一)户均从业劳动力2.22人,农民工1.15人。2008年户均从业劳动力人数(注1>为2.22人,其中:户均农民工(注2>

1.15人,占从业劳动力人数51.96%。从整、半劳动力(注3>构成看,户均整劳动力为1.98人,占从业劳动力比重89.5%,半劳动力0.23人,占10.51%。从劳动力性别构成看,户均男劳动力1.15人,占51.7%,户均女劳动力1.07人,占48.35%。

<二)本地务农劳动力仍占多数,外出劳动力从业时间长。2008年户均外出从业劳动力(注4>为0.36人,占从业劳动力的16.22%;本地非农务工人员0.83人,37. 54%,本地非农自营人员0.36人,占16.22%;本地务农1.321人,占59.76%。

从劳动力户均就业状况看,本地务农劳动力仍占多数,户均达到1.32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为0.36人,本地非农自营和本地非农务工人数分别为0.34人和0.83人;从劳动力从业时间看,2008年劳动力平均从业时间为11.86个月,其中:本地务农的劳动力平均从业时间为2.87个月,外出劳动力平均从业时间为4.93个月,本地非农自营和本地非农务工劳动力平均劳动时间分别为1.23个月和2.83个月。

<三)近四成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建筑业、制造业是外出劳动力从事的主要行业。从农村从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看,2008年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为38.14%,从事第二产业比重34.24%,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7. 63%;从农村从业劳动力的行业分布看,从事农林牧渔占38.14%,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比重分别占为20.72%和13.22%,从事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比重分别为11.42%、6.61%、3.91%、和3.61%;从农村从业劳动力2008年主要从事的工作看,37.54%的从业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水利工作,12.62%从事生产、运输和设备操作工作,12.92%从业劳动力从事服务业工作,8.41%从业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8.11%劳动力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外出<外出一个月以上)从业情况

从输出的流向上看,呈现舍远求近的特点,我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辖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建筑、机械加工、交通运输、保洁保绿、经警保安、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农民工就地转移具有兼业性的短期行为。从转移的时间上看,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尤其在区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呈现出:自发外出多,组织输出少;零散外出多,建制组织少;普壮劳力多,技术工人少。

<一)外出从业劳动力以男性居多,外出地区以本区为主。200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以男性为主,男性所占比例为61.23%,女性占38.77%。从外出劳动力外出地区看,2008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地87%在大武口本辖区,出县外省内的农村劳动力占13%。

<二)外出务工的方式以自己找工作和亲朋好友介绍为主。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外出劳动力务工的方式以自己找工作为主,三成是亲朋好友介绍,只有4.26%的外出从业人员由政府组织介绍就业。同时外出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权益保护等方面意识淡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参保率非常低。分别占0.77%、0.77%、0.26%、3.5%。

<三)建筑业是接收农村外出从业人员的主要行业,主要工种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2008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而非智力型部门就业较多,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从产业分布看,大部分外出劳动力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外出人员的55.11%,第三产业占32.66%,第一产业占8.17%;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行业分布看:劳动强度较大的建筑业就业比重占外出劳动力的38. 78%,制造业占16.3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的占12.25%,住宿和餐饮业8.17%;交通运输仓储业占4.09%,批发和零售业占2.04%。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方式上存在盲目性,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区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组织转移的人所占比例不高。

<二)从业结构单一,层次较低。从全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看,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劳动报酬低。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我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

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一)搞好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帮助、参与劳务输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注重多形式、全方位的开展务工政策法规宣传,让农民工了解掌握政策法规,能按章行事,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外出务工光荣、在家守靠无能”的氛围,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坚持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竞争能力。

<三)培育劳务市场,畅通信息渠道。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四)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区农村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使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

<五)强化配套服务,做好务工维权。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和推行外出民工持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一是劳动法规的宣传培训。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要依法查处用工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公平。三是规范用工关系。加强就业合同的管理,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妥善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注1:农村从业劳动力:指16岁及以上非在校学生,2008年以获取劳动报酬为目的参加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的农村劳动力。

注2:农民工: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或从事本地非农活动<包括本地非农务工和非农自营活动)6个月及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

注3:整劳动力:指男18-50周岁,女性18-

4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半劳动力:指男16-17周岁、51-60周岁,女16-

17周岁、46-

55周岁,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超过劳动年龄,但能经常参加劳动的计入半劳动力。

注4:外出劳动力:是指在本乡镇以外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村从业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