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一、使用教材

《观察种子的结构》一实验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是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的重要基础。

二、实验器材

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碘液、雪豆种子、煮熟的初期萌发的玉米种子(创新)、豌豆阶段性萌发装置(创新)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一)实验材料和装置的改进:就地取材,删繁就简

以煮熟的初期萌发的玉米种子来代替书中观察效果不够好的生玉米种子。且一半以上的实验材料均来自于学生的收集。还充分整合了学校现有资源,设计了豌豆阶段性萌发装置,方便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感知种子顽强生命力。

(二)实验条件的改善:适应季节,贴近当地

用家用酸奶机萌发种子,起恒温的作用,可加速种子的萌发。煮熟种子以方便胚与胚乳的分离。在萌发种子时采用豌豆种子。因为讲课时正值初冬,正好播种豌豆种子萌发效果好,且萌发时间短。并且成都当地也方便在花鸟市场购买到如上的材料。

(三)实验过程的优化:实事求是,追根究底

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索活动。一切都强调实事求是,过程中学生按书本操作看不清楚实验材料结构,于是想办法创新新材料煮熟初期萌发玉米种子的解剖及观察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参与体验。

(四)实验数据及效果呈现:任务引导,自主表达

用任务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概念建构及自我表达。观察到的现象会实事求是地绘制于导学案上面,进行投影观察。学生还可以用平板技术和未来课堂软件与教师进行

充分的师生和生生的交互。

(五)实验学习方法:前置体验,未来课堂

(六)实验教学方法:生成建构,技术辅助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实验原理,强调学生在自主解剖和观察中认清各结构,并能意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而在鉴定胚乳和子叶的成分时,也采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原理。

(二)实验设计思路:

图1

要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先对学生学情有充分的了解。七年级新生思维活跃,天性好动,专注时间短,我校为示范校,学生对知识有更高阶需求,且善于使用信息技术,而成都当地还有非常丰富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资源。老师“教”的依据还来自于课程标准。为实现课标要求,我进一步确立了“以前置性学习来辅助实验概念建构”的核心理念。我还参考了国内外其他各版本教材,我最终确定了我的实验教学总思路。学生在课前充分体验前置性家庭小实验,唤起生活感悟。在课中利用前置学习素材进行创新实验。在课后延展实验内涵,让普通的实验课得到“从术到道”的提升。

图2

五、实验教学目标(三维一体)

(一)通过收集种子,了解种子形态、大小和颜色;

(二)通过解剖观察和初期萌发种子,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建构种子萌发的概念;(三)提升实验及合作能力,激发生命感悟和环保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

单子叶植物及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为世界带来一抹绿”前置体验活动,以微课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实验——收集种子和萌发种子。在课堂之初让学生展示带来的实物,以此引入课题。这个活动效果很好,同学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从各处搜集了很多奇特的种子。体现了学生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生机。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特别多的疑问。提的最多的是关于种子结构的问题。而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教师再指导学生收集相关信息,作假设。

(二)初步实验:

在初步实验环节,我设计了五个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概念建构。首先是制定

实验计划,以侦探帮帮忙的趣味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挑战性阅读。还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这一步,我以导学单给出了顺序及安全的指导,引导却不限制学生。此实验过程中,教师直播优秀学生的实验过程,并且未来课堂软件可以即使反馈出学生完成情况,充分交互。学生能很清晰地看清大豆种子的结构并作图,但却无法画出玉米种子的完整结构。按照书本上的操作学生发现,玉米种子胚的内部结构根本看不清楚。一方面由于生玉米种子胚的结构不易剥离,且胚的结构太微小,观察不明显。

图3

(三)深度质疑:

看不清就要想办法看清楚。这是实验材料最大的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清胚的结构。于是进一步制定实验计划。由生活中啃玉米棒子的场景受到启发,啃过的玉米棒子上总有些白粒,这就是种子的胚。学生意识到煮熟的种子胚很容易脱离。又启发如何放大胚的结构?学生恍然大悟,萌发就是在放大结构!于是再看创新材料,煮熟的初期萌发玉米种子。这是教材方案与改进方案的效果对比图。我们可用酸奶机代替恒温箱,玉米种子更易萌发。学生终于看清了结构,又参考教材和教室网络归纳分析,建构出本节课最重要的概念。

图4

(四)延展提升:

学生观看种子萌发视频并且体验萌发过程,会发现,书上关于种子萌发的实验也有一些缺点,“不易观察,效果不明显,材料不应季,操作细节模糊”。于是我和学生决定一起创造了一种更立体的展示装置。通过我们在课下探究,最终做出了豌豆阶段性萌发装置。我们尝试了不同基质对萌发效果的影响。草炭土易粉渣,沙石营养少,珍珠岩不吸水且不易对比。还是学生从花鸟市场淘来了这种水草泥,它不浑水,不粉化,营养足,透水好。它还是黑色,与根的颜色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易观察。我们还探究了不同种子的萌发效果,发现豌豆种子效果最佳。讲这节课正值初冬,正好播种豌豆,效果明显,且萌发时间短。制作萌发装置时还应注意,种子要提前泡发,每隔一天种下一粒,胚根朝下才能萌发整齐,还需要适宜条件。转动瓶身,即可观测不同阶段变化。实验的最后,学生们生动意识到种子的生命力,当时城市雾霾很重,于是提倡保护环境的精神。

图5

八、实验效果评价

这节实验课,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整合了现有的实验资源。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而对实验的不断创新和探索,也极大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是力。我相信,一节好的实验课,也会像一颗求知欲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学习也一定可以真正发生!

种子的萌发课程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学会抽样检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种子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的CAI课件。 (2)培养皿、滤纸等,分发给各小组。 2.学生准备: (1)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2)可自己再收集一部分种子。 (3)玻璃瓶、罐头瓶或烧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解释:这是一首描写草的生命活动的诗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种子的结构-【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种子的结构-【教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本班在此季节开展种植活动时,家长朋 友们给孩子提供了许多种子:黄豆、绿豆、黑豆、花生、向日葵等。 我们把种植后剩下的大部分种子放在植物角的桌子上和美劳区柜子里。每到自由活动时,我们发现孩子们总喜欢拿起来“研究”。有的孩子 拿起种子就在对比、排队,有的在剥种子皮,有的还把种子剥得碎碎的,好像在“研究”什么似的。看得出,孩子们对这些种子有十分高 的兴趣。于是,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 激发他们探索种子结构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2、学习实物(图片)与文字的配对。 3、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泡涨的种子(豆),每个幼儿一个装种子的容器。 2、四色卡纸若干,种子各结构的字卡(不同颜色底版),种子结 构分类操作卡片,种子的三步卡。 3、作业单:种子的结构。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让幼儿观察种子,说说对种子的认识及了解。

师:“小朋友请你们摸摸、看看我们的肚子上有什么?(肚脐) 那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们容器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种子?它们身上 有没有“种子的肚脐”?或者还有些什么?”(根据已有的经验,让 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种子,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师:“你们知道你们容器里的种子里面有什么?它们每一个结构 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二、自由观察、探索种子的结构。 (一)幼儿自由观察、探索种子 1、师:“你们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种子,看看它身上有什么?老 师可提醒孩子把种子剥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见图1、图2)(幼 儿自由观察、探索) 2、师:“请孩子把种子剥开的后,每一部分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 四张纸上。”(见图3)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都把种子剥成了几部分?”(四部分) (二)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见图4、图5) 1、师:刚才我们把种子都剥成了四部分。现在我们每人再拿起一 颗种子,在看看我们手上的种子是否还能剥开四个不同的部分。 2、师拿起一颗种子说:我们先看看到种子外表有什么?(一个小 白点)告诉幼儿这小白点叫种脐。(出示种脐字卡)师:现在我们都 把种脐剥放在字卡下方。 3、师:现在我们看到外面的这一层是什么呀?(种皮)老师出示 种皮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自己手上种子的外面的皮剥下来,放 在字卡下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 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

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照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观察两种不同种子的结构并能描述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两种种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2、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合作意识等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并用语言描述 三、教学难点: 实际种子的结构有些难于区分,学生不易找到 四、课前准备: 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培养皿、解剖针、刀片、及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有四大类群,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种子植物。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种子。所以学习之初我们要先看一下种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用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过程 (一)种子的结构 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若干粒大豆和玉米种子)。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注意区分两种种子在外形上的区别,可简单了解种脐、种孔的位置。 注意感受两种种子的种皮有何区别(玉米的种皮不可分离,大豆种子可分离)。 (2)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如上图),沿大豆两片豆瓣切开大豆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教师在黑板出示两种种子的挂图,对比挂图尝试找出图中结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 1、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 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哪些结构和种子的萌发有关? 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先独立完成。一段时间后,小组间交换意见,并讨论,组织结果。(4)踊跃小组上台展示,教师作出评价,并给出答案。 附: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六、板书设计: 观察比较玉米和大豆种子结构 七、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再找些其它植物的种子并观察其结构 八、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种子的结构 九、课后反思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也相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通过实验可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并得到升华。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种子的结构》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虽然对种子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种子的结构却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的平台,按“学习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归纳出种子的结构”的顺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技能,学会知识,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利用这一观点来更好地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减少单纯的机械记忆。 【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较易地掌握本节的知识。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制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区分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实验归纳出种子的一般结构。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解剖和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记录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比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愿意与他人交流,认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认真严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难点】: 玉米种子的结构的识别和结构特点。玉米种子的子叶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 种子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所必须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认识种子的结构,特别是胚的组成,并理解种子是如何萌发成幼苗的。所以本课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教师引领,让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本节课选用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做观察材料,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观察种子的结构和探究菜豆子叶及玉米胚乳功能的相关实验用品。 (培养皿、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稀释的碘液、滴管) ②制作教学PPT投影片。 ③视频: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种子视频; 观察菜豆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 观察玉米种子的操作过程视频;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 》(第一课时)教案1

1.种子发芽了 【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 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 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一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 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 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 科学探究: 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案备课讲稿

种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3.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 四教学用具: 1、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解 剖刀,镊子,碘液、滴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同种子植物的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相同么?(不同)它们却有相同的结构。 检查实验器材(种子,放大镜,刀片,稀碘液,滴管)实验注意事项①、在解剖和观察时,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

②、解剖时以不损坏种子的结构为原则,观察时要仔细、勤动手、巧动脑、善动笔。 A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外部形状:外部结构——最外是种皮、内侧凹陷处是种脐,种脐处不易观察有个小孔是种孔,是种子萌发时吸水的地方,用手捏一下看结果。 2观察完种子的外部,我们观察到菜豆种子的有哪些内部结构。 B种子的结构功能 1:种皮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答:保护内部结构。总结:也就是保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这四个结构是称为胚。种皮保护胚,说明胚更重要。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总结: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老师板书 2、猜想:胚中哪部分占最大体积?(子叶)为什么?(子叶中储存着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所需。)这就是子叶的功能。 类比菜豆种子结构的学习方法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按从外向内的顺序,观察玉米种子的形状、种皮和果皮。 A玉米种子的结构

B玉米种子的结构功能 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什么部位?你怎样知道的?(胚乳里,根据遇到碘液变蓝知道的) (五)整合提升 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异同点。 B:种子胚中各个结构的发育 问: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那么,构成胚的胚芽、胚轴、胚根分别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位?请根据这些结构的名称和部位猜想。 总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七年级生物上册 3.6.1《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 北师大版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于叶植物种子的一般结构及这些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胚的结构和特点;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及实例。 2.通过解剖观察种于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3.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就是种于的结构,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而胚的结构则须详细说明,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虽然在种子的萌发一节中要重点介绍,但此处应适当地提及,以便加深学生对胚各部分结构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胚是将来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雏型,是一个没有完成分化的幼小植物体。所以,一个植物体是由胚发育成的,而种皮及胚乳只是帮助胚完成生长发育的辅助结构。在胚萌发成幼苗的时候,种皮及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脱落和消失了。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种于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所以,让学生了解胚的结构不能仅从挂图或教材中的插图去了解,而要观察实物,这也是让学生认清胚结构的一个难点。例如,教材中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碘液,结果是胚乳部分变蓝,而胚则不变色,这样来观察玉米种子内胚的结构。然而,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胚的侧面观,不能认识胚的整体,所以,在以上步骤之前,另选一粒吸涨后的玉米种子,去掉种皮,用针将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剥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然后再切开种子,加滴碘液进行观察。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言设计。由于这是新章节的起始课,所以,引言的设计非常重要,从这一章起,将要依次讲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才依次出现其他各种器官。因此,在分别讲述六种器官的时候,应首先讲述种子。在设计引言时应考虑到,此节课的引言不仅仅是种于结构的引入语,更重要的是做为本章的引言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先了解种子的结构才能再去了解其他器官的结构,这样在设计时就要将全章的重点内容,即种子的萌发做为出发点来设计本课的引言。例如,以有兴趣的问题开始,可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在学生回答后接着问:“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哪些器官?”等。当学生回答出各种器官后,老师便可说明要先学习种子这个器官和为什么要先学它的简要原因。否则,学生会认为先学哪个都一样,不解其因,多生疑惑,接下来引入本章的内容,例如:“要想知道种于是怎样长成一株植物体的,就要研究它的萌发过程以及和萌发有关的许多问题。如种子是什么样的结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种子植物 -------执教:龚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识并会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会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单双子叶种子的区别 教学难点 认识到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种子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如此之大。那么,植物的种子到底有些什么结构,每个结构有什么功能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种子的结构》 任务一观察菜豆种子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 1、阅读课本P83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菜豆的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会观察到它的什么结构?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是什么?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自学观察玉米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呈什么形状?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种子的结构》 主讲人:王立芳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种子的结构》。 首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好多生物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实验中得来的。如果在生物教学不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学生就不能获得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相关的生物学技能,因此,要上好生物这门课,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本单元非常重要。因为种子是形成下一代植物体的基础,种子中具有将来发育成幼苗的基本结构――胚;学生只有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才能顺利地理解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认识种子的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3.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难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能力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收集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3).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这一生物学观点。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主要有:实验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谈话法,合作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和方法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有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课前收集材料,情境设置,实验探究,知识检测。 ?(一)课前收集材料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图。 ?学生: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南瓜种子,向日葵种子,黄豆等。 ?(二)情境设置 ?新课程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注意使学生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深入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校园高大的树木,翠绿的小草,盛开的鲜花,都是有种子发育来的。它们的种子大小形态千差万别,它们的基本结构是 否相同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三)实验探究 ①注重观察方法按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的步骤观察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②玉米种子的解剖是个难特别强调。③注意安全,此实验学生避免被锋利的刀片划伤。④按照实验内容设计进行实验。⑤得出实验结论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学生分小组活动在阅读课文内容以及活动要求的基础上,观察解剖大豆、玉米种子,并注意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课件显示探究活动的要求:①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教学目标】 1.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指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2.描述种子萌发时的变化过程,并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发育趋势。 3.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 4.通过绘制种子结构模式图,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6.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 1.玉米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 2.学习方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一)观察思考、疑问导入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子并提出问题: 1.种子的形态各异,他们的内部结构是否也有很大区别呢? 2.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可以发育为一棵幼苗?种子的内部结构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步认知 在这个环节,我精心选择了五个小题,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教材上找出问题的答案,而这五个小题分别涉及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自学,初步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同时培养学生快

速阅读并提炼重点的能力。当学生明确五个小题的答案时,教师作出引导: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各个结构的形态及位置关系如何呢?我们来进一步探究。由此引出第三个环节: (三)实验观察、合作探究 1.解剖并观察菜豆种子。 在这里我采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完成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我依次做出三步指导: (1)实验前:根据教材,完成实验报告单中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两块内容。检查试验台上的材料用具是否齐全。 (2)实验过程中:依据教材分组实验,按从外向内的顺序依次观察。边观察边填写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束:观察完毕,绘制大豆种子结构模式图,完成实验报告单。整理实验材料和用具。 当学生探究实验完毕,我随机选出几个学生把实验报告单上的题目和绘图进行展示,教师作出点评。为再一次强调并及时巩固重点知识,我在屏幕上出示大豆种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回答出各个结构的名称,并强调大豆种子有两片肥厚的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像这样的植物我们称之为双子叶植物。 这个实验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教师的三步指导最为重要,只有指导到位,学生才能有条不紊的完成整个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验动手能力。 我们认识了大豆种子的结构,那其他种子的结构是否也和大豆一样呢?由此引出第二个实验: 2.解剖并观察玉米种子。 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我是这样突破该难点的:第一步,播放录像资料,让学生初步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第二步,指导学生分组观察,边观察边填写实验报告单,观察完毕绘制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第三步,屏幕上出示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练习填写。第四步,提出问题:玉米种子只有一片瘦弱的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哪里呢?经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单子叶植物的含义。

《种子的结构》教案分析

《种子的结构》教案分析 【学习目标】:1、认识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2、学会比较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3、初步学会解剖植物的种子。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认识蚕豆种子的结构(小组合作完成) 1、认识蚕豆种子的外部形态 ①观察蚕豆种子:蚕豆种子的外形呈形;蚕豆种子的表皮即为种皮,蚕豆种子的种皮的颜色是色,种皮对种子有作用。 ②在蚕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黑色的疤痕,这就是种脐,请你从蚕豆种子上找出种脐的位置,并指给组内其他成员观看。 ③用吸水纸吸取蚕豆种子表面的水分,用手捏一捏种子,注意观察哪边会有水流出来。流出水的部位即为种孔。种孔的位置在的旁边。小组成员讨论,猜一猜种孔的作用是。 2、认识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①取一粒蚕豆种子,剥掉种皮,剥开种子,对照课本125页图20-5中的后一幅图,用放大镜辨认出各部分的结构——子叶(子叶的片数

是片)、胚芽、胚轴、胚根。(注意区分胚芽和胚根,胚芽有叶状结构。) ②用铅笔在下列空白处画一个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 讨论猜想:蚕豆植株的根是由发育而来的,茎和叶是由发育而成的。 ③用解剖针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轻划3—5下,在划痕处滴一滴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组合作交流猜想,在种子萌发时,子叶所起的作用是。 活动二: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小组协作完成) 种子的结构(教案)1、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和颜色。 (阅读材料:玉米种子外面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 2、(请看屏幕上的温馨提示)取一粒玉米种子,用刀片将玉米的种子从正中纵切(切法如右图所示)。对照课本126页图20-6,通过放大

生物实验报告_观察种子的结构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日期 班级第组姓名 实验目的1、学会解剖和观察种子的方法。2、认识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碘液、等。 步骤与方法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形 a.浸泡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体积变_____,用手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变_____。 b.在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上有个斑痕是,用手挤压浸泡的种子,你会发现水会从冒出来。 2、观察内部结构 a.用解剖刀在种脐的对侧划开一个小口,小心剥去种皮,会看到肥厚的“豆瓣”,这种肥厚的豆瓣叫子叶,数一数有____片,里面储存着。 b.小心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16页图—13辨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的位置及关系,尝试用铅笔画出菜豆种子内部结构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展示交流: 1、菜豆种子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根据种皮的特点,推测种皮的作用。 3、整个菜豆种子中哪部分占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4、胚芽、胚轴、胚根哪一部分明显连于豆瓣上?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形 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找到胚的位置。和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的种皮(和 果皮)容易剥离吗?____ 2、观察内部结构 a.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刀在正中间纵向切开。 b.在切面上滴一小滴碘液,对照课本16页图—14辨认,被染成蓝色的部分 是____,说明此部分的主要物质是____,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c.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填写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展示交流: 1、玉米“种子”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整个玉米“种子”中哪部分占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3、想一想,我们习惯上称玉米粒为种子,但实际上它却属于果 实,为什么?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1(七年级生物)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三、情感目标 1、参与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合作和交流,认同协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 2、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教师对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引导和交流。 2、怎样探究空气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总结归纳与讨论法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课件、多种实验器具及材料的提供、探究实验报告。 (绿豆、菜豆、玉米、黄豆、小麦、培养皿、口杯、广口瓶、一次性餐盒、黑纸、吸水纸、棉花、纱布、标签、清水、蜡烛、烧杯、保鲜膜等。)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种子的休眠和一定的寿命。 【教学过程】

连续过程的装置吗?为我们下一 课的学习做铺垫 提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和引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成了真正的主角,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了整个课堂的观察、实验,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仅仅处于引导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相应得到加强。 通过对农民播种工作的制导,使学生学以至用,有一定的成就感。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子中有那些绿色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一课内的实验教学内容,下面从学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困难及媒体设计、课程实施六方面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析:作为七年级学生,在植物学的知识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对种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还不够系统、准确;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方面还不够细致、全面,在教学中应加以科学引导和重点培养。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获得菜豆(双子叶植物)种子和玉米(单子叶植物)种子结 构及各部分功能的知识; (2)获得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概念; (3)获得观察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方法。 (4)能辨别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5)使学生初步具备使用实验工具的能力; (6) 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对比、归纳总结 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参与种子、果实的收集活动使其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植物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 学观点; (2)通过观察种子结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三、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种子的结构这部分教学内容属于实验观察的教学内容,单纯地讲解学生是很难接受、理解和掌握的,本课最好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

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以及其他实验用具和材料也比较容易得到,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本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是: 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难点: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其中玉米种子中的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更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 1、展示课前学生在课前收集的种子(此活动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2、注意: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同学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有共同的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①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颜色、形状、大小等)。 ②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 很娇嫩,在观察时容易受到损伤,要特别注意。观察要仔细。) ③学生在使用刀片解剖种子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伤自己和他人。 (2)指导学生实验: ①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并对照教材85页图Ⅲ-8 种子的结构,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同时向学生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种皮 胚芽 菜豆种子胚轴胚 胚根

种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教案 Ⅰ●课题;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节种子植物 Ⅱ●授课班级;七年级1班(农村中学) Ⅳ●落实课程标准;1描述种子的结构, 2区别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差别, 3区别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Ⅴ●课时安排;25分钟 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能力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结构,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之中。2.学会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关注植物、热爱大自然。 2.通过参与收集果实和种子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形成互相合作的好习惯。 Ⅶ● 教学重点 1.识别种子的结构。 Ⅷ● 教学难点 1.种子结构的识别方法及结构特点。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Ⅸ●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Ⅹ●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前一周左右,布置学生收集种子或果实,一定要有玉米、菜豆种子。 (2)安排学生课前一天左右将部分菜豆、花生和玉米种子浸泡备用。 (4)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挂图。 2.学生准备: (1)收集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课前一天左右浸泡菜豆(或花生)和玉米种子。 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据报道上个月俄国科学家将一颗在北极冰封了三亿年的种子培育成为一株幼苗,那么种子有哪些结构呢?为什么它这么多年后还能保持生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种子的结构。(导同学们我么一起来学习前面所学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生;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 一、观察种子 1,首先拿出你们沁泡过的菜豆种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最外层皱起的这个是种皮,再把它撕掉后,白的这个就是胚,再把它沿着中间的缝隙搬开成为两半,这两半就是子叶,再看这一半,是不是看到有个小牙,用放大镜看那个的小芽尖就是胚芽,看看他连着子叶的那就是胚根,胚芽、胚根之间就是胚轴。 再拿出沁过的玉米种子,观察最外层就是种皮和果皮(假如学生问为什么不同菜豆会是种皮和果皮,回答;菜豆它的果皮是外面的那个壳,学生;那玉米不是也有壳吗?菜豆种子和壳连在一起而玉米种子不和壳连在一起。好|同学们我们以后将会学习到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菜豆的一个子房内含有多个胚珠,玉米是一个子房一个胚珠),撕掉它,白色的这个就是胚乳,看到胚乳中这个小红点了没有啊,他就是胚,下面那出你们的小刀,对着这小点切下去,这就是胚的纵切,在上面滴一滴典液一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示范性动作10分钟) 2,同学们通过观察种子虽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是?(同时挂出图)(5分钟) 学生;胚、胚乳、胚轴、胚根…….. 同学们来看一下他们的区别

12用种子繁殖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繁殖 12用种子繁殖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 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 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 教学难点 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的快镜头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蚕豆或玉米的种子、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葵花子、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小诗: 呼—— 吹一口气, 蒲公英的小伞飞满天空, 它们会在哪里安家?折一段柳枝, 插在河边。 来年春天, 它会不会长大? 那一群毛茸茸的小鸡, 是刚从蛋壳里出来的吗? 它们长大后, 会不会也有自己的娃娃? …… 2.学生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在这首小诗里面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东西? 预设:这首小诗主要向我们描述了蒲公英、柳树、小鸡繁殖后代的方法。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各地,到处安家。春天,把一根柳枝插在河边,它就会长成一棵小柳树。小鸡从蛋壳里孵出来了。 3.教师引导:蒲公英、柳树、小鸡他们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蒲公英靠种子繁殖后代,柳树靠树枝繁殖后代,小鸡靠鸡蛋繁殖后代。其他的动物、植物是依靠怎样的方式繁殖后代的呢? 4.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植物的繁殖后代的方式。板书课题:第四单元繁殖 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板书课题:12用种子繁殖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教师引导: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能萌发成新的植株与种子的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2.出示课本36页中间的一段文字: 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体会,种子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了解植物为什么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3.出示用水浸泡过的蚕豆或玉米种子,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用水浸泡过的蚕豆或玉米种子的外部特点。 提出要求:用镊子轻轻剥开经水浸泡过的蚕豆或玉米种子,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内

初中生物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案例

观察种子的结构——教学案例 观察种子的结构——案例 目标: 1、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2、了解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征 3、掌握种子的结构,理解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描绘种子的结构 提前准备:1、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挂图、标本、多媒体课件。 2、浸泡过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黄豆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解剖盘,碘液、种子的结构挂图。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一、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师:请同学们观察挂图后,描述图中的绿色植物生活史。 生:种子幼苗成熟植物体花果实(含种子) ●二、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师:先观察实验桌上几种种子的外表形态,看看有什么特征?并出示种子结构挂图。 学生观察后,回答:“种子的形状不相同,但都有一个瘢痕”。 师:这个瘢痕就叫种脐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挤压吸足水分的种子后,回答:种子吸收水分、有机养料的通道。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镊子夹住豆粒,在种脐的对侧用解剖刀轻轻地划一个小口,将种皮剥下来,露出里面的胚。然后掰开两片肥大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胚根、胚轴、胚芽等的位置及连接关系。 学生认真操作和观察。

三、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师:请同学们先观察玉米外形,在玉米种子的一侧,透过厚皮可隐约看到什么? 生:里面的胚。 师:用镊子夹住玉米粒沿中线用解剖刀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并比较玉米种子和与菜豆种子在结构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 1、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都种皮和胚。 2、不同的是菜豆种子没有胚乳、子叶2片,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师:把一滴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看有什么变化? 生:胚乳会变蓝色。 师: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手册上练习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认真做练习。 师:实验结束后,各组把种子带回去放在玻璃瓶中,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看看 胚根发育成什么?胚芽发育成什么?胚轴发育成什么? 学生整理实验桌。 板书设计: 种皮:保护作用 种皮和果皮 菜豆胚根 胚芽玉米胚乳 胚根 胚子叶:2片胚轴 胚轴胚胚芽 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子叶:1片 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只有1片子叶的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