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比热容

空气的比热容
空气的比热容

气体在不同的状态过程中,温度变化相同,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在等压过程中,一摩尔气体温度升高(降低)1k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称为定压摩尔热容量,以Cp表示;在等容过程中,一摩尔气体温度升高(降低)1k 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称为定容摩尔热容量以Cv表示。因此可以定义=,我们称之为比热容比,当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时=1.40

湿比热容

以单位千克绝干气体为基准,将(1+H)kg湿空气温度升高或降低1oC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容,简称湿比热容,用cH表示,单位为kJ/(kg 干空气.K)

cH=ca+cvH (12-9)

式中,ca—干空气的比热容,kJ/(kg.K);

cv—水汽的比热容,kJ/(kg.K).

在常用的温度范围内,ca≈ 1.01kJ(kgK),cv≈ 1.88kJ(kgK),将这些数据代入式(12—9),得

CH=1.01+1.88H(12—10)

上式表明,湿比热容只是温度的函数

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气温等因素有关,我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9千克每立方米,

空气的压力大小与大气压与受力面有关,我估计楼主问的是空气的压强吧?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强76CM汞柱高!你也可以换算成其它单位。

空气的浓度这个概念一般很少采用,严格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每立方米空气的质量,这与空气密度是一个概念。在气象上,空气有湿度一说,那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的水份越高。

自下而上来看,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愈稀薄。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公里的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一般将大气分为五层。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

暖层从中间层顶到800公里高度为暖层。暖层又称为电离层.

散逸层暖层顶以上,称散逸层。它是大气的最外一层,也是大气层和星际空间的过渡层,但无明显的边界线。

..后三者也被称为高层大气.

海拔高度与大气密度和温度间的换算关系!

时间:2009-6-3 8:30:56作者:不详来源:不详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字体:大中小】【打印此文】【关闭】

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注:标准状态下大气压力为1,相对空气密度为1,绝对湿度为11 g/m3。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相对大气压力大约降低12%,空气密度降低约10%,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空气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在无热源、无遮护的情况下,空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一般研究所采集的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温度在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最高温度会降低5 ℃,平均温度也会降低5 ℃

4%(在濕熱環境下)

4-9-1 大氣壓力

?空氣所產生的壓力

?隨高度而減低

大氣的分層

圖)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在热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过去,由于实验测量手段的原因使得对它的测量误差较大。现在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使得测量便得简单而准确。本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体摩尔热容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R C C v p =- (4-6-1) 其中, R 为普适气体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γ定义为 v p C C = γ (4-6-2) 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γ γ 2 011V P V P = (4-6-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2 211V P V P = (4-6-4) 由(4-6-3)式和(4-6-4)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4-6-5) 利用(4-6-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空气比热容比的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 p —C v =R(1) (1) 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 p /C 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 ,将原处于环境大气 压强P 0、室温θ 的空气从活塞C 1 ,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 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 ,θ ,V 1 ),V 1 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P 1 ,θ ,V 1 )后, 迅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P1V1’=P0V2’(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 0 时,原状态为 I(P 1,θ ,V 1 )体系改变为状态III(P 2 ,θ ,V 2 ),应满足: P1V1=P0V2(4) 由(3)式和(4)式可得到: r=(log P0-log P1)/(logP2-log P1)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 和P 2 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实验装置: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 1,2为放气活塞C 2 ,3为电流型集成温 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 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 0 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 P +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实验内容: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 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 。开启电源,将 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2.把活塞C 2关闭,活塞C 1 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007 实验报告 评分: 课程: ******** 学期: ***** 指导老师: **** 年级专业: ***** 学号:****** 姓名:!习惯一个人007 实验3-5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如图4-6-1所示。1为进气活塞C 1,2 为放气活塞C 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P 0、室温为T 0的空气经活塞C 1送入贮气瓶B 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瓶内空气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Ⅰ(101,,V T P ) ,V 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到达状态Ⅱ(),,220V T P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气体经历了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下述方程 r r o r o r T p T p 1 1 11 --= (3-5-2)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T 0时,原气体的状态为Ⅰ(101,,V T P )改变为状态Ⅲ(202,,V T P ) ,两个状态应满足如下关系: 0 21T p T p o = (3-5-3) 由(3-5-2)式和(3-5-3)式,可得 )lg /(lg )lg (lg 1210P P P P --=γ (3-5-4) 利用(3-5-4)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和P 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γ值。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5—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及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空气的比热容比γ有关。 【实验目的】 ⒈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⒉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⒊ 学习空气压力传感器及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把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及室温T 0下的空气状态称为状态O (P 0 ,T 0)。关闭放气阀、打开充气阀,用充气球将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室温T 0状态下的空气经充气阀压入贮气瓶中。打气速度很快时,此过程可近似为一个绝热压缩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进气阀,气体压强稳定后,达到状态Ⅰ(P 1 ,T 1 )。随后,瓶内气体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下降至室温T 0,达到状态Ⅱ(P 2 ,T 0 ),这是一个等容放热过程。 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通,当压强降至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此过程进行非常快时,可近似为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压强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Ⅲ(P 0 ,T 2 )。随后,瓶内空气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回升至室温T 0,达到状态IV(P 3 ,T 0 ),这是一个等容吸热过程。 O (P 0 ,T 0 ) ① 绝热压缩→ Ⅰ(P 1 ,T 1 ) ② 等容放热→ Ⅱ(P 2 ,T 0 ) ③ 绝热膨胀→ Ⅲ(P 0 ,T 2 ) ④ 等容吸热→ IV(P 3 ,T 0 ) 其中过程①、② 对测量γ没有直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目的是获取温度等于环境温度T 0的压缩空气,同时可以观察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及等容放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是③、④两个过程。 过程③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满足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图5-2-1气体状态变化及V p -图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2.实验目的 (1)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2)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3.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 (1)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空气比热容比实验报告)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考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dA?pdV,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dQ?de?dA?de?pdV(1) 定容比热容cv是指1mol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dQ=de),所以

?dQ?de ?cv???dT??dT(2)??v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实际上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de=cvdT 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即 ?dQ? ?(3)cp???dT???p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 dV?dQ??de? ??????p(4) dT?dT?p?dT?p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RT可知,在定压过程中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dVRde ?,又利用?cv代dTpdT cp?cv?R(5) R是气体普适常数,为8.31J/mol·K,引入比热容比?为 ??cp/cv(6) 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理想气体比热容比的原理和方法。 2.测量空气的比热容比。 二、实验仪器 实验台,590AD 温度计模块,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与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r 表示,它被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通过测量r ,可以加深对绝热、定容、定压、等温等热力学过程的理解。 对于理想气体: R C C V P =- (5-1) 其中,R 为气体的普适常数。 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以贮气瓶内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图1 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仪结构图 1.首先打开气阀1、2,使贮气瓶与大气相通,然后关闭气阀1、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2.用气管分别将打气球和气阀1、气压计和气阀2连接起来,打开气阀1,

用打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气阀1。此时瓶内原来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气体处于状态),,(011T V P I 3.将连接在气阀1上的气管取下,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到0P 时,立即关闭放气阀,将有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气体由状态),,(011T V P I 转变为状态 ),,(120T V P II 4.由于瓶内温度1T 低于外界温度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的从外界吸热,直到达到外界温度0T 为止,此时瓶内的压强也随之增大为2P ,即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022T V P III 。从状态Ⅱ到状态Ⅲ为等容吸热过程。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曲线 II I →为绝热过程,有绝热过程方程得: r r V P V P 2011= (5-2) III I →为等温过程,由等温过程方程得: 2211V P V P = (5-3) 由(5-2)(5-3)可得: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

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课气体比热容比的测定 1、学习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题 教学目 2、熟练掌握物理天平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的 法。 3、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 重难 1、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计算。 点 2、各物理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教学方讲授、演示、提问、讨论、操作相结合。 学 3学时。法 时 一、前言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体比热容的比值称为比热容比。气体的值在许多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由气体动理论可知,理想气体的值为: (1) 式中为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 ;对于双原子刚性分子, ;对于多原子刚性分子,。实验中气体的比热容比常通过绝热膨胀法、绝热压缩法等方法来测定。本实验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小球在储气瓶玻璃管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空气的值。 二、实验仪器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支撑架、小型气泵、TW-1型物理天平、0-25mm 外径千分尺等。

三、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钢球A位于精密细玻璃管B中,其直径仅仅比玻璃管直径小 0.01-0.02mm,使之能在玻璃管中上下移动,瓶上有一小孔C,可以通过导管将 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瓶中。 图1 设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当瓶内气压P满足下式时,小球处于平衡位置: (2) 设小球从平衡位置出发,向上产生微小正位移x,则瓶内气体的体积有一 微小增量: (3) 与此同时瓶内气体压强将降低一微小值,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 (4) 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瓶内气体将进行一准静态绝热过程,有绝热方程: (5) 两边微分,得 (6) 将(3)、(4)两式代入(6)式,得: (7)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的运动方程为: (8) 可知小球在玻璃管中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 (9) 最后得气体的值为: (10)

实验报告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word文档良心出品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 了解绝热、等容的热力学过程及有关状态方程。 (2)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做功之和。 考 虑在准静态情况下气体由于膨胀对外做功为 dA = PdV ,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dQ =dE +dA=dE + PdV 1. 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主要原理公式及简要说明、原理图 定容比热容C v 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 热量。由于体积不变,那么由 (1)式可知,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内能的增加 (dQ = dE),所以 C 〔dQ 〕 dE C v = i 〒丨=—(2) i dT 丿v dT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 所以上述定义虽然是在等容过程中给出, 任何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都可以写成 d E = C v dT 定压比热容是指1mol 的理想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 1K 实际上 所吸收的热 Cp ^dQ (3) 丿p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3)式,考虑在定压过,就有 (dQ )冶 + ___ I — ___ I + I dT 丿p ■ I dT 丿 dV p dT ⑷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RT 可知,在定压过程中 理=巴,又利用 dT P dE dT =Cv 代 入(4)式,就得到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关系 C p =C v + R (5) R 是气体普适常数,为 8.31 J / mol K ,?引入比热容比丫为 在热力学中,比热容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与温度无关。气体运动理论告诉我们, Y 与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f 有关

空气热容比的测量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实验仪器】 VJ-NCD-Ⅲ空气比热容比综合实验仪、实验装置、数字温度计实验模板、万向光电门、VJ-HMJ-I数字毫秒计 【实验原理】 1、数字式温度计设计 图1 ⑴成温度传感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0℃之间温度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为克服温敏晶体管生产是基极电压的离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电路。集成温度传感器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二种,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它相当于一个恒流源。因此它具有不宜受接触

电阻、引线电阻、电压噪声的干扰。具有很好的线性特性。 ⑵AD590的工作电源范围+4V —+30V ,在终端使用一只取样电阻(一般为10K ),即可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测量精度比电压型的高,其灵敏度为1微安/伏。 ⑶如果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不是严格的1.000微安/℃,而是略有差异,可改变取样电阻的阻值,使数字式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减少。 ⑷绝对温度跟摄氏温标的转换:T (K )=273.2+t (℃)。 2.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热容比: 若以比大气压P 0稍高的压力P 1向容器内压入适量的空气,并以与外部环境温度T 1相等之单位质量的气体体积(称为比体积或比容)作为V 1,如下图中的I (P 1,V 1,T 1)表示这一状态。然后急速打开阀门,即令其绝热膨胀,降至大气压力P 0,并以II (P 2,V 2,T 2)表示该状态。由于是绝热膨胀,T 2〈T 1,所以,若再迅速关闭阀门并放置一段时间,则系统将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温度升高至T 1;因为吸热过程中体积(比容)V 2不变,所以,压力将随之增加为P 3;即系统又变至状态III (P 3,V 3,T 3)。因此态I 至状态II 的变化是绝热的, 图2 故满足泊松公式: γ γ2011V P V P = (1) 而状态III 与状态I 是等温的,所以,玻意耳定律成立,即: 2311V P V P = (2) 由⑴及⑵式消去V 1、V 2可解得: ()()1 310log log log log P P P P --=γ (3) 可见,只要测得测量0P ,1P ,3P 的值可测量出空气的比热容γ 如果用⊿1P ,⊿3P 分别表示1P ,3P 与大气压强0P 的差值时,则有: 1P =0P +⊿1P ;3P =0P +⊿3P (4)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34页 实验5—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C C γ=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机的效率及声波在气体中的传播特性都与空气的比热容比γ有关。 【实验目的】 ⒈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⒉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⒊ 学习空气压力传感器及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把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及室温T 0下的空气状态称为状态O (P 0 ,T 0)。关闭放气阀、打开充气阀,用充气球将原处于环境压强P 0、室温T 0状态下的空气经充气阀压入贮气瓶中。打气速度很快时,此过程可近似为一个绝热压缩过程,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进气阀,气体压强稳定后,达到状态Ⅰ(P 1 ,T 1 )。随后,瓶内气体通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下降至室温T 0,达到状态Ⅱ(P 2 ,T 0 ),这是一个等容放热过程。 迅速打开放气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气相 通,当压强降至P 0时立即关闭放气阀。此过程进 行非常快时,可近似为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 空气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压强稳定后,瓶 内空气达到状态Ⅲ(P 0 ,T 2 )。随后,瓶内空气通 过容器壁和外界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步回升至室 温T 0,达到状态IV(P 3 ,T 0 ),这是一个等容吸 热过程。 O (P 0 ,T 0 ) ① 绝热压缩→ Ⅰ(P 1 ,T 1 ) ② 等容放热→ Ⅱ(P 2 ,T 0 ) ③ 绝热膨胀→ Ⅲ(P 0 ,T 2 ) ④ 等容吸热→ IV(P 3 ,T 0 ) 其中过程①、② 对测量γ没有直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目的是获取温度等于环境温度T 0的压缩空气,同时可以观察气体在绝热压缩过程及等容放热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是③、④两个过程。 过程③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满足理想气体绝热方程: 图5-2-1气体状态变化及V p -图

空气比热容比

一、 实验目的: 1. 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的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器材: 贮气瓶(包括瓶,活塞二只,橡皮塞,打气球)。硅压力传感器,电流集成 型温度传感器AD590,三位半数字电压表,四位半数字电压表,6V 钾电池,电阻箱等。 三、 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R C C V p =- R 为气体普适常量,气体的比热容比γ值: V p C C = γ 我们以贮气瓶内空气为研究的热学系统,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首先打开放气阀C 2,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C 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θ0)同压(P 0)的气体。开充气阀C 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阀C 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 (P 1,θ0,V 1),V 1为储气瓶的体积。 迅速打开放气阀C 2,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至P 0时,立刻关闭放气阀C 2,气体到达状态II (P 0,θ2, V 2),V 2为瓶内气体及溢出瓶外气体的总体积。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的过程,满足方程: γγ2011V P V P ?=? 关闭放气阀C 2后,由于贮气瓶中气体温度T 1低于室温T 0,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到达室温θ0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P 2,则稳定后的气体状态III (P 2,θ0,V 2)。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称为气体的绝热指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常数,在热力学方程中经常用到,本实验用新型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空气的压强,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测空气的温度变化,从而得到空气的绝热指数;要求观察热力学现象,掌握测量空气绝热指数的一种方法,并了解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特性。 【预习重点】 1.了解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知道理想气体的等温及绝热过程特征和过程方程。 2.预习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定义,进而明确二者之比即绝热指数的定义。 3.认真预习实验原理及测量公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了解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特性。 【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在准静态绝热过程中,遵守绝热过程方程:PV γ 等于恒量,其中γ是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通常称γ=V P C C /为该气体的比热容比(亦称绝热指数)。 如图1所示,我们以贮气瓶内空气(近似为理想气体)作为研究的热学系统,试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1)首先打开放气阀A ,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A ,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设为0T )同压(设为0P )的气体。 (2)打开充气阀B ,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阀B 。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 (1P ,1V ,0T )。 (3)迅速打开放气阀A ,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至0P 时,立刻关闭放气阀A ,将有体积为Δ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的过程。在此过程后瓶中的气体由状态I (1P ,1V ,0T )转变为状态II (0P ,2V ,1T )。2V 为贮气瓶容积,1V 为保留在瓶中这部分气体 在状态I (1P ,0T )时的体积。 (4)由于瓶内气体温度1T 低于室温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到室温 图1 实验装置简图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摘要: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间满足关系:P v C C R -=,其中R 为气体普适常数;二者之比P V k C C =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也称气体的绝热指数,它在热力学理论及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利用振幅极值法(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李萨如图形法),这两种方法测量声速,然后利用声速与空气比热容比的关系,进而可以得到其值。为了观察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在利用直接测量计算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测出其值,然后进行比较。 关键词:振幅极值法 ; 相位比较法 ; 声速 ; 空气比热容比 一、声速和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1.实验目的 了解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加深对相位概念的理解。 掌握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声速测量仪等。 3.实验难点 实验原理 、仪器调节。 4.实验原理 机械波的产生有两个条件:首先要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波源),其次要有能够传播这种机械振动的介质,只有通过介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够使机械振动由近及远地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发生器是波源,空气是传播声波的介质。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纵波。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果声波在时间t 内传播的距离为s ,则声速为 s v t = ,由于声波在时间T (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λ(波长),则v f t λλ==。 可见,只要测出频率和波长,便可以求出声速v 。 本实验使用交流电信号控制发生器,故声波频率即电信号的频率,它可用频率计测量或信号发生器直接显示。而波长的测量常用相位比较法和振幅极值法

(共振干涉法)。 (1)振幅极值法(共振干涉法) 声源产生的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介质的传播,到达接收器。声波在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被多次反射,故声场是往返声波多次叠加的结果,入射波和反射波相干涉而形成驻波。在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某点的合振动方程为 1222cos( )cos()y y y A x t π ωλ =+= (1) 最大振幅(2A )处被称为驻波的“波腹点”,最小振幅(0)处被称为“波节点”。 波腹点位置:()2A x A =,即2x n π πλ =,(0,1,2......)2 x n n λ == 波节点位置:()0A x =,即 2(21) 2 x n π π λ =+,(21) (0,1,2......)4 x n n λ =+= 可知,相邻两个波腹点(或波节点)的距离为 2 λ ,当发射面和接受面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形成稳定的驻波,系统处于共振状态。 (0,1,2......)2 L n n λ == (2) 共振时,驻波的幅度达到极大,同时,接受器表面的振动位移应为零,即为波节点,但由于声波是纵波,所以声压达到极大值。理论计算表明,若改变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在一系列特定的距离上,介质将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若保持声源频率不变,移动发射源,依次测出接受信号极大的位置1210,...L L L , 12 n n L L L λ +?=-= 则可以求出声波的波长λ,进一步计算出声速v 。 (2)相位比较法(李萨如图形法) 由声波的波源(简称声源)发出的具有固定频率f 的声波在空间形成一个声场,声场中任一点的振动相位与声源的振动相位之差??为 22L fL v ππ?λ ?= = (3) 在示波器上可观测到发射波与接受波信号的垂直振动合成的李萨如图形。若发射波合接受波的信号为 1122cos() cos()x A t y A t ω?ω?=+?? =+? (4) 则该李萨如图形,即合振动方程为

大学物理实验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软件 04 姚伟 一.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二.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三.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和定容比热容C v 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 p —C v =R (1) (1)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 p /C 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 ,将原处于环境大气 压强P 0、室温θ 的空气从活塞C 1 ,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

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 ,θ , V 1),V 1 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 (P 1 ,θ ,V 后,迅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 时,原状态为 I(P 1,θ ,V 1 )体系改变为状态 III(P 2 ,θ ,V 2 ),应满足: 由(3)式和(4)式可得到: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 和P 2 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四.实验装置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 1,2为放气活塞C 2 ,3为电流型集成温 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 测温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 时,数字电压表显示 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 +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五.实验内容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 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 。开启电源,将 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2)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气压计、FD-TX-NCD 空气比热容测定仪。 三、 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 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γ 表示(即p V C C 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0p 、室温为0T 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1p ,1V ,0T ),其中1V 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0p ,瓶内温度下降到1T (1T <0T ),此时,立即关闭放气阀门C2,。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1p ,1V ,0T )转变为状态II (0p ,2V ,1T )。

南昌大学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座位号: 实验时间: 一、 实验名称: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二、 实验目的: 测量室温下的空气比热容比;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三、实验器材: 储气瓶一套(包括玻璃瓶、活塞两只、橡皮塞、打气球)、两只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各一只)、测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测空气温度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连接电缆及电阻。 四、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P C 和定容比热容V C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γ 表示(即p V C C γ=),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活塞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气体后,再关闭活塞C2。 打开充气活塞C1,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为0p 、室温为0T 的空气,用打气球从活塞C1处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活塞C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1p ,1V ,0T ),其中1V 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0p ,瓶内温度下降到1T (1T <0T ),此时,立即关闭放气阀门C2,。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I(1p ,1V ,0T )转变为状态II (0p ,2V ,1T )。 由于瓶内气体温度1T 低于室温0T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到室温0T 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1p 。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 III (2p ,2V ,0T ),从状态II 到状态III 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 总之,气体从状态I 到状态II 是绝热过程,由泊松公式得: 1 10 10 1 p p T T γ γγ-γ-= (1) 从状态II 到状态III 是等容过程,对同一系统,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02 1 0p p T T = (2)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 1 1200p p P P γγ -?? ?? = ? ??? ?? (3) 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0121lg lg /lg lg p p p p γ=-- (4)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1、学会一种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物理天平和千分尺。 3、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的计算。 1、千分尺和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气体比热容比的概念和不确定度的计算。 讲解、讨论与演示相结合。 3学时。 比热容是物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体比热容的比值v p C C 称为比热容比γ。气体的γ值在许多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实验中气体的比热容比常通过绝热膨胀法、绝热压缩法等方法来测定。本实验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小球在储气瓶玻璃管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空气的γ值。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一种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物理天平和千分尺。 3、掌握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不确定度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支撑架、小型气泵、TW-1型物理天平、0-25mm 外径千分尺等。 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

三、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钢球A 位于精密细玻璃管B 中,其直径仅仅 比玻璃管直径小0.01-0.02mm ,使之能在玻璃管中上下移动, 瓶上有一小孔C ,可以通过导管将待测气体注入到玻璃瓶中。 设小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当瓶内气压P 满足下式时, 小球处于平衡位置: 2 r mg P P L π+ = (2) 设小球从平衡位置出发,向上产生微小正位移x ,则瓶内气体的体积有一微小增量: x r dV 2π= (3) 与此同时瓶内气体压强将降低一微小值dP ,此时小球所受合外力为: dP r F 2π= (4) 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瓶内气体将进行一准静态绝热过程,有绝热方程: C PV =γ (5) 两边微分,得 01=+-PdV V dP V γγγ (6) 将(3)、(4)两式代入(6)式,得: 图1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及计算方法

实验五 空气比热容比测定 预习要求: 1、撰写预习报告,写明实验目的、简要叙述实验原理。见本材料(实验所用方法与教材不同)。 2、参考物理理论课教材,了解气体物态参量及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量、绝热过程等热学概念。 一、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装臵: 1 C2 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 5、胶粘剂 图〈一〉 图〈二〉 图〈一〉实验装臵中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AD950接6V 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 压强 调零 温度 电源 2 AD590 6V 5K Ω

温灵敏度为1uA/℃,若串接5K 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 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0+10.00KPa 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 ,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 ,测量精度为5Pa 。 三、实验原理: 单位质量的物质,其温度升高1K (或1℃)所需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气体比热容对应于不同的受热过程有定压比热容Cp 和定容比热容Cv 。其比值为比热容比:r=Cp/Cv 在热力学过程特别是绝热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一〉所示,以贮气瓶内空气作为研究的热学系统。实验时先打开放气阀C2,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C2,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同压的气体。 打开充气阀C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P0、室温T0的空气从活塞C1处送入瓶内。关闭C1,这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与周围温度平衡,瓶内气体处于状态I (P1、T0、V1)。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C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至P0时,迅速关闭C2,将有体积为⊿V 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很短,瓶内保留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保留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到达状态II (P0、T1、V2)。V2为贮气瓶体积,V1为保留在瓶中这部分气体在状态I 时的体积。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绝热方程: P1〃1 r V =P0〃2 r V (1) 在关闭C2后,由于瓶内气体温度低于室温,将从外界吸热,温度升高,到室温T0为止,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到P2,稳定后状态为III (P2、T0、V2)。从状态II 至状态III 的过程可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过程。总之,由状态I 至状态II 至状态III 的过程如图(a )(b )所示。 原状态为I (P1、T0、V1)体系改变为状态III (P2、T0、V2),温度不变,由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P1〃V1=P2〃V2 (2) 合并(1)和(2)式,消去V1、V2可得: r =(logPo-logP1)/(logP2-logP1) (3) 由(3)式可以看出,只要测量P0、P1和P2值,就可求得空气比热容比r 的值。

空气比热容比的实验报告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与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 p 与定容比热容C v 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 p —C v =R (1) (1) 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 p /C 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就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 2 ,将原处于环境大气 压强P 0、室温θ 的空气从活塞C 1 ,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 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 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 ,θ ,V 1 ),V 1 为贮 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 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P 1 ,θ ,V 1 )后,迅 速关闭活塞C 2 ,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就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P1V1’=P0V2’(3) 在关闭活塞C 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 时,原状态为 I(P 1,θ ,V 1 )体系改变为状态III(P 2 ,θ ,V 2 ),应满足: P1V1=P0V2(4) 由(3)式与(4)式可得到: r=(log P0-log P1)/(log P2-log P1)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 0、P 1 与P 2 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实验装置: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 1,2为放气活塞C 2 ,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 传感器AD590,它就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 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 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 0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 +10、 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实验内容: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气 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 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 。开启电源,将电 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2.把活塞C 2关闭,活塞C 1 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B 内。用压力传感器与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与温度,记录瓶 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P 1与温度θ 值(室温为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