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内生性演进模型下荣昌县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系部商贸系

专业市场营销(或公共事业管理)

年级2007级(Times New Roman)

姓名吴鸣

指导教师张成君(教授)

成绩

2011年5月18日

(系部、专业等后面的划线要上下一致,对整齐,凡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以下全同)

目录

(目录两字用2号黑体居中,两字分开,本页下面内容用楷体_GB2312,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任务书 (1)

文献综述 (2)

开题报告 (10)

正文 (12)

摘要 (12)

引言 (12)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概述 (13)

荣昌县城乡收入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14)

荣昌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定性分析 (21)

荣昌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证分析 (2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29)

结束语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指导教师评阅表 (35)

交叉评阅表 (36)

答辩记录表 (37)

(注意:目录总体格式须按上述格式排列,任务书、文献综述等的页码须对整齐,加点要一致)

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宋体,小四居中)

系别、专业商贸系(部)市场营销学生姓名宋体小四学号(Times New Roman)指导教师姓名姓名宋体,小四(职称)开题日期2010年11月6日

注:1、任务书由指导老师填写。2、任务书必须在第七学期13周前下达给学生。

文献综述

1、书写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综述一律采用A4纸打印。要求有以下内容并符合下列次序:

(1)在综述部分第1页的左上角标明“文献综述”(用五号宋体)

(2)标题;(三号,黑体,加粗)

(3)作者姓名(小四宋体号,不加粗)、单位(五号宋体,不加粗);

(4)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要在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5)引言;

(6)正文;

(7)结论;

(8)参考文献;(10—15个)

2、其余格式要求同毕业论文(设计)部分。

(以上是西南大学文献综述撰写要求,以下是例子)

文献综述(五号宋体不加粗)

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进展(三号黑体加粗)

(空一行)

吴鸣(小四,宋体,不加粗,居中)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部)重庆荣昌402460(五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空一行)

摘要: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前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深刻把握城乡收入差距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了解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领悟到解决我国城乡收入这个重大问题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前人有关资料文献的学习,总结、梳理了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作者对研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仿宋GB2312 五号不加粗,摘要二字加粗)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文献进展(仿宋GB2312 五号不加粗,关键词二字加粗)

我国二元体制下的收入差距,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而可能是制约目前中国社会内需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1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加黑)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为各国学者所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近十几年来,人们普遍可以感受到中国的贫富悬殊差距已经是相当的大,而城乡收入差距也十分的明显,富人阶级和城市人群占有的各项有利资源远远多于穷人和农民。因此,研究我国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成为了一个热点。

李实认为,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1]。也有学者从时间的发展角度来看,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在不断变化的。刘安萍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 20世纪80年代前期曾有所缩小,但自1988年以来,总体上在波动中呈现扩大趋势。198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1,到2000年扩大为2.9:1,2002年为3.1:1,2004年扩大为3.2: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 6:1。2004年,全国最富有的l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l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2]。

有的学者从政府行为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出发,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宫晓霞认为,1978年城乡间名义收入比率为2.5,这还不包括城镇居民享有的各种实物性补贴。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增加,在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988年城乡间的名义收入比率降到 1.842。但随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 1990年开始,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再次扩大,1998年达2.8。1999年,由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比率下降为2.7l,比1998年下降l5个百分点。后来随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下降,城乡居民间的收入比率再次上升,2001年障、住宅津贴、教育补贴、交通补贴等。如考虑上述因素,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

可能达到6倍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常为 1.5,说明我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相当大[3]。

有的学者将我国生产力的变革作为分界点。贾小玫、周瑛认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1978年至1995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克服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加强激励机制,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一度缩小,1984年下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从1978年的2.57倍下降到1984年的1.54倍。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几度陷入停滞,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1985 年的1,86倍上升至 1994年的2.86倍。1996年至200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城乡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比始终维持在2.5倍以上。 2002年至2004年的名义差距超过三倍以上[4]。

总的来说,不管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出发,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高现在已经是不争的共同事实,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2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加黑)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中国这样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多见。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整体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那么,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中国整体收入差距的扩大的“贡献”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李实等(1998)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年和199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得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在总体收入差距中的相对比重由 1988年的38.2%下降为1995年的34.2%”。Kanbureta1.(1999)利用GE指数分解,得出从1983年到1995年虽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总的收入差距的贡献降低了,但是,到1995年,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贡献了总收入差距的70.65%。Lineta1.(2002)等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考察了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分析总体地区收入差距变化所起的作用,发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始终保持在一半左右。另据Yaoeta1.(2O04)对收入差距的分解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和支出差距占省际差距的70%以上。

从部分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整体差距的“贡献”很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巨大,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加黑)

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有大量的文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

(一)城市偏向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虽然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了普遍认同,那种以损害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不可持续、代价高昂的并极可能引发社会危机,这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仍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当然也包括中国。而且,正是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导致了中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那么,研究这种严重(Lipton,1977)政策何以大行其道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要素市场扭曲与城乡收入差距

李实等(1999)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一方面,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部分被汇回了老家,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其他劳动力的生产率。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它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抑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于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无疑会起到一般收入再分配政策都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劳动力流动这样一种劳动力市场化的过程来修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化,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合乎市场化要求的理性选择。”蔡叻等(2003) 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发展战略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原因。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采用导致城市偏向政策的形成,这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农村改革措施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随城市改革政策推行,提高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而同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产增收潜力耗尽,导致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拉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劳动力流动的加强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等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一系列不利于农村人口的政策仍然存在,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同时,城市利益集团的慢慢形成又影响了政府政策的选择。这些导致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再次拉大。在此,他们特别强调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Ding (2002)使用城乡人均消费比来度量城乡收入差距,发现部门间劳动力流动所获得的潜在收益越大,则城乡消费差距越大,这隐含着限制劳动力城乡流动

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此外,劳动力市场扭曲被认为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Shieta1.(2002) 运用9个省的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将不能得到解释的城乡收入差距的42%和小时收入的48%归结为劳动力市场扭曲的作用。Shi (2002)用同样的数据进一步控制了户籍制度的影响,并且发现户籍制度可以直接解释28%的城乡收入差距,而剩余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影响则只能由未观察到的因素去解释。Herteleta1.(2004)也指出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扭曲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出发,陈宗胜(1991)考察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人口比、农业非农产业比重以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他认为,只要传统农业部门还没有摆脱在二元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城乡差距就难以缩小;随二元结构的逐步消失,城乡收入差距就会先上升后下降,2000年后城乡收入差距将达到或接近倒u曲线的顶端,别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发现在二元结构系数、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比重、城市居民隐性收入比重、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和城乡人口比例等因素中,城乡二元结构系数解释了城乡收入差别的59.62%。这说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决定的。蔡继明(1998)根据广义价值论,发现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由城乡的比较生产力差距决定,其中比较生产力差距能够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 75.2%。而城乡的比较生产力差距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结果。Bourguignoneta1. (1998)在一项研究中,利用40个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和 33个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数据,通过农业相对于经济中其他行业的相对劳动生产力测算了经济结构的二元

性程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是非常重要并显著的。Ravallioneta1. (2004)认为,中国的城乡差别主要是由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通过计量检验,他们发现第一产业的增长有很强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陆铭等(2004)采用1987 - 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从城市化、城市偏向的经济政策角度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发现“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当我们从数据中剔除三大直辖市后,结果仍然显示城市化具有显著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证实,外来人口比重、经济的开放、就业的所有制结构调整、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的确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四)经济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

Weieta1.(2001)用中国100个左右的城市数据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开放并不像下人们从总体数据上所感受到的那样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恰恰相反,数据显示,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Zhaieta1.(2002)研究了中国加入WTO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人均可耕地的不足将削弱中国农业的竞争优势。而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又有很高社会成本,所以,自由主义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将导致中国农民收入水平降低,从而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Sylvianneeta1.(2002)认为,人民币贬值对1993年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贡献很大。但是,面板数据分析表明,这种作用在内陆省份特别明显。

(五)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在Greenwoodeta1.(1989)的开创性文献中,他们把当时经济增长与发展文献的两个重要研究主题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基于一个动态模型,在初始收入分配外生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并且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问存在“门槛效应”的假设下,他们认为,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倒 U型的,即金融发展在初期既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扩大收入差距,随着收入增长,金融发展将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章奇等(2003)基于1978—1998年省级面板数据,主要从金融发展角度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现金融发展(以信贷规模与GDP之比为指标)的确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显著因素。姚耀军(2005)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 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78~2002年问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且两者也具有双向的Granger 因果关系。张立军等(20O6)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金融发展通过三条途径——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以及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在陆铭等 (20O4)的研究中,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以后,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仍然不显著”。

(六)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因为“解释跨国差异时明显的失效以及国际贸易将导致资本—劳动比和要素价格迅速趋同这一预言与现实矛盾”而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理论的需要,导致卢卡斯(1985)引入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构建包含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理论。通过引入人力资本,Barmeta1.(1986)、Beckereta1.(1988)等人解释了生育率的内生决定问题。人力资本积累和生育率的决定均与家庭有关,家庭决策最优化过程决定了

人力资本水平和生育率水平。郭剑雄(2005)运用他们的理论解释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消除,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城乡之间生育率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其积累率的趋同。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被消除时,人力资本和生育率的趋同,将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收敛’;如果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等被继续维持,农村部门生育率下降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导致一种‘条件收敛’结果的出现。可以预见,在城乡人力资本和生育率相同的条件下,传统发展战略与二元体制的维持,政府和社会将须付出比以前更大的代价,这也可能促成城市偏重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的不合理体制最终被摈弃。”周峰、徐翔(2006)得出研究结论:用人口户籍变换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也会扩大城乡收人差距,农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人中的比重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人差距,同时城乡有别的财政投人机制对城乡收人差距也会产生影响。

4 现有文献的缺陷与不足(加黑)

现有研究文献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对其成因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但是,现有文献存在明显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缺乏一个系统的、逻辑一致的解释。(二)忽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决定隆影响。(三)忽视了乡镇企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四)忽视了城乡收入差距“累积的因果关系”。(五)基本上所有的研究都是采用了“一刀切”的解决方案,鲜有就我国地区的复杂情况,采用有不同重点的解决办法。

正是由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复杂,地区差异化比较大,影响因素多,不同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产生的效应强度不同,而现有的理论大多忽视了逻辑上的连贯性,在一些影响收入的特定要素上重视不够,也仅仅是进行了静态研究,动态的累积推演分析较少。而荣昌县正处于一个极待发展的时期,其城乡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和全国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萌芽状态的现象相当一致,且现在尚未有学者针对荣昌县的城乡差异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一个特定的地区荣昌县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人力资源这一个重要要素为切入点,务必求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的结论和对策,起到更完善的指示作用和标本意义。

(空一行)

参考文献:(小四宋体加黑)

[1]李实,岳希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J].理论参考,2005,(4):7-8.

[2]刘安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5,(7):4-5.

[3]宫晓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东岳论丛,2006,(3):5.

[4]贾小玫,周瑛.对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6,(4):56.

[5]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贝茨.市场与国家.发展经济政治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

[7]蔡防,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蔡防,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26.

[9]蔡防.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5):78.

[10]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J],经济研究,1998,(1):36.

[11]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联书店,1991.

[1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45.

[13]郭剑雄.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05,(3):63.

[14]卡洛斯·J·里科伊.累积的因果关系[J].载于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5]兰德斯.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1750年迄今西欧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6]李若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时空特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4,(6):13.

[17]李实,张平,魏众,仲济垠.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李实,魏众.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载于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9]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4):24.

[20]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51.

[21]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2]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23]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4):19.

[24]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24.

[25]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6]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2.

[27]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等用五号宋体不加黑,单倍行距)西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接受学校和系(部)检查。正文总体格式

开放性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居中、黑体、三号)

(空1行)

张山(居中、小四号)

西南大学商贸系(部),重庆荣昌 402460 (宋体、居中、五号)

(空1行)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开放性实验室…………. (仿宋、五号)1倍行距,左右缩进2个字符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运行机制;(宋体,五号)左右缩进2个字符

(空1行)

XXXXXXX(英文题目:四号加粗居中,英文一律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首字母除

介词外均大写)

(空1行)

WANG Yilan (五号)

(空1行)

Abstract: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五号) Key word: XXX; XXX; XXX; XXX (五号)

(空1行)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正文,中文一律

采用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1.5倍)

(空2行)

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加粗):

(文献顶格,连续编号,宋体,五号,单倍行距。引用格式按照西师学报要求,请注意

标点符号)

致谢(小四号宋体加粗):

说明:

1、若有图表,图表的标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字体为宋体,五号,居中,表格采用三线

表;

2、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3、若为基金项目资助,在首页脚注中注明;

4、引用文献中一般应有外文文献;

5、中文标点一律采用全角。

基于内生性演进模型下荣昌县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1(三号黑体加粗)

(空一行)

吴鸣(小四宋体居中不加黑)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部),重庆荣昌402460(五号宋体居中不加黑)

(空一行)

摘要:解决荣昌县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实现和谐社会和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人力资本要素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荣昌县城乡人力资本要素的深入研究,在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找出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从长远角度出发的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内生性演进模型人力资本实证分析对策

(空一行)

According to inside the born nature evolve model to descend the margin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the RongChang county city country income analysis (空一行)

Wu Ming

(空一行)

Abstract:Work outing the margin problem of the Rong Chang county city country income to the our country’s western region and the whole country to carry out meaning.The factors of causing the city country income margin enlarge the profound factors, this text uses capital elemental with the Rong Chang city and villager of researching, find out the influence relation of manpower capital and city country income i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eople of the past's ories result foundation, put forward setting out from the farsighted angle of solve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of the city country income margin.

Key words:The city country income margin;Inside the born nature evolve model;Manpower

本文系2007-2008年度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二等奖,西南大学首届“含宏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三等奖。

capital;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is analytical;Counter plan

(空一行)

引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产品长期稳定的供给,制约目前中国社会内需,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进而会影响我国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对荣昌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研究,探索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途径,寻找形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无疑会对荣昌县实现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走向共同富裕,产生深远的影响。

(每一大部分之间空一行。)

1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概述(顶格,只编至第三级目录)

1.1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概念

城是指具有城市户口的这部分居民,不论他是否正在家里居住,只要他户口是荣昌县的城市户口,那么不论他在哪居住和劳动,所得收入统一归于城镇居民收入;同样,乡是指所持户口为荣昌县农村户口的这部分居民,他们任何地方所产生的劳动收入也统一归于农村居民收入。根据我国相关资料和学术上的常用方法,城镇居民收入一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农村居民收入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实际上就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率问题[1]。

1.2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产品长期稳定的供给,而且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矛盾,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进而会影响我国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收入分配,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而可能是制约目前中国社会内需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不断上升,比重不断增大。因此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和经济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研究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学者,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学术界很少有针对一个小范围来进行特别研究的,可能会使很多研究成果在特定地区无法适用,有些成果还需要当地政府去研究可行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导致政府行动的积极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本文尝试在新经济

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来考察可能影响城乡收人差距的因素。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影响人均收人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本和技术进步,而将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也包含人力资本,这些影响人均收人的因素必然会对城乡收人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该框架下来分析城乡收人差距的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所选取变量对收人差距形成的解释程度。此外这种通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来找出影响因素的方法可以避免选取变量之间存在的共线性。

1.3相关理论理论研究的情况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因为“解释跨国差异时明显的失效以及国际贸易将导致资本—劳动比和要素价格迅速趋同这一预言与现实矛盾”而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理论的需要,导致卢卡斯 (1985)引入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构建包含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理论。通过引入人力资本,Barmeta1.(1986)、Beckereta1.(1988)等人解释了生育率的内生决定问题。人力资本积累和生育率的决定均与家庭有关,家庭决策最优化过程决定了人力资本水平和生育率水平。郭剑雄 (2005)运用他们的理论解释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消除,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城乡之间生育率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其积累率的趋同。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被消除时,人力资本和生育率的趋同,将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收敛’;如果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等被继续维持,农村部门生育率下降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导致一种‘条件收敛’结果的出现。可以预见,在城乡人力资本和生育率相同的条件下,传统发展战略与二元体制的维持,政府和社会将须付出比以前更大的代价,这也可能促成城市偏重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治的不合理体制最终被摈弃。”周峰、徐翔(2006)得出研究结论:用人口户籍变换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也会扩大城乡收人差距,农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人中的比重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收人差距,同时城乡有别的财政投人机制对城乡收人差距也会产生影响[2]。

以上研究成果都是针对于全国范围来整体考虑的,鲜有针对地区范围提出针对建议的。荣昌县正处于一个极待发展的时期,其城乡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和全国初期城乡收入差距萌芽状态的现象相当一致,现在尚未有学者针对荣昌县的城乡差异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一个特定的地区荣昌县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人力资源这一个重要要素为切入点,务必求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的结论和对策,起到更完善的指示作用和标本意义。(空一行)

2 荣昌县城乡收入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2.1荣昌县城乡收入的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县人民在以夏泽良书记为核心的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共克时艰,城乡居民收入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大跨越提高,改变了荣昌县长期地处西南边缘地区,经济发展发展及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经济来源单一的状态[3]。城乡居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由温饱开始迈向小康,收入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已经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收入都逐渐步入了健康性、稳定性、快速性的发展轨道。

2.1.1荣昌县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状况

2008年全年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23228元,比上年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9元,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9.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13元,增长6.3%;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3439元,增长27.8%;人均财产性及转移性收入204元,下降6.0%。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99台,固定电话89台,移动电话73台,洗衣机51台[4]。

2.1.2荣昌县城乡收入历年纵向对比呈阶段性跨越上升趋势

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城乡居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由温饱开始迈向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10元,1994年迈上1000元,1997年迈上2000元,2004年迈上3000元,2007年迈上4000元大关,达到4329元,比改革开发初相比,翻了五番多。其中3000元跃上4000元的新台阶,仅用了3年时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628元增加到18776元,增长29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万元,2007年达到1178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400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52.86亿元,翻了十番多,年均增长28.1%[5]。

2008年,荣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29元,比2007年增长了13.1%,比2005年增长了50.4%,比1997年增长了287%,比1989年增加了1463%;2008年荣昌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比2007年增长了19.1 %,比2005年增加了50.5%,比1997年增加了237%,相比1989年荣昌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向前翻了8翻。荣昌县的城乡收入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的。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农村居民人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农村居民人均纯

支配收入(元)纯收入(元)配收入环比增加值收入环比增加值1989 911 541

1990 1025 613 13% 13%

1991 1097 670 7% 9%

1992 1162 685 6% 2%

1993 1406 776 21% 13%

1994 2025 1161 44% 50%

1995 2835 1538 40% 32%

1996 3969 1925 40% 25%

1997 4644 2179 17% 13%

1998 5341 2353 15% 8%

1999 5501 2378 3% 1%

2000 5667 2392 3% 1%

2001 5838 2453 3% 3%

2002 6422 2555 10% 4%

2003 7257 2688 13% 5%

2004 8200 3048 13% 13%

2005 8860 3426 8% 12%

2006 9728 3488 10% 2%

2007 11786 4329 21% 24%

2008 13329 5156 13% 19%

2.1.3荣昌县城乡总体收入水平与重庆市城乡收入横向比较基本持平

从全市范围来看,荣昌县城乡居民收入也是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并比全市的城乡居民收入稍快一些,其中,荣昌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全市水平,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也接近于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在全市处于中等水平。2008年,荣昌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略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29元,比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5781元,低了2452元,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Income of city country in Chong Qing and Rong Cha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