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论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2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3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4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5 论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死亡结局与唯美主义

6 中英文隐喻对比研究

7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

8 爱情至上——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9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0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

11 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

12 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中的委婉语

13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

14 欧洲余烬里飞起的凤凰--Geoffrey Hill诗歌主题与艺术风格

15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6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17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18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9 在文化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21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

22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

23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24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ddress Forms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25 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表现

26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ss of Hemingway

27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28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29 等效原则视角下的汽车商标中译探析

30 从《蝇王》中的象征看人性的恶

3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32 基于SWOT的星巴克发展战略研究

33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

34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张培基散文翻译中的体现—以《落花生》的英译为例

35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36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f Jane Eyre

37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38 论纳撒尼尔霍桑《牧师的黑面纱》中的象征

39 论《都柏林人》中的情感瘫痪

40 合作原则视角下中美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对比研究

41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

42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

43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44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4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6 伍尔夫的悲剧—电影《时时刻刻》观后

47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48 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49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51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52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身体政治解读

53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54 The Goth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55 从写作方法分析《宠儿》的主题

56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57 《美国丽人》中的伦理主题研究

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9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60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61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

62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63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64 浅谈英语复杂句的翻译

65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66 浅析女主人公性格对其婚恋的影响—在《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婚恋比较

67 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68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

69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70 《小妇人》中的家庭教育及它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71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72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

73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74 The Comparison of Marriage Tradi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75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76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汉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

77 A St 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78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79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1 从释意学理论看中英口译

82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83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4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85 论被动句的翻译

86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

87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88 哥特文化--十字架背后的光

89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90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91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92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

93 年世博会吉祥物所体现的中国元素

94 On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

95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96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8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99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

100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01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102 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

103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04 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105 英汉文化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106 接受美学视角下美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以疑问句为例

107 论《女巫》中的成人形象

108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09 古典诗歌中典故的翻译

110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11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2 对美国个人主义和中国集体主义的一些讨论

113 《游泳者》中的艺术特色

114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15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不称职母亲

116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117 网络英语交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

118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119 论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译

120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121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悲剧所反映的世纪社会问题

122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23 肯尼迪的政策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124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125 论叶芝政治诗歌中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态度

126 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海明威式英雄特征——以《哈姆雷特》与《奥赛罗》为例127 试析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28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简爱》

129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

130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Kinesics in English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

131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132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

133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

134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135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136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137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138 《福尔摩斯历险》所折射的英国侦探小说的要素

139 对《草叶集》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140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141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142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143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

144 WTO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研究

145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

146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

147 汉英语言中的借词现象

148 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

149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50 中西方婚礼礼服颜色的对比研究

151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152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

153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154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155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156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57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158 The Tragedy of Emma In Madame Bovary

159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的人生观

160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161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62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Barn Burning

163 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6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 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165 英汉禁忌语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比较研究

166 浅谈英语在未来的国际地位

167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168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69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70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

171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172 从Salsa舞解析墨西哥人的性格

173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174 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175 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176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爱玛的性格

177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178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9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180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81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182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183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论文学译者的翻译技巧

184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s

18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186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87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1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89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190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191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92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研究

193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194 《麦克白》的独白

195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196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197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198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199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2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 古希腊文学作品中,戏剧是成就较高的一种文学。其中悲剧的成就又远远高于喜剧。悲剧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树立了正统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取材于神话传说,是奴隶主贵族教化臣民的工具。但是,在悲剧里具有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那就是人类命运观的发展,从不得不顺从到奋起反抗的过程。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似乎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命运成为了主宰一切人甚至是神的根源。在希腊悲剧主人公的背后,总有某种既不依赖于人,又不依赖于神的神秘力量,这种无形的,然而又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神秘力量,就是所谓的命运,故也把希腊悲剧划归为命运悲剧。 根据亚里士多德定义:“悲剧是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戏剧的效果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所谓“命运”,其实质是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古希腊人限于思想及科学水平,无法认识。不同的悲剧作家对命运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的作品对命运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发展与内涵的变化。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杰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仅存的第一部。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埃斯库罗斯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敢于为人类幸福而反抗众神之主宙斯的形象——普罗米修斯。他对人类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并深深地同情着生活在愚昧中的人类,于是他给人类带去了知识,带去了火种,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将人们带入文明之城。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惹怒了宙斯,宙斯下令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让他终日 暴露在烈日和风雨下,任他喊叫,仿佛世界所有的角落都充满了这位为人类文明进步而牺牲自己的勇士悲怆的呼喊。 这部作品非常明确地塑造了悲剧的意义。在这里面,不管是人还是神都是不容反抗的,神的力量不容超越,而人的力量微乎其微,面对命运,人只能顺从。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剧本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自己却毫无所知。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示,俄狄浦斯千方百计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悲痛万分的王后伊俄卡斯忒自尽。俄狄浦斯百感交集,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 《俄狄浦斯王》说明了希腊人对命运力量的敬畏,然而却开始了抗争。即使俄狄浦斯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也在尽可能的避免悲剧的发生。故事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悲剧,说明人类的自信心不够提升,对命运与神的力量仍有遵从与恐惧。 在《美独亚》的故事里,身为科尔喀斯公主的主人公美狄亚,为了爱情,抛弃富贵与权势,孤身与伊阿宋私奔。而伊阿宋利欲熏心,竟然背信弃义,抛妻弃子与科任托斯公主结婚,国王也欲立即将美狄亚母子驱逐出境。当婚姻破裂、无路可走之时,美狄亚并没有选择死掉,不但没有死掉,还将有一番惊天地的作为。美狄亚,这个遭受屈辱,性如烈火的女子,由爱而恨,不得不采用残忍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权利和意志的不可侵犯,她不但用巫术要了新娘和国王的命,更深知儿子是作为父亲的生命、权力、和财产的体现,她要绝后,给伊阿宋致命的打击。最终, 在极惨烈的尸体叠尸体的场面里,美狄亚的尊严和人格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部作品里,人的力量被大大提升。命运的抗争意识不断加强。主人公美狄亚面对命运并没有选择屈服,不仅淋漓尽致地向丈夫、国王、公主进行了报复,而且自己能够全身而退。在这部戏剧之中,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意识到面对命运的不公,人是有能力进行反抗的。人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 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这三部作品可以看出,希腊悲剧中命运观念的转变。从开始相信命运,相信命运的安排,认为命运是不可抵挡,不可反抗的力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纵观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充满了读者的视野,无论是包公戏中的善恶、忠奸分明,还是戏剧中的窦蛾恨终得雪怨总得偿,都充斥着农耕文明下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的理想和期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的萌芽,但总体上还是被包裹在“大团圆”的外壳之下。在西方悲剧理论真正渗入中国的创作之后,真正有意识的悲剧创作才成为可能,若干具有悲剧性宏大结构和巨大魅力的文学作品才开始走进人们的阅读视野。与此同时一些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了它们独特的由痛到快,先痛后快的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囿于特定文学视角,而更多的渗透了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对具体的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深层解读。 一、古希腊悲剧精神形成溯源 对于古希腊式悲剧精神的诞生根源和产生土壤,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去探寻。古希腊人生活在海洋流域,浩淼无边的茫茫大海中“没有彼岸”和看不到彼岸,或者说无法回归的渔猎生活的现实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海洋文明。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历史条件下,古希腊人创造了悲剧历史发展中的三种悲剧类型: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以及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悲剧最早来自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祭祀活动,而酒神崇拜涉及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出生,死亡。再生。这本身就是人类渴求生存,抗拒死亡的意志表现。是人类对于生存状态的抗争,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肯定和终极关怀。这种悲剧精神渗透在古希腊人的文学创作中,由此出现了众多的悲剧作家。这些悲剧作家以他们的悲剧意识和人性关怀创作了一系列隽永深刻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为代表。悲剧的本质是矛盾冲突,没有了矛盾冲突。悲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古希腊悲剧通常表现出一种抗争,如普罗米修斯对神旨的违逆、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抗争、美狄亚对丈夫的报复等。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是令人同情和怜悯的,但由于他的斗争是朝向一种正义的目标,显示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胜还要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这就成了悲剧人物最终必然走向悲壮命运的悲剧美的来源。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和战斗的过程远远超越了结果,是永恒的人类精神的映射。正是在与这种类似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的斗争中,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因此在欣赏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时候,人们在产生恐惧、悲伤等强烈的痛感的同时,更会感到怜悯和同情,如此强烈又复杂情绪强烈地刺激着欣赏者的感官,使读者悲伤之后得到更强的顿悟和重获新生的愉悦之感。 对古希腊悲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亚里士多德曾以《俄底浦斯王》来佐证他对悲剧性质的解释——“过失说”,俄底浦斯王无论如何的正直善良,关爱自己的国民,都无法逃脱先天的神定的命运,由于无心的过失而导致了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的巨大悲剧性。黑格尔也用《安提格涅》来辅助他对悲剧性质的解释——“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代表亲情的安提格涅和代表国法的克瑞翁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具有合理性的双方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暴露了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于是必然遭到毁灭或者两败俱伤的命运,进而造成了巨大的悲剧性冲突。黑格尔提出的“冲突说”成为了黑格尔对于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并促使悲剧理论进一步的系统化和完善化,进而逐渐形成了真正的近代悲剧的理论形态。而到了现代,恩格斯和马克思对悲剧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了他对《封,济金根》的结论,认为济金根的悲剧是由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实际上不能实现”的冲突而造成的。恩格斯的悲剧理论在现代悲剧理论中极具代表性,它广泛

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

投降or抗争?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 【摘要】命运问题是人类历史长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它既支配人,也支配神;古希腊神话中既有对命运的抗争,又有对命运的妥协,而且最终是要表现人作为个体在命运前的渺小与无所作为,传扬的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的体现就是“神谕”。一道神谕能决定凡人一生的历程和生死,人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那些著名传说里的悲剧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个个都是历经苦难,九死一生,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在恶瘴累累的路途上颠簸。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命运观悲剧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 【前言】命运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命运往往被描述为主宰人和神的神秘的力量。而古希腊神话大多写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主人公背后,往往存在着某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不依赖于人和神的神秘力量,影响着主人公生命的走向,就是所谓的命运。因此,客观地讲,神话中的命运观是古希腊人反映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人与命运的冲突,反映的是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冲突。而本文,将从俄狄浦斯和普罗米修斯两人中来分析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走向 【正文】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悲剧故事便是俄狄浦斯,在得知他将杀父娶母的神谕后就开始了与命运不屈的抗争:他远离义父母,开始流浪,结果途中误杀生父;因解开斯芬克斯之谜被拥立为王,而娶的前国王遗孀正是生母。命运于是开始疯狂报复:可怕的瘟疫袭击忒拜城,祸因在于有人杀父娶母。俄狄浦斯不顾一切捉拿元凶,救民于水火结果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他乡。这一方面表明他对命运的蔑视,另一方面有力谴责了命运的不公正、命运的邪恶。在英雄与命运这场悲壮的较量中,我看到了人的伟大,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俄狄浦斯中体现的人与命运的抗争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 1、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骗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有着双重寓意,一方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被后世尊为悲剧典范。这出“命运悲剧”通过描写正直善良的英雄俄狄浦斯在与命运的斗争中遭到无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于斗争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眼中命运的无可捉摸、难以抗拒。 命运观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概念,它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支配人的神秘力量,是前定的个人、民族或国家的走向和完成。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摩伊拉便是这种神秘力量的化身。在俄狄浦斯出世之前,神谕便指出他将来必定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无论是他父母还是俄狄浦斯本人,从一开始就尽力去逃脱这种命运。然而俄狄浦斯所做的每一项努力,非但没有使他逃离这种厄运,反而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最终结局。作者并没有指出这种命运的原因,在他看来,神谕决定一切,命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剧中的俄狄浦斯是正义勇敢的英雄,他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整个忒拜城;他失手杀死了老国王,并不是出于有意;他娶自己的亲生母亲,是全忒拜城人民的意愿。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在俄狄浦斯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他并没有刻意犯下罪过,相反他一直在逃避预示他命运的神谕。善良的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离开了科任托斯,为了拯救城邦竭力追查凶手,知道真相后为了保全城邦,他有戳瞎双目请求流放。纵观整部戏剧,俄狄浦斯并没有过错,只是悲剧的宿命使他始终无法逃脱。 本剧故事情节按照两条线索进行发展。开始忒拜城产生瘟疫,民众向俄狄浦斯乞援。为了拯救忒拜,俄狄浦斯必须找出凶手,将其清除。所以,整部戏剧以俄狄浦斯追查凶手为主要线索贯穿始终。然而在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的同时,暗含着俄狄浦斯寻找自我的过程。从为了拯救忒拜,神示要求清除污染开始,就暗示着俄狄浦斯就是忒拜城祸根,标志着俄狄浦斯开始追查凶手即是开始一步步查明自己的身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进行。在后来报信人和牧人的证实下,俄狄浦斯终于追查到凶手就是他自己,他就是那个逃不开弑父娶母的悲剧命运而要被清除的污染。这时,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合二为一,寻找凶手的过程即寻找自我的过程。 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既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又预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暗中隐藏着悲剧命运的线索和脉络。如当忒拜发生瘟疫,人民前来乞援时,俄狄浦斯回答说:“我了解你们大家的疾苦,可是你们虽然痛苦,我的痛苦却远远超过你们大家。你们每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此语是俄狄浦斯表明他为整个城邦和全体人民担忧,但同时无意中也暗示了自己就是悲痛的根源,故事的最后他的痛苦将远远超过所有人。又如当俄狄浦斯得知神示下决心要追查出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说:“这不仅是为一个并不疏远的朋友,也是为我自己清除污染;因为,不论杀他的凶手是谁,也会有同样的毒手来对付我。”这句话无意中道出了他与老国王“并不疏远”的关系。“不论它是单独行动,还是另有同谋,他这坏人定将过着悲惨不幸的生活。”他的诅咒预示了自己最终的不幸命运。 《俄狄浦斯王》一开始就设下“谁是杀害忒拜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这一悬念,当俄狄浦斯下定决心惩罚杀人凶手时发誓:“假如他是我家里的人,我愿

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大悲剧为视角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论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以古希腊三 大悲剧为视角 目录 摘要………………………………………………………………………………Abstract …………………………………………………………………………前言………………………………………………………………………………1古希腊悲剧的内涵 1.1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 1.2希腊悲剧命运观的意义 2古希腊命运观在三大悲剧中的演变

2.1埃斯库罗斯与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2.2 索福克勒斯与其《俄狄浦斯王》 2.2欧里庇得斯与其《美狄亚》 3 古希腊命运观的演变成因 3.1 生存方式的变化 3.2 民主政治的成熟 3.3 人本主义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命运是人类一个永恒的命题,各个时代的命运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当时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并成为人类思想上一朵齐丽的花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人的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有着紧密联系,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有一个发展和嬗变的过程,因此,本文主要从古希腊的三大悲剧为出发点,去探寻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悲剧中的体现,同时,寻求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命运古希腊悲剧文学 前言

“命运既是哲学上的一个基本命题,也是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母题,它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现,从古到今不少人对其探索,其中古希腊人对“命运”做出了杰出的思考,其意义也超出了自己的时代,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在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品中有着重要体现,这是由于三大悲剧作品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命运观,也称之为“命运悲剧。它表现出的是人或神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主要是围绕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展开。 所谓“命运”,是指客观规律的必然性。而人与命运的冲突不过是人与外部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命运”面前,有的人选择接受,如在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有的人选择逃避,如在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底浦斯;而有的人选择反抗,如在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希腊人的命运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些变化主要是随着生存方式的改变、民主政治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形成等而变化的,从总体上我们可以得知,古希腊人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且开始积极地肯定自我的能动性。 前人对古希腊悲剧作品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对命运问题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很浅的层次,本文的写作将悲剧作品与命运观相结合,总结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特点,挖掘其思想价值,能够有新的发现与探讨。 1古希腊悲剧的内涵 悲剧,古希腊语意味“山羊之歌”,是由于它的产生与祭祀酒神有关,古希腊悲剧的内容,基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在古希腊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的认知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原因,在面对大自然和生活中无法解释和无法把握的问题上,便以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控制着,而这种力量便是所谓的“命运”,但是,他们依然对生活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在生活中思考着人生的本质,随着对人生问题思考的深入,就越意识到生活中的邪恶、不公正,于是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愿望寄托在文学之中,悲剧文学的另一方面是美的领域,文学家用文学作品去照亮生活中的黑暗,虽然悲剧带来的光亮闪烁不定,它总是以牺牲一定的条件让人得到安慰,但是它却是不可缺少的,对悲剧作家们最是如此,因为他们要用悲剧的力量去描述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1.1古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 古希腊悲剧文学往往以命运问题为题材,悲剧作家们在自己作品中诠释着对命运的认知,悲剧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艺术形式,它也称为“命运悲剧”,从最早的荷马史诗到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命运”是构成古希腊悲剧作品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重要线索,它反映了人与命运的冲突,突出人的意志与命运冲突过程中所发生的悲剧,它是希腊悲剧中最具魅力的因素。“命运悲剧”指的

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观《俄狄浦斯王》,品古希腊人之命运观 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一般主要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人冲突。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俄狄浦斯王》展现出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源于自身无视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夸大了主体性的作用,过分相信理性。他承认自己有罪,又认为自己无罪。他将自由意志、勇敢智慧、信仰与诚实、民主、正直、信守承诺等看做世界的终极尺度希望通过穷尽世界的奥秘,摆脱悲剧性的处境,寻找到人的解放、自由幸福。在俄狄浦斯看来,只要自己用自由意志反抗这一厄运,只要遵循了一切世俗化的价值规定,就可以摆脱悲剧性的处境。然而,人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中的魔性也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雾中显现。她的遭遇表明,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杯具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人越是企图揭开所有的谜底,就越会变的无知。可见,对于那些企图以理性与自由意志执着的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和穷尽世界的无限与永恒的英雄们,悲剧的命运是注定的。 二、“杀父娶母”的悲剧,人为?天意! 俄狄浦斯这个悲剧的不幸儿,似乎从他还没成型之前就注定了他今生的悲剧。或许说,要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他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从《俄狄浦斯王》这场戏剧我们可以看出: (一)、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载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许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许犯下错误却像逃避惩罚。俄狄浦斯的父亲在知道自己被诅咒缠身之时,他选择的是逃避。逃避与妻子的璧合,若不是一场醉酒,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存在,换言之,俄狄浦斯就是一场醉酒交合后产物,不带感情,不被喜

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古希腊悲剧的特点:1、借用神话题材,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途径和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2、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整个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显出崇高、庄严的风格。3、有固定的结构程式和表现形式。4、最突出的是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1、埃斯库罗斯《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本亡佚)2、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 3、欧里庇得斯《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洛玛刻》、《特洛伊妇女》、《海伦》、《伊菲革涅亚在陶利斯》 古希腊神话几个主要的神的名字:宙斯(雷电神)、赫拉(天后)、波塞冬(海洋神)、波塞冬(海洋神)、得墨忒尔(农神)、阿波罗(太阳神)、阿耳忒弥斯(月亮神)、 雅典娜(女战神)、阿瑞斯(战神)、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神)、赫菲斯托斯(火神)、赫耳墨斯(神使) 中世纪四种文学样式:(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3)英雄史诗(4)城市文学 后期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国《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但丁《神曲》的结构,两位引领者的象征意义:地狱 33歌炼狱 33歌天堂 33歌 维吉尔引导游地狱和炼狱,是人的智慧和理性的代表; 贝阿德丽采(又译:彼亚德丽丝)引导游天堂,是神的智慧和爱的象征。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意大利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 “英国诗歌之父”:杰弗利·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十日谈》的主题。薄伽丘 1、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2、揭露宗教人士的虚伪和神学教条对人的正常欲望的压抑。 拉伯雷及其代表作(主人公姓名):拉伯雷(1483?—1585)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平民倾向人文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以法国中世纪民间故事为题材,写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巨人父子的故事,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意识。《巨人传》主人公姓名是卡冈都亚、庞大固埃、格朗古杰 莫里哀及其代表作(主人公姓名):莫里哀(1622-1673)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剧作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出生富商家庭,10岁丧母。外祖父常常带他看戏。莫里哀酷爱戏剧,自愿放弃继承权,21岁参加了剧团,取艺名莫里哀。从当喜剧演员到做剧团领导人,自己动手创作剧本。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无病呻吟》,卸装后咯血而死。终年51岁。《伪君子》答尔丢夫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 雪莱及其代表作《西风颂》(名句):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8.4~1822.7.8),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

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

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命运观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挨斯库罗斯,“戏剧艺术”的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作品的翘楚是《俄瑞斯忒特》,是至今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俄瑞斯特斯》三部曲中的人物都被复仇神所控制,一环扣一环地将自己投放在血腥的家庭谋杀之中。这里的命运似乎是神的力量,因为复仇的最初原由是阿伽门农为了出征而杀女的事件,于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悲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对普罗米修斯来说,命运就是宙斯,由于他盗火给人类,又拒绝说出宙斯的秘密,因此受到宙斯的严酷惩罚,最终牺牲了自己。对宙斯来说,命运却是一个他不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冥冥中注定他被推翻的下场。从这两部剧来看,埃斯库罗斯的命运观具有两个因素,即神和某种神秘力量,它们支配着人和神的生命以及行为。然而,埃斯库罗斯并不消极悲观,在他看来,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是相互包含的关系。 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代表是《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中,命运是一种超乎人类和神之上的抽象观念,是一种不可知但绝对邪恶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将正直、善良、勇敢的俄底浦斯投入杀父娶母的深渊。他细致淋漓的刻画了其中的人物性格,体现了他对人的创造力合求索精神充满信心,他与前人不一样的是,在人、神的天平上加重了人的比重。他强调了人文精神,他认为人应该勇于把握自己命运的决心,表现出自己像神一样,有生活经历和聪慧的心智。在索福克勒斯心目中,命运虽是不可抗拒的,其正义性、合理性却是可以怀疑的。 欧里庇得斯则将社会因素与人的因素放进命运的观念中。《美狄亚》中,造成美狄亚悲惨下场的是伊阿宋的忘恩负义与男性文化对女人的蔑视,这种可见的男性社会力量,形成了作为女人的美狄亚的悲剧。他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行为。 尽管三位悲剧家的命运观念不尽相同,但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却是一致的:悲剧主人公用不同的方式,面对落到头上的不公的命运,意志坚定、竭尽所能的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而在这种激烈的冲突中,显示了人的不甘屈服的精神,产生一种令人震撼的悲剧效果。

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

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命运观 ——命运悲剧与社会矛盾 【摘要】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雅典工商业迅速发展,刺激农业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治生活日益活跃。简单的酒神颂歌已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由此演变为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是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反映其生活和愿望。所以尽管大多取材于神话,内容带有命运观念,但是却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盛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便是在此时期涌现,所以本文将就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探讨古希腊命运悲剧与社会矛盾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悲剧命运观奴隶主民主政治三大悲剧家 一、古希腊命运观与希腊悲剧 古希腊人信奉神,认为神是无所不能的,但是除了神之外,还有命运的控制,神也对之无可奈何。故而,命运是古希腊文学中的永恒主题。 古希腊悲剧兴起于公元前六世纪,于公元前五世纪。满足了古希腊繁盛时期对文化的要求。主要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虽然是以神话的形式表现并且带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无论是神与神还是人与神,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斗争的反映。命运的主题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古希腊流传至今的三大悲剧家的作品中体现了人与命运的关系演变史,不仅体现了古希腊人的认识逐步提高,也体现了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兴衰。 二、社会矛盾嬗变与三大悲剧家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这也就是说,一切文艺必应反映现实,模仿现实。古希腊悲剧不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主政治生活,更揭示了现实的必然性。 (一)社会现状与社会矛盾。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公元前五世纪处于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转型期,古希腊悲剧正是这一阶段发展繁荣。民主制最兴盛的时期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前444-前429),兴建大型剧场,发放津贴,戏剧由是成为雅典公民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希腊人对于奴隶主民主制度与社会的探索也体现在古希腊悲剧中。 (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之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浅析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摘要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包含了较强的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而在其非理性精神中,希腊神话中许多神、英雄对冥冥之中命运之手的认同、反抗与超越生动的折射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本论文将通过浅析希腊神话中与命运相关的故事,从多个方面讨论希腊神话所折射的命运观。 一、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 在希腊神话中,对于命运这一世间“最奇异之事物”的拷问和探究演绎出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悲壮故事。命运三女神(the Fates)掌管着大地上所有食用五谷之人的命运,Clotho 负责纺织生命之线,Lachesis 决定生命线的长度,Atropos 负责切断生命之线。她们的存在反映出在古希腊人看来,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预先设定的,神、半神、英雄和凡人都逃离不出命运之手。然而,正如希腊神话中不断涌现出的反抗命运的悲剧,希腊人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方式和渠道去了解命运,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直面残酷命运的勇气和敢于抗拒的精神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最后这样的努力往往以悲剧告终。这一点可以在英雄们对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的抗争中体现出来。这样的抗争和抗争的结局,揭示了人类从必然王国要走向自由王国是要付出漫长而艰辛的努力的,但是这种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二、希腊神话中命运观的表现形式 1、个人命运 希腊神话中个人命运的表现大部分是通过英雄们的悲剧展现,也有一部分是通过诸神表现出来。 英雄们的悲剧中,Achilles的故事可以为例。Achilles是武功盖世的英雄,他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命运。一个是参加命中注定的特洛伊战争,叱咤风云而沙场捐躯,壮怀激烈而名扬千古。另一个则是安居度日,平安无事,颐养天年却碌碌无闻。他的母亲海洋女神Thetis为他选择了第二种,让他男扮女装,掩人耳目,避免参战。然而,最后Odysseus使计让他暴露了身份,他毫不犹豫地参战了。神谕兆示没有Achilles的参战,希腊人就无法获胜,所以命中注定希腊人会找到他。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Achilles同时也试图挣脱命运的挟持,只是最后,毒箭射中了他的脚踝,他最终还是落入了命运之网。Achilles正是在向命运发起挑

从三大作家概述古希腊悲剧的总体特色

从三大作家概述古希腊悲剧的总体特色 希腊悲剧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产物,当时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它反映了奴隶主民主派的生活和斗争,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其内容往往带有命运观念或其他迷信色彩。但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行为高大伟岸,气势壮烈磅礴,充分表现奴隶主民主派的自豪感。 (1)、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形成时期的作家。他生活在雅典由僭主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时期,这正是雅典人为祖国自由而战斗的时期。他出身贵族,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埃斯库罗斯参加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雅典被毁后他在希腊舰队里参加了萨拉米斯海战。对内,他憎恨僭主专制,他的世界观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 其中《波斯人》以波斯水师在萨拉米全军覆没的事件为题材,抒发了埃斯库罗斯的爱国主义热情,赞美了卫国战争中的英雄。这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俄瑞斯忒亚》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联剧,取材希腊神话。剧情涉及到残忍的血亲仇杀和法制的建立,它以三个连续发展的故事为题材,展现异常激烈的冲突。借助三部曲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总体格局,反映出新观念新道德胜过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但是尽管埃斯库罗斯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专制的罪行和人生的黑暗面,但是炽热的宗教热情促使剧作家把人的幸福寄托于神明引导的公正上,神的意志将最终发挥作用:对神意的信念,最终会把人们引上公正与和谐。 《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剧作中最杰出的一部。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赐予人类的故事,但赋予它丰富的现实意义,以反映当时雅典民主派对寡头派的斗争。 (2)、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盛极转衰时期的悲剧作家。他的剧作标志着希腊悲剧已进入成熟阶段。索福克勒斯出身于雅典一个工商业主的家庭。。索福克勒斯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宣扬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 他的剧作中很少出现神,他不再借助神力,而是依靠人物性格的发展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索福克勒斯剧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俄狄浦斯王》是诗人最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太阳神“神示”的罗网。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他将杀父娶母的命运,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反映了当时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特征。在这部悲剧中,在诗人索福克勒斯的眼中,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这种剧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 在艺术上,古希腊悲剧在索福克勒斯手里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境界。他的悲剧风格主要是:质朴、简洁、自然。情节集中,结构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质精练,富有表现力。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结构比较复杂,布局非常巧妙,被文学史家们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古希腊命运观的认识

谈谈你对古希腊“命运观”的认识。 我认为希腊的“命运观”在悲剧中体现较为明显,在悲剧中,常常出现人努力抗拒命运,但最后的结果依然顺从了命运的安排。体现了主人公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个人意志是很强大的,但依然敌不过命运,俄狄浦斯的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俄狄浦斯在出生前就背负诅咒——“杀父娶母”,为了防止这件事的发生,他的父亲拉伊俄斯拒绝与他的母亲结合,但是还是酒后乱性,有了俄狄浦斯。然后俄狄浦斯就被拉伊俄斯丢在一处自然环境恶劣的丛林中自生自灭,但是俄狄浦斯却被一个牧羊人救了,这虽是幸运的,可也是命运使然,如果他死了,还如何杀父娶母。 而后就被科林斯国王领回去做了儿子,而后来,他还是在德尔菲神殿的神谕中得知自己“杀父娶母”的命运,不知道自己身世的他以为自己是科林斯国王的儿子,所以他离开了科林斯。在这里他还是抗拒着命运,而一切却还是在命运的安排中。 他离开了科林斯来到了自己亲生父母所在的忒拜,而这时的忒拜,女神赫拉为惩罚拉伊俄斯,放了个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斯芬克斯要求路人解开她出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下午用三只脚走路”。如果解答不出就吃掉过路的人,全城恐慌,拉伊俄斯希望通过神谕打败斯芬克斯,就在他前往特拉菲神庙的路上,与儿子俄狄浦斯狭路相逢。拉伊俄斯粗暴的要求俄狄浦斯让路,俄狄浦斯一怒之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然而他自己还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在进城的时候,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迪克之谜,于是做了忒拜的国王,根据传统,娶了失去丈夫的自己的亲生母亲伊尔卡斯忒。应验了他“杀父娶母”的命运,最后得知真相的他怒戳自己的双眼,然而一切都真的遵从了命运的安排。 在希腊神话中体现了古希腊人虽然反抗命运,但仍然还是从心中敬畏着命运,古希腊人依然相信命运。只是他们并不是一味的相信,他们也希望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却又对命运不可拒绝的信赖着。古希腊人似乎约定俗成的在命运的交响曲中充当着默默无闻又不敢叛逆的奴隶,在命运面前,他们其实是卑微的,渺小。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命运依然不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对命运的百依百顺也就造就了例如俄狄浦斯这样的英雄悲剧。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是一个充满着文明的神圣国度。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思想等都蓬勃发展,也成为后来西方文化的源头。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古希腊的悲剧了。 所谓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剧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在我心目中,悲剧相对于其他体裁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悲剧通常是将人们珍惜,有价值的东西毁灭,通过这种方式来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而古希腊的悲剧,则是悲剧的起源。 一般认为,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悲叹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关于悲剧的词源,现代英语“悲剧”为“tragedy”,来源于古希腊语“tragodie”或“tragodia”,这个字Tragos加上ode构成,等于山羊加上歌,就是“山羊歌”,因为酒神颂的合唱队披着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的角色。公元前560年,僭主庇西士特拉妥为了讨好农民,把农村中盛行的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中,举行祭典时的表演就是悲剧的前身。在奴隶主民主制时代,雅典领袖利用这种群众性最广泛的表演形式来进行宣传教育。伯里克理斯发放观剧津贴,改建露天剧场,在每年春季举办盛大的戏剧比赛,使剧场成为当时自由民的政治讲坛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之一。希腊悲剧就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在题材方面,悲剧逐渐由酒神颂扩大到神话和英雄传说的范围,它保留了酒神颂的合唱队形式和抒情诗的特点,剧中的对话采用诗体。悲剧的形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最初的酒神颂是由歌队提出问题,由作者扮演回答者临时口占作答。这个回答者就是第一个演员。第一个悲剧诗人据说是忒斯庇斯,他在公元前534年左右又采用了一个演员,把酒神颂化为悲剧。这是雅典城第一次上演悲剧。根据亚里斯多德的定义,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演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悲剧中的确贯穿着命运观念,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因为希腊人把不可理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遭遇归因于命运的捉弄。因此人和命运的冲突,实际上是以迷信的方式反映了人和社会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冲

古希腊命运观的发展——基于对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分析

浅谈古希腊人命运观的发展—基于对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分析 管理学院杨然1102900028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情节取决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神火的故事。火是人类文明的根基,而宙斯却垄断了它,想叫人类长期处于黑暗和蒙昧之中。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苦难,并预见人类具有创造的才能,因此不顾天条偷火下凡,激怒了宙斯而被锁在高加索山受苦,普罗米修斯为了拯救人类,自愿承受痛苦。普罗米修斯知道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知道宙斯的命运,宙斯虽为众神之神但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的主旨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即一切都是命运之神安排好的,可怕的不是命运带来的苦难而是命运本身,人类只能坦然面对。 作品中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并预见自己会受苦,同时还预见人类会拥有创造力,于是不顾一切地帮助人类摆脱黑暗与蒙昧,盗取圣火,激怒了宙斯,甘愿被锁在高加索山,每日承受切肤之痛。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拯救者与殉道者。普罗米修斯的行为是在和命运作斗争。普罗米修斯是为了人类而受苦的,这是莫大的德行与善心,他本不是一个该受磨难的人物,但是命运弄人,普罗米修斯注定要遭此劫难,纵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是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他反抗的是命运。然而,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不管普罗米修斯如何反抗重要在命运的控制之下。但是面对命运,他又是坦然而从容的,正如作品中所写:“我既知道定数力量不可抵抗,就得尽可能忍受这注定的命运”。这似乎又在告诉我们一条哲理,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与其抱怨不如淡然接受,然后去全力以赴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 作品中另一个人物是宙斯在作品中他是以一个反派出现的。他下令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让他受尽苦难。事实上我认为宙斯也是个悲剧,纵然是众神之神也不得不匍匐在命运安排之下。普罗米修斯是唯一知道他命运的人,但却是宙斯的敌人,宙斯虽知道未来会面对艰难但却无从改变,宙斯虽为宇宙的主宰但却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他也曾做出过反抗行为,他逼迫普罗米修斯说出自己的命运,但普罗米修斯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与不受拘束的个性,他怎会说出宙斯的命运。所以,宙斯的反抗挣扎也是苍白无力,无济于事的。这真是埃斯库罗斯想要告诉我们的命运观。 总之,首先,古希腊人的命运观是这样的,一切命运都是由命运女神安排好的,人类应该乐于接受神安排的命运,纵然是众神之神也不能够改变,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其次,面对命运要坦然面对,要从容不迫。同时要有反抗精神,虽然反抗与斗争与命运于事无补,但反抗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反抗中,能够磨炼出坚强的意志,能够在命运之下成就另一种伟大。

古希腊悲剧里的命运观

古希腊悲剧里的命运观 核研院贾富明 2015213374 摘要:古希腊悲剧所探讨的命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命题。它存在于在全人类和 各个时代当中,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早期的命运观念认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都是命运注定的,并且在人出生之前就己经决定了。希腊人的命运之思,是深邃而广阔的,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希腊悲剧指示了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又让人们正视人生的痛苦,体味生命的尊严。命运观,不仅是理解古希腊精神世界的关键,更是理解古希腊悲剧的关键。探讨古希腊悲剧,命运几乎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古希腊悲剧与命运观念的关联,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常识,而对此的研究和探讨却远没有结束。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命运、神、人 一古希腊悲剧 悲剧,希腊人称之为鲍,大意为“羊歌”,由山羊,或公山羊和歌组成,其中蕴含着许多希腊人早期的思想。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取自神话。但剧作家(诗人)往往以新的诠释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在他们那里,神话已不是历史的陈迹,而是富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内容。在这种最早的戏剧形式中,感性的呈现与理性的关照,即诗意的表述与深层的命运思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应该说,古希腊人在悲剧中不仅清晰地呈现着自身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思考着这一存在的命运深意。 二命运的哲学审视 命运观念并不是希腊人所独有的,但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却是独特的。在古代中国,命运的观念更多的以“命”或“天命”的形式出现,并非一个独立的名词,“命运”合成为一个词并被广泛使用,则比较符合现代汉语语境中的用法。现代汉语中的“命运”,与希腊的以及英语中的则基本上获得了相同的意义,都是指一种以不可改变的方式制约一切的力量,是超越于人的意识和能力的必然[1]。 理解希腊意义上的“命运”,则必须将其置于古希腊宗教精神及信仰世界当中。文在古希腊人的世界里,神明代表着正义,神律具有不可抗拒性,人必须敬神,读神是一项大罪。奥林波斯神系是希腊人信仰的典范,而在某种意义上,这恰好构

从悲剧到命运悲剧

从悲剧到命运悲剧 摘要:如果说史诗是古希腊艺术的基础,那么悲剧便是古希腊艺术的高峰。悲剧,古希腊语作tragoidia,意为“山羊之歌”。此名的由来与演出前以一只山羊祭奠,或获胜者的奖品是一只山羊,或歌队由扮作山羊的歌手组成有关。说到古希腊的悲剧,我们应该知道,它可以说是古希腊戏剧中成就最高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从“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到被称作“悲剧艺术史上的荷马”的索福克勒斯,再到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欧里庇得斯,古希腊戏剧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写作题材不断扩大,悲剧主题不断加深,真可谓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他们众多的悲剧作品的主题中,命运这一主题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了。无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甚至是欧里庇得斯的创作,都涉及这一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命运悲剧在整个古希腊悲剧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希腊戏剧史,特别是悲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 关键词:悲剧艺术悲剧主题悲剧创作命运悲剧 一、 悲剧的含义和起源 悲剧,古希腊语作tragoidia,意为“山羊之歌”,这个名字的由来或许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它或许与演出前以意志山羊祭奠有关,或许是因为获胜者的奖品是一只山羊,或许是与歌队由扮作山羊的歌手组成有关,这个姑且不论。关于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学术界长期以来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比较深,这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悲剧产生于酒神颂歌队(成员扮成山羊模样)领队的即兴表演;二是摈弃了作为前身的萨罗图斯剧的粗俗,经改进成为一种庄重、严肃的艺术。何谓“悲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不同的、悦耳的声音,分别在剧中的各个部分使用,有着特殊的作用;摹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行动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的方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这里,所谓的“严肃”是指摹仿“高尚的人的行动”,主人公为某种正义事业而进行合理的斗争,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其受难、失败甚至是牺牲,从而导出作品的悲剧结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悲剧的定义,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所使用的媒介不同,悲剧是用演员、歌曲和韵文的交替使用来摹仿事物,而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用的是颜色和姿态来摹仿,史诗则是以语言来摹仿的等等;第二,悲剧和其他种类的艺术摹仿的方式各异,如史诗用客观叙述的方式,颂歌用“以自己的口吻的叙述”方式,而悲剧则是用“动作摹仿”的方式;第三,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人严肃的行动;第四,悲剧是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以陶冶的。

三大悲剧家创作的命运主题分析

三大悲剧家创作的命运主题分析 摘要: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作品中都大量涉及对“命运”的表现。通过对其创作作品的分析,把握三大悲剧家创作的命运主题。 关键词:三大悲剧家命运主题作品分析“命运它不是一个有形的敌人或具体的力量,而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存在,一种不可逾越的局限。”①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永远是一个无法摆脱的主题,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作品中都大量涉及到“命运”这个主题,但他们各自对“命运”的理解却又有所不同。一、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对命运主题的描述:在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发生冲突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领导下,必能走出困境。而命运是由人自身的邪恶造成的,也就是说在人深处困境之时,要相信神的力量,肯定的是神的价值,契合了埃斯库罗斯的看法:命运接近于神性。 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庄严、高大的英雄形象。他是人类的保护神,为了人类的进步与幸福,他不惜作出最大的牺牲,蒙受了最残酷的酷刑。普罗米修斯被缚,是因为他的

力量不及宙斯的残暴力量,而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他逃不了注定的命运。但普罗米修斯没有在命运面前、没有在宙斯面前低头,他对主神宙斯的反抗就是对命运的反抗。 从另一反面看,我们说普罗米修斯难逃命运之手,而作为众神之首的宙斯却也在“命运”的掌控之中。因为他也有惶恐之时,也有束手无策之时,普罗米修斯坚守的那个秘密令他惊恐而无奈。而最终他也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为了避免自己被推下宝座,而选择不娶“伊娥”,这就是埃斯库罗斯眼中的“命运是连神都难以摆脱的定数。” 二、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曾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对命运的诠释:更强调人的意志,突出命运的神秘叵测。邪恶与强大,人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虽在现实中失败了,却在道义上获得了胜利。在索福克勒斯这里开始有了肯定人的萌芽,他肯定人的意志,肯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虽然,这种勇气、这种坚强的意志在命运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人类在与命运抗争中失败了,但却为自己赢得了人的尊严与荣誉,在道义上取得了胜利。我们结合作品来分析。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著名的代表作。剧中,俄狄浦斯的父亲为了摆脱自己亲生儿子“杀父娶母”的命运,在儿子出生时便刺穿他的脚踵,另仆人抛于荒山野外,但老俄狄浦斯王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最终被自己的儿子在意外中杀死。而俄狄浦斯尚是如此。“在索福克勒斯看来,不幸的俄狄浦斯这个希腊舞台上最悲惨的人物是一位高尚的人。虽然聪慧过人,却命中注定要犯错受苦。”②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