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a、Fe、Cu、Zn、Mg含量的变化及MgSO4的保护作用论文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a、Fe、Cu、Zn、Mg含量的变化及MgSO4的保护作用论文
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中Ca、Fe、Cu、Zn、Mg含量的变化及MgSO4的保护作用论文

放射性脑损伤1H-MRS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fItJMedRadiol2009J蚰;32(1):16—18 鎏神经放射学通 放射性脑损伤?H—MRS研究进展Tlllepro旷e豁ofpmtonma印eⅡcre∞衄眦espectro辩opyonthemdiaⅡ仰一induced叫uryofbrain 王宏琢邱士军’ 【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与肿瘤复发鉴别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H—MRs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氢波谱;颅内肿瘤;肿瘤复发;诊断,鉴别 放射性脑损伤是由于放射治疗导致的一种脑组织的放射性反应.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适形放疗在临床的应用。扩大了放疗的适应证。因此放射性脑损伤的病例愈发常见。-H—MRS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生化特性及代谢变化的技术。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诊断工具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组织代谢的异常早于其结构的变化,因此。-H—MRS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即可发现病变【¨。近年来将-H—MRS应用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与复发肿瘤的鉴别的研究日趋成熟,但也存在争议。参考最新研究成果,对放射性脑损伤的-H—MRS新进展进行回顾分析。 l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及临床分期 有关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至今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其不仅与放射剂量有关,而且与病人体质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有关。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包括:①中小动脉损伤引起血管闭塞,导致慢性缺血性坏死:②胶质细胞损伤,引起白质脱髓鞘和白质软化;③放射刺激,使胶质细胞抗原形成自身免疫。导致过敏性血管炎;④氧化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损伤。 一般根据放疗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将放射性脑损伤分为3期[2】:①急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放疗后数天到2周内:主要表现为放疗期间短暂的症状恶化,但可以很快恢复;②早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 作者单位:5105l5广州,南方医抖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巾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06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700516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即30301147)?审校者 DoI:10.3784,j.iⅫ.1674.1897.2∞9.ol捌l103于放疗后数周到3个月内,大多数较为短暂,预后 较好;③晚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放疗后数个月到数年后.为进行性、不可复性,甚至是致命性的:它构成了限量照射后的主要并发症。根据累及的范围.此期又可分为2种类型:局限性放射性坏死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两者可分别或同时存在。2颅脑波谱分析中的主要代谢物及其意义 N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nate,NAA),是神经元和轴突是否完整的标记物,其水平的下降往往提示神经元和轴突的丢失和破坏。胆碱(Choline,Cho),是细胞膜转换的标记物,其水平的升高常见于细胞的增殖(如恶性肿瘤)或细胞膜破坏的增加(如脱髓鞘)。肌酸(creatine,Cr),是脑部新陈代谢的标记物,常将其作为内标准来比较变动较大的NAA和Cho值。但在组织坏死其他代谢产物有较大变化时,Cr水平也可以出现下降,它的升高 常见于颅脑创伤引起的高渗状态。乳酸(IJactate。k)在正常脑组织的MRS中难以见到,它代表了细胞内外物质代谢速率和清除率.坏死或囊变区的清除率下降可提高Lac水平,Lac升高见于缺氧、缺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一些肿瘤。脂质(Lipids,lip)与细胞破裂所释放的膜磷脂及坏死碎片相关。常见于肿瘤及坏死区域。 3放射性脑损伤的1H—MRS表现 -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放射性脑损伤。1H—MRS可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提前做出诊断。有研究者认为.-H—MRS在组织病理形态出现变化之前就可以观察到脑内代谢的异常.至电镜下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水肿坏死时,1H—MRS表现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引。 万方数据

(完整版)电磁感应导棒-导轨模型

电磁感应“导棒-导轨”问题专题 一、“单棒”模型 【破解策略】单杆问题是电磁感应与电路、力学、能量综合应用的体现,因此相关问题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思考: (1)力电角度:与“导体单棒”组成的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导体棒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势变化→……,循环结束时加速度等于零,导体棒达到稳定运动状态。 (2)电学角度: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利用E N t ?Φ =?或E BLv =求感 应动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分析电路结构→画等效电路图。 (3)力能角度:电磁感应现象中,当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时,就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当安培力做正功时,就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 单棒基本型 00≠v 00=v 示 意 图 (阻尼式) 单杆ab 以一定初速度0v 在光滑水平轨道上滑动,质量为m ,电阻不计,杆长为L (电动式) 轨道水平、光滑,单杆ab 质量为m ,电阻不计,杆长为L (发电式) 轨道水平光滑,杆ab 质量为m ,电阻不计,杆长为L ,拉力F 恒定 力 学 观 点 导体杆以速度v 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BLv E =,电流 R BLv R E I = =,安培力R v L B BIL F 2 2==,做减速运动:↓↓?a v ,当0=v 时,0=F ,0=a ,杆保持静止 S 闭合,ab 杆受安培力 R BLE F = ,此时mR BLE a =,杆a b 速度↑?v 感应电动势↓?↑?I BLv 安培力 ↓?=BIL F 加速度↓a ,当E E =感时,v 最大, 且2222L B BLIR L B FR v m ==BL E = 开始时m F a = ,杆ab 速度↑?v 感应电动势 ↑?↑?=I BLv E 安培力↑=BIL F 安由 a F F m =-安知↓a , 当0=a 时,v 最大, 22L B FR v m = 图 像 观 点 能 量 观 点 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202 1mv Q = 电能转化为动能 W 电2 12 m mv = F 做的功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杆的动能,一部分产热: 22 1m F mv Q W + = 运动 状态 变减速运动,最终静止 变加速运动,最终匀直 变加速运动,最终匀直

最新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卷(三)

内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三) (未排序)案例分析 1.男性,52岁,慢性咳嗽、咳痰5年余。冬季好发,仍能坚持上班。近因胃溃疡大出血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后第一天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伴发热。有冠心病史。平素无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呼吸空气):pH 7.48,PaCO2 4.0 kPa(30 mmHg),PaO2 6.7 kPa(50 mmHg),QS/QT 32%。胸片两肺纹理增粗,普遍模糊。【本题1分】 (1).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肺部感染 D.肺不张 E.急性左心衰竭 【答疑编号4124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该例血气分析显示分流量很高,不符合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和肺部感染;大片肺不张可引起高分流,但患者胸片改变不支持;在胸片上该患者虽未见ARDS的典型肺泡浸润,但所谓“普遍模糊”意味着ARDS的早期毛玻璃样改变。故本例诊断应以ARDS可能性最大。 (2).该病例X线胸部摄片最可能的典型征象是 A.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或肺泡浸润 B.双侧肺门“蝴蝶样”阴影 C.心脏扩大伴肺门血管阴影增浓 D.肺纹加深和肺透亮度增高 E.局部性肺实变 【答疑编号41242】 【正确答案】 A (3).为确定或排除急性左心衰竭,最有用的检测指标是 A.右心房压 B.右室舒张末期压 C.平均肺动脉压 D.肺动脉楔嵌压 E.右心输出量 【答疑编号41243】 【正确答案】 D (4).关于ARDS诊断下列哪种意见是正确的 A.有ARDS的高危因素 B.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C.低氧血症:PaO2/FiO2≤200 D.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 E.PAWP≤18 mmHg F.PAWP≥18 mmHg 【答疑编号41244】 【正确答案】 A, B, C, D, E (5).如果床旁胸片检查示右肺大片阴影,密度均匀,右肋膈角消失,纵隔阴影左移。结合病史,其诊断应考虑

双棒模型知识讲解

双棒模型知识讲解 无外力等距式 1.电路特点棒2相当于电源;棒1受安培力而加速起动,运动后产生反电 动势. 2.电流特点随着棒2的减速、棒1的加速,两棒的相对速度v2-v1变小, 回路中电流也变小。 3.两棒的运动情况 安培力大小: 两棒的相对速度变小,感应电流变小,安培力变小. 棒1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棒2做加速度变小的减速运动 最终两棒具有共同速度 4.能量转化规律系统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内能的增加量. 两棒产生焦耳热之比: 5.几种变化: (1)初速度的提供方式不同(2)磁场方向与导轨不垂直(3)无外力不等距式 (4)两棒都有初速度(5)两棒位于不同磁场中

有外力等距式 1.电路特点棒2相当于电源;棒1受安培力而起动. 2.运动分析:某时刻回路中电流: 最初阶段,a2>a1, 3.稳定时的速度差 4.变化 (1)两棒都受外力作用(2)外力提供方式变化 5、有外力不等距式

无外力不等距式 1.电路特点棒2相当于电源;棒1受安培力而加速起动,运动后产生反电动势. 2.电流特点随着棒2的减速、棒1的加速,最终当Bl1v1= Bl2v2时,电流为零,两棒都做匀速运动 3.两棒的运动情况 安培力大小: 两棒的相对速度变小,感应电流变小,安培力变小. 棒1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棒2做加速度变小的减速运动 4、能量转化规律系统动能→电能→内能 两棒产生焦耳热之比: 5、两棒都有初速度 有外力不等距式 杆1做a渐小的加速运动a1≠a2a1、a2恒定 杆2做a渐大的加速运动I 恒定 某时刻两棒速度分别为v1、v2 加速度分别为a1、a2 经极短时间t后其速度分别为: 此时回路中电流为:

(完整word)高考电磁感应中“单、双棒”问题归类经典例析

电磁感应中“单、双棒”问题归类例析 一、单棒问题: 1.单棒与电阻连接构成回路: 例1、如图所示,MN 、PQ 是间距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强度为B 、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 、P 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阻值为R /2的金属导线ab 垂直导轨放置 (1)若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试求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2)若无外力作用,以初速度v 向右滑动,试求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ab 电量以及ab 发生的位移x 。 2、杆与电容器连接组成回路 例2、如图所示, 竖直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相距l , 导轨一端接有一个电容器, 电容量为C, 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为B, 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可紧贴导轨自由滑动. 现让ab 由静止下滑, 不考虑空气阻力, 也不考虑任何部分的电阻和自感作用. 问金属棒的做什么运动?棒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3、杆与电源连接组成回路 例3、如图所示,长平行导轨PQ 、MN 光滑,相距5.0 l m ,处在同一水平面中,磁感应强度B =0.8T 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面.横跨在导轨上的直导线ab 的质量m =0.1kg 、电阻R =0.8Ω,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通过开关S 将电动势E =1.5V 、内电阻r =0.2Ω的电池接在M 、P 两端,试计算分析: (1)在开关S 刚闭合的初始时刻,导线ab 的加速度多大?随后ab 的加速度、速度如何变化? (2)在闭合开关S 后,怎样才能使ab 以恒定的速度υ =7.5m/s 沿导轨向右运动?试描述这时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情况(通过具体的数据计算说明). 二、双杆问题: 1、双杆所在轨道宽度相同——常用动量守恒求稳定速度 例4、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 。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ab 和cd ,构成矩形回路,如图所示.两根 导体棒的质量皆为m ,电阻皆为R ,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设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行.开始时,棒cd 静止,棒ab 有指向棒cd 的初速度v 0.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求: (1)在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多是多少. (2)当ab 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3/4时,cd 棒的加速度是多少? 例5、如图所示,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应强度B =0.50T 的匀强磁场与导 B v 0 L a d b

常见肿瘤的放射反应及损伤

常见肿瘤的放射反应及损伤 一.鼻咽癌放射反应及损伤 1.早期反应 (1)对消化系统、血象的影响 (2)口腔、口咽粘膜反应 (3)皮肤反应 2.晚期反应及损伤 (1)面颈部水肿:一年左有可逐渐消退。若有硬性水肿则可反复发生感染用抗生素,必要时加用皮质激素。 (2)口干:常可持续多年。 (3)中耳炎及听力减退:可抗炎治疗、耳咽管通气等方法可减轻症状。 (4)张口困难:咀嚼肌和颞颌关节纤维强直,早期者经功能锻炼后可恢复。 (5)放射性龋齿和颌骨坏死:放疗前作病齿拔除。放疗后原则上不允许拔牙,放射性龋多发生在牙齿颈部以致断裂,留有的齿根可引起感染,只能作消炎和止痛对症处理。一旦发生放射性骨炎或骨坏死,可作死骨消除、抗炎及高压氧舱治疗。 (6)放射性脊髓炎及颞叶脑病:早期用大剂量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及高压氧舱可望恢复,一旦出现脑坏死可考虑手术切除。 二.喉癌放疗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1.放疗前 (1)告知病人在疗程中或治疗后可能发生发音变化,照射3—4周后声音变嘶哑,60~70Gy时常可失声,放疗结束后3—4周可恢复。 (2)预防性气管切开不作常规,对声门下区癌、有呼吸困难、双侧声带麻痹或肿瘤极大者应考虑。 (3)保护喉(如不要大声说话)、必须戒烟戒酒。 2.放疗中 (1)反复喉镜检查①15—20Gy时病灶轮廓可扩大(炎性水肿);②非肿瘤性声带活动受 限在治疗中可恢复;③表面突出的肿瘤一般在治疗第4周时退缩,治疗终止时应完全消退。 (2)粘膜水肿的处理允许放射引起轻度水肿,严重水肿时可改变每天分割剂量来调节, 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索,发生呼吸困难时,应作紧急气管切开。 3.放疗后 (1)放疗结束后超过2个月,若仍有肿瘤残存,应考虑手术治疗(部分或全喉切除)。 (2)放疗后效月内,要密切注意水钟情况,尤其是会厌。若半年时仍有水肿,或者逐渐加重,则要警惕有局部复发的可能。 三.食管癌放射反应 1.放射性食管炎 照射20一30Gy/2—3周时,因食管粘膜水肿可出现下咽疼痛,梗阻症状加

缺血性脑中风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中风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09-13T16:06:44.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冯斌[导读] 大脑组织对局部缺血非常敏感,即使神经元的短时间缺血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 冯斌(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脑中风是世界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目前常用动物模型来研究脑中风。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性脑中风的三类动物模型,并指出缺血性脑中风动物模型的有关问题和发展前景。【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动物模型【中图分类号】R32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017-02 1.前言 脑中风是世界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疾病,在存活的病人中,它又有高致残率。脑中风一般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占所有脑中风的85%)和出血性脑中风(占所有脑中风的15%)。其中缺血性脑中风的定义是血流减少导致正常细胞的功能改变。大脑组织对局部缺血非常敏感,即使神经元的短时间缺血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许多的实验模型用来研究中风损伤,对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是在特定模型中测试各种不同处理对细胞应激和死亡的影响。三个主要的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是:(1)全脑缺血模型,(2)局灶性缺血模型,(3)体外研究模型。 2.全脑缺血中风模型 局灶性中风模型被认为是与人脑中风模型最接近的模型。然而,全脑缺血模型能模拟人的心搏停止和昏厥等临床症状[1]。从一个可逆的全脑缺血模型恢复的过程中,测量生理、生化和功能等方面的因素对于识别分子和细胞机制以及潜在的神经保护剂的药理作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全脑缺血模型可能与局灶性缺血模型一样有用。三种最常用的全脑缺血模型是:1、大鼠四血管阻塞(4-VO)或者低血压两血管阻塞(2-VO);2、沙鼠-2-VO;3、小鼠-2-VO。小鼠-2-VO模型是为了研究转基因老鼠而发明的,是一个常用的模型 [1]。另一种全脑缺血模型是通过颈部缚带,心搏停止,或者通过结扎或压紧所有的心脏动脉制造全脑缺血。在这种模型中血流量小于1%或者为0。由于该模型的高死亡率,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1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四血管阻塞(4-VO):该模型有许多优点,包括制造模型十分容易,可预测的缺血神经损伤的发病率高,惊厥的发病率低和不需要麻醉药。这个模型曾经并且仍然被广泛的用于寻找潜在的脑中风治疗药物。大鼠4-VO模型包括椎动脉永久结扎,以及两个颈动脉的临时结扎。 双血管阻塞(2-VO):这个模型在一般的麻醉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注射肌肉松弛剂。大量证据表明双侧劲总动脉的栓塞不能使大脑充分缺血,或者扰乱脑组织能量状态产生可检测到的细胞死亡[2]。因此为了产生缺血性脑损伤,在双侧颈动脉阻塞的同时还必须通过降低血压的方法来减少脑内血流量。降低血压通常用以下三种方法的一种来达到:(1)放血控制法,(2)注射外周血管扩张剂,(3)联合运用以上两种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并且使血压减少到50mmHg导致的损伤结果比4-VO更严重。海马、新皮质和纹状体中的血流量降到3~5%。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血流量只下降到对照组的15%左右[1]。 2.2 沙鼠的全脑缺血模型 这个模型通常只临时结扎颈总动脉而不降低其血压。因为沙鼠中没有脑后部的动脉连接,所以一般会产生严重的前脑缺血。局部的中枢神经系统血流的改变与大鼠模型中相似,皮层中的血流量约为控制组的1%,海马中的血流量约为控制组的4%。 2.3 小鼠的全脑缺血模型 小鼠的全脑缺血模型与大鼠2-VO模型相似。一些研究表明用2-VO或者低血压2-VO技术制作的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数量比较一致[3]。然而,由于通过后交通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多样性,要在CA1区得到一致的损伤并且同时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和实验成功率是困难的。一个模型结合了基底动脉和双侧颈总动脉栓塞——三血管栓塞。但在这个模型当中动物的存活率低,并且CA1区的损伤不一致。 3. 局部脑缺血模型 局部脑缺血模型与全脑缺血模型有两点不同。首先,即使是在损伤的中心区域,血流量总是比全脑缺血模型要高些。其次,从损伤中心区域到损伤的外周有一个明显的梯度,因此在这个区域的代谢条件是不同的。由于局部脑缺血模型的持续时间和异质性,它的损伤比全脑缺血模型更加复杂。同时,它也是类似人脑中风的情况,所以被广泛的研究。 局部脑缺血模型有两类:短暂局部脑缺血模型和永久局部脑缺血模型。在短暂局部脑缺血模型中,血管在堵塞三小时后被再灌注;然而,在永久局部脑缺血模型中,血管被堵塞的时间通常是一天或者几天。 3.1短暂中动脉栓塞 该模型中有两个主要的栓塞位点。在近体端,栓塞位点在靠近颈内动脉的分支处。目前广泛运用的栓塞方法是在颈动脉中插入一段尼龙线,经过中动脉的分支处,从而造成中动脉栓塞。 具体的流程如下:将大鼠的颈部正中切开后,分离左侧的颈外动脉和翼腭动脉并用丝线结扎。在颈内动脉分叉的周围栓塞颈总动脉,同时用小夹子夹住翼腭动脉,用丝线结扎颈总动脉。用一根尼龙线(0.20-0.22 mm,尖端磨钝) 插入颈外动脉。用丝线扎紧颈外动脉和尼龙线。在中动脉栓塞中,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检测血流量,栓塞时血流量应为栓塞前基线的20%。在一段栓塞时间之后抽出尼龙线,血液从颈内动脉流出再灌注。 3.2永久性中动脉栓塞 常用的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是栓塞中动脉的一个或者多个分支。简要步骤如下:把颞肌剥离开后,在靠近颧骨和鳞状骨结合2-3mm 处钻一个2-3mm深的孔。然后打开和剥离硬脑膜,使中动脉曝露。用一个钢钩通过显微操作仪把中动脉挑起并用电凝法使其栓塞。另外一个常用的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是用线结扎中动脉24小时以上。 3.3光化学诱导局部脑缺血模型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原发及转移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疾病,是肿瘤患者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偶发于电离辐射事故中。近年来。放射性脑损伤的确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肿瘤发病率、确诊率增加,综合治疗率也较前提高;(2)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各种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使肿瘤患者在生存率得到提高、生存期延长的同时,其生活质量也受到重视;(3)先进的影像诊断、检查手段的使用,使得脑部病灶的发现率升高、发现时间提早。据相关报道总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膜瘤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8%-50%;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9% -5%;低分化胶质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24%;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1年累计发生率为8%-20%。在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仅次于生存率评价放射治疗疗效的今天,该类放射性损伤愈来愈受到关注。 为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的放射治疗学、神经病学等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关注和认识,针对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决策,中国放射性脑损伤多学科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委会联合相关的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

讨论,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和临床证据,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诊疗相关原则达成共识。 一、放射性脑损伤分型分级和临床表现 (一)放射性脑损伤的定义 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后出现的脑部损伤,可以发生在电离辐射后的任何时间,以照射结束后6-47个月最为常见。从广义上来说,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后神经细胞和颅内血管受损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 理改变,可有影像学可见的脑部病灶。 (二)放射性脑损伤的分型 根据出现时间分为急性型、早迟发反应型、晚迟发反应型。 1. 急性型:急性型放射性脑损伤常为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中多器官损伤的一部分。症状常发生于放疗过程中或照射后数天至1个月,多数在照射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迅速进展至意识障碍、定向障碍、共济失调,部分可在数日内出现昏迷并死亡。 2. 早迟发反应型:该型常发生于照射后1-6个月,表现为嗜睡、恶心、

缺血性脑卒中的动物模型完整版

缺血性脑卒中的动物模 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想要进行一项基础研究,动物模型必不可少。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如火如荼,动物模型也多种多样,有哪些常用的动物模型,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就成了研究人员在选择模型时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缺血性卒中过程中,最终的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缺血的持续时间、缺血的严重程度、侧枝循环、系统的血压以及梗死产生的原因和位置。此外,年龄、性别和相对复杂的药物遗传背景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因为卒中是如此复杂的一个疾病,因而动物模型也往往只能覆盖其中个别方面的特点。 虽然中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但其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使得我们有机会用实验来模拟卒中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展,这也解释了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当血流量降至基线值的15-20%以下时,只要几分钟就会产生不可逆的脑损伤核心,并且迅速相周围发展。其周围的脑组织血流减少得相对较轻,所以此时神经功能缺失而组织结构却是完整的。但如果脑血流不能恢复,那么这些所谓的半暗带组织就会被纳入梗死核心区。 最常用的一种模型是啮齿动物的线拴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方法是将普通的血管内缝线或特制的线拴放入大脑中动脉开口处,从而达到阻塞血管造成血流量减少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开颅的手术,并且通过拔出线拴的方法还可以达到在特定时间再通血管的目的,虽然瞬间的血管开通与人体一般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去甚远,但与近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机械取栓治疗的病理过程不谋而合。因此,虽然在模型的制作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是目前最广受认可的一种脑卒中动物模型。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各种方式直接地闭塞血管,分为永久地闭塞血管(如凝断)和暂时闭塞血管(如结扎),但大多都需要开颅的手术操作。 使用内皮素-1(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可以诱导短暂的局灶性脑缺血,其产生的病灶可以分布于脑组织任何位置,常常被用于制作腔隙性梗死的模型制作。 光化学法是在系统给予荧光物质后,用可穿透颅骨的光线,激活特定脑区的荧光剂,从而达到局部梗死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做到高度的可重复性,并且病灶可以相当局限。但缺点是这种方法制作的模型缺乏缺血半暗带,因而不能很好地模拟某些病理生理变化。 另外还有血栓栓子模型和栓塞微球模型,这两种方式与实际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更为相近,但同时也有梗死位置变异性大,并且有不可预知的血管再通等问题。 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动物模型,但由于模式动物本身和人有诸多差异,在许多结构和功能上都不能完全模拟。随着对脑功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简单的动物模型将不适用于许多高级神经功能的研究。诸如卒中后认知功能损伤、神经精神症状、抑郁、睡眠呼吸暂停等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的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因为缺少有效的动物模型而受到阻碍。而这也将是卒中动物模型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1. Sommer, . Ischemic stroke: experimental models and reality. Acta Neuropathol133, 245-261 (2017).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2T11:03:53.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严沁陈晓品 [导读]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严沁陈晓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400016) 【摘要】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但相应潜在的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损伤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检测和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关键词】颅脑肿瘤放射性脑损伤临床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79-01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到放射治疗晚期由放射引起的脑损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流行病学及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受放射线照射后所产生的脑局限性损害称为放射性脑损伤,其发生率为0.5%-25.0%,它随照射剂量、体积和受照射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放射性脑损伤被分为急性、早迟发型和晚迟发型损伤[1]。急性反应指在放射治疗开始后几天或几周,或在治疗结束时出现的,短暂且大多可逆的症状。早迟发型反应在放射治疗开始后1到6个月发生。晚迟发型反应被认为是渐进的、不可逆的损伤,通常在高剂量(> 60 Gy)的照射6个月后才被观察到[2],但大多数出现在治疗后1-2年。 二、临床表现 放射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者若出现延髓性麻痹,常由脑干或低位颅神经损伤引起,最终将会发展为吞咽困难[3],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颞叶损伤,患者在记忆、语言、运动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的垂体受到放射性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延缓及内分泌功能障碍。近几年,越来越关注患者在接受脑部放疗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据报道,由局部或全脑照射引起的认知障碍,包括老年痴呆症,在长期存活(照射后> 6个月)的成年脑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4]。 三、治疗 由于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的具体机制不明,因而对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目前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高压氧及手术治疗。急性及早迟发型反应可应用类固醇治疗,有研究[5]发现,静脉脉冲式注射类固醇的治疗与传统的类固醇治疗相比有更高的临床反应率。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若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影像学提示广泛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可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已接受类固醇治疗仍有进展性占位效应的也需要外科切除病灶。高压氧治疗的方法是让患者在高于1个大气压力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使其氧分压达到一定浓度的气体疗法,它对很多种类型的晚期放射性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对放射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通过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进行细胞置换,或通过刺激内源性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增生或分化可以用来治疗放射性脑损伤,因为放射会去除海马的神经发生,改变神经功能,并引起神经炎症,而神经干细胞被植入海马,可以防止神经发生的减少,并可提高放射后的认知力[6]。 四、问题及展望 随着全身治疗和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颅脑肿瘤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改善,虽然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可以避免急性和早迟发型脑损伤,但在晚迟发型反应中由于大脑中的多种细胞类型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了后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Leyrer等[7]的研究表明,海马和颞叶接受的剂量,而非全脑接受的剂量,能预测随后的放疗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该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种神经解剖靶理论,即对某些脑结构选择性的损害可能是引起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根据其他实验也可推测,避开神经性区域的临床脑照射可以减少或者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随着放射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质子束放射治疗等技术,相信今后选择性地避免脑结构(如海马、颞叶等)损伤将成为可能。同时,虽然有报道显示目前早期的临床试验只能有限的调节放射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相信在未来,重视利用非侵入性检测能尽早的发现并且指导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Rahmathulla G et al.management cCerebral radiation necrosis: A review of the pathobiology, diagnosis and onsiderations[J].J Clin Neurosci, 2013, 20(4):485-502 [2] Robbins ME, Zhao W, Garcia-Espinosa MA, et al.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modul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J].Curr Drug Targets, 2010, 11(11):1413-1422 [3] Tang Y, Shen Q, Wang Y, et al.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dysphagia and trismus[[J].Strahlenther Onkol, 2011, 187(1):39-44 [4] Greene-Schloesser D, Robbins ME, Peiffer AM, et al.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A review[J]. Front Oncol,2012, 2:73 [5] Lam TC, Wong FC, Leung TW, 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174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temporal lobe necrosi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 82(1):e57-e65 [6] Greene-Schloesser D, Moore E, Robbins ME.Molecular Pathways : Radiation-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J].2013, 19(9):2294-2300 [7] Leyrer C.M., Peiffer A. M., Greene-Schloesser D. M., et al..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modeling of the brain: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of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of two CCOP trial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1, 81:S184-S185

放射性脑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6 - 综 述 Zongshu 《中国医学创新》第16卷 第23期(总第485期)2019年8月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16, No.23 August,2019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0678)①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广东 湛江 524002②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③广东医科大学通信作者:于新发放射性脑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黄东恒① 马彦凝② 于新发③ 【摘要】 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临床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患者采取的各种治疗方法虽然能缓解部分临床症状,但无法有效逆转脑损伤过程。近年来,随着对放射性脑损伤进一步地探索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及实验室中得到肯定的效果。本文就对改善放射性脑损伤的方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治疗; 治疗方法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HUANG Dongheng,MA Yanning,YU Xinf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3):166-169 【Abstract】 Radiation brain injury is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At present,the pathogenesis of radiation brain injury is not completely clear,all kinds of treatment methods can relieve some clinical symptoms,but can not effectively reverse the process of brain injury.In recent years,with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radiation brain injury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linical experience,more and more new therapeutic methods have gained positive results in clinical and laborator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thods of improving radiation brain injury. 【Key words】 Radiation brain injury; Radiotherapy; Treatment method First-author ’s address:Graduate Schoo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3.042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亦受到长时间的放射性照射,造成放射性脑损伤(radiation brain injury,RBI)。RBI 是放射治疗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损伤常常是不可逆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RBI 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损伤、免疫炎性反应、胶质细胞损伤等[1]。RBI 的发生及程度与放疗的剂量、照射体积范围、年龄、时间、身体状况等有关。放射性脑损伤未出现症状时可随诊观察,出现症状时对生活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多数采用高压氧、糖皮质激素、神经生长因子、贝伐单抗、手术等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可改善RBI 的新方法已在各项研究中得到肯定,为寻找放射性脑损伤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实验基础。本文就对已在临床上应用及在实验中 被证实可改善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1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RBI的方法 1.1 常规药物 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以快速缓解症状,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比单用糖皮质激素更佳[2],同时还常常联合甘露醇、浓钠脱水治疗。研究已阐明贝伐单抗可与放化疗协同工作,也能防止辐射坏死,甚至可能在恢复血脑屏障中发挥作用[3]。依达拉奉治疗RBI 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降低病灶体积[4]。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同样可有效缓解RBI 的症状,已成为临床上治疗RBI 的常用方法。COX-2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有放疗增敏作用并可减轻放射性损伤的程度[5-6]。尼麦角林等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细胞循环的药物亦可以改善RBI,值得临床应用推广[7]。 除了上述常用药物治疗RBI 外,国内一项研究发现抗分枝杆菌(AMT)可有效改善RBI 预后。从AMT 治疗取得的疗效推测,慢性分枝杆菌感染很可能在迟发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8],可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

放射性脑病

乐萌(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用于放射性脑病的探讨 背景: 放射性脑病( ra 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P) 是指脑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EP可在放射治疗脑瘤、颅外(鼻咽癌) 或白血病脑病等多种疾患时发生。REP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是放疗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病程为进展性,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常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被公认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的严重后遗症之一,一旦出现放射性脑损伤,有近1/3的患者会因此死亡。 一、临床分期与分型 REP 根据放射治疗后出现症状的潜伏期长短分为:急性期REP 、早期延迟型REP 、晚期延迟型REP。急性期REP 发生于放射治疗后数小时或数天至一个月内;早期延迟型REP发病在放射线照射后1 - 6 个月内;晚期延迟型REP 一般多在脑部放疗后6 个月至2 年内发生,个别患者潜伏期时间可在6年以上。 按照发病部位,放射性脑病的分型有,颞叶型、脑干型、小脑型及混合型。颞叶型多位于颞叶底部,可累及额叶后部及顶叶下部;脑干型病多以脑干为中心,偶向两端延伸,上至丘脑,下达颈髓上端。小脑型病灶以小脑半球为主,亦波及小脑蚓部或沿小脑脚至脑干周边;混合型指上述2型或2型以上同时发生。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1. 病因 实验证明REP的发生与放射源、单次剂量、总剂量的分割和总的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放射量越大,照射面积越广,越易发病。目前认为,常规分割照射:全脑TD5/ 5 5500cGY ,25%脑TD5/5 6500cGY ,超过此限值可能引发REP 。此外REP 发生尚与年龄、身体状况、血管硬化程度、多程放疗、机体免疫状况、个体差异、是否联合应用化疗等多因素有关。 2. 发病机理 REP 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定论,概括起来有三种学说。 ①、放射线直接损伤:放射线对神经组织的直接作用,可造成神经细胞脱髓鞘、变性甚至死亡。 ②、脑血管系统的继发损伤:放射线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渗出增加、变性、脱落,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起脑水肿,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导致退行性变,最终出现神经元坏死、液化。 血管损伤机制:放射线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增厚,管壁透明样变性,内皮增生并形成血管闭塞,放射后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内皮细胞凋亡使血脑屏障破坏,产生血管性脑水肿。血管损伤是时间依赖性的,它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逐渐加重。 ③、免疫损伤机制:放射线作用于神经细胞,使细胞蛋白或类脂质发生结构改变,具有了新的抗原性,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水肿,脱髓鞘或坏死。由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析,急性期REP 、早期延迟型REP 的发生可能与放射线直接损伤、免疫损伤关联更密切;对晚期延迟型REP 而言,血管因素可能是其发生的首要机制。 免疫反应学说:当星形胶质瘤细胞和小胶质瘤细胞受到放射性损伤时,会分泌一些细胞

放疗反应之三:放射性脑损伤

放疗反应之三: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性脑病(REP) 又称放射性脑损伤,由Fisher 等于1930 年首次报告,是一种行头颈部放射性治疗后产生的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低但预后很差。放射性脑损伤包括:脑水肿、表现为疲劳或嗜睡综合征的亚急性反应迟缓,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白质坏死。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单次高剂量照射,照射体积大,同步使用或之前应用神经毒性药物(如甲氨蝶呤),年轻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性疾病。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多争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学说。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损伤学说(主要是海马区和颞叶神经元的损伤)自由基损伤学说血管内皮损伤学说免疫损伤学说 急性不良反应系血脑屏障被破坏,导致脑白质细胞间隙内血管源性水肿。 亚急性延迟反应与少突胶质细胞的短暂脱髓鞘有关。 远期不良反应主要与小血管异常,脱髓鞘及最终坏死有关。目前研究热点:海马的保护海马是出生后神经发育的主要部位,是与人脑记忆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构,是学习记忆的结构基础,也是认知功能形成过程的关键环节。 海马结构是脑组织中对射线最敏感的区域,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有广泛的联系,接受来自视、听、触、痛等多种

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利用与大脑皮层形成多个神经环路,参与整合外界信息向中枢传导。研究证明对该区域的照射会减少细胞增殖及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海马神经发生的中断会导致记忆功能的减退甚至障碍,影响与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空间信息处理等功能,表现为认知功能异常。海马结构详解,有兴趣的仔细看,没兴趣的略过:海马结构(HF)位于颞叶内侧,侧脑室下角底部深面,为三层结构的古皮质,由海马、齿状回、下托和围绕胼胝体的海马残体组成,一般情况下将海马、齿状回和下托在结构和功能上视为一个整体,其中海马、齿状回为主要构成部分。海马也称海马本部或Ammon’s 角,位于侧脑室下角底部,在冠状面上呈C 字形,与齿状回相连共同形成S 形结构。海马表面覆有一层室管膜,膜深面的白质为海马槽,其纤维向后内方聚集,形成纵行的海马伞,与穹窿脚相续。 海马大体解剖又可分为三部分:①头部或前部,有2~3 个扩大呈隆凸状的海马趾;②海马体或中间部,即与侧副隆起相对应的宽度约为1cm 的一段组织;③尾部或后部,与侧腹三角相对应,逐渐变窄或消失于胼胝体下面。 齿状回为一条狭长的皮质带,因在内侧的游离面上有许多横沟,形如齿列,故得名。除内侧面外其皆被海马所包绕。下托是指位于海马旁回皮质和海马之间的过渡区域,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