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教学案3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教学案3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法教学案3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1.4.1 有理数的乘法(3)

1.7.2有理数的乘法 导学案

1.7.2有理数的乘法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2、能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3、要掌握乘法分配律的逆用. 范围:自学课本P 38-P 40,完成练习. 二、预习要点 1、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积相等.即ab =____.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__________相乘,或者先把__________相乘,积相等,即(ab)c =_________. 3、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乘,再把_________.即a(b +c)=___________,有时也可以逆用:a·b+a·c=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 1、计算(-0.125)×15×(-8)×(-54)=[(-0.125)×(-8)]×[15×(-54)],这里运用了乘法的( ) A.结合律 B.交换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2、计算:)6 521(-×24=_______.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要点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其字母表达式. 探究要点2、例题: 例2、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4()12 14332)(2();11 8()411()36.0)(1(-?---?+ ?- .724)64()731()64)(3(?-+-?- 解:

例3、要制造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工件,但由于有加工误差,实际测量制得的工件的长、宽、高分别为5.99厘米、5.97厘米和6.0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比原来设计的大了还是小了?大了或小了多少立方厘米?精确到0.01立方厘米)? 分析: 解: 练一练: 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2()612331)(2();7 6()37()2.0)(1(-?+---?+?- 解: 二、随堂检测 1、54- ×(10-4 11+0.05)=-8+1-0.04这个运算应用的运算律是________. 2、191899×15=(100191-)×15=1 5001915-,这个运算应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D .分配律 3、利用运算律做较简便的计算,并用计算器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5)×8×(-7)×0.25; ).3 1(211158)125)(2(-???- 解:

华师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生:26米. 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完成算式的写法. 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二、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设计意图:通过对法则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3= . 2020-2021秋季(上学期)《数学》 b.-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3= .

学档 2020-2021秋季(上学期)《数学》 c.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2×(-3)= . d.(-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2)×(-3)= .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同号得 ;(-)×(+)=( ),异号得 ;(+)×(-)=( ),异号得 ;(-)×(-)=( ),同号得 ; b.积的绝对值等于 .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4)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 练习:教材课后练习第1、2题. 学生完成后,集中反馈,学生自主纠错. 三、讨论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有助于学 生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 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加法 同号 得正 取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 把绝对值相加 (-2)+(-3)=-5 异号 得负 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符号 绝对值相乘 (-2)×3=-6 (-2)+3=1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 绝对值 任何数 得零 得任何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计算100题(完整教资)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计算题练习(要求:认真、仔细、准确率高) 1、 111117(113)(2)92844?-+?- 2、(—3 15)÷(—16)÷(—2) 3、 –4 + 2 ×(-3) –6÷0.25 4、(—5)÷[1.85—(2—43 1)×7] 5、 18÷{1-[0.4+ (1-0.4)]×0.4 6、1÷( 61-31)×61 7、 –3-[4-(4-3.5×31)]×[-2+(-3) ] 8、 8+(-4 1)- 5- (- 0.25) 9、 99 × 26 10、 (3.5-7.75-4.25)÷1.1 11、13 611754136227231++-; 12、()5.5-+()2.3-()5.2---4.8 13、()8-)02.0()25(-?-? 14、(-371)÷(461-1221)÷(-2511)×(-143) 15、-11312×3152-11513×41312-3×(-11513) 16、41+3265+2131-- 17、()()4+×733×250)-(.- 18、=++-)3()12( 19、=-++)4()15( 20、=-+-)8()16( 21、=+++)24()23( 22、=+-132)102( 23、=+(-11)(-32) 24、=+-0)35( 25、=-+)85(78 26、)3()26()2()4()14(-+++-+-++ 27、)15()41()26()83(++-+++- 28、)2.0(3.1)9.0()7.0()8.1(-++-+++- 29、)326()434()313(41-+++-+ 30、=+--)15()14( 31、=---)16()14( 32、=--+)9()12( 33、=+-)17(12 34、=+-)52(0 35、=--)11(108 36、=+-)3.2(8.4 37、=--)2 1 3(2 38、)5()]7()4[(--+-- 39、]12)3[(3--- 40、)109(8-- 41、)106()53(--- 42、543210-+-+- 43、2.104.87.52.4+-+-

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一)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德育目标:使学生逐渐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学习重点: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理解倒数。 学习难点:乘法法则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课堂引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和零的乘法运算,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乘法情况, 此时应该怎样 进行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 。 二、自学教材 P28---30 : 1、自学教材28~2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为下列各式加上符号 (1)( + 2)X ( + 3)= 6 (2) (—2)X ( — 3)=, 6 ⑶ (__+_2 )X (__ — _3)=_ _6 ⑷ (__—_2 )X (_ + _3)=_ _6 观察发现 :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_____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______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的 绝对值的 2、(1)如果,蜗牛根本在原地不动,三分钟前它在哪? 列式: _0_ X (_ + _3)= __________ ⑵如果,蜗牛每分钟向左爬 2米,0分钟后它在哪? 列式:(_2)X _0__= 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并把 ________ 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_____ . (—7)X 4 _____ (—7)X 4 =—( _________ ) X 4=28 ______________ 所以(-5 )X( -3 ) =15 所以(一7)X 4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5 )X( -3 ).……( ......... ) (-5 )X( -3 ) =+( ) ..... ). 5X 3=15 -..…( ....... ) 7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 知识点整理

有理数的运算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有理数的运算和我们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很相似,运算规律也一样,不同的是有理数运算中有负数参与,所以相对要复杂一些,本节要多加练习。 二、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① 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4)、为了计算简便 ,往往会采取以下方法: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减法变加法;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注:有理数的减法实质就是把减法变加法。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2)、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是负数。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① 乘法的交换律:ab=ba; ②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③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①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②确定积的符号; ③运用乘法运算律和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

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篇一:有理数的乘法(1)导学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类比、归纳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记住有理数乘法法则,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学习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学习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导学过程【温故知新】计算:(1)0-6(2)(-18)+18 (3)9-(-21)(4)-30-(+8)-(-6)【新知导学】自学指导一: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28,2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3×3= 3×2=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3×1= 3×0= 3 × 0 =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3×(-1)= 3×(-2)=3×(-3)=0 × 3=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1)×3= (-2)×3= (-3)×3= (-3)×0 = 观察两个因数、积的符号(-3)×(-1)=(-3)×(-2)= (-3)× (-3) = 积的绝对值与两因数绝对值的积有什么关系?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得正,得负,并把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得。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请同学们仿照书中第30页例题,独立完成) (1)6×(—9)(2)(—4)×6(3)(—6)×(—1) (4)(—6)×0(5)1 5×5 归纳1:非0两数相乘,步骤是什么? 1、2、归纳2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观察例1(3)和以上计算(5))【巩固练习】(P30)练习13 自学指导二学以致用(仿照书中第30页例2,独立完成下面问题)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天盈利50元,一周后该商店盈利多少元?每天亏损70元,一个月盈利多少元?(一月按30天计)【巩固练习】(P30)练习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哪些知识?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得正,得负,并把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得。 2、非0两数相乘,步骤是先确定,再把相乘。3、倒数定义是【课后作业】一、必做题:(P37)1,3 二、选做题:(P37)2 当堂达标检测题一、基础题 1、计算 (-8) ×(-3) (-25) × 1 5 0×(-2008) 38 ×( ? 2 2 3 ) 2、若ab 0, 则必有() A a 0,b 0B a 0,b 0 C a 0,b 0 D 同号 3、若ab=0, 则必有() A a=b=0 B a=0 C a,b中至少一个为0 D a,b中至多一个为0 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也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表示; (2)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3)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距离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即AB的中点,点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 (2);5;9 (3);或1 【解析】【解答】解:(2)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5,所以,两点间的距离是 . 故答案为9. ( 3 )如图,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是0,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得点表示的数是 . 到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3= 或-2+3=1. 故答案为,或1. 【分析】(1)由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原点的位置。 (2)先再数轴上标出数,可得到点M和点N表示的数,再求出点M,N之间的距离。(3)利用数轴上点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可得到点C表示的数,与点C距离3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为-2±3,计算可求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 如图,在数轴上的点A表示,点B表示5,若有两只电子蜗牛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保持匀速运动,甲的平均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乙的平均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请问: (1)两只蜗牛相向而行,经过________秒相遇,此时对应点上的数是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计算100题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计算题练习(要求:认真、仔细、准确率高) 1、 111117(113)(2)92844?-+?- 2、(—3 1 5)÷(—16)÷(—2) 3、 –4 + 2 ×(-3) –6÷0.25 4、(—5)÷[1.85—(2—4 3 1)×7] 5、 18÷{1-[0.4+ (1-0.4)]×0.4 6、1÷( 61-31)×6 1 7、 –3-[4-(4-3.5×31)]×[-2+(-3) ] 8、 8+(-41 )- 5- (- 0.25) 9、 99 × 26 10、 (3.5-7.75-4.25)÷1.1 11、13 6 11754136227231++-; 12、()5.5-+()2.3-()5.2---4.8 13、()8-)02.0()25(-?-? 14、(-371)÷(461 -122 1)÷(-2511)×(-14 3) 15、-11312×3152-11513×41312-3×(-115 13 ) 16、41+3265+2131-- 17、()()4+×73 3×250)-(.- 18、=++-)3()12( 19、=-++)4()15( 20、=-+-)8()16( 21、=+++)24()23( 22、=+-132)102( 23、=+(-11)(-32) 24、=+-0)35( 25、=-+)85(78 26、)3()26()2()4()14(-+++-+-++ 27、)15()41()26()83(++-+++- 28、)2.0(3.1)9.0()7.0()8.1(-++-+++- 29、)326()434()313(41-+++-+ 30、=+--)15()14( 31、=---)16()14( 32、=--+)9()12( 33、=+-)17(12 34、=+-)52(0 35、=--)11(108

有理数乘法学案3

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 1、要熟记有理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律,包络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学习难点】有理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1分钟):本节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律 自主学习(7分钟)(自学课本32页至33页的内容) 1、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计算:(-81)×(-5) ×(-4) ( 9/2-1/3 ) ×6 反馈交流(各组出代表回答以上问题)(3分钟) 合作探究(10分钟) 1、2×(-6)= ; (-6) ×2= ; 2×(-6)与(-6) ×2的结果是否相同? 一般地,在有理数的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乘法交换律: 2、[3×(-2)]×(-5)= × = ; 3×[(-2)×(-5)]= × = ; [3×(-2)]×(-5)与3×[(-2)×(-5)] 的结果是否相同? 由此得出(乘法结合律内容) 数学表达式为: 3、(-5)×[3+(-2)] = × = ; (-5) ×3+(-5) ×(-2)= + = ; (-5)×[3+(-2)] 与(-5) ×3+(-5) ×(-2)的结果是否相同? 由此得出(乘法分配律内容) 数学表达式为: 4、计算下列各题 ①(-85)×(-25) ×(-4) ② ( 9/10 -1/15 ) ×30 ③(-7/8)×15×(-8/7 ) ④(-6/5)×(-2/3) +(-6/5)×(+17/3) 展示提升(学生板演)(10分钟) 教师精讲点拨(5分钟) 课堂小结,整理笔记(4分钟)当堂测试(4分钟) 1、6×(- 4)= (-3)×(- 7)= .(- 9)×9= . (-3099.9)×()=0.(6)(- 7)× =56. 2、①如果a>0,b>0,那么a·b________0.(8)如果a·b<0,那么a、b . ② (–3)×(–2)+(–3)×(–1)+(–3)×3=(–3)×[ ] 3.如果 a、b、c表示三个有理数,那么乘法的交换律可以写成___________,乘法的结合律可以写成___________,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写成___________. 4.如果- a<0,则a 0,如果≥0,则a 0,如果- ≥0,则 a 0. 5.如果a+b>0,a- b<0,ab<0,则a 0,b 0,|a| |b|.(填等号或不等号). 6.已知5个数的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有 7.- 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 8.(+5)× =- 5,(+6)×(- 1)= ,(- 1)× =2, (- 4)×(- 1)= ,观察上面式子可以得到:任何数与(- 1)相乘的积都等于这个数的 . 9.联欢会上,小红按照4个红气球、3个黄气球、2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会场,第52个气球的颜色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 计算题 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计算题专项练习1、计算:; 2、计算:(﹣12)+(﹣13)﹣(﹣14)﹣15+16 3、计算: 4、计算:7-(-4)+( -5) 5、计算:. 6、计算:(﹣3)+7+8+(﹣9). 7、计算:7-(-3)+(-5)-|-8| 8、计算:23﹣37+3﹣52 9、计算:0.35+(﹣0.6)+0.25+(﹣5.4)

10、计算: 11、计算: 12、计算: 13、计算: 14、计算:(﹣7)×(﹣5)﹣90÷(﹣15); 15、计算:-8 - |+4| - 3×(-5) -(-1) 16、计算:(-3)×(-4)×(-5)+(-5)×(-7); 17、计算:(﹣12)÷4×(﹣6)÷2

18、计算:23﹣6×(﹣3)+2×(﹣4) 19、计算:(﹣5)×6+(﹣125)÷(﹣5); 20、计算:|-2|-(-3)×(-15); 21、计算: 22、计算: 23、计算: 24、计算:

25、计算: 26、计算: 27、计算:. 28、计算:÷; 29、计算:

30、计算: 参考答案 1、-3; 2、-10; 3、8; 4、6; 5、-1; 6、3; 7、—3; 8、﹣63; 9、﹣5.4. 10、; 11、-12; 12、1; 13、-20; 14、41; 15、4; 16、-25; 17、9; 18、33; 19、﹣5; 20、-43.  21、-6; 22、; 23、2.6; 24、-; 81 625、-31; 26、16; 27、-1; 28、13; 29、18. 30、-41;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汇总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是由数学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吧!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4.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5.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 二、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三、难点 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2.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3.有理数: (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4.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等价于a+b=0等价于a、b互为相反数。 6.绝对值: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三 )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2021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2 (全国通用版)

版) 的乘法导学案2 (全国通用版)【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检测案 1.选择 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C. 0×(-2)(-3) D.(-7)-(-15)

版)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2)×(-3)=6 B. 1 (6)3 2 ?? -?-=- ? ?? C.(-5)×(-2)×(-4)=-40 D.(-3)×(-2)×(-4)=-24 4、计算:(1)、—5×8×(—7)×(—0.25);(2)、 5812 ()() 121523 -???-; (3) 5832 (1)()()0(1) 41523 -?-???-??- (4)、 111111 111111 234567????????????-?-?-?---?- ? ? ? ? ? ????????????? ;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吧 斗 Assistant teacher 为 梦 想 奋

2.1有理数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猛虎队和蛟龙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豆豆所在的猛虎队踢进4个球,失3个球,你能用数学的方式帮助豆豆表示他们队的进失球情况吗?学了有理数的有关知识后,问题不难解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一】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某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 A.0m B.0.5m C.-0.8m D.-0.5m 解析:由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故选D. 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另外通常把“零上、上升、前进、收入、运进、增产”等规定为正,与它们意义相反的量表示为负. 【类型二】用正、负数表示误差的范围 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部门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问抽查的产品是否合格? 解析:+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mL,-30mL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mL.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 解:“500±30(mL)”表示470~530(mL)是合格范围,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都在合格范围内,故抽查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类型一】有理数的分类 把下列各数填到相应的大括号里.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授课人:张光柱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理数乘法分类及法则的合理性。 2.在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3.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对正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负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发现法和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问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举几个例子吗?(预设学生可

能举例:在某点的东边50米,西边80米,或上升50米,下降80米等,但以某时刻为基础,与时间有关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可能想不到,需要教师引导。例某时刻5分钟前,5分钟后。)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及正负数可理解成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推导有理数乘法法则打下基础。 问题2:小学已经学过正数与正数的乘法、正数与零的乘法,哪引入负数之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几种情况?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展示交流。) 教师的引导学生从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的角度去考虑,点拨学生的展示情况,最后得出结论。(1)正数乘以正数;(2)正数乘以负数;(3)负数乘以正数;(4)负数乘以负数;(5)零乘以一个数;(6)一个数乘以零。 设计意图:数按正数、零、负数进行分类,体现分类的合理性,并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有利于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如图1)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上的点O。规定:区分方向与时间,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l O

1.4.1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

课题:有理数的乘法(1)课型:新授课主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 二、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做出示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它们的规律. 例1 (1)(+5)×(+3)=_______;(2)(+5)×(-3)=________ (3)(-5)×(+3)=________;(4)(-5)×(-3)=________ 例2 (1)(+6)×(+4)=________;(2)(+6)×(-4)=________ (3)(-6)×(+4)=________;(4)(-6)×(-4)=________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想一想你们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计算、讨论 总结一正一负的两个数的乘积为负;两正或两负的乘积是正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想一想两数相乘,积的绝对值是怎么得到的呢? 学生:是两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引导此结论能否用现实来验证呢?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36页,讨论协作完成问题的解释. 探究交流阅读课本,小组讨论、总结. 小结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0没有倒数.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判断题 (1)两数相乘,若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2)两数相乘,若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数异号.() (3)两个数的积为0,则两个数都是0.() (4)互为相反的数之积一定是负数.() (5)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例2 填空题:(1)(-1 1 4)×(- 4 5)(2)(+3)×(-2) (3)0×(-4)(4)1 2 3×(-1 1 5)(5)(-15)×(- 1 3) (6)-│-3│×(-2) 例3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某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5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5=-30,即下降了30℃. (四)夯实基础,拓展升华 1.填空题 (1)若ab>0,则表示a、b的关系是.若ab=0,则表示a、b的关系是.若ab<0,则表示a、b的关系是. (2)(-2)×(-3)= ,(- 2 3)·(-1 1 2)= ,2001×(-2002)×2003×(-2004)×0= . 2.选择题 (1)若ab>0,则必有() A.a>0,b>0 B.a<0,b<0 C.a>0,b<0 C.同号 (2)若ab=0,则必有() A.a=b=0 B.a=0 C.a、b中至少有一个为0 D.a、b中最多有一个为0 (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积() A.符号必为正B.符号必为负C.一定不大于0 D.定大于0 (4)有奇数个负因数相乘,其积为(B) A.正B.负C.非正数D.非负数 3.计算题 (1)(-3 1 2)×(-4)(2)(-2)×(-3)×(-5) (3)(-7 2 3)×3×(- 1 23)(4)(-9.89)×(-6.2)×(-26)×(-30)×0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 一、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强调:带正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二、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正方向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负方向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和为0,即: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3)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得到了这个数的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 (4)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 猜测的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三、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四、教学时数: 1 五、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问题:如图 1.4-1,一只蜗牛沿直线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是L 上的点O,求:(1)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 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2)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 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3)若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4)若 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 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规定:向左 为负,向右为正,同样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学生回答:( 1) 3 分钟后蜗牛应在 O 点的右边 6cm 处。可以表示为: (+2) ×(+ 3)=+ 6 (2) 3分钟后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 ×(+ 3)=- 6 (3) 3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 2) ×(-3)=- 6 (4) 3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右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 ×(-3)=+ 6 : 请学生观察下列式子 (1)(+2)×(+3)=+6 (2)(-2) ×(+3) =-6 (3)(+2) ×(-3) =-6 (4)(-2) ×(-3) =+6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总结填空: 正乘乘正数积为正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问题:当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学生回答:积为0 师生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注意: 1、上面的法则是对于只有两个因子相乘而言的。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 积的符号,个因子相乘而言的。 2、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

初一数学100道有理数计算题

初一数学100道有理数计算题 1、 111117(113)(2)92844 ?-+?- 2、4 19932(4)(1416)41313??--?-÷-???? 3、 33221121(5533)22??????--÷+?+?? ? ????????? 4、2335(2)(10.8)114??---+-?÷--???? 5、(—3 15)÷(—16)÷(—2) 6、 –4 + 2 ×(-3) –6÷ 7、(—5)÷[—(2—4 31)×7] 8、 18÷{1-[+ ]× 9、1÷( 61-31)×6 1 10、 –3-[4-×3 1)]×[-2+(-3) ] 11、 8+(-4 1)- 5- (- 12、 99 × 26 13、 14、|])21((|31)322(|)2(41[|)116(2152 3---÷-?-+---- 15、13 611754136227231++-;

16、2001 2002200336353?+?- 17、()5.5-+()2.3-()5.2--- 18、()8-)02.0()25(-?-? 19、2 1+()23-??? ??-?21 20、81)4(2833--÷- 21、100()()222---÷?? ? ??-÷32 22、(-371)÷(461-122 1)÷(-2511)×(-143) 23、(-2)14×(-3)15×(-6 1 )14 24、-42+5×(-4)2-(-1)51 ×(-61)+(-22 1)÷(-241) 25、-11312×3152-11513×41312-3×(-11513) 26、4 1+3265+2131-- 27、()()4+×7 33×250)-(.- 28、=++-)3()12( 29、=-++)4()15( 30、=-+-)8()16( 31、=+++)24()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新编知识点例题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新编知识点例题习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习题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偶数 练习:电梯上升到四楼记为+4,下降到负二楼记为 二.有理数 能够写成分数的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三.数轴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为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向下)为正反向 四.相反数 2的相反数为—2,—2的相反数为2 五.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当a是正数(大于0)时,|a|=a (2)当a是负数(小于0)时,|a|=﹣a (3)当a=0时, |a|=0 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绝对值 —8 5 0 2.(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练习: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1)—8和—5 (2)和|—2.15| 六.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位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个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得数为这个数 计算:①—8+(—10)= ②—+7= 2.(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位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练习:计算:16+(—8)+24+(—12) 七.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计算:①—3—(—13)②0—(—4)③—(—) 一.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