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市xx县xx镇英德村委会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2017.05.25)

xx县xx镇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实施方案

(报批稿)

xx县xx镇人民政府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2017年06月

项目编制单位及人员

项目名称:xx县xx镇英德村委会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编制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张旭东

项目负责人:杨安平

参加人员:张旭东(环境工程师、注册高级绿色建筑工程师)

张艳唐(造价工程师)

余良谋(教授)

李晓静(工程师)

杨锦峰(助理工程师)

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乙130********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53006708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主管部门及项目地点 (1)

1.2项目提出背景 (1)

1.3设计的依据 (2)

1.3.1法律依据 (2)

1.3.2标准规范 (3)

1.3.3政策依据 (3)

1.3.4相关资料 (4)

1.4设计原则 (5)

1.5编制范围 (5)

1.6项目重要性及必要性 (5)

1.7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6)

1.8项目目标 (7)

1.8.1工程目标 (8)

1.8.2污染物削减目标 (8)

1.9项目主要技术经济参数 (8)

1.10主要结论 (8)

1.10.1工程内容及规模 (9)

1.10.2项目效益 (9)

1.10.3投资概算 (9)

1.10.4实施计划 (9)

2 项目区域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10)

2.1项目区地理位置 (10)

2.2自然环境概况 (10)

2.2.1水文水系 (10)

2.2.2气象气候 (10)

2.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

2.3.2人口及民族状况 (11)

2.3.3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11)

2.3.4xx镇概况 (12)

2.4项目区范围确定分析 (12)

2.4.1项目区村庄基本情况 (12)

2.4.2项目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4)

2.4.3项目区范围确定 (14)

2.5项目区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14)

2.5.1项目区环境现状 (14)

2.5.2项目区饮用水现状 (16)

2.5.3历史遗留工矿污染现状 (16)

2.5.4项目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7)

2.6主要污染源核算及分析评价 (17)

2.6.1主要污染源核算 (17)

2.6.2总污染负荷产生量 (19)

2.6.3总污染负荷特征及评价 (20)

3工程总体设计思路 (22)

3.1指导思想 (22)

3.2建设目标 (22)

3.3目标与指标比较 (23)

3.4总体技术方案 (23)

4工程方案论证 (26)

4.1污水收集方案 (26)

4.1.1污水收集体制比选 (26)

4. 1.2排水系统材料选择 (27)

4.2污水处理工程 (27)

4.2.1污水产生量预测 (27)

4.2.2污水处理规模确定 (29)

4.2.4污水处理工艺论证 (30)

4.2. 5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 (33)

4.3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 (33)

4.3.1技术选取原则 (33)

4.3.2垃圾产生量预测 (34)

4.3.3生活垃圾清运模式 (34)

4.3.4垃圾收集清运体系 (35)

4.4畜禽粪便治理工程 (36)

4.4.1畜禽粪便利用方案 (36)

4.4.2畜禽粪便处理方案确定 (37)

5工程方案设计 (38)

5.1村落污水收集工程 (38)

5.1.1污水收集系统设计 (38)

5.1.2污水收集系统主要参数 (39)

5.1.3污水收集系统工程量 (40)

5.2污水处理工程 (40)

5.2.1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条件分析 (40)

5.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 (40)

5.2.3污水处理主要工程量 (43)

5.3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 (43)

5.3.1生活垃圾收集工程 (43)

5.3.2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 (44)

5.3.3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系统工程量 (44)

5.4畜禽粪便治理工程 (45)

5.5工程建设用地 (45)

5.5.1工程占地征用依据 (45)

5.5.2工程用地及土地现状 (45)

5.6工程量统计 (45)

6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 (47)

6.1项目组织管理 (47)

6.1.1组织机构 (47)

6.2施工管理 (47)

6.3项目运行管理 (47)

6.3.1主要管理内容 (47)

6.3.2 运行期管理措施 (50)

6.4实施计划与实施重点 (52)

6.4.1 工程进度安排 (52)

6.4.2实施重点 (53)

6.5项目监测 (53)

6.6项目验收 (53)

6.7风险分析 (53)

7项目招投标 (55)

7.1招标依据 (55)

7.2招标组织原则 (55)

7.3项目的招标 (55)

8环境保护与安全施工 (57)

8.1环境保护 (57)

8.1.1工程施工期间环境保护 (57)

8.1.2工程建成后的环境保护 (58)

8.2安全施工及卫生 (58)

8.2.1安全施工 (58)

8.2.2安全卫生 (59)

9节能 (60)

9.1依据 (60)

9.2设计原则 (60)

9.3项目设计工艺节能方案 (61)

9.3.2垃圾收集清运设施 (61)

9.4项目建设节能方案 (61)

9.4.1项目施工期节能方案 (61)

9.4.2项目运行期节能方案 (62)

9.5运行能耗分析 (62)

9.5.1能源分类 (62)

9.5.2项目运行过程能耗分析 (62)

10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 (63)

10.1工程投资 (63)

10.1.1 编制依据 (63)

10.1.2 其他费用说明 (64)

10.1.3 项目投资概算 (64)

10.2运行成本核算 (68)

10.3资金筹措 (68)

11效益分析 (70)

11.1环境效益 (70)

11.2社会效益 (70)

11.3经济效益 (71)

12结论与建议 (72)

12.1结论 (72)

12.1.1可行性分析 (72)

12.1.2工程效益及意义 (72)

12.1.3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73)

12.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73)

12.2建议 (74)

13附件 (75)

附件1村民公约

附件3项目概算书

附件4图件及设计图纸附图4.1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4.2项目水系图

附图4.3工程设计图

1总论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主管部门及项目地点

项目名称:xx县xx镇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实施单位:xx县xx镇人民政府

监督部门:xx县环境保护局

主管部门:xx县人民政府

项目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县xx镇英德村,具体地点见项目区域位置图。1.2项目提出背景

2010年以来,财政部、环保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和李克强副总理关于“适当加大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连片整治”的精神,启动了全国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作。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农村和农业将首次纳入污染物约束减排的范围,为此环保部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该意见还指出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使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基本解决。

xx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的整治,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提出了优先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重点控制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质量四方面的要求。项目的建设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不仅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要任务,指明了我国未来城市的蓝图以及措施。中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体现了对传统“乡愁”文化的保护。为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显重要和迫切,只有将古村落完好地进行保护,将村落文化延续下去,“乡愁”才能被留住。

英德村建筑主要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为“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的合院

式,传统建筑文化鲜明。

英德村历史文化悠久,是马帮文化形成的村落,历史上是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茶马古道从英德村外穿过:向北经过景东,南涧、巍山后直达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大理;向西经过云县,耿马直通缅甸;向南可到达普洱,西双版纳等茶叶生产区。村庄东部至今留了千百年的青石板铺设的茶马古道,传承着古朴的古村落韵味,另外还有百年古树,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英德村非物质文化如三跺脚、石雕艺术虽然未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具有非常强烈的地方民俗特性。

英德村目前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加强保护村庄风貌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将英德村建设成为以民族风情体验、茶马文化感受、田园风光游赏为主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英德村整个村落群山环绕,周边山地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75%以上。村寨农舍建筑呈带状组团式分布,建筑依山就势顺应等高线呈台地式布局,村庄周边是一台一台错落有致阡陌纵横的稻田,山涧溪流从村子东部流过,后山河、田心河,两条溪流在村间交汇,东向南流去,汇入澜沧江。

英德村属xx县xx镇所辖,位于xx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部,距xx镇政府9公里、距英德村委会1公里,临近勐振公路,准入性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好。

为有效保护传统村落,受xx县xx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单位通过对项目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资料的收集和调研,结合英德村现状条件,完成了此次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该方案明确提出了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方案,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改善传统村落现有环境面貌及人居环境。为政府领导决策、工程设计及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上报有关部门审批、立项,争取资金支持。

1.3设计的依据

1.3.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20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2月)

(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5月8日起实施)

1.3.2标准规范

(1)《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2)《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环发【2006】192号

(3)《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环发【2006】151号

(4)《xx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 168-2013)

(5)《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6)《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2010年2月8日实施)(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

(12)《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1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7)《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18)《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3.3政策依据

(1)《xx县xx镇英德村委会英德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普洱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划》

(3)《普洱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4)《七彩xx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 29号);

(6)《关于深化“以奖促治”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

59号)

(7)《关于印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0] 136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 132号)

(9)《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0]62号)

(10)《关于印发<“问题村”环境治理应对机制与程序>的通知》(环办函[2010] 44号)

(11)《关于发布<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 20号)(12)《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0] 16号)

(1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 11号)

(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 63号)

(15)《xx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

(16)《云环规财〔2012〕35号xx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建立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的通知》

(17)《普洱市财政局普洱市环境保护局普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下达2015年中央财政农村节能减排资金(第二批)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的通知》(普财建[2015] 146号)

(18)《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

1.3.4相关资料

(1)《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

(2)《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造与投资指南》

(5)《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投资指南》

(6)xx县xx镇英德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7)xx县xx镇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8)xx县xx镇英德村现场调查相关数据资料

1.4设计原则

(1)坚持污染防治、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有效净化污水及收集生活垃圾。

(2)经济性原则。节减建设成本,降低运行费用。针对污水特点和场地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路线和规模。对现状沟渠进行改造,新建截污沟或排污管等,使村落内排水形成系统,提出适合当地固废收集处置的方案。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村落污染总体呈现面源污染的特征,根据该村落的地域污染特征及地理、地形条件等,选取符合该村落的工艺及管理措施,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

(4)体现注重实效,农民受益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证农民得到实惠。

(5)持续原则。项目建成后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地要建立并逐步完善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环境效益,通过示范教育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治污、村落环境整治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环境效益,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5编制范围

根据现场调查及业主委托,特选xx县xx镇英德村委会英德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本方案按照国家“以奖促治”政策的要求,优先治理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问题突出的村庄。

根据项目的特殊性,本项目主要对xx镇英德村委会英德村传统村落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总受益人口206户,660人,村落污水全收集,生活垃圾全收集清运。针对英德村分析并提出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和具体工程措施,具体包括以下3方面整治内容:

(1)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2)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

(3)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工程。

1.6项目重要性及必要性

英德村历史文化悠久,是马帮文化形成的村落,历史上是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

点,茶马古道从英德村外穿过:向北经过景东,南涧、巍山后直达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大理;向西经过云县,耿马直通缅甸;向南可到达普洱,西双版纳等茶叶生产区。村庄东部至今留了千百年的青石板铺设的茶马古道,传承着古朴的古村落韵味,另外还有百年古树,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英德村目前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挖掘民族文化,加强保护村庄风貌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将英德村建设成为以民族风情体验、茶马文化感受、田园风光游赏为主的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目前在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并依托茶马古道形成旅游观光带,主要分为古村落旅游区、田园风光游览区、村庄发展建设区及农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区,结合旅游发展,沿村内主要道路和村内特色民居形成人文景观节点,因此建设一个整洁、绿化、亮化、净化的村落环境尤为重要。

英德村整个村落群山环绕,周边山地植被丰茂,山涧溪流从村子东部流过,后山河、田心河,两条溪流在村间交汇,东向南流去,汇入澜沧江。项目实施对保护澜沧江水环境质量、改善英德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的地区,有部分垃圾收集设施,但存在损毁,且还严重缺乏,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卫生状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排水排污系统缺乏,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卫生隐患问题严重。为村庄内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影响村庄及周边环境。因此,实施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综上所述,为减少村庄内居民日常生活、旅游等产生的污染,为削减进入勐统河流域的污染负荷,有效减少对勐统河的污染;通过工程措施,不仅能改善当地村民人居生态环境及村容村貌,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保护勐统河水质,最终使项目区相关村组的经济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所接受的限度内获得较快的发展。同时,英德村在历史上是xx“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路,但至今仍保留着千百年的青石板铺设的茶马古道,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日和民族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借着党中央、省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契机,为了更好的保护英德村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化、建筑及古村落形态,为了加强村庄的保护和建设,本项目实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7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饮用水安全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

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环保总局等部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08】83号)、《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0】62号)等文件的精神,为全面推进xx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本着环境污染从源头控制的原则来实施本项目。主要目的及意义如下:

(1)针对勐统河周边村庄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针对村落污水、生活垃圾),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削减入河的污染物负荷,从而保护河流的水质。

(2)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村落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完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村内生活垃圾收集与清运工程等措施,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从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进而促进各项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加强工程管理,探索管理模式,按可持续发展思路建设环境文化,保障工程的自然稳定和长期存在,实现工程运行的最佳效率,真正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4)从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着力解决好环境管理能力建设问题,突出农村环境污染重点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水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

(5)本着以自然特色的生态景观建设为主,改善村落的村容村貌,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遏制水质污染的趋势,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也为流域内其他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6)建立一套从县(市)到乡镇,再到村组的环保宣传教育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的问题,提高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保护人居环境。

(7)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大规模消失、衰败,保护传统村落及村落文化意义重大而且紧迫。保护传统村落和村落文化,就是保护中国乡土文化、农耕文明、农民的乡土田园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就是通过通过对传统村落整治和古村落保护、自然村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区片联创等实践创新模式,从而达到保护传统村落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7)为保护及发展茶马古道文化和当地旅游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旅游发展,强化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1.8项目目标

1.8.1工程目标

本项目为农村环保项目,重点解决村落突出环境问题,根据对项目区进行调查,主要对项目区进行生活垃圾的整治,另外对村庄进行污水收集处理以及畜禽粪便工程治理。因此本项目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为100%,根据项目特殊性,村落污水综合处理率不低于60%、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

1.8.2污染物削减目标

通过该工程项目实施,预计项目区每年污染物的削减总量为COD9.41t、TN1.40t、TP0.18t、NH3-N0.39t。

1.9项目主要技术经济参数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参数见表1.9-1。

表1.9-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工程量单位建设投资(万元)备注(元)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137.40

1.1 污水收集119.90

337.98元1.1.1 污水收集管(DN400)新建1379 m 46.61

283.87元1.1.2 污水收集管(DN300)新建1273 m 36.14

106.27元1.1.3 污水出户管(DN110)新建1819 m 19.33

291.71元1.1.4 户内集水井206 座 6.01

1817.22元1.1.5 检查井φ70065 座11.81

1.2 污水处理17.50

1.2.1 60m3/d氧化塘+表流湿地 1 套17.50 175003.09元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13.18

2.1 垃圾收集 2.62

7000.00元2.1.1 垃圾斗 2 座 1.40

21.14元2.1.2 垃圾分类桶412 个0.87

1760.38元2.1.3 清扫工具 2 套0.35

2.2 垃圾清运10.55

2.2.1 垃圾清运车 1 辆10.55 105549.60元

150.57

3 直接工程费

4 总投资178.01

1.10.1工程内容及规模

1、村落污水收集工程:

新建DN400污水收集管1379m、DN300污水收集管沟1273m、新建DN110PE污水出户管1819m、户内集水井206座,新建检查井(φ700)65座。

2、村落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60m3/d氧化塘+表流湿地系统1套。

3、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配置垃圾斗(3m3)2座,垃圾分类桶412个、垃圾清扫工具(含人力三轮车1辆、铁锹1把、扫帚2把)2套,垃圾清运车1辆。

1.10.2项目效益

项目实施后,效益主要表现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环境效益显著,通过对项目区村庄村落污水的收集处理、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置,以及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每年可以削减勐统河流域入河负荷为:COD9.41t、TN1.40t、TP0.18t、NH3-N0.39t。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改善村落环境,提高村民健康水平,增强村民环境意识等。另外项目可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各项工程施工建成后可削减进入沟塘或勐统河流域的污染负荷,减轻污水、垃圾排放以及畜禽粪便所造成的污染危害,以及保护村庄环境,吸引外来游客,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环境效益。

1.10.3投资概算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178.01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用150.57万元(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137.40万元、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程13.18万元),其他费用18.96万元,预备费用8.48万元。一年运行管理费用1.26万元。

1.10.4实施计划

为更好的实施项目,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并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于实践中,本项目计划实施期限为1年。其中,前三个月(视项目进展情况)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编制、审批、工程设计、项目招投标等工作);第四个月开始实施建设;第十二个月投入试运行。

2 项目区域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项目区地理位置

xx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位于xx省西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隶属于普洱市,东靠新平,北接景东、双柏,东南与墨江、宁洱毗邻,南接景谷,西与临沧隔澜沧江相望。县城恩乐镇距省会昆明447公里,南距普洱行署驻地普洱市190余公里。

xx镇地处xx省中部偏西部、xx县西北部,无量山南麓、勐统河中上游两岸,位于东经100°01′—100°56′、北纬23°54′—24°08′之间,东与恩乐镇和景东县的者后乡交界,南与按板镇接壤,西与振太毗邻,北与里崴乡相连,是西部四乡镇交通、经济、文化的中心。镜内皆属澜沧江水系,河岸不高,勐统河中部河曲发育,河谷拓宽,形成xx坝子。

英德村属xx县xx镇所辖,位于xx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部,属于半山区。地处东经100°01′、北纬23°45′,海拔1200~1700米,平均海拔1240米。地处xx镇西边,距xx镇政府9公里。

项目区村落都位于xx县xx镇英德村。项目区域位置详见附图1。

2.2自然环境概况

2.2.1水文水系

xx县境内河流密布,但主要分红河、澜沧江两大流域。无量山东侧朝阳山支脉至黄草岭余脉为红河与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主要河流与山脉平等相间,基本自北向南。者干河、恩乐江属红河水系,由景东流经xx县东北方向的九甲、者东、三章田、和平、恩乐、古城六个乡,入墨江、宁洱汇入红河。西南方向的田坝乡三合、联合、民强三个村,按板镇联盟办事处油榨房社的水流入恩乐江,属红河水系。勐统河、振太河(景谷河)属澜沧江水系,流经xx县西北方向的里崴、xx、按板镇及振太四个乡,经过景谷县境流入澜沧江。按照《xx省xx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水资源条例》,者干河、恩乐河、勐统河、振太河水质保护标准不低于Ⅲ类,项目区主要河流是勐统河,村内后山河、田心河交错而过,最终汇入勐统河,项目区水系图见附图2。

2.2.2气象气候

项目区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1080m~2765m,年平均气温17.0℃,年平均降雨量在1260.30毫米,≥10℃积温6017.5~7219℃。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雨量多集中在6~8月份,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2%;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量占年雨

量的18%。年均日照时数为2291.2h,占可照时数的51.6%。全年多为偏东南风。

2.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1行政区划

2015年末,xx全县辖恩乐、按板、xx、振太、者东、九甲6个镇,田坝、古城、和平3个乡,109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20.43万人。

xx镇辖24个村民委员会,361个村民小组,11739户、43429人。英德村委会辖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1户,有乡村人口1198人。

2.3.2人口及民族状况

2015年,xx全县总人口20.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9万人,占总人口的10.23%;少数民族人口10.68万人,占总人口的52.3%;人口密度49.39人/平方千。

2.3.3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xx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亿元,其中:烤烟产业9896万元,畜牧产业8000万元,林产业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人均有粮食400公斤。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8亿元,贷款余额2.27亿元。实现生产总值(GDP)13.4亿元,增加1.73亿元,可比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9.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28.1%,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10.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亿元,同比增长4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03万元,同比增长3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亿元,同比增长19.2%。据初步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677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0元,同比增长9.2%。

英德村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5.8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98.39万元,畜牧业收入247.5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98头,肉牛145头,肉羊287头);林业收入33.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4.24万元,工资性收入5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1.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2.6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4人,在省内务工286人,到省外务工158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畜牧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5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82.09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蚕桑林业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畜牧业产业。

2.3.4xx镇概况

xx镇是xx县第一大镇,xx镇位于xx省中部偏西南、xx县西北部,无量山南麓、勐统河(澜沧江水系)中上游两岸。镇政府驻地勐统街,海拔1180米,距县城57公里,距省城(昆明)505公里。全镇国土面积869平方公里,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多;位于东经100°/01′—100°56′,北纬23°54′—24°08′之间,东与恩乐镇和景东县的者后乡交界,南与按板镇接壤,西与振太毗邻,北与里崴乡相连。是最大的粮蔗主产区,是一块神奇宝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全镇辖24个村民委员会361个村民小组11739户43429人,人口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39383人,占总人口的90.7%。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主要有汉、彝、回、哈尼、傈傈等民族。全镇以农业为主,主要有粮食、甘蔗、烤烟、畜牧、林产五大支柱产业。

2.4项目区范围确定分析

2.4.1项目区村庄基本情况

2.4.1.1基本情况

英德村委会隶属xx县xx镇,地处xx镇西北部,辖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371户、1198人。

英德村民委员会,属于半山区。距离镇9.00公里,国土面积21.36平方公里,海拔1240.00米,年平均气温17.80℃,年降水量1256.4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甘蔗、蚕桑、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2775.00亩,其中人均耕地2.39亩;有林地17611.00亩。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1户,有乡村人口1198人,其中

农业人口1198人,劳动力68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66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5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英德自然村位于xx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部,属于半山区。整个村寨农舍建筑呈带状组团分布,东连杨家村、西连田心村、北邻旱谷地、南靠勐镇公路。距离村委会1.00公里,距离镇9.00公里,村落占地面积133340平方米,国土面积19.9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260.3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甘蔗、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1201.00亩,其中人均耕地1.98亩;有林地8273.00亩。全村农户206户,有乡村人口660人,其中农业人口629人,劳动力36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18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