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民族学生汉语文良好的阅读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8579211.html,

要培养民族学生汉语文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刘福生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2期

从目前的民族中学汉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阅读教学抓得不够到位。回想起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对阅读做过深入细致的探究,一成不变的教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想教好汉语文课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首要位置,要教给学生怎样读书的办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明确读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老师只起引导领略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对阅读倾向加以引导。从中学生心理角度分析,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独立意识,对未知领域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社会具有关注意识、参与意识,极力想以一个成人的角色去走进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但由于社会实践不足,理性分析欠缺,无论对待社会问题和自身的问题,多从情感好恶出发,对美丑、美恶、真假等还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面临挫折或受到打击时,由于缺乏自制力和理性精神,往往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出现大起大伏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由于受自尊心的驱使,则决定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愿接受赞扬,不愿接受批评,只愿面对成绩,不敢正视缺点,甚至一时负气,会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针对这种心理特征,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采取扬长避短策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从基础入手,加以引导和纠正,特别对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来说,在语言、语调、词汇理解等方面要时时作点评,教师要做出示范。在教师不断的熏陶和疏导之下,使学生的阅读倾向逐渐由不规范向规范,由平庸向高雅转化。

检测是提高阅读水平的督促手段,在课堂上,经常出一些灵活性小题目时时对学生进行检测,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其深入自渎,养成习惯,提高效果的好办法。读了,懂了没有;懂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会不会运用,教师要时时注意这些方面坚持下去,使学生乐学、会学、善思、能用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师能否设计出随机应变的适应学生阅读心理的问题,是刺激学生主动求知,善思能用的关键。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教师的作用就是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入课文,并指点门径,教给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主动获得知识。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没有迫切的学习愿望、缺少旺盛的求知欲,是不能真正进入学习汉语文角色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内心态度决定着学习的质量,是积极寻求认真对待,不是消极应付,是兴味盎然地吸收,不是厌倦排斥,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研究学生,从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与能力基础出发,千方百计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只要调动起了学习的情趣,就能全神贯注地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就会顺理成章地形成学习汉语文的一些良好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