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

第23卷第3期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V o.l 23N o .32010年6月 Journa l of J i angx i F inance Co llege June .2010

作者简介:陆岷峰(1962-),男,江苏金湖人,工商管理博士,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

士生导师,江苏银行总行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张玉洁(1987-),女,安徽五河人,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

陆岷峰,张玉洁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在转移、化解、分散风险过程中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同其它金融工具一样,资产证券化同样会有很大的反作用。在华尔街金融风暴中资产证券化的放大传导效应则对这场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深度影响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充分认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及其特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发挥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效应,则是当前加强金融安全,发挥商业银行促进经济作用,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 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557(2010)03-0007-04

一、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特征(一)传导与放大性

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过程涉及发起人、商业银行、

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诸多方面利益关联者,过程较为复杂,一项资产证券化中任何一个环节或主体的不良影响,都可能波及到此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和所有牵涉到的主体。由于证券本身具有流动性和衍生功能,所以,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对风险具有传导和放大的特征。美国次贷危机是因为美国次级贷款质量不高的不良影响被资产证券化扩散并传播至全球金融市场,由此演变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二)信息不对称性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商业银行(或者由商业银行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商业银行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2]

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证券化资产与融资证券之间通过特定的环节被分隔开来,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对被证券化之前的资产的信息并不完全了解,也就是说对基础资产的质量并没有可靠的信息依据。美国的次级贷款本来从信用质量角度实际上属于垃

圾债券,但由于证券化这种分离基础资产与证券资产的特有功能,加上中介机构没有对基础资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投资者在无法掌握基础资产质量信息的前提下仅仅依赖中介机构的评估结论,所投资的证券风险程度不确定性当然很大。

(三)角色转换性

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角色主要是信用中介,是信贷资金筹集与提供者,但在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其角色转变为资产证券化的组织、承销和交

易者,即由信用中介转变为服务中介。[3]

作为信用中介时,商业银行会高度注重各项风险尤其是对各种资产的风险管理,会通过信息科技手段、人才优势等对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但当角色转变为服务中介时,商业银行则会更多的将精力放在服务职能上,相对忽略风险管理,最终可能加大商业银行这一类潜在风险程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状况(一)标的资产质量不高

从国际上资产证券化较成熟的国家来看,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种类较多,涉及到行业也很广泛,且一般都是优质资产,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如优质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信贷、汽车消费贷款等。[4]

从国内看,由于资产证券化运用范围十分狭窄,主要用于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以提高其资

本充足率,因此,这种被证券化了的基础资产显然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由于角色的转换,相对轻视对证券化资产的风险管理,放松对资产的风险评估和筛选,导致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质量不高。这对目前尚处于成长阶段的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太成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成本、交易成本过高。进行资产证券化之前,需要对标的资产的具体状况有较为准确的了解、评估,但是取得这类信息的成本往往过高,在资产证券化的实行过程中,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银行交易系统,因而使得交易成本也过高。过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会导致本来就对资产质量的关注较少的商业银行更不愿意花费大成本在资产的风险管理上,长久下去,蕴藏的风险会逐渐变大。二是缺乏合格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机构。客观、公正、透明的信用评级能够较为真实地度量资产池中各资产所蕴含的风险,因而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相当一部分信誉不佳,信用评级制度不够完善,其产生评级结果带有很大的不科学性,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投资者根据不准确的信息进行投资,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综合型人才较为缺乏

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综合性很强,涉及金融、评估、担保、财务等多个领域,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那种不仅掌握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关于会计、税收、法律等金融以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有专业型人才,但尚缺乏这类复合型人才,导致商业银行在实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有关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税收、法律等方面没有相应的人才作支持,而通过外聘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既增加经营成本,也不利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持续发展。

(四)监管体系不够完备

监管体系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的规范程度,当前监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监管主体较多,力量分散。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涉及到多个监管主体,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管局、国资委等,如此多的监管部门使得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更为复杂和困难。[3]复杂的监管程序和繁多的监管主体,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监管边界不清、责任不到位。如果某方面监管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监管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专门的法律制度或行政法规,对银行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组合要求、从业机构资格等没有严格规范,不利于资产证券化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银行资产证券化牵涉的监管主体繁多,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也不利于众多交易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确定,最终会影响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效果。[5]

三、完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对策

我国应进一步推动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发展,做好证券化工作的广泛推广,这样对降低融资成本,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提高银行资金周转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6]这方面认识较为一致,但就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对策上,却有不同的认识。有观点认为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证监会和银监会在审批核准时,应以风险收益权衡考虑,公平合理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整合优质资产,构建合理规模的银行信贷和企业专向资金证券化业务,切实地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改善金融结构,降低融资成本。[7]也有观点认为进行资产证券化要审慎选择证券化资产,科学构建资产池,建立完善法律体系,才能克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5]为了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中国银监会于近期发布了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以下简称 指引 )。 指引 规定,在将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从监管资本中扣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首先从需要扣减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中扣除专门针对该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所计提的准备,然后再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分别扣减已扣除该项准备后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50%。此外,商业银行应当从核心资本中全额扣减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出现的销售利得,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分别扣减已扣除销售利得后的增信拆息债券的50%。[8]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 指引 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监管资本计提,确保商业银行不论以何种方式参与资产证券化交易,都应按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济实质,审慎计提监管资本。[9] 指引 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盲目开展资产证券化,促进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

8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法律保障体系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必须以系统的法律体系为保障,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各交易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借鉴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较成熟国家的经验,为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形成提供帮助,如法国专门制订并通过了资产证券化法,为资产证券化提供运作基础。美国虽然没有专门颁布资产证券化法规,但是美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破产法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法 、 投资公司法 、 信托签约法 等。[10]我国首先要参考国外行之有效的关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认真分析,积极借鉴,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情况,组织有关部门拟定适合我国国情且较为完整的政策法规,这一政策法规要能够囊括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各参与主体的资格审定、权利与义务及其行为规范、交易市场的规则和管理、监管主体义务及相互间的协作关系、会计处理准则、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内容。通过制定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从而建立起高效、安全、规范的证券化交易体系[11]的法律体系。

(二)严格资产池中的证券化资产管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低质量的证券化资产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很大的潜在风险。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化市场中的标的资产质量并不高,所以在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构建资产池时,必须遵守审慎原则,一方面应根据资产证券化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证券化资产,如可以将债权债务关系清楚的逾期、呆滞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作为银行证券化的主要经营对象。另一方面要科学组合证券化资产。按照各交易主体的要求以及各证券化标的资产的规模、行业、质量,将市场上的各证券化资产进行分类后组合,以保证银行资产池及其资产的质量。[5]

(三)建立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强化信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尚缺乏质量水平较高、运作较为规范的关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体系,这势必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安全运行。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质量,第一要改善现有评级机构的质量。对于目前国内现存的一些存在问题的评级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等,政府应当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运作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以促进评级工作的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要设立高质量的信用评级机构。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引进国际上著名评级机构的先进信用评级技术和经验,设立一家专门从事银行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机构,从而更好地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服务。第三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由于执行标准上的差异性,不同信用评级企业对同一标的的评级结果存在较然而分岐,有些结果甚至严重偏离信息基础,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作出准确的信用评价,需要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各主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用评级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和资本水平的评级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确保在运行过程中能真实地反映信息。要通过选择一家或几家国际上运作规范的且具有较高资质和声誉水平的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到我国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服务中来,以此建立一个更为公正、公平、透明的信用评级体系。[5]第四要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对社会公开的信息,不仅要公开有关商业银行资产证券的有关信息,同时还要公布被证券化的资产情况,形成社会对证券化基础资产质量的约束。

(四)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完善监管保障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第一,设立综合监管机构。可以成立一个功能综合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机构,也可以授权现行的监管机构中银监会或证监会或其它机构统一行使监管职能,这一机构可以统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监督并指导资产证券化的实施,从而使监管主体责任更为明确,监管程序更为简化,监管效果、效率也就会更为显著。第二,加强监管机构与信用评级体系之间的联系。监管部门应通过分析、利用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所得出的评级结果,将监管重点放在风险大、回报低的证券化资产上,以避免这类资产引发较大的风险,提高监管效率。第三,实现对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全面风险监管。银行资产证券化存在多种风险,监管机构在对每种风险加强监督的同时,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风险,实行全面管理。第四,要督促商业银行承担起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的主体职能,要改变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中介角色向信用管理角色转变,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职能。第五,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监控和风险隔离。由于资产证券化风险具有传导与放

9

第3期陆岷峰,等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与管理对策

大效应,在制度设计和管理时要注意各个阶段的风险传导控制措施并有效地实现区域、行业的隔离,使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五)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构筑人才基础保障体系

银行资产证券化需要大量和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训高素质专业人才。第一,要大量 引进来 。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从行业外、国外聘请具备丰富的资产证券化及会计、税法、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分运用国内外的专业人力资源。第二,要大胆 走出去 。积极培养存量人力资源,由于文化、成本等原因, 引进来 人才往往难以实现本企业目标,所以商业银行要积极实施 走出去 战略,将本行的一些优秀人才,送到银行资产证券化发达的国家、高等院校等进行培训,只有外引内训相结合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满足业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六)发挥证券创新功能,构建创新保障体系

欧美国家资产证券化历史较长,使用范围很广,具有创新多、产品多样、发展迅速等特点。我国证券化资产多为不良资产,范围小,因此创新空间较大。当前至少可在下面二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一是产品方面创新。商业银行应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将可能包装成证券化的资产都可以列为证券化资产品种范围,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从中进行择优选择,从基础资产开始就注重风险的防范。二是服务体系方面创新。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创新,如可以支持某些证券化资产的回购,赋予某些高信誉客户的优先权等,给客户尽可能多的风险回避工具等等。

(七)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强化行政保障体系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有政府多年扶持和干预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在积极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充分运用行政手段,积极防范和化解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各类风险。政府机构可以制定产业结构指引,引导商业银行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开展证券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政策指导,规范证券化过程中各类主体的行为,要通过行政措施加强参与证券化各个主体合法、合规地经营,以此来影响和引导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方向,从而防范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发生危机时,为了避免或降低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的传导、放大效应,政府也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措施直接干预,降低社会成本,以将损失减到最小,达到保护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目的。[10]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融资业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其作用是越来越大,同时可能产生的负作用也可能越来越大。只有从掌握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对策并有效地实施,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积极、稳健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资产证券化[EB/OL].htt p://ba i ke.ba i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v ie w/

11062.ht m.

[2]胡峰.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困境与出路[J].海

南金融,2005(9):41-43.

[3]罗哲.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研究

[EB/OL].htt p://www.st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bank/090805/ 14095549-2.ht m,l2009-08-05.

[4]杨哲,张俊果.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思考

[EB/OL].http://www.l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P aper/16006.ht m,l

2009-12-20.

[5]资产证券化:中国的经验与前瞻[EB/O L].h ttp://l w.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jjl w/20090504/1716700_1.ht m,l2009-05 -04.

[6]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与问题分析[EB/OL].http://z h i d-

ao.ba i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questi on/123940088.ht m,l2008-06-07. [7]银监会网站: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

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的通知.2010-02-05. [8]银监会网站: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布 商业银行资产

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答记者问.

[9]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综述.[EB/OL].h-t

t p://https://www.360docs.net/doc/dc18647197.html,/l un w en/yhg l/a/7106/PageGw y3_ 187106.ht m,l2008-6-16.

[10]刘念怀,张锡营.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跨国运作的探讨

[J].金融研究,2000(4):89-95.

(责任编辑:张秋虹)

10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