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与粳娓娓稻来

籼与粳 娓娓稻来

文/沈希宏 中国水稻研究所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2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已记载籼与粳的大不同。把栽培稻分为黏与不黏两大类型,黏者为粳,不黏者为籼。

唐宋以后,一些地区既种植籼稻,也种植粳稻。比如,唐代元结在《初祀》中写道:“荐天解兮酒阳泉,献水芸兮饭霜籼。”这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籼米很白。宋朝李纲也描述了江南的“粳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馀香”。由此,人们对籼、粳稻的认识才进一步加深。但这种认识往往局限在籽粒特点、黏性大小、熟期早迟等方面。

至于籼粳两兄弟是什么时候分的家也很难说得清楚,就像研究宇宙起源,有多种考证。有人说先有籼稻,再有粳稻。因为通过对古代碳化稻考古发现,年代越早的,籼的比例越高;年代越晚的,粳的比例增加。然而这个结果是根据碳化稻谷的长短来划分的。以现在的认识来看,粳稻也可以长粒,不足以作为判别依据。

又有人说,先有粳稻,后有籼稻。因为《扬子·方言》中说,江南呼粳为籼。又有《广韵》说,籼,粳稻之早熟者,米粒细长,少黏性。但是以我们现在的认识来看,古代说的粳稻其实是稻的总称,并不能用今天的粳去理解昨天的粳。而最近的研究认为,籼稻与粳稻是独立起源的。籼与粳,真的是一对“难兄难弟”,难分难解。

但是不管真相如何,籼与粳的差异是长期演化形成的,里里外外皆有不同。籼稻中的很多基因在粳稻中没有,粳稻中的很多基因在籼稻中也不存在。是籼还是粳,现在已经可以用DNA来秒鉴。除了形态上和基因上的差异,笔者认为籼与粳的内部还有很多人眼看不见的机理,有待发掘证实。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不同,使得籼与粳的互补存在更多可能。籼粳杂交稻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水稻起源于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事实。但是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中,籼与粳这两个水稻亚种却一直被冠以“indica(印度型)”和“japonica(日本型)”的名称。事有缘起,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作物科学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而在西方,随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生物科学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28年,日本农学家加藤茂范通过植物血清反应发现了籼稻和粳稻的区别,把它们分别命名为“indica(印度型)”和“japonica(日本型)”,并一直沿用至今。也许是因为当时加藤茂范局限地以为在印度种植的都是籼稻,而在日本种植的全是粳稻。但这无疑带有很深的殖民主义烙印,对籼、粳起源与分布的表述也是错误的。

我国现代稻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丁颖先生为此据理力争。从1930年开始,他通过对古文献记载、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