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太和一中王斌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中学教育所面临的首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但不少人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对象限定在拔尖学生这个群体,这就不能体现社会公正、教育公平。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学生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因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一、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21世纪,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将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对创新的要求是连续性、系统性和全员性的。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其次,国际竞争需要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我国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艺术教育。即使在智育领域也有偏见,如忽视对学生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等等。教育工作者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层次人才和劳动者的必备条件。因此,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从“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将全面发展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对教育平等”的片面理解中摆脱出来,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1、强化课堂教学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可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快竞争合作的

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做好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探究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如设计集体讨论、分组讨论等。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就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的学习,应该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

2、强化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

由于受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基础教育都存在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确有保障的、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我国教育的发展必将失去保障。”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有以下要求:第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二、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第三、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识结构;第四、教师要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包括: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筛

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国家已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创新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3、强化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在学科教学中为他们创设开发潜能的平台。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信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学科学习的直接兴趣,让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是引发学生兴趣的良好途径。如果能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激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传授质疑的方法,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错误,不盲目接受结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强化学习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要帮助学生

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要是为学生制订适当的奋斗目标,并不断地鼓励、督促,促使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先用在市获奖这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近期目标去引导他们,而后再提出在省、在全国获奖。第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教师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在挫折和失败时要学会自我调节管理,仍然保持成功的信心。对于暂时的挫折,要引导学生作冷静的分析和思考,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成功打下基础。第三,培养学习的毅力。毅力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才是胜利者。要侧重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引导学生养成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

综上所述,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心理成长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学以致用报效国家的终身奋斗目标,创造敢为天下先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想象的空间和翅膀,有一个创新的启动力。

2013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