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_以寒山诗_书判全非弱_为例_郑文全

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_以寒山诗_书判全非弱_为例_郑文全
日本传播渠道与寒山诗误读的产生_以寒山诗_书判全非弱_为例_郑文全

小学必背古诗

部编版一年级(上) 《江南》(诵读)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必背★)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诵读)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诵读)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风》(诵读)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下) 《春晓》(必背★)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静夜思》(必背★)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必背★)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必背★)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画鸡(新增)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部编版二年级(上) 《梅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登鹳雀楼》(必背★)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必背★)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新增·必背★)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课本实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补注背景: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天下暂时一统。但是,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 问: 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 。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 二、特点归纳 (一)、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知识链接 1、咏史怀古诗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5)语言:含蓄蕴藉 (6)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7)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8)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9)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2、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

我读《寒山诗》

我读《寒山诗》 文/陈慧剑 一 寒山诗,漫入我心头,是一片禅的无垠,禅的生机。禅,充塞了寒山诗的纯度与密度;禅,美化了寒山诗的天地与人类的心灵。寒山诗——即是禅,禅即是诗。 我读寒山诗,灵光一大遍, 书放屏风上,时时读一遍。 那充满生命、禅机,充满婴儿圣洁的诗,正如“吾心似秋月,碧海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三百多首寒山诗,是人类心灵共同印证的“真谛”,以“禅”为其生命,成为一活泼泼地,有生命的,与宇宙共在的奇文妙悟;因此“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成了人类

共同的心声;我想,如非西方遭遇到空前的研究“东方文化”热潮,透过东方语言来了解它,识透它,恐怕千万年后也不会了解寒山。 所谓禅,实在是中国式的,这个禅与印度原始的禅那,已大大地不同;中国禅,实在包括了原始佛经中戒、定、慧的结合升华,古代的“禅和子们”,为了一较境界的高低,常以“隐喻”、“转喻”来以心印心,自盛唐以后禅宗的“机锋”,便以“公案”形式,大行天下。 禅,究竟是什么东西。诸家古德,均以妙悟的心境来直下承担;血肉凡夫,黑漆桶子不破,恐怕是弄不通的。古人形容“禅境”,是“圆陀陀的,赤裸裸的,光灼灼的,沉寂寂的。”你看,它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多么充满着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生命之情。 这个“圆陀陀,赤裸裸,光灼灼,沉寂寂”的禅境,虽非凡夫俗子所可见得,但它透过古德的印证,文字的间接理解,依然有它的可思议处,可言说处。后人舞文弄墨,大谈禅道,也似乎天花乱坠,那是死的“文字禅”。否则,“禅”岂不是真地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禅,虽由疑而发,实由“定”而生。一句“父母未生前是谁”难死了天下多少痴汉。这句没头没脑的浑话,说回来,不过是作为那禅和子一把开山的斧头,直追到底,黑妖狐被捉,本地风光就无边出现,到那时,你便是寒山拾得,你便是普贤文殊;你便是“佛”,你亦是“禅”。 二 一日拾得扫地。寺主问:“汝名拾得,丰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个什么在何处住”拾得放下扫帚,叉手而立。寺主罔测。寒山捶胸曰:“苍天苍天”拾得欲问:“汝作什么”曰:“岂不见道东家人死,西家助哀”二人作舞,哭笑而出。 这一故事记载,我不作“迷狂症”会。这种“病”,禅家“得”的太多。这一故事,是一“低手”与“高手”相搏的“公案”。 ——寺主问:汝名拾得,丰干拾得汝归,“汝毕竟姓个什么”“在何处住”——这在寺主来说,自己以为已经望到禅的大门,有心探试一下拾得的“本来面目”,并非真的问他姓啥名谁,住在何处?其实他离禅的大门还太远,根本不知殿堂内是什么东西,老实说,他还徘徊在“文字禅”的栏栅里。 ——想不到,他遇到拾得这“娃儿”,却不简单,当下“放下扫帚,叉手而立。”这明明是“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一个佛字。拾得直下承当,看你这个凡夫如何会得? ——寺主见拾得这一招,他竟不识当前的圣者,一个肉眼俗子,只好惘然。——寒山见状,殊为寺主怜惜悲恻,因捶胸呼曰:“苍天苍天”——如何不悟也。这一“苍天苍天”一方面否定寺主的境界,同时可怜他要披毛戴角,苦海无边。 ——这时拾得问:“汝作什么意思是“你有什么好可怜的?”

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线上大模考试卷

甘肃省平凉市中考语文线上大模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 1. (10.0分)诗文默写填空。 (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鱼我所欲也》)(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5)《满江红》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3分)(2014·包头)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 B . “神舟”回归地,煤海书法城一一如今内蒙的中西部,也与科技文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 . 寸草不生的戈壁滩,高大连绵的胡杨林,纵横起伏的大沙漠,构成了阿拉善盟独特的自然景观。 D . ﹣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3. (7.0分) (2017九上·龙海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是感情的shèn ① (A、渗;B、湛)透,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想的光辉,是智慧的结晶。从诗三百、离骚的源头,到乐府民歌,再到瑰②(A、guì;B、guī)丽宏伟的唐诗宋词,以至现代的新诗、散文诗,诗人们以其幽微的洞察力、【甲】(A、愁肠百结B、悲天悯人)的情愫、妙笔生花的笔墨,显示出多彩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乙】(A、镌刻B、铭刻)出这悠久的诗意中国,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修改句:________ 二、阅读(70分) (共6题;共70分) 4. (6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关于“斜”在古诗词中读音问题的探讨

关于“斜”在古诗词中读音问题的 探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留下了 无以数计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特定的意义,传 递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更替,每一个汉字也在不断的变化,形状从最初的甲骨文演变成 了现在的方块字,读音意义也在不断的改变。 记得以前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古诗《山行》的第一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现在的老师教 的是“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究竟是读(xié)或是(xi?),我本着不懂就问,实事求是的精神,问别人查资料,也没 有找到准确的答案。在此,我把这些年搜集到的资料整理 出来,供大家参考,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同行给予指点。 教育部审定的(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 社出版,温儒敏教授总主编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书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山行》,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斜”的注音 是“xié”。在相同版本的其他册书的古诗词中的“斜”字 没有注音,如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过故人庄》(唐?孟 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有山郭 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在有的字典中“斜”只有一个读音“xié”,有的 字典中“斜”有一个标注古读“xi?”。在汲庆海主编的,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必背古诗 词80首》注音版中,《山行》(唐?杜牧),“远上寒 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二月花。”《乌衣巷》(唐?刘禹锡)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古咏史诗歌鉴赏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教学设想】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解答诗歌鉴赏题?各类资料习惯采用以考点为训练点,分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几点组织复习,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以诗歌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诗词的特点,再辅之以考点训练,其效果将会如何?系列教案分知识梳理课、诗词助读课、考点训练课、分类训练课、综合训练课等课型。其它课型教例较多,因而,本系列教案侧重分类鉴赏训练。 教学思路:课本复习→特点归纳→考题精选→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难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二.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三.知识链接

刘成章《石崖上的枣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山作文之远上寒山石径斜作文

山作文之远上寒山石径斜作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作文 【篇一:江苏省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a卷】 江苏省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a卷2010-10-23 姓名: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a 然后 b 手指c 称职d 浪费 2.a 惊讶 b 豌豆c 苍白d 答应 3.a 塑料 b 测量c 牛奶d 精美 4.a 喝彩 b 仍然c 渴望d 电脑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5.a 按照b 圆圈 c 及格 d 羊羊得意 6.a 密蜂b 仰望 c 决定 d 对牛弹琴 7.a 幻儿园b 形状c 尊敬 d 献花 8.a 做业b 带领 c 含义 d 经常 三、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9.关怀 a 关心 b 胸怀 c 怀念 d 关于

10.爽快 a 快乐 b 欢快 c 痛快 d 愉快 11.友情 a 友好 b 热情 c 友谊 d 真情 12.激动 a 激情 b 激烈 c 鼓动 d 兴奋 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我班同学在校运动会上积极各项比赛。 a 参加 b 努力 c 表现 d 展示 14.刚刚还是阳光灿烂,现在下起了雨。 a 竟然 b 既然 c 果然 d 固然 15.2008年冬天,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同学们纷纷捐钱捐物,灾区小朋友。 a 贡献 b 奉献 c 支援 d 支配 16.窗外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可他却一点也不分心,依然地听老师讲课。 a 不由自主 b 自告奋勇 c 全神贯注 d 争先恐后 17.他思维敏捷,口才又好,说起话来,真让人羡慕。 a 七嘴八舌 b 异口同声 c 滔滔不绝 d 有口无心 五、古诗文积累 下面三个小题中,哪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概念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二、类别: 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 三、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诗的一个专题。 如唐代韦庄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2.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3.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寒山诗

寒山诗我见谩人汉,如篮盛水走, 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我见被人谩,一似园中韭, 日日被刀伤,天天还自有。 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 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 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 秤锤落东海,到底才知休。 可叹浮生人,悠悠何日了, 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 总为求衣食,令心生烦恼, 扰扰百千年,去来三恶道。 世有一般人,不恶又不善, 不识主人翁,随客处处转; 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 虽有一灵台,如同客作汉。 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 水流如急箭,人世若浮萍。

痴属根本业,无明烦恼坑,轮回几许劫,只为造迷盲。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骝马珊瑚鞭,驱驰洛阳道,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白发会应生,红颜岂长保,但看北邙山,是个蓬莱岛。有酒相招饮,有肉相呼吃,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玉带暂时华,金钗非久饰,张翁与郑婆,一去无消息。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口惭神佛少,心怀嫉妒多;背后吃鱼肉,人前念弥陀,如此修身处,难应避奈何!生前太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过;今生又不修,来生还如故,

两岸各无舟,渺渺应难渡。 人以心为本,本以心为柄, 本在心莫邪,心邪丧本命; 未能免此殃,何言懒照镜, 不念金刚经,却令菩萨病。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 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 问道道不会,世有一等流, 悠悠似木头,出语无知解, 云我百不忧;问道道不会, 问佛佛不求,仔细推寻著, 茫然一场愁。君看叶里花, 能得几时好,今日畏人攀, 明朝待谁扫,可怜娇艳情, 年多转成老,将此比于花, 红颜岂长保。 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火煎无底涯,生死往来多少劫,东西南北是谁家,张王李赵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只为主人不了绝,遂招迁谢逐迷邪。

天津市南开二模语文及答案

南开区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7 分。1-3 小题,6-8 小题,每题2 分;4-5 小题,9-11 小题,每题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憔悴.(cuì)感慨.(kǎi)人迹罕.至(hān) B.禁锢.(kù)狼籍.(jí)盛.气凌人(shèng) C.门楣.(méi)坍.塌(tān)广袤.无垠(mào) D.骊.歌(lì)饶.恕(ráo)袖.手旁观(xiù) 2.一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下是()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丈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 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就像一条皮鞭,它能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 A.称量鞭策激励 B.称量鞭挞鼓励 C.测量鞭挞鼓励 D.测量鞭策激励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形象带来良机。 B.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低头族”。 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数,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C.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D.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沿运河依次排列。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小学必背古诗杜牧《山行》赏析诗意翻译

小学必背古诗杜牧《山行》赏析诗意翻译 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杜牧《山行》赏析诗意翻译山行杜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云生处有人家。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车坐爱枫林晚,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古诗今译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难能

寒山的论诗诗

第37卷第2期Vol.37№.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Soc.Sci.) 2009年3月 Mar.2009寒山的论诗诗3 张勇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寒山;论诗诗;偈颂 摘 要:寒山诗集中,有几首论诗之诗,这些诗涉及寒山对诗歌的创作动机、功能与特征的认识,虽是只言片语,但若把它们集中起来放在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之下进行考查,会清晰地看到寒山的诗学观。寒山的论诗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促进了论诗诗文体的正式诞生,指明了禅诗发展的“典雅”方向,开启了以诗语禅的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2435(2009)022******* H an Shan’s Poems on Poetry ZHAN G Y ong(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Poetics,A nhui N ormal Universit y,W uhu A nhui241000, China) K ey w ords:Han Shan;poems on poetry;Buddhist hymn Abstract:In Han Shan’s collection of poems,some works discuss the intention,f unction and feature of po2 etry,reflecting his poetic concept.Han Shan’s poems on poetry is of high academic value,promoting a new poetical form,which point out the way forward for Buddhist poetry. 寒山诗集中,有几首谈论诗歌的作品,涉及寒山对诗歌的创作动机、功能与特征的认识,虽是只言片语,若把它们集中起来放到特定的时代与学术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会较为明晰地看到寒山的诗学观,发现这些论诗诗的独特价值。 一 寒山的创作,由于其佛教劝戒内容与直白的语言,在当时及后世往往被嘲笑为佛教偈颂而被拒于诗歌殿堂之外。寒山认为自己的作品合乎“典雅”标准,应该归乎诗之行列,不但指出了偈颂与诗歌区别之所在,而且指明了禅诗发展的雅化方向,对后世诗僧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简单介绍一下汉魏以来偈颂的发展情况,及佛教内外关于偈与诗关系的认识。偈有广、狭二义。广义之偈,包括十二部教中之伽陀(梵gāt hā)与祇夜(梵geya),两者意义有别:前者直接以韵文记录说教内容,前无散文,故又称 为“孤起偈”;后者前有散文,后继以韵文重复其义,故又称“重颂偈”。诸经论也经常将两者混用。狭义之偈,单指伽陀,又译作“伽他”、“偈陀”、“偈他”等,意译为“讽诵”、“偈颂”“孤起颂”、“颂”、“歌谣”等。本文是在狭义上使用“偈”这一概念的。 印度佛经中的偈颂,本来重文采、重声律,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些偈颂往往失去其文采而变得质木无味。东晋高僧鸠摩罗什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1]他认为,在由梵文译为汉文的过程中,偈颂“失其藻蔚”,而变得质直无味,失去了其文体特征。魏晋以后,中土僧人在讲经的过程中,也开始大量创作偈颂。这些偈颂在用韵、属辞、造句等方面开始与中土诗歌接近,逐渐演变为哲理化的佛理赞诗。 3收稿日期:2009202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 D751078);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作者简介:张勇(19702),男,安徽濉溪人,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古诗原文

古诗三百首原文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我国古代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需要注释和讲解的古诗爱好者请进“唐诗赏析”栏目。 古诗三百首精选: 语文第一册: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第二册: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识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白云端。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语文第三册: 悯农(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语文第四册:

《寒山诗集》全文

《寒山诗集》全文 1、寒山子诗集序(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撰) 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而去。或长廊徐行,叫噪陵人,或望空独笑。时僧遂捉骂打趁,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且状如贫子,形貌枯悴,一言一气,理合其意,沉思有得,或宣畅乎道情。凡所启言,洞该玄默。乃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木屐履地。是故至人遯迹,同类化物。或长廊唱咏,唯言“咄哉咄哉!三界轮回”。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胤顷受丹丘薄宦,临途之日,乃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乃遇一禅师,名丰干,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乃命救疾。师舒容而笑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时乃持净水上师,师乃噀之,须臾祛殄。乃谓胤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保护。”胤乃问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寒山文殊,遯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

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着火。”言讫辞去。胤乃进途,至任台州,不忘其事。到任三日后,亲往寺院,躬问禅宿,果合师言。乃令勘唐兴县有寒山、拾得是否。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寺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胤乃特往礼拜。到国清寺,乃问寺众:“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处?”时僧道翘答曰:“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即今无人住得,每有一虎,时来此吼。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僧引胤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乃问僧宝德、道翘:“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攻舂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遂至厨中,灶前见二人向火大笑,胤便礼拜。二人连声喝胤,自相把手,呵呵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僧徒奔集,递相惊讶:何故尊官礼二贫士?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乃令逐之。急走而去,即归寒岩。胤乃重问僧曰:“此二人肯止此寺否?”乃令觅访,唤归寺安置。胤乃归郡,遂置净衣二对、香药等持送供养。时二人更不返寺,使乃就岩送上,而见寒山子乃高声喝曰:“贼!贼!”退入岩穴,乃云:“报汝诸人,各各努力。”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其拾得,迹沉无所。乃令僧道翘等,具往日行藏,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及拾得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并纂集成卷。(金陵刻经处《寒山诗》)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

杭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B.明天参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2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汉语英雄》节目,让我们感悟到人们还需要重拾汉字,让世界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汉字的辉煌。(删去“通过”) B.各地媒体从多省考试院获悉得知,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删去“得知”) C.神舟十一号飞船返程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发有关科学实验,并于2017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访问。(把“开发”调到“运行”前面) D.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不前往人烟稀少、治安较差的地区,在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防范身边可疑人员。(删去“不”)

4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匀称(chèn)殷红(yān)告磬(qìn)潜心贯注(qiǎn) B.藩篱(fán)炽热(chì)躯壳(qiào)期期艾艾(ài) C.庇护(bì)媲美(pì)囿于(yòu)即物起兴(xìng) D.馄饨(tun) 襁褓(qiǎng)倔强(juè)味同嚼蜡(jiáo)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石崖上的枣树》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

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说起

从“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的读音说起 大悟县四姑镇同兴小学谢波 关于“远上寒山石径斜”中“斜”字的读音问题,我收集了不少资料,均认为应该用普通话的语音朗读。现简述如下。 一、不用古音读诗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按照古代音律,诗中的二、四句的末一字是“家”“花”其韵脚都是“a”。因此首句的末字“斜”应该押此韵,其韵脚也应是“a”。但在现代汉语中“斜”已没有“xiá”的音了,所以这个字只好依从今天的发音,读“xié”。对于处在识字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不宜讲到古音“旧读xiá”。就这首诗而言,第二句的“家”和第四句的“花”押韵,即使将“斜”字规范读音为xié,也不影响全诗的琅琅上口。当然,不能不指出,“斜”字在古诗中的读音的确应该是xiá,而不是xié。除了杜牧的《山行》之外,还有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化,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王侯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代辛弃疾的词作《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山远近,路横斜,东临蚕种已生些。青旗沽酒有人家。平冈细草鸣黄犊,城中桃李愁风雨,斜日寒林点暮鸦。春在溪头荠菜花。”如果把这些诗词中的“斜”字读成xié就破坏了原诗的韵律。因此,通常都会在这些诗词后面注明:“斜,旧读xiá。”辛弃疾词《鹧鸪天》第三句末的“些”字,是句末语气助词,读sā。这些古今读音的掌握,要随着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逐步了解和掌握。统编中学教材高一册《诵读的要领》知识短文中说:“一般说来,读音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不是有特定要求的,不要再读古音。至于一些异读字,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另处,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音韵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在现代汉语规范音中却找不到这个旧读音。这时,我们就应该以今天的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我们知道,古诗词虽然讲究音韵,但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汉语拼音这样严密完善的记音系统,因而许多字的读音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的已不能准确查考其读法了。遇到此类特殊情况,我们应该统一到现在规范音的标准上来,这样更便于教学。 也曾有人把自己构拟的中古音标过唐诗,但如果照此吟出来,恐怕谁都听不懂。用普通话来吟诗词,由于古今声韵调的差异,当时谐和的平仄到今天已有许多不谐和了,且尤以韵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

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 【内容提要】 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在主体文化规范中屡遭边缘化的寒山诗却因为东道国语言与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而获得其持久青睐。寒山诗的各种译本、注本和评论在日本纷纷问世,有关寒山的各种神话传说亦被改编成小说,寒山的形象也走入日本画史和神坛。事实上,自北宋传入后,寒山诗就对日本的语言、文学、宗教、艺术甚至精神史研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寒山诗也因此在其文化语境里获得“经典”与“中心”的文学地位。这种文学地位的形成除了两国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的亲近关系以及东道国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之外,便是因为寒山诗自身所表现出的质朴的语言风格、幽玄的禅宗境界、不入世浊的隐者情怀和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对于日本各界的超凡影响所致。 【关键词】寒山诗传布接受日本 Title:TheDisseminationandReceptionofHanshanPoemsinJapan Abstract:Hanshanpoems,thoughmarginalizedinChina,havewoneverlastingpopularityinJapanowingt oitscu ions,annotatededitionsandacademicreviewsthuscameoutinJapan;besides,thetalesoflegendaryHansh anthepoethavebeenadaptedintofictionsandtheimageofHanshanhasgoneintotheJapanesehistoryoffine artsandtheJapaneseshrinesinthemeantime.Hanshanpoems,infact,haveinfluencedpositivelyandsignif icantlytheJapaneselanguage,literature,religion,artandpsychologysinceitwasintroducedtoJapaninther eignofNorthernSongDynasty(960-1127)inChina,andtheyhavebeenincludedinthecanon.Inadditionto theaffinitiesinlinguisticandculturalaspectsbetweenChinaandJapanaswellastheopen Japaneseculturalpolicy,theplainnessinlanguage,profoundnessofZenspirit,emancipatedhermitshipan eptioninJapan. Keywords:HanshanPoemsdisseminationreceptionJapan Authors:OuHongisprofessorandPh.D.supervisorofEnglishpoetryatthe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 hpoetryandpoetics.Email:flsoh@https://www.360docs.net/doc/e458163.html,HuAnjiangisaPh.DcandidateofTranslationStudie 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Hismajoracademicfieldistranslationstudiesandculturalstudie s.Email:haj1410@https://www.360docs.net/doc/e458163.html, 尽管寒山诗的三大板块(主流诗、通俗诗和宗教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丛林内外拥有大量的读者,甚至还得到历代一些知名文人的推崇,但寒山的迷离身世、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雅俗之隔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文学利益,使得寒山诗长期游离于中国文学正典之外。尽管在大清朝寒山诗被幸运地选入代表中国古典诗文正统的《全唐诗》,寒山在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中还被胡适和郑振铎以诗人的名分“请”进了中国文学史。然而可能是因为文学正统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寒山诗中屡屡出现的“消极避世”倾向产生了某种排斥力,尤其是当寒山诗作为白话文学表现出的批判精神被西来的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革命性”淡忘的时候,寒山诗再一次成为历史陈迹。正如有论者所说:“但当再行研究、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