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_以深圳市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_以深圳市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_以深圳市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唐国兴,段 杰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通过综述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两者互动发展的几种机制作了简要介绍,建立了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关系之间的回归模型,基于深圳1990~2004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从乘数关系和弹性关系两方面验证了二者具有和理论推证结果一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关系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理论探讨

(一)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提出及含义

从20世纪中期起,欧美等发达工业国家相继跨入后工业社会,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及劳动力要素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依目前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来说,普遍认为是Machlup在1962年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概念。Machlup较为明确地探讨了生产服务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服务必须是知识产出产业。Greenfield认为,生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1975年Brownin g和Singleman正式利用了生产者服务业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其后,不乏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各种角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至今,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1]。研究者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直接作为工业企业的中间投入、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一环的流通和金融服务、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所需要的服务、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协调和规制所需要的服务。在外延上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电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信息科技综合业、商务服务业等[1~2]。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概述

国内外许多的学术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之间并非离散的贸易关系,而是一种强烈相关的双向互动关系。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制造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即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会越来越多以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制造生产领域,对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它既是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己经卷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A.

D.MacPherson对纽约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对制造业的创新行为有很大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制造业的生产率提高也有很大的贡献。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相关阶段[4]。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生产中作用情况,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四种关系:(1)“需求遵从论”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发展处于一种需求遵从地位;(2)“供给主导论”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3)“互动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4)“融合论”认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部门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将逐步融合[3]。事实上,这四种关系理论都是静态地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都是表述了一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由最初的“黏合剂”到后来逐步独立为一个主要生产经营部门,这中间暗含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分工的细化、智力要素的提高等过程。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的理论

1.生产迂回学说。生产迂回学说认为,除了提高资本密集度以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5]。因为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与更多的资本,而且生产步骤的增加也增加了中间投入的数目。格鲁伯和沃克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在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最终将这两种能大大提高最终产出增加值的生产要素导入生产过程之中[6]。薛立敏等认为,可以把生产性服务的提供者看作一个专家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提供知识及技术,使生产迂回度增加,生产更加专业化、资本更为深化,并提高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力[7]。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经济效率将越来越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联系属性,而非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

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主要依据是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好处,分工和专业化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依据;认为服务业(主要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

·92·

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二者的分工主要通过服务外包体现出来。例如,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

2.价值链(或竞争力)说。价值链(或竞争力)说则是依据美国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从价值链构成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波特认为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下半部分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在内的物质创造、销售、储运和售后服务等活动);(2)上半部分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奠定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从价值链的构成来看,许多环节明显是与生产服务相关的,因此,波特实际上也认为生产者服务是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8]。

因此,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企业会通过外购或者分包方式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从而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签订合约外购服务行为“半结合”式的非完全市场化组合形式(如企业联盟、分包等),可以使原生产单位既具有一定效率又能在竞争方面保持灵活性且更能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升。

3.生态群落说。王金武基于生态学的启示,提出经济群落是经济生态系统中一种特定的组织,各种群落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群落组成有:农业群落、工业群落和现代服务业群落,还有不可缺少的制造业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制造业亚群落和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之间是相互交融。制造业亚群落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生存的环境:(1)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衍生出来:(2)制造业亚群落是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的主导消费者。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为制造业亚群落提供的营养: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为制造业亚群落提供升级的知识流。两群落的关系为:制造业亚群落为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空气、阳光等;生产性服务业亚群落为制造业亚群落提供了水(基础建设类)和营养(活性开发类)[9]。

这种观点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看作一个共生过程,既相互交融又各自独立,主要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共生发展。二者的互动发展过程是二者交换能量、交换养分的过程。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基于各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在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Guerrieri和Melician曾选取了OECD六个代表性国家(丹麦、法、德、英、日和美)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制造业部门是生产者服务业部门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同时决定着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10]。

陈宪等人以我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经计算发现:在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总额中,66%来自制造业内部,仅有14%来自服务业,而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到整个服务业中间使用的45%。这表明在我国现阶段生产结构中,制造业部门是服务业产出的主要消费者,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性较强。对于不同服务业部门,用于制造业中间需求的比重差异较大。如制造业对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和运输邮电业的中间需求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56%、45%和45%[11]。

依据顾乃华等人的文献综述[3],对生产性服务业作出实证研究的还有Markusen,其在Ethier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引入模型,解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及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积极意义。Francois用数学模型推导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关系。Se Hark Park利用1975年和1985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朝鲜、新加坡、泰国这八个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生关系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计算依赖度的方法测量制造业和各种服务活动之间的关系。李冠霖和薛立敏等也同样运用投入产出法,分别得出了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向制造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逐步增加的结论[7]。

综合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者一般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且均验证了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共生的关系。

(一)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1.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着深圳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高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特区建立伊始,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开始逐步形成,当时面向内陆的转口贸易及承接了香港的部分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使得深圳的生产性服务业刚起步就具有较高的经济贡献和就业贡献。在1990年其增加值就达到了47.8亿元,至2005年,其增加值已经高达13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54.5%增至2005年的58.9%,而占GDP比重则呈波动状态,主要原因是深圳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依赖传统型生产性服务维持增长,故其所占比重始终难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在1990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5.7万人,就业人数连年递增,至2005年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72万。吸纳的就业人口占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则在1990~2000年期间出现比重下调,其主要原因:一是深圳的社会服务业以批发零售行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二是采用GB-T4754-94行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使得统计数据偏小。因此,该阶段尽管吸纳的就业人数一直大量增加,但其所占比重则呈缩小趋势。

2.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历史是从一个特区的建立开始的,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从接受港澳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面向全世界大量地引进外资,成功地引导了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浪潮。受发展路径影响,深圳制造业相当部分是“两头在外”的“三来一补”、OEM等“加工型”制造业。这种发展形式是可以在短期内就获得较高的工业总量和吸纳较庞大的就业人口,但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资源、能源、环境等被高速消耗。

深圳的工业主要为制造业,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就业人数、企业数目等方面考察,制造业都占据了绝对多数,达到97%以上,其他非制造业的工业行业各方面都低于3%。且鉴于统计年鉴中不便于计算制造业的增加值,因此笔者以工业的各项指标表征制造业的各项指标。深圳是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先发地带,其制造业发展规模也居于珠三角及全国的前列。1990年制造业总产值2202亿元,而到了2005年,总产值已高达10175亿元,在1990~2005年期间,制

·

93

·

造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30%;制造业增加值也从1990年的64亿元增至2005年的2483亿元,年均增速27%,在GDP中的比重也呈递增趋势,从1990年的37.6%逐步增至50.2%;吸纳就业人口也逐年扩大,提供的就业比重尽管有缩减趋势但仍稳占最大比例。

(二)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实证分析

上述各数据说明深圳仍然是一个制造业占据主要地位的城市,服务业虽有较大较快的发展,但近期仍难超越制造业的地位。这就隐喻着深圳在现阶段必然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为城市发展动力。笔者拟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简单回归模型以验证二者的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是最初由制造业的某些职能部门脱离出来并经过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的行业扩展最终形成的。它具有高智力、高辐射、高就业等产业特征,其主要的需求方是制造业,尤其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因此,其产值会取决于其对制造业所提供的服务的质与量,反过来,根据生产迂回学说的观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了生产的重组和迂回。因此,一个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越多,其增加值及变动率也必然大为增加。依据价值链理论,一个产品的生产可以分为多个环节完成,而每个环节的增值不同,以至于形成了产品的差异化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累计性的学识或知识、技术外溢性较高的服务,制造业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越多,则其产品的增值能力就越强,同样也可以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提高会刺激制造业增加值的提高。由此,可以考虑设立模型:

Y=a+bX+u(1) lnY=α+βlnX+μ(2)回归模型中Y、X分别表示制造业增加值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b表示Y对X的乘数,β表示Y对X的弹性,依据前述理论知,b、β为正,且大于1。受统计资料的限制,笔者仅采用了深圳1991~2005年鉴中统计数据,样本容量为15,属于样本量偏小的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预计其运行结果能验证这一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利用Eviews3.1软件得到二者的增长趋势关系图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增加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X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逐年递增的同时,Y(制造业增加值)也呈现出明显的递增,同时从二者的相关关系的散点图也可以基本判定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利用Eviews3.1软件对方程1、2进行了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对存在异方差及自相关现象进行了处理,最终的运行结果为:

Y=1.92373X(1) lnY=1.057058lnX(2)由方程1、2的回归结果得出,b=1.92、β=1.05为正且大于1,与预想较为切合。这说明样本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增加值之间不仅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较为显著。b=1. 92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加1元,制造业增加值将增加1.92元;β=1.05表明在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一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将增长1.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可以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可见,在1990~2004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对深圳的制造业增长作用很明显。由于方程1、2均不含有截距项,X对Y的回归关系也较为明显,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增长也具有正向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三、总结与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深圳的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甚为密切,二者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相互共生的关系,这与诸多学者从投入产出方法得出的结论也相同。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下述结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必不可缺的伴生行业群落,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显著的提升制造业的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加一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将增长1.05个百分点,而同时,制造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大户,制造业的良好、持续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深圳的经济即将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保持和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继续提高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及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深圳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邮电、房地产、金融等,而相对高端的研发、设计、咨询、猎头、营销等专业服务尚处在待发展状态,目前要抓住CEPA以及“8+1”合作框架协议等有利机遇,加快与香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和承接其部分行业的转移。发挥区位优势及先发优势,提升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水平及服务半径,提高辐射能力和扩大发展空间。在现阶段,保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互动发展,也是提升深圳城市职能、扩大城市区域影响力的主要着力点。

深圳市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115A038)和深圳大学校级项目(编号:4DJ)资助。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1).

[2]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3]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4]Alan D.MacPherson.The con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ourcing to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w York State manu-facturing firms[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7(1):52~71.

[5]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19.

[6]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5~6.

[7]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

[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8]迈克尔·波特(美).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9]王金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10]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 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

[11]陈宪,黄健锋.分工、互动与融恰: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责任编辑:冯 霞]

·94·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报告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地理上与的相邻.在现阶段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南地区已经是处于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而不是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汇总 深圳已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钟表、服装、家具、珠宝、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竞相漂洋过海,不少传统产品的产量雄踞全球前列,成为世界首席生产基地。 钟表、家具、黄金珠宝、纺织、玩具、皮革、印刷等主要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产值966.4亿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产值239.5亿元,增长18.6%;印刷包装业180.6亿元,增长16.2%;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产值198.6亿元,增长15.6%。在优势传统行业,产品的品牌优势尤为明显,深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44个产品中,有33个出自优势传统产业。机械、服装、钟表、家具、印刷包装、黄金珠宝首饰是提升改造的重点领域。 深圳市共有11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涉及工业总产值90亿元。其中,共有18个工业行业出现企业外迁情况,其中机械、玩具、仪器仪表、塑胶四个行业外迁企业数量较多,合计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迁往地点省内集中在东莞、惠州、中山、河源等地,省外则多往湖南、江西、江苏等地迁徙。今年6月,最新的调研显示,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和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 鲜为人知的是,深圳在仪器仪表行业素有“世界数字万用电表王国”和“中国南方仪表仪器生产及研发基地”的美誉。深圳市贸工局资料显示,深圳仪器仪表经营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208亿元,进出口总额13.5亿元。据统计,深圳年生产数字万用电表840万台,行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数字万用电表产品数量的80%,出口率高达70%.预计今年深圳万用电表产值可突破30亿元,比去年增长50%左右。手掌大小的数字万用电表,在深圳,做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在已经整体搬迁的仪器仪表企业中,世界上两家最大的万用表生产企业深圳华谊仪表有限公司和优利德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整体搬迁至东莞。 中国仪器仪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5%,“深圳华谊一家就差不多占30%多,公认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老大。优利德也差不多。”叫顺口了,杜如彬还是叫“深圳华谊”。 在深圳,机械行业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产业,也是外迁企业最多的一个产业。目前,深圳全市机械经营企业超过1万家,从业人员65万人,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深圳工业发展有一条明显的曲线。1980年―1985年,是深圳“铺摊子”起步阶段,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纺织、皮革等行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1985年―1990年,是深圳工业蓄势阶段,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1990年―199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1995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6亿元。从1995年起,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至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25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65亿元。 ,目前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正牵头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在特区内建设行业总部基地的建议,总部名称都想好了,名为“深圳仪器仪表大厦”或“深圳仪器仪表总部大厦”,简称

应用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r\n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 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 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机械制造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服务业从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 、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 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八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 服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 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 一般来说,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 事务,律师事务和 咨询等服务行业。论及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的关系,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 的,总体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 产业关联分析 (一)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公式 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 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用公式表示:。式中,b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第j列之值。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某一个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 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b 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j列之值。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某一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也反映了该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居的地位。显然,影响力系数Fj越大,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因此,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太小。 本文选取六个部门,他们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其他服务业。根据这些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得到这六个部门在1997、2000、2002年三个年份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见表1。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现实国情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互促共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

要路径。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一不可。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下,中国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在此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突破困局的重要举措。加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协同效应,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进一步减少产业间进入壁垒,放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这两大产业间的融合关系?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这个领域创新异常活跃,技术在不断突破,对外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显。随着服务业分工深化与服务创新,服务业领

域不断拓宽,服务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制造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的比重达58%,GE(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2/3以上。在产业边界被逐渐打破的同时,建立在信息技术细化分工基础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当前,价值链以制造为中心正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被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在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服务业特有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管理等各方面优势,以及其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有利于实现技术与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通。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航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依靠良好的服务口碑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优质服务”的形象,航空服务一度成为各行业在服务方面效仿和赶超的对象。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却不能与之相适应,导致各家航空公司的服务差错率都比较髙,旅客对服务差错的投诉也大幅增长。本文以“我国民航客舱服务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质量理论、顾客满意度及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及其特性的深入分析,分析客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客舱服务质量的对策,从而提升客舱服务质量。最后对我国民航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对我国民航业建立和运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民航业;客舱;服务质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ir transport services rely on good reputation and establish a "service" image among consumers. Aviation Services became the industry to follow and catch up in the service object. However, management of the foundation can not adapt with leading airlines service error rate is higher, passenger complaints about service errors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passenger services and future trends " as the object of study, quality of service theory , such as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es,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airlin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 the analysis cabin service process problems and find the root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 on the basis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cabin ,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cabin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was discussed. Through these studies , in order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the airline QOS management theory ,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run the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Keywords: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bin; Quality of service

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产业规模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行业: (一)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系统集成、软件等信息内容服务业和数字平台、网络等信息工具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 (二)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包括中央商务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产业。 (三)现代中介服务业。主要包括评估、仲裁、鉴定、认证等公证性中介服务业;会计、法律、保险等代理性中介服务业;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服务性中介服务业。 (四)现代金融服务业。主要包括证券投资、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等现代金融产品;网上金融、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金融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信用和金融安全体系等。 (五)现代休闲服务业。主要包括旅游度假、人居环境建设、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六)现代社区服务业。主要包括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医疗、养老、贫困救济等社会保障服务业和户籍、卫生等社会管理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 (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二)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与西方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平均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然很低。从长远看,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等服务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素质结构,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唐国兴,段 杰 (深圳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通过综述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两者互动发展的几种机制作了简要介绍, 建立了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关系之间的回归模型,基于深圳1990~2004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从乘数关系和弹性关系两方面验证了二者具有和理论推证结果一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关系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理论探讨 (一)生产性服务业概念提出及含义 从20世纪中期起,欧美等发达工业国家相继跨入后工业社会,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及劳动力要素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其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依目前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来说,普遍认为是Machlup 在1962年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 )概念。Machlup 较为明确地探讨了生产服务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服务必须是知识产出产业。G reen field 认为,生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1975年Browning 和S ingleman 正式利用了生产者服务业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其后,不乏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各种角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至今,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还没有一致的意见[1]。研究者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直接作为工业企业的中间投入、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一环的流通和金融服务、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所需要的服务、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协调和规制所需要的服务。在外延上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电信业、金融 保险业、房地产业和信息科技综合业、商务服务业等[1~2] 。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概述 国内外许多的学术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之间并非离散的贸易关系,而是一种强烈相关的双向互动关系。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制造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即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会越来越多以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制造生产领域,对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发展平台,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它既是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己经卷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A.D.MacPhers on 对纽约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对制造业的创新行为有很大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制造业的生产率提高也有很大的贡献。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相关阶段[4]。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生产中作用情况,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四种关系:(1)“需求遵从论”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发展处于一种需求遵从地位;(2)“供给主导论”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3)“互动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4)“融合论”认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部门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将逐步融合[3]。事实上,这四种关系理论都是静态地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都是表述了一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由最初的“黏合剂”到后来逐步独立为一个主要生产经营部门,这中间暗含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分工的细化、智力要素的提高等过程。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机制的理论 1.生产迂回学说。生产迂回学说认为,除了提高资本密集度以提升生产力外,生产过程的重组和迂回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5]。因为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与更多的资本,而且生产步骤的增加也增加了中间投入的数目。格鲁伯和沃克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在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最终将这两种能大大提高最终产出增加值的生产要素导入生产过程之中[6]。薛立敏等认为,可以把生产性服务的提供者看作一个专家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提供知识及技术,使生产迂回度增加,生产更加专业化、资本更为深化,并提高劳动和其他生 产要素的生产力[7]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经济效率将越来越取决于不同生产活动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联系属性,而非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 实际上,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主要依据是分工和贸易带来的好处,分工和专业化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依据;认为服务业(主要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粘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 ? 29?

浅谈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浅谈现代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摘要在新经济中,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对于制造业产业增值、能级提升以及增加制造业竞争力作用凸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 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 现在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较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服务业是无烟产业,对环境损害程度很轻,对资源依赖性很低。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用现代服务业对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有利于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损害,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现代服务业对于增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营销、研发、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主导因素。因此,有效地利用服务资源是工业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物流、咨询、科技等专业服务机构的不断涌现,将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许多企业可以把过去自己从事的一些业务活动交给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去完成。业务外包可以使复杂的业务得到更专业化的操作或在经济方面获得更合算的成本构成,使企业可以在更具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中扩大竞争优势,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上。这种变化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生产

精选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资料

前言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服务业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新的服务业得到了发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4%,增长到1988年的30.5%,2008年又增长到40.1%。①我国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较快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比重偏低,质量较差和结构不合理的发展格局并没有根本改观,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虽然反映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较多,但国际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数比例、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投资额比例。下面就根据这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服务业得以迅速恢复,许多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10.9%,超过了同期GDP8.9%的增速。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增加值和增长率分别呈下降趋势,199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27.1%,2000年只增长到33.4%。进人21世纪后,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工业(第二产业)仍较慢,但到2005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40.1%(这一比重的提高与2005年全国经济普查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有一定关系),2006年则占40.0%,又有所下降,因为这一年第二产业比上一年增长13.0%,而第三产业只增长12.1%,所以出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的情况。2007年与2008年服务业产值比重仍然在40%左右徘徊。总体上看,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逐步提高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5 53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3.1%,而到1995年,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6 880万人,是1980年的3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上升为24.8%。到200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27.5%,所占比重比1980年提高了1倍多,2005年又增加到23 771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1.4%,2008年则达到25 717万人,比重也进一步提高33.2%。从就业分布看,主要包括国有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等),城镇集体、城乡个体劳动者,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等,且这些行业及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比重都发生了较大变化。1978年,城镇和乡村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3.7%和76.3%,其中,城镇就业人口中,国有单位占78.3%,集体单位占21.5%,个体劳动者占0.2%。到2008年,城镇和乡村就

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批转的《市政协工作要点》,按照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题调研方案,我们组织部分委员和有关部门同志,围绕发展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信息办、科技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传输服务业等建设情况,邀请有关职能部门、2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研讨,并赴成都等地学习考察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工作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

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生产性服务业资助申请表(工业设计提升项目类)

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生产性服务业资助申请表 (工业设计提升项目类)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手机: 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 单位地址: 单位网址: 电子邮箱: 传真: 填报时间:年月日 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

填表声明与保证 本单位在填写本申请书之前,已经完全了解相关规定:《深圳市光明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并保证遵守其中的全部内容,并自愿做出以下声明和保证: (一)本申请资料仅为向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申请资助的目的而提交,本单位清楚所有提交的材料均需提供至专家评审环节,并且不予要求退还,本单位已对所有申请资料自行备份留底。 (二)本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真实、准确和完整。本单位同意,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有权采取任何合法方式核实申请材料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旦发现有虚假信息提供或者对表格填写不完全,申请书将自动作废,本次申请无效,同时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如因虚假填写或不完整填写行为而导致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或本单位产生任何纠纷或者损失的,本单位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本单位清楚并同意,本次申请提供的所有信息将向参与评审的专家公开。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可以因评审该项目而使用申请书中提供的全部信息,无需另行征得本单位的同意。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在履行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后,仍有部分或全部信息在评审过程中泄露的,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对由此导致的后果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四)本单位承诺,年度累计获得资金资助额度100万元以上的,自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之日起,三年内注册登记地址不搬离光明新区、不改变在光明新区的纳税义务,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社会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月日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复旦大学第二版) 要点总结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第一章导论 1.生产管理: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 2.运营管理 2.1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 2.2决策: 战略(长期)决策 战术(中期)决策 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的设计、厂址选择、厂区与设备的平面布置、编制定员、年度与进度计划 控制(短期)决策 生产作业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 3.系统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企业管理的职能: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 5.生产管理发展历程 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生产线——霍桑实验——管理科学—

—计算机技术与MRP ——JIT(准时化生产)、TQC(全面质量管理)、工厂自动化——服务质量和生产率——TQM(TQC)、质量保证——BPR(企业管理过程重组) ——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 6.生产管理的发展规律 (发展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 影响因素: 外部原因——顾客需求偏好变化、技术、竞争对手、政治和法律。内部原因——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质量指标下降、成本上升、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员工士气不高。 第二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 1.运营战略 (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长期竞争战略) 产品选择+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工厂设备+ 技术水平+ 协作化水平+ 劳动力计划+ 质量管理+ 生产组织 四个基本点:CQTF——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 (制造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 两个观点:…(P30) 2.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 ①缺乏竞争力

科技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 报告编号:155130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报告编号:1551300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主要研究分析了科技服务业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科技服务业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科技服务业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科技服务业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科技服务业市场竞争格局及科技服务业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的独家建议和策略。《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给客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建议,使其能以更强的能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中国科技服务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的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是相关科技服务业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科技服务业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科技服务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科技服务业的定义 一、行业定义 二、科技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X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XXX区作为核心城区,如何利用全区的生态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而现代服务业,国家统计局还未明确界定标准。理论界普遍认为,它是与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在工业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时,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以及部分改造后的“再现活力”的传统服务业。 二、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在参考其他地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初步对全区的现代服务业单位进行了梳理归类,详见附表1。

附表1: 说明:1、按行业分类梳理后,由于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异,而增加值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方案核算的,因此表中所示部分行业增加值为推算数。 2、由于第三产业的统计中,只有限上批发零售业、限上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有较系统的统计制度,而其他服务业统计目前仅针对限额以上的盈利性服务业企业进行,且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资料不全,因此较难全面反映各行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从上表数据显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有: 1、从单位数看,XXXX年,全区共有各类服务业单位1588个,其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有711个,占服务业单位总数的44.77%。 2、从增加值看,XXXX年,全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为46.97亿元,占GDP的31.9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5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9.92%,占GDP的25.55%。 3、从贡献率看,XXXX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4.1%,其中现代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服务业的平均贡献率2.2个百分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_以深圳市为例

管理观察·2008年10月 1999 2004产值 比重 就业人数比重产值 比重 就业人数比重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邮电通讯与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175.4786.73110.786.17 22.5127.38 12.5316.0 0.903.25 3.593.606.690.634.11 3.013.035.610.533.45 256.73237.87260.8910.2250.8819.7518.308.950.804.28 4.5013.9510.55 5.3110.35 2.337.235.472.755.37 表1 深圳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数的变化情况 (亿元,万人,%)资料来源:《深圳统计年鉴2005》,《深圳统计信息年鉴2000》 综合管理MANAGEMENT □张 燕 段 杰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深圳市为例,结合近年来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 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以此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 深圳市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正由工业经济时代走向服务经济时代,突出地表现为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迅猛发展的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而服务业的这一关键作用又集中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 所谓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 ),是与满足最终需求的消费者服务相对,是指“那些为其它商品和服务的 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1]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发、通信、广告、物流、仓储、房 地产业等。与传统的服务业相比,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积聚、高成长的现代服务业。它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提高了专业化的效率(比如研发、设计、咨询等);另一方面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比如金融、物流、会计、律师等)。更为重要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扩张了市场的网络效用和知识的溢出效应,它使各种信息、技术、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 2.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生产性服务作为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而发挥其功能,在经济服务化和知识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服务业的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同。格鲁伯(1993)认为,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大部分都以人力资本和知识 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因此,它们的产出体现有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服务。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生产性服务业构成了这两种形式的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渠道,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为劳动与物质资本带来更高的生产率。[1]另外,HerbertG .Grubel (1989)的研究发现,战后发达国家经济的实际增长几乎全部是来自于生产性服务或中间投入服务。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本国名义GDP 的份额在28%-33%之间,占本国服务业名义GDP 的 一半以上。Noyelle (199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能获得相对 于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它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Eswaran (2002)在分析了开放经济下服务业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后,指出服务生产性功能的深化和服务种类的增多将有效地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做过相关的研究,郑吉昌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又是分工经济的“黏合剂”,这些功能,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和经 济竞争力提高的助推器,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2]。陈保启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通过三方面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并且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3]。刘重从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整体劳动生产率以及促进其与制造业融合的功能入手,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它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加速发展[4]。钟韵等阐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特征,并探讨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5]。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以定性层面上的讨论居多,实证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利用深圳市1997-2004年的有关数据就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1深圳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1改革开放20多年来,深圳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2001—2005年深圳市服务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以深圳市为例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