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10级中文本科班师吉05号

【摘要】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离不开修辞,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中,我们都需要用修辞来修饰。同样,修辞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的衬托修辞是无法展现的自己的魅力的。但是,修辞与语言却都又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展现各自的魅力。

【关键词】修辞语言魅力

正文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组成语言的要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三类。语言的这三个要素都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要素都单独与修辞构成单独的联系,他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修辞与语音

语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在语言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当中,语音是第一属性,人类的语言首先是以语音的形式形成,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语音在语言中起决定性的支

撑作用。

修辞与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增强音律美、突出语言义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要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儿化韵等,还要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例如:1、“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以“无履”谐“无礼”,以“不钟”谐“不忠。2.“The rain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雨哗啦哗啦地打在窗子上。”语言中加入拟声词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起来。

汉语音节分明,并有声、韵、调之分,除可借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量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例如杜甫的七言律诗《赠田九判官司梁丘》中的“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其中“嫖姚”二字,它们便构成了叠韵。使得诗句构造精妙,更具神采。

(二)修辞与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词的集合体,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修辞与词汇的关系十分密切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

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

修辞研究词汇多方面的表达作用,研究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词语借用和活用的修辞作用等等。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更有大量言简意赅、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成语、俗语,这些都给汉语修辞以广阔的用武之地。如: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三)修辞与语法

所谓语法,指的是一种语言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它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在这里我们指的仅仅只是语法事实。

修辞与语法的关系要比前两个更为密切,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及各类不同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

词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法形式,一般说,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改变了词序,往往就改变了意义。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语言是一门艺术,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修辞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运用语言这门艺术中而加入的特定的形式,是用来表现语言的完美性的。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修辞可以离开语言而独立存在,语言也可以与修辞分开而自行一派。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魅力之处。

【参考文献】

《大学修辞学》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德春主编

《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望道著

《当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汝东著

语言与修辞

像“网”常一样“谐”手共进 摘要:谐音是汉语言语音方面的突出特征之一,它具有平民化和普遍化的特征。随着网络生活的日益丰富,大众在网络交际中对谐音现象的开发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谐音并不只是涉及个别词语,有时候会出现在句子中,甚至具有语篇意义。 关键词:谐音网络 “修辞”是“追求语言交际有效性的行为”。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依托网络的交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网络语言同样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修辞行为被运用在网络空间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在改变自然语言其本身。网络语言也正因有了这些修辞而产生了其自身的新奇性和个性化,被更多的人所运用,可见“修辞”的确是“追求语言交际有效性的行为”。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网络语言中的其中一种修辞——谐音。 数字谐音 数字原本只是表示数目,但是千千万万的网民在网络这一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里,凭借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竟然依靠谐音联想用单纯的数字符号组合出了大量数字双关语,而且这些数字谐音双关语已经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举一些例子:88——拜拜596——我走了 9494——就是就是56——无聊 5871——我不介意918——加油吧 246——饿死啦687——对不起 2010000——爱你一万年1414——意思意思 74839——其实不想走584——我发誓 …… 这些数字表面表示数目,实际上表达的是其他含义,表假里真,舍表取里。而且这些数字谐音双关语已经从网络语言扩展出去,并进入了日常语言交际中,手机短信便是一个例子。

中外文谐音 网民们的创造力还在于通过谐音联想,创造了大量幽默风趣的新式谐音双关词语。如:野猪——业主酱紫——这样子 驴友——旅游灰常——非常 偶——我稀饭——喜欢 木有——没有竹叶——主页 我爱老虎油——I love you 太可惜——taxi …… 不得不佩服网民这种超乎寻常的谐音联想能力。 双关谐音 通过双关谐音可以在同一段文字里,同时兼并两层甚至更多层的意思。但这两层意思往往不是平等的,常有表里之分,言在表而意在里,也就是说,表层的形式是显而易见的,而里层多是隐含的。 比如说有这么一段话:狮子和熊分别在果树旁便便,一个月后发现狮子便便的树比熊的那棵长得粗壮。随后熊说了一句饱含沧桑的哲寓:狮屎胜于熊便啊! 这里的“狮屎胜于熊便”显然不只有它表面的意思,它其实隐含着相近语音形式的“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不是很有趣啊! 再举一个笑话:某食客有意刁难店家,点了一个鸭蛋炒鸡蛋。只听店小二冲厨房吆喝道:正看手机短信的那位客官,混蛋一个。 这段话的亮点就在“混蛋”二字。“混蛋”有两层含义,表层就是鸭蛋加鸡蛋的混合蛋的意思,而它的里层意就是骂人话的“混蛋”,这与笑话开头食客有意刁难店家,店小二便以此发泄不满相照应,使得这则笑话也更具有逻辑性,更加的吸引人。 网络生活日益丰富,大众对谐音现象的开发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谐音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让我们“谐”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吧。 参考文献:《辞学》、《语言交际中的语境研究》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摘要:网络语言特征鲜明:广泛运用数字符号、缩略语,通俗简明,等义词现象普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乱造、滥用汉字,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随意遣词造句,以及表现出的色情、暴力倾向等,有碍现代汉语的健康、规范化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对网络语言加以引导和规范,倡导正确的语言观,提高规范意识,加强学校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当前,对网络、网络语言的研究渐成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以传播媒介网络来命名的,正如其他语言样式并不仅仅决定于呈现方式一样,其特征不仅体现于独特的载体,更决定于它独特的语言特点。网络平台赋予的虚拟即时交流性、开放性、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领域使用的语言。网上交流具有快捷性、视觉性强、时效性强的特色,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就形成了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的特点。 1.符号数字化。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面部表情”是一个个常用字符组成的画,看似一张脸。这是一套眉目传情的文化,而且国际通用。如:—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C(表示生气)、@:—)(表示一头卷发)、o—o(表示戴眼镜)等。这些符号组成的脸谱,有的含义在一种以上,有的含义还截然相反,这正是比汉字更形象生动、简约丰富的网络符号语言的魅力。 数字网络语在聊天室以及OICQ中最常见,以简洁的数字来表示发言者的思想感情。如:555(呜呜呜,表示哭)、9494(就是就是)、526886(我饿了拜拜了)等。这些数字谐音语言让初涉网络者很难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还有些数字网络语特别另类,如:—7(夫妻)、286(反应迟钝的人或落后被淘汰的事物)等。 2.广泛运用缩略语。网友们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往往把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语言单位,取其汉语拼音词语的首个字母合成缩略代码,如:GG(哥哥)、JJ(姐姐)、MM(美眉,即漂亮妹妹)、GXGX(恭喜恭喜)等。 在网络交流中,网友们使用英语字母的缩略语也广泛存在,如:LOL(放声大笑,Langhing out loud)、HTH(希望能帮上忙,hope that helps)、TIA(先谢了,thanks in advance)、FTF(面对面,face to face)等。这些词最明显的特点是英语单词首字母构成的常规缩写,其中,有的是名词词组的缩写,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如DOS、BF;有的是动词性词组的缩写,可作谓语,如DIY。 3.通俗简明化。网友们为了节约时间或求新求异,常常在交流时创造一些通俗而言简意赅的新词新语,如:把E-mail叫做“伊妹儿”,把Java戏称为“娇娃”,把Cookie称为“甜饼”,把丑女称为“恐龙”。网络酷爱者被称为“网虫”,初涉网络者被称为“爬虫”,网络高手被称为“大虫”,男性网民被称为“网蜂”,女性网民被称为“网蝶”。这些通俗简明的网络称谓是网络语言

音乐四要素

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素材,听音乐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有相当的认识,要想对音乐内容得出一具比较完整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节奏与节拍 节奏包括节拍(metre)和速度(tempo)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 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请听Stravinsky作于1913年的芭蕾舞音乐《春之祭》。 这部舞剧描绘的是史前人原始祭祀的情景,其疯狂而野蛮的音乐风格曾让人大为愤怒,甚至引起了音乐史上空前绝后的剧场骚乱。 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它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语)。常用的速度标记如下: 慢速类: Large 广板 Grave 非常缓慢庄严而缓慢 Lento 慢板 Adagio 柔板 中速类: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 快速类: 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Allgero molto 很快的快板 Vivace 活泼的、轻快的 Presto 急板 Prestissimo 最急板 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人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一股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

陌生化的语言性质与修辞手法

陌生化的语言性质与修辞手法 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乃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修辞也对此有特别的重视。它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 陌生化的基础是新奇的语言感受。俄国形式主义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论及陌生化问题时强调:“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7]人们认识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是复杂的,包括感受与体验。作为这种活动的思想凝结,语言的表达当然应该而且必须传达出人们的这感受与体验,语言的阅读也必须感受到这种感受,体验到这种体验。感受与体验的把握与传递是语言交往(当然更是修辞活动)的一个基本内容和必备条件。感受的把握不同于理性的分析和经验的认定。后者凭借的是一种习惯化规则化的方式与途径,它使人们的感觉与知觉形成一种惯性与惰性。在这种惯性与惰性的支配下,客观事物与语言作品在人们的眼里都会变得熟视无睹了。感受则不同,它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的感受;它还具有敏感性,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点细小变化都能被人们体察入微地捕捉到,并通过修辞活动在语言上表达出来。正是这种语言表达,作者与读者才对世界对语言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新鲜感。在这样的修辞活动中,人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野,平日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修辞艺术之光的照耀下,顿时变得生气勃[17]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接踵而至。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永远解释所有的新情况,因此,替代理论的出现乃是一种必然现象。但是,科学的发展并不只是在于新理论的出现,如果把科学进步归结为量的增加,那显然是幼稚而错误的。“增殖理论”以一种辨证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际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增加”,即新理论的不断出现;一方面是“韧性”,即旧理论的顽强坚持,就是说,在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新理论总是会不断提出,但与此同时,新理论出现后,旧理论并不会立即消失,也不应该立即消失,它将坚持一段时间,直到更新的理论将它取代。质言之,替代理论的出现总是在创造新的东西,因而代表科学认识的创新性;原有理论的韧性则总是在保留已有的成果,力主从现有的发展状况出发去发展学科,因而代表科学认识的继承性。两者并不处于交替的状态,而是处于一种并行的状态,互为参照、互为映衬,且相互作用,科学进步的动力正产生于替代理论与原有理论的比较之中。这种观点与下面将提及的科学发展解题说不同,它认为:“知识的增长机制似乎并不是释疑的活动,而是被人顽固地坚持一种有价值的地位的企图,才导致人们推翻早有的、为人所熟悉的范式。”[18]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修辞学学科发展中,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鼓励建构新理论,“大胆发明、详细阐述与公认观点不一致的理论,即使后者碰巧得到高度证实并被人普遍地接受也在氧所不辞。采纳这条原则的方法论就叫‘多元主义方法论’。”[19]二是“要阻止放弃已遭反驳的理论”[20]“韧性原理”(Principle of tenacity)劝告人们从某些理论中选出一个有望导致最大有效结果的理论,然后坚持这一理论,而不在乎它会遇到巨大的实际困难。” [21] 四科学发展问题解答说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林丽莉 教材分析:本课被编排在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运用》一书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本节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格做了细致描述,辨别了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有一定难学生掌握起来不甚容易度。修辞手法是高考中常考知识点,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因而对这一节的学习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由于已有相关知识积累,对于修辞格,学生并不陌生,但对部分修辞格尚不能熟练掌握,尤其是一些有相似点的修辞格,辨别起来更不容易。因此,本课着重通过梳理、辨析和练习,来提高学生对于修辞格的辨析、运用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常用的比喻、借代、比拟这三种修辞手法,并能辨别它们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梳理、讨论及练习,掌握这几种修辞格的定义、类别及作用,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悉常用的比喻、借代、比拟这三种修辞手法,并能准确分辨。 教学难点:辨析借喻与借代、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时安排: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小姑娘,夜乘凉。带灯笼,闪闪亮。(猜一动物) 2、粽子头,梅花脚。前面喊叫,后面舞刀。(猜一动物) 两则谜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所知道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识修辞 (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用一种事物给另一种事物打比方。 2、结构:本体、喻词、喻体(前两者有时可不出现) 3、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类别 她的笑像煮沸的牛奶一样溢了出来。(明喻) 瞧,那庭中纷然飘扬的片片飞雪,轻盈灵动,似翩然然回旋的瓣瓣落花,似悠然翻飞的只只蝴蝶,又似嫣然起舞的队队佳人。(博喻) 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暗喻) 是谁在长亭徘徊,望穿了秋水,却等不来马蹄的轻响。(借喻) 4、如何判定: (1)甲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5、作用与原则: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原则:贴切合理;通俗形象 (二)、借代:“做代表” 1、概念:用与本事物密切相关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32)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语法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 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注意:有些同学解题答案是单纯词、合成词,这两个概念是从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单位。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Play with the words ----趣味学单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概念。词汇不丰富,也必然会影响思想交流。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越强。但另一方面,词汇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却是只拦路虎。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低年级学生始终有兴趣去识记单词而不觉得枯燥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放入句中,使之整体化 词汇是建房子的砖头,但光有砖头还建不出房子。李阳认为“学习的对象不应该是孤立的发音、单词、语法,而应该是句子”,“因为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在句子中掌握的单词是有生命力的单词”。现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直接法”和“全身反应法”都强调“句本位”。的确,孤立的单词在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完整意思的,但很多情况下会引起歧义。把单词放人句中,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词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如学了动物类单词,我们把单词放人句中: “Panda,panda,I can see a panda.” “Zebra,zebra,this is a zebra.” 学习了水果类和颜色类的单词后,把它们放在一个句子中: “Apple,apple,I can see a red apple.” 另外如:“Cinema,cinema,Let's go to the cinema by bus.” “Light,1ight,turn on the light.”这样,学生记忆的单位是句子,有整体感,有助于体会英语的语流。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造句的能力,提高说话的能力。 二、编儿歌加动作,使之表演化 儿歌因其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在低年级学了八种动物后,我用中英文夹杂编成儿歌: Bird,bird, 飞飞飞(边做小鸟飞行的动作); Cat, cat,喵喵喵(两手五指分开在脸前由中间向两边分开); Dog,dog, 汪汪汪(两手放头上作耳朵的样子); Monkey,monkey, 真调皮(把手放在头顶学孙悟空的样子); Elephant,elephant, 长鼻子(双手握住,下垂摇晃); Tiger,tiger, 王中王(作出向前猛扑的姿势); Zebra,zebra, 黑白条(双手在身上画条纹); Panda,panda, 是国宝(翘翘大拇指) 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语调,像哗哗流淌的流水,给人快感,再加上手舞足蹈就调动了孩子们所有的感官,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单词。 三、改变节奏,使之韵律化 教学单词离不开操练,但大量的机械操练使学生味同嚼蜡,毫无趣味。学生总是喜欢新奇的事物,如果我们在节奏上稍作变化,就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可以改变音的长短。这项练习结合句子操练更好,如:“Pear,pear,this is a pear.” (教师边说边有节奏地拍4次手),同一句话说3-4遍,第一遍比正常说话速度要慢,然后逐渐加快,比一比谁说得又准又快。这样训练可以改变中国学生逐词说英语和拖调的习惯,并通过朗读让他们体会弱读、失去爆破等情况,培养良好的语感。 其次,可以改变音的高低。如在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反义词long和short可以这样操练:long,long,long(声音越来越高),short,short,short(声音越来越低);同样可以加上动作,

[整理]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

[整理]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 音乐有四种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四种要素是作曲家创作的 素材,听音乐的人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有相当的认识,要想对音乐内容得出一具比较完整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节奏与节拍节奏包括节拍(metre)和速度(tempo)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 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节拍是按拍号要求相隔一定时间反复出现重音的模式,或者说,它是固定的强弱音循环重复的序列。每一种节拍都由时值固定的单位构成,这种节拍单位叫做拍子(time)。拍子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节拍通常用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例如2/4,它的含义是 "每小节有两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简单地说"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拍子:偶数类,有2/2(每小节有两个二分音符)、2/4、4/4、4/8(每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等,这些偶数节拍是对称的,带有行进的特点;奇数类,有3/2(每小节有三个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们听上去带有旋转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关。在乐谱上标记节拍的方法,除了上面这些2/4、3/4以外,还有小节线,这短短的垂直线,将音符隔成一个个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的单位,看起来很直观。通常小节线后面的第一拍是强拍,如2/4,这是进行曲常见的节奏,它是一强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圆舞曲,则是一强两弱的交替。假如拍数超过三个,则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强拍,如4/4,是强,弱,次强,弱;6/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节奏概念,音乐还可以不是这样的,除去民间音乐中自由的形态不算,许多作曲家为了给人以新鲜感,偏偏要打破节奏中的规律性,在该出强拍的地方闪过去不出现,而在弱拍位置却重重地来一下子,让听者出乎意料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它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速度术语

修辞.语言运用

修辞.语言运用 修辞 一、课标要求 对修辞,语文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的讲授,提出“了解常用修辞的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附录部分给出的“修辞知识要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 二、常见修辞及作用 1、比喻——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 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启人想象 3.夸张——故意言过其辞,对所描写的事物做故意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4.对偶——俗称“对对子”,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句子成对排列起来。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顺,语气强劲;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6.反复——是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构。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7.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也叫“反诘”是以疑问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 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考点分析 修辞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使之更准确,明白、生动、有力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修辞可穷尽思维,凝聚智慧,发散幽默,寓无尽于有形之间。修辞这一考点考查异彩纷呈,题型灵活,丰富充实,重在运用,强调综合,往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考查。 四、考查回顾 2005年中考题: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夸张) B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设问)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排比)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比喻) 五、题型列举 1.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语言表达——九种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九种修辞手法 一、常见修辞手法的分类及作用 修辞判定作用 比喻有共同点、非同类、熟悉生动形象 拟人赋予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亲切 夸张通过想象,夸大或缩小事物特征突出特征、引发联想、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排比三个或以上、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对偶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有音韵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借代抓住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 以简代繁、以虚代实、以物代情 反复连续出现同一词语或句子,无句子隔 断表达强烈情感、固环起伏、充满语 言美 设问设定问题,自问自答引人深思 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预期更加鲜明、强烈 ★利用修辞手法赏析语句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修辞作用+作者/诗人表达思想感情。 二、认识修辞手法 (一)认识比喻 1、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测。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类型本体比喻词喻体形式 明喻有像、似、若、犹、好像、 仿佛、犹如 有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 空当中 暗喻有成、变成、成为、当做、 化作 有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 中给你指引方向 借喻无无有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双鬓又添 了一些银丝 5.比喻的作用 (1)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2)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3)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6.比喻在阅读中的具体运用 答题模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练习】

语言的词汇

第五章:词汇与词义 教学要求:了解词汇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词汇的范围、类别和构造等知识,使学生具有辨训词语类别形式和构造形式的能力,能正确地使用汉语和所外语的词语。 重点和难点:基本词汇的特点,一般词汇的内部分类。 第一节词汇和词汇学 一、词汇、词汇量、词语 语言学中的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汇,它包括该语言全部的词和相当词的固定词组、缩略语。词汇,和语音、语义、语法等一样,也是语言结构系统的要素。在语言使用中词汇又起着材料的作用,离开了词汇这一材料,也就无所谓语言。 词汇和词不同。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而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词汇”这个词具体使用时,所指的范围有大有小。.既可以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日语词汇),也可指一种语言中某类词语的总和(基本词汇,一般词汇);既可指一个人在某种语言上所掌握的词语的总和(如鲁迅的词汇,巴尔扎克的词汇),也可指一种作品所用词语的总和(如《三国演义》的词汇、《<源氏物语>的词汇研究》)。不管哪种说法,都是集合概念,不是个体词语。本章讨论的词汇,主要指的是第一种意思和第二种意思。 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进行量的统计。语言的历史越悠久,词汇量就越大。而词汇量就越大,表明该语言本身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越强。一种发达的语言的词汇量是非常丰富的,但究竟包含多少词语,这难以精确统计。当代一些发达语言的词汇所包含的词语数量,现代的和历史的,加起来都有几十万个。如《汉语大词典》这部以常用词为主的词典收录的词条就达到37万多条。 二、词汇单位 词汇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者是词和固定词组以及相当于词的定型缩略语。 一般认为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的单位。它具有三个特点:一、定型性,二、完整性,三、最小。 语言单位的“定型”,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不轻易改变,两个方面都不是随意的、不定的。 从形式上看,词具有一定的语音结构,它有固定的音节或音节的组合,还有一定的重音或声调。从意义上看,词有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义,它表明客观现实中的某一事物、性质、特征、行为或关系等。例如现代汉语的“白、纸、写、犹豫、韭菜”等,它们都有固定的语音结构形式,都表明客观事物的一种事物或现象,它们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定型的,它们是词,这是显而易见的。像“龙头、小姐、大话”等的意义也是固定完整、不可分割的,不是它的几个构成成分的意义的简单总和。“龙头”指的并不是“龙的头”,而是指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小姐”指的并不是年龄小的姐姐,而是对未出嫁女子的尊称,“大衣”并不是指很大的衣服,而是指较长的西式外衣。英语的“black-board”不是指黑的板子,而是一种教学用具,“honey-moon”并不是指甜蜜的月份,而是指新婚后的第一个月。这些也是词。 “完整”,是说它能独立地作为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所理解,独立地同别的语言材料单位组合。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葡萄”、“枇杷”能独立地被人们理解其含义,可以作为独立的单位同“青”“熟”“吃”等组合。如果把它们分割成“葡”和“萄”、“枇”和“杷”,那分割出来的东西就失去了语言材料的资格,不能单独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和其他建筑材料单位组合。

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10级中文本科班师吉05号 【摘要】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离不开修辞,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中,我们都需要用修辞来修饰。同样,修辞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的衬托修辞是无法展现的自己的魅力的。但是,修辞与语言却都又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展现各自的魅力。 【关键词】修辞语言魅力 正文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组成语言的要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三类。语言的这三个要素都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要素都单独与修辞构成单独的联系,他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修辞与语音 语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在语言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当中,语音是第一属性,人类的语言首先是以语音的形式形成,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语音在语言中起决定性的支

撑作用。 修辞与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增强音律美、突出语言义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要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儿化韵等,还要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例如:1、“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以“无履”谐“无礼”,以“不钟”谐“不忠。2.“The rain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雨哗啦哗啦地打在窗子上。”语言中加入拟声词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起来。 汉语音节分明,并有声、韵、调之分,除可借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量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例如杜甫的七言律诗《赠田九判官司梁丘》中的“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其中“嫖姚”二字,它们便构成了叠韵。使得诗句构造精妙,更具神采。 (二)修辞与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词的集合体,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修辞与词汇的关系十分密切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

浅析现代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不同点

浅析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 摘要: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得以显现出来。对比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不同点,有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本质的认识和对语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印欧系语言不同点声调形态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最主要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同印欧语系的语言(本文以英语为代表)相对比,现代汉语与之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汉语是声调型语言,而印欧语绝大多数是没有声调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三)现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汉字三位一体。 英语的基本语音感知单位是音位,汉语则是音节。 (四)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而印欧语构词法和造句法有很大不同,分为词法和句法。 (五)现代汉语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语素、短语、句群三级单位结构稳定。(六)现代汉语语素单音节化、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印欧语绝大部分是三个音节以上的词。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与印欧系语言的前两点不同。 第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法语等则为无声调语言。 声调即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又称字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根据声调的有无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类——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只能起到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意义。 声调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普通话音节有四大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代汉语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母韵母相同的音节,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yuān(冤,冤枉)、yuán(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yuǎn (远,空间或事件的距离长)、yuàn(愿,愿望)。

我说使用的词汇教学方法

每个人对初中英语词汇有不同的教法,以下是我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所总结的方法。希望多同仁们有所帮助。 词汇教学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又称语法即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最新版新课标对初中词汇量的要求是1500-1600歌个。词汇量包活四类即:听力词汇量、口语词汇量、阅读词汇量和写作词汇量。教学生词汇制定目标时需要注意目标要有特定性、可达到性和可测量性。总之,要结合实际,教的完、听得懂、学的多。 词汇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引入游戏、依据词块和传授窍门。 创设情境教词汇能把枯燥的内容活化,让素材贴近生活,能把教词汇教学的方法趣味化,让笑声充满课堂,能把学生的激情持久化,让竞争无处不在。 设计任务教词汇当完成各种任务有利于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大量的独学、对学和群学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除此之外,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引入游戏教词汇。游戏有动作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不能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最好。第二,游戏指令要简洁明确,用英语无法表达清楚时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或汉语。 依据词块教词汇。词块可以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副词+动词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传授窍门教词汇。方法有依据字母变化记忆、联想记忆法、(如打球的词

汇、吃饭的词汇、水果的词汇等。)构词法记忆法(如派生法。合成法和转换法)、语音规则记忆法。(如同义词和反义词)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与音乐语言的理解

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有哪些? 音乐艺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表现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能比拟的,奇妙的音响组合越过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而直沁人们的心扉,非语义性和非具像性的纯粹形式表现使得音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使人产生迷惑。所以,音乐审美的理论研究总是显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深入。然而,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音乐无非是人自身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反映,是经验性地利用声音材料,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和适应人的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是可以从形式表现的内部探讨其运动规律,从而整体把握音乐美的。如果说音乐表达情感意义是抽象的,那么音乐表现手段则都是具体的。音乐形式的构成材料是声音,声音组织的方式、方法、原则都是很实在的。在诸多音乐表现因素当中,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是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如何正确理解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音乐语言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

语言修辞

1、明喻,多用“如、像、似、若……”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如: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 心思似海,集百川方见容人 2、隐喻,有本体和喻体,却没有比喻词连接,又叫暗喻。如: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读书万卷圣贤心 散文★★流年(690603201) 17:19:56 3、借喻,就是要表达的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如: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这是古人用来比喻赵州桥的对联) 乌鹊噪雪野,张张竹叶朝天 黄狗过霜田,朵朵梅花落地(竹叶喻乌鹊的嘴,梅花喻狗的脚印) 二、借代,不用原来的名称,换一种说法来代替原来的人或物。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还可以达到不重复的效果。例如湖面衡山有一副对联: 望望七十二峰,工部游时,诗圣有谁能继响 遥遥一千余载,文公去后,岳云从此不轻开 衡山有七十二峰(记住了),工部、诗圣皆指杜甫,文公指韩愈,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韩文公庙碑》中写道:“文公精诚,能开衡山之去……” 散文★★流年(690603201) 17:21:14 三、比拟,把人当物或把物当人来写。如郑板桥的一副对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再如: 天地有情,日月春丽春不老 古今无尽,江河水清水流长 有脚阳春先到固园桃李 无心明月偏临近水楼台

四、夸张。如: 旭日行天,喜盖通红大印 神洲铺纸,新添致富合同 门前绿柳飞奔下 屋里明月跳出来 散文★★流年(690603201) 17:22:55 五、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叙事。下面是一些运用典故的对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人一己千虽愚必明 天回御榻星辰动 人去台空山水清 散文★★流年(690603201) 17:23:57 六、双关,利用文字的多音多义使对联包含多重意思。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虽然毫末生意 却是顶上功夫 七、对照,把两个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明代谢缙的一副对联: 小犬入门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还有一副格言联: 反观自己难全是 细论他人未尽非 八、排比,也是对联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更多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如在山西省有一古代建筑群叫王家大院,其中有一副这样的对联: 唐有赋汉有颂宋有策晋有经,麟麟炳炳家声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