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548677.html,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李维楷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3年第03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激发学生想像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课题。

想像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像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如何挖掘这些潜力,就在于老师如何在课堂上正确引导,使这些潜能进而成为创新的原动力。

1.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像,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想像,甚至是猜想、臆想。想像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像渗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所以想像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想像让学生的思维如同插上了翅膀,飞进高山大海、飞向白云蓝天、飞向天涯海角,尽情享受创造的喜悦。

2.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出常见的思维见解。在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够敏锐地洞察事物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疑是思维的开始,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质疑的过程正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氛围,把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即使学生的提问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也要热情耐心地予以修正、解答。《绿色千岛湖》中在引题时,我这样设计问题:为什么把千岛湖称绿色千岛湖?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所欲言,有的说是绿树环绕着千岛湖,照得千岛湖的水是绿色的;有的说是草木茂盛,绿树成荫等等,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