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素抑制果蝇生长发育的研究

印楝素抑制果蝇生长发育的研究
印楝素抑制果蝇生长发育的研究

基于科学史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再探究

基于科学史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再探究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主要内容是摩尔根如何通过实验巧妙的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通过实际听课及对本节课教学案例的搜集与分析,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梳理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科学史进行了深入挖掘,为一线教师更好的开展基于科学史的实验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1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果蝇杂交实验的历史路径认识不清晰 新教材P31(旧教材P29)描述“后来他们又通过测交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 但教材并未说明摩尔根做了哪些测交,导致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忽略科学史发展的真正路径,错误的从已知出发,引导学生做出假设进行推断。比如,介绍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现象后,就让学生尝试按照①眼色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②眼色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3种假设在染色体上标注基因(如W表示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w表示X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解释摩尔根的实验现象。 实际上,摩尔根在实验过程中并未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并不存在同时提出这三种假设然后一一排除,最终保留正确假设的过程。这样做不仅不符合科学史,也造成了推理环节的缺失,让学生对实验本质的理解出现障碍,从而使这个知识点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1.2 对教材理解不透彻,缺乏科学思维的引导 教师之所以对实验的真实过程认识不清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材中的某些关键表述没有深入理解。比如新教材P31“由于白眼的遗传和性别相联系,而且与X 染色体的遗传相似,于是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通过什么实验确定白眼的遗传一定与性别相联系呢?何为与X染色体的遗传相似?这句话的背后是摩尔根做出假设的依据,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出现上述的第一个问题。 再比如,不乏有教师在讲本实验的测交实验时,单纯的以验证“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目的,错误的认为:如果用F1中的红雌与白雄测交,那么后代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1:1,是不能判断眼色基因与X染色体的关系,所以摩尔根的测交实验并没有这一组。 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将问题转化为:基因到底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这是有违摩尔根的初衷的,摩尔根真正的意图是想要通过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来验证自己对萨顿观点的怀疑是否正确。测交1结果与预测一致,可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随着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分离。因此在教师用书(旧)的第58页中描述到:“子一代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后代......比例是1:1:1:1。摩尔根圆满地说明了他的实验结果”。 2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真实历程 2.1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背景

印楝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是原产于印度、缅甸的一种楝科(Meliaceae)乔木,是一种适生于干热河谷地区、喜温耐旱的生态和经济树种。印楝全身是宝,其种子、枝叶和树皮长期以来广泛用于医药、农药及日化产品等领域。从印楝种仁中提取的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小菜蛾、菜青虫、蝗虫等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表现良好的杀虫活性;1968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印楝是“本世纪对当地居民的最大恩赐”,同时也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的树”。从印楝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及不同部位提取物具有抗炎、抗风湿、退热、抑菌和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引起了人们对印楝的广泛关注,在印楝素的合成、结构修改饰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 印楝在民间用作医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乡村药房”之称[2]。本文着重对印楝活性成分、印楝植株各部位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1印楝活性成分在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 从印楝植株的各个部位分离和鉴定出来具有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甾醇、单宁、脂肪族化合物等。尽管印楝中所含有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以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中印度楝子素、salannin、nimbidin、苦楝三醇和印楝素(Az-A,Az-B)的活性比较显著。印度楝子素具有显著的抗疟疾活性和很好的抗糖尿病作用;印楝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其抑菌效果越好;nimbidin除了可以抗炎、抗风湿、退热、抑菌和抗癌外,Pillai和Santhakumari还发现以25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nimbidin对小老鼠和大白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温和的抑制作用。此外,nimbolide也具有突出的抗疟疾和抗菌活性;gedunin是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中抗真菌和抗疟疾作用较强的化合物;母体中含有二萜成分的印楝酮对革兰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臭鼻杆菌等具有抗菌活性。 印楝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芦丁等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受性,减少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对心血管疾病也有特别显著的作用,能明显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对血垢、陈血细胞、血液也有显著的净化作用。此外,印楝中还含有可抑制炎症发生的单宁成分,包括单宁酸、儿茶酸、表儿茶酸等[3];可以降压、抗癌的甾醇类化合物β-谷甾醇和豆甾醇;以及具有抗菌效果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莨菪亭等。 2印楝植株的各个部位在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2.1印楝叶在药理活性中的研究:早在1969年,Rao小组报道了10%的印楝叶的水提物可以预防兔子和猴子的病毒性皮肤感染。Shukla等在临床实验中观察到口服5g叶浆(或相当数量的干叶),在血糖没有重要影响的条件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含量,指标高达30%~50%。这可能与印楝叶的提取物可以阻断5-羟色胺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加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有关。 Debelmas和Hache以小老鼠和大白鼠为实验对象注入枝叶的水提物,结果显示可以增加它们的运动量。Thompson和An-derson报道叶的提取物在以40mg/kg的剂量下对兔子静脉注射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可以治疗乌本苷诱发的节律障碍。 1982年,Bhowmick和Choudhary研究发现叶的提取物对链格孢属alternata具有抗菌作用,同时印楝叶中含有一种能分裂黄曲霉毒素的真菌的成分,这种成分不杀死这种真菌,但阻断这种真菌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能力。1985年,Rochanakij等报道了在体外实验中叶的水以及乙醇提取物和nimbolide可以抗人体内的寄生虫-恶性疟原虫。 1987年,Singh等分别测试了口服可溶和难溶于甲醇的叶的丙酮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两部分都可以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和呼吸速率。静脉注射叶的水提物可以诱发小鼠和基因猪剂量依赖性低血压。在随后的动物测试中,10mg/kg的剂量均可以诱发暂时性血压上升。另外,提取物还会引发兔子剂量依赖性负性变时作用,而基因猪不会。1989年,Chakrabortty 等发现从叶的粗提物中分离出的可溶于水的部分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印楝叶的提取物-纯化的无患子皂苷和薄荷油溶在一种药用基质内,当这两种浓度为6.25%时制备成的一种复方印楝阴道拴能使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滴度下降,从而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用印楝叶提取物制成的口腔清洁剂,可以治疗牙齿感染、牙齿腐蚀、出血和咀嚼疼痛,提高口腔免疫力和预防牙垢菌。将印楝叶制成的膏药可治皮肤溃疡和湿疹,对水痘、天花和疣也有一定的功效。 2.2印楝树根和树皮在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1981年,Okpanyi 和Ezeukwu发现叶和根75%的甲醇提取物都具有抗炎和退热功效,并且低毒。从1982年到1988年间,Shimizu等从印楝根的热水提取物里分离出对小白鼠具有抗肿瘤功能的多糖,并且对该过程进行了描述。Van der Nat等检测到根的水粗提物可以抑制化学发光的产生以避免激活人体中性粒细胞。最近,Vashi和Patel 比较了根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微生物的活性,发现在针对革兰 印楝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杨东福,夏咸松,林军 (云南大学校医院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文章编号:1009-5519(2010)02-0240-02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2002:429. [7]李占东.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诊治体会[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8,30:329. [8]黄克武.机械通气的撤离[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9. [9]Ferrer M,Esquinas A,Arancibia F,et al.Noninvasive ventilation- during persistent weaning failure: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3,168(1):70. [10]虞志新,金兆辰.撤机和撤机技术[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4): 1100. [11]宋德福.气道处理与呼吸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347. [12]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68. [13]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3. [14]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93. [15]王智勇.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指令频率通气模式撤机的临床效 果[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2):901. 收稿日期:2009-11-02

青蒿素的研究与开发

青蒿素的研究与开发 年级: 09 级 学号: 91114010 姓名: 曾发古 专业: 药学 指导老师: 褚洪标老师 2010年10月7号

青蒿素的开发与研究 O9药本(1)班曾发古 91114010 指导老师:褚洪标老师 摘要: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它是在科研计划组织下,全国多部门、多学科尽心协作、相互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青蒿素是含有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其衍生物有青蒿琥酯、蒿甲醚和二氢青蒿素等。青蒿素是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此外它还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影响免疫等药理作。 关键词:青蒿素抗疟疾药理作用中药过氧化合物 Key words qinghaosu (artemisinin) ; malaria ;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一.青蒿素的来源 青蒿素是从菊科艾属草本植物青蒿和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主要指黄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资源非常丰富。早在公元300 多年,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的记载, 以后历代医籍及《本草》中均有用单味青蒿或青蒿复方截疟的记载, 如《径济总录》以青蒿汤治脾疟寒热、善呕、多汗,《丹溪心法》、《普济方》等中以青蒿为主的方青蒿丸、青蒿散、祛疟神应丸、青蒿鳖甲煎等治疗疟疾。《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纲目》以及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都有青蒿治疟的具体记述〔3〕。民间至今仍有用青蒿捣汁、水煎、酒浸、研末服用或塞鼻等多种方法预防及治疗疟疾。 1971 年我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从中药青蒿中找到了抗疟有效部位, 随后分离 出了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1974 年等临床上成功地应用青蒿素救治恶性疟和脑型疟。此后成立了全国性的青蒿素研究协作小组, 从资源、临床、药理、化学结构、制剂、合成、生产工艺、质量规格及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989 年昆明制药厂成功地 生产出青蒿素甲醚(简称蒿甲醚) 注射液〔4〕。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疟疾临床研究的重点单位泰国热带病研究院, 使用蒿甲醚注射液治疗疟疾, 结果表明该剂杀虫速度快、疗效好、毒性低。该产品已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技术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 等8 家公司代理出口事宜, 成为我国第一个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生产出口的化学药品。目前国内还有广州星群制药厂、桂林制药二厂等厂家已经批量生产青蒿素系列药物, 而原料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姓名 邯郸学院2009级生物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 前言:我国现有人口已达13亿,并且每年以1 700万的速度增长,而耕地面积却逐渐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满足对粮食增长的要求,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高效农业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植物保护措施,农作物的保收增产将无法实现。化学农药在使农业生产受益的同时,也呈现出种种弊端,最为关注的是农药残留、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和害虫再猖獗问题以及农药对人类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恶果。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它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特别是长期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类黄酮、萜烯类、酚类、甾体、独特的氨基酸和多糖等,数目可超过40万种,其中大多数具有杀虫活性。植物源杀虫剂就是一类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而制成的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或无毒、无污染、选择性高、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符合农药从传统的有机化学物质向环境和谐农药或生物合理性农药转化的趋势。目前,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是当前新型农药创新的热点[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几乎是唯一选择。从天然物质中开发药物和农药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例如,三大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鱼藤和烟草)已经被使用了数百年,但由于早期天然产物的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随着提取及分离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一系列先进的结构鉴定手段的广泛采用,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仍然是获得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手段。各种分离手段如层析法(薄层层析、气象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等),电泳、凝胶过滤等方法的采用和包括X射线晶体学在内的仪器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绝对构型和构象,使分离鉴定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微量复杂结构成分也因使用先进的鉴定手段而得以成为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2]我国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有些植物体内含有的某些成分可以用来杀虫,我们把这些植物称之为杀虫植物,而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果实、种子等进行提炼加工而制成的杀虫制剂称为植物杀虫剂。植物源农药如烟碱、苦参碱、印楝素、川楝素、茼篙素、异羊角扭甙、茶皂素、鱼藤酮、除虫菊酯、植物精油和转基因植物(种子)等[3]。这些植物体内所含的杀虫活性成分各不相同,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很大。杀虫植物体内的活性成分的含量与杀虫植物的品种、年龄、植株所处的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自从吠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Berenbaum,1978)以来,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主要有:吠喃香豆素类(线型--花椒毒素;角型--当归根素)、多炔类与噻吩类、生物碱类(茵芋碱skimmianine、短颈苔碱brevicolline、呋喃喹啉碱和异喹啉生物碱等)、扩展醌类(金丝桃素hypericin和尾孢菌素等)、其它化合物(苯并呋喃、苯并吡喃、去甲二氢愈创木酸、lachnanthocarpone、脱镁叶绿酸甲基酯类、砧吨染料和噻吩类)。国外研究光活化杀虫剂的主要国家是加拿大和美国,国内徐汉虹等(1993)首先报道了猪毛蒿( Artemisia scoparia)精油含有的茵陈二炔(Capilene)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生物活性受光照的激发而增强。除了用于杀虫外,光活化农药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活化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等优点,对人畜安全,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农药有巨大的潜力[4]。 天然植物中的杀虫活性物质

摩尔根果蝇实验中白眼基因为何不能在Y染色体上

摩尔根果蝇实验中,白眼基因为什么不能在Y染色体上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是类比推理的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接下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证据。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果蝇是一种昆虫,有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饲养容易等优点。1909年,摩尔根从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特别引起了他的重视,他抓住这个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 摩尔根首先做了实验一: P 红眼(雌)× 白眼(雄) ↓ F1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红眼(雌、雄)白眼(雄) 3/4 1/4 从实验一中,不难看出F1中,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而F2中红眼和白眼数量之比为3:1,这也是符合遗传分离规律的,也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总与性别相关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摩尔根认为,既然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在20世纪初期,生物学家对于果蝇的性染色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一些。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如下图)。在雌果蝇中,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果蝇中,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那果蝇的眼色基因到底在哪里呢?是在Ⅰ、Ⅱ、Ⅲ中哪个区段上呢? 教材出示了摩尔根的假设,他认为: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由X染色体所携带,Y染色体上不带有白眼基因的等位基因, 即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之后摩尔根用这个假设合理的解释了他所得到的实验现象即实验一。后来通过测交实验 进行了验证。到这里,难免让人产生如此疑问:摩尔根怎么如此“草率”的认为控制眼色的基因在Ⅰ区段上?难道不需要排除基因在Ⅱ、Ⅲ区段的可能性吗? 事实上,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是很严谨的,他除了做了上面的实验一,还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进行杂交。 P 红眼(雌)×白眼(雄) ↓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简介 剂型:0.3%、0.5%、0.6%、0.7%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剂,具有拒食、驱避、内吸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主要作用于昆虫是内分泌系统,降低蜕皮激素的释放量;也可以直接破坏表皮结构或阻止几丁质的生成,或干扰呼吸代谢,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鳞翅目昆虫对印楝素最敏感,表现为拒食、蜕皮时间延长、蜕皮不完全、畸形或蜕皮时死亡。防治贮粮害虫也很有效。 防治对象:印楝素在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1、防治甘蓝小菜蛾,小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间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使用5次。每亩用0.3%乳油300-500毫升或0.7%乳油60-80毫升,或0.5%乳油125-150毫升/亩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或1%苦参·印楝素乳油60-80毫升喷雾,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5次。 2、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时,每亩用0.3%乳油90-140克或0.7%乳油60-80毫升,每季最长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天。 注意事项: 1、不可与呈碱性物质混合使用。2、对蜜

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蜜源作物花期禁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对附近蜂群的影响。3、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鸟类保护区禁用等警示用语。4、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各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5、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急救措施:1、不慎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及安静处,病情严重者请医生对症治疗。2、皮肤污染或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3、误服中毒,立即携标签送医院,对症治疗。

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子颖, 李士雨, 齐向娟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天津 300072 刊名: 中药研究与信息 英文刊名: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2,4(2) 被引用次数:20次 参考文献(44条) 1.钟国跃黄花蒿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 1998(04) 2.李吉和内蒙古地区黄花蒿中青蒿素的SFE--HPLE测定[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0(12) 3.李锋广西黄花蒿类型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广西植物 1997(03) 4.张萍山东引种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分析[期刊论文]-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03) 5.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查看详情 1979 6.乐文菊青蒿酯等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研究资料 1980 7.吴玲娟查看详情 1996(03) 8.A F tawfik S J;bishop A A;yalp;F Sel-feraly查看详情 1990(12) 9.沈明青蒿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1983(10) 10.查看详情 1989(06) 11.庄国康查看详情 1982(06) 12.K ou—yang;E C krug;JJ.marr;R.L.berens查看详情 1990(34) 13.D M Yang;NDF Y liem liem Parasitology[外文期刊] 1993 14.Vikkas Dhingra K Artemisinin:present status ahd perspectives[外文期刊] 1999 15.邹耀洪青蒿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1999(01) 16.邱琴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C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1(04) 17.谢家教青蒿素母液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1991(03) 18.陈靖福建崇安黄花蒿精油成分分析 19.王国亮湖北产黄花蒿精油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4(04) 20.刘立鼎黄花蒿和青蒿精油的化学成分[期刊论文]-江西科学 1996(04) 21.查看详情 1999 22.Mario R Tellez Differentialn accumulation of isoprenoids in glanded and glandless 1999(52) 23.赵兵青蒿药用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现状 1998(11) 24.查看详情 1987 25.查看详情 1989 26.Paniego N B查看详情 1996 27.Vonwiller S C;er al查看详情 1993 28.赵兵青蒿素提取条件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6) 29.Elsohly H N;etal查看详情 1990(06) 30.Elsohly H N查看详情 1987(04) 31.赵兵超声波用于强化石油泌提取青蒿素[期刊论文]-化工冶金 2000(03)

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疑问与解惑

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疑问与解惑 合肥二中赵春宏(230022) 摘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关于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存在的疑问,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解决了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思考教材的设计,如何挖掘利用素材,培养学生思维。 关键词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测交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很好素材。本节介绍了科学家对遗传现象的探究过程,难点较多,有教师和学生对摩尔根的果蝇交配实验的描述和解释存有疑问。结合这些疑问,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理解,对问题进行了解答。 1疑问1:开始发现的白眼果蝇进行几次交配? 1.1疑问来源 教材32页“科学家的故事”介绍:在实验室,白眼果蝇临死前抖擞精神,与一只红眼果蝇交配,把突变基因传了下来。 教师教学用书57页叙述同上,但58页第二段叙述:“摩尔根做了回交实验。用最初出现的那只白眼雄蝇和它的后代中的红眼雌蝇交配,结果……”。 显然以上两处叙述有矛盾。 1.2资料描述 查找的国内遗传学著作,也有两种不同的叙述。但在美国学者的相关著作中都没有提到“用最初出现的那只白眼雄蝇和它的后代中的红眼雌蝇交配”。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第五章叙述:它这样养精蓄锐,终于同一只正常的红眼雌蝇交配以后才死去,留下了突变基因,以后繁衍成一个大家系。之后叙述是:用白眼雄蝇同正常雌蝇杂交,后代全为红眼;白眼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后代一半为白眼,而且全为雄性。 在摩尔根的《基因论》中提到“孙代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交配。 1.3分析解答 综合有关资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最初出现的白眼雄蝇死亡前应该与多只红眼雌蝇进行了交配,只是在与某只红眼雌蝇交配后死去。 因为摩尔根所用的黑腹果蝇最多一次只能产生上百个后代,而很多资料显示F1得到1237个个体。很显然得到这么多后代,只能是开始那一只白眼雄蝇与多只红眼雌蝇交配的结果。正常情况下,摩尔根为了能让那只白眼果蝇顺利实现交配,他会将那只白眼果蝇与多只未交配的雌蝇放在一起,这样那只“白眼儿”就可能与多只雌蝇交配。 结论(2):最初出现的那只白眼雄蝇没有进行回交,教师教学用书58页第二段叙述有误。 很多资料描述摩尔根所做的回交实验有:(1)让F 2的白眼雄蝇与F1的红眼雌蝇交配;(2)让F 3的白眼雌蝇与F1的红眼雄蝇交配。 2疑问2:摩尔根通过哪种测交,进一步验证了解释

_槲皮素药理作用在雌激素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 槲皮素,化学名为3,5,7,3’,4’-五羟基黄酮, 分子式为C 15H 10O 7,相对分子质量为302.23,是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如菟丝子、桑寄生、筋骨草、毛耳草、蒲黄、白花败酱草、葫芦巴、荔枝、鱼腥草等中都含有丰富的槲皮素,药典记载槲皮素是瓦松、银杏叶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结构见图1。作为植物雌激素黄酮类的一种,其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17β-雌二醇(分子结构见图2)相似,包括一对羟基,具有相似的距离,并存在一个酚环,后者对其吸附于雌激素受体起决定性作用。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MALDI -MS )法结合化学交联测定,发现槲皮素对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 (hER αLBD )有很高的亲和力(0.01%)[1] ,是一种雌激素受体(ER )调节剂。在0.5nmol/L 17β雌二醇存 在情况下,高剂量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表现为雌激素受体拮抗作用,与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等 黄酮类作用截然相反[2]。同时,槲皮素在心血管、糖 槲皮素药理作用在雌激素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杨英曹阳综述 张婷婷△朱焰曹霖审校 【摘 要】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近年来,有关槲皮素的研究很多,其中在雌激素相关 性疾病研究最多,主要包括乳腺癌、骨质疏松、前列腺癌、宫颈癌等疾病。在这些疾病研究中,槲皮素主要表现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破骨细胞分化,调控体内雌激素代谢,对肿瘤黏附、侵袭、血管形成各过程都有影响。与其他黄酮类药物药理作用相比,槲皮素有其独特性。槲皮素在雌激素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呈多元化,大体概括为两方面:①抗氧化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调控雌激素代谢。②雌激素受体(ER )调节作用,调控ER 下游许多底物及信号通路。 【关键词】槲皮素;雌激素类;受体,雌激素;抗氧化剂 The Pharmacologic Actions Progression of Quercetin on Estrogen Related Diseases YANG Ying,CAO Yang,ZHANG Ting -ting,ZHU Yan,CAO Lin.The Yueyang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0437,China (YANG Ying,CAO Yang,ZHANG Ting -t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 ,Shanghai 200032,China (ZHU Yan,CAO Lin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Ting -ting,E -mail :tingting185@https://www.360docs.net/doc/e4642001.html, 【Abstract 】Quercetin is one of flavones in phytoestrogen .Recently ,there have many researches about quercetin,and most of them are related with estrogen correlative diseases,such as breast cancer ,osteoporosis and prostate cancer,et al.In these diseases,there may have many effects,including promoting cell apoptosis ,controlling osteoclasts differentiation,regulation estrogen metabolism in vivo and effecting tumor cell growth progression ,involving adhesion ,invasion and angiopoiesis .Comparing with other flavones ,quercetin has its own distinct character.Many mechanisms may explain quercetin pharmacologic actions,mainly to sum up for two aspests:①Expression of antioxidation:inducing cell apoptosis and regulating estrogen metabolism.②Regulation of estrogens:as a estrogen receptor (ER)modulator,quercetin restrains tumor cell growth by influencing down -stream substrate of ER and impacting signal pathway. 【Key words 】QUERCETIN;Estrogens;Receptors,estrogen;Antioxidants (J Int Reprod Health蛐Fam Plan ,2011,30:69-72)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S30303) 作者单位:200437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岳阳医院(杨英,曹阳,张婷婷);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朱焰,曹霖) △ 通信作者:张婷婷,E -mail:tingting185@https://www.360docs.net/doc/e4642001.html,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应用与开发

CHINA AGROCHEMICALS 中国农药 21 农药论坛 吕咏梅 (中石化南化公司化工厂) 植物源农药印 楝素 的应用与开发 1 概述 目前全球都在积极从植物中寻找天然杀虫活性物质,在众多杀虫植物中,研究最多也最具有开发前景的是印楝。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印楝中含有 00多种杀虫活性成分,其中杀虫活性最高的是印楝素,实验证明印楝的枝、叶、种仁、种壳及树皮中都有印楝素的分布。印楝原产于印度,在联合国的帮助和宣传下,目前印楝的种植已经推广到非洲、南美洲、欧洲、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印楝素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其具体作用机理尚未完全确定,已知印楝素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并且影响激素的分泌;国外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哺乳动物是安全的。 2 应用研究 印楝素可以防治200多种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目前全球有近20个国家对印楝素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国际上定期召开全球印楝科学与应用会议。印楝素被提取分离出来后,被命名为“azadirachtin A”,一系列的“azadirachtin (B~K)”陆续被不同研究机构分离出来并确定了结构。 在国外部分国家印楝已经大规模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斯里兰卡多数茶种植园使用印楝防治害虫,斯里兰卡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出口国之一,自1997年使用印楝产品以来,由于生产的茶叶中农药残留少而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茶;印度等南亚国家采用印楝素作为杀虫剂在甘蓝、茄子、马铃薯、番茄等近20种蔬菜水果进行实验,显示良好应用前景;英国林业联合会一直致力于对印楝素及其他提取物的研究,目的是防治松树象鼻虫对云杉树的破坏,由于云杉树释放出来 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吸引这些害虫,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防治措施,以前云杉害虫防治主要采用杀虫剂氯菊酯,但氯菊酯于2004年起已在欧盟禁止使用,急需替代办法,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有可能成为替代品,印楝素也是替代品之一,目前该林业委员会种植1.8万棵印楝树用于试验工作。另外,在欧洲多个国家计划引进印楝树种植并加快印楝素的研究。 我国云南、广东和海南省均适宜种植印楝。目前云南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工种植印楝纯林面积最大的地区,是我国印楝生物农药原料的潜在中心区。在此基础上,云南中科生物产业公司以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印楝素生物农药的产业化生产,已从印楝种子中分离和完成化学结构鉴定的印楝素类化合物达到16个,其中有4个是国外尚未发现的新物质,已生产出0. %印楝素乳油、70%印楝油制剂、10%印楝素原药及各类昆虫信息素诱芯等产品,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0. %印楝素乳油67万立升。与此同时分别对甘蓝、苹果、西瓜、番茄、菜豆等作物的害虫防治进行了 000多亩田间实验,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该公司“爱禾”0. %印楝素乳油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农药三证”的印楝素生物农药。目前的应用和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素将会在生物农药市场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它的提取研究已成为目前印楝素生物农药应用与发展的关键。 3 提取技术 印楝树的多个部分都含有印楝素,其中种仁里含量最多,一般也多从种仁中进行提取。关于从印楝树种仁中提取印楝素的工艺有许多报道,按工艺方法分为:1)溶剂萃取法;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微波萃取法等。其中已经工业化,技术相对成熟的是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究进展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全新结构的抗疟药,具有抗疟作用迅速、高效、低毒,且与大多数抗疟药无交叉抗性等特点。 【关键词】:青蒿素;抗疟;作用机制。 Abstract: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with endoperoxide function are new and important antimalarial drugs,and their antimalarial action is quick,efficient and without cross resistance. key words:artemisinins;antimalarial;action mechanism. 疟疾是目前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有大约5亿人患疟疾,死亡人口数达275万之多【1】。在众多的抗疟药物中,青篙素类药物独树一帜。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中发现的。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疟效果非常明显,作用快,毒性低,而且价格便宜,因此颇受全球医药工作者和广大疟疾患者的青睐。从七十年代始,国内外己有卜千篇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的有关研究报道,本文拟就青篙素类药物抗疟作用机制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细胞水平的研究 1.青篙素类药物与血细胞结合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通过与尚未确定的受体结合而选择性地集中在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被感染的红细胞中的青篙素浓度是末被感染红细胞中的青篙素浓度的100多倍【2】。Asawamahasakda和他的同事们【3】发现用3H标记的青篙素被分离的红细胞膜吸收,但却不能被末感染的红细胞吸收。超过一半的膜关联药物能被乙酸乙醋抽提的磷脂酶A:所分解.41-42%的残留药物似乎与红细胞膜蛋白结合。 2.引起疟原虫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能较其它抗疟疾药物更具抗疟效果,必定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探明其作用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直有成效的工作。早期通过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观察到青篙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在红细胞内期,青篙素及其衍生物能引起疟原虫膜结构发生变化,如由胞膜部分形成食物泡、核质,线粒体、内质网、核膜等也相应地出现相关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自噬泡形成并使细胞质减少,从而致死疟原虫【4】。 3.影响营养物质运输 红细咆内期原,虫被纳虫泡包.裹,许多管状饱从泡膜上突出出来、形成复杂的网络,伸向红细胞周边,是疟原虫获得外源性营养物质的通道,同时可运输包括青篙素类小分子药物通过,因此管状泡网被认为是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能聚集大量青蒿素类药物的前提【5】。有人研究发现,青篙素类药物可破坏管状泡网的组成及膜结构,从而破坏其转运营养物质功能力。 二、生物化学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1.过氧桥与抗疟作用

摩尔根的假设

对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分析及教学策略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他发现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的一致性,所以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是类比推理的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接下来,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供了证据。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果蝇是一种昆虫,有体小、繁殖快、生育力强、饲养容易等优点。1909年,摩尔根从野生型的红眼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这只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特别引起了他的重视,他抓住这个例外不放,用它作了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 摩尔根首先做了实验一: P 红眼(雌) ×白眼(雄) ↓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白眼(雄) 3/4 1/4 从实验一中,不难看出F1中,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而F2中红眼和白眼数量之比为3:1,这也是符合遗传分离规律的,也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来控制。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总与性别相关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摩尔根认为,既然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在20世纪初期,生物学家对于果蝇的性染色体有了一定的了解。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一些。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如下图)。在雌果蝇中,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果蝇中,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那果蝇的眼色基因到底在哪里呢?是在Ⅰ、Ⅱ、Ⅲ中哪个区段上呢?

槲皮素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槲皮素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摘要】槲皮素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等。但由于其水中溶解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注射无法给药等因素导致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剂技术已被运用于槲皮素溶解性的改善,本文就近几年槲皮素纳米制剂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 【关键词】槲皮素;纳米粒;脂质体;胶束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的多种生物及药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槲皮素具有多种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肾脏保护[1-3]。然而,由于槲皮素具有不稳定性、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些年来,纳米给药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水中溶解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作用。因此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成纳米制剂是提高药物疗效,扩大临床应用非常具有前景的选择。本综述就近几年内槲皮素纳米制剂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整理。 1. 纳米混悬剂 Sun等[4]制备了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93.5nm,平均电位为-35.75mV,且水中溶解度较原药粉增大了70倍。且与槲皮素原药相比,口服给药后血浆清除率降低了7.5倍,AUC增加了15.6倍,明显提高了口服生物利用度。Wang等[5]采用复乳化法用PEG-PLA制备了槲皮素-硅量子点纳米混悬剂,并考察了其对HepG2细胞的体外毒性实验,由于硅量子点具有产生荧光的特性,因此可以监控药物的转运过程。另外,Gao等[6]以普朗尼克F68/卵磷脂(3:1,w/w)为稳定剂,分别采用溶剂沉淀法和高压均质法制备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分别为251.56nm与192.47nm,冻干复溶稳定性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槲皮素水溶性差的难题。 2. 纳米粒 李厚丽等[7]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制备了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17.3nm,平均包封率为48.50%,实验结果表明与槲皮素原药粉相比,口服该剂型后可长时间黏附与小肠壁而不被排入大肠,可有效延长药物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药物在肠道的吸收。 谭启等[8]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得到槲皮素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5.3nm,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为2.45%与48.47%。透皮实验结果表明将槲皮素制备获得磷脂-壳聚糖纳米粒后可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从而有利于槲皮素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充分发挥。 3. 脂质体

印楝树介绍

附件三: 印楝(黄金树) 印楝(Neem)属楝科,常绿乔木,广泛种植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印楝由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倍受世界 各国政府与科学家们的关注。印楝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之树"。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国际林联等组织,推荐印楝为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干热地区优先发展的树种,并已引种栽培于50多个国家。 印度“神树”——印楝树,原产于印度、缅甸等地,早在1000多年前,当地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的神奇功能,在保存粮食、防虫、治疗牙龈炎、皮肤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印楝树被当地的土著居民封为“神树”。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究竟是树中的什么在起到“神”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一位德国植物学家在印度进行生物考察时巧遇了一场蝗灾,当时,有一群蝗虫铺天盖地地压向一片作物,顷刻之间,这片作物就被蝗虫蚕食得荡然无存,但是其中有一棵树安然无恙,这就是印楝树。这位科学家研究分析,印楝树的种子、树叶及树皮中,含有一种物质——印楝素,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印楝树具有趋虫治病的神奇功能。后经进一步研究,从印楝果实中提取的印楝素等成分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且没有抗药性,对几乎所有植物害虫都具有驱杀效果。试验证明,印楝对防治10目400多种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特别是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有特效,而对人畜和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

印楝以其独有的生物特性,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印楝生物农药已成为国际商业性开发的热点之一,是干热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优良造林绿化树种,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宣称:“印楝是一个解决全球问题的树,它是最有前途的植物而使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受益,它可能开辟有害生物防治的新纪元。”国际印楝种植和产业开发的实践证明:印楝种植及其产业开发不仅有持久的生态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有价值的还是作为杀虫剂。印楝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秀的高效无毒无公害杀虫植物。科学家认为,印楝是一种较完善的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它达到了作为杀虫剂所要求的全部标准:对害虫的广谱作用,对天敌的干扰少,对脊椎动物没有毒性,在环境中迅速降解,资源丰富等。 印楝树高10~25米,分枝早,主干短(少数种源主干较长),冠幅大,枝叶多而密集,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印楝生长迅速,在条件适合的地方一年生幼树,树高可达6米, 2~3年开花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每株年产鲜果30~50公斤。果期100年以上。印楝喜温耐旱,无霜或微霜、年降雨350-1200毫米的地区均可种植,降雨量2400毫米的地方也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印楝树整株均含印楝素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但种子含量最高。印楝种子仅印楝素的含量一般就高达0.3-0.4%,最高达0.66%。 印楝素可防治10目400余种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应用印楝素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棉铃虫、毛虫、舞毒蛾、日本金龟甲、烟芽夜蛾、谷实夜蛾、斜纹夜蛾、菜蛾、潜叶蝇、草地夜蛾、沙漠蝗、非洲飞蝗、玉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