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库(客观题)

心理学练习题库(客观题)
心理学练习题库(客观题)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客观题)

一、单选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B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D)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B )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

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 )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B )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 )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10.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11.能够将外界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C)

A.感觉

B.感觉器官

C.感受器

D.感受性

12.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C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13.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D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14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C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15.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16.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D)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17.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8.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9.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C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0.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D)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1.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

是( 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2.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2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C )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4.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2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2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A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27.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B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8.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29.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C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30.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B)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31.心理学是研究(C)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A、心理结构

B、意识

C、心理现象

D、心理咨询

32.记忆过程包括( A )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

33.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C )

A.会议我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34.

3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B )组块

A.9±2

B.7±2

C.5±2

D.6±3

36.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C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37.由火想到热,由久旱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 D )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

38.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D )

A.物理特性编码

B.表象(形象)编码

C.言语听觉编码

D.语意编码

39.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 )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不随意识记

40.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D )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41.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D )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

4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B )

A.想象

B.表象

C.印象

D.迹象

43.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D )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44.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C )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4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D )

A.理想

B.空想

C.灵感

D.幻想

46.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C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顿悟

47.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 )A.间接性 B.概括性C.预见性 D.抽象性

48.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

A.抽象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9.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C )

A.再现思维

B.集中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50.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A )

A.常规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直觉性思维

D.分析性思维

5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 A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

52.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 C )

A.原型启发

B.概念形成

C.迁移

D.问题解决

53.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 )

A.定势

B.迁移作用

C.动机状态

D.变式

54.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 D)水平。

A.强

B.弱

C.中等

D.偏低

55.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D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独特性

56.分析问题并找出问题中主要矛盾的过程是处于问题解决阶段的( B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7.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8.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B )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59.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 C )

A.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B.性格、气质和能力

C.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D.道德、观美感和理智感

60.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61.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D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6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 C )

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能力

6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64.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

A.感觉

B.思维

C.需要

D.性格

65.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B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66.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

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67. “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C )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68.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D)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69.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70.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C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71.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C )

A.血型B。激素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体型

72.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73.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D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74.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75.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B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76.

77.把特质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78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79.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B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80.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D )

A.家庭结构

B.出生顺序

C.家庭的贫富程度

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81.父母的哪种教养态度有利与培养儿童的独立合作温顺和社交等良好性格?( A )

A.民主

B.保护

C.支配

D.拒绝

82.能力是一种( D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83.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84.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 B )

A.社交能力

B.智力

C.操作能力

D.创造能力

8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86.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C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87.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卡特尔

B.吉尔福斯

C.斯腾伯格

D.达斯和纳格利里

88.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

A.卡特尔

B.吉尔福斯

C.斯腾伯格

D.达斯和纳格利里

89.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B )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

90.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 A)

A.130 B .150 C.160 D. 170

91.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 )

A.自然前提

B.核心成分

C.无关因素

D.决定因素

92.

93.

94.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 D )

A.从众

B.服从

C.定势

D.态度

95.平时讲的“随大流”、“人云亦云”是指( A )

A.从众

B.服从

C.顺从

D.态度

96.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97.“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98.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称( C )

A.小组

B.群众

C.群体

D.集体

99.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B)关系。

A、正比;

B、反比;

C、正相关;

D、负相关。

100.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C)。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01.进入到感觉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B)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联想;

B、注意;

C、对比;

D、分析。

102.只有人才有(A)

A、意识

B、心理

C、语言

D、情绪

103.研究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是(C)

A、社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动物心理学

104.、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指(A)

A、认知B、情绪C、意志D、人格

105.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指(B)

A、情绪B、意志C、认知D、言语

106.心理是(B)的功能

A、心脏B、脑C、脊髓D、神经

107.(B)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大脑B、客观现实C、情感体验D、神经活动

108.1879年,(C)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诞生的标志。A、艾宾浩斯B、华生C、冯特D、铁钦纳

109.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是(C)

A、费洛伊德B、冯特C、华生D、詹姆士

110.脑神经有(A)对。A、12 B、31 C、21 D、13

11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A )。

A比奈—西蒙量表 B瑞文推理测验C斯坦福—比奈量表D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112.由于刺激物的特点吸引了人的注意,使人的注意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转向该刺激物,一现象属于注的(D )。 A 稳定性B 分配C 转移D分散

113.医生通过号脉、观察、听诊来诊断病情,这体现了思维的(B )。

A直接性B间接性 C广阔性D创造性

114.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人是(A)

A、巴莆洛夫B、弗洛伊德C、布洛卡D、斯金纳

115.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是指(C)

A、知觉B、思维C、感觉D、语言

116.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C)

A、感觉适应B、感觉后象C、感觉对比D、联觉

117.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B)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118.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称为(B)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119.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称为(B)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后象

1 20.记忆容量有限的是(B)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121.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是(C)

A、感觉B、表象C、思维D、注意

122.(A)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A、言语B、语言C、思维D、知觉

123.(D)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A、思维B、情绪C、意志D、注意

124.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的是(A)

A、需要B、感觉C、思维D、想象

125.(B)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

的动力。A、需要B、动机C、情绪D、情感

126.两极性是(D)的特性。

A、需要B、动机C、思维D、情绪和情感

127.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B)

A、激情B、心境C、应激D、情感

128.“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冲突就是(A)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129.(C)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A、知识B、技能C、能力D、人格

130.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这是指(A)

A、气质B、性格C、能力D、技能

13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C)。

A感觉的对比B 视觉适应C 嗅觉适应D联觉

132.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对这些体验的记忆属于(C )。

A 形象记忆

B 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133.马路上的标志杆常涂成黑白相间的条纹以达到醒目的目的,这种现象属于(A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134.心理学独立的年代是(A )。

A 1879年

B 1798年

C 1978年

D 1897年

135.想做好事,又怕别人讥笑;想参加竞赛,又怕失败。这是(B )。

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136.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B)。

A、形象;

B、语言;

C、动作;

D、图表。

137.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D)。

A、刻板现象;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定势。

138.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情绪理论认为,个体的(C)参与及其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

A、需要;

B、新陈代谢;

C、认知;

D、意志。

139. 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有效的方法是(C)。

A、过度学习;

B、排除干扰;

C、把小意义单元组合成大意义单元;

D、强化复述。

140.“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4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42.属黏液质类型的人,有下面(C)的表现。

A、思维粗枝大叶;

B、思维敏捷;

C、思维比较迟缓;

D、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小事。

143.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C)为基础。

A、动机斗争;

B、兴趣;

C、随意运动;

D、自由意志。

144.关于表象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表象编码只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

B、表象编码只反映对象的动态特征;

C、表象编码以空间平行的方式来表征信息;

D、表象编码会受到视觉或其他感觉通道的制约。

145.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B)的评价。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

146.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是首尾部分易记也不易忘,而中间部分则难记且易忘。这是由于中间部分受到了(C)影响所致。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D、瓶颈效应。

147.受先天因素影响最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14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c罗杰斯和马斯洛 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149.一个人离我近时,他在我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

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一样大,这说明知觉具有( C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150.知觉包括( A )等多种。

A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B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痛觉

C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平面知觉和错觉

D平衡觉、运动觉、视知觉和错觉

151.威尔尼克中枢又叫( D)。

A言语运动中枢 B视觉性言语中枢 C书写性言语中枢 D听觉性言语中枢

152.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 B )。

A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B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C情绪记忆和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和语音记忆

153.长时记忆的编码有( B )。

A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B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C图像记忆编码和声像记忆编码D图像记忆编码和语音编码

154.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A )。

A系列位置效应 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

155.网状结构是(A )。

A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B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D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

156.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 A )。

A内涵 B外延C本质 D含义

157.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A )。

A迁移 B干扰C抑制D启发

158.需要是( D )。

A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B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

D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5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B)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6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B)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61.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B)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

162.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B)

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D.个性

163.(C)以研究知觉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

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 C.格式塔学派 D.机能主义

164.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A )A.知觉的

整体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恒常性

165.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A)品质。 A.自觉性 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66.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D)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6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B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ABC )。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差异

2.大脑左半球的主要功能是………………………………(ABC )。

A语言B计算C逻辑D绘画

3.记忆的基本环节包括……………………………………………………(ABCD)。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4.下列人格测验中,属于自陈测验的是………………………………………(AD )。

A 16PF

B 罗夏墨迹测验

C TA T

D MMPI

5.注意的功能有…………………………………………………(ABCD)。

A选择功能B保持功能C调节功能D监督功能

6.发散思维的特性包括…………………………………………………(ABD )。

A流畅性B独特性C直接性D变通性

7.感觉记忆的特点有……………………………………………(ABC )。

A时间短暂B信息量大C 按物理特性储存D 按语义编码储存

8.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包括……………………………(ABCD )。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C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D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9.问题包含的成分有……………………………………………(ABD )。

A给定条件B目标状态C 假设D障碍

10.思维的特征有………………………………………………………(AB )。

A间接性 B概括性C抽象性D知识经验的改组

11.意志行动( ABC )。

(A)要克服困难(B)有目的性(C)是有意识的行为(D)取决于当前需要

12.( ABC )是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内隐性

13.、意志行动中的准备阶段,包括( ABC )。

(A)动机斗争(B)确定行动目的(C)选择行动方案(D)克服困难

14.意识是 ( ABC )。

(A)对外界事物的觉知(B)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C)心理反映形式(D)感应性

15.意识( ABC )。

(A)是一种觉知(B)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C)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D)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16.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ABC )。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C)刺激物的对比关系(D)间接兴趣

17.( ABC )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A)刺激物的强度(B)需要(C)新异性(D)目的要求

18.以下不属于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 BD )。

(A)刺激物的新异性(B)对活动目的的认识(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19.注意分配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 BC )。

(A)动作(B)自动化的(C)熟练的(D)新奇的

20.注意是指( ABD )。

(A)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B)一种内部心理状态(C)心理活动进行的过程(D)一种心理活动进行时的意识状态

21.下列( AD )关系非常密切。

(A)不随意注意-刺激的特点(B)随意后注意-刺激的特点

(C)随意注意-刺激的特点(D)随意注意-间接兴趣

22.刺激物的( ABCD )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A)强度(B)对比关系(C)活动和变化(D)新异性

23.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是( AD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24.下列属于基本社会性需要的是(ABC )。

(A)依恋需要(B)探究需要(C)交往需要(D)成就需要

25.下列属于高级社会性需要的有(ABD )。

(A)求美需要(B)求知需要(C)交往需要(D)成就需要

2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包括(ACD )。

(A)安全需要(B)劳动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27.兴趣有不同的品质,主要指兴趣的( ABC D )。

(A)广度(B)中心(C)稳定性(D)效能

28.动机( ABC )。

(A)使个体朝一定目标活动(B)是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C)可根据行为表现加以推断(D)和行为之间有对应关系

29.诱因(AC )。

(A)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B)是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

(C)可激发活动的动机(D)是追求需要满足的唤醒状态

30.动机对于活动具有(ABCD )的功能。

(A)激发(B)指向(C)维持(D)调整

31.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可划分为(ABC )。

(A)维持功能(B)激发功能(C)指向功能(D)计划功能

32.母性动机通常被看成是( BD )。

(A)外在动机(B)原始性动机(C)习得性动机(D)生理性动机

33.以下( ABCD )是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

(A)爱好(B)权利动机(C)兴趣(D)成就动机

34.( AB )是可以引起动机的条件。

(A)诱因(B)需要(C)兴趣(D)信念

35.诱因是( ABC )的刺激物。

(A)能满足个体需要(B)激发和诱使个体朝向目标(C)外部(D)内在36.兴趣是( ABD)。

(A)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B)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C)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D)维持活动的内部动力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2.行为主义主张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外周神经和大脑。(×)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5.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感觉后象。(×)

6.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7.理解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8.想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9.瞬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10.思维是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11.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12.想象属于记忆范畴,表象属于思维范畴。(×)

13.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14.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15.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16.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17.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8.情感具有情境性、短暂性。(×)

19.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20.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四、判断说明:(先判断对或错,然后加以扼要说明)

1.高智商的人,其创造力也一定高。(×)

答:这种观点不对。智力并不等同于创造力,高智商的人未必就有高的创造力。

2.气质与性格是二种完全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

答:这种观点不对。气质与性格是二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但两者有内在联系。

3. 学生之间的交往需要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这种观点对。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学生之间的交往需要可以学习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4.神经质是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基本维度之一,神经质就是神经系统的本质。( ×)

答:这种观点不对。神经质是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的基本维度之一,它指的是人的情绪表现。

五、填空题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过程)两大部分。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想象。

3.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合。

4.辨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实验者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

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科学。

7.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8.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量度。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9.适应是一种普遍的感觉现象,它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视觉)和(听觉)。

12.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值越高,感受性(越低),感觉阈限值越低,感受性(越高)。

1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整体)的反映。

14.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思维与语言)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思维与知觉)。

15.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6.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

17.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停止)和(呼吸运动的变化)。

18.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熟练)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

19.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或回忆和再认))。

2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2.再认的速度与准确性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二是当前事物与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

23.记忆中的联想主要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和因果联想。

24.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

25.在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中,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26.除非进行(复述),否则信息大约会在( 1分钟)时间内从短时记忆中衰退。

27.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8.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29.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0.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

31.幻想的形式分为(理想)和(空想)。

32.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直观性)和(概括性)。

3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4.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3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6.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

37.发散性思维的指标有:(变通性(灵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

38.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39.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40.需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社会)的要求再人脑中的反映。

4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42.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43.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44.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和(信息传递)功能。

45.沙赫特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46.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47.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48.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9.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0.马洛斯认为只有(低级)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51.动机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52.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3.阿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54.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5.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56.气质较多地受(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因此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57.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58.气质是(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生理)基础。

59.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60.荣格认为,个体的力比多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是(外向型)的人;个体的力比多活动倾向于自己,是(内向型)的人。

61.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62.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情绪持久性)特征和(主导心境)特征。

6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4.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65.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66.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67.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68.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6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纬度去了解。

70.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71.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2.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73.营养不良会影响(脑神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

74.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75.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它又推动人去(从事并坚持)某种活动,从而促进(能力)发展。

76.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一般智力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形态。

78.美国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79.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服从)认同和内化。

8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心理)的关系。

81.产生动机的条件有(需要)和(诱因)。

82.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83. 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8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指向性)、(集中性)。

85.依据感觉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86.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87.(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88. 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

和(恒常性)等。

89.根据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类型。

90.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1.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92.在个性心理特征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是(能力),与遗传关系最密切而且比较稳定的是(气质),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人区别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的是(性格)。

93.古希腊医生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94.狼孩的实例说明人类意识的获得需要(人类社会的养育环境)。

95. (脑干)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是血压、呼吸、心跳的调节中枢。

96.大脑是利用(到达两耳的时间差)来对空间中的声音进行定位的。

97.韦氏智力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即(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

98.情绪的主要种类有(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种类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六、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是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

5.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6.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9.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

10.注意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寡。

11.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12.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或活动的注意。

13、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

14.功能固着:是指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占据了思维的核心地位,一时难以想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现象。

1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7.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18.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即人的感觉器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19.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21.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高级形式。

22.观察力:是指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23.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4.保持:是指已识记的知识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25.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26.再认: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

27.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8.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29.语义记忆:是指人对词语及其予以永久性知识的记忆,以及关于世界知识的记忆。

30.情绪记忆:是指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并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形式的记忆。

31.运动记忆:是指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2.遗忘:是指人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33.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感觉后像就是感觉记忆的一个例子。

34.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35.工作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指人在某项工作或活动时连续的流动的记忆。

36.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37.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

38.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3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40.动作思维:又称直观动作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41.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42.抽象逻辑逻辑: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43.聚合(辐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44.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45.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46.析取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或特征结合而形成的概念。

47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48.定势:是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解决的心理准备状态。

49.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0.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5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

52.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53.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54.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55.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6.幻想:是指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57.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8.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使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

59.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

60.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

61.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62.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63.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个体得以顺利完成各项活动任务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

64.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65.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个体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共同需要的能力。

66.特殊能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67.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68.态度:是指有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

69.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

70.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71.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72.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是群体成员所公认并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2、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感受性是()。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空气振动 (B)物体振动 (C)空气 (D)声源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 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 (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 (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 12、根据()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 (B)思维的结构 (C)思维的方向 (D)思维的创造水平 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想参加教师资格证测试的伙伴们是不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 学的试题有点担忧呢?下面是收集的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 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 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 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2021年心理学练习题库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相对于个性心理来说,是不断变化着、暂时性心理现象,涉及结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2.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结识活动对象趋向和选取,是个性构造中最活跃因素,重要涉及需要、动机、兴趣、抱负、信念和世界观。 3.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有筹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积极引起或变化被试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客观办法。4.第一信号系统:详细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形成条件反射系统。 5.个性:指一种人整个心理面貌,即具备一定倾向性各种心理特性总和。 6.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而行动因素。 7.注意:是有选取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她刺激倾向,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 8.故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不需要意志努力注意。 9.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 10.知觉:是对作用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某些整体反映。 11.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在头脑中保持和重现。 12.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近年甚至保持终身记忆。 13.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过程。 1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性及内部规律理性结识过程。 15.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同类事物本质特性,舍弃非本质特性思维过程。 16.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办法解决问题,或者产生新颖独创思维成果思维过程。 17.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需要之间关系反映。 18.意志:是自觉地拟定目,依照目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心理过程。 19.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行为方式中所体现出来个性心理特性。 20.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毕某种活动所必要具备个性心理特性。 21.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体现出来稳固心理特性。 22.心理健康:指个体健康心理状态。 23.心理挫折:即挫折,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使个体本来盼望得到实现或满足目的受到阻碍而使个体产生紧张、痛苦或失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背诵版)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背诵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强调教育学是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 普通心理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 A. 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 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 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____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 冯特 D. 马斯洛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 广阔性 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观察法 实验法 条件反射 二、选择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5、()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789 B、1879 C、1798 D、1897 6、()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7、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8. “ 谈虎色变” 与“ 谈梅生津” 都是( )的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条件反射 9.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10.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4.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 。 A 、谢切诺夫 B 、巴甫洛夫 C 、斯金纳 D 、冯特 11.()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 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 12.()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 三、填空 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2、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其分为、和-——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 3、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等。 4、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核心。 5、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和————。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和()两种。7.心理实验法包括()和()两种基本形式。 8.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 )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 )的反映。 9.反射活动分为( ) 和( ) 。 10 .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 )过程,另一种是( )过程。 四、判断正误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4、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5、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4%) 1、有意注意 2、知觉 3、创造想象 4、思维 5、道德感 6、能力 二、填空题(18%) 1、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 2、注意有复杂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__功能。 3、人的外部感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定律提出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5人的心理发展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似动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 7在心理研究中揭示的错觉多数是_____________错觉,例如_____________。 8情绪记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达到150%时保持效果最佳 10数学家擅长_____________思维。 11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情绪在激动水平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者相权取其一属于_____________冲突。 14与_____________相反的是人意志的冲动性。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 称为高原期。 16一般研究者把智商130成为划分_____________的最低临界线。 17_____________年,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_____________的诞生。 三、判断并在错的题目改错(14%) 1、社会环境对人的心里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心理学超级题库(全)-含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超级题库(全)-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完整word版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为心理学的诞生奠 定科学基础的领域中,不包括的是: A. 神经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B. 脑机能的研究 C.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 D. 行为规律的探讨 2、文艺复 兴的实质是: A. 人性化运动 B. 人文主义运动 C. 文化运 动 D. 宗教化运动 3、关于 17 到 19 世纪的心理 学思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英法两国以经验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特征 B. 经验主义以 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 C. 理性心理学以官能心理学 和统觉心理学为形式 D. 统觉团这一概念反应了经验主义的心理 学思想 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A. 冯特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奈瑟 5、提出内倾、外倾两种心理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阿德勒 D. 弗洛姆 6、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是: A. 本我 B. 自卑及其补偿 C. 超我 D. 自我 7、马斯洛认为,考察人性应当更加关注于研究:

A. 自我实现的人 B. 平常的大众 C. 神经症病人 D. 超人 8、勒温认为, 心理生活空间是指: 14 / 1 A. 影响行为的环境 B. 影响行为的人格特征 C. 人的居住空间 D. 影响行为的所有事实总和 9、罗杰斯认为,可促进成长的治疗氛围所需要的基本要素中,不包含: A. 真诚一致 B. 同理心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建议 10、阿德勒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品质是: A. 优越感 B. 社会兴趣 C. 攻击本能 D. 利比多 11、罗杰斯认为,不能促进个体成长的氛围形成的是: A. 共情 B. 接纳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指导 12、斯金纳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符号学习理论 13、斯金纳把华生研究的行为称为: A. 操作行为主义 B. 目的行为主义 C. 新行为主义 D. 应答性行为 14、在华生看来,说话、写字和打棒球属于: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库

概述 选择 1、主张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了解构成意识的元素,进而探求这些基本元素如何合成复杂 的意识经验的学派是: A 结构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2、实验内省法是下列哪一学派采用的研究方法? A 结构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3、受进化论影响较大,强调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功能的学派是: A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B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C 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D 人本主义humanistic psychology 4、不但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结构与意识元素观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结构主义与功能主 义将意识当作心理学研究之主题的学派是: A 结构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5、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的学派是: A 结构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6、反对结构主义的心理元素观,也不同意行为主义所持的集多个反应而成整体行为的理念 的学派是: A 认知学派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完形心理学 7、兴起的年代较精神分析论与行为主义为晚,故而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的学派: A 认知学派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完形心理学 8、批评精神分析论是伤残心理学,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的学派是: A 认知学派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完形心理学 9、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 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的学派是: A 认知学派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完形心理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冯特(Wundt)的心理学是哲学和生理学结合的产物 B 詹姆斯(James)开创的美国心理学是哲学与生理学学结合的产物 C 冯特(Wundt)的心理学是哲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D 詹姆斯(James)开创的美国心理学是生理学与生物学结合的产物 11、冯特(Wundt)的学生铁钦纳(Titchener)把冯特(Wundt)和自己的心理学称为: A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B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C 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D 人本主义humanistic psychology 12、《心理学与生活》关于“是什么让心理学独一无二(What Makes Psychology Unique)?” 的回答是? A 科学的观念 B 科学的方法 C 研究的主题 D 研究的取向 13、下面哪一取向“强调个体应充分发展自身理性选择和最大潜能(Emphasizes an individual’s phenomenal world and inherent capacity for making rational choices and developing to maximum potential)”? A 认知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 B 人本主义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 C 进化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普通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该题型已取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P18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B )P48 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 )P59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4.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B )P100 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P121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C )P170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P196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P229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P310 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 1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P340

华中师大《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研究方法的标志是: A、自然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相关法 2、某项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仅仅适用于城市学校的教学,而不适用于农村学校的教学,这说明该实验研究: A、缺乏构思效度 B、外部效度很低 C、实验信度很低 D、内部效度很低 3、下列不属于空间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A、结构级差 B、相对大小 C、运动视差 D、视轴幅合 4、绝大多数被试在测验中获得满分或接近满分的现象称为: A、天花板效应 B、地板效应 C、间隔效应 D、绝对效应 5、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相互干扰,采用的实验设计类型最好是: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费希纳 C、高尔顿 D、艾宾浩斯 7、下列关于视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与眼睛一定距离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 B、视角的大小决定映像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大小。 C、视角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成正比。 D、可以用视角的倒数来表达视敏度,其公式为视力V=1/α(α为视角)。 8、下列哪个术语表示实验中自变量操纵失败: A、霍桑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天花板效应 D、“零结果” 9、反映人的感觉时间辨别特性的是: A、似动现象 B、闪光融和临界频率 C、深度视锐 D、运动后效 10、注意研究中的错觉性结合实验支持: A、两种加工过程理论 B、注意能量有限理论 C、注意的过滤器-衰减理论 D、特征整合理论 11、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A、类别量表 B、等级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12、在“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 A、超常儿童 B、常态儿童 C、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 D、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题 1、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被试的特性因素,在实验中称作_____ 。 2、在记忆实验中,给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没有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要求被试判断材料是学习过的还是没有学习过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 3、视敏度是指 ______ 。 4、唐得斯A、B、C反应时分别是指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 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2.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容为“六艺”,“六艺”包括( )。A.礼、乐B.射、御C.文、算D.书、数 3.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4.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 5.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兰贝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教材。(判断题) 8.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判断题) 9.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判断题) 10.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BD。 3.【答案】ABC。 4.【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5.【答案】C。 6.【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8.【答案】×。 9.【答案】×。10.【答案】√。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班级管理单选题练习三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B 2、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答案:B 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答案:B 4、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班主任工作总结 B、建立学生档案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答案:D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容D、学生答案:D 6、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答案:A 7、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答案:D 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答案:A 9、教学管理的核心是()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答案:C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型的领导方式 D、型的领导方式答案:A 1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答案:A 1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艾宾浩斯B.弗洛伊德C.马斯洛D.詹姆斯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 4.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心理实验室,正式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心理是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6.名词解释: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手碰到火就缩回()。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兴奋过程 D、抑制过 程 2.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 速,这涉及()。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兴奋过程D.抑制过程 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 B 、乐极生悲C、见风流 泪D、谈虎色变 4.神经细胞又称为(),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 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 、中 枢 D 、突触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高级神经活动的两 大基本规律为神经过程的和。 名词解释: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 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要点: (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大脑皮层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过程; (2)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1.听手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注意起伏 B.注意分散 C.注 意转移D.注意分配 2.以下关于睡眠或梦的说法错误的是?()A.睡 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B.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C.梦多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 D. 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 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 的 4.注意的品质包括、、和。 (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5.注意的功能是、和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用。(选 择功能、保持功能) 6.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 意分为、和。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指向性,集中性) 8.名词解释:注意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9.简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1)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 握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 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 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 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10论 述题: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要点: (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 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善于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总之,一堂课就是这样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 后注意有节奏的相互交替,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有张 有弛始终保持稳定集中。 第四章感觉 1.蓝色、青色、绿色会使人感觉寒冷,这种现象 属于()。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想象 2.当你晚上在强烈的车前灯面前要一段时间的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按照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记忆过程理解为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 2.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法。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它有两种表现:其中积极而能够实现的我们叫理想;消极而不能实现的我们叫空想。 4.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5.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客观而产生的。 6.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 和三个方面。 7.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典型稳定的特征。 8.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不善交际,神经过敏,他们具有分裂气质,易患的精神病主要是。 9. 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和。 发展就是天才。 1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2.你对骑自行车的记忆是 _______ 记忆。 13.表象是从过渡到的中间环节。 14.认知心理学界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即、中介状态和。 15.人的原始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16.微弱而持久情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17.性格是一个人的对现实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经过程的灵活性。 19.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 20.气质是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1.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 A.听觉编码 B.视觉编码 C.按语义编码 D.按信息的物理特征编码 2.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少。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3.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称为()。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4.当自行车不能正常骑行时,人们通常会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找出故障进行修理,这种思维活动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5.库泊等人(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A.概括性 B.可变通性 C.可操作性 D.稳定性 6.小张阅读《西游记》是,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7.耶基斯—多德逊定律反映的是()。 A.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B.动机与生理的关系 C.动机与目标的关系 D.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8.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 A. 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 运气 9.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0.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 A.感觉 B.思维 C.需要 D.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