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职体育教学尝试

结合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职体育教学尝试
结合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职体育教学尝试

结合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职体育教学尝试[摘要] 高职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所有高职各专业的

教育过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分析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充分认识体育教改的必要性;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营造体育改教氛围;围绕能力培养,改革体育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开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职体育教学尝试。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专业特点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核心,突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元化的需要。而高职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所有高职各专业的教育过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及其未来工作的动态客观需要,开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作用。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既掌握了常规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也掌握了在未来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特殊体育项目的社交礼仪、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为此,近年来,我院开展了相关的体育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充分认识体育教改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体育教育大多受到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大量灌输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其内容过多地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在实践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体育教学与各专业特点的融合,缺乏对学生未来工作必备素质要求的分析,缺乏对学生有效的体育训练。部分教师备课时,大多习惯于抱着统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从传统教学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就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由于学生长期难以自主参与教学,而导致学生盲目地敷衍上课。课外,学生很少有或根本没有课外的社会实践训练。显然,这必然使学生根本不知道体育课的教学目的,只知道有体育课而已,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淡、能力也越来越差,学生的创新潜能被无情地埋没,缺乏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形成。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窄、技能较差和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社会的多方面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营造体育改教氛围

我校是由四所院校合并的新学院,有四十多个专业,涉及了机电、文史、经济、信息工程、旅游等“二、三产”领域,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其个性、技能的发展。为此,我们认识到不同的专业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体育教学就要参与改革各专业的培养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即将正式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的融入情况。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院校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其教育偏重点逐渐由培养单方面的高等技术人才转向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本文从当前形势下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意义出发,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标签: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学生 一、在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逐渐建立,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观点也逐渐更全面,更有目的性。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不再仅仅注重雇佣人员的个人技术的單方面条件,而是逐渐趋向于看重有技术、有素质、有修养、有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那么对于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职学校来讲,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便成了首要任务。高职院校通过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业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这也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在高职院校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1.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中,课堂授课大多数都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更多地注重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加入大学生实践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让学生知道自己学的什么,更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践自己学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自己动手去将理论知识转化成最终的实践成果。例如,在医学类教学中,课堂的实践也不仅仅限于教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让学生看着老师做,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做,用视觉与触感两方面的感知来刺激学生对知识学习实践的掌握。老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让学生针对工作中显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这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增加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单方面的知识性学习对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来讲已经落后,德、智、体、美、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收稿日期:2012-02-27 作者简介:张娜(1984-),女,辽宁辽阳人,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研究。 2012年第2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2012 (总80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0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张 娜 1 杨宇杰 2 (1、2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摘 要: 本文阐述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050—02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一)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形势的日趋严峻,高职院校将学生的生源扩向农村区域招生的趋势也越加强烈。由于城乡家庭基础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城乡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也很大,这就客观上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家庭教育上和家庭经济条件上参差不齐,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二)由于学生高考的失利和部分学生家长对高职院校 的认识不清, 一些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支配下把学生送到高职院校,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只求孩子学点技术,将来能找个工作,这种思想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进取心。还有部分家长由于日常对孩子缺少关心、家庭教育薄弱、家庭观念局限使学生素质相对于正常产生差距。 (三)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因此,进入校门后,部分学生还像以前那样自暴自弃、放任自流。还有的学生认为进了高职院就等于学习生涯从此结束,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仅仅只为混张文凭。更有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金钱和精力都用在谈恋爱、上网和吃喝玩乐上,根本不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模糊,人生规划不明确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对于物质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了滞后,造成青年学生生理成熟期前移,而心理成熟期明显滞后,再加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由此引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频发等现象。同时由于早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本科院校年年扩招的影响,客观上造成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只能靠降低分数录取和招收五年制大专学生来保证生源。因此,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降低,自主能动性较差,加上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理论的差距,更加剧了高职学生的失落感与自卑感,使得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模糊,自身定位不明确。部分学生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技能轻做人、重职业能力轻职业道德、重索取轻奉献,表现出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的倾向。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心理干预能力普遍不强当今的高职大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并且大学时代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具有精力充沛,发散性思维较强,自我意识强,感情丰富,有强烈的 求知欲,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点,但是由于90后高职大 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人生经验的限制和大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学生形成过于依赖和占有的欲望以及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使其在现代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学生经常会在各个方面产生一些心理矛盾、情绪上的波动和情感上的危机。大多数学生在成长中受到家长过多的保护,学生的抗挫折和抗压力的能力较低。学 生在受到心理冲击和挫折之后, 由于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差,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这种消极情绪的积压,无法全面的释放,反而大量地消耗他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沉溺于悲哀、后悔、自责、内疚或愤怒之中,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正常人际关系的运转。 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就业视角需进一步拓展 就业是学生完成学业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毕业生就业 的关键是能否真正认清就业形势, 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就业职业规划,适当地降低就业期望值。但是由于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偏差和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误解读,使高职学生就业观念严重偏差。第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存在不切实际的就业 择业心态, 一毕业就追求大城市、大机关,把机关和大中型企业作为找工作的唯一目标,没有下基层、到生产一线的任何职业规划和思想准备。第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追求高工资和高福利,没有对当时自身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第三,高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和专业技能水平不强,在应对招聘时准备不够充 分。第四,受传统“从一而终”的陈旧就业择业观念影响,把 初次就业看得过重,认为选好一个单位就是定好一生。第五,高职学生在平时缺乏对择业技巧的专门训练,对面试时的形象礼仪和言谈举止准备不足,以致错失就业良机。 五、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产生危机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的信奉和遵行。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信仰,作为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和精神生活。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扩大,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 · 05·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首选就是体育教师,所以在校学习时应着重培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2001年新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强调教师是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同时又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而现代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应体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关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

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种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身作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教育、影响学生,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牢固学生专业思想以及敬业精神、事业心的教育,干一行爱一行,使他们明白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去,从而深钻细研,对业务精益求精.同时,要加强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充分认识到今后的事业基点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绝不仅仅是搞单一的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要把对人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的始终。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熟练地编制各种教学文件的能力;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集体活动的能力;善于运用队列队形和口令,迅速调动队伍的能力,具有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和正确无误的动作示范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教材的

体育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 (2013年)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姓名:穆盼阳 学号:541114010111 专业:社会体育

目录 第一章认识自我----------------------------------- 2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4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0 第四章评估调整----------------------------------- 14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本人是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11-01班的学生,从初中开始接受体育训练,在传统田径体育项目上有较好的基础,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各种社会体育娱乐健身体育运动,并准备以后从事体育经济(体育场馆经营与体育赛事中介服务)行业。 2、职业兴趣专业与爱好 我参与体育训练多年,对各种体育运动情有独钟,同时对各种大众体育健身运动的学习和传播有这深切的体会和深入的思考,我喜欢思考各种运动的技能,总结各种运动的学习和教授方法。我的爱好与我所学专业十分吻合。 3、职业能力与适应性 本人对各种运动的技能学习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在运动技能方面领悟性较强,并能从多种运动角度来进行一种运动技能传授。 由于本人参加运动训练多年,性格外向、适应性强、喜欢刺激、爱与人交流、领悟性较强,但本人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烦躁心理、语言表达较直白。 4、个人特质适合干什么 本人适合干一些多与人交流的、不枯燥的、同时注重动手能力和不重复性的工作。 5、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最看重该职业与我的爱好知否一致、是否能从中学习到我需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

中职生日常行为综合素质测评细则 一测评的主要内容 主要由学生出勤\组织纪律\文明行为\爱护公物\卫生扫除\义务劳动\活动等组成,包括学生在校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二组织实施 1 综合素质测评表张贴在教室里. 2 团支书会同有关人员每天对所列内容作全面认真的检查\记录,核算分数并一周一总结,一周一填表,班长负责监督. 3 班主任负责每天晚点核对团支书记录的当天情况并公布结果,每周一总结. 三测评记分办法 (一)早操 1 每旷一次,扣2分;迟到,中途无故退出,扣1分. 2 口号不响亮,或做动作不整齐,所有出操人员各扣1分. (二)上课 1 每旷一节,扣5分;迟到,中途无故退出,扣2分. 2 不认真听讲,睡觉,看课外书,交头接耳,作小动作等,每次扣2分. 3 顶撞老师,视情节每次扣3~10分. (三)自习 1 每旷一节,扣5分;迟到,中途无故退出,扣2分. 2 自习纪律乱,有大声喧哗\串位\打闹\睡觉等现象,每次扣2分. 3 不服从值班教师管理,视情节每次扣3~10分.

(四) 课余时间 1 课间休息,有大声喧哗\吹口哨\追逐打闹等现象,每次扣2分. 2 不按规定佩带胸卡,又无临时卡者,每次扣2分. 3 文明言行 (1)出口脏话,每次扣1分. (2)乱丢污物,乱倒脏水,每人次扣1分. (3)生活不检点,谈恋爱,扣3~5分.屡教不该者,给予处分并扣相应的分数. (4)不准穿奇装异服,染发,理奇怪发型,戴首饰,染指甲,带手机等,发现每人次扣2分. 4 吸烟 (1)在教室,宿舍的桌下,床下发现烟头,每人次扣2分. (2)无论在任何地方,若吸烟被抓现场,每人次扣5分. 5 喝酒 (1)有喝酒现象,每人次扣2~5分. (2)酒后闹事者,每人次扣5~10分. 6 打架 视情节严重扣5~15分. 7 晚休 (1)不按时熄灯,每人扣1分. (2)熄灯后不按规定休息,在宿舍内交谈,洗衣服,玩手机等,每人次扣2分.

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大学生活是光阴似箭的,很快就会过去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大学生自我鉴定,有需要的可以收藏哦 体育专业自我鉴定范文 时间不等人,美好时光更加飞逝,大学四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回顾这四年时间里,大学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虽然匆忙但是快乐且充实,不但知识面见长,而且更加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一下就是四年的自我鉴定。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工作或生活上都本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特别在体育专业上具备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在田径、篮球、足球等方面更为突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曾三次代表班际篮球联赛,并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代表系参加校篮球联赛、游泳比赛并获得第一名,第二名。此外我还积极参加篮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等各种裁判工作,并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本人把“教育”作为人生的目标,并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本人还热心于社会实践,曾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

尊自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很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诚实。 大学四年我得到了母校的的教诲,老师的指导鼓舞与同学的帮助。因此,在进入社会之后,我始终会以一颗谦卑、热情而又执着的心来对待我的事业和我的朋友,始终以朴实的性格,实干的作风,豁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诚诚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展望 未来,我充满信心,我将以满腔热情迎接挑战,争做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时间一晃而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总结过去,收获良多,现总结如下。 在校期间,我不断地完善自己,进步自身素质。在专业课上以连续获得五次特等奖学金,名列本专业前茅,并获得了多项专业课单科奖。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不断地增加新知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不仅如此,我还努力学习外语和计算机,通过英语四级,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我初步把握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普通话考试,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四年中,我担任系里的社团部部长这个职务,组织了多次大型的活动,并积极参加院系举办的活动,培养了我一定的组织能力与社交能力。我还积极参加院系举行的篮球赛、运动会等各种比赛,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大千职业技术学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四川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 三、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裕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的职业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应是“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中等职业教育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 培养目标的差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院校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高 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看,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目标上看,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高 等教育,在体系上属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 特征。 那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 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的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 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富 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明确指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既区别于高等教育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工作在职业岗位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充实在社会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实用人才队伍,他们的工作 主要不是从事理论研究,也不是从事开发设计,而是把现有的规范、图纸和方案实现为产品、商品和财富。因此,高职生的成才目标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三个面向”,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二,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 识和竞争精神的人才。第三,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将自己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更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定位。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素质与能力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是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重要课题。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理所当 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教 育模式,要具体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学生解 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快转变“以科学体系为中心”向“以实用技能为中心”的素 质教育模式发展。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会由此走入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高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的现 代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 迅速发展,高等学校体育也逐渐呈现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化、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全国大多数高校幵办了体育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具有了一定规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批特殊 群体,在年龄、心理、知识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生在诸多方面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这些週然不同的自身特点与其体育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专业教育中,体育专 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课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各种项目的锻炼中,造就了体育专业的学生永不言败,尤其是部分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锻炼了他们的好胜。这与原 本不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上发生着各种意想不到的联系,面临着从心理到行为诸 多方面的差异,必然要对体育学生在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和改变。高校体育 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打架斗殴多、突发事件多等现状,不仅影响了体育院系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也影响了体育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学校 领导也高度重视体育学生的人才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体育 专业的学生正确的体育生活方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体育专业学生有其特殊性,由于专业和学生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和生 活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提高非专业能力意识不强[1] I以就业为导向体育专业学生 应具备的非专业能力 ◎李金辉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 2.2 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 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在生理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处在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的末期,体育专业学生的气质类型多数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所以表现在性格上,主要是自我意识较强的外倾型性格。这种性格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心理,喜欢表现却又经不起挫折,渴望被人尊重却又不拘小节。重感情、讲义气、待人坦诚、豪爽,直言快语,争强好胜。 体育专业学生的术科课学习大都在室外场馆学习为主,学习的内容也多以身体动作练习为主。这就促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养成以运动场为课堂,以体育器材为学习的主要用具,长时间进行练习的习惯[7]。由于多年从事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大区域体育训练使学生养成活泼好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特点。这些现象都是影响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因素。虽然他们有良好学习动机,但又不能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常常因外界环境的变化,放松学习和转移注意力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力进行长时间的理论课学习。这些特点使得体育专业学生多以专业课的学、练为主要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所应培养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局限了学习的范围,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不敢兴趣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造成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初探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初探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标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体育教育的终极阶段,是青少年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初始阶段。[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国家致力于课程改革,学校亦逐年优化教育系统,但是,无论从教学实践还是《标准》测试数据,均反映出学生体质、体能状况的下降,而且长期呈下降趋势。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优化校园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势在必行。 一、高职体育教学特点 高职体育教育以办学特色为导向,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尤为重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养成。以笔者学校为例,下设中医美容学院、医疗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等,共开设40余个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校女生居多,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远远滞后于男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倾向,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保健体育中的精髓,树立健康教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保健理论知识的中医美容、护理等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统医学与美容、护理等知识,并运用到平时的体育学习、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保健意识,还可在职业生涯中传承其健身、保健理念,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陈旧 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对学生终身育意识、体育运动及参与能力、体育行为习惯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仍难以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2、课程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其参差不齐的生源在年龄、体质、文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の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の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の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の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の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の通知》(教基[2002]26号)の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の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の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の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の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の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の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の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の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の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の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の关键指标,各指标の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の评价和记录要求,每学年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の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の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浅谈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综合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 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研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到 了目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加 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由于培养的目标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 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情缺乏一种韧性和毅力。从我校高职学生来看,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一 部分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较大的 偏颇、缺陷,需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 3.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缺乏理论学习基础,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 进入高职学习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的学习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成为阻碍他们 前进的动力。 4.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心理承受力,挫折教育还不够 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表现症状看,他们存在许多负面心理,一些学生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对任何事情都是心灰意冷。许多高 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自己只 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的档次低,

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而不敢与老同学进行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 态去想自己的未来,往往又表现出焦虑、急躁的情绪,遇到任何事 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 5.高职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波动大,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 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 期以来,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 学校听从老师,形成了一种较强的依赖性。他们一旦离开亲人进入 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对于任何事情都感 觉自己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自己再努力、再用功也是没有用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素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 2.实行学分制的管理,增加选修课的分量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淡化专业,强调能力和素 质的培养,这一点恰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而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构成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一 种基本框架,其中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4.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大力挖掘先进典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8.加强对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转变的教育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改善的途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高职院校在生源结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服务定向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就成为了教育者关注的话题.而详细分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而提出改善的具体措施,意义非同寻常.1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1 高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少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培养目标不同,其 表现的思想、 行为也有鲜明的特点.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目标不明确,做事情缺乏韧性和毅力.从高职学生来看,他们很多是独生子女,生在改革时代,甚至有的是90后,从小到大没受过苦、 没经历过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少人娇气十足.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看,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的偏颇、缺陷,需要培养和引导. 1.2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 文化基础薄弱,缺少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学习课程,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可以说高职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比中学时更大,而学生对此又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上课不听讲,课堂上讲话、看小说、听MP3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甚多. “得过且过,顺其自然”往往也成了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选择逃避的方法.1.3高职学生缺乏理论学习基础及持之以恒的决 心 高职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但毅力较为薄弱又往往阻碍他们前进.1.4 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挫折教育不够从高职学生日常心理症状看,他们有许多负面心理.他们自我定位偏差,对任何事情都心灰意冷.许多高职学生刚进校时往往跳不出原来所在中学同学的圈子,觉得只考了专科院校,而同学都考入本科院校,嫌自己所在学校档次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有自卑的心理,不敢与老同学交往,长此以往,就容易性格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种心态去想未来,往往焦虑、急躁,遇到任何事情都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1.5 高职学生依赖性强,自制力差,情绪不稳,信心不足 (1)文化基础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薄弱的文化基础给他们大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厌恶学习.(2)自我管理能力弱.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习惯于在家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操心,在学校听从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亲人进入大学,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3)情绪情感调节能力欠佳,自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较浓.(4)缺乏自信,总感觉不如别人,总感觉别人做的永远都比自己好,即使再努力、再用功也没用.2 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Vol.28No.9 Sep.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9期(下) 2012年9月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改善的途径 芦国超1,张嘉佳2 (1.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2.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从分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入手,谈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现状;途径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9-0239-02 239--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前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熟悉,最有活力和最具参与性的一种文化之一。它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又是体育文化的缩影;它对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综合地反映了一个高校体育建设成绩和发展水平。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高校师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较高的品味和层次,是高校特有的富有校园文化气息和健康生活气息的大众文化,它是以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实施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目标为主要目的,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体育行为方式、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主要有校园体育课程、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艺术活动、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欣赏活动等具体表现方式和活动形式。 一般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精神文化层面处于主导地位,反映出高校体育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等主要内容,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其核心,持续渗透时间长,对学生影响久远,是一所高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象征;制度文化层面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为物质层面更好的利用开发,精神层面的更好挖掘提供制度保障;物质文化层面是基础,是客观物质保障,它体现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底蕴,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健身性。高校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健身性是高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高新科技队伍的健康水平和科技效益.长期以来人们把身心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长期忽视.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状况,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及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另外,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又使我们不得不长时间不能活动,所以,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首先问你应该认识一下现代健康的新理念"机体功能活动正常"就是健康,这是对健康的一种认识。尽管这一健康概念较客观地反映了健康在生方面的本质,但是它只是注意到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未能涉及人的心理状态,因此,这是不全面的。较确切的健康观念应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把人的健康与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三者紧密统一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健康观念。在健康的三要素中,身体生理健康是基础。它是其他健康要素的发展前提和保证。身体健康首先应身体机能正常,各器官系统功能协调配合,代谢良好。较高水平的生理健康表现为体能良好,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它源于身体的能量物质储备器官,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能的关键途径,增进健康的有效方式。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处于自我感觉良好,并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密不可分,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是对健康概念的科学延伸,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进一步要求。它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扮演社会角色的能力。 2.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②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体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⑨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病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2.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的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锻炼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可想而知,假如自己的身体弱不禁风,迟早有一天自己会被压力压垮的,又何谈成绩如何如何,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另外,强健的体质还能帮我们抵御许多疾病的侵袭,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干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活。还有,比较长远地讲,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我们寿命的延长也是大有裨益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2.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

民办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与方法(新)

民办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与方法-高等教育学论文 民办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季建国(南通理工学院) 一民办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1 何谓综合素质谈起素质这个词,解释很多。新华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对教养的解释是:“教育、培养,指受过教育,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素质的经典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即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角度界定的。从现代人的素质构成看,素质已扩展到人的品质和人的社会品格领域。要全面认识素质概念,必须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即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方面考察。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就是素质。关于素质的定义目前有五说,第一,要素说———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第二,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和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第三,发展说———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由心智全面发展(观察、思维、想象、实践能力等)到身心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素质的统一)再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思维、能力、品格等);第四,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静态的总和,而是动态性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素质的变化,素质就是能力;第五,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这几种学说各有各的道理,侧重点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指出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包含在人身

上的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总和,是一个人立身于社会的基础。那么,综合素质又是什么呢?它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英国作家罗伯特·赫勒所著《综合素质》一书,指出了现代人在职场必须具备的一些实用技能,让一个人更有效地领导并影响他人,也教会我们如何培养信心和动力,成为杰出且成功的职场人士。让我们学会处理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情况并抓住每一次机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日臻完美。具体来说,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格素质。包括价值观、人格魅力、气质修养、法纪意识。第二,能力素质。包括工作压力承受、创新发明意识、实践应用、生存发展能力。第三,专业素质。包括专业考核成绩、学习态度、知识层面、专业特长。第四,健康素质。包括出勤比率、生理状态、形体训练。第五,心理素质。包括心态平稳、胸怀气量、适应变化。第六,审美素质。包括美学知识、审美观念、艺术才能。第七,角色素质。包括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 2 民办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民办高校的定位即为各级各类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即现代社会所需的“职业人”。上述七个方面的素质都囊括其中,说得通俗一点,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体来说,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谋求一份职业的基础,我们可以称之为显性的职业素养;二是隐性的职业素养。包括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专业技能是民办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主要筹码,这一能力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