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习得_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_谭芳

对话与习得_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_谭芳
对话与习得_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_谭芳

2011年第3期总第127期

外语研究

Fo reig n L anguag es Research

2011,l3

Serial l127对话与习得

)))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

谭芳1刘永兵2

(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2.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巴赫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和符号学家之一。近些年来,国外学界把他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他对二语/外语教育研究的贡献却至今未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对近20年来国外将巴赫金语言符号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与评述,希望拓宽国内学界对于巴赫金研究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认识,并为国内外语学习研究提出几点启示。关键词:巴赫金;第二语言习得;符号;对话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11)03-0017-08

1.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一个独立的年轻学科确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王初明2000;文秋芳2008;VanPatten&William s2007),在其发展的短短40多年里,各种模式、假说、理论不断涌现(Brow n2007;戴曼纯2010;刘永兵2010)。近几年来社会文化理论异军突起,对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认知理论取向构成了挑战(F ir th&Wagner1997; Lantolf2000;刘永兵2010)。Swain&Deters (2007)也指出第二语言习得的领域已经被拓展和丰富,因为它包括了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情景式学习(situated learning)、后结构理论(po st structural theo ries)和巴赫金(M ikhail Bakhtin)的对话主义(dialog ism)1。Brow n(2007)明确指出巴赫金的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新资源,并增加了这一部分作为自己著作新版的显著特点之一。

国外致力于巴赫金理论研究的学者Emerson (1997)曾预言,21世纪巴赫金的遗产将会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如他所言,虽然在语言教育领域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对巴赫金就有研究(Cazden1989),但却是在进入21世纪,巴赫金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才逐步凸显(Johnson 2004;Marchenko va2005;Y sel2009;Vitanova 2010)。

国内学界自上世纪80年代引介巴赫金的理论至今,对于巴赫金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文学、符号学、语言学等领域(王铭玉2010;辛斌2002)。作为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符号学家、语言学家的巴赫金为国内所熟知,但他对外语教育研究的贡献却为国内学界所忽视。综观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o,至今尚未有对巴赫金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引介、分析与思考。因此,本文试图将国外巴赫金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引介与述评,希望拓宽国内学界对于巴赫金研究及其与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认识,并为国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2.国外研究回顾

纵观国外近20年来有关巴赫金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可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两大类。

2.1理论性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巴赫金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关于巴赫金理论与维果斯基(L ev Vygotsky)理论的平行研究及应用探讨;关于巴赫金理论与其他学者理论的研究和关于巴赫金理论本身与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

2.1.1关于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的平行研究及应用探讨

维果斯基的理论一般被认为是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 ies of m ind);巴赫金的理论则以对话思想(theories of dialo gism or dialogicality)著称(Wertsch1991),但维果斯基和巴赫金关于语言本质和言语类型的观点却具有互补性(L?hteenm?ki2001;Wake2006;谭芳,刘永兵2010 )。Cazden(1989)早将巴赫金介绍给了语言教育界,而他的理论于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外语学习领域?。综观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利用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提出新方法

*本研究是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上项目)/社会认知视域下外语对话课堂的构建)))基于黑龙江、吉林两省课堂语料库的研究0(12512047)的阶段性成果。

在著作5语言课程互动:意识、自主性和真实性6中,van L ier(1996)基于巴赫金和维果斯基及其他理论家的理论讨论了语言教育必须包括道德价值(moral values)、智力知识(intellectual know ledge)和实际技能(practical skills)。他(2000,2002)借助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建构了他称之为语言学习的/生态平衡0(ecological balance)理念,并认为/生态平衡理念主张学习者的感知的和社会的活动,特别是他们参与其中的口头和非口头的互动,对于学习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0(van Lier2000:246)。

2)探讨将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某一话题

如果说van L ier(1996,2000,2002)的研究是着重于运用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理论探讨新的/生态平衡0(ecolog ical)学习理论的构建,那么Kramsch(2000)和H all(1993,1995,1997,1999, 2002)则是借用两位思想家对人与世界的观点解读二语与二语学习者的身份关系。Kramsch(2000)将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用来探讨个人身份形成并指出巴赫金的对话概念提供了一种思考自身与世界的方式,即不把它们看成是互动中彼此分离的两个实体,而看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关联。

H all(1993,1995,1997,1999,2002)是将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或社会历史视角的互动融入外语或第二语言理论中的支持者。她发现巴赫金的理论在讨论第二语言互动能力发展时非常有帮助。她认为/从一种社会历史的角度,我们的语言和语言使用0重新创造了/我们的社会世界、我们与他者的关系和我们的意识形态0(H all1995:207)。这个观点与巴赫金关于语言是我们世界观形成的根本因素这一观点相平行,而Hall讨论的社会身份在术语上接近于巴赫金的自我理论(M archenkova2005)。Hall(2002)在讨论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资源时,使用了巴赫金的对话概念和单声表述和双声表述(sing le-and double-voiced utterances)?概念。

3)利用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理论提出新模式

Johnson(2004)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利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如何走出囿于认知的传统。她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对话模型(a dialogic model of SL A),指出/尽管维果斯基强调言语对于人类认知成长的重要性0,/他的社会文化理论没能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检验言语的特点,这个缺口被巴赫金的理论补上了0(ibid.:127)。在巴赫金的思想中,她特别关注诸如言谈的异声同啸(heteroglossia)?和与类型(genre)?相关的特点,她使用了巴赫金的思想,尤其是巴赫金对语言符号中言语类型(speech genre)的分析来检验既定的文化语境内的言语特点,提出重视语言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使用的对话性的社会认知等特征的/二语习得的对话研究方法0,以此呼吁学界重新审视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范式。

4)将巴赫金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比)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讨论

M ar chenkova(2005)首次基于第一手材料对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学习领域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指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语言的文化和人际维度,并强调话语由多种声音构成。她认为巴赫金的理论在/语言、文化、自我0?三个领域中均体现出源于生活的动态的对话本质,这与维果斯基理论在此三个领域中强调的社会文化互动本质是相辅相成、异曲同工的,既然维果斯基的理论已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广为接受,那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也可以被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之中,为第二语言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不难看出Johnson(2004)的观点在许多方面与Marchenkova(2005)的观点相一致。但是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主要强调维果斯基的思想,而后者旨在用维果斯基的理论来补充巴赫金的理论。具体而言,M ar chenkova(ibid.)的研究关注的是巴赫金整个的对话理论,而不是其中的几个概念。Johnson (2004)的目标是创建一个第二语言的对话模式,而Marchenkova(2005)的研究试图全面讨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说明它可能为第二语言研究和教学法等几个关键的领域所用。

F reedman(1994)曾指出,维果斯基和巴赫金的社会互动理论太宽泛以至于对课堂实践研究方面的阐释不足。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出,在21世纪以来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加注重将维果斯基和巴赫金的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某一研究话题进行具体的结合、细化与阐释。

2.1.2关于巴赫金与其他学者理论的研究

在二语研究领域,学者们多将巴赫金的理论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放在一起讨论,除了由于二者具有互补性这个原因之外,还由于维果斯基的理论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同(Marchenkova2005),也有一部分研究是基于巴赫金与其他学者理论的研究。Bry zzheva(2002)将巴赫金的理论与弗莱雷(Paulo Fr eire)、维果斯基的理论并置,讨论三者对于双语和多语文化教育的启示。她认为这三种理论是这一领域核心的权威声音(central authoritative voices),认为未完成性(unfinishness)、对话性(dialogicality)和创造性地转换现有条件的能力是人类真实意识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而人类真实意识需要自由来实现它的潜能,因此需要在哲学层面探讨三位学者对于双语和多语文化教育的/解放行动0(liberating act)及

其启示。

将英语作为二语的巴西教育家Moraes(1996)则分析了与巴赫金小组的认识论假设(epistemological assumptions)特别是那些由巴赫金和沃洛希诺夫(Valentin Vo lo shinovà)提出的与这些认识论假设有关的双语教育。分析从巴赫金对话存在视角出发,主要聚焦于作为社会实体的语言。

2.1.3巴赫金理论本身及其应用研究

除了将巴赫金与维果斯基、沃洛希诺夫、弗莱雷等学者理论并置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外,学界从巴赫金理论本身出发讨论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种:

1)巴赫金理论本身及具体某个概念的应用

Cazden(1993)建议将巴赫金的声音(vo ice)概念作为社会互动研究的一种分析工具及分析课堂中人际关系的工具。Vald s(2004)将巴赫金的声音概念应用于在学术背景下学习者如何学习英语的讨论中,检验了这些学习者个体的声音是如何被影响并且是如何反过来在两种学习环境中影响社会语境的。他认为巴赫金视角的研究拓宽了英语学习者教育过程中/经验的类型和范围0(ibid.:75)。这一讨论很大程度上与标准英语(Standard Eng lish)的话题和围绕只用英语政策(Eng lish-only policies)的争论有关。

Kostogriz(2005)强调在多文化的课堂中巴赫金的对话、文化和他者的概念。他视巴赫金的理论为第二语言英语教学研究中一种批评性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将对话阐释为文化内和文化间交际的一个单位(a unit of intra-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并使用巴赫金对话生活(dialogical life)的观点来探索他(ibid.:203)称之为/外语读写的第三空间教学法0(a third space pedagog y of ESL literacy)的可能性,即包括了知识的多视角与权力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方法。作者引用了Gee的话解释说这是/一种源自社会文化读写观的视角,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实践内与文本的不同(对话)方式0(转引自Kostog riz2005:202)。这种第二语言学习方法体现了对知识来源、权力和变化的多样性的接受。

如果说Cazden(1993)的研究比较早地提出了将声音作为课堂人际关系互动的分析工具,那么Kosto griz(2005)的研究则是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明确指出巴赫金的理论是分析第二语言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的工具,因此,后者的研究涉及了课堂中的权力、知识、意识形态等。

除了将巴赫金理论体系中具体的某一概念和某几个概念与第二语言习得的某一主题相联系外,也有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讨论。如Y sel(2009)的研究就偏重于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语言教育的宏观讨论。他提出巴赫金的理论也适用于一般的学习,尤其是适用于语言教育。他总结了教育和语言学习的社会认知主义中从巴赫金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认为基于巴赫金理论概念之上的对于课堂中的社会互动结构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视角来看待课堂,并且可以提供从其他视角无法获得的解释。

2)教学的对话方法

除了上述研究外,将巴赫金思想应用于教学对话方法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兴起的(Marchenko va 2005;Wong2006)。尽管对话思想和对话教育由来已久á,但是在二语领域,谈及教学的对话方法多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理论基础(Marchenko va 2005;Wong2006)。

Wong(2006)对于东、西方古代哲学和现代解放式教学法中对话教学的根源进行了追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包括巴赫金的对话视角的阐释。作者提出,巴赫金的理论意味着我们自身在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用0(doing)的语言不仅对我们自己,而且对于语言本身都是转换性的;巴赫金的理论因为强调语言符号使用者的积极作用,故此在外语教学的对话方法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此基础上,赞成将反种族的、提倡男女平等的和批评性的方法融入到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之中来。

联系前文的综述可以发现,Wong(2006)的教学对话方法实际上与Bryzzheva(2002)、Johnson (2004)和Marchenkova(2005)等在哲学层面是一致的,即强调社会文化环境之下主体间的言语互动和自由平等交往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国外近年来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绩,除巴赫金理论本身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外,这一理论还和维果斯基、沃洛希诺夫、弗莱雷的理论一起被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讨论之中,为学界在相关研究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启发,而国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也是基本相吻合的。

2.2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关于身份建构(identity)的研究,关于互动的研究,关于元语言意识、教师信念、第二语言习得信念的研究,关于课堂教与学的研究。

2.2.1身份建构的研究

语言学习不能回避语言所具有的身份建构功能(Orton2009),而巴赫金的理论体系中就体现出语言与身份建构的密切关系(ibid.;谭芳,刘永兵2010)。国外已有的实证研究多将巴赫金思想体系中的权威性话语(authoritative discour se)、内在说

服性话语(internally persuasive disco urse)、对话、自我等概念应用于二语身份研究。

Prior(1998)应用了巴赫金的权威性话语和内在说服话语观点来探索在学术写作任务中大学生和教授之间有关知识、身份和团体的协商。在他的另一项研究中,P rior(2001)对于话语习得和使用特别是读写活动中的声音作为关键概念非常感兴趣,并借助沃洛希诺夫和巴赫金的理论调查了这个概念。他否定声音的个人主义观点和声音的社会观点,认为声音/同时是社会的和个人的,,语言既不是内在的也不是外在的,而是人们之间的0(ibid.: 95)。Prior(1998,2001)深信巴赫金与沃洛希诺夫的理论可以为语言和语篇的结构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可以替换的理论。

Pavlenko&L anto lf(2000)应用了维果斯基的内在语言(inner speech)和巴赫金的私人对话(private dialogue)的概念来分析人们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中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转变,证实了巴赫金关于在个人身份形成中占有他人声音的重要作用的观点,并进一步强调了跨文化边界上自我的挣扎与重构。

Maguir e&Graves(2001)采用了巴赫金讲话性格(speaking personality)的概念来检验在第二语言写作活动中3名双语儿童的身份是如何建构的。研究中应用了维果斯基的理论来强调身份形成的社会文化方面。在研究的总结部分作者强调巴赫金理论对这些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现有的教与学的方法应该更加关注话语在学习者个人身份形成中的作用(ibid.:590)。

Vitanova(2005)用巴赫金的语言、自我和创作(authoring)概念来探讨语言学习者沉浸于一种不同文化之中的身份建构。她用巴赫金的主体性框架研究了5位从东欧到美国的移民。作者发现,这些人在面对日常交流中与当地人发生的交流困难时,不得不采用他们自己感觉最舒服的语言形式重新创造自我来适应新的语言要求。这项研究强调第二语言学习者与周围声音互动并适应这些声音的必要,为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

2.2.2互动的研究

巴赫金理论强调在人们共享的活动中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交际对话,并且以哲学视角强调开放的文化主体间的对话使得文化主体不断相互充实、发展进而达到/创造性的理解0(谭芳,刘永兵2010)。因此,可以推断出基于他的理论之下研究二语互动应该主要集中于课堂互动和文化互动两方面。

比较典型的课堂互动研究有三项。一项是T iede(1996)对8年级课堂上学生对第二语言科学语篇的/挪用0(the students p appropriation of L2 scientific discourse)进行的个案研究。她认为作为自我的语言和权力和他者是处于对话互动之中的,并且根据对话、类型和异声同啸来描述学生在/挪用0学术语篇中所作的努力。

另一项研究是Idding s et al.(2005)用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意义生成(meaning-making)和符号生成(sign-making)与维果斯基的理论来探索小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中意义生成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两位3年级的学生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同时使用了口头和非口头的工具和符号与多模态形式,如在画画、搭积木等形式下,两位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环境并开始学习英语。他们得出结论,儿童的关系是异声同啸的,因为/它影响了并且最终转化了作为整体的课堂团体0(ibid.:51)。

第三项研究是Morg an&Cain(2000),他们针对英国和法国学校儿童之间的对话互动进行考察,其理论依据也来自巴赫金与维果斯基。作者试图证明学生在为了与其他文化的同伴交流而创造和反思文本材料的跨文化活动中,对话在认知发展和意义生成中的关键作用。尽管本研究中提到了文化学习,但是这种文化学习仅仅局限于学生与其他同伴交流时创造和反思文本的跨文化活动,而不是两种不同文化相遇时的互动。换言之,此研究仍是囿于课堂之中跨文化活动的/小文化0,而非两种不同民族之间的/大文化0。

Guti rrez et al.(1995)将/第三位置0(third place)的概念用于学习者来自于多文化背景的课堂研究中。他们引用巴赫金(Bakhtin1981)的对话和社会活动理论作为对话过程,证明了异声同啸、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tivity)等形式,并且检验了课堂中的权力是如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建构的。

可以看出,尽管我们推断巴赫金的理论体系下的互动研究应该包含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课堂中的互动,而鲜见结合巴赫金思想对两种/大文化0互动的阐释。通过第二语言进行社会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的对话(Savignon&Sysoyev2002),而文化的对话又是巴赫金(Bakhtin1981,1986)的核心概念,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考虑探讨这一方面的话题。

2.2.3元语言意识、教师信念、第二语言习得信念的研究

随着学界对元语言意识、教师信念、第二语言习得信念这些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巴赫金的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这些研究之中。

Dufv a&Alanen(2005)用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理论框架研究一群既使用芬兰语也使用英语的芬

兰儿童的元语言意识。在研究中她们使用了巴赫金的对话性、复调(polyphony)和异声同啸等概念。结果发现,与传统的理解相反,儿童的元语言意识不是简单地处于认知框架之中,而是社会、个体的发展与认知处理的产品。她们指出,/许多前人的研究将元语言意识只看成是一种分析语言形式和结构的能力,而忽略了儿童观察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方面的能力0(ibid.:110)。她们得出结论,元语言意识是作为复调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对话的一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简言之,作者认为元语言意识是由社会和认知共同建构的,并且是在社会化实践中出现的,因此发生的意识不是一元化的,而是一种多声结构(a mult-i voiced construct),并提出元语言意识的复杂性要求研究者重新审视已有的对于元语言意识的研究方法。

上述T iede(1996)的研究还使用了巴赫金类型、权威话语和内在说服性话语的概念来分析教师信念和实践。这些信念与实践是关于语言与科学及科学语篇的课堂教学的其他外在影响的,比如语境的要求和限制。已有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多集中于问卷或访谈法(Borg2003;陈红2009;战菊2010),即使涉及访谈语料的质化分析,也鲜见应用巴赫金理论中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而T iede (1996)的这项研究无疑为研究教师信念提供了可思考与借鉴的研究视角。

Alanen(2003)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信念的社会文化视角。作者采用维果斯基的中介(mediation)和巴赫金的挪用概念,通过对6名儿童(将英语当成外语)学习英语的历时研究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信念是如何产生的,还通过访谈调查了儿童们在语言学习言谈中表达能动性(ag ency)的方式。

如果说以上是借助于巴赫金理论对他者的第二语言习得信念进行了研究,那么Hosenfeld(2003)则是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依据,对自己的西班牙语学习经历做了记录。她认为,巴赫金的思想为研究语言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0(ibid.:41)。受巴赫金理论影响,她采用日记研究(diary study)的方法对自己学习中的对话进行记录,同时还记录了对话发生的情景以及她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分析这些对话,她总结出自己语言学习中自然发生的学习观念,从而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进行反思。

2.2.4课堂教与学的研究

将巴赫金理论应用于课堂教与学的理论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对教与学方法或过程的研究,另一种则集中于读写的教与学研究。

(1)英语教学方法

L in&L uk(2005)应用了全球化的概念、后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概念以及英语世界范围流行的概念来讨论巴赫金的/狂欢之笑0(或/嘉年华之笑0)(carnival laughter)概念。她们将巴赫金的/狂欢之笑0理论作为一种解放力,关注在后殖民语境和新殖民语境中的英语,认为/笑0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意识到学生的文化和个体身份建构。她们对比了在两所香港中学里不同的教学方法,得出结论:操作取向的学习系统(operations-oriented learning systems)导致了学生机械地模仿英语。学生的自然笑声(spontaneous laughter)被当作是巴赫金狂欢化多样性(Bakhtin p s carnival variety)的一个例子,为学生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际提供了一条创造性的道路。

P latt(2005)和Adrian&Ang ela(2009)的研究偏重于研究二语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在课堂上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如何解决问题、创造意义、建构自我的。

P latt(2005)考察了将斯瓦西里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是如何参与到解决困难(problem-solving)和弥合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活动中的。作者主要的分析工具是巴赫金和沃洛希诺夫的对话主义概念。她用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观点分析了早期第二语言学习者如何执行一项双向信息任务(a two-way information task)。作者聚焦于/两位初学者,,在他们初始的斯瓦西里语知识中是如何达成主体间性和建构意义的0(ibid.:120)。参与者出于不同的语言和民族文化背景,根据各自文化经历的多变原则来学习语言,因此当他们刚开始学习斯瓦西里语时,必须使用对话来创造意义和自我。

Adr ian&Angela(2009)则是采用语言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巴赫金与沃洛希诺夫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在英国教授广东话和土耳其语的补充学校(com plem entary schools)课堂中的学生声音。她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声音是以创造性的、复杂的方式呈的,包含挣扎的声音(voices of struggle)、协商的声音(vo ices of negotiation)、承载历史和未来跟踪的声音(voices w hich bear the tiaces of histories and futures)以及行进中的声音(voices in process)。她们认为,这些不断进行的对话是在正式话语(official discourses)和非正式话语(unofficial discoursee)的不同层面进行的,学生用戏仿(par odic)语言的多种形式来模仿教师和同伴等,从而能够在正式与非正式话语之间自由地进行转换。而这些话语策略使得他们创造了课堂中的狂欢化生活(carnival lives),并且获得了课堂中的/第二次生命0。

(2)阅读、写作的教与学

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应用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框架内许多有关读写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

代以来只关注成功阅读的准确率和速度(Fraser 2007;Grabe&Stoller2002)。但是,在阅读同一文本时,在读者中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而学界在这一方面却鲜有涉足(L ee2010)。基于此,L ee(ibid.)应用巴赫金的理论进行了个案研究。他对比了两位受试读者阅读中的反应,旨在调查阅读意义的积极建构。两位参与者都谈及了他们个人的历史、教育背景和探索意义时的专业知识。结果显示他们不是被动地解码文本,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建构意义。这一研究显示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应该被重新定义为是读者、文本和理想读者之间的对话和辩证的过程。

另一项研究则是聚焦于写作教学。Braxley (2005)应用了巴赫金的思想来研究外国学生在美国的大学里学习学术写作的过程。通过与5位亚洲大学生的开放性访谈(open-ended interview),作者找出了学生面临的基本问题。她将对话主义、对话和类型看成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建议将对话作为学习外语学术写作的关键概念。作者还在访谈中观察了三种类型的对话:与朋友对话,与教师/辅导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并从研究里得出了一些教学启示。

3.结论

通过以上对巴赫金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领域20多年研究的回顾,我们发现巴赫金的思想与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研究目标是相关的,并且已应用得非常广泛,应该深入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尽管巴赫金的思想是丰富的,但是在二语学习领域,学者通常只是采用他的几个观点来解读特定的研究问题(Marchenko va2005;Boriboon 2008),涉及的常用概念有:对话、对话性、对话主义、异声同啸、狂欢、声音、权威性话语、内在说服性话语等,这些概念可以为研究提供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分析视角或分析工具。

2)巴赫金与维果斯基、沃洛希诺夫、弗莱雷等人的理论为双语教育、课堂话语、课堂互动、课堂权力、对话课堂、对话教学、批评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等提供了新理论视角。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话0教育成为了时代主题,这些宝贵的理论资源可以在我们探讨师生平等交往的对话课堂研究中为我所用。

3)作为社会文化理论来源之一的巴赫金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多集中于课堂研究,而课堂正是中国学生主要的第二语言习得场所。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巴赫金理论中被二语领域国外学者业已使用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针对具体问题,结合课堂语料或课堂语料库、问卷访谈等开展量化、质化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研究质量,建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注释:

1巴赫金理论体系中,dialo gue(对话)、dialog icality(对话性)、dialo g ism(对话主义)三个术语是有区别的(M archenkov a2005),本文限于篇幅,此处不对三个术语的区别做详细阐释。

o5外语教学与研究6、5外国语6、5外语界6、5外语学刊6、5外语与外语教学6、5外语研究6、5外语教学6、5现代外语6、5中国外语6、5当代语言学6、5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6、5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6共12种期刊。

?标志为H all et al.(2005)的出版,这是第一部明确地将巴赫金的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论文集。

作者基于巴赫金理论的很多方面提出了对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关注。

?刘康(1995:13)将/utter ance0译作/言谈0,此处按照巴赫金(1998:序32)中的译法,译为/表述0。

?/heter og lossia0常见的中文翻译为/杂语、多声异质、众生喧哗、异质话语、异声同啸0,本文按照辛斌(2002)的译法,译为/异声同啸0。

?/g enre0源自拉丁语/g enus0,意指/种0、/类0。巴赫金认为/genre0对应于人类生活领域的言语交际形式和类型,是/话语的典型形式0(Bakhtin1986:63)。本文参考李美霞(2005)的译法,将/genre0译为/类型0。

?将/语言、文化、自我0这三个概念并置的提法最早可追溯至Johnstone(1997)的研究,Bruner(2001)并以此为自己的专著命名,M or gan(2007)明确提出应用语言学应围绕/语言、文化、身份0展开多视角讨论(/身份0与/自我0概念相类似)。谭芳、刘永兵(2010)曾结合二语社会、认知两派论争现状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述评。

à一些英语文献中,沃洛希诺夫的名字也被拼写成/Vo lo sino v0,如A drian&Angela(2009)。

á西方对话思想的代表人物如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学者都强调语言的重要性,更强调作为语言重要表现形式的对话的重要性。在中国,对话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哲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对话思想。而孔子、苏格拉底、弗莱雷都是著名的对话教育家(王向华2009)。

参考文献:

[1]Adr ian, B.& C.A ng ela.2009.M eaning-making as

Dia log ic Pr ocess:O ffical and carniv al lives in the lang uag e chassro om[J].J our nal of L anguage,

I dentity and Educaion8(4):236-253.

[2]A lanen,R.2003.A socio cultur al appr oach to young

lang uag e lear ner s p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C]

M P.K alaja&A.M.F.Barcelo s.Belief s about S LA:

N ew Res ear ch A p p r oaches.D ordrecht:K luw er

A cademic P ublisher s:55-85.

[3]Bakhtin,M.1981.T he Dialogic I magination[M].

A ustin,T X:U niver sity o f T ex as P ress.

[4]Bakhtin,M.1986.T he pro blem of speech g enre[C]M

C.Emerson&M.Ho lquist S p eech Genres and Other

L ate Ess ay s.tr.V.W.M c G ee.Austin:U niver sity of

T ex as Pr ess:66-102.

[5]Bo rg,S.2003.T eacher cognit 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 rev iew o f research o n w hat lang uage teacher s think,

kno w,believe,and do[J].Language T eaching36

(2):1-29.

[6]Boribo on,P.2008.Cultural Voices and Rep res entations in

EFL M ater ials D esign,Pedagogy,and Research[D].

U niversity o f Edinbur gh.

[7]Brax ley,K.2005.M aster ing academic Eng lish:

Int er national g raduate students p use o f dialog ue and speech g enr es to meet the w r iting demands o f g raduate schoo l[C]M J.K.H all,G.V itanova&L.

M archenkov a:11-32.

[8]Bro wn,H.D.2007.P r incip les o f L anguage Lear ning

and T eaching[M].New Y o rk:San Francisco State U niversity.

[9]Bruner,J.2001.L anguage,Cultur e and Self[M].

Lo ndon:Sag e Publications L td.

[10]Br yzzheva,L.A.2002.T ow ard a Philosop hy of the

L iber ating A ct:I mp lications of B ak htin,Fr eir e,and Vy gotsk y f or Bilingual and M ulticultur al Ed ucation

[D].T he P ennsylv ania State U niver sity.

[11]Cazden,C.B.1989.Contr ibut ion of the Bakhtin circle

to/communicative com petence0[J].A p p lied L ing uistics10(2):116-127.

[12]Cazden,C.B.1993.V y got sky,Hy mes,and Bakhtin:

Fr om wo rd to utt er ance and voice[C]M E. A.

Fo rman,N.M inick& C. A.Sto ne.Contex t f or L ear ning:S ociocul tur al D y namics in Childr en p s

D ev elop ment.New Yo rk:Ox for d U niv ersity Pr ess:

197-212.

[13]D ufv a,H.&R.A lanen.2005.M et aling uist ic

awar eness in dialog ue:Bakht ian considerations[C]M J.K.H all,G.V itanov a&L.M ar chenkova:99-118. [14]Emerso n, C.1997.T he Fir st H und r ed Years of

M ikhail Bakhtin[M].P rinceton,NJ:Pr incet on U niversity P ress.

[15]F ir th, A.&J.Wag ner.1997.O n discourse,

co mmunication,and(some)f undamental concepts in SL A research[J].T he M oder n L anguage J our nal81

(3):285-300.

[16]F raser, C. A.2007.Reading rat e in L1M andar in

Chinese and L2English acr oss fiv e reading t asks[J].

T he Mo der n L anguage J our nal91(3):372-394. [17]F reedman,S.W.1994.Cros sing the Br idge to

Pr actice:Rethink ing the T heor ies o f Vy g ots ky and Bakhtin[M].Berkeley:U niv ersity of Califor nia at Berkeley,Car neg le M ello n U niv ersity.

[18]Gr abe,W.& F.L.Sto ller.2002.T eaching and

Resear ching Reading[M].Har lo w,Eng land: Lo ng man/Pear son.

[19]Guti r rez,K.,B.R ymes&J.L arson.1995.Script,

co unter scr ipt,and underlife in the classro om:James Br ow n v er sus Bro wn v.Bo ard of Educatio n[J].

H ar v ar d Educational Review65(3):445-471.

[20]H all,J.K.1993.T he r ole of o ral practices in the

acco mplishment o f o ur every day liv es:T he so ciocultura l dimensio n of inter act ion w ith implicat ions for the learning of ano ther lang uage[J].A p p lied L ing uistics14(2):145-166.[21]H all,J.K.1995.(R e)cr eat ing o ur w or lds with wo rds:

A socio hist or ical perspective of face-to-face int er action

[J].A p p lied L inguistics16(2):206-232.

[22]H all,J.K.1997.A co nsideration of SL A as a theory of

practice:A response to Firth and Wag ner[J].T he M oder n Language J our nal81(3):301-306.

[23]Hall,J.K.1999.A pro saics o f interaction:T he

dev elo pment o f inter act ional competence in another lang uag e[C]M E.Hinkel.Cultur e in Second L ang uage T eaching and Learning.Cambridg e: Cambr idge U niv ersity Pr ess:137-151.

[24]H all,J.K.2002.T eaching and Resear ching:

L anguage and Cultur e[M].Har lo w:L ongman.

[25]Hall,J.K.,G.V itanov a&L.M archenkov a.2005.

D ialogue w ith Bakhtin on Second and For eign

L ang uage Lear ning:N ew p er sp ectives[M].

M ahw ah,N J:Law rence Erlbaum.

[26]Ho senfeld.C.2003.Evidence of emerg ent beliefs of a

seco nd lang uag e lear ner:A diary study[C]M P.Kalaja & A.M. F.Bar celos.Belief s about S LA:N ew Resear ch A p p r oaches.Do rdrecht:Kluwer A cademic Publisher s:37-54.

[27]Idding s,C.,J.Haught&R.Delvin.2005.M ultimodal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meaning for seco nd languag e lea rners in Eng lish-dominant classroo ms[C]M J.K.

H all,G.V itanov a&L.M a rchenkova:22-54.

[28]Jo hnson,M.2004.A Philosop hy of S econd L anguage

A cq uisi tion[M].N ew Hav en&L ondo n:Y ale

U niver sity Press.

[29]Johnstone, B.1997.L ang uag e,culture and self in

lang uag e lear ning[J].CA L R O ccas io nal Pap er s in L ang uage and Ur ban Cultur e(8):1-22.

[30]Ko stog riz,A.2005.Dialog ical imag inatio n of(int er)

cultural spaces:Rethinking t he semiotic eco log y of seco nd language and literacy learning[C]M J.K.

H all,G.V itanov a&L.M a rchenkova:189-210.

[31]K ramsch,C.2000.So cial discur sive co ntributio ns of

self in L2learning[C]M J.P.L antolf:133-153. [32]L?hteenm?ki,M.2001.D ialog ue,L anguage and

M eaning:Var iations on Bakhtinian T hemes[D].

Jyv?sky l?,Finland:U niv ersity of Jyv?sky l?.

[33]Lantolf,J.P.2000.Sociocultural T heor y and Second

L ang uage Learning[M].O xfo rd:O U P.

[34]Lee,Y.L.2010.T he applicatio n of Bakht ian theo ry on

seco nd lang uage reading co mpr ehension:A qualitativ e case study[J].T he Reading M atrix10(2):222-242. [35]L in,A.M.Y.&J.C.M.L uk.2005.L ocal creativity in

the face of global do minat ion:Insights of Bakhtin fo r teaching English fo r dialog ic co mmunication[C]M J.

K.H all,G.V itanov a&L.M archenkov a:77-98 [36]M aguir e,M.H.& B.Gr aves.2001.Speaking

personalities in pr imar y schoo l children p s L2w rit ing [J].T ESOL Q uar ter ly35(4):561-593.

[37]M ar chenkova,L.2005.I nter p r eting D ialog ue:

Bakhtin p s T heor y and Second L anguag e L ear ning

[M A].T he Ohio State U niver sity,U SA.

[38]M or aes,M.1996.Bilingual Education:A D ialog ue

w ith the B ak htin Circle[M].A lbany,N Y:State U niversity o f New Yo rk P ress.

[39]M or gan, B.2007.Po ststr uctura lism and applied

ling uist ics:Complementary appr oaches to ident ity and cultur e in EL T[C]M J.Cummins& C.Davison.

I nter national H and book of E ngl is h L anguage

T eaching.N ew Y ork:Spr inger:1033-1052.

[40]M o rg an,C.& A.Cain.2000.For eig n L ang uage and

Cultur e L ear ning f r om a D ialog ic Pers p ectiv e[M].

Clevedon:M ult iling ual M atter s.

[41]O rt on,J.2009.Fast go es w est[C]M J.L.Bianco,J.

Orton&G.Yihong.China and English:Globaliz ation and the D ilemmas of I dentity.Br istol,U K:Br istol M ultilingual M atters L td:271-293.

[42]P avlenko,A.&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39285.html,nto lf.2000.Second lang uag e

lear ning as par ticipatio n and the(r e)const ruction o f selves[C]M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39285.html,nto lf:155-177.

[43]P latt,E.2005./U h uh no hapana0:Intersubject ivity,

meaning and the self[C]M J.K.H all,G.V itanova& L.M archenko va:119-148.

[44]P rior,P.1998.Wr iting/D iscip linar ity:A Sociohistor ic

A ccount of L iterate A ctivity in the A cademy[M].

M ahwah,N J:L aw rence Er lbaum Associates.

[45]Pr io r,P.2001.V oices in tex t,mind,and so ciety:

So ciohisto ric accounts of discourse acquisition and use [J].J our 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 iting(10):1-27.

[46]Sav ig no n,S.J.&Pavel V.Syso yev.2002.Sociocultural

st rateg ies for a dia log ue o f cultur es[J].T he M oder n L anguag e J o ur nal(4):508-524.

[47]Sw ain,M.&P.Deter s.2007./New0mainstream SL A

theo ry:Expanded and enriched[J].T he M oder n L anguag e J o ur nal(91):820-836.

[48]T iede,K.D.1996.A p p rop r iating the D isco ur se of

Science:A Case S tudy of a Gr ade E ight Science Class[D].U niver sity o f T o ronto,Canada.

[49]Vald s,G.2004.T he teaching of academ ic lang uag e to

minor ity second lang uage lear ner s[C]M A.F.Ball& S.W.Fr eedman.Bakhtinian Pers p ectiv es on L anguag e,Liter acy,and L ear ning.Cambr idge: Cambr idg e U niver sity P ress:65-98.

[50]van Lier,L.1996.I nter action in the L anguage

Cur r iculum:A w areness,A utonomy,and A uthenticity [M].L ondo n&N ew Y or k:L ongman.

[51]van L ier,L.2000.F rom input to affo rdance:Socia-l

interactiv e learning fro m an ecolog ical per spectiv e[C] M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39285.html,nto lf:245-259.

[52]v an L ier,L.2002.A n eco lo gica-l semiotic per spectiv e

on languag e and linguistics[C]M C.Kr amsch.

L anguage A cquisition and L ang uage S ocializ ation: Ecolo gical Per sp ectives.London&New York: Continuum:140-164.

[53]Vanpatten,B.&J.W illiams.2007.T heor ies in Second

L ang uage A cquisition[M].M ahw ah,New Jersey: L awr ence Erlbaum.

[54]V itanov a,G.2005.A utho ring the self in a non-nat ive

lang uag e:A dialo gic appro ach t o ag ency and subjectivit y[C]M J.K.Hall,G.V itanov a&L.

M ar chenko va:149-169.

[55]Vitano va,G.2010.A uthor ing the D ialogic Self:

Gender,A gency and L anguage Pr actices[M].

A msterdam:John Benjamins.

[56]W ake, B.J.2006.D ialogic L ear ning in T utor ial

T alk:A Cas e Study of Semiotic M ed iation as a L ear ning Reso ur ce f or S econd L anguage

I nternational S tud ents[D].T he U niver sity of

A delaide.

[57]W ertsch,J.V.1991.Voices of the M ind[M].

Cambr idge,M A:H arv ard U niversity P ress.

[58]Wo ng,S.2006.D ialogic A p p r oaches to T E SOL:

W her e the Gink go T ree Grow s[M].M ahw ah,N J: L awr ence Erlbaum A ssociates.

[59]Y sel.D.2009.A Bakht ian under standing of so cial

constructiv ism in lang uag e t eaching[J].J our nal of L ang uage and L ing uistic Studies5(1):1-10. [60]巴赫金.1998.巴赫金全集(第一卷)[M].钱中文主

编.晓河,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61]陈红.2009.教改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体系

的构想与设计[J].外语与外语教学(12):27-29. [62]戴曼纯.2010.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建设几个核心问题

[J].外语与外语教学(5):49-52.

[63]李美霞.2005.西方语言学界话语类型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1):5-9.

[64]刘康.1995.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5]刘永兵.2010.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

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6-92.

[66]谭芳,刘永兵.2010.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

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0[J].外语研究

(3):40-45.

[67]王初明.2000.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8]王铭玉.2010.符号的性质及对话理论)))巴赫金思想

研究[J].外语学刊(6):151-155.

[69]王向华.2009.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

[70]文秋芳.2008.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

论战[J].中国外语(3):13-20.

[71]辛斌.2002.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J].外语

研究(4):6-9.

[72]战菊.2010.大学英语教师的叙事分析:信念及其构建

[J].中国外语(5):68-76.

收稿日期:2011-01-21

作者简介:谭芳,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社会语言学。刘永兵,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话语分析。

(责任编辑:杨波)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四种二语习得理论 1、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by Selinker ML TL chiglish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一种语言 Positive transfer(正迁移)母语的干扰:Transfer(迁移) Negative transfer(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母语帮助目标语 2、文化移入说(Acculturation . Model)--by Schunman(舒曼) 3、渐进体系说(Approximative System) 循序渐进(Graduality) Palmer ( 帕默) "Snowball" 四先原则: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死后活,先集体后个人。 4、输入说(Input Theory)S.D.Krashen(克拉申) 对于二语的习得,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输入 "i+1"即"input+1","1"相当于不定量"n" “中国外语立体教学理论”by “张正东”所用甚少 四、环境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假说 “13”is the critical age 1、印度狼孩 2、非洲黑猩猩孩 3、辽宁猪孩 思考题:语言学对我国外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第二部分:外语教学流派(Schools of FILM ) 教学目的:1、了解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2、借签 第四讲:

一、FLI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一).GTM(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中,源于欧洲(西欧),(18世纪前的拉丁语) 中国从1872年开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班级教学的开始。 GTM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特点如下(弊端) 1、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 2、重视语法教学。①按语法的体系来编教材 ②用演绎法教语法 ③充分利用本族语,翻译为课堂主要活动。 ④句子是教学的基本单位。 不足:课堂80%在讨论语言,20%操练;消极活动占85%,积极活动占15%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s) 始于19世纪末,源于欧洲。它的背景是移民、商业发达等。其特点如下: 1、帕默的"snowball" 循序渐进 2、AA制"Ask -Answer"制 直接法作为科学外语教学的开端 (三)、听说法(Auduiolingual Methods)源于二战 20世纪40-60年代源于美国,20世纪70-90年代在中国盛行。其产生背景是珍珠港事件(Bloomfield布龙菲尔德)。其特点如下: 1、听读领先 2、句型操练(听说法的核心) 过程:①耳听会意 ②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改正记忆) ③重复(检查) ④变换操练(机械练习有意义练习交际练习) 3、缺点:①脱离了内容和环境,学生无话可说。 ②无法交际。 ③忽视了读写。 思考题: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第五讲 (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例如"Family Albumn" 1、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又称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例如Follow Me 2、特点:①整体感知(Global Senses).它包括音、形、义、词、句、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的主要倡导人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2.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讲解学习

【二语习得】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24053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学分】2 【总学时】34 【讲授学时】34 【实验学时】 【先修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方向高年级学生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的性质、特点、内容、理论研究流派、研究热点、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本课程采用多元视角,对二语习得与教学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的介绍与探讨,以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二语习得与教学全过程的诸方面,学习和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语教学这一认知活动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语习得与教学打下基础,提高科研能力,提高运用理论探讨和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能力,力争成为积极、自觉的思考者和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者、研究者。 【内容提要】 第一章【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基本要求] 了解语言教学中几个最基本的议题,即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 [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理论基础的全貌,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审慎、理智、全面的思考,从中悟出自己的语言教学思路或理论。 [讲授学时] 2 学时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 语言 学习与教学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趋势 第二节 [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第一语言习得】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是认识第二语言学习原理的基础、掌握第一语言习得所涉及的主要议题、概念和主流理论观点。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意识到虽然本章议题都尚无定论,但第一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相关,其导向和成果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颇具启示。 [讲授学时] 2 学时 第一节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行为主义 内在论 功能主义 第二节 [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问题] 能力与行为 理解与产出 先天本质与后天培养 普遍语法 系统性与变化性 语言与思维 模仿 实践 输入 语篇 第三章【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对比】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可做的三类对比及三类比较重涉及的6个议题(关键期假设;神经学的研究成果;精神运动协调方面的探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情感因素的作用;语言发展的因素) [重点难点] 对本章所论述的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就任何一类比较形成自己的认识。 [讲授学时] 2 学时 第一节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对比与对照] 对比与对照的类型 关键期假说 第二节 [对比与对照中的关键问题] 神经学问题

股权结构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目标-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历史演进(1)解析

股权结构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目标-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历史演进(1) 简介: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 理解为股权结构的具体安排,由此可见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影响。在不同集中度的股权结构下会形成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也会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理论。追索股权结构研究的历史脉络,以洞察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石,既是理解和把握公司治理理论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创新公司治理理论的根本。 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特殊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司治理研究的起点,也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心。很多公司治理研究是从这里开始引发的,而且大多数公司治理问题的争论也会最终归结到股权结构上来。从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大体上经过了两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分散股权结构和此后一直延续至今的集中股权结构。从股权结构的视角审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公司治理演进的历史脉络,使我们能更清晰地洞悉公司治理的内涵和规律,而且可以明确下一步公司治理的研究方向。 一般而言,从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股权结构集中度探讨不同集中程度的股权结构下股东的不同行为及其对公司治理的不同影响;二是从股东构成的角度研究不同身份和性质的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的行为特征。本文研究的范围限制在第一个方面,重点讨论不同集中度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影响。 一、股权结构集中度及其对公司治理的意义 依照股权结构集中度的不同,可以将股权结构划分为分散型股权结构与集中型股权结构两种类型。 其中,分散型股权结构是指公司没有大比例持股的大股东,一般的标准是公司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下(也有按照10%作为控制线);与此相反,集中型股权结构是指公司存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控股股东。 如果进一步划分,集中的股权结构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单一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和几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本文所指的集中型股权结构实际上就是指单一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这是目前研究的重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指在任何单一股东都不能单方面控制公司而他们又能有效地控制管理者的股权结构,这种类型的股权结构只有少量文献涉及,Bennedsen and Wolfenzon(2000)就是其中的代表。总体而言,股权结构集中度会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 (一)不同股权结构会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英美的分散股权结构和德日的集中股权结构。对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到哪种类型的股权结构最优的问题上来。 (二)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决定不同的股东行为 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影响不同的股东行为,尤其是会对公司治理的大股东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分散股权结构条件下单个股东的搭便车行为使得非公司所有者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八大案例解读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八大案例解读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39285.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德新区(一期)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背景 长德新区的发展发展环境优越,秉承了长春市、国家战略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以及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区域品牌优势、科技与人力资源优势,以及政策环境优势等。因此,长德新区将继承和发扬现有区域优势,加速地区

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基地园区规划 山东鲁南高科技化工基地位于滕州市木石镇,包含官桥镇部分区域。基地地处我国规划的七大煤化工基地的苏鲁豫皖煤化工基地,在发展煤化工方面具有政策优势。山东省是我国化工产品消费大省,而且山东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背靠人口稠密的中部,区位优势明显。加上滕州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煤炭地质储量达到12.93亿吨,具有发展煤基化工产品的天然优势。2000年经山东省批准,在滕州市木石镇成立煤化工高科技工业园。 此规划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建成以甲醇、醋酸、煤基烯烃、合成氨/尿素、生物法环氧乙烷为龙头,涵盖煤基燃料、甲醇深加工、醋酸深加工等产业链,产品涉及煤基燃料、化肥、塑料原料及制品、表面活性剂、胶粘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等,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征的高科技化工基地。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二语习得理论--中文

————————————————————————————————作者:————————————————————————————————日期: ?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The definition of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Overview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itical period of second langu age acquisitio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English)infour phases ?Variousstagesof education skills 二语习得理论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第一阶段:沉默期 第二阶段:英语语法干扰期 第三阶段:学术英语提高期 ?第四阶段:学习曲线上升期 展开 目录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 二语习得(英语)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教育技巧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定义 1960年代开始,有人研究人们获得语言能力的机制,尤其是获得外语能力的机制,综合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社会学多种学科,慢慢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叫“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编辑本段二语习得理论概述 自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对二语习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的研究侧重于描写 ,有的研究偏重于假设,有的研究则采用实验。20多年来 ,第二语言的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目前较为流行的有: (一)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数据的输入(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二) 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在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

“模仿、背诵”在二语习得中的价值反思

“模仿、背诵”在二语习得中的价值反思 关键词:习得行为主义理论词汇块功能性的练习工具性动机结果性动 [摘要]文章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对于?模仿、背诵?在语音系统层面,句式语音、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层面,情景中记忆单词和?词汇块理论?实现层面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表述了?模仿、背诵?可实现?频率假说?到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语言知识,可触发?工具性动机?或?结果性动机?的习得实现途径。 以背诵的形式识记知识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这种方法仍然被大量而广泛地使用。在外语教学领域,教师和外语学习者也广泛地使用这种传统方法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从不同的语言层面对?背诵?这一识记方法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实施以及意义做以深层次的分析,力求说明对于第二语言背诵的必要前提以及有前提的背诵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外语段落背诵要有前提,有语言环境的汉语背诵要区别于没有语言环境的英语背诵。 以背诵的形式识记知识在许多中国教师的语言(汉语或英语)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外教也可背诵出大段的沙翁戏剧或诗歌等, 但他们常

用? I’ve read it many times, so I can say it from my memory. ?而不是? I’ve recited ??来形容他们的识记过程。儿童习得母语或移民习得第二语言是对第二语言知识的无意识吸收过程,它是通过自然地、自发地对第二语言的应用所产生的。?模仿、重复、记忆?时时在无意识中发生。而受教育环境中的语言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是有意识的,它是对于语言规则等知识的了解的结果(如课堂教学) 。?模仿、重复?必须时时有意识地进行,从而达到对语音、词汇、语法的重复性接触,以达到识记并运用的目的。有前提的?背诵?与外教所讲的背诵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 1)反复听刚刚精讲过的由native speaker所录制的要求背诵的语段; (2)模仿和重复该语段; (3)读熟以至可以背诵下来。实际上,要求学生背诵只是促进他们多听、多模仿、多重复的一种手段,在习得这一层面它可以等同于语言学习策略。并且,我们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或学习背景进行策略性的更改,使得此种背诵在不同层面发挥作用。这就导致不同的学习环境对此种背诵的依赖程度不同,越是缺乏语境、场景的学习环境越是需要经常地、持久地?模仿、背诵?来强化对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语用的掌握,逐渐达到对于该语言的习得而达到具有语言能力的目的。① 二、?模仿、背诵?的理论依据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基本建立在L2 =L1的习得理论基础上。

公司治理复习提纲

没有复习到考到的(名词解释:关系主导型金融体系,交叉持股,遵从或解释原则,公司治理机制)最后一个论述题:谈谈股权激励对我国国企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全是主观题,因此把要点记住就可以得到高分。 先挑重点,记录下每一题重点,然后重点复习。 第一章与第五章: 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教材第三页 如公司治理的作用,公司治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基本概念,如公司治理、完全契约、委托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类型、所有权和控制权等 概念题:主要是解释概念,如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教材第三页 问答题:如公司治理的作用,公司治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论述题:开放性,考第五章知识,第五章激励与约束(公司治理期望的激励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可以更好地安排这样子激励)、什么叫完全契约(重要)、代理的问题(个人消费和……)、代理成本的问题、自由现金流的问题、债券的代理问题、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通过杠 杆控制小股东利益侵占、怎么样调节代理问题、什么叫控制权和所有权、控制权包括 案例分析题:简单的分析 1.考试范围:1-8章,重点在第1和第5章 2.考试题型:概念题30分,问答题30分,论述题20分(考第五章),案例题20分 1.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的定义是基于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 是关于如何处理下列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阻止和缓解这些利益的冲突: 1)资金提供者与经理人; 2)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3)不同类型的股东之间(主要是大股东和小股东) 2. 1)监督经营者:公司治理在确保经营者有足够的权利履行经营职责的同时,通过一种机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经营者的活动(第一类代理问题) 2)制约大股东(对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以防止他们做出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不公正行为(第二类代理问题) 3)激励经营者:通过公司治理的制度体系,建立起一套对经营者实施有效激励的机制 4)制约大股东(对债权者):防止大股东权利的滥用,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5)监督和激励经营者(对各方利益):通过建立一种制度体系,监督和激励经营者,使经营活动能够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6)减少信息不对称:需要设计出一种机制,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投资者决策的失误 3.委托代理问题 创业初期,创业者(经营者和股东)——发展,引入外部资金,职业经理人代替股东经营——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应急响应中心-徐圩新区

连云港石化产品储运交易体系建设方案及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书 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委托方”)根据徐圩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依托石化产业和港口发展优势,结合园区发展建设的需要,以及周边地区产品交流的需要,拟开展《连云港石化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工作。 一、工作背景 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石化产业是徐圩新区重点发展的临港支柱产业,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以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为基础,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形成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主要承接江苏沿江石化产业转移,统筹兼顾长三角地区需求增长。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北及周边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根据徐圩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及徐圩新区物流产业布局规划,依托港口及物流条件,方便大宗原料运入,产品运出。近年来,徐圩港区已建成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万吨级和1个1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在建码头工程2个,规划泊位112个,已完成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已具备10万吨级通航条件。徐圩港区规划以石油、铁矿石、大宗散杂货运输为主,

服务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并承担中西部地区能源等重要物资出海功能。随着港区后方石化基地的建设,港区货物吞吐量将呈跨越式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徐圩港区货物吞吐量将突破1亿吨,成为服务腹地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的“生态、智能、高效、安全”的现代化港口。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连云港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暂定名)。 (二)功能定位:立足园区,面向中西部,联结国内外市场,为规范组织石化产品的公平买卖、公正交易、公平竞争,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批零、仓储、物流、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 (三)交易范围:主要为危险化学品,包括石油及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等。 (四)物业形态及拟选址区域:以化工产品的交易、批发配送、储运、信息、检测、综合服务等为一体。 1.石化产品交易大厅(主要业态为楼宇),以化工产品的交易为龙头,带动与完善物流平台体系建设,保障有效供给。主要提供现货交易、产品展示、电子供求信息、金融服务及入驻企业办公用房等,并与国内其他大型石化交易市场加强联系,拓展分中心业务,建议选址在商务配套功能区域。 2.石化产品物流配送站(主要业态为运输车辆),主要提供散装液体化工品、液化气体等石化产品的接卸和中转分流业务,建议选址在货运配载区,另外,按照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所设计的危险品车辆运输路线,具体拟选在海滨大道与港前大道之间,与陬山路交汇区域附近。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 201100495 姓名: 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 姓名: 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 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戴曼纯介绍了 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股权多元化改革研究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股权多元化改革研 究

1.1.1研究意义(理论、实践和应用) 在理论方面的意义。本文采用系统化和模块化思想,重新梳理了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和股权结构理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推动这两方面理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在实践和应用方面的意义。本文通过对XX公司的治理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XX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方案与股权多元化方案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设计,试图找出治理结构优化与股权多元化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XX公司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另外,也可为其它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股权多元化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帮助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通病”。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1)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国外主要形成了四种主流的观点[1]: ①Berle等人的理论。早在1932年,根据对美国公司的分析,Berle等人提出了两权分离从经济上看可以带来高效率。但是也存在问题,即经营管理者为了个人的利益或小集团的利益,做出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后来,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根据这一研究为基础的。 ②Franks等人的理论。在1995年,Franks等人提出了内部型和外部型两种类型的两权分离。外部型主要是以美国公司为典型;而内部型,主要是指欧洲公司。欧洲企业的特点是,上市公司较少,股权集中程度高。 ③LaPorta的理论。在1999年,LaPorta对全球二十个大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所谓的内部型,在全球是主要形式,不仅仅是在欧洲公司。而外部型只出现在英、美等少数国家。 ④“欧洲公司治理协会”的公司治理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欧洲公司治理协会对欧洲企业作了研究认为:首先,欧洲企业投票权的集中度明显高于美、英国家,其控制权

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政办发〔2016〕76号附件8 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主要经济指标。“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工业实现平稳增长。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年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26.7亿元,利税760.1亿元,利润43.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8.5亿元。 2015年,全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6.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列全国石化行业第五位,占全省工业比重为18.6%;实现税金列全省工业第一位,占比44.1%。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 1 -

2.主要产品产能及产量。全省原油产能1000万吨/年,原油 加工能力90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对二甲苯(PX)14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1340万吨/年,轮胎3000万条/年。 2015年全省及全国主要石化产品产量表 3.各子行业情况。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十二五”时期, 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平稳,原油年产量始终保持在- 2 -

1000万吨左右。“十二五”中前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处于高位,开采业经济效益水平较高;2014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快速大幅下跌,开采业出现大幅亏损。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石油加工业:“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加工业生产基本稳定,每年原油加工量保持在6300~6600万吨之间,成品油年产量保持在3500~3850万吨之间。受前期高油价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我省石油加工业在“十二五”时期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417.3亿元,在2013年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之后,亏损额大幅下降。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化学工业:“十二五”时期,有机化工原料得到较快发展,乙烯、PTA等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产能已跃居全国前列;精细化工产品门类齐全,精细化率逐年提升,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专用化学品发展相对缓慢。 - 3 -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专题笔记 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书考研复习建议(非常重要) 该书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南开传播学考研中传播学实务要考的书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这本书一般会考一个大题,如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很可能是论述题)。建议可着重从两方面去复习: 1.一定要熟悉弄清四种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假设,基本观点,对其评价,如何解决这5方面。尤其是集权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报刊理论这三种理论。考试可以直接出题考察某一理论,也可以结合新闻事件间接考察这些理论。例如10年考研在实务一科中考察到一道论述题和简答题:试述西方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中有关大众传播的地位和功能的论述,并以2008年中国国内重大新闻的报道及政府相应举措为例,谈谈这些论述对中国传媒工作的借鉴意义;再比如: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的社会对传媒行为的要求有哪些? 2.因为本书是开新闻传播学中比较新闻学先河的论著,所以弄清楚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对其进行相互比较也尤为重要。 当然也不排除考试会涉及填空题,比如10年曾考,威权主义理论认为,控制媒体的三种方法是什么?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书中重要的话,概念性,陈述性的语句也要留心。比如,了解各种不同传媒制度以及各种制度之间的联系所基于的基本假设有: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09对外汉语张雅楠0917438035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到的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谈谈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一: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异同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我们通常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但无论怎样学,都需要首先听到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所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学习上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除此之外,习得一种言语现象,不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需要经历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组合的结果,在语法习得上都有一定的顺序。 当然,第二语言的学习和第一语言的学习也有着截然的不同点。比如,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等等。 关键词二:语言迁移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观点是:对A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的学习;它的基本关注点是:B的学习快慢和好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A的影响。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学习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关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Lado的理论研究是与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教材的编写相联系的。 “语言迁移”在我的外语学习的初始就有所体现。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曾为培养我的英语兴趣为我报过幼儿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当时刚刚六七岁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的英文单词的含义,只是通过自己对已经掌握的汉语,比如:当老师拿起一只苹果的时候,我认识它叫做苹果,而这时老师教我说:apple,我便知道:苹果=apple······这是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然而,母语对于外语学习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负迁移。例如,在我们的汉语中,形容男性是用“他”而形容女性使用“她”,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在读音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英语中,同样的含义,初学者却常常会在“he”和“she”之间混淆。“负迁移”实质上就是干扰。行

二语习得复习提纲

Chapter I Introduction Describing and Explaining L2 Acquisition 1.1What 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econd language refers to any language that is learned subsequent to the mother tongue. 1.2What are the goals of second language? The goals of SLA are to describe how L2 acquisition proceeds and to explain this process and why some learners seem to be better at it than others. 1.3Two case studies of L2 learners 1.3.1 A case study of an adult learner 1.3.2 A case study of two child learners What do these case studies show us? a. They raise a number of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ing to how L2 acquisition should be studied b. They rais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er language c. They point out some of the problems researchers experience in trying to explain L2 acquisition. 1.4Methodological issues What is that needs to be described? a. What it means to say that a learner has acquired a featur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 Whether learners have acquired a particular feature? c. How to measure whether acquisition has taken place? (Learner’s overuse of linguistic forms.) 1.5Issu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learner language a. Learners make errors of different kinds. b. Learners acquired a large number of formulaic chunks,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ir performance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fluency of their unplanned speech. c. Whether learners acquire the language systematically? 1.6Issues in the explanation of L2 acquisition Item learning: formulaic chunks

二语习得理论

著名二语习得理论 SLA Theories Contrastive Analysis -- by Lado, R. Bialystok's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rror Analysis -- by Corder, S. P. Homogeneous Competence Paradigm -- by Adjem Classifications of Errors -- by Richards, J. Tarone's Capability Continuum Language Transfer Ellis's Variable Competence Model Interlanguage Theory Preston's Sociolinguistic Model Acquisition Sequence Theory Functionalist theories of SLA -- by Tomlin Universal Grammar Theory Functional-Typological Theory -- by Givon Learnability Theory The Competition Model -- by MacWhinney U-shaped Pattern of Development Theory -- by Kellerman Form-Function Mapping Theory Silent-Period Theory Operating Principles Theory -- by Andersen Critical Period Theory Nativization and denativization theory -- by Anderse Behaviourist Theory The one-to-one principle -- by Andersen Mentalist Theory The multi-functionality principle Cognitive Processing Model Theory Formal determinism principle Structural and Semantic Simplification Theory Distributional bias principle Natural Order Theory -- by Krashen Relevance principle Pronominal Copy Theory Transfer to somewhere principle Inter-learner Variability Theory Relexification principle Interlanguage Continuum Theory The Multidimensional Model -- by ZISA The Labovian Paradigm Skill Learning Theory The Dynamic Paradigm -- by Bailey, Bickerton Anderson's 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ACT) Model Inter-learner Variation and Intra-learner Variation McLaughli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 by Giles Explicit/implicit/controlled/aotomatic knowledge distin Psycholinguistic Models: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procedural skill Typology of Learner's Variability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by Rumelhart and Form-function Analysis Theory Connectionism Learner's Style Shifting Theory -- by Tarone Typological universal Multi-factor Influence Theory 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 by Comrie a Sociopragmatic Failure Relativization Pragmalinguistic Failure Government / Binding Theory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subjacency principle BICS and CALP -- by Cummins The poverty of the stimulus Inter-group Theory -- by giles and Byrn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Theory Nativization theory Subset Principle Regression and Fossilization Theory The autonomy of grammar theory The Acculturation Theory -- by Schumann UG Accessibility Theo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