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与创新

浅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与创新
浅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与创新

浅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 (1) 导论 (2) 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 (2) (一)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 (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国政府职能 (3)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变迁 (3)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3) (二)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弊端 (3) 三、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5) (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5) (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6) (三)科学设置政府机构 (7) (四)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8)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有效解决各自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课题。 文章以政府管理职能入手,简要阐述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的职能,以及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职能及其转变。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主要弊端。随着中国的入世,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可行性较好的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导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客观需要,相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主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直接面临竞争的是企业,承受最大挑战的却是政府。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迎接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廉洁、高效、法治、有权威、有能力的政府。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政治文明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但我们注意到,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弊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文章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为立足点,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视角,对现阶段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作了一些思考,并对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 政府职能即公共行政职能,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各具特色。 (一)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 西方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它大体经历了“守夜人”、“全面干预”到“混合经济”阶段,即从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由调节经济运行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混合型”经济。混合型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既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也不放弃间接影响和干预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与经济关系的模式也非一致的,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和北欧模式。 尽管因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国政府职能上的不同特色。但综观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职能作用大致表现为: 一是具有市场开拓的导航职能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其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其经济的发展必将付出昂贵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此时通过政府的导向力量,有利于促使市场经济系统整体抓住机遇,快速升级。 二是对市场运行的调控职能作用。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逐渐使之成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消除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公,通过政府的积极作用,可以大大缓解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 发表日期:2005年12月20日【编辑录入:lyljh】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大学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问题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曾有明确的规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也越来越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机构所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因此,对其展开专门的学术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含义.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的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对高校行政管理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本文是将教育本身的目标及行为进行了模糊与抽象;而将保障教育行为和功能的非教学科研系统作为一项具体的科研命题来展开。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如下三大关系中:一是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即掌握学校行政管理的领导和具体执行人员与从事学术工作的教师、专家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功能与部门的关系,即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员结构与管理创新的关系,即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的结构与进行行政管理创新的关系。对此,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展开分析。 三、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1、机构膨胀,人员臃肿。我国的高校行政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基本按照的政府机关的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建立起来的。因此,与政府机关存在的问题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经历了设立——膨胀——精简——再膨胀的非良性的循环。机构在行政分工中越设越多,功能越分越细,编制内人员和辅助人员也就随之增加。2、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高校机关内部由于功能的条块分割以及越来越细的划分,使得各机关在具体行政的过程中,虽然做到了各司其职,但各自又只是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由此造成了行政管理工作中部门间办事效率低下,外来人员或高校内的教师、学生往往得跑遍各个部门才能完成一项工作。因而,相应的一旦出现问题,推诿和扯皮现象就时有发生。3、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由于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制度是明确的,流程是清晰的,由此形成了工作人员的思想惰性就是办事墨守成规,人浮于事,不钻研业务,由此造成了行政管理观念日渐陈旧,有些已渐渐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4、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这是高校独有的,也是愈来愈突出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进而形成了学术权利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是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无法有效地被采纳,“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四、对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的思考1、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高校的行政管理要保证学术和业务的进行,在高校管理的整体布局上,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和保障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提高学术权力在权力机构中的地位,而权力的限度则由各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摘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以执行力文化建设为基本要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以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内部效率,以执行力文化和市场机制提升整体效率,以科技和信息化为核心推进外部效率 关键词:创新、行政效率、提升 正文: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系统思维 政府工作创新的途径是逐步使政府工作创新系统化、机制化、体制化,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效率一般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关系,分为内部效率、整体效率和外部效率。行政内部效率处于行政系统的因素层次;整体效率关心的是这些因素效率的搭配和组合;外部效率则将行政系统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当中,探讨行政系统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三者是要素子系统母系统的关系。行政效率,是由行政内部效率、整体效率和外部效率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复合概念。 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是按照内部效率整体效率外部效率的顺序,自上而下,首先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管理边界,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以确保行政效率;其次合理搭配行政要素,积极进行行政要素的组合创新,以实现行政整体效率;最后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政活动的要素管理效率。 以执行力文化建设为基本要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执行力就是管理者完成任务的素质和水平,就是抓落实的作风和能力,就是对任务目标的认真研究和执著推进。要想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就必须在政府内形成一种执行力文化。政府的执行力文化与其他组织机构的执行力文化不一样,它的核心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透明、务实、清廉、高效的执行力组织。提升行政效率的核心要义是推行执行力文化。 制度是表,文化才是根。政府的组织结构、运转程序、决策过程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价值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行政执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政府行政执行不力、行政效率不高折射出其执行文化建设的缺陷和不足。 以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内部效率 继续深入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有效渠道。当前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实施绩效管理,也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标准。应在职能分析、工作提炼、指标量化上下大功夫,着力将繁杂的工作凝练为简洁直观的具体指标,列出科学的绩效指标清单。提炼出关键业绩指标,并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确定指标考评的计分规范,从质量、数量、时限、进度、程度等不同角度细化责任,努力实现绩效指标具体、量化、易考核。另外,要多维评价,按照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考评的要求,采取部门自评、领导打分和不同部门互评的方式,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这也是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发展政府服务后评估工作机制。政府绩效管理属于政府部门内部评价,还需要完善政府服务后评估工作。评估主体要多元化、中立化,确保后评估的客观性与有效性。非国家机关领导下的民间机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组织),适合承担评估任务。建议人大常委会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评估机构,授予评估权力,支付评估费用,监督评估工作,接受评估报告。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关键要有效解决因信息失灵、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德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1949年联邦宪年制定的联邦德国《基本法》以及根据1957年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决,联邦德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联邦制,文化教育由各州自治,州享有文化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原则上州享有教育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最高权限。州有权通过宪法、学校法和其他各种法令作出具体规定,决定如何安排本州的文化事业和学校教育事业。《基本法》规定了联邦范围共同的某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比如,国家对学校的监督、宗教课在公立学校作为正规学科开设等,但这些也都由州行使有关权力来加以实现。不过,根据《基本法》精神,联邦政府享有校外职业培训领域的立法权。 在1969至1971年间,《基本法》作了几次修改,扩大了联邦权限,1969年10月,联邦德国首次建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联邦教育和科学部”。该部虽不是一个立法机构,其职责主要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规划,在促进超地区范围的重大科学研究方面与各州进行合作,但它可以通过提出建议和控制拨款来影响各州教育。此外,根据修改后的《基本法》,联邦政府除了原来可以制定职业培训助学金法和大学助学金法以外,还可以制定高等教育一般原则性法规等。于是联邦有关机构先后制定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高等学校建造促进法》等。同时《基本法》的修改保证了联邦与州在行政管理和教育规划方面互相合作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 这种“合作式的文化联邦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学校教育仍由各州自治为主,另一方面联邦可以通过一定的权限和建立一些协调机构参与教育事宜的决策上。但这种合作不仅指联邦与州的合作,而且也指州与州的合作。下面我们就一些对这种合作起重要作用的联邦一级机构作一些介绍。 为了协调教育事宜,早在1948年2月东西部占领区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在斯图加特召开了一次各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随着东西德对立的加剧,东西德教育政策分歧扩大,这一次会议便成了最后一次由全德范围内各州教育部长参加的会议。在当时西部占领区联邦德国成立后不久,联邦德国于1949年10日8正式成立了作为协调各州教育事宜的重要机构——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这是一个各州文化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浅析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浅析 发表时间:2009-05-22T10:26:27.40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王剑[导读] 行政管理质量在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摘要: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指高等学校依凭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学校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行政管理质量在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改革0 引言 高校管理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衍生性的行为。这种“衍生性”表现在: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先,而高等学校的管理行为在后,高等学校的管理是服务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行为也是发生在教育制度化之后的事,教育制度化使得教育教学行为有了某种规范,因而产生了管理。高校管理行为应服从于高等教育行为,而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历史维度上还是从逻辑维度上,也无论是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上还是在“育人性”上,都要求高等学校管理具有科学性。中国的高等教育将要进入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占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而高等教育质量却受到了大众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前一段时间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许多院校从中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电视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升格到大学本科行列中,这类新增院校更需要加强管理的科学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众多弊端,如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构臃肿,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淡薄等,这些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创新。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稳步进行。 1 树立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本身是一份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工作,但多数行政管理人员缺乏这种管理理念,轻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行政管理无非是为他人打杂、跑腿之类的粗活,无须用心和动脑;还有的认为学校本身就重教师和教学,轻行政人员和管理工作。由于种种不正确的思想,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为教师服务的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过于看重权力,以为担任一品高官,便可高人一等,呼风唤雨,从而出现滥用权力、工作作风败坏等不良现象。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之后,还应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因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要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落实决策层的负责制。由校领导、各部门的处级领导组成的决策层在重大事项上,如在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方面,起领导和决策作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果决策层人云亦云,不对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那就很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而影响大局。所以决策层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要克服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和公正性。二是要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制。每个职能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某些方面可谓是息息相关,所以应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不能各自为营,各自为战。在涉及学校的整体利益和发展规划时,各职能部门应团结协作,共谋计策,共促学校各项事业的进步与繁荣。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不能互相推诿,应协商解决。三是要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缩减庞杂的行政队伍。在人事选用上,要坚决抵制“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另外,合理设岗设编,能者重任,不能胜任者转岗或淘汰,不断增强行政队伍的活力。四是要改革考核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在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上,要进行思想品德、管理能力、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同时,还要收集单位领导与同事对该行政人员平日表现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考评。在效益分配上,要克服以往的“大锅饭”或“一碗水端平”等思想,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物质利益与绩效挂钩,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表现优秀者除提供一定额度的物质奖励外,还可为其提供在国内外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行政人员的潜力,有效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高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2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当前,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一些中层管理干部经受不住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丧失职业道德,利欲熏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享受,利用特权谋取私利,利用公款铺张浪费,私拉关系。对待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导致许多行政工作处于消极低迷状态,对营造学校的和谐发展氛围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由此,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应端正思想,重视自身的工作,具有超前服务意识,应该以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自豪,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应热情相迎,以礼相待。对于外来的指责,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并进行自我反省,力求上进。只有为师生服好务,才能彰显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也是对自我奉献价值的一种肯定。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效率意识。无论是对于上级领导指派的任务还是师生交付的工作,都要认真负责,尽可能快速办理,不拖拉。其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行政管理人员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除了学习岗位理论和专业管理知识,还应学习其它相关知识,做到博学多通。定期的政治理论学习也是必要的,这有利于行政管理人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此外,职能部门可根据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表现和部门需求,给行政管理人员提供高级进修机会或鼓励他们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提升知识文化水平。再次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一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行政管理人员应善于将理论付诸实践,勤于钻研业务。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公文写作和口头表述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广泛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电子政务在行政管理中的效果逐渐凸显,这也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须熟悉电子政务,做好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擅长运用现代技术处理日常工作。总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它的改革需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只有不断推进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高校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高校的发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浅谈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

浅谈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 2006年暑假,华南理工大学启动教育管理高级人员出国交流培训项目,首批28名管理干部被派往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培训。从7月22日到8月21日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学员们通过课程讲授、实地考察、参观交流,对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美国一流大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作了全面了解。他们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我校实际,立足自身工作岗位,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马里兰大学各项工作加以关注和研究,撰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和论文,现挑选其中五篇予以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推进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的转变有所启迪。 摘要:本文在对当代美国大学管理体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大学的行政管理机构和主要特点,并对美国大学校长的工作职责与管理定位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大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美国;大学;行政管理 一、美国大学的管理体系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也是科技与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虽设有教育部,但其管理职能与作用非常有限,在美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体系。186 2年《莫里尔法案》以立法形式确立州政府的办学责任。美国的州政府通常是通过教育协调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来对本州区域的各类大学进行管理与协调,但州政府与大学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美国的宪法从法律上赋予了各州拥有教育立法权和管理权,各州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州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教育目标,向本辖区内的大学拨款和监管教育质量。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出于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正在巧妙地利用一套调节机制把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贯穿到大学中去,通过与大学建立起某种联系,推动大学参与国家的建设与科学研究。其主要的调控方式: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各州政府的教育责任;以“签约”形式,委托大学管理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使大学科研向着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保证教学质量,把教育的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摘要:搞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学校向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将学校资源均衡调配,合理利用。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提高。但从实际的行政管理情况来看,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从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几点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行政管理;创新 引言 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教学管理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后勤管理等工作,力求将学校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使学校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发展。搞好行政管理工作无疑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实施效果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的观念陈旧 时代在进步,学校也在不断发展,高校行政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管理的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能够具备更新的管理思想,掌握更新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灵活的调整工作手段。但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仍沿用陈旧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创新性不足,工作开展水平难以提高,导致行政管理的有效性也较低。 2.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不足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工作开展效果以及学校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今,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者都是凭借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就任的,但却没有跟随时代和学校发展的脚步学习更新的理念和方法,已经逐渐无法跟上学校发展的脚步,工作的开展具有滞后性,不能满足学校需求。 3.行政管理部门较多 目前,许多高校中负责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较多,组织架构不合理,出现了组织臃肿的问题。这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不能及时的进行传递,延缓了决策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评价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评价 发表时间:2018-09-27T18:48:39.98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作者:王婧 [导读] 近年来,社会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剧烈,而作为新时期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供了保证。因此,要结合基层政 (无锡市德春堂中医医院,无锡市 214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剧烈,而作为新时期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供了保证。因此,要结合基层政府管理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握好行政管理方法与政府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基层政府;管理能力;创新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保证,所以要理清行政管理方法与政府管理能力的关系,结合经济发展和改革形势的发展逐步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方法与基层政府管理能力的关系 作为政府能力直接集中的表现,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对政府能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就代表着政府管理能力,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管理工作和管理能力。 (一)行政管理方法是基层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中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行政管理,其管理效果也各有不同。我国基层政府管理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是命令式和专制式,受到传统执政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深远影响,这也体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政府能力和政府形象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1]。近年来,我国开始提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整合行政资源、注重行政体制改革的策略,这就需要深刻变革行政管理体制等政治体制,要求进行行政管理方法的创新。而管理方法的变革大大推动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现在很多地方实行行政审批制,实现传统分散型向集中型的转变,通过高效便民和简化行政程序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政府能力的支撑点和生动体现就是行政管理的方法。 (二)基层政府管理能力是行政管理方法的基础 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综合水平,作为我国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主体还会对行政管理方法产生决定作用。在我国传统的基层政府管理中,其行政管理方法简单,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作态度差,完全不能满足基层群众额需求。这也是执政者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一种体现,不利于思想观念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基层政府服务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执政者素质,尤其是提高执政者的能力素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就是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法,因为创新行政管理方法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影响。 二、行政管理方法与基层政府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层结构臃肿 目前我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机制运用的是科层制管理,其分工明确,可以保证上下级行政管理人员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政府行政管理效率较高。但是这一管理结构也有很大弊端,不仅使得行政管理层出现结构臃肿的现象,而且因为设置太多的行政管理层级,使得资源铺张浪费的现象加剧。 (二)财政收支不透明 作为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财政收支管理是民众最为关心的一个行政管理内容,而且政府财政收入是维系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相关部门财政收入收支不透明的现象还有很多,其行政责任的缺失会降低民众心中政府的信用度。 (三)行政管理效率低 因为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使得基层政府的职权行使存在很大问题,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使得职能边界成为信息壁垒,政府部门和下设机构制约着简政放权的改革,所以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行政权利分解过细,使得各部门职能不能很好行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审批时间严重拉长。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其管理手段落后的现状,不断强化督查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执行力。 (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现阶段我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随意性还比较大,政府主要官员“一言堂”、官僚主义现象严重,传统观念的影响难以剔除。而且很多公务员现代化办公知识和能力不高,习惯运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使得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中现代化办公程序运用得不多,机构臃肿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职能不完善,政府部门间普遍存在协调不力、职责不清的情况,使得政府行政管理的顺利开展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各级政府设置运用的还是“上下对口”管理方法,政府间机构臃肿、重复设置的情况难以避免[2]。而且政府各个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有关部门职权划分没有法律效力,实际管理中行政事务多头管理、机构与职责脱钩、重复交叉执法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基层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行政管理方法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法制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权和行政行为,通过制定完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提高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合法性,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制化进程。因此,基层政府必须要创造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创

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130022 刘滨洋刘艳华 [摘要]大学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求真务实的诚信行为。这些不仅是大学生为人、为学的道德基础,更是影响成才立业的道路发展。站在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上重视学术诚信教育才会培养出品格兼优的大学生,同时推动了学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高校学术诚信存在的问题出发探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学术诚信教育。 [关键词]学术诚信教育,原因,途径; 学术诚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即做到严谨求实的作风、坚守科学精神的态度、认真对待学术传统,从不弄虚作假急功近利。近来学术诚信缺失有逐增加趋势,大学生是否做到恪守学术诚信道德令人堪忧,加强学术诚信道德水平,建设诚信教育体制是日前高校、社会和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校学术诚信缺失存在的问题 1.学术作假 学术毕业论文是审核学生学有所成的检验成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储备知识还需要大量资料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构思才能写出优秀的论文。科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实事求是端正学术态度,然而不少学术为了省事走捷径,从中伪造数据、抄袭剽窃,放弃了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自己的学术论文东拼西凑,抹掉原作者姓名对其进行加工,缺少是非观念,淡化求真务实观念,合成所谓自己的“学术论文”交给学校应付了事。 2.舞弊违纪 在校学习中考试往往是检测学术自我学习的成果,衡量学生学到知识程度重要手段。而如今部分学生在考试中报有侥幸心理,忽视学校考风考纪,使用各种方法抄袭答案。例如夹带小条、使用科技工具、抄袭他人答案、甚至有替考。普遍学生自身认识到抄袭的危害性但是遇到他人抄袭却抱有宽容态度,无法真正做到自身约束规范诚信失信行为。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高分而是意识学业中的不足,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部分学生舞弊抄袭弱化自我检验意识。 3.一稿多投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期刊的发表象征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认可,是份努力的收货也是自我荣誉的获得。为了使学术成果受到产权的保护,学术刊物都要求发表学术成果的相关学术论文不能一稿多投[1]。部分同一作者的学生为了个人学术成果将一篇文章发给多家不同出版社发表,提高自己论文被录用的几率违背学术期刊规范原则。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将同一篇论文变换方式“改头换面”伪装后投稿发表。这样造成学术期刊出版社的不稳定市场,同时深化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严重性。 二、高校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 1. 高校学生学术道德修养不足 作为高校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是必须所掌握的能力和技能,但是由于自身学术诚信道德修养不足,对学术缺乏尊重和敬畏之心,很少将学术作为崇尚的事业而是当做敷衍老师不得已而为止的事情。大部分学术缺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将从事学术转换内在动力盲目追求个人功利,在名和利的诱惑下就会将学术道德、自我约束抛之脑外,完全放弃了在学术诚信上自己应具备的责任。

[原因分析,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招聘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招聘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招聘不仅是高校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许多高校通过现代化招聘方式取得可喜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目前高校招聘前人力资源规划不到位、招聘中考核方法不全面、招聘小组专业性不强和招聘后管理不完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对招聘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同时也分析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完善高校招聘体制,以期为高校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企业;人才招聘 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全教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行政管理人员不仅是保障高校教育和科研顺利进行,而且是培养祖国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录用合适的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减少后期的培训费用而且推动整个教育事业长远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高校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在人员招聘中,但招聘的实际成效并不理想。 一、我国高校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招聘行政管理人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高校招聘小组事前无规划、招聘小组专业性不强和忽视招聘后的管理等等,致使不能招聘到人岗比配的人员,导致招聘成本增加。 1、高校没有设立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高校从战略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主要关注的是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相互匹配。[1]目前,大多数高校招聘过程是二级用人单位在岗位出现空缺时才提出招聘需求然后上报人事处,人事处急忙地根据招聘需求组织招聘新人,这样无规划招聘往往导致招聘小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即无规划、无目标的招聘最后招不到合适人员。对于高校招聘小组而言,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自然而然招不到适合的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招不到人员的局面。很多高校招聘过程过于简单化,即对行政管理岗位所需人员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业务技能、责任心、事业心和服务意识等各方面的基本条件不在考核范围内,出现被录用人员人岗不匹配的现象,达不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导致新入职人员失去对工作积极性甚至离职,对高校和新入职人员都不利,所以急需建立一套招聘规划系统。招聘小组成员需要深入分析每个岗位需要任职条件和素质同高校长远发展相联系,并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什么样的素质和服务意识等条件才能胜任该岗位。一套完整招聘规划才不至于由于考虑不周、不远而导致招聘工作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甚至导致高校在一段时间内人岗不匹配,造成某种程度岗位空缺。[2] 2、招聘人员专业性不强 首先招聘人员代表整个高校的形象,从潜在意义上来说,他们代表一个高校整体形象,招聘者的言行举止是传递高校文化的重要渠道、着装、精神面貌代表高校的风貌,招聘人员应该是经过专业培训上岗的招聘团队,而不是由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简单组成,所以急需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众所周知,高校行政管理在我国高校管理系统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高校行政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科研和师生管理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保证办学方向和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处于领导组织地位,又处于保障和服务的基础地位。它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制约功能、调节功能。因此,如果缺失行政管理,高校教育职能的实现就缺乏基本保证,高校教育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学术管理以及师生管理各项的运转都可能失去牵引而导致功能障碍,教学科研秩序就将失去规范和保证,各项工作可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最终导致校风涣散、教育质量下降、科学研究萎缩等不良现象产生。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所面临的现状与弊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应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服务的,在整个学校的架构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作用。行政管理工作的好与否, 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当前,我国各类高校(以公立学校为主)内部管理机构的工作方式和思路基本仍都沿袭了原先计划体制下的管理套路,多数高校的行政决策依然依赖“自上而下、逐级加以贯彻和落实”的模式。长此以往,必将给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弊端。 (一)高校行政权力泛化,挤占学术权力现象层出不穷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获得巨大发展,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由于目前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上主要沿用的是机关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使得行政权力易于泛化在高校组织当中,从而也使得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和严重。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直接导致学术权力萎缩,从而使得其自身服务功能也大为削弱。例如,在各类高校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行政不支持,学术活动就无法进行”、教师业务需求难获满足、各类学术上的合理化意见不能有效地被采纳并付诸实施等现象,进而造成了“官本位”观念在一些高校盛行、行政与学术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弱化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严重影响与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有些高校,当教师教学与开会的时间档发生冲突时, 教务管理部门却坚持 “教学必须为会议让路”的荒谬原则,要求教师“课可以不上,但会必须开”。可以试 想,以学术活动为中心任务的高等学府,其学术活动 被限制在行政指令下“齐步走”,不能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学术团体无权独立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只能唯行政指令是从,久而久之,就会思想僵 化、思维褊狭,从而将使高校的整体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使高校教育失去创造力,至于新知识、新思想、新创造力更无从产生。因此,高校行政应还权于学术,并且还要建立可行的机制以保障学术权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严重削弱,服务意识不强 行政服务职能是我国行政中的一种基本职能,它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而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主要是 指高校行政职能部门为教学科研、基层、教职工、学生等各方面提供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等旧式机关作风,有时甚至还出现有偿服务的不良倾向,其主 [摘要]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分析,探讨了高校行政管 理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和措施,从而以创新的思路推动高校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提升高校行政管 理的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02(2010)05-0029-03浅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费琛 (上海商学院,上海200235)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第27卷第5期 2010年5月Vol.27No.5 May 2010 [收稿日期] 2010-03-10[作者简介]费琛(1979-),男,江苏兴化人,上海商学院助理馆员。 ·29·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 台湾高校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行政人员管理及继续教育等方面都有优势和特色,台湾地区与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传,加强两岸高校的相互交流,曾经两岸高校的相互了解,对大陆高校学习台湾高校治学办校积累的优秀经验,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台湾高校;行政管理;调研报告 浙江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组织了“浙江大学高校行政事务专题考察团”赴台湾考察调研,就高校行政管理事务专题向台湾兄弟高校学习取经。考察团一行15人,由来自学校机关各部门、基层院系和附属医院的行政人员组成。考察团走访了岛内的成功大学、东海大学、清华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和文化大学6所高校,以及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座谈、参观等形式,围绕高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行政人员管理以及继续教育等主题与兄弟高校同仁开展了学习和交流。考察团还重点参观了各高校的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台湾地区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教职员工真诚、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产、学、研”深度结合,教学平台宽广 与企业紧密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构建全方位的教学平台,是台湾高校的很有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考察的多数高校均结合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学科特点和优势,与企业紧密

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访问成功大学的行程中,恰逢成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兰花研究中心与兰花生技产学联盟主办的“兰与禅生活”展览,不管是其展出的精品蝴蝶兰、兰科养生产品、书法作品等有形展品,还是会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展会文化底蕴营造等无形观感,均体现出学校“产、学、研”深度结合,全方位教学培养学生的丰硕办学成果。 二、全面推行“博雅”教育,塑造健康丰富的人生 博雅教育是在台湾大学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台湾系统的现代博雅教育开始于台湾大学,考察团所访问的东海大学推行的博雅书院很有特色。例如,东海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时事、社会分析及道德推理、科学与科技、外国文化与语言五个大类,博雅书院还定期举办“博雅夜谈”,通过多种基本知识、技能和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丰富的人生。 三、组织架构精简,重视建章立制 台湾高校组织架构精简,在管理上注重科学化、程序化、信息化,不论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既平稳运行又竞争向上的运行机制。例如,台湾大学进修推广部总共4个部门12个工作人员,以平衡计分卡为基本管理工具,通过绩效考核、业务电脑化、工作简化、机制创新等

浅谈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路艳飞

浅谈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路艳飞 发表时间:2019-08-05T10:27:59.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路艳飞李利强 [导读] 摘要:事业单位发展中,行政管理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19319 摘要:事业单位发展中,行政管理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事业单位运行发展中,行政管理贯穿整个过程,为行政管理领导与员工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创新工作策略的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创新策略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拥有优秀行政管理制度,推动事业单位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在单位整体建设与长期规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体系日益完善,为我国事业单位带来新的发展竞争与压力。而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则可确保事业单位拥有更高的竞争力,自身发展潜质得到充分发挥,岗位工作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怎样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是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一)促使事业单位适应与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事业单位发展中,行政管理是一种枢纽系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力。行政管理与事业单位运行各环节联系紧密,是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桥梁。现阶段,社会竞争日益严峻,此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只能保持不断发展与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加强行政管理理念,提高本单位适应与发展能力,从而为事业单位长远与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事业单位提高自身实力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不断变化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制度与思想方面,事业单位取得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事业单位内部蛀虫逐渐被消灭,为其营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比较分析,从而加剧了内部竞争。因此,对于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面对混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事业单位自身实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积极学习先进思想,组织员工参与社会及国家举办的各项活动,定期组织实地考察与走访,为事业单位正确认识问题、增强决策正确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事业单位创新行政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自身工作理念 作为事业单位员工,其工资由国家发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因而行政管理机制创新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积极转变员工工作态度,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与服务意识。另外,对行政管理领导加强培训,一定程度上让领导者思想与行为成为工作者的榜样,领导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人员能力与工作效率。现阶段,事业单位部分行政管理人员自身行政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足,所以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发展运行中,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求在创新理念引导下进行创新,同时完善的工作体制保障必不可少。所以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时,要积极应用相关体制加强约束行政管理工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标准依据,以此确保进行创新发展。另外,相关体制的完善还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创新中遇到的创新不平衡发展或缺乏创新力等问题,突出体制完善的重要性。 (三)完善法规机制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时,国家相关法律部门要提供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以此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与指引力,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法律制度可以高层次标准约束员工行为,以此加强事业单位廉洁与民主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一方面,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详细说明各框架内容,并做出限制,增强法律条例适用与实用性。另外,相关部门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事业单位先进行政管理法律体制,从而更加重视违法行为处理与执行力,增强法律制度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 (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运行管理中,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应充分重视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还要确保创新方向与科学合理化的措施。所以,为了确保事业单位高效开展创新工作,事业单位选聘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时,要重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观察与应变能力强的人员作为首选。另外,事业单位实际管理中,还要为管理人员组织适当地管理创新能力培训与创新精神宣讲活动,从精神与能力方面,为事业单位高效开展行政管理创新工作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 (五)加强激励机制的优化调整 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有效调动各方能动性的重要措施。要想提升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质量,就必然需要加强激励机制的优化调整。对事业单位来说,应当主动去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事业单位内部加大行政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内部建立统一、规范的认知,为行政管理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应当深入分析现有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综合参考各个岗位实际情况,建立差异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并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针对各个岗位进行科学、公平、公正的考核。 (六)引入多元化行政管理方式 对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立足实际与未来发展引入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如“目标管理法”、“成本管理法”等,其均是有效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但行政管理方式的引进并非一成不变的套用,而是需要主动去参考、吸收、借鉴国内外行政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结合事业单位发展实际与未来发展需求,主动去吸收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针对多种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尝试针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选择最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行政管理模式,针对“官僚主义”进行全面的弱化,充分彰显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理念,从而有效提升行政管理的质量。 (七)加强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信息化建设就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来说,应当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体规划中来,致力于打造电子化、系统化、平台化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可以尝试通过外包的方式,定制符合事业单位行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