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地图

1南京与上海

2黑龙江

3吉林

4辽宁

5热河与察哈尔

6蒙古

7宁夏与绥远

8甘肃

9新疆

10青海

11西藏

12西康

13河北

14天津与北平

15河南

16山东

17重庆与青岛

18山西

19陕西

20四川

中国最新版地图

中国新版地图介绍 2012年6月21,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进行的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的“三进”调查活动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版图是东西更宽而不是南北更长”,但正确答案却是南北更长。 该地图比例1:6 700 000,展开张贴后,宽0.86米,长1.16米。本图上中国国界线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 中国新地图出版意义

我们看到竖版中国地图贯彻了陆海统筹的方针,为全国、全党、全军、全民认识祖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给出了科学、完整、直观、清晰、准确的疆域版图概念,深感欣慰。我国不仅有960余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还有300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在海洋方面还很严峻,我国海洋开发任务还很艰巨与繁重,而世界又已进入21世纪海洋时代。我们为湖南地图出版社以及率先正式编辑出版竖版中国地图而欢呼! 新版地图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梁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的海域和陆域结合在一起,整体展现出来,能让读者对我国海疆分布有完整清晰的印象。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将有力地增强他们对我国海洋疆土范围的意识,也将提高全体国民的海洋意识。“新版地图明确标识出南海诸岛的主要岛屿、礁岩以及同周边国家的海域、岛屿地理位置关系,将为我国维护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公海的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刘丹认为,竖版中国地图不仅在编辑意识上有所创新,也让读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海陆疆界分布。另外,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南海诸岛的岛屿、海域、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标注出来,将为我国处理领土争端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据。 你可能对如下感兴趣:web

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第一讲地球和地图 第1课时地球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经纬网 (1)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经线 半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同一经线圈上两条 180°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南北方向 经度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2) 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W经线和160°E经线是东 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26′是热带和温带界线;66° 34′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 纬度界线。 经纬网的具体应用 1.类型: 2.应用 (1)定“方向” 基本思路: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 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基本方法:

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a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点在西面;b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2)定“距离” ①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距离等于两点纬度差乘以111 千米。 如右图中AB 之间距离=60°×111千米=6660千米。 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θ),则两点间的距离=111千米×cos θ。 如右图中AC 之间距离=111千米×cos60°=55.5千米。 (3)定“最短航线”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弧MQK ,赤道上除外)。 如图中地球上M 向K 运动最短距离方先东北再东南,上图中C 向A 运动的最 短距离为先西北再西南。 (4)定“位置”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近年来的高考基本能力要求,是判定区域特征 的前提基础。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求脑中有网, 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掌握一些重要 的大洲、国家和我国重要地区和地形区的轮廓和大致的经纬度位置,以及 一些重要河流的轮廓和河口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再结合图中重要的信息, 3030

地图学复习提纲与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 ----- 本资料P**为王家耀出版的《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书页 一、单选题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 A. 数学要素 B. 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A ) A. 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 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3、我国 1: 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P109 A. 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 --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B ) A. 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 性质为:( C )P78 A. 等积投影 B. 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A)P98 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 A.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B. 方位投影 C.彭纳投影 D. 墨卡托投影 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B )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 便于地图使用 8、在 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 ( A.21731 公里 B.731 公里 C.231 公里 D.31 公里P110 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 A.a=b B.a>b C.a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

2019年江苏高考新题汇编分类解析》 0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读四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区域发育的四条河段中,最适宜发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河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B 2. D 【解析】考查等高线判读。 1. 发展水上漂流运动要求河段落差较大,从等高线数值可知①落差小,A不符合,河道较平直,③河道弯曲,C不符合,河道上不能有陡崖瀑布,④河道有陡崖,D不符合;所以②符合发展水上漂流,选B正确。 2. 白练垂空是形容峡谷中的溪流瀑布的,④河道峡谷中有陡崖,有水流就会形成瀑布,D正确。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 26 B. 34 C. 36 D. 44 4 3月21日傍晚,假如天气晴朗,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 A 4. C 【解析】试题分析: 3.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分析,甲地黄土表面高度800-805米,底面高度830-835米,根据高差计算,最大厚度不超过35米,最小厚度大于25米,所以厚度最大值是35米以下的数字最大值,C对。A、B、D错。 4. 3月21日傍晚,日落正西,向西望没有障碍的位置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结合图示信息,只有丙地无障碍,故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地图的基础知识。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某乡村,该地民居建筑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5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

第一章 1、地图的基本特征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的数学法则 解决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的综合法则 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1)地图内容的符号化;2)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另,我们把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统称为综合法则。 制图综合形成地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3)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模型—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并且,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以及地理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地图信息是由它所描述的对象的空间、时间、属性三元素构成的信息元组。 2、地图定义: 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地图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3、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包括与地图投影有关的坐标网(平面直角坐标网(方里网、公里网)、地理坐 标网(经纬网))、比例尺、测量控制点等。----基本要素 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与该线段在椭球面上的平面投影的长度之比。 表达方式: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 控制点包括: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GPS(卫星定位)等级点、独立天文点等。 2)地理要素--(图形要素)是用地图符号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其他要 素的总称。----主要组成部分 3)辅助要素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包括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尺、三北方向图(真北、磁北、坐标北)、图幅接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等内容。 4)补充说明 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坐标系、高程系、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4、地图的分类 1)按地图主题(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可将其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地形图按比例分为 大比例尺地形图(大于或等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和小比例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古时候七国的领土现在大概在哪里? 战国七雄的疆土面积: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秦都咸阳(今长安)。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韩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附近)。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楚都郢(今湖北荆州)。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燕都蓟(今天津蓟县)。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春秋战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非常精彩的历史时期。在祖国社会制度发生质变的重要关头,各种思潮,各种人物,正确的、错误的;正面的、反面的;各个阶级的,各个阶层的代表纷纷走上历史舞台,做了淋漓尽致表演。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在世界是相当发达的,在此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直接关系到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 社会政治统治最薄弱的时期往往是社会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分崩离析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对立激化着矛盾,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诱发了百花齐放,引来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争了皇权,不争民主,究竟是为什么? 就思维能力而言,春秋时杰出的思想家应该不乏民主意识和智商,但是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为君主处心积虑地策划统治国民的良方,却只字不谈民主,说明当时培植思想的社会土壤是集权统治,而非民主共和。

地球和地图教案(一)

第讲地球和地图 第1课时地球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了解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重点】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过程】 主干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经纬网 (1)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基本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①重要经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度界线;20° W 经线和160° E 经线是东 西半球划分界线。 ②重要纬线:赤道(0_纬线)是南北半球划分界线;23° 26’是热带和温带界线:66° 34L 纬线是温带和寒带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中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 纬度界线。 经纬网的具体应用 1. 类型: 2. 应用 (1)定“方向” 基本思路: ① 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② 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断方位时,既要判断两 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基本方法: 判断 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 减小的为西经度 由南向北度数增大者为北纬;减小的为 南纬 类型 侧视图 示意图 23° 26’ N --------- 23° 26' S 经纬线特点 纬线为曲线;经线是 连接南北两极的曲线 纬线为同心圆;经线 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状 的曲线 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 135° W 方格状经纬网E

①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卫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 度值大者在寸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西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①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则两点间距离等于两点纬度差乘以 111千米 如右图中AB 之间距离=60°X 111千米=6660千米。 ②若两点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 B ),则两点间的距离=111千米X cos 0 如右图中AC 之间距离=111千米x cos60° =55.5千米。 (3)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如图中弧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如 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 MPK 而不是弧MQ ,赤道上除外)。 如图中地球上M 向K 运动最短距离方先东北再东南,上图中 C 向A 运动的最 短距离为先西北再西南。 (4)定“位置” 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是近年来的高考基本能力要求,是判定区域特征: 的前提基础。在区域地理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求月 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掌握一些[ 的大洲、国家和我国重要地区和地形区的轮廓和大致的经纬度位置,以及 一些重要河流的轮廓和河口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再结合图中重要的信息, 若分别在东西经,a 若两地经度和小于 点在西面;b 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 ° 面。 (2)定“距离” 180°,则东经度的地点 ,贝S 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 0" 经度的地 30° S ■ * 口 Q 140*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地图定义及编号 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普通地图上人文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 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 ②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 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方便; 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 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等。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小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用这种方法编号。 ②行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大区域的分幅地图用此编号法。 ③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它是行列式和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世界各国的地形

图多采用此方式编号,即在行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大比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采用行列式编号: 行:从赤道起,纬度每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为22横行,用罗马字母A,B,C,……V 表示, 行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 列:180°经线起算,自西向东6°为一纵列,60纵列,用1,2,3,…60表示。“行号——列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编号: Eg.北京所在的1:100万地图的编号为NJ—50。 地图投影及应用 1.按投影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2.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椭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 3.根据投影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个方向线间的夹角与地球椭球面上相应两方向间的夹角相等,即角度投影变形ω=0 等积投影是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因此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 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投影,也不是等积投影,是角度、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 (一)地理信息的载体 (二)数学法则的结构 (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四)符号系统的运用 (一)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二) 数学法则的结构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应用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一览性制图综合(概括) 两次抽象:符号化过程和选取和概括(比例尺缩小) (四) 符号系统的运用 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不仅可以是图形,还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文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直观性地图语言(符号注记颜色) 优点:(1)图形简化、清晰、易 (2)表达灵活: 依比例表示:双线河、 不依比例表示:单线河。 可表示实地形体小但意义重大物体 (3)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河流深度、湖水性质等:符号形状、大小、颜色 (4)表示地面上受遮盖的物体; (5)无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境界、太阳辐射 二、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三)地图的模拟功能 (四)地图的认知功能 一、地图的功能 (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 地图信息:指地图上的符号及其组合所代表的内容、意义和观念 直接信息: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显性地理信息。(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流网、居民点等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 间接信息:经解译、分析才能获得的内在联系或隐含规律信息。(经过分析解译而获得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 (二)地图的传递功能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资料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图形认知和空间认知)。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八种。 地图类型:按尺度划分、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图形划分、按地图维数划分、 虚地图:存在于人脑中或电脑中的地图。实地图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 地图的应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 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种,后者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第二章 法线是测量地球的基准线。 地理坐标是用经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 在地图学中,认为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更好、因为大地经纬度定义的地理坐标,是在规整的椭球面上构建的,每条经纬线投影到平面皆呈直线或平滑曲线,便于地图投影的研究与应用。 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成控制网组成。平面控制网一般可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高程控制网:一种称绝对高程,另一种称:相对高程。 投影,数学上的含义是两个面(平面或曲面)上的点与点(或线与线)的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根据球面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正轴方位投影、横轴方位投影、斜轴方位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等角航线与大圆航线 投影选择依据: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方位投影适用于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正方位投影适用于两极地区图,圆锥投影适用于编制出于中纬地区沿线方向东西延伸地域的地图 地图比例尺的含义:我们把地图上所表示的空间尺度。比例尺的几种表现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又称说明比例尺)、图解比例尺 第三、四章 数据分布的量表的量表法可分为:定名、顺序、间距、和比率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于一种或多种数学的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的三种方法:量表法、两种现象的相关分析、回归残差制图 地图学概括的实质,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影响地图学概括的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地图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数据质量对地图概括的影响,制图图解限制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地图概括的内容:选取和简化:资格法、定额法、区域指标法。简化就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数量特征简化:其目的将是空间数据按数量排序进行分级,以等差分级,等比分级或任意分级处理。分级的等级愈多,概括程度愈低。数量特征的简化主要表现为减少数量分级,增大各等级间的数值间距。夸张包括:不以比例尺的放大和移位。符号化,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第五章 基本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变量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网纹变量。

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 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不规则体 平均半径Km,迟到周长Km 2.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两极的弧,长度都 自零度经线向东和向西各跨度 东经用字母表示 西经用字母表示 3.纬线和纬度 赤道和赤道的圆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到两极变成点自赤道向南和向北各跨度 北纬用字母表示,南纬用字母表示 4.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和160°E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 考点二地球的运动 5.自转 产生的意义:交替、地方时 周期: 天 6.公转 (1)产生的意义 ①正午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地区昼夜平分 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平分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长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冬至日相反 ③四季的形成 ④五带的划分:划分界线为和 (2)周期:1年 (3)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轨道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考点三地图 8.地图的“语言” (1)比例尺 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三种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分子都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④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详细 (2)方向 ①一般地图:上下,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3)图例 ①符号 ②文字说明 ③地理名称 ④数字 9.比例尺大小比较 (1)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 10.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在地图上将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表示,向低值凸出,表示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1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马京振2902014200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 1.地图学史 1.1古代地图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 27 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1.2近代地图的发展 公元 14 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从 16 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1.3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图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形成。一方面,由

地图学考试地题目(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二、填空题 1.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 1.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 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2.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 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 4.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 (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 (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word版

1.1 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描述地球形状和大小,识记几组重要的数据。 2.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度量方法,说明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特征。 3.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判断方位、计算球面两点间的距离、计算时差等。 ◆图表落实 1.读下图,回答: 图甲地球的大小、形状图乙地轴,两极、赤道 (1)填出地球的有关数据:赤道半径R 赤、极半径R 极 与平均半径R 均 R 赤≈_____千米,R 极 ≈____千米,R 均 =____千米(计算也可采用6370千米)。 (2)地球的北极半径与其南极半径比较R 北极_____R 南极 (>、=、<),说明地球的实际形状 是两极稍_____、赤道略_____、不规则的三轴_____体,好像一只“梨”。 其中半长轴就是_____半径,半短轴就是_____半径。 (3)在图乙中填注:地轴、赤道、两极,并填注地球自转方向,由于地球自_____向___ __自转,则日月星辰都_____升_____落。 (4)计算赤道周长(L 赤 =2πrtR)L赤≈_____千米,则每l°经度间距为_____千米(计 算方法: 1 / 1

L赤/360°=4万千米/360°=111千米/1°≈110千米/1°) 2.读经纬网图,回答: (1)与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_线,它指示_____方向,每条线的长度均_____(相等、不等),以_____为最长,向两极_____,至两极点长度为_____。_____(纬线)平分地球。某地(纬度为甲)纬线圈长度计算公式是:Lφ=L赤道·cosφ。(2)赤道是_____(度)纬线,赤道以北叫_____纬,纬度范围_____,赤道以南 叫_____纬,纬度范围_____。 (3)连接南北极点的线叫_____线,指示_____方向,每条经线的长度均_____(相等、不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相差180°)组成一个_____(经、纬线)圈,平分地 球。 (4)本初子午线是_____(度)经线,该线以东为_____经度,以西为_____经度。 (5)填注图中a、b、C、d、e点经度数值,并注明东、西经。 (6)填出图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B_____、_____; 默写北京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并在图中填注。 学海导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 二.地球仪 1 概念特征图示 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连 接南北两极 的线 (1)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2)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 一个经线圈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 平分地球为两个半球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地图学资料

第一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A)。 A.专题地图 B.桌面地图 C.彩色地图 D.单幅地图 2.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 A.河图 B.九鼎图 C.洛书图 D.禹供地域图 3.地图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数学基础、(A)、整饰要素。 A.地图符号 B.地图注记 C.比例尺 D.地理要素 4.制作地图有(C)和编绘成图两种途径。 A.计算机制图 B.遥感制图 C.实测成图 D.全野外测图 5.我国的学者廖克根据现代地图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特别是我国的学科现状,提出现代地图学应当分成理论地图学、(C)和应用地图学三大分支。 A.地图测量学 B.地图感受学 C.地图制图学 D.地图数学 6.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D)技术可以直观显示物体空间位置,可将地理环境现象空间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形象地描述出来并传递给用户。 A.遥感 B.全球定位 C.机助制图 D.可视化 7.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A)。两者都是信息载体,都具有存储、分析、显示功能。 A.地图 B.航测 C.地理 D.管理信息系统 8.地图学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纸质的模拟地图到真三维和三维动态的图形图像,(C)技术不断成熟,用户将不但可以通过视觉、还可以通过触觉等其他感受方式来认知地理环境。 A.3S B.人工智能 C.虚拟现实 D.计算机 9.(B)是地理学和地学等区域性学科的“第二语言” A.3S B.地图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 10.按一定数学法则确定的地图投影、(A)、各种坐标系统构成地图数学基础。 A.地图比例尺 B.数学模型 C.磁偏角 D.地图符号 二、判断题 1、地图学具有技术性学科与区域性学科的双重性质。√ 2、地图不再是信息存储的载体,这已经被计算机取代。地图是知识发现的工具。× 3、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区别是遥感影像没有比例尺。× 4、凡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现实的还是假想的,都可以用地图加以表现。√ 5、地图与风景绘画作品的区别是风景绘画作品没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和特有的地图符号。√三、从地图的构成要素分析下图的缺点。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地图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原始地图 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图1-5)。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二、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 指出“凡宾主者,要先审之地图”,精辟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候之地,五倍于秦”,表明当时的地图已具有按比例缩小的概念。《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献督亢地图,“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说明秦代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及主权。《史记》记载,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反映汉代很重视地图。 我国发现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的古地图,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的公元前168年的三幅帛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地形图内容包括自然要素(河流、山脉)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这和现代地图四大基本要素相似。驻军图用黑、红、蓝三色彩绘,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彩色地图。城邑图上标绘了城垣范围、城门堡、城墙上的楼阁、城区街道、宫殿建筑等。用蓝色绘画城墙上的亭阁,红色双线表示街坊庭院,院内红色普染。城

地图学复习资料.doc

基本概念 连续比率方式:使地图中每一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按比例一一对应的方式。粗细等高线:是将地形受光面的等高线用细线划表示,地形背光面的等高线用粗线划表示, 这样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 常规编图: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矢量图是指在计算机中用数学公式表示图形元素的图,任意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RTK定位技术:建立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的,他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施动态定位。 符号化: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局部比例尺: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也叫相对比率符号。

离散分布: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妾存在间隔的分布现象。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符号化:见上 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同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滑化:数字图像处理中,当像元放大后,图像的边界就会出现锯齿状,经过增加像元内插处理,加大像元分辨率,使图像细化。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 栅格: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 翻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成多色印刷所需底片的过程连续比率方式:见上 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956年黄海高程系: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 旁向重叠:航向与航向间的像片,应重叠40%,最少不能少于12%。 编绘原图:是指根据地图的用途和编绘规范所编绘成的地图原稿,经过地图编绘作业,内容完备、可交付清绘的图稿,是出版原图的基础 位置的顺序:对制图对象自身空间位置、范围按一定间隔抽样记录产生的图形系列。 尺寸变量:指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 临接:紧接、毗连 判断正误 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8)、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