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纸张定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纸张定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纸张定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 1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 1.2 纸机的工艺过程................................................................................................................. - 3 - 1.3 造纸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 1.3.1 国外造纸概况....................................................................................................... - 4 - 1.3.2 国内造纸发展概况............................................................................................... - 5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6 -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 6 - 2.1 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 6 - 2.1.1 控制系统类型的确定........................................................................................... - 7 - 2.1.2 微控制器方案的确定......................................................................................... - 7 - 2.2 输入输出通道方案的确定................................................................................................. - 8 - 2.2.1 模拟量输入通道方案的确定............................................................................... - 9 - 2.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确定..................................................................................... - 10 - 2.3 系统外部设备的确定......................................................................................................- 11 - 2.3.1 键盘的选择..........................................................................................................- 11 - 2.3.2显示器的选择 ..................................................................................................... - 12 - 2.3.3 报警系统............................................................................................................. - 12 - 2.4 系统总体框图................................................................................................................... - 13 - 第三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 14 - 3.1 803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 14 - 3.1.1 8031单片机的引脚结构.................................................................................... - 14 - 3.1.2 地址锁存器74LS373.......................................................................................... - 16 - 3.1.3 程序存储器27128.............................................................................................. - 17 - 3.1.4 时钟电路的设计................................................................................................. - 19 - 3.1.5 复位系统的设计................................................................................................. - 20 - 3.2 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 - 21 - 3.2.1 输入通道的设计................................................................................................. - 22 - 3.2.2输出通道系统的设计.......................................................................................... - 25 - 3.3 外围设备电路的设计....................................................................................................... - 27 - 3.3.1键盘电路的设计.................................................................................................. - 27 - 3.3.2显示电路的设计.................................................................................................. - 28 - 3.4 报警系统及电源设计....................................................................................................... - 29 - 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 31 - 4.1 程序设计方法和程序语言的选择........................................................................... - 31 - 4.2 主程序的设计................................................................................................................... - 32 - 4.2.1 中断服务子程序的设计..................................................................................... - 32 - 4.2.2 采样子程序的设计............................................................................................. - 34 - 4.2.3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35 - 4.2.4 报警系统的设计................................................................................................. - 36 - 4.2.5 按键子程序设计................................................................................................. - 37 -

4.3 系统PID的设计............................................................................................................... - 37 - 结束语 ................................................................................................................................................ - 40 - 致谢 .............................................................................................................................................. - 41 - 参考文献 ............................................................................................................................................ - 42 - 附录1 程序清单 ............................................................................................................................... - 44 - 附录2 系统硬件图 ........................................................................................................................... - 54 -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纸张是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占着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纸张的需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大大提高了。造纸机是生产纸张的主要工具,造纸机生产过程运行的好坏对纸张的产量,质量以及原料的消耗关系很大。造纸工业是许多国民经济配套的、必要的重要原材料工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和纸板所需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与国外造纸工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国造纸工业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很低,绝大部分生产流程还是人工操作,限制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对纸的质量和产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日益严重的世界性能源紧张和工业污染问题,迫使能量消耗多、污染影响大的纸浆造纸业采用各种措施来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整个制浆造纸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人工操作难以保证达到产品质量,对造纸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迫在眉睫。所以研究纸机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有意义的。

在纸张生产中,表示纸张的质量有一系列指标,如定量,水份,灰份,平滑度,光洁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定量和水份。定量就是单位面积纸的重量,它反映了纸张的厚度和均匀度。水份就是纸中的含水率,起值过高,将导致纸页容易撕裂,过低有会导致纸张发脆,撕裂度差。在质量检验时,要求这两项指标都落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定量控制的效益来自定量偏差的减小。假如生产 100 克/米的纸张,允许定量偏差为±5 克/米,若实现下偏差卡边控制后,使定量稳定在 96 克/米,生产同样长度的纸,可节约纸浆 4%。相反,实现上偏差卡边控制后,使定量稳定在 104 克/米,生产同样长度的纸,就多用纸浆 4%。水分控制与定量控制类似。

从生产者来说,总是希望产品的定量靠近公差的下限,这样可以节省原料;同时希望水分靠近公差的上限,这样既可以减少烘干所需能源,又可以增加成品纸的重量,在不增加原料能耗的情况下增加产量。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定量和水份的波动总是存在的,它们都是围绕各自平均值上下波动的随机变量。因此,

为了保证产品合格率,必须使定量的平均值高于公差下限。

1.2 纸机的工艺过程

纸机按结构(主要是网部结构)不同,有长网纸机,圆网纸机,夹网纸机和复合纸机几种类型。它们的基本组成相同,都是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和卷纸机等组成。长网造纸机与其他三种的不同之处,主要是网部由网笼和网槽组成。

长网造纸机是造纸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造纸机。如图1-1所示:典型长网造纸机可以看作由多台设备组成的联动机,通常分为湿部和干部两部分。湿部包括浆料流送设备、网部和压榨部;干部包括干燥部、压光机和卷纸机(切纸机)。

图1-1纸张生产过程系统示意图

经过打浆处理的浓纸浆(浓度约为3%),用回水池中的水稀释到0.3%左右,通过除砂与过滤处理后送入稀浆池中。在这里把滑石粉等填料假如稀浆池中,再把稀浆池中的稀浆用泵打入流浆箱内。流浆箱里的液位和压力都要求保持恒定,以保证稀纸浆以恒定的速度由流浆箱均匀地喷到铜网上。铜网上纸浆中的纸纤维量就决定了成品纸张中所含的纸纤维量。它的多少直接影响纸张的厚度,即纸张的定量。纸纤维量由浓纸浆的流量来控制。纸浆在网上被脱水,然后在烘干缸段被挤压,烘干和压光。纸浆脱水和纸页烘干由电机拖动匀速前进,最后成为成品纸卷在卷筒上。烘缸内充有蒸汽,蒸汽流量控制着烘干的程度,即纸张水份的含量。纸张的定量和水份分别由卷筒前面的β射线测厚仪和红外线湿度计来测定,又分别通过调节浆料阀门和蒸汽阀门来得到控制。

1.3 造纸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造纸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纸,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新纪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约 200 年前,机制纸技术首先在欧洲出现,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不能造纸,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造纸工业。

随着文化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造纸业在全世界产业中的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被列为国民经济十大支柱制造产业之一。纸与纸板的消费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995 年,全球造纸工业的总销售额为 2600 亿美元,总资产为 4000 亿美元。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全球纸和纸板产量已由 1950 年的 4300 多万吨发展到 1998 年的 3.01 亿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纸和纸板的产量从 1950 年的 38 万吨猛增到 2001 年的 3200 万吨,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按产量排序,我国目前可以称为纸业大国,但我国决不是纸业强国[11]-[13]。

1.3.1 国外造纸概况

随着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制浆造纸工业的自动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外对制浆过程计算机控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此期间,研究者建立了各种能适用于计算机控制的数学模型。七十年代初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对整个制浆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1974 年瑞典Modocell AB 和ASEALME AutomationAB 公司,研制出具有蒸锅内碱液浓度在线分析的间歇蒸煮计算机控制系统[1]。目前国外先进的间歇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般都是由过程级、优化级和管理级三级组成,能对整个制浆过程的能源、原料、药液和产量进行优化、管理和控制。国外对回收过程的动态建模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始于五六十年代,但至今建立的各种模型大多是过阻尼类的线性模型,很难解释多效蒸发系统的欠阻尼振荡现象,而控制策略大多是 PID 反馈加前馈的传统控制方法,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还不成熟。

国外对抄纸过程计算机控制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美国于 1960 年最早实现了造纸过程计算机控制[2]-[3]。美国的 Measurex 公司和 AccuRay 公司,以及德国的Lippika 公司,是当今世界造纸机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先进的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已有商品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们的定量仪、水分仪、灰份仪、浓度仪、流量计、控制阀、扫描架和工业控制机都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它们的成套技术和实施技术也是最高水平的,模型和控制算法比较简单。

1.3.2国内造纸发展概况

我国造纸行业现有造纸厂 4330 个,造纸机近 10000 台,其中长网机 700 台,大型圆网纸机 800 台,大型圆长网结合纸机 1200 台[11]。1998 年全国造纸企业年产量在10 万吨以上的只有 32 家,急需用规模化和现代化技术取代旧模式。未来发展计划的重点在新闻纸、印刷、书写纸和包装纸,更多的低定量、高性能的产品将得到发展,低质量的非木纤维产品将被淘汰。

纵观国内外自控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还很欠缺,造纸过程控制更是如此。在国外被广泛重视和应用的单片机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元网络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我国造纸企业中,1978 年之前还没有一套造纸机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12]。当时全国造纸工业中只有一些常规仪表控制系统,用于锅炉、蒸煮、打浆等工段的单回路控制,而且多在一些新建的大型纸厂,许多老厂和小厂的生产还是人工操作。

1978 年,我国开始引进了几套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大型纸机的控制,取得了经验。后又陆续引进了多套计算机控制系统,全国各大纸厂基本都有了计算机控制设备。引进的控制系统多用于生产牛皮纸、新闻纸的大型高速纸机上,产量高,效益显著。我国造纸企业多为年产 0.5 万吨以下小厂,采用的造纸原料多为草浆,对于这样的小厂,引进设备的投资往往超过其固定资产投资,而经济效益却并不显著。使用进口设备的弊端是国外公司的技术保密,引进后只能使用,而对其内部硬、软件原理都不能了解。设备维修和零配件更换仍需花费大量外汇。对于大规模提高我国造纸工业自动化水平极为不利。

1983 年浙江大学造纸自动化研究推广中心进行了纸机定量、水分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13]。虽然当时国内已有厂家引进了几套国外成套的纸机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但国外厂商的技术保密使得国内的研究工作几乎是白手起家。该中心也从事纸机数学模型开发、控制方案设计、控制算法推导、工艺流程改造、仪表研制和计算机硬件安装调试、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大量研究开发工作。1984 年 7 月,国内第一套纸机定量、水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浙江嘉兴民丰造纸厂的 1 号纸机上运行成功,取得了重大得经济效益,打破了外国垄断造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局面。这套系统自 1984 年 7月开始运行,至今仍保持良好的性能,证明了国产系统的可靠性。目前该公司开发成功了SYQCS3000增强型定量水分控制系统、SYGCS-3000热泵供汽控制系统、SYNCS3000纸浆浓度控制系统、SYHCS3000 上网流送过程控制系统、SYDCS3000 制浆造纸过程集散控制系统、SYWIS3000 在线纸病检测系统、SYNET3000 制浆造纸企业网络监控系统等面向制浆造纸行业自动化系列产品。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纸张质量主要取决于两个指标:定量和水份。定量反映了纸张的厚度。水份与纸纤维和填料一起决定了纸张的定量。因此,控制的首要任务是使定量和水份保持在设定值上。本系统主要研究纸张定量的自动控制,控制要求为:纸张定量设定值为100克/平方米;控制误差为±5克/平方米。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单位面积纸张中所含纸纤维及填料的重量称为绝干定量,它可以从纸的定量和水份中算出(单位是g/m2):

绝干定量=定量-水份(g/m2)

因此,在只研究对定量的控制时,为了消除水份对定量的耦合影响,可以采用绝干定量作为系统的输出。从绝干定量的定义可知,它与纸的含水量无关,也不受烘缸中蒸汽压力的影响,因此实现了解耦,它只是由浓浆流量来决定。这样绝干定量的控制就变成了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的系统。

一般的纸张绝干定量占定量的95%左右,含水约为5%,因此如果把绝干定量控制的很稳定,波动很小,那么定量的波动也就可以大大减小了,因此可以直接利用单变量的控制方法来对绝干定量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对系统定量的控制要求。

2.1 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14]。闭环控制能对输入量和输出量进行比较,并且将他们的偏差作为控制手段,以保持两者之间的预定关系。因此闭环控制具有抑制内、外扰动,精度高等优点,有利于实现高精度控制。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

2.1.1 控制系统类型的确定

随着计算机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计算机来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分为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监督控制系统(SCC)和分布控制系统。

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结构。该系统常用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阶段,进行数据检测、处理及实验新的数学模型,调试新的控制程序等。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DDC)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该系统优点是灵活性大。在常规模拟调节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一经选定,其控制方法也就确定了,要改变控制方法就必须改变硬件,这就往往难度较大。而在DDC系统中,由于微机代替了常规模拟调节器,因此要改变控制方法,只要改变程序就可以实现了,无须对硬件线路作任何改动。另外,计算机计算能力强,可以有效地实现较复杂的控制,用来改善控制质量,提高经济效益[21]。

根据纸张定量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本系统采用DDC系统。

2.1.2 微控制器方案的确定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控制的进步。目前,已有各种各样的微型控制系统在工业中得到应用。根据被控对象的规模主要在工业控制中使用的计算机可以有:STD工控机、PLC和单片机系统等。

STD总线工业控制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计算机系统。它具有:(1)小板结构模块化设计;(2)标准化及兼容性;(3)面向I/O口设计;(4)高可靠性等特点。这种控制机采用STD(Standard)总线,该总线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风靡了整个工业控制领域,但近年来随着工业PC的发展,开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可编程控制逻辑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早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与微型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它吸收了微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十分迅速。如今的PLC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又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存储器及I/O接口,因而使其可靠性、功能、价格、体积都达到了比较成熟和完美的境地,并以其卓越的技术指标和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工业界的瞩目。它具有:(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功能完善、扩展方便、组合灵活、实用性强;(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控制过程可

变、具有很好的柔性;(4)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由于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其结构紧密、坚固,体积小巧,易于装入机械设备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但价格相对比较贵。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忽略puter),简称单片机。它是工业控制和智能化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设计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开发、设计一个单片机系统,因而更加方便,更加灵活,并且成本低。单片机控制系统与传统的仪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15]:

(1)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算法灵活,控制功能强:不改变硬件即可改变控制算法及控制方式,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容易实现较高级的控制。

(2)单片机控制系统精度高,量程大:模拟调节器的精度通常为0.5%左右,而数字计算机的精度可通过扩展字节不断提高。对于15位有效字长的单片机,其精度可达0.01%以上。单片机不存在模拟调节器零点漂移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非线性特性以及各种噪声干扰,通过重复测量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

(3)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高:一个主机可以多路复用,分时对通道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

(4)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可重复性强:单片机由数字集成电路组成,受温度、振动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不大,因此通常不须要进行现场调整,同类产品互换性强。

(5)单片机控制系统可集中操作显示:利用各种外部设备,可方便进行打印、显示、记录、读出数据及表格,容易实现各种逻辑判断,越线警报等功能,可以随时进行参数在线修改,便于集中操作显示[16]。

(6)容易实现整体优化:通过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实现信息处理、生产管理、整体优化,实现实时控制和控制管理一体化,提高自动化程度。

根据上诉单片机系统的特点,以及本系统的控制要求,采用单片机扩展系统实现纸张定量的自动控制。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系列,它包括Intel公司的MCS-48、MCS-51、MCS-96系列单片机。由于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的特点,所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型8031、8051、8751。本系统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为中央处理单元。

2.2 输入输出通道方案的确定

被控过程的各种信息由传感器检测后,通过过程控制通道送到微型计算机中,经过计算处理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又通过过程通道输出到执行机构,从而控制生产过程按要求的目标有条不紊的运行。因此,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2.1 模拟量输入通道方案的确定

输入通道主要包括传感器和A/D转换器。

一、传感器的确定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传感器输出信号有很多形式,如电压、电流、频率、脉冲等,输出信号的形式由传感器的原理确定[17]。

本系统中纸张定量是主要的检测量,主要是检测纸张的厚度。在厚度检测中通常使用核辐射传感器。本系统采用β射线测厚仪测量纸张定量。

从源发射出来的β粒子穿过气隙中的纸吸收掉一部分,未被吸收的β穿过纸张在电离室中产生一个小电流,该电流是源和探测器间物质质量的函数,放大器测得该电流并变成电压送到高精度电压——频率转换器,所产生的脉冲串在一个精确的时间间隔之内,由一个计数器,并由计算机读取,原理图如2-2所示[32]。

图 2-2 定量测量原理图

二、模拟量通道数及通道形式的确定

本系统中需要对三点的纸张厚度进行检测,因此有三路模拟信号输入。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对于多路模拟量输入的实现方法有两种。(1)每个通道设置一个独立的A/D转换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转换速度快,精度高,工作可靠,即使某一通道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它通道的工作,相应的软件也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模拟量输入通道较多,就会使系统造价增加很多,尤其是采用高精度的A/D转换器。(2)多通道复用一个A/D转换器,并辅以多路模拟开关和采样保持器来实现。这种电路工作时,是由计算机通过多路模拟开关,分时地把一个A/D转换器的输出送至各个采样保持

器,对模拟电压进行保持。其优点是成本较低,但电路结构复杂、精度低、可靠性差

[18]。

为了降低成本,本系统采用第二种方案,即三路通道公用一个A/D 转换器。

三、A/D 转换器的确定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主要任务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叫做A/D 转换器。A/D 转换器的种类很多,就位数来分,有8位、10位、12位、16位等。位数越高,其分辨率也越高,但价格也越贵。A/D 转换器就其结构而言,有单一的A/D 转换器(如ADC0831、AD673等),有内含多路开关的A/D 转换器(如ADC0809,ADC0816均带多路开关)。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又生产出多功能A/D 转换芯片,AD363就是它的一种典型芯片。其内部结构有16路多路开关、数据放大器、采样-保持器及12位A/D 转换器,其本身就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出现了许多物美价廉的串行A/D 转换器,如MAX195等。

根据输入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按照下式可以计算出A/D 转换器的字长。本系统采用8位A/D 转换器。 log )1(2min max λX X n -+

综上所述,本系统采用ADC0809作为A/D 转换器。

2.2.2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确定

模拟输出通道主要包括D/A 转换器和执行器。

一、执行器的确定

执行器是构成自动调节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执行器在系统中的作用是根据调节器的命令,直接控制能量或物料等被调介质的输送量,达到调节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的目的。从结构上来说,执行器一般都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组成。执行机构是执行器的推动部分,它按照调节器所给信号的大小,产生推力或位移;调节机构是执行器的调节部分,最常见的是调节阀,它受执行机构的操作,改变阀心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调节工艺介质的流量[19]。

根据执行机构的构成使用的能源种类,执行器可分为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种。其中,气动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便宜、维护方便、防火防爆等优点,在自动控制中获得最普遍的应用。电动执行器的优点是能源取用方便,信号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缺点是结构复杂、推力小、价格贵,适用于防爆要求不高及缺乏气源的场所。液动执行器的特点是推力最大,但目前使用不多。本系统选用电动执行器作为执行机构[31]。

二、D/A 转换器的确定

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

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 GB/T 2679.8-1995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 12192《纸和纸板——压缩强度——环压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压缩试验仪测定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厚度0.28-0.51mm制造纸箱和纸盒的纸和纸板,也可用于厚度低到0.15mm高到1.00mm 的纸或纸板,但表示试样的边压强度可靠性较差. 2 引用标准 GB/T 450-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51.2-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 451.3-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 10739-8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 术语 3.1 环压强度 环形试样边缘受压直至压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力,以KN/m表示. 3.2 环压强度指数 平均环压强度除以定量为环压强度指数,以KN/m表示。 4 仪器 4.1 切样冲刀 可冲切尺寸精度达到本标准要求的专用冲刀。 4.2 试样座 内径49.30+0.05mm槽深6.35+0.25mm。圆形槽底与试样座底面平行度偏斜不大于0.01mm。槽壁与槽底呈直角,夹角处不得有倒角与圆弧。为此,最好槽底和槽壁分两件加工再组装成一体。槽壁切线方向加工有宽度不大于1.25mm的试样插缝。试样座配有不同直径的内盘,使试样座插入内盘所产生的试样夹缝适应不同厚度的试样(见表1)。 表1 试样厚度内盘的直径 0.150-0.170 48.80±0.05 0.171-0.200 48.70±0.05 0.201-0.230 48.60±0.05 0.231-0.280 48.50±0.05 0.281-0.320 48.30±0.05 0.321-0.370 48.20±0.05 0.371-0.420 48.00±0.05 0.421-0.490 47.80±0.05

纸品检测仪器大全

纸品检测仪器大全 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随着近年来各类物质进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产品的检测与检疫的地位也日渐提升。那么纸品类要做哪些测试,需要哪些纸品检测仪器呢? 1. 水份测试,此测试是用的最为普遍的,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做好的成品都应该做好水份的测试,因为原材料在购进的时候是按照重量来定的,所以说水份的含量则直接的影响企业的成本,对于印刷来讲,印刷以后更要对产品的水份进行测试,以防水份过多堆放造成发霉。如果是纸箱,水分过高则会印象纸箱的抗压力。 2. 耐破强度的测试,主要是用来检测白板纸,灰板纸,纸板等一些纸品的耐破度,目的是为了检测该产品在以后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要取无印刷痕迹,无折痕或明显的损伤的样品共12块。试样夹紧压力:>690kpa(可调)相当于7kg 3.环压试验仪:压力测试,对于瓦楞纸板来讲,常用到的是拉力,平压,边压,胶合,抗弯折等测试。用到最多的则是边压,它的原理是从纸箱或纸板上取3块规格为100mm*25mm,无印刷,无机械压痕。破损的试样共9块,分为三组来测试,最后取出平均值。 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求出边压的强度 R=F×103÷L 其中:R-边压强度的单位N/m; F-试样承受的最大力N; L-试样长边尺寸mm。 另外;对于厚度不超过1.0mm的纸来将,做压力测试则是环压测试,测试原理是将纸裁割一个152mm*12.7mm的纸条,然后将试样置于环压的试验夹具中进行压力测试。如下图所示:本机以高精度传感器感应,经软件解析以数字显示出强度.用于厚度在1㎜以下瓦楞蕊纸及牛皮纸带等.试样置于环盘之容器内,以本机检验其直立方向之耐压强度,配合各种附件使用,并可测试纸板之竖压强度,胶合强度及平压强度。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资料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0月14日

1、例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至少两例)。答:(1)问题说明: 解决方法: (2)问题说明: 解决方法: 2、教师现场提的问题记录在此(不少于2个问题)。

目录 1 设计任务 (1) 2设计方案 (2) 2.1任务分析 (2) 2.2方案设计 (2) 3 系统硬件设计 (3) 3.1时钟电路设计 (3) 3.2复位电路设计 (3) 3.3 灯控制电路设计 (3) 3.4 倒计时显示电路设计 (4) 3.5 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5) 4 系统软件设计 (6) 4.1 1S定时 (6) 4.2 定时程序流程 (6) 4.3交通灯的设计流程图 (6) 4.4定时器0 及中断响应 (7) 5仿真与性能分析 (8) 6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系统PCB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程序清单 .. (11) II

1 设计任务 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如图1.1所示。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1. 基本要求 (1)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主干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2) 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设立30秒、20秒计时、显示电路。 (3) 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黄灯亮时,原红灯按1Hz 的频率闪烁。 (4) 要求主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秒内任意设置。 2. 选做 (1) 可设置紧急按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由交警手动实现全路口车辆禁行而行人通行状态,即主干道和支干道均为红灯亮。 (2) 实现绿波带。所谓‘绿波带’,是指在一定路段,只要按照规定时速,就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绿波带”将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路口间的距离,自动设置信号灯的点亮时间差,以保证车辆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只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之后遇到的信号灯将全是绿灯。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精)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 点击次数:925 发布时间:2010-7-22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GB/T 462-1989 ISO 287《纸和纸板 --水分的测定 (烘干法》。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 。 GB/T 450取样。 g ,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mm ,长度不小于 150mm 的样品条。其总质量至少为 50g ,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 mm 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 150mm 以内的纸或纸板, 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 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 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 50g ,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 烘至恒重时, 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 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 4.1 天平:感量 0.001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 105+2 。 5 容器的准备 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 备用。 6 取样 应按照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 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 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 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 4张试样, 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 装入容器中, 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 50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 225 。

实验一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实验一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纸和纸板厚度测定的方法(GB 451.3—1989)。 2、熟悉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测试方法,学习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 4、了解和分析试验误差。 二、 实验原理 纸张厚度是指纸或纸板在两测量板间受一定压力下的垂直距离,其结果以mm 或μm 表示。根据纸的厚、薄可采取多层测量或单层测量,然后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紧度是指单位体积纸和纸板的质量,其结果以g/cm 3表 示。 右图为纸张厚度测量的仪器,此仪器是将试样夹于测量头 与量砧之间,测量头的下端面为规定2cm 2的接触面,重锤、 测量头和千分表的重力产生100±10kPa 的接触压力。当试样 压于测量头和量砧之间时,使测量头移动了一段等于材料厚度 的距离,此位移传递给表杆,经过表内齿轮机构放大后,转变 为指针沿着度盘的转角而给出厚度的读数值。 本仪器是采用接触测量法原理设计的国际通用的肖伯尔 (Shopper )式纸与纸板厚度测定的专用仪器。 仪器可分为下列四个部分:(见图1) ① 压纸机构:由重锤(2)、测量头(3)、量砧(4)组成,用 于对试样形成规定的压力。 ② 指示机构:由一标准千分表(8)组成,由它的量杆与测量头上端面接触,使被测量的厚度通过量杆的位移转换为指针的转角而得到读数。千分表的安装都是以0.2毫米作为测厚仪的零点,以充分利用表的精度。 ③ 提升机构:由拨杆(5)、小轴(6)组成,用来提升测量头以便放入试样进行测量。 ④ 联接机构:由座体(1)、紧固螺钉(7)组成,为仪器的机座和联接上面三部分的结构。 三、 试样及仪器 仪器:纸与纸板厚度测定仪、可调距切纸刀 四、 实验步骤 ① 仪器校准: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再轻轻放下,观察大指针是否对零,如不对零,图1 纸与纸板厚度测定仪 1、 座体 2、重锤 3、测量头 4、量砧 5、拨杆 6、小轴 7、紧固螺钉 8、千分表

智能小车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智能小车设计 打开命令行终端的快捷方式: ctr+al+t:默认的路径在家目录 ctr+shift+n:默认的路径为上一次终端所处在的路径. linux@ubuntu:~$ linux:当前登录用户名. ubuntu:主机名 :和$之间:当前用户所处在的工作路径. windows下的工作路径如C:\Intel\Logs linux下的工作路径是:/.../..../ ~:代表的是/home/linux这个路径.(家目录). ls(list):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ls -a(all):列出当前路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名,包括了隐藏文件. .:当前路径 ..:上一级路径 ls -l:以横排的方式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total 269464(当前这个路径总计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K) drwxr-xr-x 3 linux linux 4096 Dec 4 19:16 Desktop 第一个位置:代表的是文件的类型. linux系统下的文件类型有以下几种. b:块设备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 d:directory,目录 -:普通文件. l:连接文件. s:套接字文件. p:管道文件. rwxr-xr-x:权限 r:读权限-:没有相对应的权限 w:写权限

x:可执行权限 修改权限: chmod u-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g-或者+r/w/x 文件名 chmod o-或者+r/w/x 文件名 第一组:用户权限 第二组:用户组的权限 第三组:其他用户的权限. chmod 三个数(权限) 文件名 首先根据你想要的权限生成二进制数,再根据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的三位数 rwxr-x-wx 111101011 7 5 3 chmod 753 文件名 rwx--xr-x 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字:对应目录下的子文件个数,如果是非目录,则数字是1 第三个位置:用户名(文件创造者). 第四个位置:用户组的名字(前边的用户所处在的用户组的名字). 第五个位置:对应文件所占的空间大小(单位为b) 第六~八个位置:Dec 4 19:16时间戳(最后一次修改文件的时间) 最后一个位置:文件名 操作文件: 1.创建一个普通文件:touch 文件名 2.删除一个文件:rm(remove) 文件名 3.新建一个目录:mkdir(make directory) 目录名 递归创建目录:mkdir -p 目录1/目录2/目录3 4.删除一个目录:rmdir 目录名.//仅删除一个空目录 rm -rf 目录名//删除一个非空目录 5.切换目录(change directory):cd 路径 linux下的路径分两种 相对路径:以.(当前路径)为起点. 绝对路径:以/(根目录)为起点, 用相对路径的方式进入Music:cd ./Music 用绝对路径的方式进入Desktop:cd /home/linux/Desktop 返回上一级:cd ..

纸板的耐破度测定法

纸板的耐破度测定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的是国际标准ISO2759《纸板——耐破度的测定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液压递增法原理测定纸板耐破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耐破度在350-5500kPa(3.6-56.1kgf/cm)的各种类型的纸板(包括实心纸板和瓦楞纸板)。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伸长率以及多层复合瓦楞纸板。 2引用标准 GB/T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451.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678纸、纸板、纸浆的术语第一部分 GB/T10739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3术语 耐破度、耐破指数见GB/T4687——1984中7.36和7.37。 4原理 符合规定的仪器以一定的压力将试样夹于上、下夹盘间,用一往复恒速液压唧筒,将胶膜与试样凸起,直至试样破裂,所施加的液压的最大值,即试样的耐破度。 5仪器 5.1夹盘系统 为牢固而均匀地夹持试样,上、下夹盘是两个彼此平行的环形平面,环面平整并带有沟纹(见附录A),附录A内给出了夹盘系统的尺寸。 5.1.1上夹盘与加压轴用钢珠或相似活节装置连接,以保证夹盘压力分布均匀。 5.1.2上下夹盘内应同心,同心度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0.25mm,两夹盘表面应平整而相互平行,夹盘的检查方法见附录B。 5.1.3为防止试样滑动,两夹盘间应有足够的夹持力,该力的大小以不损坏试样为限,一般夹持力不低于690kPa(7kgf/cm)(见附录C)。在测定瓦楞纸板时,压力在690kPa(7kgf/cm),虽然防止滑动但大多数纸板瓦楞被压塌,因瓦楞纸板耐压强度不同,所以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夹持压力和瓦楞是否被压塌。 5.2胶膜 5.2.1胶膜是圆形的,由橡胶弹性材料制成,其规格尺寸见附录F。 5.2.2固定夹紧胶膜时,胶膜的上表面比下夹盘上表面低约4.7mm。 5.2.3胶膜的弹性阻力,在胶膜凸出下夹盘表面10mm时,其阻力范围为170-220kPa(1.7-202kgf/cm2),凸出18mm时,其阻力范围为250-350kPa(2.5-3.6kgf/cm2)。 胶膜应经常检查,发现胶膜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安装胶膜时,要赶走所有集聚在胶膜下的空气。 5.3液压系统 用活塞推动适宜的液体(如:化学纯甘油、含缓蚀剂的乙二醇或低粘度的硅油),向胶膜下匀速施加压力,直至试样破裂。液压系统和使用的液体应没有空气泡,活塞送液量170±15mL/mi(见附表E)。活塞必须由电机带动。 5.4压力表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设计题目电子琴的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1142 姓名周太永 学号1104421242 指导教师蔡长青张卓 起止时间2014.6.23-2014.7.11 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设计 表现 设计 报告 答辩 综合 评定 成绩 电气与信息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蔡长青班级:自动化1141、2班 地点:机房、单片机实验室(实训中心415)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原理的电子琴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灵活运用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依据课程设计内容,能够完成从硬件电路图设计, 到PCB制版,再到软件编程及系统调试实现系统功能,完成课程设计,加深对单片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将各门知识综合应用。 2.能够上网查询器件资料,培养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3.独立完成一个小的系统设计,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设计,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为日后的毕业设计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技术指标) 1.焊接。认真、仔细,避免缺焊、漏焊。 2.频率计算。会计算脉冲值与频率的关系。 3.工作过程。开机时,第一步是对定时器T0进行初始化,设定它的工作状态(对 于本系统将T0设定为工作方式0);然后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没有按键按下,继续判断,如果有按键按下,则判断是哪个键按下;再根据按键的功能将计数初值装入定时器T0中中并启动T0,当T0定时完毕后,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定时并将P3.3取反,再次定时完毕后再一次的装入计数初值 继续定时并将P3.3取反,一直循环此操作直到按键释放为止,按键释放后 停止T0工作并再次判断是否又有按键按下,并继续执行以前的过程。 三、时间安排 1.布置任务、查资料1天 2.硬件电路图设计及PCB制版3天 3.硬件电路图及PCB制版验收、电路板焊接1天 4.软件编程设计3天 5.系统调试3天 6.调试验收1天 7.完成设计报告3天 四、基本要求 1.画出硬件电路图,完成PCB制版; 2.画出软件流程图,编写程序(C51语言/汇编语言); 3.完成系统调试; 4.提交设计报告。

GBT18359-200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使用的各种教科书。中小学生用教学辅助用书和其他类别的教科书可参照采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19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 ISO 186:1985) GB/T 451.1-1989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GB/T 451.2-19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eqv ISO 536:1976)GB/T 451.3-19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eqv ISO 438:1980)GB/T 453-1989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eqv ISO 1924-1:1983) GB/T 456-1989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eqv ISO 5627:1984) GB/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eqv ISO 5626:1978) GB/T 460-1989 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墨水划线法) GB/T 462-19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eqv ISO 287:1978)GB/T 1541-1989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GB/T 1543-1988 纸不透明度测定法(neq ISO 2471:1977)GB/T 1545.1-1989 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法 GB/T 2679.15-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eqv ISO 3783:1980) GB/T 2679.16-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或弹簧加速法)(eqv ISO 3782:1980) GB/T 7974-1987 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neq ISO 2470:1977) GB/T 12914-1991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eqv ISO 1924-2:1985)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GB/T 10739-198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neq ISO 187:1984) GB/T 17934.2-1999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及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胶印(eqv ISO I2647-2:1996)GB/T 18358-2001 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 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13-1995 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28-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 CY/T 29-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 年 3 月17 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3) 1.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案 (4) 2.1任务分析 (4) 2.2方案设计 (4) 3 系统硬件设计 (5) 3.1时钟的电路设计 (5) 3.2复位电路设计 (5) 3.3灯控电路设计 (5) 3.4倒计时电路设计 (6) 3.5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7) 4 系统软件设计 (8) 4.11秒定时 (8) 4.2定时程序流程 (8) 4.3交通灯的设计流程图 (9) 4.4定时器0与中断响应 (10) 5 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5.1仿真结果图 (11) 5.2仿真结果与分析 (12) 6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程序清单 (17)

1.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完成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如图5.1所示。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图5.1 交通灯示意图 1. 基本要求 (1)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主干 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2) 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 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设立30秒、20秒计时、显示电路。 (3) 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 黄灯亮时,原红灯按1Hz 的频率闪烁。 (4) 要求主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秒内任意设置。 2. 选做 (1) 可设置紧急按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由交警手动实现全路口车辆 禁行而行人通行状态,即主干道和支干道均为红灯亮。 (2) 实现绿波带。所谓‘绿波带’,是指在一定路段,只要按照规定时速, 就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绿波带”将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路口间的距离,自动设置信号灯的点亮时间差,以保证车辆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只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之后遇到的信号灯将全是绿灯。 南 北 东 西

餐盒纸板和纸餐盒的技术规范

餐盒纸板和纸餐盒的技术规范 1

前言 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卫生指标及毒理检验,均是基于纸餐盒自身的特点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食品造纸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少玲、陈曦、朱圣光、刘江毅、陈述。 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餐盒纸板和纸餐盒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纸餐盒,不适用于覆膜和淋膜的餐盒。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

GB/T 450-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51.1-89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GB/T 451.2-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 451.3-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T 462-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 1539-89 纸板耐破度的测定法 GB/T 1540-89 纸和纸板吸水性的测定法(可勃法) GB/T 2679.3-1996 纸和纸板挺度的测定 GB/T 2679.5-1995 纸与纸板耐折度的测定法(MIT耐折度仪法) GB/T 2679.8-1995 纸和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法 GB/T 2679.10-93 纸和纸板短距压缩强度测定法 GB/T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3561-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法 GB/T 5009.60-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 3

原纸检验标准修订稿

原纸检验标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国家标准:瓦楞原纸GB13023-9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瓦楞原纸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瓦楞纸板用的瓦楞原纸。 ? 2 引用标准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 GB453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 GB462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纸板环压强度的测定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10324纸张的包装和标志 GB10739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 ? 3 产品分类 瓦楞原纸按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 瓦楞原纸分平板和卷筒纸两种。 瓦楞原纸的规格可按订货合同规定,卷筒纸尺寸偏差不许超过80mm,平板尺寸偏差不许超过5mm,偏斜度不许超过5mm。 ? 4 技术要求 瓦楞原纸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按照供需双方协定,可生产其他定量的瓦楞原纸。其物理性能参照表1相应档次。 按照供需双方协定,可生产施胶瓦楞原纸。 瓦楞原纸不经外力作用不许有分层现象。

瓦楞原纸的纤维组织应均匀,纸幅间厚薄一致。 瓦楞原纸应平整,不许有影响作用的折子、窟窿、硬杂物等外观纸病。 瓦楞原纸切边应整齐,不许有裂口、缺角、毛边等现象。 卷筒纸断头用胶带纸牢固地粘接好,每个卷筒接头数:A级不超过一个,B、C、D级不超过三个,并作明显标志。 卷筒纸直径为800-1000mm,或按订货合同规定。 卷筒纸的筒芯不许有瘪芯现象,卷筒纸端面应平整,形成的锯齿形和凹凸面不许超过20mm。 对B、C、D三级,有下列情况者可列为二等品,但不得同时超过两项。 定时超过规定允许误差2%以内者。 横向环压指数低于规定10%以内者。 纵向裂断长低于规定10%以内者。 ? 5 试验方法 定量、紧度分别按照和规定进行测定。 横向环压指数:横向环压强度按照规定进行测定,横向环压指数以N·m/g表示。 r=R/W 式中:r—横向环压指数,N·m/g; R—横向环压强度,N/m; W—定量,g/m2。 纵向裂断长:按照GB453规定进行测定。 水分:按照GB462规定进行测定。 ? 6 检验规则 以一次交货数量为一批,但不多于50t。 生产厂应保证所生产的瓦楞原纸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件纸交货时应附有一份合格证。 收货方在验收检查时应先检查外包装情况,然后从中采取试样进行检验,抽样检验按GB2828规定进行,样本单位为卷筒或令(件),抽样方案见表2。 书面意见,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

纸与纸板的环压强度实验指导书 包装测试

实验一 纸与纸板的环压强度实验指导书 Ring Crush Test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环压强度测试的目的及纸与纸板环压强度对相关包装制品性能的影响; 2. 了解和掌握纸与纸板环形压缩试验的原理及过程。 3. 学习使用电子式压缩试验仪、环压专用取样器、纸张定量测定标准试样取样器、天平、 厚度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 了解测试设备的结构及测试系统的组成; 5. 掌握测试数据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 设备:电子式压缩试验仪(YQ-Z-40B)、环压专用取样器、环压中心盘、纸张定量测定标准试样取样器(YQ-Z-45)、天平(TG328B)、厚度测定仪(YQ-Z-10)或游标卡尺、千分尺。 材料:不同定量、厚度的箱纸板、瓦楞原纸或其它替代性纸张。 三、实验原理 将试样以环形受压,增加了纸的刚度,同时模拟瓦楞纸箱受压弯鼓变形时,其面纸及芯纸 受压情况;研究纸及纸板的纵横比问题。 电子式压缩试验仪(YQ-Z-40B)是由机械传动和电子测控系统共同组成的机电一体化的 试验装置。由于机械系统的传动与变速作用,使仪器上压板获得稳定的匀速下降运动,从而对置于下压板上的试样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下压板的底部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当试样受力后,传感器也同样受到大小相等的力的作用,传感器内部应变体上的力敏元件可将变形力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出,从而实现试样所受压力值的测量。工作原理图如下所示: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不同定量、厚度的箱纸板、瓦楞原纸)。 2.定量试验(GB/T 451.2-2002)。从整幅纸上沿横向均匀切取5片100×100mm的试样(或定 量取样器规定的取样面积(圆形))恒温恒湿处理后,用1/1000天平秤其每片重量(或将5片秤重再除以5)。注意定量幅间差(Wmax—Wmin)的大小。定量换算为g/m2。 3.环压试验 (1)沿箱纸板、瓦楞原纸的纵横向各取152.4×12.7mm纸条各10片(作好纵横向标记)并测纸板厚度。 (2)在环压试验座上,按纸板的厚度选择适当直径的中心圆,以保证沟槽的宽度与相应试样 的厚度尺寸一致。从试样座的试样入口处轻轻插入试样,要使试样的下边与环压试样试验座的 底完全接触。 (3)在放入试样时要使试样正面朝同心圆或反面朝同心圆各一半,以避免正反的压应力差 别造成试验结果的偏差。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模板

. .. . .. .. 西南科技大学 2011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2014年月日

目录 一、绪言 (1) 二、系统设计 (1) 2.1系统整体流程图 (1) 2.2日历时钟的控制方案论证 (1) 2.3单片机的选择方案论证 (2) 2.4键盘选择方案论证 (2) 2.5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 (2) 2.6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 (2) 三、硬件电路设计 (2) 3.1日历时钟的控制电路图 (2) 3.2行列式键盘的设计 (3) 3.3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 (3) 3.4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4)

3.5主要元器件选择 (4) 四、程序流程图 (5) 五、c语言程序设计 (5) 六、日历时钟的控制器仿真 (19) 6.1K e i l调试 (19) 6.2P r o t e u s调试 (19) 七、结束语 (20) 八、参考文献 (21) 1、绪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电子时钟是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等社会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及对时间有要求的场合。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要核心部件,附以上电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及按键调时电路组成。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完整word版)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任务:制作并调试51单片机学习板 2.要求: (1)了解并能识别学习板上的各种元器件,会读元器件标示; (2)会看电路原理图; (3)制作51单片机学习板; (4)学会使用Keil C软件下载调试程序; 用调试程序将51单片机学习板调试成功。 二、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2.元件清单 三、模块电路分析 1.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分为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振荡电路选用12MHz 高精度晶振, 振荡电容选用22p和30p 独石电容;

图 1 图 2 复位电路使用RC 电路,使用普通的电解电容与金属膜电阻即可; 图 3 当单片机上电瞬间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会使电容两边的电位相同,此时RST 为高电平,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电源负极通过电阻对电容放电,放完电时RST 为低电平。正常工作为低电平,高电平复位。 2. 显示模块: 分析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 图 4 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分析: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

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图中一共有五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一个为电源指示灯,当学习板通电时会发光以指示状态。其余四个为功能状态指示灯,实际作用与学习板有关 分析数码管显示电路 图 5 数码管显示电路分析: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图中所用为八段数码管(比七段管多了一个小数点显示位),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数码管主要用来显示经电路板处理后的程序的运行结果。图中使用了八个八段数码管,可以显示八个0-15的数字。使用数码管可以直观的得到程序运行所显示的结果.也可以显示预置在学习板上的程序,主要通过16个开关来控制。 四、硬件调试 1、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检查P2两端是短路。电阻为0,则短路,电阻为一适值,电路正常。 2、焊接顺序 焊接的顺序很重要,按功能划分的器件进行焊接,顺序是功能部件的焊接--调试--另一功能部件的焊接,这样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3、器件功能 1)检查原理图连接是否正确 2)检查原理图与PCB图是否一致 3)检查原理图与器件的DATASHEET上引脚是否一致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引脚短路现象 5)查询器件的DATASHEET,分析一下时序是否一致,同时分析一下命令字是否正确 6)通过示波器对芯片各个引脚进行检查,检查地址线是否有信号的 7)飞线。用别的的口线进行控制,看看能不能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多试验,才能找到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1、详细描述硬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并作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六、软件调试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

纸和纸板水分测定方法 点击次数:925 发布时间:2010-7-22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GB/T 462-1989 ISO 287《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GB/T 450取样。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mm,长度不小于150mm的样品条。其总质量至少为50g,立即装入容器中,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试样的质量。mm试样条,并切取距离原样品页边150mm以内的纸或纸板,切好后去掉顶层和底层试样条,将中间的两组合并成一种试样,从边上切取的两组试样组成另外两种试样,每种要有两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至少为50g,立即将各份试样放入容器中,分别称量装有试样条的各容器,计算出每个试样的质量。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取样时测定纸和纸板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含有除水以外能挥发的任何物质的纸及纸板的水分。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4 仪器 4.1 天平:感量0.001 4.2 试样容器:装试样及称重用,要求密封性好。 4.3 干燥器。 4.4 烘箱:温度可以控制在105+2 。 5 容器的准备 取样前,将足数洁净、干燥的容器编上号,并在大气中平衡,然后将每个容器称重,并盖好

备用。 6 取样 应按照 7 试样的选取、制备和称重 7.1 当单位是令或包时 7.1.1 测定一批的水分平均含量 纸或纸板的定量小于或等于225 。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央至少连续取4张试样,将试样快速折叠或切开,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为50 纸或纸板的定量大于225 。 从每包或每令的中部取一张或多张试样。取宽度50-75 7.1.2 平板样品中部与边之间水分变化 从每令或每包的中部,连续取若干张样品,将这些样品按下图切成50-75 7.2 当单位是卷筒时mm的样品层,然后将样品层铺平,按纵向切取宽50-75mm的试样组条,从靠近卷筒两边上各切取一组试样条,在两边之间的中部处切取另一组试样条,或从卷筒上整幅切取。试样切样时注意不要使一叠样品中的纸页或一组样品中的纸条分开。g的试样装入容器中。若50g试样体积过大,可用较少量试样,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mm的试样,较大尺寸沿纸的纵向,对每个位置所取的试样进行试验,并分别报告其结果。min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原试样重的0.1%时,即可认为达到恒重。X(%)按下式计算:--烘干前试样质量,--烘干后试样质量,a.平均值b. 最大最小值对所选取的全部试样c.标准偏差d. 试验次数a.平均值b.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按照7.1.2或7.2.2规定的方法选取的每种试样c.标准偏差d.试验次数e.取样位置 7.2.1 测定一批样品水分的含量 将卷筒外部的损坏层全部取下弃去,如果定量小于,至少再去三层未损坏层。如果定量大于,至少再去一层未损坏层。 将卷筒按横向切取至少厚5 弃去每组试样条的上层和底层纸页,将余下的试样条合并在一起组成试样,并将不少于50 7.2.2 测定横向水分的变化 按照7.1.2规定的方法,在卷筒横幅上至少在三个位置上选择试样,按横向切取宽50-75 8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已烘干至恒重的容器中,打开容器的盖子,连盖一起放入105+2 的烘箱中烘干,试样也可以从容器内取出来摊开烘,容器和盖也在同一烘箱中烘干。当烘干结束后,应在烘箱内将容器盖好。如摊开烘,应将纸条放回容器中盖好。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

51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和要求 1.1单片机课程设计内 容 (2) 1.2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2 1.3系统运行流程………………………………………………………… 2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2) 2.2 系统方框图 (3) 2.3 系统流程图 (3) 第三部分主要器材及基本简介 3.1 主要器材 (4) 3.2 主要器材简介 (4) 第四部分系统硬件设计 4.1 最小系统 (6) 4.2 LCD显示电路 (6) 4.3 键盘输入电路 (7) 4.4 蜂鸣器和LED灯电路 (7)

第五部分仿真电路图与仿真结果 (8) 第六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8)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9) 附录A 实物图 附录B 系统源程序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 利用STC89C51单片机和LCD1602电子显示屏实现电子时钟,可由按键进行调时和12/24小时切换。 1.2 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 1.能实现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显示; 2.能实现调时功能; 3.能实现12/24小时制切换; 4.能实现8:00—22:00整点报时功能。 1.3 系统运行流程 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在主程序的循环程序中首先调用数据处理程序,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转到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没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时间程序。若没到则循环执行。计时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秒的计时及向分钟、小时的进位和星期、年、月、日的进位。调时闪烁中断服务程序

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时程序用于调整分钟、小时、星期、日、月、年,主要由主函数组成通过对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如图所示。实现了对时间的设置和修改、LCD显示数值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第二部分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1.程序设计及调试 根据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完成Protues仿真电路的设计和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模拟调试。 2.硬件焊接及调试 根据仿真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并进行软、硬件的调试,只到达到预期目的。3.后期处理 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完成设计报告。 2.2 单片机系统方框图

信纸模板免费下载10篇合集

信纸模板免费下载10篇合集 彩色水墨风信纸背景,下清新多彩手绘信纸,蓝色水彩word感谢信信纸背景模板,艺术浪漫花朵word感谢信信纸背景模板,蓝色水墨风word感谢信信纸背景模板,手绘水彩卡通热气球背景a4信纸模板下载,卡通可爱爱心ai信纸背景模板,卡通可爱爱心ai信纸背景模板,信纸模板大全免费下载

亲爱的XXX: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此致 谨表谢意 信纸办公敬上

Dear Mr. Seato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I think the river trip was the best thing of all. London really came alive for me as we saw it from the Thames during that wonderful journey down to Greenwich. It was all tremendously exciting - a day that I shall never forget.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 great birthday treat. Yours sincerely, pan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