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克《纯白》钢琴谱

V.K克《纯白》钢琴谱
V.K克《纯白》钢琴谱

Paper Plane's Adventure

V.K

Allegretto q = 120

°

11

15

41

45

3

4

*°*°*°*°*°*°

5

94

*°*°*°*°*°*

小米拨号钢琴谱 (1)

1.大风车 898/6545421/ 22122/1865/ 89865/56245/ 556898/998698/ 56554/ 2.小蜜蜂 533/422/1234555/ 533/422/13553/2222234/ 3333345/533/422/13551/ 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234/5553/4442/135/ 1234/5553/4442/131/

6664/5553/4442/135/ 6664/5553/4442/131/ 4.生日快乐 112143/112154/1186432/776454/ 5.两只老虎/ 1231/1231/ 345/345/ 565431/565431/ 614/614(这段应该是3-31,但是键盘上最低有1所以升了3度) 6.婚礼进行曲 144-4/153-4/ 147-7654/34-5/ 144-4/153-4/ 146-8/64256-4/ 76522/345-5/ 76522/345-5/ 144-4/153-4/ 1468/642/56-4/ 256/4/4(-为快速连弹)

7.一闪一闪亮晶晶 1155/665/ 4433/221/ 5544/332/ 5544/332/ 1155/665/ 4433/221/ 8.铃儿响叮当 333/333/35123/4444/433/322125/ 333/333/35123/4444/433/355421/ 16541/1116/542/27653/88756/ 16541/1116/542/2765/888/898/754/ 9.我和你 684/561/ 45685/ 684/562/ 51564/ 684/562/51564/

《一闪一闪亮晶晶》儿歌简谱

《一闪一闪亮晶晶》儿歌简谱 《一闪一闪小星星》是儿童歌曲的音乐作品。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 起源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简谱大概就是这个时候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1903年,留学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辑出版的中文杂阿志《江苏》第六、七期上发表《乐理大意》一文介绍西洋乐理知识,并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的形式刊登了《练兵》、《春游》等六首歌曲,这被是认为是目前所见中国人使用简谱的最早

记录。近代音乐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简谱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他编辑的《学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为中国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简谱歌集,从此后简谱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由于它的简明易学和排印方便,在年代兴起的中国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中,简谱对于歌曲的传播发挥了极大作用。同时,简谱本身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要素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现为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原理表现为声音的时值长短。: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现为振幅的大小。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拉德斯基进行曲》

第二课时《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2.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

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1.聆听乐曲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 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的变化) 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 4.视唱A段a主题 5.伴奏B 四、民乐版欣赏——提升民族自豪感 1.学生欣赏民乐版A段,并注意听辨与前面版本的不同点。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3.完整欣赏乐曲。

儿童歌曲钢琴简谱

粉刷匠
5353531 我是一个粉刷匠
24325 粉刷本领强
5353531 我要把那新房子
24321 刷得更漂亮
2244315 刷了房顶又刷墙
24325 刷子象飞一样
5353531 哎呀我地小鼻子
24321 变呀变了样
哈巴狗
11123 一只哈巴狗
33345 坐在家门口
66543 眼睛黑黝黝
55231 想吃肉骨头
11123 一只哈巴狗
33345 吃完肉骨头
66543 尾巴摇一摇
55231 向我点点头

上学歌
12315 太阳当空照
66i65 花儿对我笑
66i 563 小鸟说早早早
6535 31231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12315 我去上学校
66i65 天天不迟到
66i 563 爱学习爱劳动
6535 31231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小毛驴
我有一只小毛驴
666i5 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
22225 骑着去赶集
5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
666i5 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
22231 我摔了一身泥

53235 丢手绢
丢手绢
53235 丢手绢
55365 轻轻地放在
353212 小朋友的后面
3532123 大家不要告诉他
6565235 快点快点捉住他
6565235 快点快点捉住他
小星星
1155665 一闪一闪亮晶晶
4433221 满天都是小星星
5544332 挂在天上放光明
5544332 好像许多小眼睛
1155665 一闪一闪亮晶晶
4433221 满天都是小星星
找朋友
5656565 找呀找呀找朋友
5i76553 找到一个好朋友
553
553
敬个礼,握握手
2432131 你是我的好朋友

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教案

《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孩子能够正确发音,并且熟练的歌唱。 2、能够记住儿歌的歌词。 3、有感情的唱歌,基本理解歌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流利的发音。 教学难点: 能够记住歌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看(有两只卡通的老虎)的图片。 (一)导入过程: 师:孩子们,还记得记得上节课老师教了什么歌吗? 生:记得 师:孩子们,真棒!那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再唱唱这首好听的歌吧(播放《两只老虎》的音乐并且展示《两只老虎》的歌词)! 师:嗯,看来孩子们都唱的很好呢! 师:我们学会了地上跑的“老虎”,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上的“星星”吧!(展示星星高挂天空的卡通图片) 二、教学新课 1、图片导入(展示星星高挂天空的图片2到3张) (一)新课教学 师:孩子们,知道图片上有什么吗?(图片上有许多金光闪闪的星星) 生:星星 师:对了,孩子们真是个善于观察大自然的乖孩子! 师:那看了图片之后老师先放一首音乐,看大家能不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儿歌?(播放《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一遍)

师: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生:知道(小部分)/不知道(大部分) 师:不管有没有猜到,现在老师就为大家揭秘啦!其实,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展示所有歌词)现在请小朋友们看到歌词,先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听老师的发音也要注意老师唱的“快与慢”哟!(我唱了一遍!)师:老师给大家唱了一遍了,接下来你们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唱哦! 师:(一句歌词放到一张图片上面)老师唱一句,你们也唱一句!“一闪一闪亮晶晶” 生: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满天都是小星星 生:满天都是小星星 师:挂在天空放光明 生:挂在天空放光明 师:好像许多小眼睛 生: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一闪一闪亮晶晶 生: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满天都是小星星 生:满天都是小星星 师:老师已经教了一遍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大声的唱一唱!(老师开头,学生跟唱。)(二)知识巩固 1、开火车唱 师:孩子们,大家再跟老师唱一次(唱完之后)。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开火车生:好呀好呀! 师:一人唱一句,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唱。(重复开5次火车) 生:(孩子们一人唱一句) 师:(孩子们开火车之后)孩子们,唱的可真不错!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视频一起再唱一遍!(播放《一闪一闪亮晶晶》唱歌的视频)加深印象。

音乐七年级上人音版4.5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解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这次活动我大胆选取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试图通过多种视听形式让幼儿始终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愿意愉快的进行自我表达并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体会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听过其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有过观看军队队列表演视频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白纸、笔、图谱。 四、活动过程: 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跟随教师一同用动作表达感受。 2、完整欣赏音乐,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提问:欣赏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到了什么。 3、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简单介绍乐曲名称、作者、创作背景并欣赏故事。 4、通过音画结合,感受乐曲风格,熟悉了解乐曲aba结构特点。 5、鼓励幼儿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身势动作表现音乐。 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2、鼓励幼儿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舞蹈——小士兵并尝试分角色表演音乐。 3、尝试根据乐器图谱进行打击乐合作演奏。

钢琴谱(五线谱)符号大全

一、谱号的类型: G谱,他将五线谱的第二线定为小字一组的G音; F谱,将五线谱的第四线定为小字组的F音。 C一线谱,为第一线上的C谱号, C二线谱,为第二线上的C谱号, C三线谱(中音谱表),C四线谱(次中音谱),C五线谱 二、谱表 G谱表、F谱表、C谱表,称单谱表。 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线连结起来,叫做大谱表: 在数个单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直括线或花括线将其连结一起,叫做连谱表。 连谱表分为合唱式、合奏式、独唱或独奏加伴奏式。 000000980 连谱号中的由括号(分为直括号和花括号两种)和起线(连接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组成。 三、小节线类型: 单一垂直线(划分小节),复纵线(划分段落),终止线(乐曲终止) 四、音符类型: 1、单纯音符 2、休止符 全音符…..1/32 音符,全休止符(四线下) 二分休止符(三线上)…..1/32休止符, 3、其他长休止符(表示整小节休止)( 连续休止数小节时可在长休止符上方加小节号表示) 4、附点音符:右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单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二分之一; 复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四分之三; 三重附点增长期单纯音符时值得八分之七; 附点音符的写法:符头在线上,附点应记在靠近符头的右上方的间内;符头在间内,附点应记在符头右边的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附点的右边。 附点休止符的写法:附点休止符的附点,除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右边的第二间内,其他均记在第三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的右边。 附点:个数

五、连接线: 用上括号或下括号标记即 ,根据符头的位置来确定类型: 六、延长记号: 放在休止符、和弦或音符的上方或下方,一般延长此音符或休止符的一倍。 延长记号记于小节线上,两小节之间少许分离。 延长记号记于双纵线上,表乐曲结束或段落结束。 七、连音符: 包括单纯音符构成的连音符和附点音符构成的连音符:①、常见的单纯音连音符有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九连音,十连音(还有十一……十五)等:记法:连音符是用弧线加数字记在符头一方的。对于有符尾的音符,也可以不用弧线而只用数字记在符尾一方: ②、常见的附点音符构成的连音符有二连音和四连音(即将附点音符(即带附点的音符)分成两部分,四部分,代替三部分)。 ③连音符还可以包括休止符 八、变音符号: 升高,降低,重升,重降,还原 位置: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符头正左方的线上或间内,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他只对记号之后一小节的相同高度的音起作用,对跨小节相邻的、加连音符的同高度的音也有效。 变音记号记在谱号后面的线上或间内,叫做调号。调号中所升或将的音,对后面谱表中的音名相同、音高不同的任何音都起作用。 九、拍号: 分为分子和分母两部分,记在谱号及调号的后面,以五线谱的三线作为中间的横线,分子、分母分别写在三线上、下方。注意:4/4和2/2拍子还有另一种标记方法: 十、装饰音: 1、倚音可分为短倚音和长倚音。 短倚音:由一个带斜线的八分音符组成,或由两个以上不带斜线的十六分音符组成,可记在主要音之前也可之后,其符干永远朝上。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3#2 | 3 3#2 3 3#2 | 30 20 10 3#2 | 30 3#2 30 3#2 | 30 60 50 53 | 4 6 5 52 | 3 6 5 53 |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听赏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知道进行曲的风格和基本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参与随乐律动、歌唱主题,并能准确听辨不同的音 乐主题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感受并知道乐曲的力度、乐句与段落,体验复三部曲式的结构。教学设计亮点:能与他人合作参与并随乐律动、歌唱主题,并能准确听辨不同的音乐主题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乐曲主题,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点,能随乐参与表现。 难点:感受并知道乐曲的力度、乐句与段落,体验复三部曲式的 结构。 教学准备:CAI多媒体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初听第一部分,感受情绪、力度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旋律雄劲刚健,节奏铿锵有力,特别适合在行进踏步时使用。而且力度上有明显的变化。 2、复听第一部分,随乐踏步律动。 a、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动一动,注意仔细聆听音乐,根据音乐 强弱变化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师:刚刚我们随着音乐都做了哪些动作?

方式:引子部分不动;主题a 在第一遍时边踏步边拍手心,反复一遍时边踏步边拍手;主题b 随乐变换方向踏步(八次),然后摆头(两次),再踏步(四次),摆头(两次),最后转方向踏步回到原地(八次);主题a ’重复主题a 的动作。 b 、分组律动,师指挥。 (第一遍分组随乐律动 第二遍全部同学一起律动) 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 第一遍律动: 引子部分不动; 主题a 演奏 第一组动(踏步、拍手心、拍手掌)第二组不动 主题b 演奏 第一组坐下,第二组动(踏步、拍手变换方向); 第二遍律动: 主题a 演奏 全部(踏步、拍手心、拍手掌) 主题b 演奏 第一组、第二组分别向对方的方向踏步行进(八次),然后摆头(两次),原地踏步(四次),摆头(两次),踏步回原位(八次)。 主题a ’重复主题a 的动作。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刚做的踏步拍手的动作总共在全曲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在黑板上让学生选择色卡表示a 和a ’) 师:请你们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这一段旋律,我们随琴用“嘣“模唱一下。 师:唱的不错,那么请你们用一种颜色表示踏步摆头的旋律并将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 (将第一主题a b a ’的结构用色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排列在黑板上) 师:我们刚刚一起感受的这三段主题音乐就形成了我们整曲的第一乐段,也就是 A 乐段。(在黑板上把色卡和乐段板书好) 二、听赏全曲

卡米洛钢琴谱(五线谱)完整版符号讲解

卡米洛钢琴谱(五线谱)符号讲解 一、谱号的类型: G谱,他将五线谱的第二线定为小字一组的G音; F谱,将五线谱的第四线定为小字组的F音。 C一线谱,为第一线上的C谱号, C二线谱,为第二线上的C谱号, C三线谱(中音谱表),C四线谱(次中音谱),C五线谱 二、谱表 G谱表、F谱表、C谱表,称单谱表。 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线连结起来,叫做大谱表: 在数个单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直括线或花括线将其连结一起,叫做连谱表。 连谱表分为合唱式、合奏式、独唱或独奏加伴奏式。 000000980

连谱号中的由括号(分为直括号和花括号两种)和起线(连接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组成。 三、小节线类型: 单一垂直线(划分小节),复纵线(划分段落),终止线(乐曲终止) 四、音符类型: 1、单纯音符 2、休止符 全音符…..1/32音符,全休止符(四线下)二分休止符(三线上)…..1/32休止符, 3、其他长休止符(表示整小节休止)(连续休止数小节时可在长休止符上方加小节号表示) 4、附点音符:右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单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二分之一; 复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四分之三; 三重附点增长期单纯音符时值得八分之七;

附点音符的写法:符头在线上,附点应记在靠近符头的右上方的间内;符头在间内,附点应记在符头右边的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附点的右边。 附点休止符的写法:附点休止符的附点,除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右边的第二间内,其他均记在第三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的右边。 附点:个数 五、连接线: 用上括号或下括号标记即 ,根据符头的位置来确定类型: 六、延长记号: 放在休止符、和弦或音符的上方或下方,一般延长此音符或休止符的一倍。 延长记号记于小节线上,两小节之间少许分离。 延长记号记于双纵线上,表乐曲结束或段落结束。 七、连音符: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身体律动表现不同的主题旋律。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4、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新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不同的主题旋律及每个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难点:听辨不同的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彩色纸牌、表情贴 教学过程 一、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走进教室 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背景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它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学生:旋律优美、流畅,情绪雄壮豪放,节奏规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由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师出事课题 (二)教师简介老约翰·施特劳斯和拉德斯基,复习进行曲体裁。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将军,他在奥地利帝国屡建战功的年代里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老约翰·施特劳斯作这首乐曲,既是为了赞颂他也是为了扬国威。但是拉德斯基后来成为一个侵略者,所以作者不愿意再演奏这首乐曲,但是这首乐曲曲调动听,具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艺术的角度被流传下来。 (三)复习什么是进行曲? (四) 进行曲(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常用2/4 ,4/4 的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也用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也多用于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 (五)完整初听乐曲,划分音乐主题旋律。

致爱丽丝(钢琴谱)学习资料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2] 2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

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贝多芬画像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学习资料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用身体律动表现不同的主题旋律。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伴奏。 4、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新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辨不同的主题旋律及每个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难点:听辨不同的主题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彩色纸牌、表情贴 教学过程 一、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走进教室

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听的背景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它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学生:旋律优美、流畅,情绪雄壮豪放,节奏规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由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师出事课题(二)教师简介老约翰·施特劳斯和拉德斯基,复习进行曲体裁。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将军,他在奥地利帝国屡建战功的年代里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受到人们的尊重,老约翰·施特劳斯作这首乐曲,既是为了赞颂他也是为了扬国威。但是拉德斯基后来成为一个侵略者,所以作者不愿意再演奏这首乐曲,但是这首乐曲曲调动听,具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艺术的角度被流传下来。 (三)复习什么是进行曲? 进行曲(march) 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常用2/4 , 4/4 的拍子,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文稿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 (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后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 = D 2/2

小星星变奏曲钢琴谱

小星星钢琴谱,小星星初学版钢琴曲谱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初学者学看钢琴谱 钢琴的五线谱速读方法包括四个原则和三个要求 一.原则 1 背口诀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5条线是自下而上的排列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线,一次类推往上是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线,我们要背的就是这些线上的音 请跟我说:高音谱表一线mi 二线sol三弦si 四线re 五线fa 低音谱表中五条线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的排列 请跟我说:低音谱表一线la 二线fa 三弦re 四线si五线sol 一定要根据键盘来背这些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上的一线mi是在中央C右侧的那个MI,低音谱表上的一线la 是在中央C左侧的那个la ,然后按照线的顺序高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右侧排列,低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左侧排列 2 看音的进行方向和音之间的距离 在五线谱上,音越来越往高走,在琴键上就会越来越往右侧走,反之,则往左侧走 这就是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键盘上音的走向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只要知道几个基本距离就好了 在五线谱中,相邻的两个线上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两个间(就是线与线之间的空格)上的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的关系是挨着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那么,其它的距离关系都可以通过音与音之间所隔的线和间来间接推算出来.比如,高音谱表上三线si,那么有一个音在在五线上方的间里,那么这个音我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找到,第一种就是背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五线fa ,那这个音比fa又高一个,则这个音就是sol;第二中方法,就是通过三线si来计算,这两个音之间隔了两条线.那么线和线之间的音是隔一个音的关系,那么最上面的线就和si 是隔一个音再隔一个音的关系,

音乐课《拉德斯基进行曲》优质课教学设计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内容】 1.交响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2.民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3. 声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 【设计理念】 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基本方式,也是学生参与审美的基本途径。本课以聆听为主线,安排了多种版本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多层次的聆听中熟悉旋律,深化体验与感受,并参与实践活动,使乐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4.简单认识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并感受它的演奏效果。 【教学重点】 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管风琴(双排键)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介绍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电子模拟各类乐器发音。右手一般在上键盘弹奏主旋律,左手一般在下键盘弹奏和弦,左脚弹奏低音,右脚切换音色和控制音量。 2.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 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3.介绍乐曲作者 乐曲作者是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4.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设计意图:学生聆听纯音乐的音响,以便能专注于聆听,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与表达) 1.聆听乐曲 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设计意图:这个版本还是交响乐版,只不过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但因教学活动形式跟前面完全不一样,所以作为独立的一个环节来安排。而且这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拍手实践,让学生了解曲式结构,提升节奏感觉,加深乐曲印象)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2] 2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

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贝多芬画像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

拉德斯基进行曲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4.简单认识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 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 1.介绍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 电子模拟各类乐器发音。右手一般在上键盘弹奏主旋律,左手一般在下键盘弹奏和弦,左脚弹奏低音,右脚切换音色和控制音量。 2.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3.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4.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拉德茨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 1.聆听乐曲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 引:下面我们就到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去看看,那里每年都会举行新年音乐会。这个新年音乐会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当每年1月1号演奏时,全球有40多个国家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我国是从1989年开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每年1月1号的晚上6:30,届时请大家关注。这个音乐会有很多传统,其中之一就是音乐会的最后都会演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下面我们来听听。 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 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的变化) 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 4.视唱A段a主题 5.伴奏B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