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摘要: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军用机器人产先进的发展概况。首先从机器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描述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背景,然背后对现今机器人的做出完整分类,并针对路面机器人举出各国的应用实例。然后针对当今现状描述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最后总结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军用机器人发展背景分类与应用发展趋势

1、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背景

1.1 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现代机器人是利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的能够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完成智能化任务的设备。例如,无人驾驶战车、无人飞行器、无人潜航器和太空遥控作业机器人等。

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根据功能,至今已发展到第4代。第1代为固定程序和可编程序机器人,主要用于搬运、点焊等繁重的重复性劳动。第2代是具有感知外界信息能力的机器人,它们已具有视觉、触觉、听觉等传感功能,能进行产品装配、电弧焊等这类比较复杂的加工作业。第3代机器人,通常称为“智能机器人”,已具有一定人的智能,它们能按环境的变化或按人的指令进行学习、推理、决策、规划等工作;从80年代中后期至目前,该代机器人已进入特定领域专用机器人的高级发展阶段,例如,在动态环境下进行复杂作业的多传感器机器人,在危险环境下作业的遥控式机器人,以核工业为背景的遥控移动式机器人,用于精密仪器装配作业的装配机器人,用于特定壁面作业的多足爬壁机器人,以及用于空中、地面、水下侦察、监视等军事目的的机器人。这代机器人,已成为美、日、俄、德等国机器人发展的重点,它们的智能与人的智能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第4代为具有人类感情、能思维的机器人,目前正处在发展之中。本文所研究的现代机器人主要是指第3代军用机器人[1]。

1.2 军用机器人发展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战争的需求,军用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军用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军事目的的具有某些拟人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它可以是一个武器系统,如机器人坦克,也可以是武器系统装备上的一个系统或装置,如军用飞机的“副驾驶员”。美国是世界上研究军用机器人最重要的国家, 它起步早、技术先进、规模大、获得的成果多。美国军方列入研究的各类军用机器人有100 多种, 有的已投入实际使用。美国国防部甚至宣布, 即将组建机器人军队, 并计划在陆军建立一个机器人连。军用机器人形态各异, 从外形上看也许根本就没个“人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具有部分拟人的功能。从用途上军用机器人可以极大地改善作战士兵的作战条件, 提高了作战效率, 因此,军用机器人技术受到各国军政要人的高度重视[2]。

2、军用机器人的分类

军用机器人可以按照传统部队编制来分类,如按陆、海、空、天等分类;也可按照机器人设计功能进行分类,如分为作战与攻击、侦察与探险、排雷与排爆、防御与保安、后勤与维修、防化与防辐射等[1]。

2.1 地面军用机器人

主要是指智能或遥控的轮式和履带式车辆。它又可分为自主车辆和半自主车辆。自主车

辆依靠自身的智能自主导航,躲避障碍物,独立完成各种战斗任务;半自主车辆可在人的监视下自主行使,在遇到困难时操作人员可以进行遥控干预。

地面军用机器人是军用机器人发展得最早的,也是应用得最多的一类机器人。从理论上讲,军用机器人可以完成任何军事任务, 但是受到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 当今的地面军用机器人主要完成的以下任务: 排队爆炸物、扫雷、清障、侦察以及保安等等[3]。

2.1.1排爆机器人

恐怖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排爆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动力,早在19 世纪60 年代,排除爆炸物的机器人就诞生了,英国军用车辆研究所与皇家陆军军械部队共同研制出履带式“手推车”排爆机器人, Morfax公司获得该机器人的生产权, 已经向50 多个国家的军警售出了500 多台这种Mk7 型手推车,接着又研制了Mk8 型, 在控制部分它比7 型有较大的改进, 用CCD 摄像机取代了普通的摄像机。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研制出超级手推车, 这种遥控手推车重

204Kg, 电驱动, 采用橡胶履带,无线电控制, 长1. 2m , 宽0. 69m , 最大高度1. 32m ,最快速度3. 3Km / h ,装有彩色摄像机及两个爆炸物排除装置。马岛战争中, 英军用之清除残留的炮弹、炸弹和地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及西班牙均购买了它。

美国海军研究的遥控爆炸物销毁系统( RONS)是联合机器人总计划的一个项目,该机器人是一辆履带式遥控车, 装备有CCD 摄像机, 无线电及光纤通信设备及三轴腕关节的7 功能机械手,可提起45 kg的重物, 它使用柴油机及蓄电池驱动,可爬45 °楼梯和爬越6m 高

45 °的斜坡。美国1999 年开始采购,采购持续到2003 年,现在已经采购了60 个系统,最终将购买160 个RONS系统[4]。

此外,德国Telerob 公司研制的MV4 系列机器人,长130 cm ,宽67 cm ,高92 cm ,全重295 kg,德国联邦军在索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时, 装备了MV494机器人车。法国DM 公司研制的RM35 机器人系列,法国公司的TRS200 机器人, 都是这种排爆机器人[5]。

2.1.2扫雷机器人

早期的扫雷机器人是用现有的军用车辆加以改装而成,它们的体积较大。例如豹式扫雷车,就是将M60 的炮塔去掉,在它的底盘上加上了一个Omnitech 公司研制的标准机器人系统( SYS) , 车前有扫雷钢式滚筒, 用来清扫反坦克地雷。美国正在研制的豹II式扫雷车, 用的是M1 坦克的底盘,豹式扫雷车参加了波黑及科索活的扫雷行动。2002 年美军装备了名叫地雷猎手及杀手的机器人,它的目标是将机器人探雷及扫雷装置集成到标准的战术车辆上。该车可在道路及开阔地上搜索750 多种直径在15. 22 cm 以上的地雷, 一分钟内可投放好引爆物,扫雷的成功率在90%。它的最低平均探雷速度为4 km / h , 最低平均扫雷速度0. 8 cm / h ,扫雷宽度2. 74m。扫完30 颗地雷后停下来补充引爆物。机器人可在沙地、碎石地、粘土及有机土等各种地面上作业。现在美国又提出一种新的扫雷方案, 陆军正在研究轻步兵用的基本的未爆炸物搜集系统(BUGS) 的机器人,它实际上是一种子母机器人, 母车是一辆自主或半自主的侦察车, 它带有若干个一次性使用的子机器人。母车可对所发现的弹药或地雷定位, 并将定位数据传送给子车,子车很轻,可以搜索及引爆弹药及地雷。该车用来清除圈套地区的爆炸物。此外较为典型的扫雷机器人还有德国的“清道夫”2000 (Minebreaker2000 ) 扫雷车, 美国Mini- Flail 小型遥控无人扫雷车[5]。

2.1.3工程机器人车

清障机器人车是战时部队清除障碍的重要工具,在索马里的美军就曾因为清除公路上的障碍物而中计,使特种部队受到重创。从那以后美国就开始研制工程机器人。1998 年末美国国防部与Omnitech 机器人公司签订合同, 利用该公司研制的标准化机器人系统( SRS) , 使各种工程车辆机器人化, 在2001 年生产出D7G推土机,M9Ace装甲作战挖掘机及T3Deuce 推土机的遥控系统,使这些车辆可在雷区及工程作业中扫除障碍。空军新研制的多用途机器人运输系统(ARTS) 是美军第二代的工程车辆,它比第一代车辆小了很多,该车长2. 87m ,宽1.

68m , 高1. 98m , 但功能却增加了不少。这种机器人是王国遥控的全地形履带车,带有各种工具,如6 向推土铲,前端铲斗反铲,码垛叉, 吹雪机, 割草机等。其液压臂可负重908 kg, 车速8 km / h , 挖掘尝试13m , 遥控距离4. 8km ,它的电视系统可使操作人员在22. 86m 的距离上识别直径12. 7 cm 高10. 16 cm 的目标。英国未来工程坦克( FET) 将以“挑战者”

2 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 有“泰坦”架桥车和“特洛伊人”清障/ 扫雷车两种车型, 它们将取代“奇伏坦”装甲工程车和扫雷车, 首批车辆已于2005 年交付。另外英国的“小猎犬”战斗工程牵引车( CET ) 具有在危险作业中遥控操作的能力, 预计2007 年开始部署。

2.1.4侦察机器人

美国第一代侦察机器人是在海军阵地战部队的支持下,由海洋系统中心研制, 它是由

M113 装甲人员运输车改装的, 车上装有15 台微处理器,GPS接收机, 临场感传感器, 激光测距机, 罗盘及摄像机等。为了在城市作战中隐蔽性更好, 海军陆战队正在研制研制第二代机器人Sarge。目前已完成了部队的用户评价, 正在提高样机的可靠性。该车是在一辆雅马哈125 全地形车上, 装上5 台不同的摄像机和夜视装置构成的。它的体积小,隐蔽性好,适合昼夜侦察。发现单个人的距离是1 km ,发现车辆的距离是5 km。它的控制器有全球定位系统。2003 年陆军的半自主侦察机器人TUV 将装备部队, 它主要有3 种系列产品, 一

种是轻步兵用的便携式系统, 第二代是908 -1362 kg的自主侦察车, 第三种是名叫追随者的间接射击的机器人武器平台, 它是由前面的有人车辆控制[6]。

2.1.5保安机器人

美国研制的MDAR3 保安机器人是联合总计划的重点应用项目, 它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型号,它可以同时控制8 台机器人。1999 年MDAR- 1 室内型机器人生产出了完整的工程发展样机,MDARS - 1 机器人的最低速度是3 km / h , 它可在360 度范围内发现10 米远的物体。在仓库内巡逻时,可发现烟、火及入侵者, 这种机器人还可确定所存物品的状况及位置, 发现问题及时发出警报。公司与陆军签订了一项为期7 年的生产合同,生产MDAR - 1 室内机器人系统, 用在全美国18 个不同的军用仓库中, 它的主要用户是国防部的后勤局及陆军器材司令部的各个供应及维修部门。2000 年初,MDARS - E 室外机器人进行技术可行性试验,同年夏天进行中期检查后,工程进入制造发展阶段,陆军打算购买6 套系统,每套系统包括4 台机器人车,用于18 个国防部门。主要用它在物资仓库、兵工厂、储油区、机场、铁路枢纽及港口等地进行室外巡逻。军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远远不止这些, 美国情报部门正在考虑发展室内外的间谍机器人,DARPA 计划中还包括生产一种水陆两用机器人等等。机器人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可能改变未来战场的作战方式。我国应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应对新的技术革命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发展我国的军用机器人[7]。

2.2 空中无人飞行器

一种有动力的飞行器,它不载有操作人员,由空气动力装置提供提升动力,采用自主飞行或遥控驾驶方式,可以一次性使用或重复使用,并能够携带各种任务载荷。广义的军用无人机系统不仅仅指一个飞行平台,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系统设备,主要由飞行器、任务载荷、数传/通信系统和地面站等4个部分组成。

2.3 水下军用机器人

即无人潜水器。它是一个水下高技术仪器设备的集成体,除集成有水下机器人载体的推进、控制、动力电源、导航等仪器、设备外,还需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配备声、光、电等不同类型的探测仪器。它可适于长时间、大范围的侦察、维修、攻击和排险等军事任务。

2.4 太空机器人

是一种轻型遥控机器人,可在行星的大气环境中导航及飞行。它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三维环境中运动并自主导航,能够实时确定空间的位置及状态,需要对它的垂直运动进行控制,并要为它的星际飞行预测及规划路径。

3、军事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3.1 延伸作战领域空间,降低人员伤亡

现代军用机器人由于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少方面具备了自治作战的能力,能够承担那些对人来说无法涉足的最危险、最艰苦的战斗任务。随着自治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潜艇、太空机器人相继开发与应用,作战范围已扩大到高空、深海和太空等领域,因此促进了世界各军事大国在军事领域竞相发展和使用,并作为作战力量的一部分编入军队之中,用来代替人完成部分作战任务。

3.2 显著提升作战效能,降低作战成本

所谓无人,即武器系统不载人,指挥、控制和决策人员将在战场外通过C4 ISR网络控制战争的进程。无人战争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资源浪费,同时有可能达到有人战争无法实现的效果。这不但能远距离实施无人打击,而且能打敌要害,战敌死穴;不仅可以打击敌人战术目标,而且可以超视距打击敌人的战役、战略纵深内的重要目标。

3.3 增强作战部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适应反恐特

殊作战现代机器人门类品种繁多,战场适应能力强,而且各种环境都能使用,各种类型战争都能使用,既可以硬杀伤又可以软杀伤,既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协同作战,既可以单个突防又可以集群突防、密集突防,而且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打击的能力。城市巷战的主要特点是敌我双方无明显的战线,胶着、僵持、割据使战争的态势变得错综复杂。无人侦察机、无人作战机器人的出现和战场应用使拥有大量无人武器装备和先进侦察装备的一方,基本实现巷战作战态势的单向透明,减少了城市巷战中不可回避的大量人员伤亡,对消灭敌方的有效抵抗、形成巨大的心理震撼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提升常规武器的综合威慑力

现代机器人的军事应用广泛,战场侦察、通信中继、电子对抗、战损评估、作战攻击、防御安保、防爆排险等,几乎涵盖了作战需求的全部领域。随着其平台控制的智能化、综合化、一体化和标准化,军用机器人集群的作战构想已不是海市蜃楼。特别是利用无人飞机集群进入敌方纵深、恶劣环境下的突击作战,可起到出奇制胜的威慑作用。这种作战方式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可对敌方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进行侦察、定位、攻击引导、精确打击和评估,可极大地提高远程导弹的命中率,对敌方士兵产生巨大的心理威慑力量,其效果并不亚于核威慑。它的出现与发展必将对未来战场的作战方式和特征产生重大影响。

3.5 推动武器装备的智能化

现代军用机器人无疑是智能武器的代表,在其开发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知识,移植到其他武器装备上,推动它们向智能化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军用机器人的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必将带动整个军用无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也将推动有人控制系统武器装备的进步,使武器装备的自主控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

4、现代机器人发展与应用现状

4.1 现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已进入实战应用,显示威力

例如,北约联合部队在波黑的扫雷行动中,豹式扫雷车在2天之内扫除了71颗杀伤地雷。该机器人在6 h内的扫雷面积相当于30个有经验的工兵同期内扫雷面积的15~20倍。海湾战争后,美军处理爆炸物工作队所使用的18台清理作业机器人,对清除伊军留下的爆炸装置、哑弹、地雷和建筑物与油井内的炸弹起到

了重要作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国等北约国家的无人侦察机纷纷大显身手。其中,美国投入12 架“捕食者”无人机,在战区上空昼夜不停地侦察和监视,为北约部队提供了大量实时情报信息。

4.2 实战效果示范作用得到军事大国的青睐,纷纷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美国国防部2002年公布了《2002~2027 年无人机发展线路图》,计划最终目标是开发能自主承担作战任务的智能化无人机。2004年3月美国国防部又颁布了三军联合开发机器人计划(简称JRPMP) ,该计划是作为美军未来战斗系统( FCS)计划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另外,美国海军也于2004年11月公布了无人深海潜艇开发计划(UUV) ,该计划同样是以提升美国海军作战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支撑美国国防转型为发展战略,保持世界最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美国航天局(NASA)从1997年开始就执行一个10年的空间机器人开发计划,现已取得多项成果。此外,其他发达国家也根据本国的特长制定开发计划,或与美国联合开发部分军用机器人。例如,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均参加了美军联合机器人开发计划。

4.3 从“概念研究”进入到“实战开发”

20世纪80年代前,军用机器人的研究大多仍局限在“概念武器”范畴,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8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用于空中、地面、水下侦察、监视等军事目的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已成为美、日、俄、德等国机器人发展的重点,它们的智能与人的智能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例如:在陆上有用于弹药搬运、装卸、站岗、放哨、警戒、巡逻、侦察用机器人;用于在恶劣地形与危险情况下抢救、防化、布雷、排雷和处理爆炸物的机器人;用于在核、生物、化学战等环境下维修车辆、驾驶坦克和其他战斗车辆进行战斗的机器人;在海上有用于深水打捞、水下探测、海上救援、海上巡逻、布设水雷和排除水雷的机器人;在空中有用于情报侦察、照相、电子战、对地攻击和执行试验等任务的机器人(一般称为无人驾驶飞行器) ;在航__天领域有用于月球探测,在轨道上修理或回收人造卫星的遥控机器人等。现代军用机器人已从“概念研究”进入到“实战开发”阶段。

4.4 科研管理工程化、产品开发标准化、生产制造

规模化现代军用机器人开发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是一项包含很多基础学科的大科学工程,不但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也需要强有力的科研管理与决策,这对保证一项系统工程的成功是非常必须的。例如,美军成立了联合机器人项目协调员的组织,负责监督国防部的联合机器人项目实施,并对跨军种的实施机器人研究开发工作进行监督、投资以及项目指导。美军为加快开发进程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实施标准化设计。目前,军用机器人是在美军新军事变革大背景下,以提高作战能力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推动下开展大规模研制和生产准备。例如,波音公司正在按照“作战能力”的要求进行重组,以适应能够规模化制造各种陆地和空中平台(包括无人平台)需求。

4.5 美国军用机器人技术独领风骚,其他发达国家

各显其能目前,美国军用机器人技术无论是在基础技术、系统开发、生产配套方面,还是

在技术转化和实战应用经验上都处于世界超前领先地位。其特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开发理念超前,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美国军用机器人开发与应用涵盖陆、海、空、天等各兵种,是世界唯一具有综合开发、试验和实战应用能力的国家。

5、未来发展趋势[1]

从新军事变革对未来战场对军用机器人的应用要求来看,军用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是:其一,陆、海、空、天协同作战,即要求在各军种分层次立体化发展;其二,非对称作战,灵活多变战术,即一方面要求其微型化以便适合于单兵使用,另一方面则要求大型化以便能携带足够多

的任务载荷适应多种战术需要;其三,获取“制信息权”,即对机器人在功能上要求从传感器一直到武器投放整个战争链环节无所不包,并能形成网络组成机器人作战群。总之,就是要求它们充斥在战场的各个角落,既能独立执行任务,又能协同进行作战,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自主能力、足够的可靠性和足够的抗毁性。综合起来说,就是军用无人平台的智能化、微型化、大型化、武器化和一体化发展。

6、结束语[2]

从国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军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 地面无人作战军用

机器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大有一举颠覆地面战传统战法的势头,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发展各种军用机器人,为了能在世界军事竞争中获取一定的优势,我国也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军用机器人。

参考文献

[1]李穗平;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应用[J].电子工程师,2007,(05):64-66.

[2]陈旭武;国外地面军用机器人的研制现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03):80-82.

[3]盈余帆. 美军机器人战车[J].兵器,2004(6):16-20.

[4]王海彬,黄永生,姚丹霖. 国外地面军用机器人系统综述[J].汽车应用,2005(11):18-20。

[5]仲崇慧,贾喜花.国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军用机器人发展概况综述[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5(3):18-24.

[6]王永寿.美国军用机器人的现状与开发动向[J].飞航导弹,2003(2):11-15.

[7]刘进长.保安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5(1):24-25.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 姓名 学号 班级: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世界各国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水平,然后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分类,从几个典型的方面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讨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展望,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分析我国在智能移动机器人方面发展并提出期望。 关键词: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趋势 1引言 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智能移动机器人则是一个在感知 - 思维 - 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试验场,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一部智能移动机器人应该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感知环境的能力、执行某种任务而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能力和把感知与行动联系起来的能 力。智能移动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具有感知功 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1] 。 随着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期望智能移动机器人在更多领 域为人类服务,代替人类完成更复杂的工作。然而,智能移动机器人所处的环境 往往是未知的、很难预测。智能移动机器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复杂; 对智能移动机器人行为进行人工分析、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国内外对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文对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的智能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讨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 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的一些设想。 1

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当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及智能化与人性化,仿人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依托于5G技术仿人机器人的技术将更加成熟。本文从仿人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来介绍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仿人机器人,5G技术,人机交互,应用领域 一、引言 仿人机器人的研制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968年,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设制了一台叫Rig的操纵型双足步行机器人,从而揭开了仿人机器人研制的序幕。仿人机器人在移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仿人机器人集机械、材料、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门学科于一体,技术含量高,研究和开发难度大。它是一个国家高技术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与开发。目前,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的科学家都在仿人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仿人机器人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 二、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1)仿人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的外形,并能够效仿人体的某些物理功能、感知系统及社交能力并能承袭人类部分经验的机器人。它具有灵活的行走功能,可以随时走到需要的地方,包括一些对普通人来说不易到达的角落,完成人指定或预先设置的工作。 (2)从机体结构上来看,仿人机器人为做到与真人类似,其在腰部,腿部的远动结构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支持。仿人机器人能与人类在同样的空间内移动,无论是从机动性、能耗性和人们对其的认同感方面,较之轮式移动机器人都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仿人机器人的逼真性越来越高,从第一代仿人机器人到如今的仿人机器人来说其身体外部构造以及身体的比例与人类是较为相似的。同时,仿人机器人的运动模式与人类相似,通过多个关节以及人造肌肉的有效合作可以使仿人机器人的运动与人无异。 除了外部的构造上,仿人机器人在内部的装置中也很智能化,如今的仿人机器人不光可以看人脸色,还能够读懂人的脸色,内置的大数据以及AI技术使得仿人机器人可以通过算法的运算进行人的思维读取,同时还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3)从驱动系统上来看,仿人机器人系统经历了从钢绳牵引、弹簧到如今的齿轮和智能材料。人类的关节有至少两块肌肉包裹,根据人类肌腱的启发,在2010年,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出首个以绳子牵引的仿人机器人,该仿人机器人主要通过非线性的弹簧来调整连接再其上的钢绳,研究之初,该防人机器人可以提起2kg 的重物,但是其腿部的驱动力量不足以让其进行运动,于是,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加入张力传感器得到相应的“肌肉”数据,通过钢绳硬度的改变,从而研发出类似人类肌腱的“平面肌肉”。【2】同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出拥有膝关节、髋关节的单腿机器人,紧接着,东京大学JSK研究出双足步行的钢绳牵引的机器人。并于一年后研究出Kenshiro机器人,该机器人拥有160块“人造肌肉”。 除了钢绳牵引,为了模拟人工肌肉,还存在着气动推动的处理方法,这些气动人工肌肉主要依靠压力从而实现跳跃、行走等动作,但是这种气动的人工肌肉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气动肌肉负载量大,对于机器人本身行走的路线不确定。另一方面,启动肌肉需要联合作业,需求量大,机器人的成本较高,同时也增加了研发的难度。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1.1发展概述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已经基本实现了实验、引进到自主开发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勘探等行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虽然我国机器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目前生产的机器人还很难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很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还需要进口。所以目前来说。我国还处在一个机器人消费型的同家。 现在,我国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单位有200多家,专业从事机器人产业开发的企业有50家以上。在众多专家的建议和规划下,“七五”期间由机电部主持,中央各部委、中科院及地方科研院所和大学参加,国家投入相当资金,进行了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基础元器件、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应用工程的开发研究。“九五”期间,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四川绵阳思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基地。此外,还有上海富安工厂自动化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国家机械局机械研究院及北京机电研究所、首钢莫托曼公司、安川北科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都以其研发生产的特色机器人或应用工程项目而活跃在当今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 1.2机器人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阶段,这样标志着我国工业自动化走向了新的里程碑按照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过程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主要由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器和示教盒组成,操作过程比较简单。第一代机器人使用示教盒在线示教编程,并保存示教信息。当机器人自动运行时,由运动控制器解析并执行存储的示教程序,使机器人实现预定动作。这类机器人通常采用点到点运动,连续轨迹再现的控制方法,可以完成直线和圆弧的连续轨迹运动,然而复杂曲线的运动则由多段圆弧和直线组合而成。由于操作的容易性、可视性强,所以在当前工业中应用最多。

机器人发展概况

目录 (一)、机器人运动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 (1) 1、驱动系统 (2) 2、感受系统 (2) 3、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 (3) 4、人机交互系统 (3) 5、控制系统 (3) 6、机械传动结构 (3) (二)、国内外机器人厂家的对比 (4) 1、技术差距 (4) 2、品牌厂家 (5) 3、产品系列 (5) 4、产品价格及成本 (8) (三)机器人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9) 1、国产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9) 2、应用市场和产品类型的变化 (10) 3、高端智能化机器人将成重点 (11)

智能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综述及发展摘要:本文简述了机器人控制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分类。综述了机器人控制系统最新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调研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市场应用。发现,机器人在工业、国防、科研、教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已广泛应用,并向着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不展。 关键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市场 (一)、机器人运动系统的组成、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以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六个子系统。

图1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 机器人基本组成示意图 1、驱动系统 要使机器人运作起来,各需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这就是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动传动、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综合系统,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进行间接传动。 2、感受系统 它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获取内部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智能化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准。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灵巧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 Dog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第36卷第6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No.6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7,Dec.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王丽慧,周 华 (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摘 要: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拓展,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对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137(2007)0620058205 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近几十年,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使人类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随着机器人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复杂化,要求机器人具有更高的运动灵活性和在特殊未知环境的适应性,机器人简单的轮子和履带的移动机构已不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要求.在仿生技术、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仿人及仿生物机器人相继被研制出来,仿生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1 仿生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仿生机器人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外部形状、运动原理和行为方式的系统,能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的类型很多,主要为仿人、仿生物和生物机器人3大类.仿生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一是多为冗余自由度或超冗余自由度的机器人,机构复杂;二是其驱动方式有些不同于常规的关节型机器人,通常采用绳索、人造肌肉或形状记忆合金等驱动. 2 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水下仿生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在机构设计上比陆地机器人难度大.在水下深度控制、深水压力、线路绝缘处理及防漏、驱动原理、周围模糊环境的识别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均需考虑.以往的水下机器人采用的都是鱼雷状的外形,用涡轮机驱动,具有坚硬的外壳以抵抗水压.由于传统的操纵与推进装置的体积大、重量大、效率低、噪音大和机动性差等问题一直限制了微小型无人水下探测器和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发展.鱼类在水下的行进速度很快,金枪鱼速度可达105k m/h,而人类最快的潜艇速度只有84km/h.所以鱼的综合能力是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传统推进和控制装置所无法比拟的,鱼类的推进方式已成为人们研制新型高速、低噪音、机动灵活的柔体潜水器模仿的对象.仿鱼推进器效率可达到70%~ 收稿日期:2007209222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理工科校级项目(SK200733). 作者简介:王丽慧(1972-),女,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延续 (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25万台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由2009年的谷底恢复。 2011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自1961年以来的行业顶峰,全年销售达16.6万台。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9万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电气电子工业领域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工业机器人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我们估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9.5%. (2)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2700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估计1600亿元。 估计2013年至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3)预计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接近500亿 根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73亿元,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208亿元。目前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走在前面,市场容量更大。 预计2013-2017年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增长率为7%,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接近500亿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广义的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会大很多。 2、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日欧产业优势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存量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以中欧美日为主。日、美、德、韩、中五国存量占全球比例达71.24%,销量达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247万台。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为12年,最长15年。估计现在全球机器人存量在120万台-150万台之间。 分区域看,亚洲/澳洲增幅达到9%。亚洲增幅主要由中国需求拉动,因为中国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达到30%。 分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2)全球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行业销量的对比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反映各国机器人使用情况。这个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机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我们给出美日德中四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从这个数据和历年的变化趋势看各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 美日德三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稳定在一定区间(15%-25%),表明这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变电站机器人发展概况及最新发展趋势

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用途广泛,世界各国正在加紧移动机器人的研制。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末期,斯坦福研究院(SRI)的NilsNilssen和CharlesRosen等人研制出了名为Shakey 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它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识别对象、自主推理、实现路径规划和控制功能。美国军方于1984年开始研制第一台地面自主车辆,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在道路上行驶,也称之为早期的移动机器人。许多国家也各自制定了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计划,如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和欧洲尤里卡中的机器人计划等。虽然由于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期望过高,导致80年代的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虽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却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探讨人类研制智能机器人的途径积累了经验,同时推动了其他国家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 上世纪90年代,人类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移动机器人的应用上,希望移动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各种环境下,尤其是恶劣的条件下辅助人类的工作,为人类服务。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飞抵火星考察,并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索杰纳号火星车开始在火星表面漫游,行进了几千米,完成了预定的科学探测任务。进入21世纪后,美国研制的第四个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于2012年8月6号成功降落火星,并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第一辆釆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1992年美国研制出时速75公里的自主车,地面自主车的研制大大推动了遥控机器人的发展。目前美国“自动化技术协会”(ATC),每年在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仿真、传感器的投资超过几亿美元。欧共体(EU)和“机器人技术”有关的课题总数约为250~300项,在EU提供基金的机器人研究领域,移动机器人占22.8%左右;日本不仅加紧研制移动机器人,更把发展重点放在移动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目的是可以代替人在各种环境下为人服务(如在医院、家庭、恶劣的环境和核反映堆、核废料清理和排雷等危险环境下工作)。 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国家也大力发展机器人,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机器人进行技术攻关,发出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对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机器人技术水平、实用化程度以及稳定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国内研制的机器人样机,有保安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有轮式和履带式;但大都是有缆方式,具有小范围内一定的避障功能。国内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清华大学的智能移动机器人THMR-V型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AGV自主车和防爆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573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5736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2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帮助人类完成除生产制造加工过程以外的设备。服务机器人包括专用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其中专用服务机器人是指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如核电站事故检测与处理机器人、极地科考机器人、反恐防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指服务于人的机器人,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 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清洁是服务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主要应用有家用吸尘器、公共建筑地板清洗机和大型建筑物的擦窗机器人和外墙清洗机器人等。2012年全球家务机器人销量达到196万台,同比增长15%,预计到2015年全球家务机器人销量将达到300万台。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 2012年4月,中国科技部正式印发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三五”服务机器人重点专项安排公共安全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医疗康复机器人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4个方面任务。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纵观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可以发现服务机器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服务机器人的商业

现阶段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高度集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学科最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是拟建的江苏省(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服务的产业核心和研发的产业立足点。直接影响生活最优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核心,推进着未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是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有机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品质并成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学术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从根本上为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宽了道路,已涵盖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服务、老人康复、教育甚至普通家庭生活,一场新的机器人技术研究高潮和发展契机业已到来。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Dog 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造业是所有行业中人均拥有机器人密度最高的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副本---副本

第一章绪论 1.1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 1.1.1 机器人的定义 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另一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美国机器人协会( RIA) :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程序动作来执行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 ( Manipulator )。 美国家标准局: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完成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或动作的机械装置。 1987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日本工业标准局:一种机械装置,在自动控制下,能够完成某些操作或者动作功能。

英国:貌似人的自动机,具有智力的和顺从于人的但不具有人格的机 KB 器。 中国: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尽管各国定义不同,但基本上指明了作为“机器人”所具有的二个共同 点: 八、、? 是一种自动机械装置,可以在无人参与下,自动完成多种操作或动作功能,即具有通用性。 可以再编程,程序流程可变,即具有柔性(适应性)。 机器人集中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20%。其中,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高达43%,如图1所示。

各区域用户工业机器人定购指数(以1996年作为100)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平均单机价格从91年的10.3万美元降至97年的6.5万美元。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机器人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 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平均单机价格从91年 的10.3万美元降至97年的6.5万美元。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 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 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 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 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 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 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 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 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 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 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化阶段。美国发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纳”机器人就是这种系统成功应用的最著名实例。 7.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其中有130多台套喷漆机器人在二十余家企业的近30条自动喷漆生产线(站)上获得规模应用,弧焊机器人已应用在汽车制造厂的焊装线上。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在应用规模上,我国已安装的国产工业机器人约200台,约占全球已安装台数的万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机器人产业,当前我国的机器人生产都是应用户的要求,“一客户,一次重新设计”,品种规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货周期长、成本也不低,而且质量、可

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调查

仿人机器人发展概况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特点,以行走机构为主要内容详细分析了日本、美国等几种仿人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及其技术指标,根据国外的样机设计,分析了仿人机器人的控制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就国外仿人机器人发展对中国仿人机器人发展的差异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技术,双足步行 1概述 仿人机器人在过去的10多年特别是近5年中发展迅猛,自从有关综述文章发表以来,情况有了很大改变。 行走机构是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对于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是从对行走机构的研究开始的,日本旱稻田大学在1973年研制成功了最早具有记载的双足步行人形机构WABOT-1。本文重点论述世界范围内仿人机器人的近期发展,对行走机构的发展做重点介绍。 2 仿人机器人近期发展特点 现如今,世界各个国家都进行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据韩国的一个经常更新的仿人机器人网站统计,2005年3月5日,世界上共有76各仿人机器人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日本36个,美国10个,韩国7个,英国4个,中国3个,瑞典2个,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保加利亚、伊朗、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各有1个,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其他各国的竞争实力。 2005年2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行走机构,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荷兰Delft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展示了基于这种行走机构的样机。

这种行走机构的概念来自一个简单的玩具:行走企鹅。这个企鹅臀部有两个没有动力的关节分别支撑两条直腿,该企鹅可以沿着斜坡摇摇晃晃的行走而下,这就是被动动力行走者。问题是在平地上企鹅不会行走,研究人员贡献在于设计了仅用少量驱动器就可以在平地上行走的行走机构。以Asimo为代表的传统仿人机器人每一个关节都用一个驱动器。新行走机构则不同,它的关节分为有驱动和无驱动两种,以康奈尔的设计为例,机器人每条腿的自由度为5个(臀1,膝2,踝2),其中只有一个踝关节用电机驱动,其他都是被动的,双手摆动各有一个自由度,通过机械结构由双腿带动,左腿带动右臂,右腿带动左臂。走动时,感知到左足触地时,右踝驱动右足踢开地面,使右腿摆动至左腿前方,完成一步,反之亦然。新行走机构的特点是节省能源,据说只需要通常行走机构的十分之一的动力,另外,新型步行机器人走路时一起一伏,跟人没什么两样。Delft设计和康奈尔的设计大致相同,只是采用气动驱动,MIT的设计则为每条腿有6个自由度,其中两个踝部关节用电机驱动,其他都是被动的。从录像看,康奈尔和Delft的机器人的行走姿态是令人满意的,但似乎它们只能有一种走法.不象每个关节都采用独立驱动方式的传统仿人机器人那样可以通过编程获得不同的步态.至于MIT模型,虽然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方法,但其蹒跚的步态令观看者对其机构设计难以接受.实际上,研究者不止以上3家,日本Asano等人的被动动力步行模型基于能量约束并考虑了ZMP判据。 传统行走机构的研究继续瞄准动作的质量。本田提出新一代Asimo的步行速度要增加到2.5公里/小时,跑步速度增加到3公里/时,主要措施是添加腰部关节以在行进时扭摆.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均匀,协调完整.打太极拳是对仿人机器人动作质量的最好检验.各公司和业余爱好者正在寻找更好的设计和控制,以便在今后的机器人太极拳比赛中一决高低。探讨人类行走和奔跑时的各种动作方式。研究仿人机器人动态步行控制方法是研究重点2004年底前,本田公司宣布了新一代Asimo计划,寻求更强的行动能力,更佳的与人沟通,以及在真实世界中更机敏的反应能力。ZMP判据仍是二足步行机器人各种控制方法的基本依据.最早提出ZMP判据的南斯拉夫学者Vukobratovic最近对ZMP判据35年来的发展作了总结,Lim和他的同事除了以仿人机器人上身躯干的摆动来补偿下

浅谈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及其运用

军用机器人论文 题目:浅谈军用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班级:机设11升2班 : 指导老师:西平

时间:2012年5月12日 浅谈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及其运用 摘要:简要接受机器人的发展史,重点介绍军用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分类及其运用特点,以及军用机器人在现代军事中的作用,可预见,随着军事现代化的发展,在未来战中用机器人实现对人员的安全化,武器智能化的要求必将推动整个军用武器装备的进步。

关键词: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智能化 随着人的价值及其社会影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人员伤亡在现代化战争所占的代价比越来越高,所以现代化战争比走向一个趋势,人实体参与战争的机会越来越少,而蓬勃发展的机器人在战争中将发挥更多的作用。很多国家都很重视现代机器人的研究,降低战争中人员伤亡的代价。即使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发生大型战争的几率越来越小,但世界各国仍然对军事机器人不余遗力的研究。今天我们就着重介绍军事机器人的发展及其运用。

1现代机器人的涵 现代机器人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能够在无人操作下完成智能化任务的设备。例如,无人驾驶战车,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潜航器和太空遥控作业机器人等。机器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根据功能,至今已发展了四代了。第一代是固定程序和可编程序机器人,主要用于搬运,点焊等繁重的重复性劳动。第二代是具有感知外界信息能力的机器人,它们已具有视觉,触觉,听觉等传感功能,能进行产品装备,电弧焊等,这类比较复杂的加工作业。第三代机器人通常称为“智能机器人”,已具有一定人的智能,他们能按环境的变化或按人的指令进行学习,推理,决策,规划等工作。从八十年代后期至目前,该代机器人已进入特定领域准用机器人的高级发展阶段,例如,在动态环境下进行复杂作业的传感器机器人,在危险情况下作业的遥控式机器人,以核工业为背景的遥控移动是机器人,用于精密仪器装配作业的装配机器人,用于特定壁面作业的多足爬壁机器人,以及用于空中,地面,水下侦察,监控等军事为目的的机器人。这代机器人,已成美,日,俄,德等国机器人发展的重点。他们的智能与人的智能之间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第四代为具有人类情感,能思维的机器人正在研究中,本文着重讨论和研究的为发展已成熟的第三代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发展动向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延续 (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25万台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风暴导致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20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逐渐由2009年的谷底恢复。 2011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自1961年以来的行业顶峰,全年销售达16.6万台。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9万台,略有回落,主要原因是电气电子工业领域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工业机器人销量延续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产能自动化水平提升,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我们估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9.5%. (2)预计到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2700亿 2012年全球机器人本体市场容量为53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容量按本体大约三倍算,估计1600亿元。 估计2013年至2017年,包含本体和集成在内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将达到2700亿元。 (3)预计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接近500亿 根据IFR数据,2012年全球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73亿元,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为208亿元。目前看公共服务机器人产业化走在前面,市场容量更大。 预计2013-2017年个人(或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增长率为7%,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到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将接近500亿元。如果智能家居算是广义的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容量会大很多。 2、全球机器人行业布局:日欧产业优势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与存量 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以中欧美日为主。日、美、德、韩、中五国存量占全球比例达71.24%,销量达69.92%。 截至2012年底,全球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247万台。机器人平均使用寿命为12年,最长15年。估计现在全球机器人存量在120万台-150万台之间。 分区域看,亚洲/澳洲增幅达到9%。亚洲增幅主要由中国需求拉动,因为中国2012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幅达到30%。 分生产地和消费地看,日本是唯一的工业机器人净出口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能,占据全球机器人产量的66%。机器人消费地最大的区域是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占比约34%,而且是以中国市场为主。 (2)全球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行业销量的对比 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反映各国机器人使用情况。这个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机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我们给出美日德中四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从这个数据和历年的变化趋势看各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况。 美日德三国的机器人销量占机床销量比稳定在一定区间内(15%-25%),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