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及发展建议

Financial View | 金融视线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22

稳定性就会加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会滞后和扭曲,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比如信贷总量、货币供应量甚至可能失真,从而货币政策对于最终目标的控制就会被弱化而无法保证。这反过来也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 因此,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辩证关系决定了二者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以便实现金融业稳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的目标。回顾中国以及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历史,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不同地呈现出危机推动与问题导向特征,在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相对稳定时期,金融监管部门通常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进行监管体制的改革;而在金融市场动荡后,监管机构通过对金融市场动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有针对性地加快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进而有效地提升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不断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地优化和改良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在把握当前局势的同时,更应该统筹宏观长远发展,准确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节奏,既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切实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化解潜在风险,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面对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错综复杂的环境,唯有建成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才能积极配合国家政府所扶持的稳健货币政策走向趋势,才能为先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环境。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作为在新的金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不仅对金融市场的绩效起重要作用,对货币政策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地影响,为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宽了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性与协调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2:130-131.

[2]熊丹,郑亚平,石慧.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与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3,04:20-27.

[3]胡晨威.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J ]. 现代经济信息,2013,13:298-299.

[4]李冀申.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以贷存比监管为例[J].新金融,2013,09:16-20.

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及发展建议

钟莹 艾昕 吉林大学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中国的股市至今已走过了25个春秋,经历了10次暴涨暴跌。至去年6月份开始,A股一路暴涨至5000点,之后开始剧烈回调。暴涨暴跌已成为A股的常态,这种“新常态”加大了投资者们投资的不确定性,对股市市场化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结合中国股市之前的经历和当前环境,从杠杆资金存量,政府干预,投资者心理三个方面来探讨近期股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杠杆;股市暴涨暴跌;投资者心理;政府政策

一、中国股市暴涨暴铁的原因

(一)杠杆资金

这次股市暴涨暴跌的元凶首当其冲的便是杠杆资金。随着杠杆资金的介入,股市的规模不断扩大,风险随指数飙升而不断积聚,造成了市场一片繁荣的假象,股市泡沫的破灭让股市的损失在杠杆作用下加倍放大。杠杆资金存量主要包括场外配资,伞形信托,融资融券等。

1.场外配资

场外配资指一些场外的互联网公司或配资平台出借资金给投资者炒股的行为,有系统分仓模式(HOMS系统、非HOMS系统)、人工分仓模式(人工盯盘)、互联网平台模式(P2P、中介)及其它模式,融资成本大约在13%~20%,杠杆一般为1:4,1:5,最高能达到1:10,杠杆越高,平仓线越低。具体规模仍是黑洞,据几家证券公司统计,大约为1.5万亿,占境内上市公司流通股资金量的2%。场外配资配资是一种加杠杆的投资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在行情向上时,会使投资者加速兑现预期,在行情回落的时候,又会使股市产生巨大的波动。总体来看,场外配资具有规模巨大,高杠杆,不受监管等特点。

场外配资大幅兴起是在2015年3月左右,3月以来银证转账开始大量涌入,每周增加量约为1200-1300亿元。之后,行情冲高回落,市场上恐慌蔓延,5月份时监管层开始重视其影响,就在证监会开始行动调查场外配置之际,5月28日大盘暴跌6.5%。到了6月13日,证监会对场外配资的调查力度增加,6月15日开始大盘出现了股灾式的暴跌行情,到今年6月份,配资规模迅速萎缩。

股市上涨的直接原因就是资金的流入,为股市注入流动性。当股市行情向好时,场外配资的出现使过度疯狂的投资者变得更加的不理性,一旦股指下跌,触及平仓线而强制平仓,大量卖盘涌入,进一步促使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监管层在没有确定规模时贸然采取的“一刀切”式的政策,使场外配资平台出现连环爆,加剧了市场的恐慌,这也就不难解释暴涨暴跌成为A股的新常态。

2.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又称保证金交易,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供保证金后借入资金或证券进行交易的行为。融资融券业务在加大股市的流动性,增强A股市场的活跃度的同时,也由于其固有的杠杆特性,对损失无限放大,通过卖空加速股市的下跌。

去年6月底以来,全市场融资余额迅速从4000亿开始迅速增长,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7万亿,占流通市值的5.5%,能形成这么大的规模,一是归咎于监管部门的规定却过于宽泛,门槛低,量化规定少;二是,保证金比例太低,杠杆率放的太大,同时券商为了做大两融业务,尽力的扩大杠杆率,风险急剧累积。随着行情的下行,其助跌功能明显作用于股市的波动,助长了股市的暴跌。

3.伞形信托

伞形信托通常在一个信托通道下设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单元,通常,一个母账户拆分为20个左右的虚拟账户,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受益权,其他潜在客户认购劣后受益权,根据证券投资信托的投资表现,剔除各项支出后,由劣后级投资者获取剩余收益。

伞形信托是银行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的重要渠道,由于DOI :10.14097/https://www.360docs.net/doc/ea3209385.html,ki.5392/2015.30.066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06 10:35:45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a3209385.html,/kcms/detail/11.5392.F.20151106.1035.228.html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23

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收紧银根,央行注意到了这种资金紧张的局面,对银行实行定向宽松,鼓励银行发放贷款。同时,在理财资金的用途上,由于限制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许多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这也为之后银行资金通过伞形信托流入股市做了铺垫。

伞形信托与其他两种加杠杆的投资工具相比的规模不大,杠杆也相对不高,但是今年9月27日,银行收紧伞形信托杠杆比例的传闻引发股市强烈反应,大盘在券商、保险、银行等权重板块的集体疯狂杀跌下出现大幅跳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杠杆较小,但这种加杠杆引起的流动性势必仍会对市场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常来说,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杠杆的作用是

正面的,杠杆的作用是发现价格偏离价值的股票,然后通过套利加快价格向价值的回归。相反,在一个非理性市场,价格由资本利得预期决定,杠杆的作用是负面的,在价格偏离价值的情况下,杠杆将偏离程度进一步放大,最后累积成了泡沫。由于A股的投资者并不全是理性,甚至大部分都是靠资本利得预期,对杠杆的放任将助推股市的泡沫,进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二)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市场向来被诟病限制了市场自我调节的功能,对于中国政府尤其如此。中国建设股市的初衷就是为国企融资、实现国有资本的资本化,这是对股市功能的错误定位,再加上中国股市起步较晚,配套法律法规亟待建设,金融监管力度不足等现实因素,市场自由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政府调控机制以及“政策底”为市场带来信心,在客观上造成了股市的暴涨暴跌。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实体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才刚起步,本轮“单边牛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意愿。一方面,政府希望以此推动财富效应的体现,通过股市的繁荣重整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股市中泡沫过大时又利用政策调控来控制股市,这使得投资者不再通过公司的内在价值来选择股票,而是随着国家出台的政策而机械地操作。再加上政府此过程中的随意性和高度集权,导致了寻租现象和高管腐败的出现,对于股市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次股市波动以高杠杆为特点,由于监管部门对股指期货的制度设计不合理,给予卖空者较大的活动空间,各类高杠杆金融工具泛滥,当监管机构在股市高点对其进行打击时,直接造成了踩踏式下跌,同时,面对上市公司大规模停牌,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融资融券资金的大量强制平仓等相互踩踏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甚至注册制的推出,加剧了股市的流动性风险并有扩散至银行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趋势。在市场自主调节失控时,政府有必要及时入市,避免股市剧烈下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它国家合作稳定汇率进而挽救了股市,日本政府在1963年危机中与4家证券公司合作建立共同基金成功救市,以及香港政府在1998年“金融保卫战”中依靠外汇市场打击国外游资,都采取了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对股市加以引导。由此可见,政府在市场调节失灵时有必要及时介入股市,充分利用优势稳定市场。

(三)投资者心理

目前,我国自然投资者占到了81%左右,普遍年龄偏低,中专及以下学历较多。在操作策略上,由于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自然投资者羊群效应和投机动机较明显,大多人投资类型单一且以短线交易为主,在股票上涨时大力哄抬股价,一旦股市出现波动就会引来大片恐慌,不顾股票的内在价值而盲目操作,打破了股市原本的资源配置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使得股市正常的调整变为剧烈波动。

机构投资者相对来说较为理性,由于其在信息、技术、资源上

的优势,在股票交易中应扮演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我国机构投资比例偏低,对市场的影响力有限,又广泛采用专家理财而不是专业理财,投资策略较为单一,对我国以流动性助推的股市波动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随着股市的疯长,大量融资融券、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高风险工具进入股市,加大了非理性的投资者的风险敞口,人为扩大了股市下跌中的损失。

目前,新媒体的崛起使得股市信息更加透明化、及时化,各类传媒机构频繁发布股评,对投资者进行舆论冲击,在股市极度波动和政府救市效果不明显时,大多数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和不信任感就会放大,打乱了正常的价值判断,加剧了股市的投资风险,从而导致股市了的暴涨暴跌。

二、对中国股市的发展与建议

(一)对加杠杆投资工具严格监管

配资是把双刃剑,在理性的市场可以是价格围绕内在价值波动,在不理性的市场会加速价格的背离,形成泡沫。政府应加大对配资工具的监管力度,对于场外配资,应逐步清理,违规的配资平台和系统应彻底清查;对于融资融券,应设立量化指标,提高配资门槛,降低杠杆比率,严格控制风险;对于伞形信托,应加强对银行、信托的监管,避免在货币宽松后银行资金通过杠杆工具疯狂涌入股市。

(二)明确政府职能,减少干预

在对股市的体制改革中,应该正确定位政府在股市中的角色,以监管为主,以一行三会为主体,放权于下设机构,充分贯彻“三公”原则,减少对市场的直接介入,加大股市政策的透明度,避免高管利用内部信息大建“老鼠仓”的情况出现,让投资者公平博弈,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功能,其次,加强对于高杠杆产品的监管,限制两融标的和配资比例,最后,加快推进注册制的实施,积极建设上市公司的退出通道,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实现股市的优胜劣汰。

(三)对投资者心理进行正确疏导,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投资者心理是影响股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同时,减少国家主流媒体的过度、夸张、非理性的报道,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

政府应提倡投资者通过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等科学手段来鉴别股票,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减少选股中的投机动机和浮躁心理。此外,市场应适度引入机构投资者,让专业机构真正起到控制、调节股市的作用,让市场朝着更加透明、成熟、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波平,房雷.流动性过剩与股市上涨的因素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2010,2.

[2]李玲婷.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财政金融,2015,7.

[3]许志峰.政府干预股市危机是国际惯例[N].人民日报,2015-07-20.

[4] 潘雨飞.股市投资者的心理对投资的影响.财税金融[J],2013,第1期.

作者简介:

1.钟莹.1995.女.籍贯:重庆市.学位: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应用金融

2.艾昕.1995.女.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学位: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应用金融

纵观发达国家(地区)对股市危机的干预,美联储在1987年危机中与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