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3424910.html,

高中体育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作者:何进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1期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有其高考背景的特殊性、现实性,另外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需求、运动能力的差异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影响。高中体育教师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 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积极性密切相关,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且具有游戏性、竞赛性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相对成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和世界观都已基本形成,所以男生大都喜欢挑战性强的项目,女生大都喜欢柔韧性项目,对于这些,教师要精细选择。教师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节奏鲜明、效果显著,也有利于激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练习。另外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传统的“讲解—练习”显得单一、呆板,教师可以将该过程调整为“体验—讲解—分组探究—小组展示”,这将有助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

2 体育教师要为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

目标本身就是行为的内在动机,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指出身体锻炼的意义和长远效果,还要详细制定明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确切了解教学内容与任务标准。学习目标越明确,努力的方向越清晰,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就越强。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性别特征,帮助他们设置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要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每个人而言,既不是很难,也不是特别容易达成,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获得,这样的目标设置更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3 利用榜样的作用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于成就的取得能产生影响,个体对自我在特定情境中是否具有完成某个行为任务的能力评估和获得某个结果的期望,决定着他们对活动的选择性、坚持性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活动时的情绪体验。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在12~18岁青春期期间,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他人不再是家长和教师,而是榜样和同伴。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找学生中比较集中的体育明星偶像,比如科比、费德勒、刘翔、林丹等,通过对这些偶像事迹的讲述,使之成为其行为榜样,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