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二面角

立体几何二面角
立体几何二面角

1、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

(I)当λ=时,求证AB1丄平面A1BD;

(II)当二面角A—A1D—B的大小为-时,求实数λ的值.

2、

3、如图,菱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平面,且.

(Ⅰ)求证:平面;

(Ⅱ)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4、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60°,PA=AB=AC=2,E是PC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E和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三棱锥A-EBC的体积.

5、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B⊥底面ABCD,BC⊥AB,AD∥BC,AB=AD=2,CD⊥BD,

异面直线PA,CD所成角等于60°

(1)求证:面PCD⊥面PBD;

(2)求直线PC和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棱PA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二面角A﹣BE﹣D的余弦

值为?

6、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D,∠DAB=90°,PA⊥底面ABCD,

且PA=AD=DC=AB=1,M是PB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C与P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直线BC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

7、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

,,且.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8、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A1=AB=2,E为棱AA1的中点.

(Ⅰ)证明:B1C1⊥CE;

(Ⅱ)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

9、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中,已知平面∥

为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证:平面平面;

(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11、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底面

(1)证明:;

(2)若,求二面角余弦值.

12、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侧面PAD丄底面ABCD,∠APD=.

(I)求证:平面PAB丄平面PCD;

(II)如果AB=BC,PB=PC,求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

13、如图,在四棱柱

中,底面

,,,

且,点

E在棱AB上,平面与棱

相交于点F.

(Ⅰ)证明:∥平面;

(Ⅱ)若E是棱AB的中点,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求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

二、选择题

三、14、正四棱锥S-ABCD的侧棱长为,底面边长为,E为SA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和SC所成的角为()

A.30° B.45° C.60° D.90°15、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α,n∥α,则m∥n B.若m⊥α,n?α,则m⊥n

C.若m⊥α,m⊥n,则n∥αD.若m∥α,m⊥n,则n⊥α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a平行于平面M,则a平行于M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直线a与平面M相交,则a不平行于M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C.直线a不垂直于平面M,则a不垂直于M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D.直线a不垂直于平面M,则过a的平面不垂直于M

三、填空题

17、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在原正方体纸盒中有如下结论:

①AB⊥EF;

②AB与CM所成的角为60°;

③EF与MN是异面直线;

④MN∥CD.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18、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

(2)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α平行;

(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

(4)若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α垂直.上面命题中,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19、已知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①若l∥m,n⊥m,则n⊥l;②若l?α,m?β,α∥β,则l∥m;③若l∥?α,则l∥α

④若α⊥γ,β⊥γ,α∩β=l,则l⊥γ,其中真命题是.(填序号)

20、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a∥b,a⊥α,则b⊥α;

(2)若a∥α,b∥α,则a∥b;

(3)若a⊥b,b⊥α,则a∥α;

(4)若a⊥α,a⊥β,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2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则异面直线A1B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四、综合题

22、如图,四棱锥中,底面,,,

,,是的中点.

(1)求证:;

(2)求证:面.

五、计算题

23、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底面,

且,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3)求二面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解:(Ⅰ)取的中点为,连结在正三棱柱中面面,

为正三角形,所以,故平

面.

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

则,,,,

所以,,,

因为,

所以,又,

所以平面.―――-6分

(Ⅱ)由⑴得,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

由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解得,为所求.――――12分

2、

3、解:(Ⅰ)如图,过点作于,连接.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于

平面

又平面,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

平面………5分

(Ⅱ)连接由(Ⅰ),得为中点,又,为等边三角形,

分别以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

令,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令,得

.

故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10分

4、(1)取BC的中点F,连结EF、AF,则EF∥PB,

所以∠AE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E和PB所成角.

∵∠BA C=60°,PA=AB=AC=2,PA⊥平面ABC,

∴AF=,AE=,EF=;

cos∠AEF==,所以异面直线AE和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8分

(2)因为E是PC中点,所以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PA=1,V A-EBC=V E-ABC=×(×2×2×)×1=. …………12分

5、【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

【分析】(1)分别以BA,BC,B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CD⊥PD,得C(0,4,0),异面直线PA 和CD所成角等于60°,得P(0,0,2).求出平面PCD的法向量和平面PBD的法向量,由此能证明面PCD⊥面PBD.

(2)求出=(0,4,﹣2)和平面PAD的法向量,由此能求出直线PC和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

(3)设=m+(1﹣m)=m(2,0,0)+(1﹣m)(0,0,2)=(2m,0,2﹣2m),0<m<1,求出平

面ABE的法向量和平面DBE的法向量,由已知条件利用向量法能求出E(,0,).

【解答】(1)证明:分别以BA,BC,B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2,0,0),D(2,2,0),设P(0,0,p),p>0,C(0,c,0),

=(2,2﹣c,0),=(2,2,﹣p),

∵CD⊥PD,∴?=(2,2﹣c,0)?(2,2,﹣p)=4+2(2﹣c)=0,

解得c=4,∴C(0,4,0).

=(2,0,﹣p),∵异面直线PA和CD所成角等于60°,

∴=(2,0,﹣p)?(2,﹣2,0)=4=,

由p>0,解得p=2,∴P(0,0,2).

∴=(0,4,﹣2),=(2,2,﹣2),=(0,0,﹣2),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x,y,z),

则,取y=1,得=(1,1,2),

设平面PBD的法向量=(a,b,c),

则,取a=1,得=(1,﹣1,0),

∵=1﹣1+0=0,

∴面PCD⊥面PBD.

(2)解:∵=(0,4,﹣2),=(2,0,﹣2),=(0,2,0),

设平面PAD的法向量=(u,v,t),

则,取u=1,得=(1,0,1),

设直线PC和平面PAD所成角为θ,

sinθ=|cos<>|===,

∴直线PC和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解:设=m+(1﹣m)=m(2,0,0)+(1﹣m)(0,0,2)=(2m,0,2﹣2m),0<m<1,

平面ABE的法向量=(0,1,0),,

设平面DBE的法向量=(x1,y1,z1),

则,取z=m,得=(m﹣1,1﹣m,m),设二面角A﹣BE﹣D的平面角为α,

∵二面角A﹣BE﹣D的余弦值为,

∴cosα===,

整理得3m2﹣8m+4=0,由0<m<1,解得m=,

∴E(,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线面角、面面垂直、二面角的概念、求法等知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6、【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向量及应用.

【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AC与P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设=(x,y,z)为平面的ACM的一个法向量,求出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直线BC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解:(1)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D、AB、AP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0,0,0),P(0,0,1),C(1,1,0),B(0,2,0),M(0,1,),

所以=(1,1,0),=(0,2,﹣1),||=,||=,

=2,

cos(,)==,

(2)=(1,﹣1,0),=(1,1,0),=(0,1,),

设=(x,y,z)为平面的ACM的一个法向量,则,即,

令x=1,则y=﹣1,z=2,

所以=(1,﹣1,2),

则cos<,>===,

设直线BC与平面ACM所成的角为α,

则sinα=sin[﹣<,>]=cos<,>=.

【点评】本小题考查空间中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解三角形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7、解:(Ⅰ)证明:作于

, CE与AD必相交,

又平面平面,

平面PAB,

又,

平面. …………………5分

(Ⅱ)(方法一:综合法)连AC,

由已知得AC=2,,

从而,

又,平面,

从而平面PCD平面PAC

作于,于,连,

设则所求的二面角为

,,,所以

.

(法二:向量法(略))

8、方法一:如图,以点A为原点,以AD,AA1,AB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0,0,0),B(0,0,2),C(1,0,1),B1(0,2,2),C1(1,2,1),

E(0,1,0). …………………………………………………………………………………3分

(1)证明易得=(1,0,-1),=(-1,1,-1),于是

·=0,

所以B1C1⊥CE. ………………………………………………………………5分

(2)解=(1,-2,-1).

设平面B1CE的法向量m=(x,y,z),

则即消去x,得y+2z=0,不妨令z=1,可得一个法向量为m =(-3,-2,1). ………………………………………………………… 8分

由(1)知,B1C1⊥CE,又CC1⊥B1C1,可得B1C1⊥平面CEC1,故=(1,0,-1)为平面CEC1的一个法向量. ……………………………………………………………………10分

于是cos〈m,〉===-

,……………………11分

从而sin〈m,〉=,所以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 ………12分

方法二(1)证明因为侧棱CC1⊥底面A1B1C1D1,B1C1?平面A1B1C1D1,所以CC1⊥B1C1.

经计算可得B1E=,B1C1=,EC1=,

从而B1E2=B1C+EC,

所以在△B1EC1中,B1C1⊥C1E,……………………2分

又CC1,C1E?平面CC1E,CC1∩C1E=C1,所以B1C1⊥平面CC1E,

又CE?平面CC1E,故B1C1⊥CE. ……………………5分

(2)解过B1作B1G⊥CE于点G,连接C1G.

由(1)知,B1C1⊥CE,故CE⊥平面B1C1G,得CE⊥C1G,所以∠B1GC1为二面角B1-CE-C1的平面

角. ……………………………………………………………………………………9分

在△CC1E中,由CE=C1E=,CC1=2,可得C1G=.

在Rt△B1C1G中,B1G=,所以sin ∠B1GC1=,

即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为. …………………………………………12分

9、(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Ⅲ)

【解析】

试题分析:(Ⅰ)根据中位线定理求证出四边形MEBC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Ⅱ)先证明线面垂直,再到面面垂直;(Ⅲ)找到∠ECF为直线EC与平面PAC所成的角,再解三角形即可

试题解析:(Ⅰ)解:取PA的中点M,连接BM,ME且

BC且

∴ME BC且 ME=BC

∴四边形MEBC为平行四边形,

∴BME CE,CE面PAB,BM面PAB,

∴CE面PAB

(Ⅱ)证明:∵⊥平面,

∴⊥,

∴,

∴⊥平面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Ⅲ)解:取中点,则∥,

由(Ⅱ)知⊥平面

则⊥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0、(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Ⅲ)

【解析】

试题分析:(Ⅰ)根据中位线定理求证出四边形MEBC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Ⅱ)先证明线面垂直,再到面面垂直;(Ⅲ)找到∠ECF为直线EC与平面PAC所成的角,再解三角形即可

试题解析:(Ⅰ)解:取PA的中点M,连接BM,ME且

BC且

∴ME BC且 ME=BC

∴四边形MEBC为平行四边形,

∴BME CE,CE面PAB,BM面PAB,

∴CE面PAB

(Ⅱ)证明:∵⊥平面,

∴⊥,

∴,

∴⊥平面

又?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Ⅲ)解:取中点,则∥,

由(Ⅱ)知⊥平面

则⊥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1、解:(1)因为,,故

又底面,可得所以面. 故

(2)过作交于,连接,因为底面,

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则所以

而,在中,则

所以

12、解:(Ⅰ)证明:因为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所以CD⊥AD,

又侧面PAD⊥底面ABCD,所以CD⊥PA.又∠APD=,即PA⊥PD,而CD∩PD=D,所以PA⊥平面PCD.因为PA?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CD..…………4分

(Ⅱ)解:如图,以AB为x轴,AD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设AB=2,P(0,a,b)(a>0,b>0),

则A(0,0,0),B(2,0,0),C(2,2,0),D(0,2,0).

由PA⊥PD,=(0,﹣a,﹣b),=(0,2﹣a,﹣b),得﹣a(2﹣a)+b2=0.①

因为PB=PC,所以22+a2+b2=22+(2﹣a)2+b2.②由①,②得a=1,b=1..…………6分

由(Ⅰ)知,=(0,﹣1,﹣1)是面PCD的一个法向量.

设面PBC的一个法向量为=(x,y,z),则?=0,?=0,

又=(2,﹣1,﹣1),=(0,2,0),所以取=(1,0,2).…8分

因为cosá<,>?=﹣,又二面角B﹣PC﹣D为钝角,

所以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为﹣...…………12分

13、(Ⅰ)证明:因为是棱柱,所以平面平面

.

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Ⅱ)解:因为底面,,

所以,,两两垂直,以A为原点,以,,分别为轴、轴和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

得令,得

.

又因为平面的法向量为,所以,

由图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Ⅲ)解:过点F作于点,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所以

.

因为当F与点重合时,取到最大值2(此时点E与点B重合),

所以当F与点重合时,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二、选择题

14、C

15、B

16、 B

三、填空题

17、①③.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判定.

【专题】阅读型.

【分析】先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原来的正方体,再根据所给结论进行逐一判定即可.

【解答】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原来的正

方体如图所示,则AB⊥EF,EF与MN为异面

直线,AB∥CM,MN⊥CD,只有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18、2 .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综合题;数形结合;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简易逻辑.

【分析】由面面平行的判定说明(1)正确;由线面平行的判定说明(2)正确;由题意得到α与β所成角可能是锐角、直角或钝角说明(3)错误;由线面垂直的判定说明(4)错误.

【解答】解:(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可得α平行于β,(1)正确;

(2)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由线面平行的判定说明l和α平行,(2)正确;

(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错误,α与β所成角可能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4)若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α垂直,错误,只有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时,才有直线l与α垂直.

∴错误命题的个数是2个.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线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基础题.

19、①④.(填序号)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简易逻辑.

【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判断①;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知两平面内直线平行或异面判断②;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判断③;借助图形,由面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进而的线线垂直,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④.

【解答】解:①若l∥m,n⊥m,n与m成90°角,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n与l成90°角,则n⊥l,①为真命题;

②若l?α,m?β,α∥β,则l∥m或l与m异面,②是假命题;

③若l∥m,m?α,则l∥α或l?α,③是假命题;

④若α⊥γ,β⊥γ,α∩β=l,如图,

在平面γ内取点O,过O在γ内分别作OA,OB垂直于α与γ的交线和β与γ的交线,

则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OA⊥α,OB⊥β,得:OA⊥l,OB⊥l,∴有l⊥γ,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了面面平行的判定及线线垂直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中档题.

20、2个.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证明题.

【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若a∥b,a⊥α,则b⊥α是正确的.(2)若a∥α,b∥α,则a与b可能平行、可能相交或者可能异面.(3)若a⊥b,b⊥α,则a∥α或者a?α.(4)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得此结论是正确的.

【解答】解:(1)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得:若a∥b,a⊥α,则b⊥α是正确的,所以(1)正确.

(2)若a∥α,b∥α,则a与b可能平行、可能相交或者可能异面,所以(2)错误.

(3)若a⊥b,b⊥α,则a∥α或者a?α.所以(3)错误.

(4)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得:若a⊥α,a⊥β,则α∥β是正确的,所以(4)正确.

故答案为2个.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或者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21、.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通过平移将两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个起点A1,得到的锐角或直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三角形中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此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A1C1∥AC,

∴异面直线A1B与AC所成角为∠BA1C1,

易求,

故答案为: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四、综合题

22、证明:(1)底面,

又,,故面

面,故

(2)证明:,,故

是的中点,故

由(1)知,从而面,故

易知,故面

五、计算题

23、解法一:(1)证明:∵,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

∴平面。

(2)解,∵为的中点,且,∴,

又∵底面,底面,∴。

又∵四边形为正方形,∴。

又∵,∴平面。

又∵平面,∴。

又∵,∴平面。

(3)∵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平面。∵平面,平面,

∴,∴,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1)证明:∵,,

∵平面,且平面,

∴平面。

(2)解:,,,

又∵∴平面。

(3)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因为,,

则取。

又因为平面的法向量为,

所以,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立体几何证明垂直专项含练习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证明------垂直 一.复习引入 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 3.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_________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5.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 个平面相交,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7.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平面内有_____________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 个平面平行. 8.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________. 9.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________平行. 10.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_____于另一个平面. 二.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定义判定 语言描述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 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 互相垂直,记作l⊥α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 图形 条件b为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而l对这 一直线总有l⊥αl⊥m,l⊥n,m∩n=B,m?α,n?α 结论l⊥αl⊥α 要点诠释: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知识点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性质 语言描述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 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立体证明题(2) 1 ?如图,直二而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二EB, F为CE上的点,且BF丄 平面ACE. (1)求证:AE丄平面BCE: (2)求二面角B - AC - E的余弦值. 2?等腰△ABC中,AC=BC=V5t AB=2, 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将AEFC沿EF折起,使得C到P,得到四棱锥P-ABFE,且AP=Bpd. (1)求证:平而EFP丄平而ABFE; (2)求二而角B-AP-E的大小?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而是正方形,侧面PAD丄底而ABCD,且V2 PA二PD二2 AD,若E、F分別为PC、BD的中点. (I )求证:EF〃平面PAD; (II)求证:EF丄平面PDC. 4?如图:正AABC与RtABCD所在平而互相垂直,且ZBCD二90° , ZCBD二30° . (1)求证:AB丄CD: (2)求二面角D-AB-C的正切值.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而PAD丄平而ABCD, APA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ZADC二120° , AB=2AD? (1)求证:平而PAD丄平而PBD: (2)求二而角A - PB - C的余弦值.

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 AxBxCx 中,ZACB=90° , AC二CB二CG二2, E 是AB 中点. (I )求证:AB:±平而AXE: (II)求直线AG与平而A’CE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丄平而ABCD, ZDAB 为直角,AB〃CD, AD二CD二2AB二2, E, F分别为PC, CD的中点. (I )证明:AB丄平面BEF: 8?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中,PA丄平而ABCD. PA=AB=AD=2,四边形ABCD满足 AB丄AD, BC〃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 (1)求证:DM丄平而PBC: RF (2)若点E为BC边上的动点,且— = 是否存在实数入,使得二而角P - DE - B的 余弦值为彳?若存在,求出实数入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完整版)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垂直的专题训练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垂直的专题训练 深圳龙岗区东升学校—— 罗虎胜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都可转化为 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一般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1) 通过“平移”。 (2) 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3) 利用勾股定理。 (4) 利用三角形全等或三角行相似。 (5) 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等。 (1) 通过“平移”,根据若αα平面则平面且⊥⊥a b b a ,,// 1.在四棱锥P-ABCD 中,△PBC 为正三角形,AB ⊥平面PBC ,AB ∥CD ,AB= 2 1 DC ,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DC. 分析:取PC 的中点F ,易证AE//BF ,易证 B F ⊥平面PDC 2.如图,四棱锥P -ABCD ABCD ,∠PDA=45°,点E 为棱AB 的中点. 求证:平面PCE ⊥平面PCD ; 分析:取PC 的中点G ,易证EG//AF ,又易证A F 于是E G ⊥平面PCD,则平面PCE ⊥平面PCD (第2题图)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 AB PAD ⊥平面,//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CD 上的点,且 1 2 DF AB =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1)证明:PH ABCD ⊥平面; (2)若121PH AD FC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 (3)证明:EF PAB ⊥平面. 分析:要证EF PAB ⊥平面,只要把FE 平移到DG ,也即是取AP 的中点G ,易证EF//GD, 易证D G ⊥平面PAB 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 ,,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 E 为PC 的中点, P A =AD 。 证明: BE PDC ⊥平面; 分析:取PD 的中点F ,易证AF//BE, 易证A F ⊥平面PDC (2)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5、在三棱锥P ABC -中,2AC BC ==,90ACB ∠=o ,AP BP AB ==, PC AC ⊥.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A C B P

立体几何中垂直地证明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5、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A ABCD ⊥⊥平面,且 P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 ⑴求证:AC PB ⊥; ⑵求证:PB AEC ∥平面; 6、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 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 ∠ABC =60°,PA = AB =BC ,E 是PC 的中点. (1)求证:CD ⊥AE ;(2)求证:PD ⊥面ABE. 题型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 垂直平面PBC 。 2、如图,棱柱 111 ABC A B C -的侧面 11 BCC B 是菱形,11B C A B ⊥ 证明:平面1AB C ⊥平面11A BC ; 3、已知: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将BCD 折起,使点C 移到点1C ,且

1C ABD O AB 在平面上的射影恰好在上。 11(2). BDC ⊥⊥1 1()求证:AD BC 求证:面ADC 面 4、如图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AD=1,AA 1=2,M 是棱CC 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 1M 和C 1D 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证明:平面ABM ⊥平面A 1B 1M 1 5、已知四面体ABCD 中,CD BD AC AB ==,,平面⊥ABC 平面BCD ,E 为棱BC 的中点。 (1)求证:⊥AE 平面BCD ; (2)求证:BC AD ⊥; 6、S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A ⊥平面ABC,平面SAB ⊥平面SBC,求证AB ⊥BC. O B C 1 A D C

文科立体几何面角二面角专题-带答案

文科立体几何线面角二面角专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在三棱锥中,,,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 (2)若点在棱上,且二面角为,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如图,在三棱锥中,,,为的中点.(1)证明:平面; (2)若点在棱上,且,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2018年浙江卷)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A1A=4,C1C=1,AB=BC=B1B=2.

(Ⅰ)证明:AB1⊥平面A1B1C1; (Ⅱ)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4.如图,在三棱柱中,点P,G分别是,的中点,已知⊥平面 ABC,==3,==2. (I)求异面直线与AB所成角的余弦值; (II)求证:⊥平面; (I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5.如图,四棱锥,底面是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6.如图,三棱柱中,侧棱底面,且各棱长均相等.,,分别为棱,,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平面; (3)求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 D=30°,AB=2CD=2AD=2,DE⊥平面ABCD,EF//BD,且BD=2EF. (Ⅰ)求证:平面ADE⊥平面BDEF; (Ⅱ)若二面角C BF D的大小为60°,求CF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

,点是与的交点,点在线段上,且.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9.在多面体中,底面是梯形,四边形是正方形,,,,, (1)求证:平面平面; (2)设为线段上一点,,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0.如图,在多面体中,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已知,,,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1)证明:平面,平面平面;

立体几何_二面角问题方法归纳

二面角的求法 一、 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1(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AD =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 (I )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 练习1(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是BC , PC 的中点.(Ⅰ)证明:AE ⊥PD ; (Ⅱ)若H 为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PAD 所成最 大角的正切值为 2 E —A F —C 的余弦值. 二、三垂线法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通常当点P 在一个半平面上则通常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例2.(山东卷理) 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1=2, E 、E 1、F 分别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 (1)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2)求二面角B-FC 1-C 的余弦值。 练习2(天津)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 已知 60,22,2,2,3=∠====PAB PD PA AD AB . (Ⅰ)证明⊥AD 平面PAB ; (Ⅱ)求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A BD P --的大小. 三.补棱法 本法是针对在解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没有明确交线的求二面角题目时,要将两平面的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有明确的交线(称为补棱),然后借助前述的定义法与三垂线法解题。即当二平面没有明确的交线时,一般用补棱法解决 例3(湖南)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 =60°,E 是CD 的中点,PA ⊥底面ABCD ,PA =2. (Ⅰ)证明:平面PBE ⊥平面PAB ; (Ⅱ)求平面PAD 和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练习3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都是a ,侧棱与底面成600 的角,侧面BCC 1B 1⊥底面ABC 。 A B C E D P E A B C F E A B C D D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1. 空间角与空间距离 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与距离是必考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点到面的距离,求角或距离的步骤是“一作、二证、三算”,即在添置必要的辅助线或辅助面后,通过推理论证某个角或线段就是所求空间角或空间距离的相关量,最后再计算。 2. 立体几体的探索性问题 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在近年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这种题型有利于考查学生归纳、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立体几何探索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1)探索条件,即探索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2)探索结论,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命题的结论是什么。 对命题条件的探索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先观察,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3)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 对命题结论的探索,常从条件出发,再根据所学知识,探索出要求的结论是什么,另外还有探索结论是否存在,常假设结论存在,再寻找与条件相容还是矛盾。 (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a c //)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平行性质 a a b a b ////αβαβ?=???? ? ? 面面平行性质1 αβαβ ////a a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立体证明题(2) 1.如图,直二面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EB,F为CE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平面BCE; (2)求二面角B﹣AC﹣E的余弦值. 2.等腰△ABC中,AC=BC=,AB=2,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将△EFC沿EF折起,使 得C到P,得到四棱锥P﹣ABFE,且AP=BP=. (1)求证:平面EFP⊥平面ABFE; (2)求二面角B﹣AP﹣E的大小.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且 PA=PD=AD,若E、F分别为PC、BD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PAD; (Ⅱ)求证:EF⊥平面PDC. 4.如图:正△ABC与Rt△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BCD=90°,∠CBD=30°. (1)求证:AB⊥CD; (2)求二面角D﹣AB﹣C的正切值.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C=120°,AB=2AD. (1)求证:平面PAD⊥平面PBD; (2)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90°,AC=CB=CC 1=2,E 是AB 中点. (Ⅰ)求证:AB 1⊥平面A 1CE ; (Ⅱ)求直线A 1C 1与平面A 1CE 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DAB 为直角,AB ∥CD ,AD=CD=2AB=2,E ,F 分别为PC ,CD 的中点. (Ⅰ)证明:AB ⊥平面BEF ; (Ⅱ)若PA= ,求二面角E ﹣BD ﹣C . 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PA=AB=AD=2,四边形ABCD 满足AB ⊥AD ,BC ∥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 (1)求证:DM ⊥平面PBC ; (2)若点E 为BC 边上的动点,且λ=EC BE ,是否存在实数λ,使得二面角P ﹣DE ﹣B 的余弦值为 3 2 ?若存在,求出实数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及例题

由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构成一套完整的定理体系,在应用中:低一级位置关系判定高一级位置关系;高一级位置关系推出低一级位置关系,前者是判定定理,后者是性质定理。 1.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a a OA a PO a PO a AO ?⊥?⊥⊥?⊥αα 在内射影则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垂直定义 l a l a ⊥??⊥? ??α α 面面垂直性质,推论2 αβ αββα⊥=?⊥?⊥??? ? ? b a a b a , αγβγαβ γ⊥⊥=?⊥? ?? ? ? a a 面面垂直定义 αβαβαβ =--?⊥? ?? l l ,且二面角成直二面角

面面∥面面平行判定2 线面垂直性质2a b a b //⊥?⊥??? α α a b a b ⊥ ⊥???? αα// a a ⊥⊥?? ?? αβα β // αβα β//a a ⊥⊥? ?? 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 唯一性结论: 1. 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90°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θ≤180° 2. 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基础)

立体几何垂直的证明 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 (1)共面垂直:掌握几种模型 ①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 ②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④ 直角梯形 ⑤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 E 为1CC 中点,求证: (1) 1A O OE ⊥ (2) 1A O BDE ⊥平面 (2)异面垂直(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 【例2】在正四面体ABCD 中, 求证:AC BD ⊥ 【变式1】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已知 ο60,22,2,2,3=∠====PAB PD PA AD AB . 证明:AD PB ⊥;

【变式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 将△AED,△DCF分别沿, DE DF折起,使,A C两点重合于'A. 求证:'A D EF ⊥; 【变式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B是等边三角形,∠P AC=∠PBC=90 o。 证明:AB⊥PC 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 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 【例3】在正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中,,求证: 11 AC BDC ⊥平面 【变式1】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A1=2,∠ACB=90?.E为BB1的中点,D点在AB上且DE= 3 . 求证:CD⊥平面A1ABB1; B E ' A D F G

P C B A D E 【变式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 中点,2, 2.CA CB CD BD AB AD ====== 求证:AO ⊥平面BCD ; 【变式3】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90ABC ∠=°,PA ⊥平面ABCD .3PA =,2AD =,23AB =6BC = ()1求证:BD ⊥平面PAC ○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例4】在三棱锥P-ABC 中,PA ABC ⊥底面,PAC PBC ⊥面面,BC PAC ⊥求证:面。 【变式1】在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PAB 是等腰三角形,且 PAB ABCD ⊥面底面,求证:BC PAB ⊥面

(完整)高中立体几何二面角的几种基本求法例题.doc

二面角的基本求法例题 一、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1.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例 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 AB=CB ,AD=CD ,E、F、G 分别是 AD 、 DC、CA 的中点。 求证:平面 BEF ^ 平面 BDG 。 A A F E E G D B F D B C C 例 2. AB ^ 平面 BCD,BC = CD ,? BCD 90°,E、F分别是AC、AD的中点。 求证:平面 BEF ^ 平面 ABC 。D1 C1 A1 B1 2.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 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中,求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 3.在正方体 ABCD—A1 1 1 1 1 1 1 B C D A B A B CD . D C A B 二、二面角的基本求法D1 C1 1.定义法: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A1 B1 例4.在正方体 ABCD—A1B1 C1D1中, 求( 1)二面角A- B1C - A1的大小; ( 2)平面A1DC1与平面 ADD1 A1所成角的正切值。 D C A B P 练习: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 A 作 PA ^ 平面 ABCD ,设 PA=AB= a,求 二面角 B - PC - D 的大小。 A D 2.三垂线法 B C 例 5 .平面ABCD ^平面ABEF,ABCD是正方形, ABEF 是矩形且 D C AF= 1 AD= a,G 是 EF 的中点, 2 ( 1)求证:平面AGC ^平面BGC; ( 2)求 GB 与平面 AGC 所成角的正弦值;A B 1 G E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大全

(二)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汇总 1、线线平行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 点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平行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 面面平行的性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 则交线平行 线面垂直的性垂直于同 行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是 线面垂直的性质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任何一条直线 一条直线垂直三角形两边则垂直一条直线垂直于三角形的两条边 第三边 三垂线定理 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逆定三垂线逆定理 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一条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 线面平行判两个平面平行, 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何一条 直线,则直线与平面垂直。 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 则平行于这个平面。 的推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的若二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 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 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推如果两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垂直的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相交, 这两个平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如果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 面垂直。

公理 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 公理 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 公理 个平面。 干个点共面的依据 推论 有一个平面。 ( ( 推论 推论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

立体几何垂直证明方法技巧授课教师:吴福炬

类型一:线线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异面垂直) (1) 共面垂直:掌握几种模型 ①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的中线 ②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③勾股定理中的三角形 ④ 直角梯形 ⑤利用相似或全等证明直角。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 E 为1CC 中点,求证: (1) 1A O OE ⊥ (2) 1A O BDE ⊥平面

(2) 异面垂直(利用线面垂直来证明) 例1 在正四面体ABCD 中, 求证:AC BD ⊥ 变式1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矩形, 已知 60,22,2,2,3=∠====PAB PD PA AD AB . 证明:AD PB ⊥;

变式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的中 点,点F是BC的中点,将△AED,△DCF分别沿, DE DF折起, 使,A C两点重合于'A. 求证:'A D EF ⊥; 变式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B是等边三角形, ∠P AC=∠PBC=90 o证明:AB⊥PC 类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 B E ' A D F G

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 例: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证:1 1AC BDC ⊥平面 变式1: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 AC =BC =AA 1=2,∠ACB =90?.E 为BB 1 的中点,D 点在AB 上且DE = 3 . 求证:CD ⊥平面A 1ABB 1; 变式2: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

立体几何二面角5种常见解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大小的求法 二面角的类型和求法可用框图展现如下: 一、定义法: 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例、 如图,已知二面角α-а-β等于120°,PA ⊥α,A ∈α,PB ⊥β,B ∈β. 求∠APB 的大小. 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PA=AB=a ,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A P H

二、三垂线定理法: 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PA=AB=a ,∠ABC=30°,求二面角P-BC-A 的大小。 例、(2003北京春)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侧棱AA 1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面C 1DE 与面C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p A B L H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E O

例、ΔABC中,∠A=90°,AB=4,AC=3,平面ABC外一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是AB中点M,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45°。求(1)二面角P—BC—A的大小;(2)二面角C—PB—A的大小 例、(2006年陕西试题)如图4,平面α⊥平面β,α∩β=l,A∈α,B∈β,点A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A1,点B在l的射影为B1,已知AB=2,AA1=1,BB1=2,求:二面角A1-AB-B1的大小. 图4 B1 A α β A1 B L E F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方法归纳

二面角的求法 一、 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1(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 (I)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求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 练习1(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 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就是BC , PC 的中点、(Ⅰ)证明:AE ⊥PD ; (Ⅱ)若H 为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P 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6 2 ,求二面角E —AF —C 的余弦值、 二、三垂线法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通常当点P 在一个半平面上则通常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例2.(山东卷理) 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AB=4, BC=CD=2, AA 1=2, E 、E 1、F 分别就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 (1)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2)求二面角B-FC 1-C 的余弦值。 练习2(天津)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 中,底面ABCD 就是矩形. 已知ο 60,22,2,2,3=∠====PAB PD PA AD AB . (Ⅰ)证明⊥AD 平面PAB ; (Ⅱ)求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A BD P --的大小. 三.补棱法 本法就是针对在解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没有明确交线的求二面角题目时,要将两平面的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有明确的交线(称为补棱),然后借助前述的定义法与三垂线法解题。即当二平面没有明确的交线时,一般用补棱法解决 例3(湖南)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就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 =60°,E 就是CD 的中点,P A ⊥底面ABCD ,P A =2、 (Ⅰ)证明:平面PBE ⊥平面P AB ; (Ⅱ)求平面P AD 与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练习3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都就是a,侧棱与底面成600的角,侧面BCC 1B 1⊥底面ABC 。 (1)求证:AC 1⊥BC; (2)求平面AB 1C 1与平面 ABC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四、射影面积法(cos s S q = 射影) 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与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斜 射S S = θ )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4.(北京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 2AC BC ==,90ACB ∠=o , AP BP AB ==,PC AC ⊥.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练习4: 如图5,E 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CC 1的中点,求平面AB 1E 与底面A 1B 1C 1D 1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五、向量法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中就是一种十分简捷的也就是非常传统的解法,可以说所有的立体几何题都可以用向量法求解,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时,通常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然后将几何图中的线段写成用坐标法表示的向量,进行向量计算解题。 例4:(天津卷理)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FA ⊥平面ABCD, AD//BC//FE,AB ⊥AD,M 为EC 的 A B C E D P A C B P E A B C F E A B C D D A D B C E D B C A 图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垂直的方法(学生)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线线垂直方法 (1)通过“平移”,根据若αα平面则平面且⊥⊥a b b a ,,// 1.在四棱锥P-ABCD 中,△PBC 为正三角形,AB ⊥平面PBC ,AB ∥CD ,AB= 2 1 DC ,中点为PD E .求证:AE ⊥平面PDC. 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ABCD ,∠PDA=45°,点E 为棱AB 的中点. 求证:平面PCE ⊥平面PCD ;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PAD ⊥平面,//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 CD 上的点,且1 2 DF AB =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1)证明:PH ABCD ⊥平面; (2)若11PH AD FC == =,,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 (3)证明:EF PAB ⊥平面. (第2题图)

4.如图所示, 四棱锥P -ABCD 底面是直角梯形,,2,BA AD CD AD CD AB PA ⊥⊥=⊥底面ABCD , E 为 PC 的中点, PA =AD 。 证明: BE PDC ⊥平面; 5.在三棱锥P ABC -中,2AC BC ==,90ACB ∠= ,AP BP AB ==,PC AC ⊥.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6.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B 是等边三角形,∠PAC =∠PBC =90 o 证明:AB ⊥PC (3)利用勾股定理 7.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1,PA CD PA PD ⊥== 求证:PA ⊥平面ABCD ; _ D _ C _ B _ A _ P A C B P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二面角典型例题解法总结

二面角的求法 一、 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本定义为解题提供了添辅助线的一种规律。如例1中从二面角S —AM —B 中半平面ABM 上的一已知点(B )向棱AM 作垂线,得垂足(F );在另一半平面ASM 内过该垂足(F )作棱AM 的垂线(如GF ),这两条垂线(BF 、GF )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然后借助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解题。 例1 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 (I )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 ? 证(I )略 解(II ):利用二面角的定义。在等边三角形ABM 中过点B 作BF AM ⊥交AM 于点F ,则点F 为AM 的中点,过F 点在平面ASM 内作GF AM ⊥,GF 交AS 于G , 连结AC ,∵△ADC ≌△ADS ,∴AS-AC ,且M 是SC 的中点, · ∴AM ⊥SC , GF ⊥AM ,∴GF ∥AS ,又∵F 为AM 的中点, ∴GF 是△AMS 的中位线,点G 是AS 的中点。 则GFB ∠即为所求二面角. ∵2= SM ,则2 2 = GF , 又∵6= =AC SA ,∴2=AM ,∵2==AB AM ,060=∠ABM ∴△ABM 是等边三角形,∴ 3=BF 。在△GAB 中,26= AG ,2=AB ,0 90=∠GAB ,∴2 11423=+=BG 366 23 2 22211 32 12cos 2 2 2 -=-=??- +=?-+=∠FB GF BG FB GF BFG F G F G

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

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1、利用平行四边形。 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5、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7、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需证明)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

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3、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 1、勾股定理。 2、等腰三角形。

3、菱形对角线。 4、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5、点在线上的射影。 6、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内任意的直线都垂直。 7、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定理,需证明) 8、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三垂线逆定理,需证明) 9、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内任意直线都垂直。 2、点在面内的射影。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方法归纳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二面角的求法 一、 定义法: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在棱上取点,分别在两面内引两条射线与棱垂直,这两条垂线所成的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例1(全国卷Ⅰ理)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 (I )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 AM B --的大小。 练习1(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 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是BC , PC 的中点.(Ⅰ)证明:AE ⊥PD ; (Ⅱ)若H 为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P 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6 2 ,求二面角E —AF —C 的余弦值. 二、三垂线法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通常当点P 在一个半平面上则通常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例2.(山东卷理) 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CD ,AB=4, BC=CD=2, AA 1=2, E 、E 1、F 分别是棱AD 、AA 1、AB 的中点。 (1)证明:直线EE 1//平面FCC 1; (2)求二面角B-FC 1-C 的余弦值。 练习2(天津)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 中,底面ABCD 是矩形. 已知 60,22,2,2,3=∠====PAB PD PA AD AB . (Ⅰ)证明⊥AD 平面PAB ; (Ⅱ)求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A BD P --的大小. 三.补棱法 本法是针对在解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没有明确交线的求二面角题目时,要将两平面的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有明确的交线(称为补棱),然后借助前述的定义法与三垂线法解题。即当二平面没有明确的交线时,一般用补棱法解决 例3(湖南)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 =60°,E 是 CD 的中点,P A ⊥底面ABCD ,P A =2. (Ⅰ)证明:平面PBE ⊥平面P AB ; (Ⅱ)求平面P AD 和平面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练习3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都是a ,侧棱与底面成600的角,侧面BCC 1B 1⊥底面ABC 。 (1)求证:AC 1⊥BC ; (2)求平面AB 1C 1与平面 ABC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四、射影面积法(cos s S 射影) 凡二面角的图形中含有可求原图形面积和该图形在另一个半平面上的射影图形面积的都可利用射影面积公式(cos 斜 射S S =θ )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4.(北京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AC BC ==,90 ACB ∠=, AP BP AB ==,PC AC ⊥. (Ⅰ)求证:PC AB ⊥;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练习4: 如图5,E 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CC 1的中点,求平面AB 1E 和底面A 1B 1C 1D 1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五、向量法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中是一种十分简捷的也是非常传统的解法,可以说所有的立体几何题都可以用向量法求解,用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时,通常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然后将几何图中的线段写成用坐标法表示的向量,进行向量计算解题。 例4:(天津卷理)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FA ⊥平面ABCD, AD//BC//FE ,AB ⊥AD , A B C E D P A C B P E A B C F E A B C D D A D B C E D B C A 图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及经典3例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证明方法总结及经典3例 例1:平行类证明 【平行类证明方法总结】 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 三线间平行的传递性,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的上下底平行,棱柱圆柱的侧棱平行且相等,两平行面被第三面所截交线平行,成比例(相似)证平行等等。 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面外线与面内线平行,两面平行则面内一线与另面平行等等 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 面内相交线与另面平行则面面平行,三面间平行的传递性等等。 【例】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点P、Q,且AP=DQ.求证:PQ∥面BCE. 证法一: 如图(1),作PM∥AB交BE于M, 作QN∥AB交BC于N,连接MN, 因为面ABCD∩面ABEF=AB,

则AE=DB. 又∵AP=DQ, ∴PE=QB. 又∵PM ∥AB ∥QN, ∴AE PE AB PM =,BD BQ DC QN = . ∴ DC QN AB PM = . ∴PM ∥QN. 四边形PMNQ 为平行四边形. ∴PQ ∥MN. 又∵MN ?面BCE ,PQ ?面BCE , ∴PQ ∥面BCE. 证法二: 如图(2),连结AQ 并延长交BC 或BC 的延长线于点K ,连结EK. ∵AD ∥BC, ∴ QK AQ QB DQ =. 又∵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有公共边AB ,且AP=DQ , ∴ PE AP QK AQ =.则PQ ∥EK. ∴EK ?面BCE ,PQ ?面BCE. ∴PQ ∥面BCE. 例2:垂直类证明 【垂直类证明方法总结】

证垂直的几种方法:勾股定理、等腰(边)三角形三线合一、菱形对角线、矩形(含正方形)、90o、相似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圆直径对的圆周角、平行线、射影定理(三垂线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 【例】如图所示,ABCD为正方形,SA⊥平面ABCD,过A且垂直于SC的平面分别交SB SC SD ,,于E F G ,,. 求证:AE SB ⊥,AG SD ⊥. 证明:∵SA⊥平面ABCD, ∴SA BC ⊥. ∵AB BC ⊥, ∴BC⊥平面SAB. 又∵AE?平面SAB, ∴BC AE ⊥. ∵SC⊥平面AEFG, ∴SC AE ⊥. ∴AE⊥平面SBC. ∴AE S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