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根雕艺术说课稿

走进根雕艺术说课稿
走进根雕艺术说课稿

走进根雕艺术

---树根里的神奇艺术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根雕艺术-----树根里的神奇艺术》。为什么选择这一课题呢?我先说说活动背景。

一、活动背景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雕刻木像做饰品,隋唐时期,根雕艺术的发展已趋完善。到了现代,根雕创作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不仅如此,欣赏根雕可以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根雕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根雕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为了传承这一艺术瑰宝,更为了切合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强乡土资源开发的要求,特确立此课程。

二、学情分析

选择这一课题也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四顾墩小学位于鄂东北偏远的农村地区,学校四周群山环绕,学生大都是农村的孩子,较城里的学生而言,他们有跟多的机会接触树木,接触树根。而且,学校附近有一位民间根雕老艺人,喜欢收藏根雕,而且自己也制作了不少高质量的根雕作品。这为我们开展这门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活动目标

接下来,我来说说本次课程的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些根雕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根雕艺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学习制作简单的根雕作品。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上网查找、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资料,学会用各种途径来处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我分为四个阶段:访根雕;议根雕;学根雕;展根雕。

五、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1、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根雕艺术方面的知识;制作简单根雕作品。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先写好活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并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写出活动报告。

六、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是:

教法:1分层进入,逐步渗透

2导学引思,实践探究

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新知②先入为主----生成问题

③探讨研究----突破难点④设计实施----形成技能

七、活动过程

现在我具体说说活动过程。

访根雕:

在访根雕阶段,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根雕的图片和展示根雕实物,营造出根雕艺术的氛围,在学生初步感知根雕艺术后,我启发他们思考:你想了解根雕艺术哪些知识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什么是根雕艺术?根雕艺术的代表作有哪些?根雕艺术和其他艺术有什么不同?现在,会根雕的人多吗?学根雕容易吗?如何鉴赏根雕作品?面对学生高涨的热情,我提示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可以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可以去大街小巷采访、可以问卷调查。根据学生们提出的方法和各自的兴趣特长,我指导学生分成查阅资料组、调查问卷组、采访组三个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明确了日程安排。

准备工作做好了,咱们先去看看查阅资料组的同学们吧。他们主要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了解根雕艺术的相关资料。可是他们查找的资料零散且杂乱,怎样才能向大家展示这些资料,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知识呢?我指导他们先对资料进行筛选,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内容制成资料小卡片,用这种方式展示给大家看。调查问卷组的同学经过讨论,首先设计出了一张调查问卷表(表),在对学校的部分老师和学校周围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了30份有效问卷。我指导他们对结果进行统计,再写出了调查报告。

三个小组中表现最出色的是采访组。第一次,他们采访的对象是学校周围的居民(视频)。一采访完,学生见到我就说:老师,老师,了解根雕艺术

的人太少了,看来咱们得好好宣传一下根雕艺术了。我提示他们:那你们觉得谁对根雕艺术了解得多一些呢?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去采访学校附近的那位老艺人。采访对象确立了,我再指导他们完善采访时所提出的问题,并拟好采访提纲(图片),我们再看看他们第二次采访吧(播放视频)。采访结束后,我指导学生整理好资料,完成采访报告。

一段时间后,同学们那一份份调查问卷,采访的视频片段,制作的资料小卡片都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我安排了一次“我也来说说根雕艺术”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情的展示、汇报和交流。

议根雕:

查阅资料组首先展示了一张张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资料小卡片,组长还简单介绍了根雕艺术的相关知识,他们知道根雕艺术就是……(根雕定义)。

调查问卷组的同学接着汇报了他们的调查结果,出示了他们的调查问卷(图片),还宣读了他们的调查报告。

采访组的汇报最吸引人。他们首先播放了采访的视频,还宣读了采访报告(报告图片),他们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阵阵的掌声。小组活动结束后,我和同学们谈起了这次活动的感受。他们先谈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最后都落在一句话上:传承根雕艺术,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我们也想学习根雕制作。

学根雕:

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兴趣,我感到非常欣喜,和学校领导商议,决定给予大力支持。

首先,我们开辟了地方课这一主阵地,来学习根雕的相关知识,我们还

有幸邀请到老艺人做我们的顾问。这是老艺术家给孩子上课的画面(视频)。

为了推广这门艺术,同时也为了培养大家的兴趣,学校还成立了根雕兴趣小组,吸收一批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根雕的制作。(这是他们在艺人家请教根雕制作的画面)。

课余时间,同学们还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上网观看视频,学习根雕制作。展根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都小有所成。他们都跃跃欲试,想展示一下自己,我和学校领导商议,决定抓住这一契机,既可以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动手能力,又能很好的推广这门艺术。于是,学校举办了根雕制作大赛和根雕征文大赛,在比赛中,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参与,表现优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年级的徐可同学制作的根雕作品“龙凤呈祥”、裴浩同学的“老骥伏枥”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荣获根雕制作一等奖。汪媛同学《神奇的根雕艺术》,万倩同学的《根之灵》获征文组一等奖。这是学生的部分作品和他们的获奖画面。

八、教学反思

在走进根雕艺术这一主题互动实施过程中,我深有感触:

首先,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得到加强。

其次,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在本次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出示根雕图片,营造出根雕艺术的氛围,从而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访根雕阶段,查阅资料组的用电脑上网查找根雕资料;采访组的将他们的采访过程排成视频,然后展示给大家

3,在学根雕阶段,同学们利用多媒体,上网看视频,学习根雕制作,以及在展根雕部分,我将同学们的参赛作品排成图片,在多媒体上展示给大家。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本次活动中的应用。当然,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结合还处在成长阶段,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掘信息技术在教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这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探究,不断摸索。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 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因为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意象艺术基本上就 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 么是意象艺术,主要要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因为任何艺术都存在艺术家的主观表达,而且有的意象艺术也可以是具象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强调意象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二、教法设计: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三、学法: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象艺术) (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2、什么是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意象艺术 (2)提出问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星月夜》《内战的预感》 (4)提问 (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中美术的说课稿1 教材分析 《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二课。教材前面两课是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和宗教壁画,前两课的鉴赏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中国人物画有了一定的感知,另外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也曾经鉴赏过中国人物画。内容设置主要是赏析几件优秀的中国古代人物画,让学生在人物画的鉴赏过程中,了解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学生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中国人物画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如从画法样式上能分出工笔,写意,白描等,在题材分类中知道风俗,仕女等,但认识不够全面,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但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高中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积累。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高中学生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但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的内涵。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使学

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鉴赏,要求“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与欣赏”,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多的展开自主学习、讨论。本课抛弃了以美术史为线索的教学思路,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取舍,在教学中选择与学生其它相关学科相联系的方式(历史、文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中国人物画独特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掌握鉴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方式 1、比较分析法:通过人物画《古帝王图卷》中人物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画家特别注意人物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完整word版)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术鉴赏》系列中的第 4 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中的第二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 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在学习了具象艺术之后,理解 艺术家对主观意念――感觉和意图的表达,是学生学习如何 鉴赏意象艺术的入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较难理解的抽象艺 术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意象艺术在整个 美术门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意象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初中 的美术以及生活中的装饰品等视觉艺术中已经接触到不同的 美术类型。他们能列举出中国画的写实性作品――工笔画, 表现性作品――写意画等。但没有认识到意象美存在我们的 生活当中,对艺术美缺少全面的了解,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 态的作品表达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不懂得“怪异”的艺 术形象中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观念。高中学生具 有好学,善于思辨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

与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他们的洞察 力较敏锐,凸显个性思考,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较强,对问 题学习有研究精神。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具体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将美术语言运用于课题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 鉴赏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和理解世 界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视觉感知和美术知识对意 象艺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想象与体验,并与生活相联系,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能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进入教师创 设“‘意术’(意象艺术)魅力大家谈”的讨论。根据课前教师布置自主学习课题内容,搜集相关作品资料,围绕“意象 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相比哪一种更有表现力?”为题展开讨论交流,发表自 己的观点。 (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引导自主学习并参与课堂主

第3课 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4】: 第3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一、新课导入: 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1650年他去意大利罗马访问期间,教皇慕名邀请他为教皇本人画一幅肖像画。但是画完之后,教皇本人并不满意这幅作品。为什么呢?难道是委拉斯凯兹徒有其名?画中的人物不像教皇本人?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幅作品画得太像了,从而引起了教皇的不满。这是怎么回事呢?(展示《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甚至后来这幅肖像画挂在一间厅堂里时,从外面经过的几个主教,看到这一肖像还以为真的是教皇坐在里面呢!可见此画的高度写实和逼真。 先请同学们欣赏当代实力派的油画家王沂东和冷军的写实油画作品,看看这些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沂东山东诸城人,中央美院教授,他的肖像画特点,纯古典写实风格,寻求民族特色、古朴凝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具有乡土气息和精神内涵。冷军的作品特点极端写实,力求细节与整体的完美统一,千方百计的寻求新的技法,如木纹做旧,模拟物质表面质地生成过程,像这种如实的反映客观世界,真实的描绘世间物象的美术作品,我们称之为具象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二、讲授新课: 通过以上两位画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具象艺术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真实性(客观性)、典型性、情节性 ㈠、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展示《清明上河图》请同学们回忆以往那些学科中学习过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内容?清明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有说是清明时节、也有说是郊外的地名、考证说是《后汉书》中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时”句中的清明,称北宋首都的太平盛世。我们看一下视频中的讲述吧。 具体讲解清明上河图1、张择端(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末年画家,字正道,东武人(今山东

【原创】第4课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意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课业类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造目标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表现艺术家心理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探索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了解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 探索难点: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学习欲望 1、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形容男子很潇洒的词语有哪 些?形容女子很漂亮的词语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这些词语不管用在我们班的哪一位男同学或 女同学身上,我想你们都不会介意吧?但如果把 我们班的某位同学比喻成“鹌鹑”,有谁会愿意 吗?(假设把某位同学比喻成鹌鹑,并通过多媒 体播放鹌鹑的图片,其肯定不乐意) 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偏偏把自己以鹌鹑 自喻,同学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为什么要把 自己比喻成鹌鹑? 媒体展示:《鹌鹑图》中国画·朱耷 这也就是这节课我要重点来讲的课题。 媒体展示课题: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意在激活学生 的思维,使学生对意 象艺术产生浓厚的 兴趣。 2、新课与学生

美术《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3 课教学课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综观本课教材以“具象艺术的特点”“如何鉴赏”“如何评价具象艺术”为主要 线索,重点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教皇英诺森十世》等经典名作。旨在通过赏析让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具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经过多年的学校课堂美术学习,他们掌握了一些美术知识也积 累了一定的美术学习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具象艺术作品还是比较熟悉的但 是他们对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具象艺术作品,还只是停留在表 面浅显的层次,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因此这就成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我所执教的学校处于市区的中心,学生思维活跃,接触新鲜事物积极主动。另外,我校还紧邻河北省博物馆,因此学生经常参观场馆的展出活动,同时我也在课上 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具象艺术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情节性三个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实践体验等方法,感受具象艺术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具象艺术的基本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且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不同类型的几幅美术作品通过展示给学生。画面中人物清晰的明眸,动物鲜明的色彩、变化的肌理效果无一不在吸引着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是对生活物象的描绘,具有写实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具象艺术”。我们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式廓的《血衣》、维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都是具象艺术的典型作品。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具象艺术的概念,并揭示了本课的 主题。 二、合作探究,赏析研讨 美术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分析、感悟、实践中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升美术素养。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个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1.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3.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3.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

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 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 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

高中美术《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三篇 【导语】《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篇一 一、说教材 《走进意象艺术》属于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意象艺术属于三大美术类型之一,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普遍都只有一个标杆--就是“像”或者“不像”,所以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什么是意象艺术,通过对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的分析,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提高审美素养,开阔眼界,理解多元化艺术。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物象多视角表达的两种方法即平面表达和立体表达。 【难点】 能理解物象多视角表达的方法,并用手绘线条的形式表达物象的多个视角。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为情境法、展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用自主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展示《布罗格利公主像》与《带帽的妇人》,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在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个直观感知后,继续引出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有一位女士看到《带帽的妇人》后,便问马蒂斯“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样子吗”而马蒂斯却回答到:“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通过设疑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意象艺术的兴趣,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意象艺术 根据费德门教授提出的美术鉴赏的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我确定我的基本环节为:感知怪异—分析怪异—理解意象艺术。 (一)感知怪异 在感知怪异环节,我或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的意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谈一谈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在学生答出怪异时我会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怪异”的感觉?

《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普通职业高中《艺术》课程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十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这几节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中的第二类型——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的综合的艺术类型,兼有两种艺术的特点.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也为学生后续学习较难理解的抽象艺术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意象艺术,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意象艺术,也不太理解。吸引学生兴趣点,使学生以客观的态度学习欣赏意象艺术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设计理念 依据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标准:“通过美术鉴赏学习活动,使学生会用美术知识对意象艺术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生活相联系,学习美术鉴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结合我校高效课堂“六环节”教学法的要求“目标引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宗旨,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作为

设计理念。 四、教学目标 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分辨意象艺术,认识到意象艺术是常见的表象形式之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习新课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意象艺术的特点。 难点;怎样理解意象艺术? 六、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美术基础,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美术作品进行直观教学,同时将采用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引导法、提问法、点拨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情趣。 七、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

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共4篇)

篇一: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 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走进意象艺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的第 四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意象艺术。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意象艺术和前课所学的具象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清除一般人看到“不像”的作品时产生的排斥心理,从而提高审美的眼睛,开阔眼界,是提高美术鉴赏水平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本课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①什么是意象艺术? ②“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与艺术家对现实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 ③“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如何鉴赏意象艺术的入门处,并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有着巨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 通过鉴赏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组织与归纳,注重学生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3 、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表现艺术家的心理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三、学习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 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四、探索难点 如何解决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思考,辨析意象艺术作品的 主要特征。同时,还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主找到意象艺术追求的艺术目标。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 1 、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分析讲解、提问法、引导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美术作品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情趣。 2 、在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讨论等形式的学习。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表演我先写好的几个表情词语,比如“惊讶、难过、 开心”等,让下面的同学猜出那些表情所传达的意思。我则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那些词语表情。学生很快就能认出这些熟悉的图案就是我们都经常能见到的QQ表情图案,这些 图案不再是再现人的脸多么真实,而是在于能传达某一种心理活动,而这就是意象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媒体展示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主要就是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意象艺术产生浓厚的兴

《多彩的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彩的生活》,本课是江西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首先,第一个方面,说教材。对于教材,我准备分三点来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内容。本课通过对色彩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色彩搭配与变化的奥妙,使学生学会色彩搭配知识,提高对色彩的观察力及色彩的感受力,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我们的生活。本课还是对前面色彩基础知识的一次深化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色彩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色彩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体会美化生活的乐趣,并为以后相应的课程打下基础。 第二点、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想象和审美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美化生活、美化环境。。。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第三点、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学习在应用色彩上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色彩基础知识的运用实践,提高学生色彩表现力,并能把色彩搭配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个方面,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接下来是第三个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尝试创作、等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下面我准备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 环节(一)教学准备:教师方面: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方面:、白色卡纸、彩笔或油画棒、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图实例。 环节(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大自然风景图片大家一起欣赏,教师问:这些图片带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美。多媒体展示黑白图片,对比欣赏,教师着问:你认为哪一种画面更充满活力?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接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生活中如果没有色彩将会是多么单调、乏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一起感受生活中充满魅力的色彩。导出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黑白与彩色图片的不同感受,引出课题。) 环节(三)讲授新课 )本课教学由复习回顾、探讨新知、尝试创作、作品展示、课堂总结五个部分组成 1. 复习知识点:(1)什么是三原色?(2)什么是三间色?(3)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学生复习回忆, 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学生复习回忆中出示课件,强化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知识积淀。) 2. 观赏色彩:多媒体展示大自然四季色彩变换图片,师生欣赏交流,四季色彩变换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 课件展示,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小游戏:听音乐,找画面。(设计意图:认识色彩的象征意义。) 3. 实例展示:丝巾、帽子、花束、衣服、陶瓷、水果等,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些物品进行 搭配,组成最佳方案。并展示。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的组合搭配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色彩之间的是什么关系?这样的搭配给你什么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争论。

高中美术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精品教案

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教学类型:美术鉴赏课 二:教学内容: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三:教学目的: 1,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的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其中主要包括: ① .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② . 具象艺术是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 ③ . 具象艺术有哪些功能? 2,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3,要求学生了解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作用,学会具象艺术作品的鉴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于本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重点就在于对其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功能的讲解,以及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正因为这样,具象艺术不是被动地模拟(尽管它要“如实”地再现)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能动反映,这就要把具象艺术与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处理结合起来讲解和鉴赏,因为这些形象都服务于艺术家的不同目的。 五:教具准备:本课教学课件 六: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画家黄筌,以及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第二部分“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三个主要特点: 1 .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即具象艺术是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且把对象表现得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 2.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即具象艺术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的; 3. 情节性或叙事性,即具象艺术中往往蕴涵着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它可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来讲述或描述。由于具象艺术的这些特点,因此除艺术所共同的审美功能外,它还具有记录的功能和社会干预的功能。 第三部分“怎样鉴赏具象艺术?”这里既运用了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又特别兼及了对具象艺术的鉴赏特征,从肖像艺术和主题性艺术两大分类中分别说明对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这里涉及到了具象艺术的典型性问题,主要是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这两个概念下面将作具体解释。 第四部分“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是从具象艺术的功能——社会记录和社会干预的角度来说明的,这两个功能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的主要特征。具象艺术的意义主要就来自于此。 七:教学过程:

美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意象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西方写实油画作品和中国写意油画,教师问学生喜欢哪一组?学生回答。提问为什么喜欢?因为“像”,引入“意象艺术”。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 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 写实的人物。《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展现给观众视觉的 冲ft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并运用PPT 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 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3,导入本节课的课题:走进意象艺术。 4,导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二)预习展示和探究新知 1、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抽象的雕塑》说课稿1

《抽象的雕塑》说课稿 《抽象的雕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的内容。 一、课标解读: 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关于该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描述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挥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组合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抽象立体造型作品,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生活中的雕塑,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家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与构思,了解不同的雕塑给予我们的各种不同感受,体验现代雕塑的美。本课的表现创作方法以陶泥、瓶盖、吸管等废旧材料为主。易于学生操作,学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并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1.95%的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在教师引领下,能认识我们身边抽象的雕塑作品。 2.50%的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家创作雕塑作品的设计理念,能分析抽象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能够分析雕塑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教师示范,学生能知道抽象雕塑作品的制作材料,掌握制作方法。 4、8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运用折、叠、插、粘贴等方法,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5、80%的学生掌握小型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个人或者小组合作创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6. 50%的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能说出部分作品中的美感和不足,并能进行自我思考评价。 学习的重点 教学重点在于了解抽象雕塑作品的特点,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造型能力上有一定的基础,但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雕塑形象背后含义的认识比较陌生。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 三、教学过程 1、探究导入课题 (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 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 (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 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 (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 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B、提出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