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姓名: 李萍

学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 环境科学

班级: 112班

学号: 14232217

成绩:

指导教师: 朱新萍职称: 副教授

2015年1月8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萍指导老师:朱新萍

摘要:着眼全球农药市场,除草剂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除草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田除草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除草剂的发展现状、除草剂的类型、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综述了除草剂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除草剂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除草剂进一步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施用现状;研究进展;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Progress

Author:Li Ping Instructor: Zhu Xinping

Abstract: The focus of global pesticide market,herbicide development faster and faster,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every year. Herbicide applic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eed,has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the type of herbicide usage and problems,recent progress herbicides discuss future trends and prospect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s,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Key words: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Research;

除草剂是全球研究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类农用化学品,其使用量逐年增加,在农药各产品中所占比例呈现加大趋势。除草剂应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棉花、油料及蔬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进入 21 世纪后,人口、粮食、环境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1950 年人均耕地面积约0.23hm2,而到2030年将降至0.08hm2,人类只有将现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才能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农田草害是导致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每年导致全球农业损失约950亿美元。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农田草害面积约7880万hm2[1],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人民币,当今,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杂草引起的经济损失,而且提高了除草效率,节省人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为栽培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2]。因此,除草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除草剂的发展现状、除草剂的类型、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作用机制及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为除草剂进一步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1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1.1除草剂发展的现状

全球农药市场持续增加全球除草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除草剂 1960 年销售额占全球份额的 20%,根据英国 Phillips McDougall 咨询公司的统计,2010 年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为 441.95 亿美元,其中除草剂为175.29 亿美元,占39.66%[2],为第一大类农药,国际市场对除草剂的需求量增加迅速。近几年来,我国除草剂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远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目前产量已占农药总产量的1/3[3]。我国农药市场需求量也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09年销售额达27亿美元;我国农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以年均0.7%的速度增长,从2004年的5.8%增长到2009 年的8%。我国除草剂应用从1956 年使用2,4-滴防除稻、麦田杂草开始,尤其20余年来,除草剂品种不断发展,我国除草剂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2010 年间,我国除草剂生产的年增长率分别达17.7%、24.8%、29.0%、40.1%、18.3%和 31.4%,全国除草剂生产量在农药生产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8.6%上升到2010年的45.0%。全国农业推广服务中心预计2013年,杀虫剂需求减少,预计需求 12.08 万吨,比上年减5.18%;杀菌剂需求进

一步增加,预计需求8.471万吨,同比增加6.64%;除草剂需求大幅度上升,预计需求11.42 万吨,比上年增加16.32%。未来几年,全国化学除草面积可能会增加0.31亿hm2[4],除草剂市场潜力巨大。

1.2除草剂的使用情况

中国农药市场先后有近百个除草剂产品,使用面积前20位的产品占到全国农田化学除草总面积75%左右,磺酰脲类、苯氧羧酸类、三嗪类和酰胺类除草剂是市场的主流品种。磺酰脲类除草剂以苄嘧磺隆、甲磺隆的制剂最多;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有2,4-D 、2甲4氯等;三嗪类除草剂主要有莠去津、扑草净、西草净制剂;酰胺类除草剂包括乙草胺[5]、丁草胺等。其中,甲磺隆、莠去津、绿磺隆、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和豆磺隆是长残效除草剂占到除草总面积的15%左右。

1.2.1水稻

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品种有丁草胺、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和甲磺隆等。其中丁草胺的使用面积占到水稻播种面积25% ,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均占到10%左右。丁草胺对鱼类和两栖类等水生生物毒性大,二氯喹啉酸杀草谱上存在缺欠,连续使用会造成千金子等杂草猖獗,同时能对阔叶作物造成明显伤害。根据杀草谱及安全性,待开发品种有四唑嘧磺隆,醚磺隆以及四唑酰草胺[6]。

1.2.2小麦

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品种有2,4-D和苯磺隆,处理面积分别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0%和25%左右。2,4-D漂移后易对周围的阔叶类作物造成的药害,苯磺隆连续施用易形成抗性杂草,残留物对后茬作物有明显影响[7]。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苯磺隆及其他短残留性磺酰脲除草剂品种仍将是麦类作物主要除草剂品种[6]。

1.2.3大豆

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品种有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精恶唑禾草灵和豆磺隆,施用量均占大豆播种面积的15%左右。绝大部分为长残效除草剂,在作物连作和轮作农田中极易造成后茬作物药害,减产甚至绝收。今后值得开发的品种有氟噻乙草酯、氯氟苯醚、环氧嘧磺隆等[6]。

1.2.4玉米

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品种有莠去津、百草枯和乙草胺等。其中莠去津的处理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15%左右对后茬作物危害显著,对地下水污染严重,连续使用耐药杂草增加迅速。值得考虑并生产的品种有硝磺酮、烟嘧磺隆、砜嘧磺隆、氟嘧磺隆、氟噻乙草酯等[6]。

2除草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2.1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可以从施药对象、使用范围、杀草性质、作用方式及化学结构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除草剂按施药对象分为土壤处理剂和芽叶处理剂。前者是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胚轴等部位进入植株体内发生毒杀作用,即以土壤处理法施用的除草剂;后者是利用杂草茎叶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即以喷洒方式将药剂施于杂草茎叶的除草剂,也称苗后处理剂。按在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施药,除草剂可分为苗前和苗后二种。根据除草剂的杀草性质,又可分为灭生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前者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施用后不分作物和杂草统统杀光;后者能杀死杂草而不伤作物,或是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杂草无效,或是对某些作物安全而对另一些作物有伤害,目前使用的除草剂大多数属于这类。但是,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选择性是受对象、剂量、时间、方法等条件影响的。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触杀性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药剂喷施后,只能杀死直接接触到药剂的杂草部位;后者可被植株体内所有部位吸收,从而破坏杂草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使之枯死。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分,可分为苯氧乙酸类、取代脉类、均三氮苯类、磺酰脲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和酞胺类等[8]。

2.2除草剂在施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由于作物与杂草都属于高等植物,除草剂必须具有特殊的选择性,才能安全而有效地在农田使用,同时也需要了解杂草与作物对除草剂的吸收、传导和消解过程,从而使除草剂破坏有害植物体内的代谢系统和直接破坏植物体细胞,最终起到杀草作用[9]。

2.2.1除草剂的选择性

除草剂对某种特定植物体的作用较其它植物更强时,把这种现象称为除草剂对这些植物的选择作用。除草剂的选择性是其本身具备的,也有些除草剂本身不具有选择性,但可通过恰当的使用方式达到安全有效地除草目的。除草剂的选择性可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位差选择

位差选择性是指利用作物与杂草根系分布深浅不同产生相应的选择作用。除草剂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的阶段施药,利用药剂仅固着在表土层而不向深层淋溶的特性,杀死或抑制表土层中杂草种子的萌芽,作物种子由覆土层保护,可正常生长;利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位差,杀死表层浅根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在作物生育期,利用作物的空间分布,采用定向喷雾法,使对作物有毒害作用的除草剂不直接接触作物,从而避免和减轻对作物的毒害[10]。

(2)时差选择

时差选择性是指利用作物与杂草发芽时间的不同产生的选择作用。如百草枯或草甘麟,可在作物播种移栽前杀死己萌发杂草,而它们接触土壤后迅速钝化而失去活性,从而对播种和移栽无害[11]。

(3)形态选择

除草剂能利用杂草和作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来达到保护作物而杀死杂草的目的。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形态上彼此有很大的差异,用除草剂喷雾,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对药物敏感。单子叶植物叶面积小,表层角质层和蜡质层较厚,表面积较小,药液易于滚落,叶片吸收药液量较少;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叶片表面的角质层较薄,药液易于在叶子上沉积,叶片吸收药液量较大[12]。

(4)生理选择

植物茎叶或根系的差异产生的对除草剂吸收与运输的差异和使得除草剂获得选择性。若除草剂易被植物吸收与传导,则植物常表现敏感。如施用豆科威,黄瓜根系易于吸收,而南瓜根系难以从根部吸收,故南瓜耐药力强,若采用南瓜砧嫁接黄瓜,则黄瓜也表现耐药。2,4-D类除草剂在双子叶植物体内的输导速度与程度高于单子叶植物,因此,许多双子叶植物对2,4-D类除草剂敏感。

(5)生化选择

由于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有差异,主要是植物体内活化或钝化反应的差异和除草剂对生物毒害水平的差异。如部分除草剂本身对植物无毒害或毒性很小,而当其进入植物体内经过代谢后,就会变成毒性物质或毒性更强的物质,这样就导致了转变能力弱的生存、转变能力强的被毒死,形成该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又如部分除草剂本身虽对植物有毒害,但经植物体内酶或其他物质的作用,则可钝化而失去活性,导致对植物无毒害或毒性降低。由于植物种类不同,植株体内解毒物质含量有差别,从而产生了选择性[13]。

(6)利用保护剂获得选择性

使用选择性差的除草剂,可以通过预先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处理、混配复合以及药后复喷等方法,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毒害而达到选择除草的效果。

2.2.2除草剂的吸收、输导

除草剂对杂草产生毒害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包括吸收、输导、降解与引起植物生理生化的变化,最后植物呈现毒害症状,直至死亡。

2.2.3除草剂的作用靶标

所有除草剂品种都是通过干扰与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代谢作用而造成杂草死亡的,其中包括光合作用、细胞裂、氨基酸、蛋白质及脂肪酸合成、叶绿素及色素合成等,这些代谢过程都是由不同的酶系统诱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新开发的超高活性除草剂品种的作用靶标都是各种酶系统,通过对靶酶的抑制,最终干扰植物的代谢作用而发生除草效应。同一代谢过程包括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其各个反应阶段由不同酶诱导。因此.不同类型除草剂可能抑制同一代谢反应,但它们的作用位点或靶酶却存在着明显差异.例如,三氮苯、取代脉及其它一些类型除草剂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它们的作用靶点却不同。此外,也有不同类型除草剂具有同一作用靶标。这是在杂草抗性治理及综合防治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除草剂作用靶标的分类既可指导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筛选、特别是生物筛选方法的选定,又能够指导除草剂的实际应用,制定正确的使用技术,以充分发挥除草效应[14]。

3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3.1 植物源除草剂研究进展

结合文献报道,人们对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多集中在杀虫剂和杀菌剂方面,对除草剂的研究较少。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0000种[15]。目前世界上已发现30多个科的植物含有近百种具有除草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其中有些已被开发成天然产物除草剂,并得到专利保护和推广应用[16-17]。1992年杨世超等发现小麦对白茅具有克生作用,并从麦根分泌物以及麦根、麦秸和颖壳的水浸液中分离到杀草活性物质[18]。1997年李善林等继续研究发现小麦颖壳的甲醇洗脱物在24mg/株的剂量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因此,李善林等认为小麦颖壳的甲醇洗脱物可望开发成防治白茅等杂草的植物源除草剂[19]。随着杂草科学、现代化学结构分析与合成手段的发展,植物源除草剂的开发与利用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3.2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微生物除草剂是一类以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为主加工而成的除草剂,因其对环境无污染而成为研究热点。据报道,近年来全球微生物农药市场的

产值和产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生物农药产值尚不及全球农药总产值的4%[20],相对来说,微生物除草剂的产值就更少了。目前,已有18种刺盘孢菌属、13种镰孢菌属、12种链格孢菌属和8种尾孢菌属的真菌具有开发潜力[21]。已开发的主要真菌除草剂有Devine[22]、Collego[22]等.细菌除草剂的研究主要涉及根际细菌,如假单孢菌属、肠杆菌属、黄杆菌属、柠檬酸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单孢杆菌属等的细菌[23]。张希福等对河南北部地区杂草植物的病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19种杂草上的病原菌30种,其中蟋蟀草枯菌对危害棉花、花生等作物的恶性杂草蟋蟀草的致病力强,田间防效可达86.4%[24]。已开发出的较有名气的细菌除草剂是日本的Camperico.放线菌除草剂的研究主要涉及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链孢囊菌属、野村菌属、糖多孢菌属、拟诺卡氏菌等6个属。在已发现的抗生素中,有70%的为放线菌所产生。而土壤是放线菌栖居的重要场所,因此从土壤中获得放线菌产生的、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对研制新型微生物除草剂具有重要意义[25]。

3.3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磺酰脲类除草剂代表着农用化学品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近20年来开发出的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除草剂。其除草活性的发现始于1966年,这是三氮苯类化合物扑灭津的衍生物。到70年代初这方面工作才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提出了具有弱生长调节活性的磺酰脲化合物。从1975年George Levitt制备了化合物并证明其高度除草活性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研究[26]。1978年,杜邦公司在George Levitt博士的指导下研制出第一个商品化的磺酰脲除草剂氯磺隆,以此为开端,相继开发成功一系列用途各异的磺酰脲类除草剂。除杜邦等美国公司外,瑞士、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农药公司也进行了该类除草剂的研制和开发。目前参与此类品种登记的有巴斯夫、拜耳作物科学、杜邦、ISK、孟山都、日本日产化学、日本武田、先正达等8家公司[27]。据相关文献显示,自1982年杜邦公司推出2个磺酰脲类除草剂以来,此类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都在逐年的增加。2003年磺酰脲类除草剂销售额多达16.33亿美元,约占全球除草剂总销量的12.2%[28]。到目前为止,我国广泛应用的品种有氯磺隆、甲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

4 除草剂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1 抗性杂草产生,杂草群落演替频率加快

根据近几年相关文献所述,截至2012年10月,全球共公布393个生物型211种抗性杂草,其中124 种双子叶杂草和87 种单子叶杂草[29],对三嗪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近80 个生物型。最近20 年来,世界范围内至少有30 个以上的国家发现不同杂草对化学结构不同的多种类型除草剂产生了抗性,其中以抗三氮苯除草剂的杂草种类最多,其他较多的是ALS 抑制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剂等。我国农药抗性以杀虫剂、杀菌剂尤为严重,但随着除草剂大规模、广泛的使用,除草剂的抗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形成抗性的速度也逐渐在加快。早期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从开始使用到产生抗性大概需要10 年的时间,而现在形成杂草抗性则只需要4-5 年的时间[30]。

随着除草剂使用年限的提高,杂草抗性增强,使用量也逐年增加,农民在防除杂草时,农药的使用量可能成倍的增加。如莠去津由开始的 1.5g 已增至目前

的3g,乙草胺由1 g增至2g,稻田苄嘧磺隆由30 g增至50 g[31],苯磺隆已从过去的每亩使用量0.75克发展到现在的每亩2克,乙草胺已从过去的100ml/hm2使用量发展到现在4500-7500 ml/hm2使用量,杂草抗性的普遍产生,影响了除草剂产业的发展。农田杂草种群[32]演替频率加快,难治杂草危害日益严重,这些都给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4.2残留、药害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据各地农业部门统计,除草剂的药害也呈逐年扩大和加重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我国目前每年化学除草剂使用面积达一亿公顷,因使用除草剂造成的隐形药害导致粮食平均减产20%以上,约1500亿斤粮食。2000年以来,安徽省每年发生除草剂产品质量问题或不正确使用导致药害几十起,每起受害面积1300-33000 hm2,直接经济损失700万-4500万元[33]。除此之外,农药长残留[34]问题还会影响下茬作物,例如高残留的除草剂例如草甘膦、磺酰脲类除草剂等,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对后茬作物影响很大;胺苯磺隆与大多数高活性除草剂一样,胺苯磺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对当茬或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情况;咪唑乙烟酸只能用于大豆田,残效期可达36个月[35],尤对经济作物危害较大如甜菜、白菜、莴苣、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亚麻、向日葵、高粱、甜玉米、爆裂玉米、西瓜、香瓜、南瓜(白瓜籽)等,后茬作物种植小麦影响不是很大,研发高效低残留的产品是目前除草剂行业发展的方向。

5除草剂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鉴于农药残毒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类农药的安全使用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现在对除草剂的质量要求,不仅在于它的原料易得,高效价廉,而且还必须着重考虑它对温血动物,鱼类,野生动物的毒性,以及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土壤中的降解情况。纵观除草剂的发展,近20年来尽管报道不少新品种,却没有一个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出现。未来除草剂的开发与应用应注意除草剂种类、应用策略、作物种类及种植习惯等多个方面,以多类型、多重抗性组合的杂草防除方式来降低杂草对农业的影响及杂草产生抗性的风险。对于除草剂在施用

过程及施用后造成的各种污染,发展绿色除草剂特别是生物除草剂替代化学除草剂,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主要的除草剂品种,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开发与之适应的增效剂,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坚信,随着农业的发展,除草剂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的潜力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近几年国家建立了北方与南方农药创制中心,其中一些基地以开发除草剂作为重点,相信通过努力,将会开发出更有效的除草剂新品种。未来除草剂的发展将严格受到环境和生态的制约,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药剂,而是向着多元化、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为追求安全性高、生物活性高、选择性高,即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强胜,陈世国.生物除草剂研发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杂草科学,2011,

29(1):1-6.

[2] 朱伟娟,陆鹏,孙叔宝.我国化学除草剂的研发、生产和使用[J].中国农药,2011,

9:19-24.

[3] 梁丽娜,郭平毅,李奇峰.中国除草剂产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

报,2005,21(10):321-323.

[4] 苏少泉.加入WTO后我国农业与除草剂发展[J].现代化农业,2003,291(10):4-6.

[5] 苏少泉.除草剂品种的开发与使用.世界农业,2004,301(5):49-50.

[6] 王险峰,关成宏,辛明远.我国长残效除草剂使用概况、问题及对策[J].农药,2003,

42(11):5-11.

[7] 王焕民.对改善我国除草剂品种结构状况的思考[J].农药,2003,42(9):1-5.

[8] 陈茹玉.农药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 刘长令.新农药研究开发文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0] Gimsing AL,Borggaard OK,Sestoft P. Modeling the kineties of the competitive

and desorption of glyphosate and phosphate on goethite and gibbsite and in soils [J].Environ.Sei.Teehnol.2004,8:1718-1722.

[11] Matthews G,Wiles T,Baleguel P. A survey of pestieide application in

Cameroon[J].Crop Protection,2003,22:704-714.

[12] Sehulte M,Haas HUJ. Detection of gemini viruses in sweet potato by polymerase

ehain reaction[J].Plallt Disease Protection,2004,19:657-665.

[13] Prade L,Huber R,Bieseler B. Lactate dehydrogenase from the hyperthermophilic

bacterium Thermotoga maritima:the crystal structure at 2.1 angstrom solution reveals strategies for intrinsic protein stabilization [J].Structure,1998,6:1445-1452.

[14] 苏少泉.除草剂作用靶标与新品种创制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5] Swait T. Secondary compounds as protective agents [J].Ann Rev Plant Physical ,

1977,28:479-501.

[16] 操海群,岳永德,花日茂,等.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

27(1):40-44.

[17] 南振国.天然杀草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J].世界农业,1993,7(1):40-48.

[18] 杨世超.小麦对白茅的化感作用研究[J].杂草学报,1992,6(2):23-28.

[19] 李善林,由振国,梁渡湘,等.小麦化感作用物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白茅的杀除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1997,24(1):81-84.

[20]生物谷.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将达10亿美元[N].农资导报,2010-01-05(C01). [21] 刘占山,廖晓兰,任新国,等.生物除草剂防治研究进展[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7,

11(3):6-10.

[22]耿锐梅.稻田微生物除草剂孢子生产和制剂加工技术的研究[D].北京: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2008.

[23]陈勇强,但汉斌,郭富常.国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天津农业科学,1998,4(2):5-9.

[24]张希福,熊建伟,尹键.杂草生物防治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25(4):8-15.

[25]朱宏建,易图永,周鑫钰.土壤放线菌生防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2):149-151.

[26] 苏少泉.除草剂作用靶标与新品种创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7.

[27] 邓金保.磺酰脲类除草剂综述[J].世界农药,2003,25(3):24 -32.

[28]张一宾. 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除草剂世界市场及品种发展概述[J]. 现代农药,

2005,06:28-31.

[29] 金景学.杂草抗性发展趋势及杂草综合管理策略[J].湖北植保,2012,6:56-58.

[30] 任康太,杨华铮.除草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化工,27(2):36-37.

[31] 梁丽娜,郭平毅,李奇峰.中国除草剂产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

报, 2005,21(10):321-323.

[32] 张宏军,刘学,沙虎全等 .我国除草剂登记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杂草科学,

2011,29(1):7-11.

[33] 张静.我国除草剂的登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4] 孙海蛟,崔冬梅,贾铁宇.浅析长残留除草剂使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

2006(增刊):40.

[35] 苏少泉.我国除草剂造成作物的药害与预防[J].现代农药,2006,5(4):1-5.

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_赵航

专论与综述 Reviews 收稿日期: 2005-01-11 修订日期: 2005-05-2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370942);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4C32003,2005C22018)*通讯作者 生物除草剂剂型研究进展 赵 航, 周勇军, 刘小川, 余柳青 *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 生物除草剂由于受到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使其开发受到一定限制。生物除草剂固体剂型与液体剂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湿度的依赖性,使其保证了生物活性,使用时在目标植物上能保持湿润,在田间适宜条件下发挥其优良效果;由于若干新型添加剂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其液体剂型得到进一步开发。本文介绍了生物除草剂一些新的固体和液体剂型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农药学; 生物除草剂; 剂型; 植物性活性物质中图分类号 S 482.4 Advances in bioherbicide formulation ZHAO Hang , Z HO U Yong -jun , LI U Xiao -chuan , YU Liu -qing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 nstitute ,Hangz hou 310006,China ) Abstract Reducing dew dependence is a principal aim in the formulatio n of many po tential bio herbicide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search attempting in part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via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olid and liquid fo rmulations is described .Ty pically solid formulations must be able to survive the field co nditions and remain inactivated until suitable conditions appear .Liquid formulatio ns have the po tential to function soon after application provided they remain moist on the target plant surface .Several a ttempts to improve w ater -holding capacity in liquid formula tio ns have been ex amined .T he use of multiple emulsions o f w ater in oil has recently show n promise . Key words pesticide sciences ; bioherbicides ; formula tio n ; phy to -activ e substances 20世纪中晚期,科学家提出利用植物病原菌控制杂草的新观念。当时应用特殊真菌病原体孢子作为真菌除草剂,在可控试验条件下其防除杂草效果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自从真菌除草剂Devine ?[1]和Collego ?[2]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在美国注册后,另外6种产品也先后在国际上注册。其中Cam perico ?是细菌除草剂,其剂型研制技术广泛用于同类型产品的研制开发。但与此领域中的研究成本投入相比较,新产品的数量增长缓慢。原因之一是尽管确定了一个对于某种杂草有效并具潜力的新病原菌种,但是其后的研究发展过程却漫长而复杂。因此,能看到相当数量的文章明确了具有潜力的菌种,但却只有相对少的论文报道生物除草剂的规模生产、剂型、贮存和应用等技术,有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除草剂的 发展。 1 生物除草剂发展的限制因素 限制生物除草剂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商业因素。生物限制因素包括寄主的生长变化和抗性增加,这种限制通常在方案实施的早期就被人们所认识,如果其影响较大,则会导致研究的失败;环境限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湿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它影响生物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技术限制因素包括大规模生产和剂型工艺,这些知识通常超出了杂草学家和病理学家的研究领域,而聘请生物剂型和发酵工艺的工程专家需花费较高的成本;特定的病原菌只能防除特定种类的杂草,使得生物除草剂产品的杀草谱有限,从而影响进入市场。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与研究进展(综述

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姓名: 萍 学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班级: 112班 学号: 14232217 成绩: 指导教师: 朱新萍职称: 副教授 2015年1月8日 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萍指导老师:朱新萍 摘要:着眼全球农药市场,除草剂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除草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田除草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除草剂的发展现状、除草剂的类型、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综述了除草剂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除草剂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除草剂进一步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施用现状;研究进展;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Progress Author:Li Ping Instructor: Zhu Xinping Abstract: The focus of global pesticide market, herbicide development faster and faster,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every year. Herbicide applic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eed, has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the type of herbicide usage and problems,recent progress herbicides discuss future trends and prospect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Key words: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Research;

除草剂

常用除草剂的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 摘要:全球农药市场持续增加,农药市场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左右,年增长1.2% ,其中除草剂为150 亿美元左右,占50% ,年增长1.2% 。其中对草甘膦乙﹑草胺﹑百草枯这三种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本文主要针对现在普遍使用的草甘膦﹑乙草胺﹑百草枯这三种常用的除草剂进行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建议进行概述。 关键词:乙草胺;百草枯;草甘膦; 1 Abstract

Global agrochemical market continues to increase, pesticide market sales of about $30 billion, growing 1.2% a year, including herbicides for around $15 billion, accounting for 50%, annual growth of 1.2%. One of glyphosate b, grass amine, paraquat, these three kind of demand is relatively large. This article mainly aimed at the now widespread use of glyphosate, acetochlor, paraquat that three kinds of commonly used herbicides us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Keywords:Acetochlor;Paraquat; Glyphosate; 2 前言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作者:————————————————————————————————日期: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开发应用现状 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人类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高效、安全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力保障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近20年来,农药开发中最有成效的是众多杂环化合物被开发为超高效农药。而在杂环化合物中,含氮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吡啶衍生物又是最为突出的,不但有杀菌剂、杀虫剂,而且有高效的除草剂,这为化学农药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 早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已开始使用含吡啶的天然产物烟草浸出液作为杀虫剂,后经分析确认有效成分为烟碱。然而真正合成的吡啶类农药则是1955年英国ICI公司开发的除草剂敌草快(diquat)和1958年开发的百草枯(paraquat),到目前仍有较好的市场。 随着有机合成技术和农药活性分子设计技巧的发展及农业生产对新型农药的需求,从60年代后期多种吡啶类农药相继问世,比如道化学公司开发的毒莠定、绿草定、氟草烟等,这些产品都属于取代吡啶类除草剂,因其化学结构,统一划归为“氯代吡啶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有着相似的化学结构,都属于激素类除草剂,除草活性高,主要防治阔叶杂草,随着杂草的演替,这类产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销量逐年攀升。鉴于该市场情况,本文将对“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开发应用现状介绍如下: 一、简介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氟草定fluroxy pyr 4-氨基-3, 5-二氯-6- 氟-吡啶-2- 吡啶氧乙酸 1-甲基- 庚基酯 C7H5C l2FN2O3 二氯吡啶 酸、毕克草clopyra lid 3,6-二氯吡 啶-2-羧酸 C6H3Cl2NO2 三氯吡氧乙酸、绿草 定、 盖灌能、盖灌林、定草酯 tr iclopyr, Garlon, Grands tsnd, Dowco233 3,5,6-三 氯-2-吡啶 基氧乙酸 C7H4Cl3NO 3 氨氯吡啶酸、毒莠 定、毒莠定 101 picl oram, Tordon, Tordan 4-氨基- 3,5,6- 三氯吡啶羧 酸 C6H3Cl3 N2O2二、开发应用现状 1.氯氟吡氧乙酸 作用特点:氯氟吡氧乙酸是内吸传导型苗后除草剂。药后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敏感杂草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植株畸形、扭曲。在耐药性植物如小麦体内

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郑灿龙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课程论文 题目:核桃青皮的综合加工利用姓名: 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学号:0940910132 指导老师:张辉职称:副教授 2011年6月10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核桃青皮综合加工利用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迪力夏提·卡迪尔 摘要:介绍了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并重点介绍了核桃青皮应用的现状和关于研究的最新进展。目前,核桃青皮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较低,应用范围也很狭窄。因此,对核桃青皮综合加工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对核桃青皮综合加工利用的进展进行叙述,以期为核桃青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关键词:核桃青皮;化学成分;加工利用;发展现状 Synthetically processing and using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Author: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a brief overview on the chemical compounds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especially introduce an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out Green peel of Walnut.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of green peel of walnut is in a low level. The range of the application is also narrow, mainly applied in medicament. Key words:Green peel of Walnut;chemical compounds; processing;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前言 核桃(Walnut Epicarp)又名胡桃,胡桃属(Juglans Linn.)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胡桃科(Juglandaceae),全世界已记载约20种。其中,中国有4种,分别为胡桃楸(J.m andshu rica M axim.)、核桃(J.reg ia L inn.)、野核桃(J.cathayensis Dode)和麻核桃(J.hopriensisHu),主要栽培于东北的南部、华北、西北、华中及华东地区[1-2]。核桃未成熟时核外部有一层厚厚的绿色果皮(核桃青皮)随着核桃逐渐成熟该青皮会渐渐变黑。我国传统中药及临床上有用该青皮治疗胃痛、胃溃疡、皮肤病子宫脱落等的记载,但是疗效和机理尚不明确,临床上曾出现过皮肤过敏现象 [3]。 1.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 目前,核桃青皮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成分鉴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法分别鉴定出核桃青皮中有39种挥发油和7种脂肪酸,结果显示挥发油占79.09%、脂肪酸占19.02%,其中的挥发油有烃类(26种、71.80%)、酮类(3种、10.83%)、醇类(6种、7.96%)、呋喃类(1种、5.79%)、酚类(1种、1.99%)、肟类(1种、0.95%)、酯类(1种、0.71%)七大类化合物,以倍半萜类为主[4],具有平喘、抑菌抗肿瘤作用。 各脂肪酸的含量为十六碳酸19.30%、十八碳酸3.03%、十六碳烯酸2.93%、十八碳烯酸1.45%、十八碳二烯酸14.36%、十八碳三烯酸3.21%。十八碳二烯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而花生四烯酸其生物活性最强,体内含量最高,对其营养功能亦不可忽视。亚麻酸具有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及心脏病等特殊功效,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缺乏时可影响幼猴视力和视网膜反应[5]。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单糖组成,苯酚-硫酸法测定质量分数,粗多糖提取率为38.07%、精制多糖为76.08%。主要单糖组分为半乳

酰胺类除草剂地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酰胺类除草剂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含有酰胺结构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为: 以不同的取代基来置换R1、R2、R3,而形成特性各异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酰胺类除草剂在除草剂系列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氨基酸类(草甘膦、草铵膦等)、磺酰脲类。2003年的销售额为 12.00 亿美元,占整个农药市场的4.5%,占除草剂市场的9.0%。 毒草胺 (propachlor):1965年上市,芽前除草剂,用于玉米和谷物。 甲草胺:1966年上市 敌草胺(napropamide):1996 年上市,芽前除草剂,用于水果、蔬菜和油菜。 萘丙胺(naproanilide):1980 年上市,芽后除草剂,用于水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氟噻草胺和pethoxamid所取代。 近年来开发的酰胺类除草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市的品种:dimethenamid(二甲噻草胺):1993年上市,为细胞分

裂抑制剂,主要用于玉米、大豆、花生及甜菜等作物,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 thenylchlor(甲氧噻草胺、噻吩草胺):1994年上市,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分裂而致效,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稻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多数阔叶杂草。 flufenacet(氟噻草胺):1998年上市,细胞分裂和生长抑制剂,其主要用于玉米、小麦、大麦、大豆等作物田,防除众多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多花黑麦草等) 和某些阔叶杂草。 pethoxamid(烯草胺):2006年上市,它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而致效,该药剂可芽前和芽后初期防除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etobenzanid(乙氧苯草胺) cafenstrole(唑草胺) APM ( Amiprophose -Methyl,甲酰胺草磷) 3,4-Dichloropropionanilide (DCPA) (3,4-二氯丙酰苯胺) Diphenamid(双苯酰草胺) fluthiamide (噻唑草酰胺)

常用除草剂

1、二甲戊灵 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 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对稗草、千金子无效。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药后保持水层3~5天。移栽田,在插后3~20天用药,药后保水5~7天。 注意事项: 吡嘧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好,但晚稻品种(粳、糯稻)相对敏感,应尽量避免在晚稻芽期施用,否则易产生药害。

浅谈生物除草剂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

浅谈生物除草剂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据统计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杂草有30 000多年种,每年约1 800种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每年因杂草危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高达9.7%。近百年来采用化学除草剂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杂草,但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除草剂抗性杂草植株的出现、土壤污染、水质的退化、以及对非杂草生物(特别是人、畜)的危害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无害的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利用生物防除杂草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菌认识的深入,上世纪中叶开始了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植物病原菌的不断分离和研究,尤其是从杂草病株中筛选出来的一些植物病原菌表现出了潜在的除草活性,有可能开发成为可替代化学除草剂的新型生物除草剂。 1981年,Devine在美国被注册登记为第一个生物除草剂,Devine是美国弗罗里达州的棕榈疫霉致病菌株的厚垣孢子悬浮剂,用于防治杂草莫伦藤,防效可达90%以上,且持效期可达2年,被广泛用于桔园杂草防除。 (一)生物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杀草机理 生防杂草有机体筛选,从理论上说主要依据两条标准:有效性(药效)和专一性(安全性)。而对于生物除草剂的发展,有效性则是最关键的因素。生物除草剂的药效包括控制杂草的水平、速度以及具体操作的难易程度等。除草机理涉及到它对防治对象的侵染能力、侵染速度以及对杂草的损害性等。侵染能力可以从侵染途径、侵染部位、侵染后在组织中的感染能力等反映,如某些菌可以侵染但不能在组织中感染发病。对杂草的损害常表现为引起杂草严重的病症如炭疽病、枯萎、萎蔫叶斑等,这些症状的发生,有时与真菌的特异植物毒素的产生有关。真菌的侵害一开始和杂草生长处于相互拮抗和斗争状态。杂草的防御机制和生长会修复侵染物导致的损害、只有侵害速度高于杂草生长速度才能控制住杂草,虽然飞机草尾孢的侵染力强和专一性高,但侵染速度远滞后于紫茎泽兰的快速生长,

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 概况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世界三嗪类除草剂的发展概况 张一宾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三嗪类除草剂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推出的传统除草剂之一。它通过光合系统Ⅱ(PS Ⅱ)以D 1蛋白为作用靶标,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发挥作用。这类除草剂曾在农业上发挥很大作用,但由于其用量较大、残留较长,并由于磺酰脲类等新除草剂的迅速发展,这类除草剂的市场日趋下落。尽管如此,它仍在各大类除草剂中排位第五,仅次于氨基酸类(草甘膦等)、磺酰脲类、酰胺类、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之后。 1. 三嗪类除草剂的市场 2003年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为亿美元,占整个农药市场的%、占除草剂市场的%。表1列出了这类除草剂与1998年、2002年与2003年的销售额及占除草剂市场的份额。图1为1998~2003年此类除草剂的市场走势。 表1 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及占除草剂的市场份额 1998年 2002年 2003年 销售额(亿美元) 占除草剂市场份额(%) 500 1000 15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百万美元 图1 1998~2003年三嗪类除草剂的市场走势 由表1及图1可见,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市场可谓一年不如一年。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此类除草剂在各大类除草剂中鳌居首位,经过20年的发展,则已“日薄西山”。仅就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中,三嗪类除草剂的销售额下跌了%。其年平均下降率达%,其下降率占各类除草剂的第三位(另两类为脲类及咪唑啉酮类)。从走势图亦可见,从1998年至2003年一路下滑。 估计到2008年的五年后,销售额约为亿美元,较2003年又下跌%,较10年前的1998年下跌%。

第一章 除草剂发展现状与未来

第一章除草剂发展现状及展望近20年来,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的化学除草面积已达6.53亿多公顷次,较1980年增长了10倍,上市的国内外除草剂有效成分接近100个,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农产品价格较低迷的年份,农民对使用除草剂的热情依然不减。除草剂使用量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 1、除草剂使用概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10.14亿亩,比1995年的6.25亿亩增加3.89亿亩,增幅为62.24%,其中水稻化除面积扩大了1.13亿亩,达到3.18亿亩,增长了55.12%,占农田化除面积的1/3,占水稻播种面积75.18%;麦田化除面积扩大1500万亩,达到1.98亿亩,增长了8.19%,占麦类播种面积的55.3%;大豆田化除面积扩大了4800万亩,达到了7900多万亩,增长了约1.5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6%;油料田化除面积扩大了5300多万亩,达到9000多万亩,增长了1.4倍,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0.72%;蔬菜田化除面积扩大了3700万亩,达到5500多万亩,增长了2倍多。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农田化除面积从1995年的1.95亿亩增加到2002年的3.03亿亩,增长了55.38%;中南地区从1.34亿亩增加到2.99亿亩,增长了1.23倍。而同期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增长34.48%和48.44%。目前,农田化除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的省包括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其中超过5000万亩的有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南、广东和湖南省。以2002年为例,在农药市场上出现了近百个除草剂产品中,处理面积前30名的产品约占当年全国化学除草总面积的80%,累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3%。显然他们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决定着我国化学除草的现状和实际水平。

除草剂使用和发展研究进展

除草剂使用和发展研究进展 10级植物保护班 冯君强 100213703

摘要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我国农田受杂草危害的面积为4300万公顷,每年因此而减产粮食1750万吨,皮棉25万吨。现如今除草剂应用是农田杂草防治中最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除草剂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产生要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和除草剂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性的发生枯死的药剂。除草剂具有高效、快速、经济,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作物生长等优点,它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在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先进技术,成为农业高产、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为四分类。 1、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对不同种类的苗木,抗性程度也不同,此药剂可以杀死杂草,而对苗木无害。 2)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毒性,只要接触绿色部分,不分苗木和杂草,都会受害或被杀死。主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出苗前、苗圃主副道上使用。 2、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 (1)触杀型除草剂:药剂与杂草接触时,只杀死与药剂接触的部分,起到局部的杀伤作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则效果较差。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根系或叶片、芽鞘或茎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使植物死亡。 (3)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型双重功能,如杀草胺等。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1)无机化合物除草剂:由天然矿物原料组成,不含有碳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除草剂:主要由苯、醇、脂肪酸、有机胺等有机化合物合成。 4、按使用方法分类 (1)茎叶处理剂:将除草剂溶液兑水,以细小的雾滴均匀的喷洒在植株上,这种喷洒法使用的除草剂叫茎叶处理剂,如盖草能、草甘膦等。 (2)土壤处理机: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形在一定厚度的药层,当杂草种子的幼芽、幼苗及其根系被接触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这种作用的除草剂,叫土壤处理剂。 (3)茎叶、土壤处理剂:可作茎叶处理,也可作土壤处理。

除草剂草甘膦和助剂

除草剂草甘膦和助剂 草甘膦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除草剂,问世2O多年来经久不衰。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量仍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在我国。自80年代初试制成功后已获得普遍应用,现在年产原药约2万吨(折纯),成为生产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国产草甘膦的销售市场已趋于国际化。出口品种多以原药或高浓度水剂、颗粒剂为主,是我国农药外销的主要产品之一,而内销则以不加任何助剂的低浓度水剂为主。性能差,药效低,药剂浪费大,包装和运输成本高。自干我国农药助剂不配套等原因,所以国产高浓度草甘膦水剂,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其技术差距仍然很大。近年来国外高浓度草甘膦水剂(如美国盂山都公司生产41%农达(Rom?dup)水剂)已进^中国市场,并以其优良的性能受到用户的青睐。近年来.国内许多厂家纷纷开发高浓度草甘膦水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今后将成为草甘膦产品的主要剂型.选已是大势所趋。由于草甘膦国内国外销售市场的相互渗透,使得草甘膦制剂技术及配套助剂正面临着国际水平的竞争。 因此,本文系统论述了草甘膦的特性,制剂技术,除草活性及配套助剂的作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介绍了为此研制的专用助剂UC一12,以期使我国的草甘膦制剂能达到国际水平,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I草甘膦特性和剂型 I.1草甘膦特性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叶面喷施芽后除草剂。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杂草共有78种,经草甘膦处理后.人们发现它可以有效控制其中76种,可见它除草的广谱性。它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因此能很好控制如甸匐冰草之类的多年生杂草,但是它不能贯穿木质茎和树皮。它只能用于叶面喷施才有广谱的除草活性。 草甘膦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可阻断5一烯醇丙酮莽草酸一3膦酸(EPSP)盐合成酶的活性。该合成酶存在于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中.而且只有在绿色植物中才能产生。因此草甘膦对所有绿色植物都很毒,而对其它生物无毒。草甘膦主要代谢产物是无毒的氨甲基膦酸。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酸,在水中溶解度很低(25℃时为1.2%),也不溶于其它溶剂。原因是它极性强,呈结晶型,以两性离子存在.分子问强烈的氢键使其晶格很稳定,因此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可是草甘膦的盐类溶解度要比草甘膦大得多。而且叉不损失其母体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如草甘膦异丙胺盐和钠盐的溶解度均为500克/升,草甘瞵铵盐为300克/升.而草甘膦钙盐仅为3O克/升)。草甘膦的盐类对植物的毒性也各不相同.步量的金属离子(如Ca,Fe,以及更少量的Zn和Mn)可降低其对植物的毒性.而其它则无此情况。草甘膦盐类中尤其以异丙胺盐对植物毒性最高,铵盐次之,钠盐稍差。 草甘膦与土壤接触后即失去其植物毒性。仅偶尔发现它在土壤中具有植物毒性.通常使用后可立即种植作物。它所以会失去活性是它与土壤(通过膦酸基)强烈结合.降解作用后失去活性。由于它与土壤结合亲和力强,所它在土壤中迁移性很小。它在室温下无菌溶液中十分稳定。可是在天然水中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和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可使它迅速失去植物毒性。它在水中发生明显的光解作用,也是迅 速失去活性原因之一。

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思路

8/869 市场纵横 生物除草剂的开发、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思路 王禹博1,纪明山1,谷祖敏1,张淑东1,张双1,杨宁2,王勇2 (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 110161;2.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针对当今国内外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分析了生物除草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生物除草剂的未来发展思路及解决办法。对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源除草剂、植物源除草剂进行综述,并对其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其代谢产物、天然植物提取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安全、环保、持效期长及能够恢复土地原生态的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成熟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天然产物等生物除草剂。 关键词: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发展思路 采用化学除草剂能够有效控制绝大部分杂草,但长期滥用却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比如杂草产生了抗药性,土地生态被破坏,地表水被污染,对人类、牲畜等造成严重危害等。随着国家对环保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增强,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农业新的种植模式。安全、环保、持效期长及能够恢复土地原生态的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1 生物除草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生物除草剂(biological herbicides)指能够专一化控制或侵染杂草生长的一类生物制剂,在人工设计下,筛分能将杂草杀死或者得到抑制的天敌,再经发酵培养后获得具有除草作用的生物制剂。生物除草剂包括动物源除草剂(生化除草剂)、植物源除草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真菌除草剂)。首个成型的商品型微生物源除草剂是由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产生的,该链霉菌产生的双丙氨膦(bilanafos)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这对于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个在美国注册登记的生物除草剂是由佛罗里达州的 棕榈疫霉(Phytoph-thorapaLmivora)的厚壁孢子制成,用于防治杂草莫伦藤。第一个由细菌制成的微生物除草剂是由日本烟草公司开发的camperico, 它是从植物兰草内一种强致病性的内生细菌中分离 /开发动态/

2016年中国除草剂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6年中国除草剂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作用受除草剂、植物和环境条件三因素的影响,常用的品种为有机化合物。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线、河道、水库、仓库等地杂草、杂灌、杂树等有害植物。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可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和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按使用方法可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土壤处理剂。 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农药市场最主要的三大品种。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农业经营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对除草剂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农业耕作栽培方法的改变也促进除草剂的需求量大增。因而,除草剂的使用量大幅增加,近年来的增长率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在农药产品中所占比例呈现加大趋势,我国除草剂工业从无到有,由小至大,现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除草剂在过去的十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06年以来,我国除草剂比例稳步增长,2007年中国除草剂产量已达到561896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40.1%。2009年起,我国除草剂产量超过杀虫剂居第一位,2010年全年我国除草剂产量104.28万吨,同比增长12.7%。2011年1-12月,全国除草剂原药的产量达117.47万吨,同比增长12.65%。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我国除草剂原药生产的前三省市是山东、江苏和浙江,分别占总产量的31.64%、26.29%和13.80%。2012年,除草剂折纯产量为164.79万吨,同比增长42.55%。扣除其它的农药,除草剂占农药的比重从2002年的27%提高到64%。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山东省除草剂原药的产量达67.13万吨,同比增长88.65%,占全国总产量的40.74%。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分别占总产量的20.41%、10.27%和9.18%。2013年1-12月全国除草剂原药累计总产量179.98万吨,同比增长8.6%,占整个农药市场份额约为56.43%。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姓名: 李萍 学院: 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 环境科学 班级: 112班 学号: 14232217 成绩: 指导教师: 朱新萍职称: 副教授 2015年1月8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除草剂的施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萍指导老师:朱新萍 摘要:着眼全球农药市场,除草剂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除草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田除草效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除草剂的发展现状、除草剂的类型、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综述了除草剂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除草剂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为除草剂进一步开发与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施用现状;研究进展;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and Progress Author:Li Ping Instructor: Zhu Xinping Abstract: The focus of global pesticide market,herbicide development faster and faster,increasing market demand every year. Herbicide applica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eed,has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the type of herbicide usage and problems,recent progress herbicides discuss future trends and prospect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s,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erbicide and scientific applications. Key words: herbicide; application status quo; Research;

除草剂

第二章除草剂 概述 第一节除草剂分类(1)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能够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如快杀稗对水稻安全,可杀稗草;使它隆对麦类安全,可杀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2.灭生性除草剂该类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没有选择性,即对所有植物均有毒害或有抑制作用。如农达(草甘磷)、克芜踪(百草枯)等。 一、除草剂分类(2) 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类 ?内吸性除草剂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其它部位。如快杀稗、使它隆、千金、农达等 ?触杀性除草剂除草剂接触植物后不能在体内传导,只在药剂接触部位起作用。 如克芜踪、虎威、杂草焚等,这类除草剂喷雾时雾化要好,喷洒更要严密、周到。 一、除草剂分类(3) 除草剂按喷洒的目标分类 土壤处理剂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封闭土面,能被植物的幼芽、芽鞘、根系吸收,杀死未出土r的萌发的杂草或幼草。如用莠去津、乙草胺、异丙隆等封闭土面。 一般施药要求土壤湿度要大;地面平整、无土块;喷洒要均匀周到,封闭严密。 茎叶处理剂能被除植物的茎叶吸收的除草剂喷洒到杂草茎叶上起杀草作用的除草剂。如使它隆、千金、快杀稗等 一、除草剂分类(4) 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除草剂可以按其结构划分为不同类别,以便于比较不同类别的除草剂的作用特性。如三嗪类、酰胺类、磺酰脲类等。 常用除草剂的类别(1) ?苯氧羧酸类 2,4-D 2甲4氯 ?苯甲酸类百草敌 ?三氮苯(三嗪类)类莠去津草净津 ?酰胺类乙草胺异丙草胺 ?取代脲类绿麦隆异丙隆 ?氨基甲酸酯类杀草丹禾大壮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精喹禾灵盖草能 ?磺酰脲类苄磺隆苯磺隆 ?咪唑啉酮类普施特灭草喹 常见除草剂类别(2) 环己烯酮类拿捕净收乐通

除草剂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杂草防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杂草防除是将杂草堆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减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杂草防除的方法很多。近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着治理杂草的各种途径、技术和方法。从最开始的手工除草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机械除草是人类物理性防治杂草阶段。20世纪40年代有机除草剂的合成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对杂草的防治进入了新纪元。随着某些选择性除草剂(如2,4-D,MCPA)的发现和推广成功,大面积、快速而有效的治理多种杂草已成为现实,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目前,人类杂草防除的方式大体包括物理防治、农业治草、化学防治、生态治草、杂草检疫等。下面就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做详细阐述。 化学防治 早在19世纪末期,在欧洲防治葡萄霜酶病时,发现硫酸铜能防治麦田一些十字花科杂草而不伤害作物,这就开始了人类化学除草的历史。1932年,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和地乐酚的发现,使除草剂进入了有机化合物阶段;1942年,2,4-D以及随后的2甲4氯与2,4,5-D的发现,开辟了杂草防治的新纪元[1]。 随诊现代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和生物化学与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进展,除草剂的发展日新月异。安全、广谱、高效和选择性强的除草剂不断出现。 一般地说, 虽然除草剂给增产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并为现代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亦日趋严重, 如对人类的毒害及环境污染问题。由此促进了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经改良的新产品使用安全, 目前已取代了许多旧产品, 但随着生物工程及种子技术的发展, 科学工作者正在探索追求更完美的新产品。世界十大种子公司之一的工? 2 种子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既经营种子又研制经营化学药品的母公司中的一家, 正在着手研制既有效除草又考虑环境安全的新型除草剂[2]。 由于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和种植面积的不断增长,大大推动了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的发展。抗草甘膦性状已经在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棉花和油菜作物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草甘膦+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和杂草防治模式使得人类在杂草防治历史上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农业效率极大的提

除草剂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杂草防除是将杂草堆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减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杂草防除的方法很多。 近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着治理杂草的各种途径、技术和方法。 从最开始的手工除草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的机械除草是人类物理性防治杂草阶段。 20世纪40年代有机除草剂的合成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对杂草的防治进入了新纪元。 随着某些选择性除草剂(如2,4-D,MCPA)的发现和推广成功,大面积、快速而有效的治理多种杂草已成为现实,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目前,人类杂草防除的方式大体包括物理防治、农业治草、化学防治、生态治草、杂草检疫等。 下面就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做详细阐述。 化学防治早在19世纪末期,在欧洲防治葡萄霜酶病时,发现硫酸铜能防治麦田一些十字花科杂草而不伤害作物,这就开始了人类化学除草的历史。 1932年,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和地乐酚的发现,使除草剂进入了有机化合物阶段;1942年,2,4-D以及随后的2甲4氯与2,4,5-D 的发现,开辟了杂草防治的新纪元[1]。 随诊现代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和生物化学与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进展,除草剂的发展日新月异。

安全、广谱、高效和选择性强的除草剂不断出现。 一般地说, 虽然除草剂给增产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并为现代农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亦日趋严重, 如对人类的毒害及环境污染问题。 由此促进了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经改良的新产品使用安全, 目前已取代了许多旧产品, 但随着生物工程及种子技术的发展, 科学工作者正在探索追求更完美的新产品。 世界十大种子公司之一的工 2 种子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既经营种子又研制经营化学药品的母公司中的一家, 正在着手研制既有效除草又考虑环境安全的新型除草剂[2]。 由于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和种植面积的不断增长,大大推动了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的发展。 抗草甘膦性状已经在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棉花和油菜作物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种草甘膦+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和杂草防治模式使得人类在杂草防治历史上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农业效率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效益有很大提高。 然而在这种模式给人类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它会带来什么?这种模式会是得除草剂市场以草甘膦为主导,草铵膦为次的单一化格局将进一步加剧。 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少数几种除草剂品种一统天下的格局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