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型_MVT_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_MVT_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_MVT_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型(MVT) 铅锌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铅锌资源量占全球铅

锌资源量的20 %左右。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在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机制、年代厘定以及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6 个方面: 1)MVT 铅锌矿床研究范围逐渐扩大, 在全世界发现了诸多相关矿床, 多归为其亚类; 2)提出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的前陆盆地、逆冲推覆带等构造挤压环境, 少数产于陆内伸展环境, 改变了MVT 矿床与板块构造无关的观点; 3)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和古地磁测年技术广泛应用, 获得了大量成矿年龄数据, 表明MVT矿床

主要形成在显生宙石炭纪-早三叠纪和白垩纪-第三纪两个时期, 与地球演化史上全球尺度的

板块会聚时间密切相关; 4)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成矿流体温度主要为90~ 150 °C , 盐度

w ( NaCl eq) 为10%~ 30%, 成矿流体具有盆地卤水特征, 卤水源自近地表蒸发海水或围岩蒸

发盐, 同位素资料反映Pb 来自地壳岩石, S 来自地壳岩石或沉积物中残留的硫酸盐。成矿流体驱动机制包括构造挤压和重力驱动两种; 5)古地磁和生物化学标志物判定, 单期热液活动可能持续几千到几万年, 而整个矿床形成可能持续几个到十几个百万年; 6)矿质沉淀机制

主要有3 种: 流体混合、硫酸盐还原和还原硫机制, 不同成矿环境可能受不同机制控制。

简介

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是指赋存于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中, 且成因与岩浆活动无关的一

类铅锌矿床, 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 Leach et al. , 2005) 。根据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元素组合的不同, 可细分为砂岩型( Sandstone- type, SST)铅矿、砂岩型铅锌矿、密西西比河

谷型( Mississippi Valleytype, MVT) 铅锌矿、沉积岩容矿块状硫化物型( Sedimentary exhalativ e, SEDEX) 铅锌矿4 类。其中, MVT 铅锌矿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成因与岩浆活动无

关的浅成后生层状铅锌矿床, 是在50~ 250 °C条件下从稠密的盆地卤水中沉淀形成的

( Leach et al. , 1993) , 因其代表地区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得名( Leach et al. , 2005) 。

MV T 矿床具有以下基本特点(表1;Leach et al . ,1993 ; 2005) : ①矿床产出于造山带边

缘前陆环境或靠近克拉通一侧的沉积盆地环境; ②容矿围岩以白云岩为主,仅有少数矿床产

于灰岩中; ③矿床具有后生特征,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联系; ④可发育层控的、断层控制以及受喀斯特地形控制的矿体,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可以为层状、筒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等; ⑤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仅

在少数矿床/ 矿区发育重晶石和萤石,个别矿区发育有含银或者含铜的矿物; ⑥硫化物通常

交代碳酸盐岩或充填开放孔隙空间,组构变化较大,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 ⑦

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岩化、方解石化和硅化,主要涉及围岩的溶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 ⑧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为断层、破碎带和溶解坍塌角砾岩等; ⑨成矿流体为低温中高盐度盆地流体,温度一般为50~250 ℃,盐度w (NaCl eq ) 一般为10 %~30 %; ⑩金属和硫具有壳源特征。

表1 世界典型MVT 铅锌矿床的主要特征( 据Leach et al. , 1993; 2005)

MVT矿床的分布

MVT矿床分布于全球, 以北美和欧洲最为丰富( 图1) ( Leach et al. , 2005) 。

在北美洲包括美国田纳西州的Jefferson City、Copper Ridge 等矿集区,密苏里州的Old Lead Belt和Viburnum Trend 矿集区,俄克拉何马州、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地区的Tri-State 矿集区, 威斯康星2伊利诺伊州的Upper Mississippi 河谷矿集区; 加拿大西北地区的Nanisivik 、Pine Point 、Polaris 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Robb Lake 、Monarch 、Kiching Horse 矿,新斯科舍省的Gays River ,纽芬兰省的Newfoundland 等矿集区或矿床。

在欧洲,有波兰的上西里西亚(Upper Silesia) ,爱尔兰的Navan 、Lisheen 和Galmoy 铅

锌矿床等,奥地利的Bleiberg ,法国南部Cevennes 矿集区,西班牙北部Reocin 矿床,南斯拉夫的Mezica 和意大利的Raibl 矿床;其他大陆也存在一些MV T 矿床, 例如亚洲伊朗的Medhdiabad 和Angouran 矿床;大洋洲澳大利亚的Admirals Bay、Sorby Hill s、Coxco 、Lennard shelf 矿集区等; 南美洲巴西的Vazante 矿床,秘鲁的SanVicente 矿床等;非洲纳米比

亚的Skorpion 矿床,摩洛哥的El Abadekta 矿床等。

图1世界MVT 铅锌矿床及地区的分布( 据Leach et al. , 2001a 修改)

构造背景与成矿环境

MVT 铅锌矿床曾被认为是一类与板块构造活动无关的矿床, 认为只要存在台地碳酸盐岩就有MVT 铅锌矿化的可能, 然而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世界上多数MVT 铅锌矿床都是由大规模成矿流体在相邻造山带重力驱动下, 流经前陆盆地时发生金属硫化物沉淀形成的( Garven, 1985; Ge et al. , 1992; Appold et al. , 1999) 。近年来研究认为, MVT 铅锌矿床多数形成于造山带前陆盆地中, 少数在逆冲推覆带中, 极少数存在于大陆伸展环境中( Leach et al. , 1993; Bradley et al. , 2003) 。这种认识提出之初曾遭到质疑( Kesler et al. , 2004; Bradley et al. , 2004) , 但最终基本得到了肯定。世界上的MVT 铅锌矿床主要存在于岛弧- 大陆碰撞造山带、安第斯型俯冲造山带和陆- 陆碰撞造山带3 种造山带的前陆中( 图2) 。

虽然MVT 铅锌矿床多存在于前陆盆地平缓的台地碳酸盐岩地层中, 但是在造山带的变形地区-逆冲推覆带中也有分布。对于后者, 由于矿化和构造活动顺序不同, 矿体可以出现在逆冲断层下方, 也可以出现在逆冲岩席中( Bradley et al. ,2003) 。

由于MVT 铅锌矿床在弧- 被动陆缘碰撞造山带前陆盆地中普遍存在, 也由于这种造山带的一次完整造山事件能够提供铅锌矿化所需的全部条件, Brandley 等( 2003) 给出了这种环境中MVT 铅锌矿化的过程模型( 图3)。

图2 前陆中存在MVT 铅锌矿床的三种造山带( 据Bradley et al. , 2003; Leach et al. , 2005修改)

A. 岛弧-大陆碰撞造山带中的岛弧-被动大陆碰撞, 以新近纪Timeor、新几内亚和古生代Taconic、Ouachit a 等造山带为原型;

B. 安第斯型造山带, 以现今安第斯和晚白垩世-古新世北美西部的Laramide 造山体系为原型, 图中对流的软流圈使前陆盆地在区域范围内沉降;

C. 陆- 陆碰撞造山带, 以法国、西班牙交界的Pyrenees造山带为原型, 其两侧都存在逆冲推覆形成的前陆盆地

图3 岛弧-被动陆缘前陆盆地演化及形成MVT 铅锌矿床过程图解

( 据Bradley et al. , 2003; Leach et al. , 2005 修改)

A. 板块会聚过程中, 洋底逆冲带承载着被动陆缘, 形成前陆盆地、伸展穹隆等; 板块继续会聚, 整个前陆都具备了相似的构造特征; 由于盆地沉积中心发生迁移, 前陆盆地并未填满; 沿前渊轴线发生重晶石矿化( 参考Ouachit as 地区) ;

B. 板块会聚结束, 前陆盆地中填满沉积物,产生有利于MVT 铅锌矿化的水文地质学条

件( 据Ozark 造山带)

成矿模式

控制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金属来源、流体携带金属离子的能力、流体的规模、围岩容矿能力、流体的运移方式以及有效的金属沉淀机制等(Basuki et al . , 2004) 。到目前为止,人们仅对MV T 矿床的金属来源为壳源的认识比较一致。目前,随着对地壳规模流体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对MVT铅锌矿集区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许多MVT 铅锌矿是区域性或陆块规模热液流体活动的产物。成矿流体为高盐度的热卤水(类似于油田卤水) ,该热卤水从沉积盆地排出,经过含水地层,到达盆地边缘进入台地碳酸盐岩地层中沉淀成矿。

1)流体运移模式

涉及大规模流体运移的驱动机制有多种,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区域流体运移的方式不同,目前存在以下3 种流体运移模式(Adams , 2001 ; Hannigan ,2005) ,可分别解释部分矿床的形成机制。

第一, 地形或重力驱动模式( Garven et al . ,1984) :其过程为流体在重力的驱动下,在盆地边缘造山隆起区,在页岩地层的阻隔下,沿碳酸盐岩或砂岩等透水层运移(图3a) 。

第二, 沉积和压实作用模式(Jackson et al. ,1967) :驱使流体发生运移的原动力为沉积压实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梯度(图3b) 。

第三,热2盐对流循环模式,主要是盐度、温度差异导致的对流循环(图3c) 。

2)金属沉淀机制

金属硫化物沉淀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含金属和含硫的流体性质、运移能力和流动方式(Ander son et al . ,1982) ,这涉及到金属和硫的运移方式问题。目前存在3 种流体卸载模式(表2)。

还原硫模式:金属离子和还原硫共存于同一流体体系,这一低p H 值流体如在运移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如碳酸盐岩的溶解可以导致溶液p H 值的升高) ,则会发生金属沉淀。

硫酸盐还原模式:成矿流体中的硫酸盐在成矿地点经还原剂的还原作用(比如有机质) 转变为HS- 或H2 S ,再与成矿流体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沉淀成矿。

流体混合模式:含有金属和还原硫的流体各自按照不同的途径运移至成矿地点混合成矿(Jackson et al . , 1967 ; Anderson , 1975) 。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胶状闪锌矿的形成,是含金属离子的流体与含还原硫的流体快速混合形成高度过饱和流体而发生迅速沉淀的结果

表2 MVT 铅锌矿床成矿金属硫化物沉淀模型( 据Kula, 2000;Leach et al. , 2005 修改)

图3 MVT 铅锌矿床流体运移模式(据Garven , 1995 修改)

参考文献:

张长青,余金杰,毛景文,等. 密西西比型(MVT) 铅锌矿床研究进展.矿床地质,2009,28(2):195~210

刘英超, 侯增谦, 杨竹森,等. 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 ) 铅锌矿床: 认识与进展.矿床地质,2008,27(2):253~264

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我国各种工业类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碳酸盐岩型-云南会泽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京103度、北纬25度之间。其东临宣威市、贵州省威宁县,南与寻甸县毗邻。 云南会泽的铅锌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铅锌矿产地之一。矿区地表层由于震旦系组成,构成矿场的基地,其包含的上震旦与古生界组成了“两层式结构”。其主要由灰色、红色、米黄色的白云岩及块状的硅灰岩构成。有代表意义的断层有麒麟长等。会泽矿床主要位于小江断裂带上,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会泽矿产成矿的地质特征:会泽矿床产生的矿产不仅受到地层、岩石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1)地层因素在地域上,矿产的分布同地层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视状”的矿体主要为下层的炭资源形成碳酸盐.从而形成矿产提供了前提条件。硫化矿石的产生原因也同其沉积作用有一定联系。(2)岩性因素会泽铅锌矿床的下层一般为白云灰岩。中上层为灰白粗晶的白云灰岩,并伴有白云质灰岩的残留体,成过度关系。白云灰岩有着重要的物理性质,从而影响着矿床的形成。粗晶的白云灰岩比较厚,孔隙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其对岩石的遮挡作用,就容易形成脉状的矿床。因此,岩性因素也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决定条件。(3)构造因素。受压扭作用产生的断流带式矿体形成的有地地区,矿体在其剖面多为梯状结构。 二、泥岩-碎屑岩-内蒙古东升庙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三贵口铅锌矿是东升庙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北东向延伸地段。自2005年8月以来紫金矿业集团在该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通过对40~88线区域钻探施工,发现了以铅锌为主的隐伏工业矿体,该矿体主要分布在三贵口南矿段。内蒙紫金矿业设立三贵口南矿段铅锌勘探项目是想利用实测剖面、取样进行化学测试等技术手段进步对该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圈出矿体计算出储量并展开下一轮找矿预测。实现铅锌矿资源持续稳定的供应,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解决重大问题。 矿区地层:研究区地层包括中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其中中元古代地层占研究区的41%,中生代地层占48%,新生代地层占11%,其中中元古代地层为含矿地层。研究区内地层分布相对集中,且有一定规律,中元古代地层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而东南部仅零星分布,新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东南部。 矿区构造:区内构造复杂纷呈,颇具特色。不同时代、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褶皱、断裂都有发育,褶皱和断裂的有机配置,构成了不同构造旋回各自的构造群落,控制了区内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和成矿作用。东升庙矿区位于北部F5和南部Fl两条区域性北东向断裂之间,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本区褶皱和断裂构造格局。 岩浆岩:区内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期次和不类型的岩浆岩。形成时代从中元古代到燕山期。其中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其次为印支期和燕山期。从深成侵入岩、浅成岩到喷出岩均有出露。岩性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产状类型也较多,有岩基、岩株、岩墙等。以华力西期岩浆岩为例,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二云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等。 矿区变质岩:依据区内各种变质岩的地质产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特征,在充分考虑原岩建造的基础上,将狼山群的岩石划分为大理岩类、片岩类、石英岩类、变粒岩类、角闪岩类、混合岩六大类。

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

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 铅、锌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小坝铅锌矿区及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分布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区的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为渝东南地区乃至重庆市铅锌矿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标签:渝东南铅锌矿矿床特征成因规律 0前言 为支持酉阳县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开发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的资源,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重庆市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补作了地质工作。在这次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研究了矿区铅锌矿面上的分布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属层控型铅锌矿化带,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认为该区铅锌矿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 1概况 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325°方向、直线距离约5km,隶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复建村、清沙村等所辖。矿体断续顺层延伸,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脉状及囊状次之,延长一般为几十~几百余米,厚度一般为1.1~14.25m,矿体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层。矿石以氧化矿为主,少量混合矿及硫化矿,矿石品位Pb0.048~44.66%、Zn0.05~18.29%。 2矿石特征分析 2.1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目前矿区矿石类型为氧化矿和硫化矿两种类型,现对两类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描述如下: 2.1.1氧化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有块状、蜂窝状、网脉状、条带状、骨架状等5种类型。 块状氧化矿石:褐红、桔红、深黄、红褐及褐黄等色,泥状细粒结构、泥晶结构、砂状结构,微孔隙~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其原岩多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褐铁矿化白云岩等,随矿化程度的增强,原岩无法分辨。由交代作用、浸染作用成矿。矿石含Zn为主,含量一般为3.69~35.33%,部分含Pb,0.15~0.97%,含Fe较高。矿石常位于矿体中间层位,品位较高而稳定,比重较大。 蜂窝状氧化矿石:与块状矿石接近,呈红褐、深褐色,细孔隙发育,具细粒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蒙亚啊铅锌矿床地处西藏自治区嘉黎县绒多乡南东18km处,构造上隶属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部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带东段,是本区较为重要和典型的一个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文章主要分析了矿区岩体及主要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结果显示所选取的岩矿石样品均呈现向右缓倾、负Ce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岩体一致,存在一定的同源性;其矽卡岩期矽卡岩及磁铁矿石稀土元素均出现正Eu异常,指示矽卡岩阶段为高温氧化环境;而铅锌矿石的负Eu异常与矽卡岩及磁铁矿的正Eu异常相对,暗示成矿过程从矽卡岩期到石英硫化物期成矿 1 矿区地质简述 矿区主要出露晚古生界地层,包括第四系(Q)、中二叠统洛巴堆组(P2l)、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C2P1l)。其中来姑组(C2P1l)为主要含矿地层,其分布于整个矿区,上部岩性段以灰黑色板岩为主,夹石英、长石石英晶屑凝灰岩及泥灰岩,下部岩性段以砂岩为主,夹板岩、少量砾岩、凝灰岩、灰岩。 矿区范围内目前共有20个大小不等的铅锌矿(化)体,沿矿区主断层带及其两侧展布,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以Pb-14 矿体规模最大,其次为Pb-12、Pb-13、Pb-20及Pb-21矿体,本次主要研究对象为Pb-21矿体。Pb-21矿体位于整个矿区西部,爬格西坡地段,矿体在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展布,形态上呈“蛇”形。矿体整体走向186°,倾向西,倾角54°~68°。矿体平均品位:Zn6.95×10-2、Ag19.78×10-6、Pb0.32×10-2。 矿区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少量黄锡矿、辉钼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黑云母、绢云母等。矿石组构:矿石的结构主要见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乳浊状结构,残余结构,浸蚀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见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网脉状构造。 2 分析测试方法 选取18件样品送至西南冶金地质测试所进行全岩分析测试。常量元素使用Axios X荧光仪通过X荧光法、重量法、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参照GB/T14506.28-2010、DZG20-02、GB/T14353-2010,检测温度20℃,检测湿度60%;微量元素使用iCAP6300全谱仪、802W摄谱仪、NexION300xICP-MS质谱仪、AFS2202E原子荧光仪、Axios X荧光仪通过发射光谱法、质谱法、原子荧光法、X荧光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参照DZG20-05、DZG20-06,检测温度20℃,检测湿度60%。测试结果列于表1、表2中。

重要的矿床类型(带图)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重要的矿床类型 1、矽卡岩型铁矿床 此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可构成中、大型矿床,一般多为富矿,而且常伴生Co、Ni、Au、Cu、Pb、Zn→Cu、Pb、Zn、Mo、Bi、W、Sn等多种有用金属组分,并且常与矿浆贯入型铁矿、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锡等矿床共生。重要的矿床如(河北)中关、(湖北)铁山、(新疆)磁海、(菲)Parap、(美)Eagle Mountain、(墨)Fierro。 (1)地质构造背景 有利成矿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不同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大陆边缘隆起中的凹陷带和与之相邻的坳陷带及裂谷。矿床形成于中、浅成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凝灰岩及钙质页岩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可为辉长岩及辉绿岩、闪长岩及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一般富碱质(多富Na2O)或偏碱性,规模多属中、小型。成矿深度一般在1-4.5km,蚀变及矿化的温度一般在800-200oC,主要矿化温度在500-400oC。 (2)矿床特征 矿体呈似层状、凸镜状、囊状、不规则状产于接触带的矽卡岩中,主要受接触带、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捕虏体等构造控制,与围岩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 1引言 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 (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4)铅锌矿石的组成和类型特征:铅锌矿石的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金银矿等形式,其中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解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 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 杜成亮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 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 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 ()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 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铅锌矿的矿床类型 1959年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按成因划分为内生与外生两大类。内生矿床按其生成的温度下降顺序分为8个建造。其中,建造1~3为高温矿床,建造4~7为中温矿床,建造8为低温矿床;外生矿床只有一种建造,即菱锌矿-白铅矿-铅矾建造。 1979年涂光炽对我国铅锌矿床作了成因分类:①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②与海相、陆相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床;③与沉积作用、沉积改造作用及后成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 ④与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⑤砂铅矿床。 1983年王育民将我国铅锌矿床类型分为“四系十二型十九式”。 1989年涂光炽等在《中国矿床》专著中对中国铅锌矿床进行综合因素的分类,这个分类方案是根据中国地质条件,在全面考虑铅锌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含矿岩系、物质组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基础上,以含矿岩系和主导成矿作用命名的方式,划分出了8个类型,即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碳酸盐岩型、泥岩-细碎屑岩型、砂砾岩型。该分类的优点在于含矿岩系集中地反映了地质背景、成矿环境和形成方式等,是对过去以矿床围岩命名的发展,也有利于找矿,具有特色。 上述8类铅锌矿床的基本特征如下: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因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类,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矿床。它们可能是花岗岩类结晶分异的气液产物,但也可能是成岩后在另一次地质事件或地壳运动中受到地下热水(大气降水成因为主)的活化淋滤,使花岗岩类

中的分散成矿物质富集起来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可与中性、中酸性、酸性或碱性侵入岩有关。岩体可大可小。一般的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 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从赋矿岩石类型来看,与铅锌钨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属壳源花岗岩类;与铅锌铜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属壳幔源花岗岩类。地下热水成因的铅锌矿床常伴生金、银等元素。 这类矿床国内典型实例:花岗岩型铅锌矿床有广西新华铅锌银矿床、广东锯板坑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湖南东坡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等;夕卡岩型铅锌矿床有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床、黄沙坪铅锌矿床和辽宁桓仁铜锌矿床等;斑岩型铅锌矿床有江西冷水坑铅锌银矿床、云南姚安铅矿床、山东香夼铅锌矿床。 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的含矿岩系中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很发育,特别是下盘岩石常是火山熔岩和凝灰岩。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岩系有关。国外称这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或黄铁矿型铅锌矿床。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常与铜矿共生或伴生大量的金、银和稀散元素,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我国产于海相火山岩中的铅锌矿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如甘肃白银厂铜铅锌矿床等,有的还受到混合岩化作用,如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等。属于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典型实例有白银厂小铁山矿床、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等。 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常分布在火山断陷盆地边缘,受断裂控制。含矿岩系多

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及研究

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及研究 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西北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区,因此本为以李梅铅锌矿区为例进行剖析,总结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湘西北铅锌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厚大的碳酸盐岩中。矿体具多层性,呈缓倾斜以整合层带状产出。矿石以锌为主,铅锌共生,具有一定分带现象。矿石为微晶状、细晶状及胶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本区铅具有以幔源为主,壳幔混合的特点,硫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系的硫酸盐。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型矿床,兼有后期热液改造型矿床的性质。 标签:湘西铅锌矿富矿矿规规律 0前言 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西北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区,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厚大的碳酸盐岩中。矿化带延伸与藻礁浅滩相带一致。矿体具多层性,呈缓倾斜以整合层带状产出。矿石以锌为主铅锌共生,具有一定分带现象。矿石为微晶状、细晶状及胶状等结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本区铅具有以幔源为主,壳幔混合的特点,硫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系的硫酸盐。 1湘西北铅锌矿富矿规律 湘西北铅锌矿的富矿有着自身的规律,这主要是通过地质特征、组成特征、结构构造、形成原因等环节得以体现。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湘西铅锌矿富矿规律进行了分析。 1.1矿床地质特征 铅锌的富矿体通常是受到次级背斜以及容矿层层内的裂隙系统的控制。除此之外,对于规模较大的富矿体来说,一般情况下大致的顺层分布总是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举例来说湘西北铅锌矿的富矿体主要包括了似层状、透镜状、囊状、巢状、脉状等不同的形态,并且在地质特征上以似层状和透镜状较为常见。例如透镜状的铅锌矿富矿体长会达到300-1300m左右,宽度会达到150-200m,厚度会达到2~10m。 湘西北花垣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黔铅锌矿带北延部分。矿带长达120km,宽10~20km,已发现矿床(点)30余处,探明铅锌储量大于350万吨,潜在储量1120万吨以上。这些矿床(点)主要呈NNE向集中分布于贵州铜仁卜口场、松桃、嗅脑和湖南花垣李梅3个矿化集中区。 1.1.1初步查明湘西北铅锌矿存在三个赋矿层位

铜矿床资源开发初步方案

xx铜矿床资源开发初步方案 一、项目概况 xx铜矿为xx控股公司拟建矿山,含xx矿段和xx矿段。xx铜矿位于庐江县城170°方向直线距离约8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庐江县城关镇和泥河镇。中心地理坐标为:117°18′15″,30°10′15″。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合(肥)~铜(陵)公路(省道405线),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相连接,往西北约20km处为合(肥)~九(江)铁路的庐江长岗站,北距合肥市骆岗机场约80km。此外,矿区东邻黄陂湖,乘船可达庐江县城、巢湖市,经西河、裕溪河可直达长江,通往沿江两岸各城埠。水陆交通均便利。 矿区属大别山余脉之东延部分和滁巢褶皱带山地西南缘的衔接部位,地形呈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最高峰为xx,海拔标高为+156.09m,其余诸山海拔为+70~+100m不等。本区位于郯(城)~庐(江)断裂带东侧,地表相对不稳定,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地震烈度为Ⅶ度区,近40年来,发生2.4~4.2级地震达27次。 庐江县属农业大县,全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境内水资源不甚充足,生活用水主要为地面水塘、溪流及部分地下水,而工业用水则主要引用xx河河水及地下水。庐江县城有一座220kV变电所,该矿区距其

直线距离约10km,电力充足。 二、矿区地质及资源储量 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滁州~庐江前陆过渡带的南部,菖蒲山~盛桥复式背斜的西南部。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一套碱钙性系列同源不同期次的中酸性杂岩体及火山岩岩石,属燕山期岩浆活动。 xx铜矿床是安徽省境内未开发的铜矿床,由xx、xx、断龙颈、龙头山等矿段组成,其中xx、xx矿段规模较大。 xx矿段Ⅰ号矿体分布在17~9线范围内,赋存标高-8.5~-326米;Ⅱ号矿体分布在5~1线,赋存标高-2~-79米;Ⅲ号矿体分布在13~6线,赋存标高-98~-659米。xx矿段共圈定出四个主矿体,最低赋存标高为-772.20米。 矿体顶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斑岩,少量砂页岩;底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斑岩顶板围岩。矿体中总夹石率为13.81%。 矿区内铜资源量66.88万t。xx矿段铜矿石量8569.5万t,资源量32.3万t,平均品位0.38%;xx矿段铜矿石量6654万t,铜资源量25.68万t,平均品位0.39%;断龙颈矿段铜金属量8.55万t(含铜平均品位为0.30%);龙头山矿段D级铜金属量0.35万t(含铜平均品位0.38%)。整个矿床铜品位较低,目前达到经济开发的铜资源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一)中国铜矿床分类 矿床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聚集体。地质矿业工作者为了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开发利用则进行矿床分类。中国铜矿床分类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是丁文江(1917)将我国铜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将斑岩铜矿归入浸染型铜矿,并提出山西中条山铜矿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岩中”,属“低品位浸染状矿石”。其后,朱熙人(1935)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研究。1953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1957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进而又分6类22式。1959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建造、金属组合、矿体形状及产状和矿化时代等又进一步划分若干亚类。 70年代以来,铜矿床的分类从单纯以产状、成因及工业类型划分,转向结合矿石商品价值、成岩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进行铜矿床分类。其中有代表性的,郭文魁于1976年将我国铜矿床分为六大类:①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进一步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及条带状浸染状铜矿两个亚类;②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③与中酸性火山-深成杂岩或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④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⑤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⑥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层状铜矿)。 1989年,《中国矿床》(宋叔和主编,1989)推出的中国铜矿床分类,在前人分类基础上,着重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矿床形成的地质因素,即产出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二是商品矿石的经济意义,即矿床必须在现阶段能够被开发利用,而且要有一定规模。以这两个原则将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六类:①铜镍硫化物型矿床;②斑岩型铜矿床;③夕卡岩型铜矿床,④火山岩型铜矿床,⑤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⑥陆相砂岩型铜矿床。至于石英脉型铜矿、自然铜矿床等,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不是开采的主要对象,故未归入本分类。 近年来,国内外对铜矿床分类趋于以容矿岩石为基础,并考虑到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和经济开采价值进行分类。如王之田等(1994)将中国铜矿床类型划分为七类,并对已知的大型铜矿床类型及地质时代占有储量进行了统计,反映矿床类型经济意义。芮宗瑶等(1993)也以容矿岩石为主线,兼顾成矿环境、矿床成因等将中国铜矿床分成五大类10小类,并列举每个类型的容矿岩石、矿石建造、矿体形态、成矿作用、矿质来源、成矿环境以及矿床实例等。 (二)中国铜矿矿床类型简述 中国铜矿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是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其中,前4类矿床的储量合计占全国铜矿储量的90%。这些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各异,有其各自的成矿特征。根据芮宗瑶等(1993)、王之田等(1994)等研究成果,按各类型矿床占有储量比例依次简述如下: 斑岩型铜(钼)矿 该类型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的45.5%,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而且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其成矿特点: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铅锌矿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分布分析 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所以进一步了解铅锌矿的成矿分布及类型,对野外找矿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 标签:铅锌矿资源成因类型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8601 1 我国铅锌矿总体分布及形成 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均有铅锌矿产出,重点分布在华南西部及华北北东部,据统计现有储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铅锌五大主产区域。 (1)东北铅锌主产区:东北地区是比较早的开发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铅锌矿总储量占全国80%,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2)湖南铅锌主产区:该区域产量丰富,而且都是富矿,大部分都利于开发利用。(3)两广铅锌主产区: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广东的东北部连平与韶关交接带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4)滇川铅锌主产区:云南铅锌矿有很好的前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建超大型铅锌矿床金顶矿山。四川有会东铅锌矿、会理铅锌矿两个主要矿山以及一批中小型矿山,近年来铅锌精矿产量猛增。(5)西北铅锌主产区:目前,西北铅锌产量较少,但开发前景可观。 2 铅锌矿矿床的类型及成因 2.1 花岗岩型、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因为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型铅锌矿床。花岗岩在结晶分异的时候产出的气体或者液体所形成,也可能是在地质构造活动中经过地下水的活化和淋滤从而让花岗岩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起来形成花岗岩型的铅锌矿床。岩体可大可小。一般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从赋矿岩石类型来看,与铅锌钨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属壳源花岗岩类;与铅锌铜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属壳幔源花岗岩类。地下热水成因的铅锌矿床常伴生金、银等元素。

铅锌矿的成矿类型及成因探讨

铅锌矿的成矿类型及成因探讨 摘要: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铅锌矿床的分类较多, 各具理论依据、实际意义和优缺点。合理的铅锌矿床分类可以促进铅锌成矿理论的发展并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文章分析了铅锌元素的地化性质, 探讨了世界铅锌矿床主要成矿类型的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类型;成因探讨 引言 铅锌矿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其成矿类型,划分依据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常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矿床的成因为基础的划分。从而将世界主要铅锌矿床划分为: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砂页岩容矿的沉积或沉积——变质型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热液交代型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非硫化物锌矿床等。这种分类法的特别之处是可以集中反映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主岩和矿床成因等重要因素, 既有利于促进铅锌矿床成矿理论的研究, 又便于指导找矿, 是一种被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案。 一、我国铅锌矿的类型探究 我国铅锌矿床类型较全,并具特色,成矿作用多样、复杂,因而矿床分类一直是我国矿床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 1、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因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类,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矿床。它们可能是花岗岩类结晶分异的气液产物,但也可能是成岩后在另一次地矿事件或地壳运动中受到地下热水的活化淋滤,使花岗岩类中的分散成矿物质富集起来形成的矿床。这类矿床可与中性、中酸性、酸性或碱性侵入岩有关。岩体可大可小。一般的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2、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的含矿岩系中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很发育,特别是下盘岩石常是火山熔岩和凝灰岩。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岩系有关。国外称这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或黄铁矿型铅锌矿床。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常与铜矿共生或伴生大量的金、银和稀散元素,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我国产于海相火山岩中的铅锌矿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有的还受到混合岩化作用。

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学习中心:郑州学习中心 学号: 056F29143016 姓名:赵书堂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指导教师:何壮 2016 年 8 月 29 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赵书堂学号:056F29143016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赵书堂学号:056F29143016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2016年8月29日

摘要 为了使内蒙古长山壕金矿更好的进行开采工作,本文就以往勘探成果的前提下,对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为四部分进行了研究,在该研究中可以发现:长山壕金矿床比鲁特组中,变质岩较多,由于这两种岩石直接与成金作用有关,因此,金元素主要存在该地层中;该矿床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中远古时期、新远古时期与二叠纪时期,中远古时期形成了白云鄂博群,新远古时期与二叠纪时期形成了比鲁特组,是长山壕金矿床的主要形成时期;该矿床的东部,主要以比鲁特组为主,金含量相对较高,西部以尖山组与哈拉霍疙特组为主,含金量较低;根据该矿区的铷、锶等元素推算,该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大约为290.8±2.8Ma。通过本文对内蒙古长山壕金矿的研究和分析,将为日后矿区内开采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性支持,为该矿区的合理开发提供保障。 关键词:内蒙古长山壕,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铅锌矿主要类型和找矿标志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

国内外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研究_以日本Sunrise黑矿型矿床为例_刘婷

0前言 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4种铜矿床类型(斑岩型、砂页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铜镍硫化物型)之一,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的海相火山岩发育区,是一种容矿岩石为火山岩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产于元古代-古生代的褶皱带中,它在全球的分布范围较广,与基性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加拿大和西班牙发现了两个大于500万吨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1]。Singer(1986)[2-3]将与海相火山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分为洋中脊的塞浦鲁斯型(Cyprus)、岛弧上的黑矿型(Kuroko)和别子型(Besshi)矿床。 塞浦鲁斯型矿床[2]主要为中小型铜锌矿床,主要产于与蛇绿岩有关的喷出玄武岩中透镜状或块状黄铜矿集合体中,其底部主要为细脉状铜富集,由绿泥石蚀变玄武岩中网状石英-硫化物脉体组成。黑矿型(Kuroko)矿床[3]产于中性-长英质火山岩中,常常发育在于岛弧有关的拉张环境中,品位较高,且规模较大。与塞浦鲁斯型矿床相比,它们的锌、铅、银和锑含量较高,反映出其长英质火山主岩组分。在这些矿床中也富含粗粒碎屑硫化物,其环境为海底沉积环境。黑矿型矿床底部主要为细脉状铜富集,而且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经常有锌、铅、银地球化学环带状富集。别子型(Besshi)矿床[4]常出现在混合火山沉积环境。该类矿床的含矿岩石主要是被玄武岩岩床侵入的浊流岩。这些矿床主要是富铜的,而且包含一些铅和其他地壳元素的富集。与其他海相火山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相比,该类矿床主要产在较薄且广泛分布的磁黄铁矿或黄铁矿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岩石的岩床中。然而,该类矿床的特征变化很大,Slack(1993)[5]提出了别子型矿床的定义,包括英国哥伦比亚的Ducktown,Tenn区域和Windy Craggy大矿床。 2国内研究现状 海相火山岩型铜矿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其品位较富,多数矿床的含铜品位都在1×10-2以上,伴生有用组份较多,开发经济价值较高。矿体和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透镜状,成群出现。主要分布于元古宙和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中,分布地区亦较广,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与西南“三江”地区,新疆等地亦有产出。较著名的大、中型矿床有新疆北部阿舍勒、青海玛沁德尔尼、甘肃兰州白银厂、四川会理拉拉厂和九龙李伍及云南新平大红山等矿床,属同生源积成因。 该类矿床在空间上常与铁矿伴生,如云南大红山和甘肃陈家庙矿床等,其上部为含铜(磁)铁矿,下部为含铁铜矿床。其主要沿大陆边缘、陆内裂谷或陆内深大断裂分布,是拉张环境中地幔岩上涌的产物,这种情况与铜-镍硫化物型铜矿有一定相似之处,只是成矿方式有所不同。因而在产有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的深大断裂的延伸地区,常出现成矿时代与其不同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如在额尔齐斯超岩石圈断裂中,东南部有早二叠世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西北部有中泥盆世的阿舍勒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又如北祁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带的北侧有中元古代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这两类矿床成因上的联系使其有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特点,对找矿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沿杭州至萍乡一带的中-晚元古界地层发现有西裘、铁砂街、罗城和万载兴源冲四个铜锌矿床。容矿围岩在西裘铜矿区为晚元古代双溪坞群细碧岩-角斑岩,同位素年龄为802.3-976.4Ma[6-7];在铁砂街矿区为中元古代蓟县群细碧岩-角斑岩[8],Re-Os同位素年龄为850Ma,也说明是晚元古代同一时期的产物;在罗城铜矿区以及兴源冲铜矿区为中元古代宜丰岩组,属于一套沉积变质火山岩系,包括绢云绿泥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夹钠长玢岩、变质石英砂岩及透镜状次闪石片岩夹细碧岩或细碧质玄武岩[9-10]。它们共同所有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指示出弧后裂谷环境,与日本黑矿具有类似的成矿环境。在前震旦纪的双桥山群中还有多处层段产有细碧角斑岩建造,如宜丰、德兴、都昌、德安等地,该类型矿床有待今后进一步勘查。 3Sunrise黑矿型矿床 Sunrise矿床是Myojin Knoll海底破火山口一个典型的黑矿型矿床,该破火山口位于东京以南400千米,为Izu-Ogasawara弧前海底硅质破火山口之一。陡峭的破火山口壁上出露一些未经蚀变的流纹熔岩、角砾岩以及层状或非层状的含71~74wt%SiO2和<1wt%K2O的浮岩[11]。Sunrise矿床与其他不同构造环境下火山硫化物矿床相比,金、银含量相对较高,但其金含量与Izu-Ogasawara岛弧南部400千米处的Suiyo海山相比较低,但其银、铅含量更高。 图1与火山有关不同矿床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7-8,10-13] 矿区重晶石中富液相两相包裹体测出均一温度可分为两个区间,分别是180°~290°C(平均228°C)和230°~330°C(下转第400页) 国内外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研究 —— —以日本Sunrise黑矿型矿床为例 刘婷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简要概述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类型,分析其产出特点、分布规律,突出该类矿床的重要性,并以日本Sunrise矿床为例进行介绍,加强对该类矿床的认识,为我国华东区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的探明与发现提供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国内外研究;日本Sunrise Marine volcanic type copper deposit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 —an example from Sunrise ore deposit in Japan LIU Ting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Jiangxi,330013) 【Abstract】Marine volcanic type copper deposit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briefly summarized,and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are analyzed,so a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his kind of deposits.Sunrise ore deposit in Japan is introduced as an example,for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knowledge of this kind of ore deposits,and providing abundant experi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marine volcanic type copper deposit in south China. 【Key words】Marine volcanic type;Copper deposit;Study at home and abroad;Sunrise in Japan 作者简介:刘婷(1988—),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习和研究。 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