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发展模式探析_王建强

车联网发展模式探析_王建强
车联网发展模式探析_王建强

收稿日期:2011-04-22;修回日期:2011-07-25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6RJZA088);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1-5)

作者简介:王建强(198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系统、信息管理等。

车联网发展模式探析

王建强,李世威,曾俊伟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要: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通过介绍车联网

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

分析探讨了车联网在保障道路行驶安全、防止交通拥塞、促进汽车产业升级和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4个方面的应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分别研究了车联网发展模式当中涉及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问题,指出未来车联网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立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关键词:车联网;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业链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9X (2011)12-0235-04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WANG Jian-qiang ,LI Shi-wei ,ZENG Jun-wei

(School of Traffic &Transportation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China )

Abstract :Internet of Vehicles is an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and has attracted high attention of many research institutions worldwide.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

i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in ensuring road driving safety ,preventing traffic jam ,promoting the upgrade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realizing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Combined with real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t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respectively ,

which involved technology model ,business model and management model.The conclusion is that many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Vehicles ,and to establish a mutual win development model that is 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

Key words :Internet of Vehicles ;technology model ;business model ;management model ;industry chain

0引言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有多个国家都投入巨资开展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应用将在今后5 15年中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带来极大贡献。韩国于2009年发布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提出“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美国奥巴马总统期望利用“智慧地球”来刺激经济发展,把美国经济带出低谷

[1,2]

。我国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方面的工作,十

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加快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

2010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明确指出要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物

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预计物联网应用的市场规模均超过百亿甚至千亿。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一个5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3]

将物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ITS )是一项重要且潜力巨大的课题,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是物联网应用于ITS 的集中体现,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具有较高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4]

。按照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 2020年)》规定内容,智能交通将成为国内未来交通运输业优先发展主题。规划纲要标明,到2015年 2020年,智能交通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商机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交通部已经启动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策略研究两个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5 10年发展进行谋划。可以看出,车联网实际上是物联网下的一个子课题。

车联网是将汽车作为信息网络中的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等手段实现人、

车、路及环境的协同交互,构建第21卷第12期2011年12月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Vol.21No.12Dec.2011

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并且最有实用价值的应用领域[5]。但是,车联网的推广应用有很多难题尚待解决。文中旨在对我国车联网应用现状探讨分析的基础上,从车联网发展尚待解决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出发研究车联网推广应用的发展模式。

1车联网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1.1车联网发展现状

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通过车联网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建筑物之间,以及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换。车联网的概念源自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里基于“车联网”概念设计的未来汽车引起全球瞩目,向全世界勾画出了一幅零排放、零油耗、零堵塞、零事故、且驾乘充满时尚和乐趣的2030美好城市交通愿景。车联网也成为了全球相关领域专家们竞相关注的焦点话题[6]。

国外最早开展车辆间通信研究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在随后的90年代和21世纪初,日本的协同驾驶系统DEMO2000展示了车间通信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欧盟的IST启动了CarTalk2000项目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汽车工业强国德国已经完成了车载通信系统FleetNet项目,并启动了后续的NOW(Net-work On Wheels)项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专门为车辆间通信划分了一个专用频段。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制造商也积极地参与到车间通信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当中来,有的已经进入到开发生产阶段。

车联网是从当前流行的物联网的视角去探究车辆间的通信问题。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前景。在国内,清华大学史其信教授主张采用车联网打造智能交通平台,指出RFID具有车辆通信、自动识别、定位、远距离监控等功能,在移动车辆的识别和管理系统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7]。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认为,车联网技术将彻底改变未来出行模式,我国应该把发展车联网技术放在战略性高度上来考虑,以促进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2010年7月,交通运输部在武汉召开了2010年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中心主任交流研讨会,会议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交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推动“车联网”建设成为会议共识。

关于车联网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车联网必将朝着安全、可靠、快速、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发展模式将是引领车联网未来走向的核心,其重要性要先于标准及关键技术的突破。

1.2车联网应用前景

车联网是未来ITS的核心信息通信平台,将在众多的应用领域中大有所为,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保障道路行驶安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约20余万起,造成10万多人死亡,50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亿元。车联网可以通过紧急制动、事故现场预警、十字路口处预警、超速警告、逆行警告、禁止疲劳驾驶等相关技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使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下降30% 70%,使得道路行驶更加安全。

(2)防止交通拥塞。交通拥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交通的“头号公敌”,由之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日趋严重,仅我国每天由交通拥塞带来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亿元,有30%的汽油消耗在堵车的时候。车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塞难题,减少约60%的交通拥塞,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使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 3倍,缩短汽车的行车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15%的能源消耗,减少25% 30%的汽车尾气排放[8]。

(3)促进汽车产业升级。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消费大国,但并非汽车强国。在由“大”变“强”的过程中,提升汽车信息技术含量是关键,电子技术将成为汽车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实施车联网,把汽车制造业纳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环境中,将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外,将为众多新兴产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开拓新的增长点。

(4)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在交通管理的诸多环节中,都可体现借助车联网后的智能化优势。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车辆实时监控、智能停车场管理、电子不停车收费、交通事故处理、智能交通诱导、公交车智能调度等。实现基于车联网的智能化交通管理,可节省警力,节约开支,提高交通事件的处理效率。

2车联网发展模式

车联网的应用前景十分美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但是,考虑到目前的研发能力和尚存的一些难题,车联网真正能够投入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至少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在车联网推广普及过程中,发展模式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直接决定未来车联网的走向。发展模式的研究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探讨车联网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3个方面。应该指出,3种模式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632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第21卷

2.1技术模式

车联网需要解决汽车内部各系统之间、汽车与人、汽车与环境等之间的协同交互问题,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当前,可供选择的主流车辆间通信技术有3种:IEEE802.11系列标准、IEEE802.16系列标准和蜂窝通信网络。3种技术的演变过程及特点各不相同,都可以用于实现车联网。

(1)IEEE802.11系列标准。这是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演变而来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IEEE802.11a/b/g无线局域网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9]。针对车辆间通信特点,研究人员设计出了IEEE802.11p协议,该协议是IEEE802.11协议的扩展,主要是针对车辆通信环境下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PHY物理层,分别在IEEE802.11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802.11p技术使用5.9GHz频段,能够在移动的车辆之间以及移动车辆和路边基础设施之间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10]。

(2)IEEE802.16系列标准。无线城域网的技术标准,也称为WiMAX,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无线城域网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远距离宽带通信,其通信的速率较高,可靠性较好,安全性有所保障[11]。

(3)蜂窝通信网络。目前的汽车通信市场,很大程度上由蜂窝通信网络所占据。可以利用GPRS、3G 等接口实现接入,借助相应的软件实现车辆间的无缝通信。2.5G的GPRS网络,实际的平均传输速率在30kbps 40kbps之间。3G网络提供了更优质的网络服务,网络的各方面性能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3G网络具有较好的多媒体服务接口和扩展功能,这为车辆间的通信技术提供了一个方便可行的选择。

3种技术在实现车联网方面各有所长。从通信质量方面来讲,IEEE802.16标准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从部署的便捷性来讲,蜂窝通信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通信效率和适用性方面来讲,IEEE802.11p 标准是最为专业的车辆间通信技术。

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目前意见尚不统一。电信运营商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和经济实力,蜂窝通信网络在实现车联网方面初期投入成本较低,网络的基础设施等都依赖于现有的蜂窝网络。但客观上说,蜂窝通信网络覆盖成本比较高昂,提供的带宽也相当有限,整个车辆间通信系统过分的依赖于蜂窝网络基础设施,车间通信和手机通信存在资源冲突问题。同时,这种方式也不利于技术的研发与拓展,可扩展性不强。使用IEEE802.11p协议有望降低成本、提高带宽、实时收集交通信息等,但同时应该看到,IEEE802.11p目前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IEEE802.16具有较好的通信质量,但是系统对通信设备的要求较高,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且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

在进行通信方式选择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车联网所使用的绝大多数高端传感器,其芯片核心技术并不为我国公司所掌握;新型的4G网络和DSRC(专用短程通信)的自主技术也还没有完全突破;对采集到的海量信息,需要进行存储和分析,国内在云计算和超海量数据处理方面,还未掌握核心技术。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据目前的技术能力和实际国情,积极探索车联网的技术模式,在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学习模式和嵌入式技术模式之间,做出最优决策。技术模式是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执行效率。

2.2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盈利渠道。对于车联网产业发展而言,需要探索、实践、创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车联网商业模式由众多要素组成,包括价值体现、市场机会、赢利模式、营销渠道、客户关系、价值配置、核心能力等。通过车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可以明确价值主张、确定市场分割、定义价值链结构、估计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阐明竞争战略。

车联网产业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产业链较长。在未来车联网产业链中,包括芯片商、通信模块商、汽车部件生产商、应用设备和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车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客户、管理咨询提供商和测试认证提供商等。车联网的推广与普及需要不同类型的企业打破行业界限,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企业之间保持战略合作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车联网的成功必将是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共同成功的结果,缺少哪一环节,都可能导致车联网普及的失败。

目前认为,产业联盟会是车联网的核心商业模式,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联盟关键是开放、合作、共赢[12]。出于共同推动车联网发展与普及的目的,产业联盟会尽力确保产业链当中各方的利益均衡和市场优势,企业间会结成一种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行业内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产业联盟能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大范围的资源调配和利益均衡,是一种较为优化的车联网商业模式。在产业联盟建立的过程中,应该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为指导,积极调动相关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同参与,以推进车联网产业联盟的建设。

同时,发展车联网产业需要重视商业模式的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不只是局限于技术层面,还应包括技

·

732

·

第12期王建强等:车联网发展模式探析

术与人的行为模式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车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技术创新。

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车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是推动车联网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要实现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需要考虑使车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驱动力,而不是一种行政强制力,让产业链内所有参与车联网建设与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够使车联网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让车联网用户切实受益。

2.3管理模式

较之一般的物联网,车联网对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联网应该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控、异地配置、自动计费、智能管理的新型网络。这对网络管理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将来承担车联网运营的网络服务商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以满足车联网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我国,汽车生产制造归工信部管理,汽车牌照归公安部管理,相关的运营活动归交通运输部管理。因此,车联网的推广与应用需要以上三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作。由于车联网产业链较长,参与行业众多,在车联网推广以及运营过程中各方利益博弈在所难免。同时,车联网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这就要求预先建立各种相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等,以保障车联网安全高效运行。

管理模式的完善与调整是车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决定车联网运营效率。但管理模式的完善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各方利益,以求在车联网平稳运行的同时,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化,实现多方共赢。在推动车联网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建立一种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相关政策法规为准绳,各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责任与义务的管理模式。

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体系结构,三者共同构筑了车联网的发展模式。其中,技术模式是基础,商业模式是核心,管理模式是关键。在发展模式的研究过程当中,重点是研究三种模式如何相互影响,目标是构建一个合理可行、准确高效的车联网发展模式。单纯的讨论某一个模式的优劣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需要将三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以达到整体最优化。比如,单纯地从技术模式的角度来看,IEEE802.11p标准是最优的选择,但以这种技术模式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尚不成熟,这就限制了IEEE802.11p技术的推广使用;同样地,仅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合作开发、独立推广的商业模式其盈利空间最大且最容易推广,但是这种模式为用户提供的网络服务质量长远看不能令人满意。

3结束语

车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为我们勾画出的美好前景和巨大商机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体现,是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基础。对车联网相关课题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发展模式就是其中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研究工作。

文中在分析车联网基本概念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车联网发展模式当中涉及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分别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指出车联网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在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发展模式,为车联网的长远发展提供长效动力。

参考文献:

[1]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2]郭苑,张顺颐,孙雁飞.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11):180-

183.

[3]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4]王建强,吴辰文.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VANETs机会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3):1084-1087.[5]Wang Jianqiang,Wu Chenwen.A Novel Opportunistic Rou-ting Protocol Applied to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C]//

The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Edu-

cation.[s,l.]:[s.n.],2010:1005-1009.

[6]王建强,吴辰文,李晓军.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1,27(4):156-158.

[7]史其信.“物联网”打造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J].交通标准化,2010(24):1-1.

[8]武锁宁.车联网:值得关注的课题[J].中国电信业,2010(8):17-19.

[9]Hadaller D,Keshav S,Brecht T,et al.Vehicular Opportun-istic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Microscope[C]//Proceeding

of the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Systems,Appli-

cations and Services.USA:[s.n.],2007,USA.

[10]IEEE802.11p.WAVE-Wireless access for the vehicular en-vironment[S].2008.

[11]Akyildiz I F,Wang Xudong,Wang Weilin.Wireless mesh network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05,47(4):

445-487.

[12]杨震.物联网发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10.

·

832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第21卷

车联网产业链深度报告

2014-07-22易欢欢阿尔法工场 本文由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竹推荐 导读: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假设每车能带来3000元的增量效益(车载导航设备以及各种保险、流量、通讯等增值服务),车联网将拥有1200亿元的市场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下一个蓝海 一、车联网前景广阔,千亿市场可预期 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手机、汽车、互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等的发展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 巨大的牵引力。我国利用后发优势,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靠引进国外先进卫星导航技术和新产品而 迅速崛起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逐渐成熟,技术创新对未来对我国GNSS 企业的要求对产业今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产业与国家军事安全、信息安全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国家安全保护变得越发重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网以及国家基准设施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一)汽车市场繁荣带来车联网千亿需求 我国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汽车行业迎来春天。2013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3.9%,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增速大幅提升,创全球产销最高纪录。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约占全球汽车保有量 的十分之一,随着我国汽车销量不断增加,汽车行业附加服务将越来越多元化,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市场空间也将随之 增长。 在国内汽车销量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汽车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汽车密切相关的车联网市场将得以迅猛发展。 易观智库分析数据表明,目前车联网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不到5%,预计2014年至2015年,国内车联网渗透率即将突破10%的临界点,而到2020年,车联网渗透率有望突破20%。 目前我国拥有大约1.4亿汽车,按现在每年2000万辆的增速,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这意味 着车联网的用户数将从500多万激增至4000多万,假设每车能带来3000元的增量效益(车载导航设备以及各种保险、流量、通讯等增值服务),车联网将拥有1200亿元的市场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下一个蓝海。 (二)两客一危先行,政策指引车联网落地 政府的导向和投资是车联网落地的推动因素。今年以来的政策也表明政府在不余遗力推动整个车联网生态系统的 建设。国家颁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已经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 车和半挂牵引车,各地应合理制订安装计划,确保于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 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 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及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要在出厂前安装符 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要求两客一危车辆使用卫星定位装置,这意味着国家将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促进车联网 的发展。 随着交通系统的进一步铺设,对于卫星定位装置的要求将从客车和载货车逐步渗透到个人汽车上,带动整个机动 车车联网的融合和连接。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政府将鼓励个人汽车也使用卫星定位装置,这有利于完善动态交通监控 系统,达到智慧交通的目标,并且进一步扩大车联网系统在个人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二、全产业链价值盛宴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

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大大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广泛用于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北京着手规划物联网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发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浅析我国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李兆荣 从09年G-Book和Onstar引入中国,09年被业界定位成中国的Telematics元年以来,汽车信息化的概念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越来越热,汽车行业没人不提Telematics,眼下的汽车产业,Telematics代表着先进,代表着高端,代表着创新,中国的汽车业仿佛从09年开始已然进入了T时代。T的热度在2010年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取代,这就是车联网。2010年10月28日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传出消息,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并且相关内容已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车联网这个名词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车联网的概念通过这次大会逐渐被放大,现在不管是Telematics还是GPS运营,都被纳入到车联网这个范畴中了。 然而车联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被烙上私家车的标签。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前面讲过,先有Telematics的概念,再有车联网的概念,而二者都属于汽车行业。Telematics概念是因为做乘用车的通用和丰田引入中国的,加上这两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迅速增长,业界把眼光聚焦在乘用车这个领域,所以,提起车联网,大家不约而同想到的就是乘用车厂的Telematics系统,想到的是汽车后市场的DVD导航厂商所推出的类似G-Book这样的系统,仿佛车联网就是乘用车市场的一个系统或平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乘用车在我国机动车里所占的比重,我们从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1.02亿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7206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3.2%,比2010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个人汽车拥有率不断提高,私家车作为民众出行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正因为以上原因,业界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车联网就是私家车的市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实车联网的领域,除了私家车,还有行业用户市场,集团用户市场。 车联网在私家车领域的现状 在私家车市场,你会发现车联网企业一边高调推出车联网的产品,一边又半遮半掩,迟迟不肯全面推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车厂主导的车联网产品还是后装市场的车联网产品,都绕不开一个门槛,就是商业模式。 有人曾说过,如果车厂标配,车联网可全面开花。情况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以车载导航娱乐设备为例,目前车厂只是在中高端车型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没有全面普及到中低端车型。前装市场车载导航设备的装配量和我国汽车1800万辆的产销量相比非常低,因此,前装市场的车载导航设备渗透率也不会很高。反观后装市场,DVD导航市场以30%-50%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由于后装市场的产品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因此,目前通过车厂标配的方式让车联网遍地开花,还尚需时日。 目前国内车厂主导的车联网平台,合资品牌车厂有通用的OnStar、丰田的G-Book以及日产的CarWings+智行;自主品牌车厂有上汽荣威的InKaNet、一汽奔腾的D-Partner、长安汽车的InCall、吉利的G-NetLink。合资品牌的车联网平台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OnStar,其用户规模已超过20万。自2010年北京车展上推出InKaNet之后,上汽对车联网的推广力度还是比较大,但也只是在荣威350上安装,并没有普及到750、550所有车型,并且在350

车联网总结

车联网的现状及趋势 当前车联网的发展应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无人驾驶、无事故、不堵车、智能停车、智能导航等理想的交通状态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车联网的发展要更针对当前拥有的技术和需求进行设计:一方面去掉那些现阶段难以实现的功能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另一方面应用好RFID和传感器方面的最新进展。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方面,因此技术上有很多重合,如RFID和传感器,;又有其特点,是对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传输,对传感器要求更高,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传输是个难题。 一、车联网主体功能现在对车联网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但主体大致是连接车和路、人和车、车和车以及车与服务中心的一个网络,主要实现车辆的安全、有序驾驶,交通的智能管理、方便的服务等功能。 二、车联网网络架构根据各个科研单位的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车联网的网络架构也不相同。《车联网网络架构与媒质接入机制研究》,同济大学,2011年05月18 日,作者:须超,王新红,刘富强。文章提出面向安全应用的车联网无线网络架构及其协同通信协议栈,并对车联网自适应多信道媒质接入协议进行分析。网址如下: 我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网络架构,如按照物联网结构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结构。也可以按照功能来设计网络架构。下图为自己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断调整扩展。 现阶段车联网的两个关键领域为(ITS)智能交通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交通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等;射频识别技术可应用于车辆通信、自动识别、移动定位、远距离监控

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等几所院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定能力。 国内车联网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专项资金、国有大企业、民间基金三个方面,主要来自于政府支持和国有企业投资。 三、车联网相关科研院校及公司 1.目前车联网终端设备领先的是金龙客车与杭州鸿泉合作开发的G-BOS 设备,即苏州金龙智慧客车3G客车。其车载设备终端整合了数据采集、硬盘录像、车辆身份信息、可视倒车、行车记录仪、GPS导航等主要功能。获得相关专利两项:司机行为监测方法和基于3G无线网络海量实时数据采控装置。 2.同济大学在车联网的应用示范与原型系统搭配方面有实力,它提出的车联网架构包括三个方面:被服务终端(汽车、列车、路上行人等),基础设施(热点接入点、基站、卫星、交通设施等),交通管理和控制实体(交通控制中心)。 3.长安汽车与清华大学:侧重于汽车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国外已较为成熟。 4.力帆汽车、长安汽车与重庆邮电大学:国内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2011年4月11日成立。 5.车联网车载系统设备产品还有中国电信、华为的车载模块/EVDO车载模块,江苏天泽的天泽星网,潍柴动力的共轨行系统等。 6.国内的宝信软件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启明信息是车载端信息系统开发商,新国都开发了自助缴费系统。

车联网及OBD现状及发展

首先讲讲车联网现状。现在行内大家对于车联网的未来看得都比较好,有一些数据也支撑了它的未来的乐观的前景,有一组数据说是到2018年,全球车联网的市场大约能够达到390亿欧元,其中83%是来自于卫星通信。国内在这方面并不落后于欧美国家:在2018年,大约有3000多万辆汽车在通信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娱乐的服务。 在2015年,我国的汽车产量预计能够到2500万辆,但是按今年的市场变化,这个数据不一定能实现,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消息,汽车的库存量急剧增长,预示着它的增速会放缓。大家认为车联网是一个超级的蓝海,从车辆的保有量来看是这样的,但是从车联网市场来看,这只是一个蓝领的市场:车联网从业员工数量有30万人,从业的企业有上万家,这里面没有一家规模性的企业,在国内规模前10名的,一年也只有几个亿的销售额。到目前这一行没有特别富裕的老板,也没有特别富裕的员工。 从车联网的上下游的产业来看,深圳是仅次于上海,排名中国第二的基地,大约有30多家企事业单位,主要原因是沿海和北京、上海的车联网的意识崛起的比较早,参与的企业和单位比较多。从这几年来看,国内的车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后装的市场,所谓的内嵌式的终端市场。这几年的市场的变化,出货量在去年大约是有700万套设备。我们有这么多从业人口,有这么多从业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占有的份额还是很低的,在目前中国跟车联网,或者是GPS终端运营商相关联的17家上市企业当中,一年的总销售额大约只有82亿,平均每家只有几个亿。 价格的恶性竞争是目前这个领域当中最显著的特点。这里给了两组数据,一个是乘用车市场,这三年价格的变化,一个是商用车的情况,出货的数量都在增加,但是市场的整体规模并没有增加。从利益链条来看,目前最大的获益者是移动运营,比如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因为它是个摆渡的,大家都知道河对岸是车联网,它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家都要靠摆渡过去,所以它最终是最大的获益者。从第三方运营服务来看,赛格导航、九五一九零、安吉星、G-BOOK、翼卡、车友互联、车音网在国内是规模比较大的。车联网最后的落根它一定是汽车制造厂,当然现在也有几个热门的事件,腾讯、百度和厂商的合作,他们都想拿未来车联网的入口,他们现在是概念和商业意图大于短期之内的实效。 TSP的内容提供商包括地图、安防、道路救援以及还包括智能驾驶、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将它合在一起就是智能汽车。 车联网从整体来看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个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一定会出现两三家大的企业,没有出现就说明没有,后装市场是现在主要的情况,但是受到前装市场的挤压是非常厉害的。车联网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内容被手机应用取代,互联网技术的入侵会把免费的互联网概念带入移动互联网,这是非常有害的。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4128001.html,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成莉 来源:《商情》2013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物联网的内涵, 分析了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发展趋势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顾名思义就是“物品与物品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物联网仍旧是一种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延伸和扩展,第二是物联网的用户端是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嵌上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但确切来说,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同年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陸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此时,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职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2008年后,为了促进 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三、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说,物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澳大利亚、新加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物联网环境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对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 2014年2月18日,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更大决心、更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凯指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推动力量,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物联网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全局与局部、创新与合作、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着力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商贸流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着力统筹推动物联网整个产业链协调发展,形成上下游联动、共同促进的良好格局;着力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产品研发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白皮书-中国汽研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4 B.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现状与发展趋势14 C.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发展启示38

执行摘要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正在经历从“政策监管驱动”向“市场需求驱动”逐步转型,未来受关键技术发展、下游行业需求、各类玩家参与驱动将保持快速发展 –商用车利润来源将不断向后市场转移,相比乘用车,商用车车联网盈利模式更为清晰;从商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来看,车联网对TCO潜在成本优化空间巨大,潜在市场价值可达万亿 –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硬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806亿元(CAGR ≈ 28%),从产业链角度看来,围绕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行业降本增效增值服务的运营服务是未来的行业核心价值所在 –快递快运、汽车物流、电商、危化运输等下游应用行业受不同行业特征驱动,在成本、安全、货物管理和增值服务等领域呈现出不同需求和发展趋势 >从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在单车价值等方面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同时在数据深入挖掘利用、上下游合作分工等领域有借鉴发展意义 –形成针对行业痛点和核心需求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带来增值服务是制胜关键 –主机厂和第三方玩家可通过安全的协议和技术通道实现数据共享,方便用户并最大化数据价值 >“提升协作整合能力”和“赋能下游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商用车车联网行业两大关键趋势 –形成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丰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方式,并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制定行业大数据指数等方式赋能行业精细管理和效率提升需求

A.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

云端 云端 管理端 智慧交通 自动驾驶智慧家居 以收集、记录数据为主数据收集和反馈 特征 1.0 基础连接 2.0 人车交互 3.0 车车交互/万物互联 车联网:基于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商用车车辆运行和使用提供服务,以“云-管-端”三部分作为核心组成 云端 数据计算、分析 提供主机厂支持、车队管理、司机用车等服务 数据搜集/处理/运算预测 导航和车辆状态监控为主搭载简单的车载联网硬件终端,以数据收集为主,配套服务较少 终端硬件功能提升,并针对各类需求服务搭载相关功能模块 数据深度挖掘带来全行业价值, 并实现自动驾驶、万物互联 >OEM 自有平台 >2G/3G 、GPS/北斗、车内网… >车机、OBD 、TBOX … >OEM 自建平台/第三方独立平台>4G/5G 、GPS/北斗、LTE-V… >传感器、ADAS 硬件、路侧终端…>第三方独立平台/企业联盟平台>方式多元、标准统一的通讯… >车载导航、通讯模块 云管端目前商用车车联网所在主要阶段 管理端 数据传输 商用车车联网定义:车联网从1.0阶段的"基础连接",到目前2.0阶段以"人车交互"为核心,并逐渐向3.0阶段的"车车交互/万物互联"发展 商用车车联网概念定义 中国商用车车联网行业概览商用车车联网定义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及市场驱动力分析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及市场驱动力分析 摘要: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分支,而车联网体系建设是智能交通、智能终端、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以及4G或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深度应用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掌握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的驱动力,有助于推动智慧城市交通体系的深入开展。 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车互联(V2V)、车人互联(V2M)、车路互联(V2R)甚至汽车与互联网的连接(V2I),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本文对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国内外车联网发展现状 1.1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联合发布的《车联网预测报告》称,全球车联网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 1.2 国外车联网发展现状 首先,美国交通部在《智能交通系统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中,首次提出了“车联网”构想。其目标是利用无线通信建立一个全国性、多模式的地面交通系统,形成一个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乘客便携式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交通环境,最大程度地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环境友好性。 其次,日本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ICS)是从各地警察和道路管理部门收集道路拥堵情况、道路信息及路线、停车场空位、交通事故等实时交通信息,并通过道路电波装置发送至经过的车辆。 再次,欧洲正在全面应用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Telematics),在全欧洲建立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网,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交通管理、导航和电子收费等相关应用。 据调查,搭载苹果CarPlay与谷歌Android Auto平台的汽车预计2015年将分别增至3700万辆和3100万辆。涉足车联网的品牌如表1所示。 1.3 国内车联网发展现状 国内车联网产业政策的发展如表2所列。 目前,互联网汽车市场发展很快。在地图方面,腾讯和阿里分别与四维图新和高德合作;在接口硬件方面,腾讯有路宝盒子,阿里将要推出智驾盒子。百度也推出了Carnet 的开放车联网协议。淘宝网也已开始涉足汽车维修O2O。国内车联网市场的主要玩家如表3所列。 2 车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纵观国内外车联网发展情况,“用户体验”已然上升为车联网各方关注的核心焦点,安全、便捷、舒适、省油成为车主们正在关注的共性问题。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支撑未来车联网“用户体验”的核心能力。 2.1 车联网语音交互能力——语音输出与车载互动 交互能力,是人与车互动的关键能力。而语音技术在车载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尤其迅猛,它不仅成为了驾驶者获取信息、互动娱乐、程序操控的重要工具,而且在车载设备综合控制终端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改善行车安全,提升车载娱乐价值,以及促进车载信

车联网项目调研与分析报告

车联网项目调研与分析报告 车联网定义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概念引申自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车联网设备的人机界面,在现代互联网企业的经典教材《大数据时代》中,被作者Viktor Mayer-Sch?nberger称为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块屏。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宏观上看,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位于汽车上的物理设备,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也是与汽车使用者的交互终端。传统的3G+GPS的“伪车联网”产品,往往只有信息采集与发送功能,缺少IOV系统中必要的交互能力。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这一层系统涵盖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通常也是目前的3G+GPS

的“伪车联网”产品的后台系统。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丰富的大数据概念,涵盖了ITS、车管、保险、紧急救援、O2O移动互联网、云支付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跨领域分析和生活消费以及互联网上能达成的绝大多数应用的复合体系。云系统和大数据概念,是真正的车联网系统与传统的3G+GPS前后台系统的本质差异。 前装与后装 虽然目前国内厂商们布局车联网体现出了极大的魄力与实力,但是国内的以设备设计制造商为主的传统汽车电子制造商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缺乏,对于车联网本质特性的理解不足,导致这种用于替换传统的3G导航一体机的车联网设备的互联网特性缺乏,应用基本上照搬手机平台,因而面对已经非常丰富的手机应用几乎不具备竞争力。而国外设备商由于对互联网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对于应用生态圈和后期O2O盈利的模式思考更加成熟,“苹果推出carpaly就是基于这一思路。前装市场是通过和车厂合作预设车联网场景、占领车主‘第一入口’,让车主买到即用到,这个方式很好,但并不适合照搬国内。”

车联网中的关键技术

Leading Technology技术前沿 车联网中的关键技术文/常琳 钟汇才 陈大鹏 在物联网领域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车联网作为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车联网的实现将会给社会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实现车联网的技术目前并没有完全具备。本文从车联网的发展现状出发,逐步介绍了实现车联网需要突破的各项关键技术,以及各项技术与车联网功能之间的关系。 引言 一直以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当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路侧基础设置之间没有任何的交互。设想一下,如果车辆之间可以“通话”,前方车辆会告诉后方车辆前面的路况,道路是否拥堵,是否有交通作业,是否发生交通事故;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与车辆之间通过“通话”自动保持适当的车距;通过远程诊断,车辆会告诉驾驶人哪个部位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综合驾驶行为分析,车辆会自动引导驾驶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包括遵守交通规则和更经济节能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可以使以上设想成为现实。 车联网的实现需要有机地结合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 世界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以构建更安全的行车环境,实现更高效的交通管理,达到更环保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车联网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下面就几个成功案例做简单介绍。 美国 2010年,美国交通部研究和创新技术管理局发布的《ITS战略研究计划:2010-2014》中,将智慧驾驶(Intellidrive)作为核心。智慧驾驶安全应用是通过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来加强人们对行车状况的判断和减少或避免碰撞,主要支持以下功能:驾驶建议,驾驶警示,车或设施控制。智慧驾驶移动应用提供一个互联的,数据丰富的出行环境。网络从车载设备(汽车、卡车和公交车)和基础设施采集实时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发送,由运输管理者来进行大范围的动态、多模应用以使交通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智慧驾驶环境应用同时产生和采集环境相关实时数据,并用这些数据产生实用的信息来支持和方便“绿色”交通的选择。他们同时帮助系统使用者和操作者进行“绿色”交通的选择和转换,因此减少每次出行对环境的影响。 欧洲 目前,欧洲在智能交通领域有多个项目在同时执行,如CVIS、GST、PReVENT、EASIS、ARPOSYS、AIDE和SAFESPOT等。其中车路协同协调(CVIS)最贴近车联网的概念,CVIS是由欧洲委员会发起的一个项目,目的在于允许交通主体(车辆、设施)间进行灵活、和谐、开放地通信和合作,这些主体将完善已经存在的道路服务和开发新的服务。车路协同系统基于车辆与车辆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为驾驶人提供车辆的实时环境、其他车辆和道路使用者等信息,由先进的驾驶环境引导安全驾驶和高效移动。车路协同系统能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物联网被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工业第三次浪潮。“物联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物联网”观念的问世,冲破了以前传统观念,顾名思义,物联网即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成为了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枢纽,本文将对物联网的发展进行系列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发展;特性;用途;物联网发展趋向;中国物联网 (一)物联网发展起源 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可以追溯到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首次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一词便从此诞生。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发表“感知中国”讲话,也将物联网的发展首次提升到国家层面。从此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达到了高潮,自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二)物联网特征 物联网是万物相连通的,具有全面感知,稳定传输,智能处理的特性。 1-全面感知 因为物联网连接对象的是物,物通过物联网的平台与其它物体相?B。因此,物联网需要有能够感知物的性质,方可授予物智能,从而实现对物的感知,这性质也是物联网的最大特性之一。 2-可靠传输 物联网通过前端感知层收集各种信息,还要通过传输网络将感知的各类信息进行及时传输。 3-智能处理 通过物联网中各种传感器设备可以对信息实现远程获取,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在流通中的物体内安装内置芯片,系统就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物体运行的状态,且在智能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实现各环节信息共享。 物联网融合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使每个物体都能“说话”,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直接交流。此外,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对象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能够更精细、更动态地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化能力。 (三)物联网用途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介绍 车联网产业是以汽车为载体,结合了车载传感器、射频识别、无线通讯传输及后台云计算等一 系列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 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 而对车、人、物、路、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车联网能够实现智能 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重要 基础。 2)行业发展情况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车联网技术发展至今已长达数十年,并且仍然积极投入新技术的研发。 相比之下,车联网技术于2009年正式进入国内,至今正式发展不足10年,从整体来看中国车联网市场还处于“探索期”或“市场启动期”。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加上物联网这个新兴 产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大力推进,车联网将快速发展,助力智能交通管理及和谐城市建设。未来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将更加专业,应用领域的范围将更加广泛。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 关标准的日益完善,车联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现有发展来看,车联网的可能市场空间受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影响较大,每年的新车销售量决 定着前装市场的可能装车数量上限,汽车保有量决定着后装市场的可想象空间。国内汽车市场的稳 定增长不断对车联网提供新的机遇,提高着车联网市场的天花板。2015年末全国民用车辆保有量达27,900万辆,同比增长 5.88%,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也随 之进入了我国市场,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车载导航、车辆盗抢追踪定位 等包含于车联网内的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用户认可与接受。根据我国目前汽车产业和车 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未来车联网服务将有望实现全车辆接入,从而形成汽车网络化的全覆盖。 车联网发展初期以汽车电子化为核心,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逐步增加,汽车在动力总成控 制、车身控制、汽车安全控制发展基础上逐步开始具备智能导航、车载娱乐、移动通信能信息交互 服务等多种职能。国内车联网行业目前处于这一阶段。 车联网发展中期汽车网络化开始形成,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完善,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联系不 断提高。借助车载传感设备收集车况信息,通过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分析处理、反馈数据,人、车通 过平台通讯可实现智能驾驶,出行过程将由驾驶、乘车体验转变为休闲体验。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 该阶段的中期。 未来车联网技术将不断革新,车联网发展将进入交通智能化阶段。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中的 重要内容,将充分发挥技术特点,改变人们户外出行的乘车习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站,依托人、 车、路、平台间的信息互联,城市车辆利用率及通行率将得到提高,道路交通将实现快速、高效的

浅谈物联网四大发展趋势

浅谈物联网四大发展趋势 简单、便捷、节能是物联网应用普及的基本要求,除了所说的4个宏观方面的改善外,微观具体的事项上,以下几方面的完善将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1.更小尺寸、更快运行、灵活敏捷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是有效路径 物联网时代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新时代,每个设备、每个物体都将具备计算能力,这意味着集成的计算解决方案必将向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敏捷、产量更大的方向演化。关于这一点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策略值得学习。它主要通过开发智能硬件设备、网关,促进传统系统与云的连接以及实现端到端的分析,从大数据中挖掘商业价值,从而加速包括零售、车载系统、数字安全监控等在内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部署。 在该策略指引下,2013年9月,英特尔宣布推出夸克(Quark)处理器系列,它是专为那些不仅要有更高性能,更需要优先考虑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应用而设计的。这些全新低功耗产品使英特尔的计算力触角得以延伸,进入从工业物联网到可穿戴计算设备等日益增长的细分市场。 2014年1月,英特尔在CES上又宣布了基于夸克技术的E出son计算平台。该平台内置无线功能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外形仅SD卡大小;同时,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第一批创新技术成果已经日趋成熟,包括物联网式空气监测与服务平台、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商业平台、基于视频前端服务器技术的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等。毫无疑问,完整而轻便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更加适合市场的实际运作,有利于终端应用的真正落地。 2.新型低能耗需求的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终端落地的正面力量 数据表明可穿戴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全球。任何通过加入连接能力、穿戴在身上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产品都可以定义成为一款可穿戴产品。以衣服为例,只要我们为衣服加

我国车联网现状

;自09年被行业称作车联网元年开始,到今年已经四年了,四年过去了,车联网概念从产生以来其热度从来没有没有减弱过,车联网不但被业界一路看好,甚至吸引其他行业逐步渗透到车联网行业来。车联网发展究竟如何,产业链上的企业是踌躇满志,还是彷徨在路上,甚至是匍匐在现实与理想的边缘?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车联网的现状做相关的解析,以期能逐一破解车联网发展的怪局,帮助企业理性地进入车联网产业。严格意义上讲,车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及控制等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车联网有三层,第一是感知层,就是感知系统,这是很多企业正在做的,也是最简单的层面;第二层是互联互通,即车与车、车与路互联互通(注:对于车路互联互通,涉及到智能交通的整个大范畴,本文没有展开来详细分析);第三层是通过云计算等智能计算,调度、管理车辆。中国车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整车厂的积极参与及推动,尤其是合资品牌,如Ontar和G-book在国内的大力宣传,培育了国内的用户市场,让消费者知道了什么是Telematics,什么是车联网。国产品牌方面,上汽从最初的积极跟进,之后推出了Inkanet,到后来居上,推出iVoKa。iVoKa也是率先将声控技术引入到车联网的国产服务品牌。整车厂的积极参与,将车联网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个普通消费者。车联网的发展,有两个主要市场,一个是商用车市场,另一个是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受政策的影响相对比较大,2010年交通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自这份通知出台之后,按政策要求,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安装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且必须接入到交通部监控平台。部分省市对货运车辆也做了相关的规定,要求8吨以上的货运车辆必须安装车载终端。因此,商用车市场,政策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产品和服务平台都有一定的标准(JT/T794-2011),企业的产品都是根据部标来实现的,最终用户的可选择性不多。商用车市场,基本上以B2B的模式为主,且以自上而下的项目形式进行市场推广,无论是在收费方面还是在项目推进方面,要容易很多。而乘用车市场则不然,乘用车市场受政策的影响相对小很多,但最终用户的可选择性就非常多。乘用车市场以B2C 为主,对企业的渠道运作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产品研发实力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乘用车市场发展这几年没有形成一定的用户规模,就有这个原因的存在。由于商用车市场地域性很强,所以主要市场以后装为主。虽然车厂也推出了相应的品牌,如宇通的安节通,三龙的G-BOS,陕汽重卡的天行健,北汽福田的欧辉,但车厂很难做到这些车联网服务的真正落地。一方面,这些商用车的运营牌照是当地交通部门颁发的,因此,必须接受当地交通部门或安全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地方交通部门的监管平台必须接入到交通部平台统一监管。因此,无论车上安装了那个品牌的设备,只要不满足交通部或当地交通部门的要求,车辆就无法接入。除了欧辉还未正式上线之外,其他三个品牌的车联网目前都面临着服务的落地问题,甚至可以说,整车投入使用很长时间,但这些随整车配套的车载终端尚未投入使用。 如何加强和传统运营商的合作是整车厂的头等大事。从目前看,商用车车联网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应付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用于车辆的安全监控。只是实现车连网,与车联网相差还很远。尤其是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只是解决了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并没有为物流公司或车主带来增值服务乘用车市场也分为两大阵营,其一就是以车厂为主导的前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