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课题: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 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2、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辩证的分析问题和全面的 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 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发生的巨大变化,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由于___的阻止,俄国___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___的命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___”,地主不许___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钱___。 2、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___性质的国家。加快了俄国___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19C中期,日本是闭关锁国,落后的___国家,___掌握实际权力。 4、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___国家,摆脱了沦为___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学习研讨: 1、小组讨论,完成基础练习和动脑筋题。 2、集中讨论基础练习,分别指名学生回答练习题。 3、师生互动讨论: (A)俄国废除农奴制: 1、指名说出我们知道了哪些主要知识点。 2、教师简述,归纳: 原因:①根本: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面临危机 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861年 (1861年改革)在位皇帝: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 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 地。(辨析题) 历史意义:①积极: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性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 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 重大转折点。②消极: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B)日本明治维新 1、指名说出我们知道了哪些主要知识点。 2、教师简述,归纳: 背景:国家落后,闭关锁国,实权掌握在幕府手中 明治维新目的:巩固明治维新政府统治,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 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教育。 意义:①积极;②消极(课文第120页最后一段) 3、巩固练习:讨论练一练和活动与探究 四、扩展延伸:比较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辨析:俄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学习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师: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0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惟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他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二月革命

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是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目标一应属于该完成的知识目标,熟悉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该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该以灵活方式处置之。 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配套K12】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直观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去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板书: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教师提问:我们上历史课时,每学习一件历史事件,首

先必须分析它的背景。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俄国的史实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工业革命以后,俄国进行了1861年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特征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教师讲述:20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经济大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这极大地有利于革命。此外,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利于革命的到来。 因此我们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产物。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国内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像英、德、美国那样快速发展,只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同学们想一想: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

最新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 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后在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2、日本明治维新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是() A发展近代工商业 B确定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C废藩置县 D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3、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业发达,农民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B国家处于四分五裂,未形成统一的市场预C外族入侵,无暇顾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农奴制的阻碍 4、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C1861年改革D俄罗斯帝国建立 5、19世纪中期,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烈,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但对于废除的方式,存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俄国最终的选择是 () A农民革命推翻农奴制B沙皇被迫废除农奴制C二月革命推翻农奴制D十月革命推翻农奴制 6、19世纪50年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 7、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 8、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B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C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亚洲各国具有借鉴意义D改革不彻底,封建割据势力依然很强大 9、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改革推翻旧政权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A吸收外来文化B摆脱落后状态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1、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教学提纲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爆发: (1)爆发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2)结果 ①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②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③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1)背景 ①二月革命之后,广大人民要求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拒绝满足人民的愿望,宣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任务:号召人民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留血事件: 1917年7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进行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策略势在必行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 (1)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11月6日夜,起义开始 (2)11月7起义工人和士兵迅速攻占了彼得格勒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 (3) 8日凌晨,起义者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 (4)结果:革命取得胜利,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①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退出战争和《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1)意义: ①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十月革命的道路特点是什么?中国的革命道路?启示? 俄国:----- “城市中心论”——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广大农村到乃至全国。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启示:符合本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第19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第1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是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目标一应属于该完成的知识目标,熟悉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该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该以灵活方式处置之。 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

重要的。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T: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非常熟悉,教学内容更易贴近学生实际。 (二)课程标准分析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析(理论依据: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目标,即知识 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 1、知识与能力 能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能够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变化的数据、图片等,并掌握有关的史实,进行分

析整理,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观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提高读图的能力,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听讲的过程中主动质疑。 注意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能否史论结合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本原则。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的学习,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历史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历史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发展速度对于学生来说有目共睹,因此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史实并不难。但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还不成熟,让他们理解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这一原则,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说明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 1.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2.内容:①思想上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 ①大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中国 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进入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 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收成在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 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意义: ①把农民的责、权、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为农村商品经 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方向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目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意义: ①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

政策的窗口。 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 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③其设立增强了我国与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4.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要建设与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②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国家与 民族的长处,并加以创新,以推动我国发展。 ③我们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历史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

第19课xx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了解《四月提纲》和武装起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社会主义在俄国胜利的原因,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结合世界大事分析十月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时政,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难点】

难点:xx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理解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十月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很有帮助。 【导入新课】 演示1989年东欧剧变有关录像资料,以及1991年冬莫斯科,镰刀斧头苏联红旗被俄罗斯取代。将学生注意力从现实引向历史纵深,激发起探究新质的兴趣 教学导言: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入火的岁月。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是如此巨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就让我们把努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把 【讲授新课】 一、革命前的xxxx——背景 在1861年俄国发生了农奴制改革,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狭窄,这些成为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正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利用多媒体演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归纳俄国发生革命的原因 材料一: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与反思 1. 教材分析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立局面的出现;十月革命的胜利及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历史条件 ①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进行改革,推进,为创造了条件(物质条件)。 ②由于改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使社会矛 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俄国的,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激化了各种矛盾。 ④俄国无产阶级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还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农民(主观条件) 2.酝酿准备: ①1917年3月,工人和市民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沙皇被迫退位。二月 革命推翻统治俄国年的王朝,形成和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 ②列宁发表《》,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夺取政权,实现,通过 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 意义:《四月提纲》成为的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并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③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并掌 握越来越多的的领导权,起义时机日趋成熟。 二、概况 1.爆发:1917年11月6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推翻,取得起义胜利。 【合作探究】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2,建立政权:全俄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通过了《》和《》,选举组成,世界上国家诞生。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

【思考】苏维埃政体有什么特点?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的束缚和的统治,建立起专政,开辟了的道路。 2.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的道路,开创了 的新模式。 【重难诠释】 1、十月革命的特点: (1)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 (2)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2 【巩固练习】 1、一战期间,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思想,其基本含义为() A、把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战争 B、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民族解放战争 C、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利用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危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2、20世纪初,俄国一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战争”,对这句话的 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这个条件 4、下面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推翻了沙皇统治 D、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举行武装起义 D、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6、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 、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7、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8、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相同点不包括()

九年级历史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的历史转折(1861年改革): 1、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农奴制防碍了的发展;②农奴暴动频繁,严重威胁着 2、改革的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地主和贵族统治,维护其利益。 3、改革的时间和内容: (1)、时间:年。 (2)、内容: 4、性质:是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5、影响: ★思考: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改革为什么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农奴成为自由人,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②农奴赎买份地付出了巨额资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雄厚的资本; ③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二、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 ①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防碍了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2、内容: ①政治上:(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 ②经济上:(作用:促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生活方面:(作用:提升了国民素质)。 3、性质:是自上而下实行的性质的改革。 4、影响: 5、局限性: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6、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明治维新前——闭关锁国;明治维新时——对外开放;明治维新后——侵略扩张。 ★思考:明治维新的成功,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①积极对外开放,引进西方技术;②努力发展教育,提升国民素质;③培养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④坚持对内改革,改进生产关系。 ★思考:明治维新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情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水准 ★思考:19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美、日、俄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分别是什么?他们是通过哪些措施或手段解决的? 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奴隶制严重防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面临的问题是幕府的封建统治防碍了经济的发展,列强的侵略使日本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奴制防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严重威胁着沙皇为首的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了幕府的封建统治,而后又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思考: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主要有哪几种方式?请举例说明。 一种方式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例如英国通过资本主义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制度。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例如俄国通过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改革后在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府 2、日本明治维新中,增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是() A、发展近代工商业 B、确定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李树全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西安市第89中学李树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月革命前俄国国内形势,认识二月革命的后果。 (2)了解《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和彼得格勒工人武装起义的情况,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3)掌握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情形,探讨十月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介绍当前俄罗斯社会对十月革命的一些观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课。 (2)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因素入手,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认识十月革命的爆发与俄国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分析《四月提纲》的特点和影响。 (4)引用必要的材料,讨论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是俄国走向现代化的一次重要探索,其经验和教学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教师:同学们曾经学习过俄国十月革命这一段历史,哪位同学可以谈一下对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地位或影响的认识? 学生甲: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生乙: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进程,使俄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教师:两位同学谈的都非常好。无论是对俄国历史,还是对世界历史,十月革命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在俄罗斯国内,对十月革命,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声音:“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偶然现象”、十月革命“是少数人搞的阴谋”、十月革命“使俄国走入歧途,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等等,种种否定十月革命的论调甚嚣尘上。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吗?十月革命是“少数人搞的阴谋”吗?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悲剧”吗?十月革命对俄国乃至世界历史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这场曾经改变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革命。 【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当前理论界和史学界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种种不同看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有利于本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俄国需要一场革命吗? 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以来,俄罗斯民族的诉求是什么? 学生小声议论。 教师: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回答,我们先从俄罗斯近代历史说起吧。 19世纪以来,俄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场改革:一场是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一场是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改革,进一步摧毁了俄国旧的村社组织。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这两场改革都发生在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②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曾多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列强之中包括俄国和日本。其实,在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也同中国一样,是封建落后的国家,但是十几年之后,为什么他们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多媒体课件展示农奴劳作有关图片 1.本节内容

(1)材料一:明斯克州有一个女地主,她把铁链系在农奴的颈上,用开水和烧红的烙铁残害农奴,并强迫其吃蚂蚱。一位牧师在日记中记载,他用农奴吃的面包去喂猪,“连猪也只是嗅嗅,没有一头猪去吃它”。因为农奴的面包里,掺和了四分之三的草本植物。 提问:反映了农奴怎样的处境? 农奴地位低微,境况悲惨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主毒打农奴的图片 材料二: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所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的步枪射程的三分之一;他们只有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半岛上缺乏铁路,他们不得不用大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以前步行数百里。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到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如何?为什么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PPT展示《亚历山大二世》和《废除农奴制法案》图片 面对严重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改革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③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来赎买。 >>>PPT展示《农民吻主人脚面的场面》图片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3)从表面上看,这个法令解放了农奴。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被“解放”了的农奴需付出高额的赎金。原来农奴取得份地,按当时市价,总价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 >>>PPT播放《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图片 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PPT播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片 (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①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 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型:新授课 考纲要求: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识记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看图片:列宁的葬礼 【师】1924年1月21日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限的悲哀,悲哀是因为一位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生】列宁。 【师】90余万的工人、农民、士兵为什么在最寒冷的冬季排着长队来送别列宁?列宁为俄国做出了怎样突出的贡献?【生】因为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十月革命的时代,追寻那段过往的岁月。 初高中知识衔接: 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 二月革命中掌握政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展示学习目标(师板书,学生阅读) 1、探究合作分析史料得出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2、识记并简述十月革命的过程(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3、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根据史料,小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背景(要求:勾画关键信息并归纳,回答问题) 革命背景之一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王斯德主编《世界近代史》 阅读上述史料,思考: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与美、德英等国比较,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小结: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背景之二 材料一: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材料二: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